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现状的思考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注意 ” 对二 语 习得 有 重要 影 响 , 这 种影 响在 附
习得” 指学习者在完成其它任务时( 如阅读 、 听英语 歌曲等) , 并非有意去记单词却附带习得 了其中的 词汇。 尽管听、 说、 读、 写过程 中都能附带习得词汇, 但在 I J 2 教学领域 ,主要研究作为阅读过程副产品 的词汇习得 。因为阅读是 L 2 学习过程 中最常见 的
第3 5卷 第 2期 2 0 1 4 年 2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0 1 . 3 5No . 2 F e b . 2 01 4
获得 词汇输 入 的途径 。 大部 分学 者认 为除最 初 的几 千个 常 用 词 需要 刻 意学 习外 , L 2学 习者 的词 汇 量
带习得中也同样存在。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 输人的
信息最初储存在感觉登录器中 ,不进行意义加工 , 除 了选作进一步加工的信息外 , 很快就消退 , 而选 择哪些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是由注意力来决定的, 只有被注意 的那一部分信息才有可能通过加工被 吸收。在这过程中, 高水平的阅读者 由于在阅读中 很多环节实现 了自动化 ,其消耗的注意能量很少 , 有充足的能量去注意生词。 但中低水平者缺乏在短 暂的时间内协调阅读过程 中众多子过程 的能力 , 如
果输入 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 , 那么就
国内外二语搭配习得实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 0 1 3年第 2期 ( 总第 1 3 8 期)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在现代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基于情境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寻求更有效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习者在词汇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成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通过对不同的词汇教学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找到最适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
研究还旨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词汇教学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总结,能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改进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而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语词汇的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各国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汉语教学的效果,更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郭雯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7期摘要:从我国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开展来看,正式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深入,二语习得理论已经成为了语言领域重要的研究理论之一,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专业性,在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
但是从目前国内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现状来看,二语习得理论研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整体研究成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鉴于二语习得理论对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只有立足现存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才能保证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得到深入开展。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研究;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237-02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bout the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in China, formal study in this filed began in the late 196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and it has produc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But from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t also has many problems,and the overall research results have a larger space for improvement. 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on language teaching, it is only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coping strategies that theresearch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can be carried out in depth.Key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一、概述二语习得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理论,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研究

在外 语课堂教 学 中, 以教师 为主 体对 学 习者 进行语 音 、 词 既不会过 渡紧张慌 乱 , 也不会 松懈倦 怠 , 从 而保 持正常 的学 习 汇、 语法等 知识 的教 学 , 学 习者处于被 动吸 收的 角度 。在应 试 热 情 。 最后 , 第二 语言的运用要 在充分理解 交际双方的 心理 感 教 育的大 背景下 ,教师和 学 习者 又倾 向于把 词汇和 语法作 为 受 的情况下进 行。只有产生 对他人充分 的认 同; 充分了解交 际 学习 的重点 ,而 无法从 宏观 的语言学 及认 知语言 学的 角度对 意图 , 才能使得 语言环境 的建 构更加顺利 。
所 学 习外语 的本质进行思 考 , 对语言规律 进行总结 。 鉴 于以上 2 . 4 二语习得理 论本 质 们 认为 , 在 当代外语教 学课堂 中引进 二语 习得理 论来 异 ,但是 其本质是促 进学 习者本 身语 言使 用能 力 的发展 与进
言习得理 论 , 在9 0年代 的时候有 了长足 的发展 与进 步 。表 现 3 二 语 习得对我 国外语教学 的影响和启 示
在研 究者数量 增加 , 研 究深度 及广度扩大 等方面 。将第二语 言 由于语 言习得的无 意识性 , 因此在 实际教 学 中 , 要 注重 自
习得 理论 与外语教 学实践 结合起 来 ,指 导我 国的外 语教学 在 然交 际环境的创 设。例如 : 将儿童母 语习得 的过 程与外语教 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的习得研究对于中国的语言教学和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相关的研究进展和主题、习得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内容。
