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中的欧洲各国关系浅析
维也纳会议对欧洲秩序的塑造与影响
维也纳会议对欧洲秩序的塑造与影响维也纳会议是指1814年至1815年间,在拿破仑的统治结束后,由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国际谈判会议。
这次会议不仅对当时的欧洲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维也纳会议对欧洲秩序的塑造与影响。
首先,维也纳会议促进了欧洲君主国的权力平衡。
在这次会议上,欧洲各国首脑共同商讨形成了一个以平衡为基础的秩序,使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垄断整个欧洲。
通过对领土的调整和势力范围的界定,会议为欧洲国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种权力平衡的安排有助于防止单一国家的扩张和霸权主义的兴起,维护了欧洲的相对稳定。
其次,维也纳会议加强了国际外交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共同商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协议,包括建立维也纳体系和多国同盟等。
维也纳体系是一种为维护和平与稳定而建立的联盟体系,通过成立多国同盟来解决国际争端和维护领土完整。
这种国际外交机构的建立,为欧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论坛,使得各国能够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避免冲突的发生。
维也纳会议还对欧洲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议期间,代表们讨论了教育、艺术、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他们认识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还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因此,在会议的推动下,欧洲各国在文化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了各自的文化和艺术成果,为欧洲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维也纳会议对欧洲经济的重建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商讨了经济合作和贸易问题。
他们认识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是维持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会议决定通过签署一系列的贸易协议和经济合作协定,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这些协议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市场和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
然而,维也纳会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会议的决策主要由大国来主导,小国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1. 引言1.1 定义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是指19世纪初期通过维也纳会议所建立的一种国际秩序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原则是维护欧洲列强之间的平衡,以确保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垄断整个欧洲大陆。
这种均势体系的建立旨在避免过去的专制帝国主义和战争,保持和平与稳定。
在维也纳会议后,各个欧洲列强开始遵循一系列规则和条约,以维护这种均势。
这包括通过外交手段协商解决争端,不得通过单边行动改变欧洲地图,以及互相支持同盟以平衡其他列强的势力。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整个大陆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相对和平与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均势体系逐渐出现破裂迹象,最终导致了欧洲均势的瓦解。
1.2 背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逐渐瓦解,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
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建立的一套国际秩序体系,旨在维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限制任何一个国家的扩张野心来保持欧洲的均势,以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均势在不断受到挑战和动摇。
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帝国主义扩张和军备竞赛加剧了紧张局势。
俄法双方的合作意愿增强,霍尔斯坦问题等地缘政治矛盾愈演愈烈。
加之俄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使得欧洲均势面临空前的挑战。
这些背景因素为欧洲均势的瓦解埋下了伏笔。
随着维也纳体系的权威逐渐削弱,欧洲各国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改变,新的力量开始崛起。
欧洲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迫使各大国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和政策。
【内容结束】2. 正文2.1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是指1814年至1815年间在维也纳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建立的一套国际秩序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各大欧洲国家为了维护和平与稳定而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安排。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维护君主专制制度、遏制革命思潮、恢复失地、实现欧洲各国的平衡势力等。
维也纳体系
二、外交思想
• 1、力量均衡。 • 塔列朗曾说过:权力平衡不应由简单的要素构成, 它只能是一种相对平衡的体系。 • “列强之间权力的绝对均衡不仅从未存在过,亦非 政治均衡所必须,在某些方面反而可能损害政治均 衡; • 均衡存在于权力的扩张和抵抗的关系之中。如果欧 洲能由这些密切关联的国家组成,其中最小国家的 最低抵抗力能与最大国家的最高扩张力相等,那么 这将是真正的均衡。” • 对于拿破仑征服世界的狂妄计划,塔列朗从力量均
• 从此他开始背叛拿破仑,并与警务大臣富歇一 起策划反对拿破仑的阴谋。1814年拿破仑垮台 后,塔列朗任临时政府首脑,支持波旁王朝复 辟。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期间,他出任外交大 臣,参加了维也纳会议。 • 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后,他鉴于议会中极端分 子的反对,被迫辞职。 • 1830年法国7月革命中,塔列朗再次见风使舵, 投靠路易· 菲力浦,被任命为法国驻英大使,出 席伦敦会议,为解决比利时问题和伊比利亚半 岛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1834年,塔列朗辞去 公职,四年之后因病去世,享年84岁
第三章 战争 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1.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欧洲
奥地利
俄罗斯
法国 普鲁士
法国革命危及本国封建统治
英国
法国革命威胁英国的安全与商业利益
2、法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① “主权在民”、“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 ② “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 ③ “不干涉原则”
