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纺织企业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的各项目标,需合理地组织人员、设备、原材料、资金、技术和信息,对采购、生产、直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纺织企业管理就在于实行这一切职能。纺织企业管理是随着大工业化纺织的兴起,在18~19世纪逐步形成的;其后,又随着纺织工业的工艺技术、经营规模、管理理论、管理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纺织企业管理的特点纺织企业管理具有现代加工工业(制造业)企业管理的各种共同特征:企业内部高度集中的指挥系统;高度发展的分工和协作;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紧密结合;管理组织的多层次;产品的品种、质量受到高度的重视。同时,纺织企业管理也具有许多本身的特点。
多工序、连续化的大量生产型棉纺厂的传统工序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拈线等。毛纺厂的工序则更多一些。这一特点决定纺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前后工序生产作业的连续、均衡、协调;需要及时检测、掌握半制品和成品的质量。
多机台作业大中型棉纺织厂的织造车间少则有几百台、多则有1000~2000台织机;纺纱车间少则有近百台、多则有200~300台细纱机。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的任务非常繁重。
劳动密集型许多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比重很大。一个纺织厂通常有几百至几千名职工。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操作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人事、劳动、工资和生活福利工作的繁重性。
轮班作业纺织企业一般都采取每天2~3班作业制。这个特点给纺织厂的日常生产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轮班管理、夜班生产和交接班等。
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比重高原料在毛、麻、丝纺织企业的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少则在50%以上,高的在80%以上。这一特点决定了原料采购、储运、配用和工艺设计在纺织企业中的主要地位。
产品品种、花色、款式变化快纺织品的市场流行期短。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
纺织企业管理就其内容、职能、目标、方法而言,在世界各国具有许多共性,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又各有不同的特性。
现代中国纺织企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纺织企业管理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其指导原则、制度和方法是在批判继承纺织企业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和创造逐步形成的。建国初期全国已有几百个纺织厂,基本上采用欧美、日本纺织企业的一套管理方法。在社会主义时期经过筛选,批判地吸收了其中有益的东西:重视生产与经营的结合;重视经济效益;讲求效率,用人较少,等等。在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广泛学习苏联经验。经过筛选,沿用下来的企业管理经验主要是:健全的职能科室和车间、轮班、生产小组管理;计划管理的一整套做法;以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制度;用编制作业计划和加强生产调度的办法,搞好生产的均衡、协调;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强调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等。中国纺织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继承和借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管理民主化内容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车间主任、轮班工长和生产组长;在解决生产、经营、技术等重大问题时,广泛实
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生产小组设“五大员”管理考勤、核算、质量、安全和生活。生产小组“五大员”制度最早就是在纺织系统开始创立的。
思想政治工作中国纺织企业重视在职工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配备适当数量的政治工作人员。经常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在职工中深入进行主人翁思想和以厂为家的教育;评选先进、模范人物并给予表扬、奖励;对于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先做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关心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问题。
全部经济活动纳入计划轨道企业编制年度、季度、月度以至每周的生产计划,用以控制产量、质量、品种。企业的计划指标有三种类型:指令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指令性、指导性指标由主管机关定期下达,作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分析性指标由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制定。自50年代起,国家考核纺织企业的指令性指标一直是: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资金、利润等八项。80年代起改为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四项,其余四项改为指导性指标。
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中国纺织企业高度重视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尤其是设备维修、操作法和工艺管理,这三项工作常被称为“三基工作”。早在50年代,中国纺织工业部门总结先进工人的成功经验,推广郝建秀细纱工作法、五一织布工作法、五三保全工作法等科学的操作法;以后又先后总结和制订棉、毛、麻、丝纺织厂各个主要工序、工种的操作法。在设备管理方面,实行纺、织、染各类设备的周期性预防
检修,以及从大修理、小修理到日常保养、揩车的一整套严密制度。在工艺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发展,例如强调对“工艺上车”的检查和“先锋试验”(小批量试生产)制度等。
纺织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企业组织形式纺织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生产工艺、产品结构、经营条件、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职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等因素,可有不同的组织形式:①纺织染整全能厂:毛纺织、绢纺织工业通常采用这种组织形式。棉纺织工业仅少数厂采用。
②纺织全能厂:棉纺织工业多采取这种组织形式。③织染厂(织造与染整的联合):棉纺织行业生产漂布、色布、毛巾、被单等最终产品的企业和丝织行业的许多工厂,常采取这种组织形式。④单纺厂:棉纺织、毛纺织工业的部分企业,尤其是生产针织毛巾等专用纱的工厂,多采取这种组织形式。缫丝工厂也属于这种类型。⑤单织厂:棉纺织工业生产色织布和坯布的工厂,较多采取这种组织形式。⑥独立染整厂:棉织物和绸缎的印染加工,通常采取这种组织形式。⑦针织-服装厂:生产针织内衣、外衣的棉针织、毛针织、化纤针织工厂,通常采取这种组织形式。这一类针织企业一般都是染纱、针织、服装加工三大工序的联合体。
此外,棉纺织工业尚有织物生产-服装加工的联合、专业化的染纱厂等。毛纺织工业尚有专业化的毛条厂、绒线厂、织物整理厂等。
基本生产单位的设置各国纺织公司或总厂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公司一级管经营,工厂一级单纯管生产;或是公司和工厂两级核算都是经营实体。至于纺织工厂内部,大中型纺织厂通常设置车间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形成四个管理层次:厂部-车间-轮班-生产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