首先,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和影响因素。
其中包括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语法知识、语音和语调等方面。
例如,研究发现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汉语发音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则更容易掌握汉语的语音系统。
除此之外,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也会影响习得过程。
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听说能力的提高、文章阅读和写作能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语言输出来提高口语水平,通过阅读来扩展词汇量和语感,通过写作来提高表达能力等。
同时,研究也发现与母语的对比和交互式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特别有效。
此外,习得研究还包括对于教材设计和评估的探讨。
学者们致力于开发适合不同水平和目标的教材,以及评估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方法和标准。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起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于促进汉语教学质量、丰富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
性、教材设计和评估等方面,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语心理语言学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语心理语言学研究现状及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那些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学习一门第二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心理语言学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梳理二语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趋势。
一、二语心理语言学的定义二语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习得第二语言者的心理过程、认知机制和语言能力的学科。
与一语心理语言学相比,它致力于探寻第二语言习得者如何将第一语言知识和新的第二语言知识连接起来,以及习得第二语言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二语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语音和语调语音和语调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语音的感知和语调的运用,研究者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语音认知机制和语调习得的过程。
2. 词汇习得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的习得是至关重要的。
二语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如词汇翻译和词汇使用。
3. 语法和句法语法和句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地,二语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者们通过调查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语法和句法的认知和运用情况,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更为实用的理论支持。
4. 语言认知和交流策略语言认知和交流策略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表达和理解语言时的认知过程和策略。
二语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者们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感知、任务和说话、听力、阅读等许多方面的设计与实验,揭示了第二语言认知心理学的多个方面,同时也为语言教学策略和教科书编写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二语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二语心理语言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任务和处理方法,以检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和学习成果。
2. 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一种采用自然语言环境和真实场景的方法。
通过面对多种真实场景的刺激,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不同的语言现象。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我国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者们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热度逐渐上升,学者们纷纷涉足到这一领域。
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探讨了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各种因素,为推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过程研究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认知过程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调查,深入探讨了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策略运用。
他们发现,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各种认知策略,比如联想、记忆等,这些认知策略对词汇习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分析3. 二语词汇习得的教学策略探索除了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国内研究者们还探索了各种二语词汇教学策略。
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比如图像教学、语境教学等,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和实践,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尽管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研究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探讨较少,更多地关注于实证研究;一些研究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视野,缺乏对于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借鉴。
未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前行。
需要深入探讨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理论和机制,建立更为完善的理论框架;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发展。
