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程娜
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报告
![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db894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a.png)
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报告程娜;朱洋洋;李春晓;邓方【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33)008【摘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NCA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敏感血清学指标,其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对靶抗原的结合是该病的发病机制.AAV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中、小血管.因其累及的血管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但因其神经系统症状缺乏特异性,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及主要表现者早期诊断较困难:且极易被误诊。
我科收治个以周围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最终确珍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现对这个病例报道如下.【总页数】2页(P745-746)【作者】程娜;朱洋洋;李春晓;邓方【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9【相关文献】1.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J], 周辉;徐承云;胡丽莉;房向东2.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两例分析 [J], 孙德珍3.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J], 彭乐乐;康进4.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J], 彭乐乐;康进5.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自发性脾破裂1例报告 [J], 杜永晶;林英英;彭鲲;王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营养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干预策略
![营养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干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d7eeb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4.png)
营养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干预策略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营养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营养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
一、营养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1.1 营养与认知功能研究表明,营养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脑功能和记忆力需要适当的营养供应才能正常运转。
一些关键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Omega-3脂肪酸和叶酸等,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发育和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
1.2 营养与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研究发现,饮食中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较低。
此外,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群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因此,饮食中合理搭配这些营养素,对预防和缓解抑郁症非常重要。
1.3 营养与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
研究显示,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维生素C和E,可以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此外,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
二、营养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干预策略2.1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等,有助于供应大脑所需的营养素和抗氧化物质。
2.2 Omega-3脂肪酸的补充Omega-3脂肪酸对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帮助维持神经递质的正常水平,并减少神经炎症反应。
补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鳕鱼、坚果和亚麻籽等,对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2.3 维生素补充适量补充维生素B群、维生素D和叶酸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它们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再生,并提升认知功能。
2.4 控制体重和限制糖分肥胖和高糖饮食与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https://img.taocdn.com/s3/m/7d24a72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8.png)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张彦民【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 2011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用药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与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1.1%,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尿常规、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指标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002)018【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奥扎格雷钠;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作者】张彦民【作者单位】山东省武城县人民医院,山东武城25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急性脑梗死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患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致死致残率高。
目前有关急性脑梗死发病及进展损伤机制还未完全阐明[1-2]。
临床急救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及时恢复神经细胞功能,控制梗死区域,以改善预后[3];蒙钟文[4]报道指出,抗血栓药物单用无法有效改善脑梗死继发损伤,故临床推荐联合用药方案。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采用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外营养支持讲课PPT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外营养支持讲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4c97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7.png)
肠内营养支持主要适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进食不足的神经系 统疾病患者,如帕金森病、脑瘫、脊髓损伤等。这些疾病可 能导致咀嚼、吞咽困难,甚至胃食管反流等问题,影响患者 的营养摄入。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选择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肠内营养制剂。一般来说,对于神经系 统疾病患者,应选择易于消化、吸收、富含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 质等营养素的制剂。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 理念和技术,推动我国神经系统疾病肠内 外营养支持领域的进步。
提高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水平
加强临床医生培训
定期开展肠内外营养支持相关的培训 课程,提高临床医生对营养支持重要 性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完善营养支持治疗规范
制定并更新神经系统疾病肠内外营养 支持的治疗规范,为临床医生提供明 确的操作指南。
背景
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患者吞咽困难、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营养不良。肠内 外营养支持成为此类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讲课内容概述
讲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营养 不良的原因、危害及评估方
法。
介绍神经系统疾病肠内外营 养支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
程和现状。
01
02
03
介绍肠内外营养支持的适应 症、禁忌症及临床应用。
使用方法
肠内营养制剂可以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给予。对于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可以 采用管饲,将营养制剂通过胃管或空肠置管输送到肠道内。在使用过程中,应遵 循医生的建议,控制输注速度和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
