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堕落南方的_游丝_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一
视觉人文批评立场堕落南方的“游丝”———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一张学昕↓一在中篇小说《南方的堕落》中,苏童对南方做出了一种介于“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没有任何道德皈依的美学判断:南方是一种腐败而充满魅力的存在。
我们当然知道,苏童在这里所说的南方,并非完全是我们地理学意义上、甚至是直接文化意义上的南方,而是他小说中的南方,这是他虚构的产物,因此,苏童对“南方”的界定也就是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文化想象。
他也曾怀疑过他笔下的南方是什么,南方到底在哪里,他也从不认为他关于南方的记忆是愉快和幸福的。
但我们在他近一大半的小说叙事中,深深感受到他对南方如此迷恋而固执的想象,他在他的记忆中不停地筛选、描摹南方的生活和人物,我们也惊异他这种“南方写作”的持久。
回顾苏童二十余年的写作,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先锋时期”的“枫杨树系列”“香椿树街系列”,还是近年大量短篇小说中不断出现的“城北地带”“马桥镇”,苏童似乎都难以回避和割舍他记忆中的南方,或者说是关于南方生活的文学记忆,我们也在他各式各样的小说面目中,竭力地搜寻赖以长久支撑其结构、人物、故事的精神力量。
在一篇《南方是什么》的文章里,苏童试图从一条狭窄、破旧的南方小街出发,回忆童年往事,找寻以往日常生活的场景,“那种视觉印象自然是混乱的,说不上有多少美,但里面透出鲜活的气息”。
他也曾想用几句话勾勒出南方的整体特征,勾勒出南方的人群,但南方生活的混沌和紊乱,是无法让他轻松地把握住南方的气质、南方的基调和南方精神的底蕴的。
可以肯定的是,苏童小说中的许多重要因素,都有实际生活的具体“原型”,他是从印象深刻的地点和人物出发,旁生出各种枝节,并进而衍生出南方的故事和情境。
可以说,苏童对南方的理解和文学建构,都是在他所有关于南方的叙述中完成的,他的小说组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美学意义上的南方,这也构成了文学苏童的独特魅力。
我还察觉到,苏童小说的叙述,隐蔽着非常复杂的精神张力,尽管他的“南方小说”只有“枫杨树”和“香椿树街”(进而扩展为以此为核心的“城北地带”)两处主要的地理标志,但其中生生不息的人群所演绎的个人或家族历史的腐朽、颓废及人性图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历史和人性的想象奇观。
细雨中的香椿树街--苏童与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对比
ʌ文学研究ɔDOI:10.14168/j.issn.1672-8572.2020.01.15细雨中的香椿树街苏童与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对比姜㊀雪①(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ꎬ辽宁大连㊀116081)摘㊀要: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ꎬ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ꎮ青春期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一直是苏童和余华的小说中关注的焦点ꎬ他们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开展对少年的叙事描写ꎬ将少年置身于家庭㊁学校ꎬ甚至广大的社会环境中ꎬ揭开少年们彷徨㊁孤僻㊁自我封闭以及暴力的血色青春ꎮ苏童与余华笔下的少年形象既有同工之美ꎬ也有异曲之妙ꎮ关键词:苏童ꎻ余华ꎻ少年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4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8572(2020)01-0102-04一㊁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香椿树街 是苏童小说中标志性的空间坐标ꎬ关于这个地名ꎬ苏童自己曾说: 其实不是我触及那两个地方就有灵感ꎬ而是一旦写得满意了ꎬ忍不住地把故事强加在枫杨树乡和香椿树街头上ꎮ [1]2苏童的笔以南方湿润的土壤为墨水ꎬ致力于将全世界有同样精神困苦的人都搬到这条街上来ꎮ他倾心所讲述的主要是女性的宿命性悲剧和少年的血色青春ꎮ其中少年们成了香椿树街上最为张扬㊁热烈㊁明艳的一抹色彩ꎮ从1989年发表在«钟山»上的«舒农或者南方的生活»ꎬ到1992年发表在«作家»上的«回力牌球鞋»ꎬ1993年«作家»上的«刺青时代»ꎬ«小说家»上的«游泳池»ꎬ1993年㊁1994年连载在«钟山»上的«城北地带»ꎬ再到1999年发表在«作家»上的«古巴刀»ꎬ发表在«大家»上的«独立纵队»ꎬ2003年发表在«钟山»上的«骑兵»ꎬ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的«河岸»再到201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黄雀记»ꎬ苏童笔下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少年形象ꎬ舒农㊁舒工㊁鲁鲁㊁陶㊁小拐㊁孙红旗㊁达生㊁叙德㊁陈辉㊁小堂㊁库东亮㊁保润㊁柳生 这些少年生长背景大多相同ꎬ生活在无爱的家庭中ꎬ父母爱㊁兄弟情淡化ꎬ成人世界混乱肮脏的一面冲击着少年的心理ꎬ导致他们的性格出现异化ꎮ这些少年一方面心底里仍保留着孩童的纯真的向往ꎬ另一方面行为和思想方式却已经出现自我角色混乱ꎮ他们好奇的窥探着成人的世界ꎬ却对随之而来的肮脏无力消化ꎮ他们对无爱家庭感到痛恨同时也无能为力ꎬ压抑到极点的少年甚至产生弑父㊁逃亡㊁纵火等极端行为ꎮ 香椿树街 涌现的一批批边缘少年形象的塑造不仅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ꎬ也对青少年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影响ꎮ二㊁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形象余华的少年时期是伴随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和动荡的时代风云变幻成长的ꎬ加之此后短暂的牙医生涯ꎬ这使得他面对笔下的人物时有着超乎想象的客观冷静ꎬ也使得他塑造的人物呈现出了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ꎮ他笔下的少年形象与苏童笔下的略有不同ꎬ其中暗藏的性格本质性不同是前者面对精神困顿㊁希望破灭后整个人便灰暗委顿下来ꎬ后者则201 ㊀第22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2No.1㊀㊀2020年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ofEasternLiaoni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Feb.2020㊀①收稿日期:2019-05-24作者简介:姜雪(1995 )ꎬ女ꎬ内蒙古通辽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ꎮ在困境中或努力生存下来或获得了永久的解脱ꎮ余华1987年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十八岁出门远行»㊁1993年出版的«在细雨中呼喊»以及2004年出版的«我胆小如鼠»㊁2008年出版的«兄弟»ꎬ使得孙光林㊁孙光平㊁苏杭㊁苏宇㊁国庆㊁鲁鲁㊁李光头㊁宋刚 这些有着不同性格经历却同样内心孤独㊁凄惶无助的少年走进我们的视线ꎮ余华将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对立起来ꎬ少年试探性介入成人世界ꎬ见证了苦难㊁荒淫㊁冷漠和死亡ꎬ感受到绝望进而开始逃离ꎬ最终却以悲剧收场ꎮ余华通过还原本真的感觉的方式还原真假参半㊁鱼目混珠的生活真实[2]20ꎮ这种真实使我们在阅读的同时ꎬ情不自禁地便将自己与他们相提并论了ꎬ少年时代的那种孤独㊁凄惶㊁无助的记忆超越时间ꎬ独自来到ꎮ三、同工之美(一)风雨中成长的青春苏童和余华小说中的所有少年的成长背景无一是幸福的ꎮ首先是母爱的缺失ꎮ«刺青时代»中男孩小拐出生没几天他母亲就死了ꎻ«骑兵»里左林的母亲被运煤的卡车撞死ꎬ像飞鸟一样飞走了ꎻ«香椿树街故事»中鲁鲁的母亲是一个对他没有半点关爱的妓女ꎻ«在细雨中呼喊»里国庆被父亲抛弃后ꎬ只能靠反复回忆母亲而获得一点温情ꎻ孙光林的母亲唯唯诺诺毫无主见ꎻ«河岸»中库东亮的母亲只是把他当作和他父亲一样的麻烦ꎻ«黄雀记»中柳生母亲的絮叨像一只闹钟 你的快乐是捡来的ꎬ夹着尾巴做人吧 [3]119ꎬ母爱的缺失使得这些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受到阻碍ꎮ其次是父亲的荒唐ꎮ«河岸»中库东亮的父亲库文轩对他采取监禁式的教育ꎻ«舒家兄弟»中这样描述舒农的少年生活: 就这样舒农迎来了他少年时代最难忘的夜晚ꎮ他记得他被黑布蒙住眼睛被绳子绑住手脚被棉花团塞住耳朵的那些夜晚ꎬ父亲和邱美玉就在他身边做爱 [4]27ꎻ«在细雨中呼喊»里这种荒唐在孙光林㊁孙光平的父亲孙广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ꎬ他不仅光明正大的和寡妇偷情ꎬ还将家中的财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寡妇家ꎬ他以 过过眼 为借口ꎬ在和孙光平相亲的姑娘胸上 摸了一把 ꎬ后来更因为猥亵儿媳妇被儿子砍掉了耳朵ꎻ«兄弟»中李光头的父亲偷看女人屁股时掉进粪池淹死ꎬ使得李光头和他有了一样的癖好ꎻ«骑兵»里左林的父亲为了化解纠纷ꎬ跪在大街上给傻子当马骑ꎮ父亲的荒唐是导致这些少年悲剧性宿命的最具影响力的因素ꎮ父亲的伤害使得他们更加孤独ꎬ进而衍生出羞耻㊁暴力和逃离ꎮ所以舒农烧了自己的家ꎻ库东亮多次想踏上那辆开往幸福的车ꎻ孙光平拿斧子割去了父亲的耳朵ꎮ少年那种 走进现实世界时的懵懂㊁冲动㊁敏感㊁孤独甚至不知所措 ꎬ那种 成长途中与那个时代芜杂㊁零乱㊁荒唐的成人世界的隔膜与猜忌 [1]2ꎬ是少年们悲惨命运的开始ꎮ(二)生理教育的匮乏亲情的缺失加上农民根深蒂固的粗糙使得少年们无法在青春期接受正确的生理知识教育以及心理引导ꎮ他们的生理知识完全来自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与窥视ꎬ进而进行模仿这一过程ꎮ«舒农»里的两兄弟舒农和舒工就是最好的例子ꎮ舒农除了偷看父亲和苏美玉偷情ꎬ还将他们扔到河里的避孕套收藏起来ꎮ舒工学着父亲和楼上的苏美玉女儿谈恋爱ꎬ还模仿父亲对舒农进行暴力ꎻ«在细雨中呼喊»里苏宇的性启蒙是他父母藏起来的黄书以及父亲和寡妇光明正大的调情ꎬ他便认为那是正确的ꎬ如郑亮父亲说的那句 农民嘛ꎬ都这样 ꎬ所以对女性的渴望使他在胡同里猥亵了陌生女人ꎬ成了人人厌恶的流氓犯ꎻ同样一个家庭出来的苏杭则表现为拿小镜子在厕所偷窥女同学ꎬ性侵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ꎻ«黄雀记»里的柳生更是在水塔强暴了仙女ꎬ嫁祸给保润ꎬ使得三个人的人生完全葬送ꎮ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里曾借孙光林之口为少年的性冲动做了解释: 我当初对厕所的选择让我看到了自己无处藏身的少年ꎬ这样的选择是现实强加于我ꎬ而非出于自愿 [5]80ꎮ青春年龄的少年们对生理上的变化既恐惧㊁又享受隐秘的欢愉ꎮ因为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导向ꎬ他们只能任由生理的欲望ꎬ悄悄主持自己的一部分言行ꎮ(三)性格呈现两极分化走向苏童和余华笔下的少年性格大多呈两极分化走向:一种是由于自身的自卑而衍生出对暴力和权力的病态向往ꎻ另一种畏畏葸葸地走在路的最边缘ꎬ内心却滋生着很多阴暗的想法ꎮ前者如«桑园留念»里的肖弟㊁毛头到小拐到后来的猫头ꎬ豁子㊁301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姜㊀雪:细雨中的香椿树街 苏童与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对比红旗㊁小堂㊁陈辉㊁达生㊁孙光平ꎬ他们由于自身生理缺陷而感到自卑进而产生英雄梦ꎮ他们渴望着得到少年中的权利ꎬ通过成立帮派㊁打架斗殴来解决问题ꎮ«刺青时代»中描写过这些少年的斗殴:拿着刀你捅我ꎬ我劈你ꎬ五十一名少年在垃圾瓦砾堆上的浴血之战 [6]131ꎬ这些少年追逐的是自己已经丧失的尊严ꎬ所以他们竭尽全力ꎬ他们歇斯底里ꎬ认知的扭曲导致他们的性格乖张㊁行为暴力ꎮ后者如库东亮㊁舒农㊁孙光林㊁苏宇以及«我胆小如鼠»中的 我 ꎮ这类少年主要的性格特征则表现为阴郁ꎬ带着仇恨和压抑惶惶不可终日ꎬ被成人和同龄人两个世界同时抛弃ꎮ«舒家兄弟»中描写舒农 喜欢朝人多的地方走ꎬ站在人群外侧张望一会儿ꎬ然后离开 [4]270ꎻ«我胆小如鼠»中的 我 的父亲在世时ꎬ经常对母亲说: 杨高这孩子胆子太小了ꎬ他六岁的时候还不敢和别人说话ꎬ到了八岁还不敢一个人睡觉 [7]7ꎻ«在细雨中呼喊»里孙光林的自述揭示了这群惯于沉默的少年的内心ꎬ 孤单是为了维护自尊ꎬ交朋友只是为了故作镇静和虚张声势ꎮ 这些落单的少年被别人叫作 空屁 小阴谋家 叛徒 孬种 这些胆小自卑的少年是很多青少年的缩影ꎮ四、异曲之妙(一)清晰的精神寄托香椿树街和细雨中呼喊的这些少年经历的同样都是内心的成长ꎬ那是恐惧㊁迷惘㊁心旌飘摇的历程ꎮ但对比苏童笔下的少年形象和余华笔下的可以清晰地看出ꎬ苏童笔下的少年几乎都有很明确的精神寄托ꎬ而余华笔下的少年则很少有ꎮ例如«城北地带»中小拐因为自身的残疾而将全部精神寄托在复兴野猪帮上ꎬ他想用他自认为的英雄似的荣耀感来和内心的自卑抗衡ꎻ和小拐有着相似经历的左林亦是如此ꎬ«骑兵»中的左林因为罗圈腿被嘲笑ꎬ所以他 独来独往ꎬ心中怀着一个焦灼而令人费解的秘密ꎮ连我都觉察出左林对骑兵生活的疯狂的妄想 ꎻ«独立纵队»中的小堂对加入独立纵队这一帮派有着难以想象的执念ꎻ«游泳池»里的达生为了在游泳池里游出一个漂亮的蝶泳ꎬ将想驱逐他的管理员歪脖老朱溺毙在水池里ꎻ«舒家兄弟»中的舒农因为无爱家庭的束缚想变成一只自由自在的猫ꎻ«黄雀记»中的保润近乎疯狂的纠缠仙女要跟她跳小拉ꎻ«回力牌球鞋»中陶执着于回力鞋ꎬ最后鞋被收破烂的老头收走了ꎬ他便走到哪里都喜欢观察别人的鞋ꎮ在肮脏㊁混乱的生活环境以及粗俗㊁猥琐的精神环境影响下ꎬ困顿㊁压抑㊁恐惧挥之不去ꎬ少年们不免产生了逃亡的心理ꎮ逃到哪里去呢?逃到自己的梦想中去ꎬ而这一逃亡事实上是一个陷阱ꎬ是在追求希望的过程中迅速地绝望ꎮ于是ꎬ逃亡最终成了一种无望的挣扎ꎮ(二)残存的少年心性这些并未得到世界温柔对待的少年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凶狠的还击着世界ꎮ在这样不利于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空间里ꎬ少年们过早的成熟ꎬ他们模仿成人的那套生存规则ꎬ变得色情㊁暴躁㊁疯狂㊁冷漠ꎮ这种早熟ꎬ苏童和余华笔下的少年都具备ꎬ但是就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言ꎬ不难发现苏童笔下的少年仍残存着些许少年心性ꎮ例如«古巴刀»中的陈辉因为想加入帮派而给三霸送各种各样的刀ꎬ陈辉的送礼还停留在孩童似的讨好层面ꎻ«黄雀记»中擅长捆人的保润ꎬ当柳生请他捆自己发疯的姐姐时ꎬ保润像个老成的手艺人一样抠了下鼻孔说: 我从来不捆女人 ꎬ但当柳生说给他送一篮猪爪子ꎬ因为喜欢吃ꎬ保润马上打破了自己伪装的成熟ꎬ同意把她带过来捆ꎬ十足的小孩儿心性ꎻ«河岸»中父母离婚后ꎬ权衡利弊选择了父亲的库东亮清晰的为他和母亲的关系下了结论: 我是我母亲的客人 以及 不是她灭亡ꎬ就是我疯狂ꎻ不是她疯狂ꎬ就是我灭亡 [8]57ꎮ但是他还是会偷偷看母亲ꎬ在她工作的粮油加工站对面的电线杆上写下一个幼稚的报复性标语 打倒乔丽敏 ꎮ苏童笔下的少年是一种伪装的成熟ꎬ他们举手投足之间仍有少年的稚气ꎬ苏童用这种残存的稚气完成了对成人黑暗世界的拷问ꎮ余华笔下的少年则表现为心理的成熟㊁行事的圆滑㊁话语的老练ꎬ少年心性已经被磨砺得所剩无401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2卷㊀几ꎮ«兄弟»中十五岁的李光头就已经学会用林红屁股的秘密耐心细致的和男人们讨价还价ꎬ换取三鲜面吃ꎬ文中写道: 他半年里美滋滋了五十六次 [9]20ꎮ这些男人们都说他比很多圆滑的成年人还要精明世故ꎻ«在细雨中呼喊»里的鲁鲁是一个很小的少年ꎬ他已经会很好的掩藏自己的情绪ꎬ鲁鲁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投其所好的送礼方式ꎬ他用母亲留下的钱买了两根大前门香烟ꎬ想以此来 贿赂 司机ꎬ求其在七桥停一下车ꎻ国庆则是以自己的诚实和精干计算ꎬ十三岁便击败了在卖煤这个职业里干了二十多年的同行ꎬ同是这一年ꎬ国庆竟然买了一瓶酒和一条烟前往十一岁的女孩慧兰家提亲ꎮ余华笔下的少年是一种内心的老成㊁世故㊁圆滑ꎬ他们为人处世已经如同成人一般面面俱到了ꎮ这些一如成人一般的少年ꎬ使人心生怜悯的同时生出反思ꎮ结语苏童和余华的作品中ꎬ作者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风雨中飘摇的少年ꎬ这些少年使其作品大放异彩ꎮ对比二者笔下少年的形象ꎬ不难发现这些少年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ꎮ苏童笔下的少年面对成长困境ꎬ表现出的是少年佯装的成熟ꎬ他们有着清晰的精神寄托ꎮ余华笔下的少年面对成长困境ꎬ表现出的是心理上的早熟ꎬ他们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且善于利用规则ꎮ无论是苏童还是余华ꎬ这一群生活在黑暗中ꎬ习惯于游走在人群边缘的少年形象都为当今青少年教育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ꎮ参考文献:[1]张学昕.跨越记忆与想象的边界 苏童的小说地理[C].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纪要ꎬ2018.[2]邓青.余华小说少年形象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ꎬ2006.[3]苏童.黄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ꎬ2013.[4]苏童.香椿树街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ꎬ2007.[5]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ꎬ2012.[6]苏童.少年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ꎬ2011.[7]余华.我胆小如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ꎬ2004.[8]苏童.河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2009.[9]余华.兄弟:上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ꎬ2005.YoungsterImagesinSuTong sandYuHua sNovels:AComparisonJIANGXue(SchoolofLiteratureꎬLiaoningNormalUniversityꎬDalian116081ꎬChina)Abstract:ErikHEriksonꎬafamousAmericandevelopmentalpsychologistꎬbelievesthatifachildfeelsthattheenvironmentdepriveshimofthepossibilityofgainingegoinentityinhisfuturedevelopmentꎬhewillresistthesocialenvironmentwithsurprisingstrength.Adolescentpsychologicaldevelopmenthasalwaysbeenthefocusofat ̄tentioninSuTongandYuHua'snovels.Theydepicttheyoungsterimagesinthefirstorthirdpersonandputthemintofamilyꎬschoolandeventhesocialenvironmentsoastouncovertheirhesitationꎬlonelinessꎬself-reclusiveandviolence.TheyoungsterimagesthatSuTongandYuHuadescribehasbothcommongroundanddifferentaes ̄theticstyle.Keywords:SuTongꎻYuHuaꎻyoungsterimage(责任编辑:孙希国)501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姜㊀雪:细雨中的香椿树街 苏童与余华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对比。