• 2.正统(合法)主义思想。 • 塔列朗在维也纳和会上为了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 提出了“正统主义”的原则。 • 他在1814年致信梅特涅说:“法国并无任何个人 的野心和利益;它只希望回到原来的疆界而别无 所求……然而它衷心所期许的,乃是:不单单在 法国,而且也在整个欧洲完成恢复(旧制度)的 事业;使革命的精神永远不复存在;使一切合法 的权益成为神圣的权益;使一切野心或非正义的 图谋都受到谴责,并通过明确确认和坚决保障这 些不幸为(法国)大革命期间所长期所遗忘的原 则而使之遇到永恒的阻遏。” • 塔列朗提出的正统主义主张,既迎合了欧洲君主 们的内心需要,也满足了梅特涅关于欧洲均势的 构想,因此很快为维也纳会议的战胜国所采纳。
浅谈维也纳会议
拿破仑帝国轰轰烈烈,再怎样辉煌,最后也只不过像烟一样,留下一堆灰烬,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欧洲所有的国家都派代表参加,因为没有哪一只狼会错失瓜分肥羊的机会,而会议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颇多的。
(一)“多极均势平衡”总的来看,维也纳会议在对法国怀柔修好的前提下,建立了欧洲列强五国之间的均势以及列强支配国际事务的维也纳体系。
该体系还形成一个被后人称为“欧洲协调”的会议体制,即大国举行会议,通过仲裁来调停、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
此后一个世纪里,欧洲没有发生遍地烟火的大战,与这个会议得到的公认是有关系的。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为欧洲大国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在十九世纪管辖的领土面积大体相当。
就像小时候孩子分的月饼,没有人会容忍别的小朋友的月饼比自己大。
这显然是为了防止在欧洲再现一个谋求霸权的国家,首先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和拿破仑悲剧的重演而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堤坝,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渠道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就仿佛一个真空的包装,消灭了一切可能引起火花的途径。
具体来看合约,中欧出现了一个德意志邦联,而奥地利主持邦联会议,更是填补了可能战争的真空,抑制德国邦联与意大利战争得可能。
普鲁士获得了莱茵河上的重要领土,从而增加了抗衡法国的砝码,比利时和荷兰在北面形成了对法国的包围,法国被压缩了边界。
明显得到赃物最多的是四大战胜国—俄、英、普、奥。
会议也体现多级均势的平衡。
会议形成了大国与小国的特殊关系表明,十九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完全由大国治理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治理者表面都是自主的,但实际上其权力的合理性是建立在剥夺小国的权力基础上的。
除了共同的理想—避免拿破仑闹剧、霸权和战争不再重演外,治理者创立的这个会议是根据反拿破仑战争联盟发展起来的合作模式,每个大国各怀鬼胎,并不是真的希望世界的和平。
维也纳体系与19世纪欧洲列强对峙
维也纳体系与19世纪欧洲列强对峙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列强相互对峙,力图在这个时代的江湖中抢占一席之地。
其中,维也纳体系的出现和欧洲列强的对峙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维也纳体系和19世纪欧洲列强对峙的关系,从历史背景、体系构建、对峙事件等角度进行分析。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呈现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格局。
为了维护此种平衡,维也纳体系应运而生。
维也纳体系是指由维也纳会议确定的一套国际体系及原则,旨在恢复战争后的稳定。
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列强间的平衡和合作。
国家间的大小实力相对均衡,任何一个国家的扩张行为都可能破坏这种平衡,因此各国都有动力参与进来维护这一体系。
维也纳体系的构建始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各国就领土、势力范围、领土交换等问题进行了谈判和重新划定。
通过互相让步和调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欧洲地图。
在此基础上,各国签署了《圣同盟条约》,约定互相间不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并互相援助以维护王权和宗教信仰。
这一条约体现了当时欧洲列强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愿景,为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强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维也纳体系也面临着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力量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
同时,各国间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日益高涨,民族国家的崛起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这些因素使得列强之间的对峙逐渐升级,欧洲成为一个火药桶。
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对峙事件。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克里米亚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于1853年,涉及了俄罗斯、奥斯曼帝国及其盟友法国和英国等列强。
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是圣地争夺问题,但背后的原因则更为复杂。
此次战争可视为19世纪欧洲列强对峙的高潮之一,涉及了诸多利益和势力的博弈。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日益加剧。
从普奥战争到普法战争,再到巴尔干战争,这些战争都揭示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和爆发。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及会议后的国际关系
(四)神圣同盟与欧洲协调
1.神圣同盟的形成与扩大
神圣同盟。由俄皇倡议为维护维也纳
体系于1815年9月建立的具有宗教色彩的非 军事同盟。沙俄经常利用之镇压革命运动。
四国同盟。1815年11月,英、俄、普、
奥四国建立的针对法国的具有一定军事性质 的同盟。
7
2.欧洲协调体的尝试
自1818----1822年,按四国同盟 条约规定,欧洲大国为协调立场 召开了四次会议,即1818年 亚 琛会议、1820年的特洛波会议、 1821年的莱巴赫会议、1822年的 维罗纳会议,以上四次会议一般 称之为欧洲协调体的尝试
维也纳会议及其后的 国际关系
1
一、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一)维也纳会议的召开
的制 波 议英开乎治 优俄 兰 。、了所秩为 势国英。俄 俄近有序了 。势国 国 、代欧,处 力以 力 普国洲 置 的调 图 、际国 战 膨停 建 奥关家年败 胀者 立 各系的 的 ,姿 欧 怀史 月法 维态 洲 如上 至国 护出 霸 意规名 , 自现 权 算模代 重 身, , 盘最表年建 在在 企 操大在 欧 德东 图 纵的维月洲 意欧 夺 着会也,的 志抑 取 会议纳几政 召
1814 10 1815 6 216
2
3
(二)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
• 塔列朗和正统主义。塔列朗是近代史上 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最大限 度地保护法国利益,在维也纳会议上他 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其主要内容 主要是恢复欧洲各“正统王朝”的统治, 各国恢复到1792年疆界。正统主义原则 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 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 意义。 4
• 波兰—萨克森问题 与补偿原则。为了 平息列强对俄、普 两国对波兰、萨克 森领土要求问题上 的剧烈矛盾,会议 采取了“补偿原 则”,用领土补偿 的方式重新确定了 欧洲的政治版图。
维也纳体系中的欧洲各国关系浅析