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推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生物语言学视角下语言习得研究的一点思考——以一语及二语习得为例

生物语言学视角下语言习得研究的一点思考——以一语及二语习得为例一、引言1974 年,在首届语言与生物学交叉学科会议上,来自语言学界和生物学界的专家学者对语言与大脑的关系进行了研讨,内容涉及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变异、语言能力的习得及语言变异等很多方面。
随着生物语言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语言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究,目前,生物语言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跨学科研究。
在传统的语言学领域,语言习得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客观证据,各学派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分歧。
基于此,文章从当代生物语言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重温该领域的经典文献,旨在厘清语言习得的最新发展脉络,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二、传统语言习得观概述早在17、18 世纪,语言习得理论就摇摆于洛克的“白板说”和柏拉图(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天赋理念”二者之间,前者认为外在因素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即“后天派”),而后者则强调语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即“先天派”),二者之争也就是“先天”与“后天”之争(Nature-Nurture debate),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派莱纳博茨,则提出了“大理石花纹说”(即“相互作用派”)。
目前,“先天派”在学术界被普遍认为是主流学派,生物语言学也正是该派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后天派”理论学说“后天派”认为,加强外部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刺激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华生提出的“刺激-反应”学说认为,人类语言的习得主要是后天环境刺激之后产生的结果。
但这一理论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
布鲁姆菲尔德和斯金纳提出的行为主义(经验主义理论)认为,儿童通过环境调节和强化来习得语言,比如其家庭成员、同龄人、教师甚至整个社会,语言习得是模仿、实践、成功反馈和习惯养成的结果。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后天派”认为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该理论经历了从机械模仿说到选择性模拟说,从强化说到中介说的修正与完善。
第二语言产出性词汇习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引言
、
究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 习语 言 的最 终 目的是 为 了交 际 , 汇是 语 言 词
摘要:产出性词汇是指学习者在写作或口语中能够 自由表达出来的词汇, 产出性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交际能力 的高低。但是 目 前我国大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远远少于其接受性词汇量, 致使他们的交际能力一直在低水平上徘
徊。因此, 本文首先结合词汇习得的心理过程, 分析了阻碍产出性词汇习得的深层原因, 然后根据 目 前大学英语词 汇教学与习得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有助于产出性词汇教学和习得的建设性对策。
和听 的接 受性 能 力 比较 强 , 以读 懂 G E 听 懂 可 R、 V A等难度较大的材料 , O 但笔头和 口语 表达能力却 十分薄弱。在产出语言时 , 他们所使用 的都是一些 简单概括性的词汇 , 语言显得单 调 , 没有个性 , 不能 传达发话者想要 表达 的感情 色彩 和感 情强度。可
N tn 19 ) ao (90 把词汇分为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 i 词汇 , 前者是指学习者在 阅读或听力语篇中可以理
一
就等于掌握了某一语言。可是具备一定数量 的词汇 只是掌握 了语言的一方面, 而且 只是最基础 的一方
面, 即具备语言的某些词 汇知识或接受性 能力。语 言的运用主要靠更高层次的产出能力。所以词汇量
系(a d m t li s 。J n 20 )认 为词的 pr i acr ao ) i g( 00 a g i e tn a 知识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形式 ( 括发音和 1 包 拼写)2 ;)词形 ( opo g )3 语义 ;)句法。前 m r l y ;) ho 4
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现状、问题及展望

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现状、问题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语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基石,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梳理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析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词汇教学方法单缺乏语境教学、学生词汇应用能力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展望英语词汇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推动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英语教育在国内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英语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目前,国内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
教师通常在课堂上进行词汇的讲解、示范和练习,学生则通过听讲、记忆和模仿来学习英语词汇。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课堂教学往往注重词汇的记忆而忽视了词汇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词汇后,很少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词汇,导致词汇的记忆效果不佳。
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
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课本上的词汇表进行讲解,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词汇教学还面临着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
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都有所不同,但很多教师并没有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导致一些学生在词汇学习上感到困难。
尽管如此,也有一些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例如,他们尝试将词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他们还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中国二语习得研究——回顾、反思和展望