疾病死亡视域下的苏童小说性别书写——以“红粉”系列为中心
疾病死亡视域下的苏童小说性别书写——以“红粉”系列为
中心
温琳舒
【期刊名称】《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3()1
【摘要】疾病与死亡贯穿苏童小说创作各时期。
“红粉”系列小说中,苏童借人物的疾病与死亡刻画了一群悲剧化女性与去势化男性形象,以此表现对两性间的依附与对抗、同性间的争斗与戕害的人性拷问,对人的生存处境、社会历史文化进行深刻剖析,小说呈现一种“颓美”的风格。
然而,在“悬置历史”“反启蒙”等虚构想象基础上建构故事的书写方式,使小说出现男性形象概念化、边缘化,女性形象命运单一雷同倾向,人物行为逻辑也多有欠缺等问题。
【总页数】7页(P115-121)
【作者】温琳舒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启蒙”视野之外的人性诗学——试论苏童小说中的性别书写
2.认同作用下的女性命运——以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为例
3.苏童新历史小说的死亡书写
4.历史
困境下的女性命运\r——苏童小说《红粉》主题探究5.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与影像呈现——论苏童和李碧华的“新历史小说”及电影改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性恶论的彰显一论苏童的《米》
性恶论的彰显一论苏童的《米》苏童的《米》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展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这部作品仿佛是一幅黑暗的画卷,将人性的丑陋、贪婪与自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中的主人公五龙,从乡村逃荒来到城市,本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可怜人,但在城市的染缸中,他的人性逐渐扭曲。
初来乍到的五龙,饱受欺凌和饥饿的折磨,然而,这种磨难并没有让他坚守善良,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恶。
他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变得无法遏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五龙的性恶首先体现在他的报复心理上。
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人,都遭到了他残酷的报复。
他以暴制暴,用更加凶狠的手段去回击曾经的不公。
这种报复并非是为了正义的伸张,而是出于个人仇恨的宣泄,使得他在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五龙的贪婪在小说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从最初只求温饱,到后来不择手段地积累财富,拥有了米店却仍不满足。
他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妄图掌控一切,这种无度的贪婪让他失去了人性中的温暖和善良。
再者,五龙在情感上的冷漠与自私也彰显了他的恶。
他对待家人和身边的人毫无真情实意,只是把他们当作自己满足欲望的工具。
他对妻子的背叛视若无睹,对子女也缺乏关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欲望世界中。
除了五龙,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性的恶。
织云,一个轻浮放荡的女子,为了金钱和享受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六爷,作为黑帮头目,心狠手辣,肆意践踏他人的生命和尊严。
这些人物的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恶的世界。
苏童通过《米》所展现的性恶论,并非是对人性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在那个动荡不安、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放弃道德和良知。
五龙等人的恶,既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环境逼迫的产物。
同时,这部作品也让我们思考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并非单纯的善或恶,而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和摇摆。
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人性中的恶可能会被激发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善就完全消失。
论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鉴赏论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甘林全 百色学院摘要:苏童小说笔下的少年形象,他们是叛逆的、暴力的、野蛮的,也是单纯而迷惘的,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侵染、父母亲关怀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这些少年形象的塑造,是作家苏童个人的童年记忆的文学艺术表达。
关键词:少年形象;暴力叛逆;童年文学化苏童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作家,因其变幻莫测的叙事手段和浓郁悱恻的抒情风格而驰名文坛,和余华、格非等人一起被认为是继马原和洪峰之后的先锋派主将。
他的《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他的小说深受读者喜欢,畅销海内外,很多的小说也被改编为影视剧,流传更加广泛。
在《刺青时代》、《城北地带》、《河岸》、《我的帝王生涯》等,塑造了很多鲜明的少年形象,他们几乎都是叛逆的、暴力的、野蛮的形象。
通过作品,我们看到苏童在自身童年经历的基础之上,审视这个社会,个人家庭,学校的教育,通过此来寻找出造成这些暴力、叛逆的少年是怎么出现的原因。
当然,在这寻找的过程中,也是作家本人个人经历的艺术化表现,即“童年文学化”,带有明显的自传式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也是苏童作品受到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一、暴力叛逆的少年形象当我们阅读苏童小说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少年形象,他们给读者留下的是他们充满着叛逆、野蛮和暴力的印象。
《刺青时代》中的天平,他做错事,对于作父亲的王德基以暴力教育天平,天平并不是乖乖受罚,他忍受不了父亲的打骂,竟然可以对父亲骂道“操,我操你娘。
”最后竟然还威胁父亲“我已经参加了野猪帮,你现在收手还来得及,否则我的兄弟不会饶过你的。
”[1](6)王德基没有收手,天平竟然也真的带着自己的兄弟袭击了自己的父亲。
而天平对红旗的报复更是野蛮和暴力的升级,“砖窑上的那几个工人对那场血战不堪回首,他们心有余悸地描摹当时的情景,疯了,那帮孩子都疯了,他们拼红了眼睛,谁也不怕死。
他们说听见了尖刀刺进皮肉的类似水泡翻滚的声音,他们还听见那群发疯的少年几乎都有着流行的滑稽的绰号……那帮孩子真的发疯了,几个目击者摇着头,举起手夸张地比划了一下,拿着刀子你捅我,我劈你的,血珠子差点就溅到我们砖窑上。
苏童“红粉”小说中男性悲剧解读
苏童“红粉”小说中男性悲剧解读作者:陶慧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苏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在“先锋”、“新历史”、“新写实”等创作潮流中自由穿梭,已有不少作品为人喜爱并拍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
本文从苏童“红粉”系列作品的研读出发,力图从分析男性悲剧形象的角度来表现苏童对人类生存主题的关照。
在这些作品中,社会、历史以及经济环境的背景都被淡化了,目的是突显现代人在神秘力量驱逐下的生存际遇和精神困扰,由此而引发了我们对女性神经质特征和男性主体性缺失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苏童;红粉小说;男性形象;悲剧意义“悲剧不是为了摆脱怜悯和恐惧……而是为了超越怜悯和恐惧。
”[1]悲剧精神是通过人苦难的生命际遇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激情。
既是对不可知命运的呈现,也是人类试图超越命运的召显。
在苏童的作品中,无论是对生存困境的关照,还是对两性关系的思考,都是企图从悲剧的视角彰显某种深刻的生存体验。
一、哲学意义——生存困境的思考步入了新时代的我们,主体意志和个性张扬在不断地加强,而超越个体的社会意志更是日趋强大,这种关于生存的矛盾冲突在现代化背景下显得愈加突出、在哲学的思辨中更加凸显,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苏童作品中的这些男性悲剧形象所处的生存困境,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思考。
首先,苏童“红粉”系列展示了许多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家庭生活——封建家庭中妻妾成群的婚姻悲剧、解放初期的妓女改造从良后婚姻的窘况、新时期文学思潮下男性的精神困扰。