维也纳体系中的欧洲各国关系浅析20101020256 苏联顺国际政治摘要:维也纳体系是19欧洲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体系,它的建立不仅使欧洲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而且开创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原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恢复了被拿破仑打破的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然而却又受当时民族主义、国家统一和独立的革命浪潮冲撞,各国为实现本国势力的扩张,相互倾轧,相互斗争,各种外交与结盟层出不穷,国际关系微妙而复杂。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国际关系世界霸权政治格局1814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由英、法、俄、普、奥为首的反法同盟商议召开和会,来分配他们的战争利益,以及划定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
1814年九月,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国代表塔列兰等为主导的几乎欧洲所有国家代表聚集在维也纳召开和会。
这是一个分配战争果实、瓜分弱国领土、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的分赃会议。
(一)维也纳和会中主要国家间的关系分析大会首先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的讨论展开,俄普两国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华沙大公国,也就是波兰——萨克森的领土。
表现在俄国希望独占波兰,使它在西部扩张的计划得以实现,增强本国的力量,为称霸欧洲做准备。
而普鲁士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对外扩张中国力遭到重创,迫切希望占领华沙。
奥地利当然不希望普鲁士在得到华沙与萨克森导致其在德意志的地位受到削弱,战后的奥地利不再担心西面的法国会对它指手画脚,更怕普鲁士的威胁到这位曾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德意志同盟的主人。
同时奥地利也担心俄国的强大会是奥地利境内民族问题的尖锐化,因为俄国一向自称是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者。
再来看看英国,拿破仑战败后,法国暂时不再是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战争中国力受到削弱,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保持着较强的实力。
英国向来奉行欧洲大陆势力平衡的原则,极力避免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过分强大。
所以英国不希望俄国在利益分配中得到太多。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欧洲的百年和平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欧洲的百年和平
维也纳体系是指1814年至1815年间在维也纳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建
立的一系列政治安排和条约,旨在维护欧洲各国的平衡和稳定,为欧洲带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时期。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维也纳会议是由奥地利外长梅特涅主持,旨在重塑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
通过会议,确立了以恢复君主制、平衡强弱势力为核心的维也纳体系,旨在避免再次出现拿破仑式的战争动荡。
维也纳体系的特点
平衡原则:各国间力量平衡是维也纳体系的核心,通过互相制约,避免了一个国家过于强大导致的霸权问题。
国际会议机制:维也纳会议奠定了国际会议作为解决争端和协商政治问题的基础,为后续国际关系提供了范本。
领土调整:通过重新划分欧洲领土,解决了战后疆界问题,减少了领土争端引发的战争可能。
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为欧洲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百年和平时期,大大减少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频率。
然而,这一体系也存在着问题,如对于民族主义浪潮的抑制、对权利平等的局限等,最终也导致了后续的政治变革和战争爆发。
对欧洲的百年和平的意义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为欧洲带来了长达百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为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了稳定环境。
然而,这段时期也积累了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在20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
治格局。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为欧洲带来了百年和平,但也埋下了后续战争的隐患。
历史告诉我们,国际关系中的平衡与合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协商、妥协才能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期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政治格局,它通过强化君主专制、对欧洲国家进行平衡和联合、维护国际秩序、防止大国扩张等手段来保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这一体系对现代欧洲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
在那个时期,欧洲大陆上刚刚结束了长达20年的战争和混乱,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够保证和平与稳定。
维也纳会议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召开的。
在会议上,各个欧洲国家的代表们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核心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对于和平与安全的共同维护,这一原则被各个国家所接受并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不断的强化。
二、维也纳体系的特点维也纳体系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君主专制:由于维也纳体系形成的时期是欧洲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时期,因此君主专制制度占据了主导地位。
维也纳体系不仅鼓励君主集权,而且对君主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进行了强化。
2、国际平衡:维也纳体系强调各个欧洲国家之间的平衡,要求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方面,还包括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平衡。
3、联合与合作:维也纳体系强调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这是为了保证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合作包括军事上的联合、文化上的互相借鉴,以及经济上的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4、防扩张:维也纳体系强调对于大国扩张的限制和遏制,试图通过平衡各个势力来避免任何一个国家的霸权崛起,从而保证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三、维也纳体系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对欧洲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使君主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强化,而且使欧洲政治生态开始发生了改变。
首先,维也纳体系使得欧洲成为了一个联合和协作的整体。
在以前的年代里,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竞争、互相攻伐的。