二语 习得理论体系 ; 研究方法不 够完整细致 , 很多二语习得研究都缺乏 详 细的论证 ;有些研究者不了解 二语发展状况导致重复性研究过多而 再研究文章少且历时研究较 薄弱 ; 二语 习得研究学科定位模糊等方面。 这些 问题都应该引起专家学者们 的注意并且逐步改进 ,相信 国内二语 习得 研 究 的前 景 是 很 光 明 的 。 4 国 内二 语 习得 研 究 的 前景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二语 习得研究专家展望该学科的发展前 景时都提 出多学科前景。 乐眉云 认为二语习得研究的多学科前景有两 个方面的含 义, 一方面指二语习得研究本身应转变观念 , 扩大视野 , 从多 学科的角度扩大研究的广度 , 增加研究的深度 ; 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其它 学科的合作 , 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 。 二语 习得研究 的多学科性使得二语 习得研究与其它学科领域 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语 习得的理论也 日趋完 善。 二语 习 得研 究 不 仅 对 二语 和 外 语 教 学 有 重 大 的 启 发 和 指 导 作 用 , 还对语言普遍性规则 、 认知发展 、 语言发展 、 文化普遍性等 问题产生积 极 深远 的 影 响 。此 外 , 语 习 得 研 究 的 研究 方 法 将 不 断 完 善 , 语 习得 二 二 研 究 的研 究 问 题将 不 断深 入 发 展 ,中 国 的 二语 习得 研 究 将 渐渐 与 国际 研究接轨 。在不久 的将来国内的二语 习得研究将更加成熟 、 更加深入 、
专著和相关的论 文集 。如蒋祖康的《 第二语言 习得研究》 王魁京 的《 , 第 二语言学 习理论研究》 俞理明的《 , 语言迁移 与二语习得》 丁言仁的《 , 第 二语 言习得入门》 文秋芳主编的《 , 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等。
34国内 二语 习 得 研 究存 在 的问 题 . 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仍存在很多争论 和分歧 , 这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 二语 习得理论研究不够系统 ,没能形成 自成一体的与国内国情结合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

词 汇 知 识 包 括 词 语 的 结 构 、 存 储 、搜 索 、 提 取 与 遗 词 汇 知 识 的界 定 与 心 理 词 典 研 究 密 切 相 关 ,如 第 二 语 言 学 忘 等 , 更 接 近 心 理 学 研 究 。词 的界 定 是 词 汇 知 识 界 定 的 基 习 者 的心 理 词 典 存 在 一 个 还 是 两 个 词 语 表 征 系 统 。 多 数 研 础 ,要 排 除 干 扰 词 的 界 定 的 因 素 , 如 根 词 与 派 生 词 、 词 究 表 明 , 在 一 个 使 用 者 的 两 种 语 言 的 词汇 间 存 在 相 互 作 用
第 二 语 言 词 汇 习 得 研 究 在 国外 已 经 有 3 多年 的 历 史 , O
先 了解 这 些基 本 理 论 。 ( ) 词汇 知 识 的界 定 一
我 国 开 展 的相 关 研 究 借 鉴 了不 少 国 外 的 成 果 ,我 们 有 必 要 界 定 为 在 了 解 词 语 意 义 的 能 力 与 为 交 际 目 的 而 自动 激 活
打 语感 和 论感 ,应 该成 为应 用 语 言 学 教师 的 教 学 目标 。 语感 是 想 到 很 多 : “ 击 、 美 丽 、道 路 、 游 泳 、洗 澡 、考 试 、 歌
对 语 言 使 用 、语 言 现象 的敏 感 ;论 感 是 对语 言 使 用 、语 言 现 唱 、 吟 诵 、修 改 、掩 盖 、 装饰 、单 独 、孤 独 ”等等 。继而 又 象 中包 含 的语 言 理 论 的敏 感 。培 养 语 感 ,有 利 于 学 生 自觉 地 想 到 ,有 的并 列 式 成语 和 四字格 也 是 如 此 。后 来 于根 元 还 总 前 前 发 现 有 研 究价 值 的 语言 现 象 和语 言 问题 ,培 养 论 感 ,有 利 于 结 出: 双音 节 词 里 “ 语 后 书 ”和 “ 书后 语 ”两类 ,第 一 学 生 提高 发掘 和提 炼 语 言理 论 、语 言规 律 的能 力 。
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摘要: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传统教学与交流导向不匹配、教师素质与新课程需求不契合、中文授课与英语交流矛盾等问题。
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我们建议英语教育应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教师要提升教学技能和培养学生兴趣和信心,同时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模式以提高英语输入质量和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关键词: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高中英语;英语教学;启示1.引言Stephen D. Krashen是语言学领域专门研究语言习得和发展的理论的专家。
Krashe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理论,为很多国家的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罗禹涛, 2021)。
该理论主要由五项基本假说构成,各假说相互联系、彼此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目前,国内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开展的有关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研究已较为丰富,而关于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分析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并审视我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得出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2. 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概述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由五项基本假说构成: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 1982)。
2.1习得—学得的区别(the acquisition-learning distinction)习得—学得的区别是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最基本的假设,也是广受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认可的观点。
Krashen认为,成年人在发展第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两个独立且不同的过程,分别是“习得”过程和“学得”(Krashen, 1981)。
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相似,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潜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主要指以获取信息或交流信息为目的的语言学习过程。
国内二语词汇深度研究现状与思考

[ 键 词 ] 二 语 词 汇 ; 汇深 度 ; 考 关 词 思 [ 中圈 分 类 号 ] H33 1
一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0 —3 32 1) 10 3 —2 文 0 92 2 (0 10 —140
表 1 国 内二 语 词 汇深 度 研 究方 法 归 类 统 计
2 1 年 第 1期 01 ( 第 1 期) 总 5 2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MUDANJANG I C0LLE DUCATI GE OF E ON
N o.1, 01 2 1
S ra . 2 e ilNo 1 5
国 内二 语 词 度 研 究 现 状 与 思 考 l L 广
4 研 究 内 容 .