作者对有关历史背景的刻画着墨甚少。
虽然他试图通过淡化社会大背景,来凸显小说中真正想要展示给读者的内容——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但我们依旧可以嗅到不同时期的不同气息,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塑造的不同形象,以及不同男性形象在迥异的婚姻生活中不同的婚姻生存窘态。
在各种时代背景下的家庭生活,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在以往的研究中,“女性受伤论”总是占据着大部分人的思想。
_苏童《妻妾成群》主题及男性人物分析
2.主题意蕴:
苏童的《妻妾成群》也描绘了一出男性的悲剧,由于 全文是以颂莲的视角展开,且紧紧围绕着妻妾之间的 争斗展开,于是,读者们很容易便将眼光投射在那群 女人身上。可是,当透过那些纷繁复杂的女性战争却 让我们看到站在女性背后的男性更为可悲的悲剧。有 人说:男人统治着这个世界,女人统治着男人,因而这 个世界最终还是统治在女人的手里的。在《妻妾成群》 里面,男性在女性的夹缝中生存,男人的气势被消解 了,反而成为了女性战争的牺牲品,这不能不说是出 乎我们的意料却又是必然的。
3.陈佐千——无奈的隐忍(三)
在床第之间迷糊的陈佐千虽然可以答应颂莲的任何 要求,但是却始终不忘妻妾之间的争斗 ,可见陈佐千 对女人间的争斗是害怕甚至恐惧的!平日里,那些妻妾 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在他面前也仍然肆无忌惮地 争吵。陈佐千这个旧式家庭中握着最高权力杖的老爷 早已没有了应有的威严 也正因此,陈佐千总是在极力 的维护着 但是,很显然,他仍然没能力挽狂澜,事态 的发展远远超过他所能想象的。陈佐千是爱那些女人 的,虽然他没有像飞浦那样对女人有恐惧,但是,当 女人显示出可怖的一面的时候,陈佐千也害怕了
3.陈佐千——无奈的隐忍(二)
陈佐千明白自己的处境,虽然拥有三妻四 妾,但是,这些女人跟着他,都不过因为他有 钱罢了 这是何等的可悲啊!何况陈府里的女人 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不仅争风吃醋,甚至于 有时还凌驾陈佐千之上。陈佐千也是一个在妻 妾成群的环境下长大的男人,他大概也如飞浦 那样害怕女人的战争吧?或者说是厌倦了女人 的战争,为了求一刻的安宁,陈佐千其实一直 都在忍!
3.陈佐千——无奈的隐忍(一)
或许很多人会艳羡陈佐千,认为他拥有着成群的妻妾,家业 又有儿子继承,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可是,当我们剥开这个人 物身上层层光辉的东西之后,却发现陈佐千在整个悲剧里面是最 大的悲剧虽然拥有成群的妻妾,但是随着陈佐千家道的破落他也 已经丧失了往日的威风 连要纳妾也不敢声张 事情是在半秘密状 态下进行的 直到颂莲进门的前一天,元配太太毓如还浑然不知。 人人都说在那个男权社会里面,像陈佐千本应是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的人。但是,他要纳妾却竟然要如此偷偷摸摸?很多人都认 为,大太太毓如只是一个失宠的干瘪的可怜老女人,她也是男权 社会的牺牲品 但这个牺牲品很明显,她还掌握有一定的权力, 正是因为她手中的权力使得陈佐千对她有所顾忌而且,妻妾之间 又总难免有明争暗斗,虽为一家之长,但游刃于那些为了争宠而 变得心狠手辣的女人之间,陈佐千也觉得累了,是一种心的累。
苏童专题:
纯农民式
长期的穷困,使他们内心对金钱、财富产生一种歇斯 底里的欲求,他们自轻自贱以换取强者的施舍。 一旦发迹,他们会百倍地用金钱去进行富人的游戏, 对自己过去的同族亲友却变得异常的自私与冷酷,内 心充满的是复仇的心理情感,急于转嫁自身过去的所 受苦痛,而不问对象。 但过于贪婪的欲望残损了他们的身心,过于刻毒的处 世原则又使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过于频繁的富人 游戏不但招人妒忌,也使他长久积蓄的财富一朝散尽。 落魄、发疯、殒命即在情理之中。
苏童专题:
血色的妩媚与颓废
苏童笔下的男性形象分析
苏童其人
原名童中贵,1963年生于苏州。 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先后在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当教师、 《钟山》杂志社做编辑,现为江苏 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 字。 随着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 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金 像奖提名,名声蜚声海内外。
陈佐千:
他藉着财富与封建家长制的威严,掌握 着整个陈家宅院人物的生杀大权,拥有 不可争辩的“家长”地位,即使陈家正 步入没落。 宅内的4 个女人互相倾轧,机关算尽, 无非是想在他心目中获得一个稳固的地 位。 但生意场上的不如意,时代的转换,岁 月的无情,使陈佐千无论是财富、控制 力乃至于性欲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 退”。 梅姗的偷情极大地打击了他的男性权威, 他在愤怒中已隐约感觉到家族覆灭前的 震动。
他们对权欲财富的极度追 求,对肉欲的极度沉迷, 无休止的人性倾轧,这是 一部部血淋淋虚构中的历 史,而历史中的男性正是 这一场场悲剧的制造者。 女性温柔的天性在这些强 力男性的“调教”与“熏 陶”下,已发生极大的扭 曲,于是一幕幕人性的悲 剧就这样诞生了,其始作 俑者正是这些强力男性。
堕落南方的_游丝_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一
视觉人文批评立场堕落南方的“游丝”———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一张学昕↓一在中篇小说《南方的堕落》中,苏童对南方做出了一种介于“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没有任何道德皈依的美学判断:南方是一种腐败而充满魅力的存在。
我们当然知道,苏童在这里所说的南方,并非完全是我们地理学意义上、甚至是直接文化意义上的南方,而是他小说中的南方,这是他虚构的产物,因此,苏童对“南方”的界定也就是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文化想象。
他也曾怀疑过他笔下的南方是什么,南方到底在哪里,他也从不认为他关于南方的记忆是愉快和幸福的。
但我们在他近一大半的小说叙事中,深深感受到他对南方如此迷恋而固执的想象,他在他的记忆中不停地筛选、描摹南方的生活和人物,我们也惊异他这种“南方写作”的持久。
回顾苏童二十余年的写作,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先锋时期”的“枫杨树系列”“香椿树街系列”,还是近年大量短篇小说中不断出现的“城北地带”“马桥镇”,苏童似乎都难以回避和割舍他记忆中的南方,或者说是关于南方生活的文学记忆,我们也在他各式各样的小说面目中,竭力地搜寻赖以长久支撑其结构、人物、故事的精神力量。
在一篇《南方是什么》的文章里,苏童试图从一条狭窄、破旧的南方小街出发,回忆童年往事,找寻以往日常生活的场景,“那种视觉印象自然是混乱的,说不上有多少美,但里面透出鲜活的气息”。
他也曾想用几句话勾勒出南方的整体特征,勾勒出南方的人群,但南方生活的混沌和紊乱,是无法让他轻松地把握住南方的气质、南方的基调和南方精神的底蕴的。
可以肯定的是,苏童小说中的许多重要因素,都有实际生活的具体“原型”,他是从印象深刻的地点和人物出发,旁生出各种枝节,并进而衍生出南方的故事和情境。
可以说,苏童对南方的理解和文学建构,都是在他所有关于南方的叙述中完成的,他的小说组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美学意义上的南方,这也构成了文学苏童的独特魅力。
我还察觉到,苏童小说的叙述,隐蔽着非常复杂的精神张力,尽管他的“南方小说”只有“枫杨树”和“香椿树街”(进而扩展为以此为核心的“城北地带”)两处主要的地理标志,但其中生生不息的人群所演绎的个人或家族历史的腐朽、颓废及人性图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历史和人性的想象奇观。
苏童“童年与成长”系列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篇小说《 河岸》 苏童孜孜不倦地以南方为背景 , 自己的童年 , 以
生 活 为素材 , 摹 出一 幅 幅 “ 描 香椿 树街 ” 活 的 图景 , 年小 拐 , 生 少 达 生 , 旗 , 玉 , 等 街头 少 年更 是 给读 者 留下 了深刻 的印 红 丹 舒农 象 。“ 椿树 街 ” 已经 像 沈从 文 的 “ 西 世界 ” 香 也 湘 和莫 言 的 “ 密 高
他 们 的语 言更 加 的 无理 性 , 止 也更 加 的 随心 所 欲 。举 止 上 的 举
随 心所 欲 主要 体 现 在这 些少 年 的很 多行 动都 是 盲 目的 , 负 责 不 任 , 至脑 子 里根 本 没有 负 责任 的意识 。表 现 之 一便 是 这 群少 甚 年 的暴 力 倾 向 。 研究 者 说 :如 果 说有 什 么词 汇 在 苏 童那 里是 有 “
~
—
堕 堂
苏童“ 童年与成长’ ’ 系列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 李婷婷
(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安徽 芜湖 2 10 ) 4 o O
【 摘
要 】苏 童 的 “ 年 与 成 长 ” 童 系列 小 说 是 一 组 以作 家 亲 身 经 历 过 的 童 年 记 忆 为 主 要 描 写 对 象 的小 说 。这
类 小说 以 回忆 的笔 触 , 成 人 化 的视 角 讲 述 了在 特 定 的历 史 时 期 内 游荡 于 “ 椿 树 街 ” 非 香 的一 个 个 少 年 的 故 事 。这
种 回 忆 式 的 写 法 蕴 含 了 作 家 真 实 的 生 命 体 验 , 同 时 特 殊 视 角 的 运 用 也 体 现 了 作 家 的 人 文 关 怀 意 识 和 作 品 的 时 代感 。
女孩美琪 , 在美琪的反抗下 , 他采取 了暴力的行动。在《 舒家兄 弟》 舒工见到美丽的涵丽时心里便乱糟糟 的长出一些幻想 , 中,
解读苏童小说中的_父亲_形象