但是维也纳体系通过联合各个国家,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利益关系,不仅改善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 斯福提出和实行了武力 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大棒 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 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 “手持大棒口如蜜,走 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 他任内的外交政策,后 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 萝卜政策”。
―不管其他大陆发生什么事情,美利坚合众国一定而且必须保持我们的国父许久以前 所祈求它能保持的——置身事外,不受牵连。” ——富兰克林· 罗斯福,1939年
《独立宣言》发表时的美国国旗
1777年6月14日正式使用的美国国旗
1878年使用的美国国旗
1960年后的美国国旗
(二)美英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 ,1812—1814 ) 背景:英国不甘美国独立,力图打击美国经济和贸易。美国有 向北方扩张,夺取加拿大的野心。
1812-6-18 美国会对英宣战 1813 英国舰队对美进行海岸封锁 1814-8 英军登陆并一度占华盛顿 1814-12-24 美英缔结停战协议——《根特和约》,英国承认美 国独立,同时,美国也放弃对加拿大的领土要求。 1815-1-8 新奥尔良战役 美英战争对美国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独立;促成美 国工业发展的转折;推动政府的国家主义政策;增强了美利坚民 族的凝聚力;对美国的外交和国家发展战略产生诸多影响;遏制 向北方的领土扩张;迈向西半球霸权。
• 孤立主义因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鼓吹者动 机的不同,而改变它的基本设想和外交政策。
2、美国孤立主义的产生背景
(1)依据国家实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国家利益是孤立 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 (2)地缘政治因素是美国孤立主义形成的客观前提。 (3)重商主义政策是美国孤立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 (4)美国孤立主义形成中的清教根源。
领土 最初的州与领地 路易斯安那购买地 佛罗里达 得克萨斯 俄勒冈 墨西哥割让地 加兹登购买地 阿拉斯加 1783 1803 1819 1845 1846 1848 1853 1867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
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
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
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
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束兄弟之争,普鲁士胜利成立大德意志
2.英国完成世界殖民,日不落帝国盛极而衰
3.法国进入后拿破仑时代,全球势力快速衰减
4.意大利完成统一,借助普奥战争获取北方省份,逐渐强大
5.奥斯曼帝国完全失去对北非和中东诸国的控制,成为架空的宗主国
6.帖木儿帝国四分五裂,中亚各势力纷纷上台
7.沙皇俄国从克里木战争中恢复元气,进军中国东北,同小日本打了日俄战争
8.美国和西班牙争夺加勒比和菲律宾,美国获胜,山姆大叔开始放眼全世界
9.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的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10.南非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非洲人民开始自力更生摆脱殖民阴影
经济山,价值革命和商业革命开始进行
国际关系,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形势已定。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建立的欧洲秩序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维持国际均势来维持和平。
这个体系在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裂痕,并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完全瓦解。
本文将探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和影响。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开始瓦解主要是由于国家间的不稳定和冲突。
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大国通过争夺和平定国际事务来维持均势。
在19世纪末期,欧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开始加剧。
德国的崛起和意大利的统一使得传统的均势观念变得不再适用。
各国之间的民族主义和殖民地争夺也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些因素导致了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也得益于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
19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欧洲大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这使得传统的均势政策难以维持,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很难控制和平。
经济发展也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因为各国都希望通过扩张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也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也受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在19世纪末期,现实主义开始兴起,并挑战了传统的均势政策。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间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因此主张国家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使得欧洲大国开始采取更加激进和侵略的政策,导致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财富损失。
它也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多国帝国的解体和新的国家的形成。
它也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秩序体系,以避免未来发生类似的战争。
这导致了联合国的建立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以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和危机。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维也纳会议前后的国际关系
③1823年,俄国唆使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 派兵远征拉丁美洲,镇压西属的独立战争, 由于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干涉计划未能 实行。 ⑶瓦解:在希腊和比利时独立运动的冲击 下,同盟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同盟开始瓦解。 ⑷性质: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 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 盟。
割海外殖民地。③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 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④继续维持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 ⑷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
也纳体系。