表 3 国 内二 语 词 汇 深 度 研 究 论 文 内容 分 类 统计
类 别 数 ( 占 比例 ) 篇 所 1 1 (2 8 ) 8 4 . 主 要 内 容
词 汇 深 度 习 得 发 展 研 究 ( 要 包 括 深 度 主
习 得 调查 , 度 习得 发 展 特 征 及 路 径 研 深
何微 微 段 洁云 祝 世 军
( 云南 师范大 学外语 学 院 ,云南 昆明 6 0 3 ) 5 0 1
[ 摘 要] 国 内二 语 词 汇 深 度研 究 虽相 对 较 晚 却 也 成 就 显 著 。本 文在 分 析 国 内该 领 域 研 究 成 果 的基 本 趋
势 、 究方 法 、 究 内容 和研 究 对 象 现 状 的 基础 上 , 出该 领 域 研 究存 在 的 问题 — — 词 汇 深 度 定 义 缺 乏 完整 性 , 研 研 指 测 试 工 具 不 完 善 , 究重 点 单 一 , 究 对 象 失衡 等 , 就进 一 步 的发 展 研 究提 出相 关建 议 。 研 研 并
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词汇习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掌握大量的词汇对于提高语言技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仅仅记忆单词并不足以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词语搭配知识的学习同样关键。
本文将探讨词语搭配知识及其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和使用目标语言。
词语搭配是指词语之间的一种组合关系,它受到语法、语义和习惯用法的限制。
在二语习得中,掌握词语搭配有助于学习者更地道、更准确地使用目标语言。
词语搭配知识包括固定搭配和自由搭配。
固定搭配是指一些固定的、约定俗成的词语组合,如英语中的“have a rest”等。
自由搭配则允许学习者根据语境和需要灵活使用不同的词语,如用“take a walk”代替“have a walk”。
二语词汇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对词语形式、意义、用法以及文化背景的理解。
对于大多数二语学习者来说,记忆单词是第一步。
然而,这只是词汇学习的表层阶段。
要真正掌握一个单词,学习者需要了解它的用法、搭配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二语词汇习得途径多样。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口语交流等多重渠道扩展词汇量。
使用语言学习软件、参加语言课程等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将词语搭配知识和二语词汇习得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实践方法:建立词语搭配词典:学习者可以整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词语搭配,形成自己的搭配词典。
这样可以在写作时快速查找并运用合适的搭配。
观摩地道语料: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阅读文学作品等,学习者可以观察和分析目标语言的地道表达方式,从而习得新的词语搭配。
翻译练习:翻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通过将目标语言与母语进行对比,学习者可以深入理解词语的语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搭配知识。
创造语境:学习者可以模拟目标语言的使用环境,通过与他人交流、写日记等方式,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巩固和拓展词汇量及词语搭配知识。
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与实证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讨会综述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讨会综述: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与实证研究1.本文概述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认知语言学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中国,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尤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证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此背景下,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成功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对本次研讨会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认知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2.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认知过程。
该领域的基本原则包括:语言是认知的,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结构密切相关,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的、基于上下文的过程。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它们如何影响语言学习和教学。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不仅关注语言本身,还关注语言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大脑如何处理语言信息,以及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本节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并讨论它们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语言习得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研究人员正试图揭示儿童是如何在大脑中构建语言系统的,以及成年人是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
本节将介绍一些关于语言习得认知机制的研究,并探讨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多个方面。
本节将介绍一些关于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并讨论它们对语言理解和输出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正试图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如何在大脑中处理和存储第二语言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教学。
本节将介绍认知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研究,并探讨它们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不仅限于语言学领域,还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语言学的重要性 (3)1.2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二、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 (5)2.1 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 (6)2.1.1 音韵学 (7)2.1.2 句法学 (8)2.1.3 语义学 (10)2.1.4 语用学 (11)2.1.5 社会语言学 (12)2.1.6 心理语言学 (13)2.1.7 计算语言学 (15)2.2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与贡献 (15)2.2.1 重大科研项目与成果 (17)2.2.2 学术论文与专著 (18)2.2.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9)三、我国语言学研究趋势 (21)3.1 科技创新与语言学研究融合 (22)3.2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23)3.3 语言资源保护与利用 (24)3.4 语言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 (25)3.5 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研究 (26)四、我国语言学研究展望 (27)4.1 未来语言学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29)4.2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前景 (30)4.3 语言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应用 (32)五、结论 (33)5.1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总结 (34)5.2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36)一、内容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语言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国语言学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深化探讨。
应用研究方面,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跨学科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
人才培养方面,我国语言学界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论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实证调查