析和 “ 救救孩子 ” 的震撼人心的呐喊, 也不像巴金对 封建大家庭的儿子们是继续做牺牲品还是努力挣开 枷锁大胆叛逆作细腻地描绘, 甚至也不同于他的同 路人余华醉心指认父亲对儿子的无情戕害、 残酷杀 戮的罪恶, 苏童小说中儿子对父亲的抗拒表现为宿
!*%+,
!"
!"#$
% & ’(()
当代文学
名作 欣赏
缩的儿子被父亲决定支配也不无忧虑和否定; 他抛 弃了人类应该具有的悲悯的情怀而没有施舍一点善 意于父亲, 而试图 “ 弑父 ” 的儿子们也不仅难以 “ 告别
# 丑陋的父亲们 ” , 甚至退化为根本连父亲也不如的
生物。 在对父亲的审视中, 苏童以 “ 先锋们 ” 的叛逆精 神重构了父亲的寓言, 不过也因找不到生命拯救的 途径而留下深深的遗憾。
“ 父亲 ” 这一角色有着多重的内涵和指向。 在中 “ 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 父亲 ” 以男性的优势成为宗 法家庭的家长,同时也具备了威权、 规范、 力量、 英 武等超血缘的意义, 因此传统文学中的 “ 父亲 ” 保持 着不可侵犯的姿态和神话般英雄的光辉。 在异质文 化的强烈冲击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开始对 “ 父亲 ” “ 形象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 审父 ” 成了文学创作的 重要主题; 八十年代以来 “ 先锋派 ” 作家更是大胆地 将“ 审父 ” 演化为 “ 弑父 ” 或“ 渎父 ” , 在他们的笔下, “ 父亲 ” 遭到义无返顾的拒绝和无以复加的亵渎。 苏 童作为 “ 先锋派 ” 文学的代表作家, 当他的同路人如 “ 余华早期对强权的 “ 父亲 ” 妖魔化 ” 处理从而彻底颠 覆时 ! , 他也不甘示弱地把 “ 父亲 ” 拉下圣坛, 既狂热 地渲染他们的丑陋堕落, 又冷漠地把众多的臭帽子 “ 扣在他们头上, 在苏童笔下, 父亲 ” 与其说是鲜活的 人物形象, 倒不如说是承载着作品寓言意义需要破 译的象征符号。 一、 强权意志的象征 中国传统的父权制沿袭着 “ 君臣父子 ” 等级分明 的伦理原则和法律模式, 在家庭权力结构中历来强 调长者的权威, 父亲享有 “ 父权 ” 或“ 父亲身份的权 利” , 儿子生来就隶属于他们的父母, 是臣服于父亲 的弱势群体。 因此在强大的父权制话语体系下, 父亲 们兼任着统治者、 启蒙家、 法官、 导师等多重身份, 拥 有至高无上的威权, 成为强权意志的象征。 敏感的苏 童自然极易感受到历史和现实中的父辈的威力和束 “ 缚, 审父 ” 也成为苏童早期建构的小说的重要主题。 苏童笔下没有鲁迅 “ 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 ” 的理性分
苏童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苏童小说之香椿树街少年典型形象分析》学院:文学院年级: 07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贾辰学号: 20073237指导教师:徐昭晖2011 年4 月 25 日摘要苏童,原名童中贵。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青年作家,他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类似《百年孤独》中的城街一样的,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椿树街世界。
毫无疑问,在这条“城北地带”的小街上,有着作家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长廊,那就是他的少年系列。
苏童的这这类人物形象浩如烟海,本论文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讨论的主要是以香椿树街上的少年为代表的游走在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典型少年形象。
这部分主要分析这些少年的性格,生活的环境及其对他们的影响,及他们惊人的结局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分析存在主义哲学下的此类形象的生存价值与意义。
这部分重点研究这些男性的生存困境,他们悲剧的命运与自身的关系,及他们神话般的结局。
第三部分主要写苏童创作这些少年形象的独特意蕴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这篇论文通过对苏童小说男性代表人物的分析,望能够开辟出一条对苏童研究的新途径,在研究这位优秀当代作家的过程中,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苏童;香椿树街;少年形象;少年形象生存意义;少年形象的文学史意义AbstractSu Tong, formerly known as Tong Zhonggui.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 unique young writer, his pen, there is a strange lik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in the Shing same, as we are familiar with Toon Tree Street world.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this zone north of the city the little street, with well-designed characters writers promenade, it is his young family and the ;Pink world.Su Tongs characters these two vast, this paper analyze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main street is a juvenile toon tree walk, represented by the edg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juvenile image.This part of the juvenile;s person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m, and their amaz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come and humanit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outhern town full of wet gas,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the plight of these women to survive their own tragic fate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ir fabulous ending. The third part of Su Tong creative writing these characters and their links with their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This paper the novel by Su Tong, the analysis of two representatives, hope to open up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on Su Tong, the best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the study proces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m.Key wordsSu Tong; Toon Tree Street; juvenile image; Pink image; Literary Histo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1. 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少年 (1)1.1少年典型形象的集体忧郁 (2)1.2少年生活环境及对其影响 (3)1.3少年的结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孤独者·复仇者·逃亡者——试论苏童《米》中五龙形象
钟雪梅 江 西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摘 要 :苏童 的长篇 小说 《 米》 的主人公 五 龙, 因家 乡被 洪水所 淹 ,搭 乘运煤 火 车流徙 到城市 ,离 乡背井 的他 受尽 人 们 的鄙视和 侮辱 ,心 中充满 了 仇 恨 ,通过各 种不 择手段 的报复 ,成 为 了这 座城 市的主 宰者 ,不再被 边缘化 ,然 而他 的 身 心也 随即在城市 中沦 陷 ,最终 在从城 市逃 离回家 乡的途 中孤 独地 走向死亡 。 关键词 :《 米》 ;孤独 者 ;复仇者 ;逃 亡者
一
、