⑴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 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⑵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⑶实质及作用: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 体现,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 的反动。在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解决国 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⑷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 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 定的欧洲版图; 18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欧洲版图; 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 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1815年2月维也纳会议秘书长的报告
维也纳会议不过是人类历史 记载上曾经有过的最怪诞的国际 法虚构物之一。
马克思 (1818---1883)
二、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 改革和独立运动 各种矛盾冲突 革命、改革、独立 希 腊 独 立 法 国 七 月 革 命 比 利 时 独 立
阶 级 矛 盾
1、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 2、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成熟
维也纳体系与19世纪欧洲的政治秩序
维也纳体系与19世纪欧洲的政治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席卷欧洲大陆,战火和动荡卷土重来。
然而,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秩序,即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成为了当时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19世纪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源于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是由拿破仑战争胜利国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建战争之后的欧洲秩序。
会议的主要参与国包括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等。
维也纳会议的成果就是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维也纳体系的核心原则是维护秩序和平衡。
在这个体系中,欧洲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模式。
首先,维也纳体系通过恢复君主主义和国家主权来维护国家的政治秩序。
在这个时代,君主制成为了主导的政治制度,在君主主义的框架下,国家之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互动。
其次,维也纳体系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平衡原则。
在这个平衡的基础上,欧洲各个大国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力分配的格局。
然而,维也纳体系虽然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然而在19世纪后期,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开始冲击着这个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维也纳体系的平衡格局。
这场战争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崩溃,欧洲陷入了一片混乱。
随后,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等极端思潮的兴起,进一步削弱了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然而,尽管维也纳体系不再是欧洲政治秩序的主导力量,但它在20世纪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维也纳体系强调秩序和平衡,这种理念在国际关系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尤其是在当代,国际社会对于秩序和平衡的追求更加迫切。
维也纳体系的核心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总而言之,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秩序和平衡的重要性。
尽管维也纳体系在20世纪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冲击,但其核心原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仍然存在。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衰落,不仅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篇章。
随着时代的变迁,维也纳体系也在不断演进,为我们解读当代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历史知识点总结: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历史知识点总结: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维也纳体系 (1)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3)实质及作⽤: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
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个新时代。
(4)⽡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盾、民族⽭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年⽐利时独⽴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命彻底⽡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3)⽭盾 (4)调整: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次较⼤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次调整。
(5)⽡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
②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军事区,进⼀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③1931年⽇本发动"九·⼀⼋"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解。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⑤1941年12⽉,⽇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3.雅尔塔体系 (1)含义:⼆战结束后,世界⼤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范围,建⽴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2)内容:处置战败国,防⽌主义东⼭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联合国等。
(3)实质和影响:它建⽴在美苏实⼒均衡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范围;深深打上了⼤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个新时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所建立的一套国际体系,旨在确保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维也纳体系以均势原则为基础,通过平衡各个大国的力量,防止任何一个国家过分扩张而导致的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维也纳体系逐渐失效,欧洲的均势也开始瓦解。