论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实证调查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第二语言(二语)的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二语词汇的深度理解及其发展特征的探究,对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以及语言应用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特别是词义与词缀的实证调查。
词汇深度是反映语言学习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涉及到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包括词汇的认知、理解、使用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而二语词汇的发展特征,则体现在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词汇知识的积累、转化以及习得规律等方面。
本文将对词义与词缀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二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词汇深度及其发展特征。
实证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揭示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引入研究背景:二语词汇深度与词义、词缀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第二语言(二语)学习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即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对于理解文本、进行交流以及使用二语进行思维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词汇的深度往往与词汇的词义和词缀密切相关。
即词语的意义,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和使用,直接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词义的理解和运用是二语学习者从初级到高级的重要转折点,探索词义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语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为构成词汇的重要部分,其理解和学习同样对二语词汇深度有重要影响。
如前缀、后缀,可以改变词的基本意义,为词赋予新的含义或属性。
掌握词缀的学习者往往能更快速、准确地掌握新词汇,扩大词汇量。
研究词缀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词汇深度与词义、词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2382020年51期总第543期ENGLISH ON CAMPUS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文/张璐瑶立起二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较弱联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词汇加工模型中词汇加工模型存在三个层面,即概念层面、标义词层面以及形式层面。
De Bot等人认为猜测词义的过程可以看作标义词位的建设。
在翻译时,二语学习者首先在形式层面将词汇与心理词典的语音以及形态进行匹配,进而激活相应的标义词位,最后该词位的语义信息进一步激活概念层面的概念进行匹配(骆涵 2006)。
但若是该词的形式信息无法激活相应的标义词,则需要高度语境化的输入来填补标义词位的空缺。
当空缺得到填补,词汇加工过程就能进入概念层面进而理解该词。
那么,在词汇加工模型中语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验证了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可行性,对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词汇加工模型没有明确标义词位的概念,未指出如何填补标义词位的空缺。
第二语言词汇发展和表征模型则支持二语学习者很难将二语词汇的最终表征形式做到与一语词汇相似的观点。
原因有二,其一,母语者通过高语境化的语言输入将词汇的足够信息整合入词条中,然而,二语学习者往往是通过课堂学习输入词汇信息的,很显然这种类型的输入无论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够。
其二,二语学习者往往通过以母语位基础的概念/语义系统运用目标语(骆涵 2006)。
但二语学习者在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极其依赖该系统。
此外,词汇习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形式阶段、一语标义词位调节阶段和二语词条整合阶段(Jiang Nan, 2002)。
从理论上讲,若提供高度语境化的语言输入,任何二语学习者都可以达到第三个阶段。
但是,实际上二语学习者极少得到高度语境化的语言输入。
三、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外部一、引言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多关注语法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然而,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并非只有语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才是语言问题的核心(Verhallen,Schoonen 1998),词汇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现状的思考———基于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12年(1995-2006)的统计与分析□李庆 提要:本文对过去12年来在我国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1)12年来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呈上升趋势,并在2001年以后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量研究;3)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但仍以词汇特征、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研究为主;4)研究材料以书面语材料为主,对口语材料的研究严重不足;5)研究对象仍以大学本科生为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测:今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拓展;口语语料库与多层次二语群体语料库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研究。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思考;发展趋势Abstract:This paper revie ws the e mp irical research on L2vocabulary acquisiti on by analyzing the pertinent papers published in9maj or linguistic j ournals in China in the past12year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 mount of papers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and maintaining a stable devel opment since2001,that quantitative research has been the ap2 p r oach mostly app lied with the focus upon lexical featur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and that oral data and subjects oth2 er than undergraduates have been under2researched.Based upon the analysis,the author p redicts that researcherswill p r obe more deep ly int o the field while expanding the range of it,and that more studies will be under way al ong with further constructi on of cor pora,es pecially those of oral data and data of subjects of multi2level linguistic p r oficiency. Key words:L2vocabulary acquisiti on;e mp irical research;reflecti on;devel opment trend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07)06-0045-081.引言长期以来,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发展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还只是近十几年的事(Coady&Huckin1997;Sch m itt&McCarthy1997;Carter1998;Nati on2001; Bogaards&Laufer2004等)。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第二语言(以下简称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总体上并不多,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几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学习者词汇量的调查(桂诗春1985;喻爱菊1991)。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更是如火如荼,无论是在研究范围、研究深度,还是在研究手段等方面都呈现出争相斗艳之势。
