低路基在宁夏盐中高速公路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路基在宁夏盐中高速公路的应用关键词:低路基高速公路应用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国内的高速公路路基填方普遍比较高,平原微丘区的平均路基高度3.5~4. 0m。
路基填土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在过去高速公里发展的将近二十年中,虽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但随之亦出现了森林破坏、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表现在设计中的大开挖,施工中的边坡失稳、高填方、高边坡、过多的农田占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
所以,高速公路建设若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青岛至银川公路与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公路间定边至武威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纵六横”公路规划网中的第三横—红井至营盘水干线公路的东段。
该项目建成对于完善国道干线高速公路网,加强西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联系,打通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区横向运输通道,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见图1)。
同时,本项目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和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干线公路路网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地区旅游业发展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被交通部列为18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
盐中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就采用了低路堤的设计理念。
一、路堤高度的影响因素:
1、技术控制因素。
高速公路路基填土高度控制的主要因素,是全封闭高速公路与被交国道、省道等地方道路,以及河流、铁路的净空要求。
另外纵断面的合理性显得非常重要,纵断面各项指标取值直接关系到道路填挖的高度。
2、社会经济因素。
降低路基高度可节省大量土方、工程量,从而节约工程投资。
采用合理的路堤高度,可减少路基的早期破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少占农田,从而带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居民可以容忍的前提条件下,减少通道的数量,将本来相隔几百米的两个通道减少一个,并不会给必须横向穿越的行人带来很大的不便。
规划了高速公路以后,就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布局和土地规划,有计划地减少横向穿越的要求。
3、交通安全因素。
由于高速公路高路堤的路基高度的压缩变形,导致高路堤的差异沉降较大,引起桥头跳车及路面损坏,影响行车安全。
另一方面由于高速行使的车辆一旦冲下高路堤,就会产生严重事故,经济损失巨大。
要根据交通安全的因素确定合理的路基高度。
4、环境景观因素。
我国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将高速公路融合到周围环境中,充分利用树林、草地和起伏的地形等尽可能把公路建设(包括构造物)的视觉冲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加强对自然资
源的保护,为动、植物生存提供空间;利用周围景观资源为公路的
使用者提供有兴趣的景观。
低路堤道路与周边地区的标高较为协调,无论从周边地区看道路,还是道路与两边景观更为相融,公路从视觉上不再是阻隔两边地区的屏障,大大改善公路景观,使道路工程与周边地区环境紧有相连、相辅相成。
故要从环境景观的和谐性来确定路基的合理高度。
路堤高度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宁夏地区可分为三大典型区域:干旱半干旱地区、中部黄河灌溉区和六盘山阴湿地区,不同地区路堤高度的主导因素各异,中部黄河灌溉区地下水位较高,路堤填土高度要需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干旱半干旱区地广人稀,地下水位较低,可考虑降低路堤高度,设置为低路堤。
二、盐中高速公路低路堤建设的优点
盐中高速公路地处宁夏的中部干旱带,低路堤在宁夏地区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尚属首次,期间的许多排水、压实处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探讨,就目前相比高路堤而言,低路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相当显著的。
1、土方量减少,工程投资节省
盐中高速公路平均填土高度2.3米,比以往高速公路平均填土高度减少 1.45米1260万,总土方量可节省约 38%,工程投资减少约25200万元。
2、工后沉降减少,便于养护工作
由于沉降减少,为今后的养护带来便利,目前。
由于宁夏诸多高路堤高等级道路,每年用于养护维修的工作量较大,既影响了行
车的安全畅通,又增加了养护费用,特别是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路面损坏,难以在几次维修中根本治理,从而带来行车安全的隐患。
低路堤道路使得一般沉降引起的道路病害不再那么显著。
3、施工方便,质量易于控制
由于低路堤道路土基处理较高路堤简单,容易操作,方便施工,而且质量能得到可靠保证。
4、行车安全、舒适,环境改善
由于低路堤减少了道路病害,使得行车更加通畅和舒适,同时由于低路堤道路与周边地区的标高较为协调,无论从周边地区看道路,还是道路与两边景观更为相融,道路从视觉上不再是阻隔两边地区的天然屏障,大大改善了路容景观,使道路工程与周边地区环境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三、低路堤的设计、施工要点:
低路堤设计的思路就是要根据决定路堤高度的因素,结合当地的地质地形、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深入研究,采取适当的规划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来降低整个路堤高度,减少对地基的附加压力,使得土石方数量减少,投资降低,工后沉降小,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1、合理规划。
高速公路路堤高度降不下来的一大因素就是横向穿越的影响,所以要想降低路堤高度就要尽量减少居民反复穿越高速公路的可能。
这里的合理规划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权衡利弊,从路线的规划着手,选择横向干扰少,又
有利于布设通道或分离式立交的位置布线,并尽量避免穿村越田。
第二,在规划了高速公路之后,,结合高速公路的走向对沿线的村镇分布、农田分配、工业布局等进行合理规划调整,使得公路两侧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能在公路的同一侧得到满足,尽可能减少居民反复穿越高速公路的可能,这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的城镇化水平也是十分有益的。
2、合理布置通道。
通道的数量和净空,既要满足当地居民出行和工作、生活、交通的便利,又不能过分满足当地群众的要求而使路堤填土过高。
要根据被交叉公路或乡村道路的技术标准,以及交通量、车类组成、分流情况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通道的大小、位置、密度和形式。
特别是如能以低路堤建设为契机,对横向道路进行归并与调整,适当减少一些交通量较小、利用率不高的横向道路,而对另一些横向道路适当提高等级,并通过纵向的辅道加以连接,这对促进地方路网的改造,改善地方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利用桥跨和箱涵兼作通道。
在条件许可时,可利用桥梁边跨兼作通道,以减少控制纵坡高度的构造物,而通道之间的交通可以通过河堤或者增设的辅道来组织。
还可在涵洞中搭设跳板,非汛雨季节积水不深时就可兼作通道使用,甚至可以加大涵洞跨径或高度以及增加其孔数,采取人、车、水合洞分流,减少独立通道的数量。
4、用建筑高度低的构造物。
在桥型选择中,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板梁或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的上部构造,这是降低桥梁建筑
高度的较佳方案。
而对跨径不大于20m的中小桥,一般均推荐采用建筑高度比较小的pc空心板梁、矮箱梁,桥面连续结构;对于上跨桥,可以选用下承式结构的桥梁形式,以节约净空;下穿通道可以尽量以箱形明通道为主。
5、合理设置线形指标。
根据日本的统计数字,现代高速公路中,采用高速和低速行驶的车辆是少数,而采用中间速度的是多数。
并且,现在汽车的性能已经比规范所参照的标准车有了较大的改进,因此,适当增加路线纵坡以及变坡点对汽车的实际运行以及舒适性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在线形设计上应灵活自如,在最小纵坡长度、竖曲线半径、以及平纵组合满足技术标准规定前提下;尽量用足有关设计指标。
当受环境条件严格约束时,可以有特殊设计,需要时允许降低设计车速,但是要注意对这些路段进行视觉和安全性检查。
6、尽可能采用支线上跨的交叉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机动化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交通工具发生很大变化,机械逐步取代了牲畜。
之前建设者所担心的农民跨越高速公路时需爬坡、下坡的问题也相应变小了。
支线公路及通汽车的乡村道路与主线相交时,应对交叉方式进行分析,在没有下穿的有利地形地势时,尽可能采用支线上跨高速公路方式。
在路线纵断面设计中,注意将该处尽量降低,预留位置,以利实施上跨时减少接线高度和长度。
7、合理下挖通道。
对于主线地势较高方便排水的地方,通道或分离式立交可采用下卧路面的方式,但要有完善的排水设施,确保通道的使用功能,雨季不积水。
下挖后如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可设置盲沟、渗井等,以排除或降低地下水位。
排出的水如果不能就近排到河塘,可在附近地势较低处设蒸发池。
而下卧的路面可设置垫层,隔断毛细水,保证不因地下
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8、减去箱涵顶回填土工程。
对于设箱涵的地方,可以直接铺筑路面结构,以减少路基的高度。
直接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从防滑、耐磨考虑,可适当增加面层厚度,如加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低路堤与高路堤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填土高度低于2.5m 的路堤为低路堤。
在技术条件控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的路堤设计高度,也属于低路堤范畴。
最小填土高度是指填方路基最小填土( 指填料为粘质土、粉质土或土质砂) 高度,也就是路床顶面边缘标高与原地面标高之差值,其最小高度技术要求不应小于路床处于干燥、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除了上述技术条件控制,还应根据道路所在区域的气候、土质、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等特点,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交通安全和环境景观等因素的分析确定。
即路堤填土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下水、地表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
平原微丘区一般路基高度应使不过多增加土石方工程量及公路占地,且路基工作区不进入地下水位以下或路床范围处于最不利水位以上的低路堤为路基高度。
目前
可以接受的低路堤高度, 一般可以考虑按2.0-3.0m进行划分。
事实上, 低路堤定义根据路堤填筑高度绝对值进行划分,最小高度技术要求采用路床处于干燥、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进行控制是合理的。
但是,低路堤的合理定义还应考虑低路堤荷载水平对( 软土) 地基的综合承载性能( 包括强度和变形) 影响,同时也应考虑低路堤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影响深度和动力响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