本文将从历史和政治角度探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
维也纳体系在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维护了欧洲一段时间的和平局面。
自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工业革命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长,打破了原有的均势格局;民族主义思潮激发了各个民族对独立和自主的渴望,给原有的帝国体系带来了挑战。
这些因素导致了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使得欧洲的均势逐渐瓦解。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重要的事件和变革对欧洲的均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这场战争打破了维也纳体系中的均势格局,俄国势力的衰落和法国、英国势力的崛起,使得欧洲的均势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是普法战争(1870-1871年),这场战争导致了普鲁士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从而进一步打破了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格局。
最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这场战争彻底摧毁了维也纳体系,结束了欧洲长达百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使得欧洲的均势彻底瓦解。
在政治方面,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而导致的。
19世纪后期,一些大国开始进行帝国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各个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不断增强,希望获得独立和自主的权利,不满原有的帝国统治。
这些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挑战,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了欧洲的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对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欧洲的国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各个大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日益激烈,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的均势瓦解也给一些小国和边缘地区带来了机遇,他们在大国对抗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利益,一些原来被压迫的民族也获得了独立和自主的权利。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一种欧洲国际秩序体系。
在此体系下,欧洲列强通过一系列协定和条约共同维护欧洲的均势,避免了大规模冲突的发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关系的发展,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开始出现瓦解的现象。
本文将对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日益激化。
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欧洲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开始有了明显的差异,导致了经济上的竞争和不平衡。
殖民帝国主义的兴起使得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得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
这些因素导致了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对抗和矛盾逐渐升级,导致了一系列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一战和二战。
一战的爆发使得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欧洲陷入了动荡混乱的局面。
一战后通过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国际秩序并未能有效维护欧洲的稳定和均势,反而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冷战的爆发使得维也纳体系的遗产再次被搁置。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影响十分深远。
瓦解使得欧洲陷入了长期的动荡混乱之中,各国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大规模的战争的爆发。
这种动荡混乱也使得欧洲列强的竞争日益激烈,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
这种瓦解还使得欧洲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成为了一个长期的难题,欧洲列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变得更加困难。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是欧洲国际秩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通过对其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欧洲国际秩序的演变和发展,为未来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和平的国际秩序。
维也纳体系与19世纪欧洲秩序
维也纳体系与19世纪欧洲秩序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波澜壮阔而又充满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维也纳体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时期。
维也纳体系是指在1814年至1815年间,在维也纳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形成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和立法机构。
这一体系试图通过平衡各个国家的利益来维护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维也纳体系如何影响并塑造了19世纪欧洲的秩序。
一、复杂的国际关系19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是极为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强国和小国的纷争和利益。
维也纳体系试图通过国家间的外交和议定来协调各方利益。
这一体系的核心原则是平衡政治力量,确保没有一个国家过于强大且威胁到他国的存在。
此外,维也纳体系还规定了一系列领土调整和交换的措施,以确保各国的边界和领土得到尊重。
二、稳定的权力平衡维也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权力平衡。
通过在欧洲大国之间建立平衡,维也纳体系试图防止战争爆发并维护各国的独立性。
在维也纳会议上,参与者通过重新划定边界、恢复流亡贵族的权益、确立统治家族等手段来实现权力平衡。
同时,维也纳体系还建立了一个由五个大国组成的国家联盟,以在重大问题上作出共同决策。
三、震荡的变革和挑战尽管维也纳体系试图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但是19世纪欧洲的历史充满了变革和挑战。
在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如1830年和1848年的革命浪潮、普法战争等。
