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点线面体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点、线、面、体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几何模型或身边环境,指出体、面、线、点,能区分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
2、能从运动、集合的角度描述点、线、面、体的关系,并能适当的举例来说明它们的关系;
3、通过体验点、线、面、体的概念的抽象过程,能自觉运用直观感知(具体)----分析概
括(抽象)----举例阐释(具体)的认知方法完成对部分概念的结论的探究。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点、线、面、体的概念。
难点:点、线、面、体概念的抽象过程。
三、教前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等几何概念,对于从具体事物或实例中进行数学抽象也有了初步认识,但点、线、面、体等都是很抽象的概念,与直观感受往往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平面是无限延展的,点没有大小只代表位置),现阶段是难以理解,完整认识的.所以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多观察,多举例,多表达.避免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直观感受后自发的同化概念,接受概念的意义.
对于点线面体的关系,如“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等,用文字描述的结论,学生易于掌握。而结论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并举例说明,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也是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先引领示范,学生获得体验后再进行模仿式探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练习式。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想从他们的外形中分别可以抽象出什么立体图形?再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
立体图形。
结合这些实例,教师明确几何体的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提问:观察这些几何体,想一想:包围着体的是面?是线?是点?
问题3
(1)看一看:三棱锥、圆柱、圆锥分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区别么?
教师归纳:数学中的面可以分为平的面和曲的面,而在数学中“平面”一词具有特定含意,它是无限延展的。围成体的面只是平面或曲面的一部分。
练一练: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问题 4 利用长方体、圆柱、棱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
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2)线与线相交又得到了什么?他
们有什么不同?
(3)看一看,想一想,举出我们身
边符合线、点形象的例子
练一练: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学生举例并相互交流;教师展
示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
片。
学生分析并回答包围着体的是
面
学生观察,并开展组内讨论,
教师参与其中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面有
平的面、有曲的面。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纠正
师生共同归纳:
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
分直线和曲线,
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
代表位置,没有大小,点与点
之间没有区别
教师鼓励学生联想身边熟悉的
情景,尽可能多举例,并用电
脑展示出来与学生交流。
学生练习
一些例子,使学生感受到“体”,
加深学生对“体”的概念抽象
性和概括性的理解。
问题3由“体”分解出“面”,
这是由整体迈向局部的第一
步;通过多举例和及时练习,
加深学生对“面”的认识,理
解“面”的概念。
问题4借助“面”的学习经验,
进一步认识线和点,用合作探
究的方式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
解;引导学生完整经历“具体
——抽象——具体”的认知过
程,体会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二、由静到动,探索关系
问题5 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留下运动的轨迹,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追问1:通过画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请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追问2: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么?
问题 6 如果把汽车雨刷看成一条线,从几何的角度来观察他在挡风玻璃上摆动的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么?做一做,想一想。
问题7既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那么请同学想一想: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
练一练:把下面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虚线连一连:
三追本溯源,探究本质
问题8 观察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大型团体操的背景图案:
你能发现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学生画图并相互交流
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教师引
导学生归纳:点动成线。
学生讨论,举出更多实例;教
师用电脑在演示一些例子
教师指导学生用直尺当雨刷在
纸上演示,启发学生类比联想,
得出“线动成面“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得
出自己的结论;再在小组内讨
论交流,达成共识。
师生共同归纳:面动成体。
学生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构成图形
的基本元素是点;图形是由满
足某种条件的点组成的
问题5从动手实践中获得直观
感受,在讨论交流中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模拟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这种体验有利于学生
学会学习
问题6 将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类
比迁移,重复“实践发现
——抽象概括——举例验证
“的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具
体——抽象——具体”认识方
法的体验。
问题7从动手实验——观察思
考——抽象概括,过度到思考
想象——猜想假设——实验验
证,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
求证的创新精神,在发展形象
思维的同时培养空间想象力和
几何直觉。
加深学生对面动成体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
想象能力
渗透集合观点,揭示图形的本
质,认识图形世界的多样性和
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