为了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近十几年来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的实际状况、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发展趋势,本文对过去12年来在国内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2.研究方法对于实证研究的界定,我们主要参考高一虹等人和Punch的观点。
高一虹等(1999)在描述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时把研究方法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三类;Punch(1998)认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属于实证研究范围,它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材料收集和分析为特点。
实证研究过程按时间顺序通常可以分为7个阶段:(1)发现研究课题,(2)明确研究问题,(3)研究设计,(4)实施调查,(5)分析数据获得结果,(6)解释调查结果,(7)传播研究结果。
在这7个阶段中,头6个是研究的主体,即实证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吴旭东2002:88)。
以上述相关理论为评价框架,我们检索了1995年至2006年12年间国内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所有文章,最后确定了其中的114篇为实证研究(表1),并从研究类型、研究类别、研究材料、研究对象等方面对这114篇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1 过去12年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文章发表情况年份959697989900010203040506总数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112484833640外语与外语教学111121310外语界11125现代外语121134131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5524220外语学刊112外语教学116132216外语研究112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113总计111426191321131320114所占百分比0.90.90.93.51.75.316.711.418.411.411.417.5100% 3.结果与分析3.1基本趋势在过去12年中,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
通过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12年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前6年(1995年-2000年)为第一阶段,共发表研究论文15篇,占论文总数的13%;后6年(2001年-2006年)为第二阶段,共有99篇相关论文发表,占论文总数的87%。
这一现象说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外,词汇习得实证研究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发展相对平稳,每年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基本上都在13至20篇之间,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1 过去12年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总体发展情况 3.2研究类型实证研究主要有两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或称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前者的数据材料以数字形式呈现,后者的数据材料则以文字陈述呈现(文秋芳2001)。
从理论上讲,这两种研究方法壁垒分明,但是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单靠一种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信度和效度上都没有使用多种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可靠。
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常常是混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刘润清1999)。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研究类型分为三大类: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统计结果显示:在114篇文章中,定量研究69篇,占文章总数的60.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章38篇,占总数的33.3%;定性研究的文章只有7篇,仅占总数的6.2%。
因此,从图2的研究类型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三类研究在12年的第二阶段,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发展趋势:定量研究发展明显;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从2001年起开始明显攀升,2003年后则保持平稳发展;定性研究除了在2001年骤然上升以外,其他时段停留在零的水平。
这表明,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中,定量研究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则在近几年得到关注,但运用不多。
相比之下,定性研究倍受冷落。
事实上,在38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文章中,部分文章仍然以定量研究为主。
图2 过去12年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类型变化情况 3.3研究类别根据研究内容,我们将114篇文章分为6大类。
表2较为具体地描述了这些研究类别的主要特征。
表2 过去12年二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的分类情况类别主 要 特 征1词汇特征:包括学习者口笔语中的词汇概貌、词汇总体使用特征、某类词汇或某个单词的使用情况、词汇错误特征等2词汇水平:从静态的角度探讨词汇广度(词汇量)、词汇深度、各词汇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词汇总体水平等3词汇发展: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词汇知识、词汇水平的发展情况,包括词汇量的发展、词汇深度知识的变化模式、词汇总体水平的提高趋势等4词汇与二语习得其他方面的关系:包括词汇与听、说、读、写等单项语言技能的关系,词汇与语言总体水平、语言综合能力的关系5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包括课堂环境下词汇学习、词汇记忆的有效途径,课内外学习环境中词汇学习的策略使用状况等6心理词汇:包括心理词汇的特征,词汇联想,词汇提取过程中的语义、语音效应,词汇提取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等 统计结果表明,第一类和第五类,即词汇特征和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文章较多,分别占文章总数的30.7%(35篇)和29.8%(34篇),两者之和超过了所有文章总数的50%。
有关心理词汇方面的研究文章16篇,占文章总数的14.0%;其次是词汇发展11篇,占9.6%;词汇水平和词汇与二语习得其他方面的关系的文章都是9篇,分别占7.9%。
以上数据说明,国内近12年来最为关注的是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提高词汇学习效果的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研究者们已开始把研究视角从习得者的外部延伸到了内部,不仅探讨了二语词汇习得的外部特征,而且也开始通过对二语习得者心理表征的观察与分析,揭示心理词汇的内部系统,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二语习得者的“黑匣子”。
此外,研究者们已不满足于仅仅从静态的角度观察二语词汇的广度与深度,而是更想了解二语词汇知识、词汇能力的动态发展轨迹。
从下表3我们还可以看出,在12年间的第一阶段以词汇水平、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为主,而且这两类研究均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单纯的词汇水平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2002年以前。
与此同时,其他类别的研究都集中在第二阶段,而且大多都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十分有趣的是,经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词汇特征方面的研究文章虽然占的比例最大,但基本上也都是集中在第二个阶段,而且较为明显地呈现出两个高峰期,即从2000年的2篇文章上升到2003年的9篇,然后又从2004年的3篇逐步上升到2006年的8篇。
出现这样的变化走向也许并非偶然。
由桂诗春、杨惠中组织建立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在1999年开始组建,并于2003年建成;而另一个语料库(S W EC LL)则由文秋芳牵头于2003年正式开始组建,于2005年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