这些事件引发了国家间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从而对维也纳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殖民主义的扩张,欧洲的国际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四、维也纳体系的衰落和影响尽管维也纳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和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
维也纳体系过于强调维护君主制和维持旧有秩序,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自决权。
这导致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系列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布尔战争等。
维也纳体系的衰落标志着欧洲秩序的终结,为新秩序的建立和全球格局的变革埋下了伏笔。
维也纳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维也纳体系在矛盾和斗争中维持着欧洲的稳定局势,他体现、执行并保护了欧洲大国的均势平衡
维也纳体系自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蕴含着不少矛盾。这些矛盾既有体系内部的,又有体系外部的,既有民族之间的,又有阶级之间的。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正统原则”已名存实亡。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根据英国的倡议,英、俄、普、奥四国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同盟正式成立。在《四国同盟条约》中规定,为保证条约的严格执行和大国之间的协调一致,缔约国同意定期举行会议。这为欧洲协调的运行奠定了基础。1818年至1824年间,英、俄、普、奥、法五大国先后召开了亚琛会议、特洛波会议、莱巴赫会议和维罗纳会议等。各国针对从法国撤军及应付各国发生革命等问题进行了协调。从会议召开的结果看,虽然各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列强谋求的目标有些差异,因此各国在亚琛会议上就出现了裂痕。1830年,法国又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根据维也纳会议议定书而得以恢复的波旁王朝的统治,成立了由金融贵族掌权的七月王朝,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君主统治,原先维也纳会议的补偿原则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P463):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P239):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P819):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二、维也纳体系的原则——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
夏尔·莫里斯·塔列朗(1754--1838),是法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具有敏锐的政治预见能力和善于捕捉信息与迅速处理错综复杂的外交事务能力。他在维也纳会议上,对列强之间的矛盾及各自打算洞若观火,并由此确立了法国在会议上的目标:保持法国领土完整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竭力利用犯法同盟之间的矛盾,保卫法国的利益。[2]为此,他提出维也纳会议的两大基本原则之——“正统主义原则”,即坚持正统性是稳定国际体制中各实体的最佳手段,建立健全欧洲均势,恢复在18世纪末以来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被推翻的各国的“正统”王朝,各国恢复到一七九二年疆界。[3]它的意义在于:对于中小国家来说,正统主义原则遏制了俄、普想乘机扩张的野心,赢得了与会中小国家对法国的支持;而对于操纵会议的大国来说,也唯有正统主义才能相对平息期间的重重矛盾,这样,法国就以调停者的姿态打入了四强之列,成功的使会议变成了五强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也纳体系中的欧洲各国关系浅析20101020256 苏联顺国际政治摘要:维也纳体系是19欧洲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体系,它的建立不仅使欧洲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而且开创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原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恢复了被拿破仑打破的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然而却又受当时民族主义、国家统一和独立的革命浪潮冲撞,各国为实现本国势力的扩张,相互倾轧,相互斗争,各种外交与结盟层出不穷,国际关系微妙而复杂。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国际关系世界霸权政治格局1814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由英、法、俄、普、奥为首的反法同盟商议召开和会,来分配他们的战争利益,以及划定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
1814年九月,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国代表塔列兰等为主导的几乎欧洲所有国家代表聚集在维也纳召开和会。
这是一个分配战争果实、瓜分弱国领土、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的分赃会议。
(一)维也纳和会中主要国家间的关系分析大会首先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的讨论展开,俄普两国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华沙大公国,也就是波兰——萨克森的领土。
表现在俄国希望独占波兰,使它在西部扩张的计划得以实现,增强本国的力量,为称霸欧洲做准备。
而普鲁士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对外扩张中国力遭到重创,迫切希望占领华沙。
奥地利当然不希望普鲁士在得到华沙与萨克森导致其在德意志的地位受到削弱,战后的奥地利不再担心西面的法国会对它指手画脚,更怕普鲁士的威胁到这位曾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德意志同盟的主人。
同时奥地利也担心俄国的强大会是奥地利境内民族问题的尖锐化,因为俄国一向自称是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者。
再来看看英国,拿破仑战败后,法国暂时不再是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战争中国力受到削弱,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保持着较强的实力。
英国向来奉行欧洲大陆势力平衡的原则,极力避免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过分强大。
所以英国不希望俄国在利益分配中得到太多。
这样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俄普之间、普奥之间、英俄之间,相互牵制,相互争执。
法国虽然战败了,但是在拿破仑使其当外交部长、波旁王朝复辟后又任外交大臣的塔列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开展秘密外交,找到回旋的余地,最大限度地保留法国的利益。
法国一直以来都以称霸欧洲大陆为目标,并为此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付诸了行动,法国一度成为欧洲军事上最强盛的国家。
现在尽管战败,也不希望从此一蹶不振,在维也纳和会中,法国甚至以战败国的身份与几个战胜国的强国平起平坐。
所以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尽管没在列强的利益争夺中扮演角色,但实力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第一次巴黎和会中,法国领土恢复到1792年的疆界,英国将除多巴哥、圣卢西亚和毛里求斯之外的法国殖民地归还给法国。
真正受到领土分割与盘剥的事那些被拿破仑占领的小国。
法国在维也纳体系中成为维护“正统秩序”的维护者。
但法国和普奥依然存在潜在冲突,尤其是普鲁士,,由于在拿破仑战争中战败成为法国的附庸国,让它感到极为羞恼,不希望看到法国的再次强大而使本国的发展打断。