五龙 的复仇 行动 首先体 现在他 对女 性的 性暴力 上 。每 当女 人 的 肉体 周 围堆 满 米, 或 者米 的周 围有 女 人 的 肉体 时,五龙 总 是抑制 不住 交媾 的欲望 。他粗 暴地玩 弄 女性 的 身体 ,把 米 粒强硬 地灌 进她们 的 下身 。不光如 此 ,发展 到 后 来 ,五龙 的行为 更是 古怪 。他看 着妓 女婉 儿 把米粒 抠 出 来 ,脑子 里 突然浮 出一个 新奇 的念 头,他 走过 去,从 窗 台 上抓 起那 把发粘 的米 ,威 严地送 到婉 儿 的唇 边 ,强迫她 将 这些 米吃 下 去。毫无 节制 的性欲 使五 龙染上 了梅 毒 ,他 不 反 思 自己纵情 声色 的罪恶 生活 ,反而把 复仇 的矛 头直指 与 自己有染 的八名 妓女 ,并残 忍地 杀害 了她们 。五龙 对权 力 的疯 狂追求 也是 他复仇 行动 的体 现 。五 龙具 有饱胀 的权 力 欲望 ,他 以一担米 为 资本加 入码 头兄弟 会 ,渐 渐成 为小城 霸 ,他杀 人如麻 、作 恶多 端 。在 他身 染梅毒 的那 段时 间 里,他 的大 权旁落 到别 人手 中 ,复仇 的火焰 熊熊燃 烧 ,即 使 身 染不 治 之症 ,他 仍成 功 地卖 掉 了码 头 兄弟会 的地 契 , 致使 两大 黑帮械 斗终 于两败俱 伤 。 三 、逃 亡 者 苏 童 的很 多 小说 都贯 穿 着 “ 逃 亡 ”主 题 ,正 如摩 罗 、 侍 春 生在 《 逃 遁 与 陷 落一 苏 童 论 》这 篇 文 章 中 所说 的一 样 :“ 对于 苏童 来说 , 逃遁 却是命 中注 定 的劫 数 , 是命运 分 派给 他 的第 一主题 , 也 是他 的小 说 的基本 情调 。逃 亡主 题 体现 了作者 的情感 , 同时又 融入 了作 者特 有的 理性 的思 维 观照 方式 。苏童 把 自己孤独 屏弱 的身影 隐藏在 逃亡 主题 后 面, 而 逃亡 主题 也较 好 的反 映 了他 苦 闷与 求索 、茫然 与 内 省的 灵魂 。 ”《 米 》 中 的五 龙就 是 一个 很 典型 的 “ 逃亡 者 ” 形 象 。“ 枫 杨树 故 乡 ”的大 水 灾将 稻 田变 成一 片 汪洋 ,五 龙 从 乡 村逃 亡 到 城 市 ,在 与米 店 一 家 人共 同生 活 的过 程 中,五龙 感到 人与 人之 间有 的只是猜 忌和 仇恨 ,亲情 和道 德在 无边 的罪 恶 中消失殆 尽 。强悍 的五龙 用尽一 切心 思去 实现 自己的梦 想,最 终取代 了六 爷 的位置而 成为 了城 市的 主 宰者 。但 成功 后 的五龙 并没有 找到 心中 向往 的家园 ,反 而更 加 孤独 和痛 苦 。最 后在 五龙 的生命 快要 终 结 的时 候 , 他又逃 离城 市 ,想 要回到 自己的家乡 。 四 、总 结 在小说 《 米 》 中 ,苏 童 却塑 造 出 了五 龙 这 个 男 性人 物 形象 ,其人 物性 格之 鲜 明和 复杂 ,给 读者 留下 了深 刻 的 印象 ,有论 者甚至 拿他 和老舍 《 骆 驼祥子 》 中的祥 子相提 并 论 ,认为老 舍笔 下的祥 子和 苏童 笔下 的五龙 呈现 出千丝 万 缕的 同质性 。这两 个异 乡流 浪者 带着各 自的梦 想 闯入城 市 ,演绎 了一场相 似 的绝 望与 毁灭 的人生悲 剧 。 作 者 简 介 :钟 雪梅 ( 1 9 8 9 一 ) , 女 ,汉族 , 江 西赣 州 人 ,硕 士,江 西师 范大 学文 学院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中国 现 当代 文学。
苏童小说之香椿树街少年典型形象分析
摘要苏童,原名童中贵。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青年作家,他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类似《百年孤独》中的城街一样的,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椿树街世界。
毫无疑问,在这条“城北地带”的小街上,有着作家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长廊,那就是他的少年系列。
苏童的这这类人物形象浩如烟海,本论文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讨论的主要是以香椿树街上的少年为代表的游走在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典型少年形象。
这部分主要分析这些少年的性格,生活的环境及其对他们的影响,及他们惊人的结局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分析存在主义哲学下的此类形象的生存价值与意义。
这部分重点研究这些男性的生存困境,他们悲剧的命运与自身的关系,及他们神话般的结局。
第三部分主要写苏童创作这些少年形象的独特意蕴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这篇论文通过对苏童小说男性代表人物的分析,望能够开辟出一条对苏童研究的新途径,在研究这位优秀当代作家的过程中,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苏童;香椿树街;少年形象;少年形象生存意义;少年形象的文学史意义AbstractSu Tong, formerly known as Tong Zhonggui.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 unique young writer, his pen, there is a strange lik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in the Shing same, as we are familiar with Toon Tree Street world.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this zone north of the city the little street, with well-designed characters writers promenade, it is his young family and the ;Pink world.Su Tongs characters these two vast, this paper analyze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main street is a juvenile toon tree walk, represented by the edg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juvenile image.This part of the juvenile;s person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m, and their amaz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come and humanit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outhern town full of wet gas,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the plight of these women to survive their own tragic fate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ir fabulous ending. The third part of Su Tong creative writing these characters and their links with their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This paper the novel by Su Tong, the analysis of two representatives, hope to open up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on Su Tong, the best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the study proces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m.Key wordsSu Tong; Toon Tree Street; juvenile image; Pink image; Literary Histo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2)1. 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少年 (2)1.1少年典型形象的集体忧郁 (2)1.2少年生活环境及对其影响 (3)1.3少年的结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婉而从容的笔触:从《黄雀记》看苏童的文学风格
温婉而从容的笔触:从《黄雀记》看苏童的文学风格《黄雀记》是苏童所著的一部小说,通过温婉、沉实、内敛的笔调,从容地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
小说中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
同时,苏童在小说中独有的少年笔意植入不同人物的心理视角,揭示生活世相的内核,成为了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保润这个十足倒霉蛋的典型形象。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保润的年轻人,他在家庭破裂的背景下长大,母亲再婚后对他不理不睬,继父则对他恶言相向。
在工作上,他的日常工作充满了琐碎和无趣,他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被忽视和轻视。
在情感上,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关爱。
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润感到无助和孤独,他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通过故事的展开,小说深刻揭示了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现实的混乱和个体的窘境。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如家庭破裂、就业难题、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缺乏精神寄托等等。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逼真,情感真切,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也能够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世界。
