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第六章农业劳动力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 第一阶段:平均农业剩余与生存工资相等,工业部
门的工资等于生存工资乘以一个固定系数(大于1) 第二阶段:总农业剩余在增加,但平均农业剩余开
始下降,城市农产品供给低于城市农产品需求,价 格上升,生活费用提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 第三阶段:总农业剩余开始减少,平均农业剩余下 降的更快,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的更快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二)二元经济的工资水平 在现代化进程开始以前,整个经济都是传
统农业部门,全部劳动力都从事农业劳动, 现代工业部门的建立需要从农业中吸引劳 动力 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就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 向工业部门,即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二)二元经济的工资水平 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生存工资 (1)要让人们转换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需要支付一定的心
较强的假设: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在短缺点之前一 直保持不变
中国是否已到达“刘易 斯拐点”?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托达罗模型 为什么在存在城市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
仍然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涌入城市?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托达罗和哈
里斯合作“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背景
人力资本的形成:投资的形式 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
第一节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影响 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农业生产结构和农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 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体力和智力
一般而言,在以手工操作和畜力为主的 劳动条件下,衡量和评价农业劳动力资源 质量的主要标志:性别、年龄、体力强弱;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衡量和评价的标志: 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与其它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成比
农业部门所拥有的能够参加农业劳动的那 部分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包括劳动适龄人口中可以参加农业劳动力 的人和尚未达到或已经超过劳动年龄而实 际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 影响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的因素:
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 农业劳动力的自然减员 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的劳动力 流动
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第二节 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内涵
是农业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反映 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二)表达式:正指标与反指标 (三)构成: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二元经济的基本含义 传统部门:以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农业为主体的
产业部门,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的投入要素 土地不能增加,农业的总产量受土地数量的制
约,造成整个部门的边际收益递减 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
济,收入增长缓慢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村产业结构变革的影响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农业劳动 定义:
是农业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是农业劳动 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控和控制人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通过有目的的 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是农业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的重要来源。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农业劳动 特点
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为其他部门的发展
奠定基础 增加国民收入 增加农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利、气候等环境) 经济因素(生产规模、劳动组织、收入水
平等) 技术因素(物质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手
段等) 社会条件(人口增长速度、劳动力转移速
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消失,平均农业剩 余进一步下降,农业工资水平开始上升,劳动供给 曲线斜率增大
第二节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工业部门的产出和工资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二)工业现代部门的增长 农业剩余的作用不仅在于为工业部门劳动力提供农
产品,其自身也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来源。 经济到达短缺点之后,农业剩余的不足将阻碍资本
(一)改进之处 两个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农业产业化点) 农业剩余的重要性(现代部门不仅要靠传统部门提
供劳动力,而且要靠传统部门提供农产品和储蓄, 为了提供足够的农业剩余,农业必须与工业平衡发 展。)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一)农业剩余的变化及其对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影
个人或家庭所有,规模较小 使用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的技术 不遵守有关法规,也不受有关法规保护,缺少基本公共服务 劳动者容易进入
城市非正规部门既同农业部门有着密切联系,也与城市正规部门有着 紧密联系。
量剩余劳动力,就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与 工业化问题 刘易斯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的总思想:资本积累是经济 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一)二元经济的基本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截然不同的部门组成,
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在农村, 现代部门在城市,故而为二元经济
3、托达罗模型
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城市正规部门是指那些正规的、现代化的工商业企业。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规模通常比较大 生产技术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 依法向政府缴税,相应地可以得到政府的保护 工资比较高 就业竞争十分激烈
城市非正规部门是指城市中无组织的、未合法注册的小规模生产和服 务活动所构成的部门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二)二元经济的工资水平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生存工资(传统农
业部门中没有现代企业,家庭既是消费主 体,又是生产主体,劳动力是自我雇佣形 式,得到的收入即为工资,但农业工资收 入较低,仅仅能维持生存)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三)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过程
资本的增加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三)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过程
在经济转折点之前,现代部门面临劳动力无限供给, 资本相对稀缺,传统部门人多地少,劳动过剩,两 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变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
教学安排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一节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第一节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望未来有 所收益而作出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从二元经济到成熟经济
农业部门的产出和工资
从二元经济到成熟经济
农业部门能够提供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二)工业现代部门的增长
第一阶段: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面 临“无限”劳动供给,平均农业剩余等于生存工资, 劳动供给曲线水平
第二阶段:农业部门没有剩余劳动力,但有隐蔽失 业,平均农业剩余低于生存工资,劳动供给曲线斜 率为正
(一)二元经济的基本含义 现代部门: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
以资本和劳动为主要投入要素 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的增加是工业发展的加
速器,随着物质资本的增加,工业部门的总产 出不断增加 技术进步速度较快 组织形式是现代化的企业(工人获得工资,企 业家获得利润进行扩大再生产) 从长期来看,工业部门的人均收入有持续增加 的可能
三、相关理论介绍:配第-克拉克定理 内容: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
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 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 产业转移。 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 规律。 其背后的动因是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距。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相关理论介绍:刘易斯模型 基本思想:只要能够有效地利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大
在经济转折点之后,现代部门的劳动不再是无限供 给,传统部门不再有剩余劳动力,资本和劳动都是 稀缺的,工资水平将上升
刘易斯认为: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劳 动力转移的动力。农业部门的作用只在于为工业提 高劳动力。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四)对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成就
例,使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 负值时的部分。 形式:隐蔽性失业,常年性与季节性 计算方法:估算需求;生产函数(计算边 际生产率)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相关理论介绍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3、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4、托达罗模型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业劳动力 (万人) 111.72 114.44 118.46 138.01 133.21 121.38 105.85
农业劳动生产率 (元/人) 490.08 606.75 1738.16 2916.17 8358.50
11592.61 14280.33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在不增加或者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
工业部门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四)政策含义与评价
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强调 工业与农业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二元经济中的农业 部门不仅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而且提供农业剩 余,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会导致农业剩余不足,阻 碍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所以必须注重 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典型的结构主义理论,抓住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基 本特征
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发展过程,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发展 理论
缺陷
“零值劳动”以及“劳动无限供给”假设受到质疑 对农业部门的发展重视不够。 无法解释城市失业现象
发展中国家有没 有农业剩余劳动力?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1961年对刘易斯模型进行 了改进,发展成为一个表述严密、体系完整的二元 经济模型)
积累和经济增长,延缓经济现代化进程。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三)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迟了农业剩余的下降,为现代
部门提供了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农业部门
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农业剩余
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理成本 (2)城市的生活费用比农村高,比如房租和交通费用 (3)人们在工业部门中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可能比在农业部门
里高 (4)工人能够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与企业主讨价还价 刘易斯认为工业工资比生存工资高30%-50% 刘易斯认为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传统部门的生存工
资有着极强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因为意味着工业部门的企 业主有着直接的兴趣压低生存工资
分别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3
某市部分年份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 与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总产值 (万元) 54752 69437
205903 402461 1113436 1407111 1511573
度等)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五、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现代化
的机器设备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 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提供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
练程度 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 涉农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 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