(二)“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中的运用及“欧洲协调”的提出即便各国因各自利益问题争论不休,这些大国之间最后还只艰难地实现了调停,达成一致,并于1815年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其主要内容第一是调整疆域,实际上就是分配各国的战利品,一方面裁决战败国法国,将其疆域恢复到1790年的疆界,另一方面按照“均势”的原则分配各国应得领土。
例如荷兰合并奥属尼德兰,该称尼德兰王国,瑞典合并挪威,丹麦得到石勒苏益格以及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
俄国西部疆域扩大到破黑西部,波兰成为沙皇治下的一个君主立宪国,顺利实现了向西扩张的目标。
为了维持实力的平衡同时也为了为本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提出“补尝原则”,即以领土补偿弥补旧日损失而巩固“正统”,这样奥地利得到了加利西亚,同时得到意大利北部的领土。
普鲁士得到萨克森的大部分,同时获得莱茵河左岸和威仕特华利亚王国作为领土“补偿”。
此外,与会各国还主张建立34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任邦联的领主。
意大利仍处于分散不统一的状态,但是热那亚、萨瓦和尼斯并入萨丁王国,为日后萨丁统一意大利提供了一定的领土资源支撑。
在领土分配过程中,基本上遵循了欧洲政治家门一贯主张的“均势”原则,各大战胜国都得到了一定的领土,但谁也不能独占或者多占胜利的大蛋糕。
英国也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因为英国是无法完全渗入到欧洲大陆的霸主角逐中,所以它希望俄、奥、普、法、荷这些欧洲大陆强国的力量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有利于维护它世界强国的地位。
鉴于英国强大的海上力量,所以它更在乎海外的利益而不是欧洲大陆。
《最后议定书》中规定,英国获得印度的荷属殖民地和马耳他等。
在维也纳体系中英国是实力最强的,迎来了工业化后的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黄金时代,超越同时代的其他欧洲国家,成为世界霸主。
《最后议定书》的第二方面内容是讨论并解决了一些国际性问题。
“欧洲协调”原则开始被提出。
首先是通过了《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定》,规定一切国家(不论是沿岸国或非沿岸国)在某些欧洲河流上自由航行的原则,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通商利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是通过了《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规定》,规定驻外最高代表为各国大使,其次是驻外大使馆公使,第三等级是代办,这些规定成为后来国际社会的外交惯例。
最后提出了“在适当的时候废除黑奴贸易”的决议,并提倡保护人权,这些国际性议题的提出对后来极大丰富了国际社会议题和内容,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同时也反映出各国在因利益分配不均,虽然矛盾重重,但通过协商不仅实现了短暂的均衡与世界格局的稳定,而且能有效化解可能产生的冲突。
上述关于互派外交大使的规定就是“欧洲协商”的一个体现。
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显然是非常善于利用其丰富的外交经验及高超的外交手腕的,他们熟知18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历程,总结其经验,得出“领土分配不是保持欧洲均势的最好方法”。
他们意识到,只有定期去腥外交大臣会晤,互通信息,才能减少各国的相互猜忌,消除化解且在潜在冲突。
欧洲协调具体指以会议的方式协商处理欧洲重大问题的协商外交机制。
在维也纳和会中,这个原则没有被作为概念正试提出,但却在维也纳体系的构建中得到运用。
表现在,维也纳和会之后,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强国通过协调,结盟等方式共同维持一个稳定的欧洲政治格局,镇压革命,相互制衡,防止霸权的出现,为当时欧洲国际体系带来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
(三)《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框架下维也纳体系的运行及其瓦解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的兴起,极大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统治秩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君主专制,沙皇亚历山大首先提出成立君主国同盟联合起来应对可能引发的革命与起义。
1815年9月26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
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克尽职责。
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
神圣同盟建立后不久,由除英国、教皇和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了这个同盟。
神圣同盟一俄、普、奥三国为主导,维持了欧洲大陆的正统秩序,是维也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行中齐了重要作用。
《神圣同盟》先后四次召开会议,解决了西班牙、意大利革命问题,然而神圣同盟内部的不统一决定了其瓦解的命运。
1821年3月,希腊人民爆发了发对土耳其奴役统治革命,这次,神圣同盟各国的意见却不一致,奥地利国王害怕希腊革命会引起奥地利境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因而极力主张镇压希腊革命。
但是,沙俄却主张支持希腊革命,以此达到削弱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控制两个海峡,以扩大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的目的。
英、法两国为了扩大自己在巴尔干的势力,也主张援助希腊人民。
1927年10月,英法俄三国联合舰队在纳瓦利诺海上把土耳其-埃及舰队打败,俄国继续作战,打败土耳其,希腊获得独立。
希腊的独立是神圣同盟内部集团出现分化的具体体现,表明俄普奥法等国各怀鬼胎,在涉及自身国家利益问题面前,极力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把同盟条约抛在脑后。
其中以俄国变现最为显著,通过对土战争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进一步争强,日益引起英法等国的不满。
维也纳体系的基础也开始发生动摇。
1815年11月20日俄、普、奥、英订立《四国同盟》同盟条约。
四国同盟是又英国发起的,意在成立军事同盟条约,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的复辟,反对任何可能对欧洲“均势”格局构成威胁的势力。
四国同盟是神圣同盟的重要补充,是维也纳体系的另一组成部分。
四国于1918年在德意志亚琛召开第一次会议,商量同盟国占领军从法国撤军的问题。
随后又让法国加入四国同盟,这样四国同盟实际上成为“五国同盟”。
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成为反革命阵营重要的一员。
同样,四国同盟内部也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在巴尔干问题上。
各国都想从衰弱的土耳其帝国中撷取最大的利益。
1830年法国再次爆发“七月革命”,代表大金融资产阶级的奥尔良公爵菲利普登上王位,法国进入七月王朝统治时期,接下来,比利时革命、波兰民族大起义、德意志邦国起义、意大利革命等陆续爆发,极大冲击着维也纳体系。
欧洲各国实力也发生着变化,旧的世界政治格局在逐步瓦解。
英国继续保持着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成功遏制俄国向东南方向的扩张,保护了其向印度的通道。
俄国一直希望取得黑海出海口,虽然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土耳其,但外交上陷入孤立,一时处于守势。
奥地利在与英法俄的周旋中实力得到一定的扩张但最后失去而过的支持无力干涉德意志和意大利的事物,淡出了政治舞台,普鲁士则联合奥地利打败丹麦、,又在普法战争中大胜法国,最后统一德意志,日益变得强大起来。
法国在拿破仑三世上台后企图再次称霸,最后败于普鲁士,只好千方百计寻求与他国结盟,恢复国力,打破封锁。
总之1830年后,在欧洲革命浪潮下,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但在各大国的力量相互牵制下,呈现均衡格局状态。
参考文献1、《国际关系史》,袁明主编2005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
3、施兴和主编:《近代国际关系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