除了揭示社会现实的混乱和个体的窘境外,本书还反映了国民精神的紊乱和荒诞。
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精神问题,人们在失去传统信仰的同时,也没有找到新的精神寄托。
小说中的保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家庭和工作中都缺乏支持和关注,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小说通过保润的故事,呈现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精神状态,让人深思。
苏童在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笔法,将少年笔意植入不同人物的心理视角,揭示生活世相的内核。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深入挖掘了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关注。
同时,他也将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保润这个十足倒霉蛋的典型形象完成得十分精准,让人不禁深感同情。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苏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关注。
《黄雀记》:一部以个体窘境为主线的现实主义小说
《黄雀记》:一部以个体窘境为主线的现实主义小说《黄雀记》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描绘了一个特定时代下的人性困境和社会现实。
在小说中,苏童通过保润这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小说中的保润是一个十足倒霉蛋的形象,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工作也失去了,只能去城里做一些体力劳动。
他的生活十分贫困,身处人生低谷。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和梦想,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和坚韧的精神。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人感到十分动容。
小说的主题可能并不新颖,但作者却通过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保润,虽然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但他的存在和坚持,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和尊严。
小说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苏童的写作风格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为主,他从容地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
他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
当他独有的少年笔意植入不同人物的心理视角,揭示生活世相的内核时,也一并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保润这个十足倒霉蛋的典型形象。
小说中的情节虽然并不复杂,但却让人感到深刻和真实。
苏童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让小说充满了文学的魅力和人文的关怀。
小说中的情节并不单调,作者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在小说中,苏童还通过对保润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小说不仅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描写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虽然各有不同,但却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总之,《黄雀记》是一部读后让人深感震撼的小说。
苏童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更让人思考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的拷问。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有着普遍性和代表性,充满了文学的魅力和人文的关怀。
边缘与中心:如何看待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边缘与中心:如何看待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作者:何春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01期摘要:三十余年来,苏童执着的讲述了一批生长在香椿樹街的少年们的故事。
一条城北旧街,苏童用“别梦依稀”的童年和强劲的想象力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充溢着少年血的街头少年形象。
这些少年穿越历史的壁障,时空的局限,在我们的阅读中穿行游荡。
我们看到老街的街头巷尾,看到他们张扬着青春的悸动、焦躁、血性、孤独……以《城北地带》和《黄雀记》为例,这群少年所具有的在自我与群体、罪罚与救赎以及少年形象在文学史的与现实中的中心化与边缘化的双重属性使我们深思。
关键词:苏童小说;少年形象;中心与边缘一、引言在苏童的小说中,有着两处主要的地理标记:枫杨树乡和香椿树街[1];有着两类主要的人物群体:妇女形象和少年形象。
枫杨树乡和香椿树街可以说是苏童小说创作的想象生发地和小说故事背景的发源地。
苏童在这两处地方大量的虚构了一系列入物的生死歌哭、爱恨情仇。
三十余年来,苏童执着的讲述了一批生长在香椿树街的少年们的故事,从《游泳池》、《回力牌球鞋》、《刺青时代》到《城北地带》、《黄雀记》等,这些作品构成了苏童小说的一大主体。
对于枫杨树乡和香椿树街这两个地名,苏童自己曾说:“其实不是我触及那两个地方就有灵感,而是一旦写得满意了,忍不住地把故事强加在枫杨树乡和香椿树街头上。
”[2]那么为苏童所满意或者说受不少读者所喜爱的香椿树街系列故事中有着怎样一群少年形象呢?这里我们以边缘与中心来定义这群少年的孤独成长历程。
一条城北旧街,苏童用“别梦依稀”的童年和强劲的想象力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充溢着少年血的街头少年形象。
这些少年穿越历史的壁障,时空的局限,在我们的阅读中穿行游荡。
我们看到老街的街头巷尾,看到他们张扬着青春的悸动、焦躁、血性、孤独……创作于1993年的《城北地带》可以视为苏童“香椿树街系列的集大成者,这部长篇小说再次集合了一批生长在香椿树街的重要人物:红旗、小拐、达生、叙德、美琪、金兰、王德基、锦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童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作者:王孟涵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1期【提要】在当代小说的研究中,苏童突出的个人特色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苏童所塑造的男性人物形象,以其凝炼其中的阴暗,逼仄的颓废风格独成一派。
以主角人生轨迹为主线的文章中若隐若现的危机意识和从头贯穿到尾充满神秘色彩的宿命感,更是令对人物形象的研究成为研究苏童小说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苏童作品《妻妾成群》中的陈佐千,《我的帝王生涯》中的端白,《米》中的五龙以及《黄雀记》中的保润四个男性人物形象,对苏童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童小说男性形象阴冷和绝望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因为双百方针完整的恢复,中国的当代文学创作进入一个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的辉煌时期。
国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小说创作者,1987年开始创作的苏童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与同时期的小说创作者余华一同,苏童以敏锐的文学触觉和扎实的文化基础,以先锋小说这一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学形式,迅速引领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的潮流,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那一时期的中国文坛扎稳了脚跟。
而90年代是则苏童一个转型时期,很快他便投入到新历史小说和现实小说的写作中。
他凭借充满神秘感和颓废色彩的独特笔法,形成了一种“苏童式”的写作风格,这种苏童式文风,也完美的适应着他的现实体裁与新历史题材等不同的作品,使得这些作品充满了高度的统一性。
在他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读者常能找到“苏童式”的描述,将苏童的作品与其余同时代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同呈,同样对社会的描摹,同样的对人性的揭露中独树一帜的“苏童式”行文,彰显其作品“和而不同”富有魅力的独特性。
托身于这种极富特色的苏童式文风,苏童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虽说不能简单的用统一性形容,也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相似性,并随着题材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色。
陈佐千,端白,五龙和保润是苏童在不同创作时期,选取不同题材所创作的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男性角色,苏童按照一贯的描写方式,将社会中人的压抑与颓废注入进这四个所处环境不同的人物中,并以浓烈的宿命感安排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与随之而定的性格特点,更以大量的物体意象寄托了他们的特征。
下面按照苏童创作时间的顺序,这四个人物将得到完整的刨析。
一、陈佐千,做他人生命中的“大红灯笼”《妻妾成群》中的陈佐千是个名义上的男主角,实际上的配角,甚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能为《妻妾成群》中的女人们带来宠爱与荣誉的意象存在着,在张艺谋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更是只存在着一个背影的角色,但是在原著小说的描写中,陈佐千在与太太们的互动之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性格特色,勾勒出了一个传统的苏童式男性形象。
陈佐千不同于之后苏童作品中处于底层的男性人物,事实上,对于他社会地位的描述是以一句轻飘飘的“有钱人”简单带过的。
而在小说发生的环境——陈家大院中,陈佐千则将自己提升到一个高高在上的地位,他容忍四太太对他耍小性子开玩笑,但绝不容许她在公共场合摆出与他平等的姿态,他自顾自的将这种神态认为是轻浮。
封建思想造就他的大男子主义固然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苏童在他几个男性形象身上体现的一种极度的安全感缺乏的现象。
大院中的陈佐千,把自己的地位放在所有人之上,颐指气使,甚至傲气的用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昭示自己的存在感,他不断的娶进不同的女人,制造出一个唯他独尊的小家庭,不允许背叛,更不允许女人以自己的喜恶对他造成影响。
可想而知,单薄的他,缺乏安全感的他,通过做别人生命里的那盏大红灯笼,寻找人生的价值。
他对待大院中女性的态度,令人不自觉的联想起《我的帝王生涯》中端白对待自己的小太监燕郎的态度,他享受和依赖着别人对自己的一种卑微。
所以在之后,当陈佐千的性功能慢慢衰竭下去,他迅速的陷入迷茫与惊慌,多疑的养了探子跟随他的每一个太太。
成了一个脆弱,多疑,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陈佐千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出现在苏童早期作品中的他,已经初步的勾勒出苏童作品中男性角色的大体姿态,阴沉敏感,神经质,大男子主义,时时刻刻怀揣危机意识,也时时刻刻生活在忧心与压抑的深渊当中。
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在成群的妻妾眼中是一缕光亮,但悬在半空中的灯笼,周身却是黑暗的,只有当他低头看到女人们期待的眼神,才能得到安慰吧。
二、端白,從“燮王”到“走索王”《我的帝王生涯》是一本新历史小说,这也就注定着苏童的描写在此时充满隐晦的味道,宿命感在这本书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体现的格外突出。
男主角端白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大燮宫中的皇子,第二他经历了作为“走索王”的流亡阶段,第三是归隐山林,做自己的王。
而贯穿他一整个人生的,是他对自由的追求,这是他作为苏童笔下的男性形象非常独特的一点,被环境压抑的同时,却还拥有着执着追求的东西,并在小说的结尾,在山林中,在铁索上,真正实现了追求自由的梦想。
不妨以两样东西来代表端白在不同人生阶段中所追求的自由。
第一样东西,是系在端白的祖母,皇甫夫人身上的黑龙玉佩,这是端白还是一个孩子时所一心念着的东西,同等性质的还有老燮王陪葬品中的一把装饰的短铜剑。
身为帝王的他,名义上富有天下,但是触手可得的欲望却无法实现。
端白的追求,像苏童对他笔下人物一贯所做的那样,被放大到了极端的地步,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极其极端的,可以让他在自己周身的世界中为所欲为的自由,所以越是求不得的东西,他越是想要。
在端白的阅历尚浅,性格尚且单纯的时候,一个黑龙玉佩,已经隐隐的含着这个孩子对自由的执着。
第二样东西,是铁索,他遇见了走索艺人,希望像他一样高高的飞起来。
此时的端白,已经渐渐的意识到自己身上负有多么大的权力,他一声命令就可以割下几十条舌头,他一句杀,就有数个人头落地。
端白缺乏安全感的特点,在这个时候浮出了水面,而他追求安全感的方式和陈佐千有一点相似之处,他享受着贴身小太监燕郎的卑微,他滥用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自己欲望单纯而极端的渴求,令他成为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暴虐的君主,这同样造就了一种充满宿命色彩的观感,端白的性格是环境塑成,而非本身原因。
在这个时期,制约着他的依然是孟夫人和皇甫夫人,也许他心中甚至没有什么对于权力的概念,但是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无法接受有人对他有绝对的管辖权。
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蕙妃,一个是走索艺人。
皇甫夫人和孟夫人阻挠他册封蕙妃,他采取了威胁这样一个极其幼稚的形式,去追求一个册封喜欢的女孩的自由,这是他可以做的到的。
但他求不得的,是一条飞索,这条飞索所代表着的,贯穿从头至尾的,是他飞起来的愿望。
走索艺人真的自由吗?或许不。
但对于端白,他迷恋那种在空中自由自在的姿态,在这里,他的追求与求不得达到了一种巅峰,他的追求自由和收到束缚也以一种悲哀阴郁的笔调展现出来。
从高贵的燮王,到贫贱的走索艺人,无论周身环境如何,端白执着的追求着他所想要的为所欲为的生活,幸运的是,他最终在山林中成为了自己的王,获得了解脱。
端白真正的帝王生涯,或许只在他归隐山林后才宣告开始。
三、五龙,一把米中的追求苏童式人物暴戾,阴暗,逼仄的特点,在五龙身上可以说体现的淋漓尽致。
与其说抗争,五龙对这个世界是仇恨的,这种仇恨并非是没有生的欲望,相反,五龙不顾一切的想要活着,这种仇恨是五龙对身边一切人抱有的一种敌视态度。
于是如同陈佐千的好色和端白的嗜杀,五龙取得安全感的途径,就是米。
五龙对米的依恋,不仅仅是一种食欲,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他在米中所寄托的情感,有寻求安全感的共同实质,但也异化为了不同的内容。
刚刚来到瓦匠街时,五龙所在米上寄托的情感很单纯,就是有的吃,然后活下去。
五龙是一个孤儿,对他来说,礼义廉耻都是天边的浮云,活到下一个日出才是他从小到大孜孜不倦追求着的目标,米,这种基础的粮食作物寄托了他的这种欲望,有的吃就可以活下去,拥有米就可以活下去,五龙对此时对米这种变态的依恋,是一种挣扎着的,对生命的依恋。
在五龙成为了米店的女婿,稳定下来之后,他对米的依恋开始增加了一些内容。
五龙不相信瓦匠街的任何人,包括老板,包括妻子,甚至包括后来的孩子,他能相信的只有米,不会说话不会动的米,这和很多守财奴形象非常相似,米就是五龙的财富,只有背靠着米他才是安全的。
与此同时,从故乡运来的米在此时也寄托了五龙对故乡的一种情感,其实五龙的故乡不见得就比瓦匠街更适合五龙生存,但是五龙已经将被水冲垮的家园,主观的歪曲成为他心里的一个不同于瓦匠街的,属于他自己的土地,这种寄托使得他在死之后,用米陪葬,将自己葬回了那个小村庄。
五龙凭借自己的能力,终于在瓦匠街拥有了地位,于是米在他心里,就已经异化成了一种变态的执念。
他对于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保持着信心,不再担忧温饱和别人的嘲笑的他,将米保留成了一种执念。
这种执念在他成为瓦匠街一霸的时期,和另外一种执念结合在了一起,苏童惯常的让自己的人物在征服女性的过程中获取高高在上的感觉。
而五龙在女性阴道中塞着的米,体现他获取安全感的两种方式——依赖米和征服女性。
五龙死于性病,与米一同被葬回家乡,他怀着对世界的仇恨和满腔恶意,落下了人生的帷幕。
四、保润,笼中的少年保润的一生都活在笼中。
小说微妙的以保润爷爷开头,以保润爷爷结尾,正是这位长寿的保润爷爷,将保润带进了囚笼。
拥有泼辣的母亲和懦弱的父亲,保润像苏童小说中许许多多男主角一样,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形成了极其单纯的是非观。
保润的第一个牢笼,是他自己的家庭。
也可以说贯穿了他一生的这个自我监禁的过程,一开始就是他的家庭带来的。
表面上,保润的家收入稳定,三世同堂,可实际上,爷爷对生命的态度,母亲的泼辣和父亲的懦弱,使得保润拥有了一个极其压抑的家庭环境。
可想而知,保润从小就缺乏沟通,也缺乏家庭教育,阴暗与自闭的性格就这样形成,自卑和安全感的缺乏也开始一点一点的发酵。
保润的第二个牢笼是井亭医院,这个牢笼也同样是他的家人亲手将他送进去,爷爷的长寿将保润捆在这个小地方,也让保润在这段时间里喜欢上了捆绑别人。
从小就缺乏与他人沟通能力的他,来到井亭医院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更加难以形成正常的性格,香椿树街的人将井亭医院的烙印打在保润身上,对他指指点点,保润的自卑开始累积,他对绳结的依赖也一发不可收拾的养成起来。
同年龄的少年,看起来比保润优秀的多的柳生的出现,更点燃了这种自卑,使其爆发为一种极端的控制欲。
保润第一次对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的捆绑,是對白小姐。
白小姐代表他的欲望,而掌控一个女孩对于他而言,是他的价值被证明的最好途径,他本能的使用了他最趁手的武器——绳结,在他出狱之后,出于一种心理补偿体制,白小姐更是扭曲为了年轻时代无法达到,现在就一定要得到的执念。
绳索不只是保润的武器与依靠,绳索灌注了保润的自卑,保润的控制欲。
更多的,保润在捆绑别人的同时,他的无措也囚困了自己,绳索中隐隐的包含着保润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