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 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1c67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5.png)
充足能量供给
根据患者实际能量消耗,提供充 足的能量供给,以满足机体代谢 需求和促进康复。
合理蛋白质补充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蛋白质分解代 谢增强,应补充优质蛋白质,以 维持正氮平衡和促进伤口愈合。
营养治疗途径选择
肠内营养
对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包括口服和管饲两种方式。 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临床检查
包括肌力、皮肤状况、水肿等指标,反映患者当前营 养状况。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微量营养素缺乏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 存在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 缺乏。
营养相关并发症
患者出现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并发症, 如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
03
营养治疗策略与方案
营养治疗原则
早期营养干预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因意识障碍 、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导致营养摄 入不足,应尽早开始营养治疗, 以预防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 。
确定能量和蛋白质目标量
根据患者的实际能量消耗和蛋白质需求,制定个 体化的能量和蛋白质目标量。
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营养状 况改善情况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营 养治疗方案。
04
营养治疗实施与管理
营养治疗团队组建与职责
营养医师
负责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 养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营养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对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营养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的营养相关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防 措施和处理方案,保障患者安全。
复合维生素类药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细胞保护的机制探究
![复合维生素类药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细胞保护的机制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cd49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b.png)
复合维生素类药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细胞保护的机制探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常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疼痛、麻木和肌无力等症状。
复合维生素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其具有保护神经细胞的功效,但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
本文将探究复合维生素类药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细胞保护的机制。
首先,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1(硫胺素)是一种重要的成分。
维生素B1参与能量代谢,维持神经细胞正常功能。
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高血糖情况下维生素B1的含量降低,导致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细胞损伤。
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1可以补充细胞能量,促进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此外,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6(吡哆酮)也在神经细胞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B6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和蛋白质代谢反应,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重要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体内的维生素B6水平明显下降,而补充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6可以提高体内维生素B6的含量,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并减轻神经病变的症状。
此外,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12(氢钴胺)也被证明对神经细胞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2参与体内DNA的合成和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研究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维生素B12的水平较低,而补充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12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减轻神经病变的程度。
除了维生素B群外,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常含有辅酶Q10。
辅酶Q10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并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常伴有氧化应激的增加,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辅酶Q10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
此外,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还含有一些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成分,这些成分对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也起到重要作用。
神经科病人营养治PPT课件
![神经科病人营养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df93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f.png)
营养不良的分类
营养不良主要有三类 1、蛋白质营养不良 (Kwashiorkor-like,恶性营养不良)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Marasmus,消瘦) 3、混合性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分级
轻微 中等 严重
体重下降 (%)<10% 10-20% >20% 血清白蛋白 >3, 5mg/dl 2,5-3,5 <2,5 血清转铁蛋白 >200mg/dl 125-200 <125 总淋巴细胞 <1200 800-1200 <800
氮源(氨基酸、短肽、整蛋白)、脂肪、糖类、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组成 以氨基酸为氮源常用的有爱伦多、维沃,特点:不刺激消化液分泌,不需要消化,吸收完全。 以短肽为氮源的有百普素、小百肽,特点:需少许消化液帮助吸收,有少量纤维素成分 以整蛋白为氮源的有安素、能全力、纽纯素、软包装液体力苏合力康粉等,特点:口感好,需要完全消化才能吸收。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是抢救危重病人重要措施之一. 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改善生活质量. 适应机体的高分解代谢, 改善细胞的代谢功能. 补充消耗的蛋白质.维护组织及器官功能. 根据不同器官损害选用不同的营养液配方. 调整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
急性期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可达37% ~78%。吞咽障碍会导致误吸和摄入减少,是卒中后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临床结局
功能障碍 残疾程度
纠正低蛋白血症的途径
输注白蛋白制剂
肠内营养支持
增加血容量 增加胶体渗透压
直接参加组织合成
代谢调节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具有下述优点: 1.营养物质由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 2.可避免小肠黏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 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无导管败血症的顾虑. 3.在同样热量和氮水平的治疗下,应用肠内营养的病人体重增长和氮潴留均优于TPN. 4.对技术设备和无菌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管理,费用低廉.
(神经内科5月份)韦尼克脑病护理查房
![(神经内科5月份)韦尼克脑病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9ddc3318a0116c175f0e489e.png)
• 600 mg/d静滴,同时静推地塞米松,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加 出版社,1981:68~ 69.
• 强血脑屏障。
〔3〕张杰.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J〕.中风
• 非酒精中毒性患者给予积极原发病治疗,并改善营养不良状 与神经系统
态。治疗时,先给予补充VitB1,严禁在补给VitB1前先给予葡萄 糖,以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未补给足量VitB1而先给予糖,可
5.14
今日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感恐惧、 胸闷、不能耐受,今日出现幻觉、 稍烦躁,头晕行走不稳较前加重, 伴视物成双,双侧指鼻试验、跟 膝胫实验不合作。今日加用利培 酮及奥氮平治疗
5.19
患者7点体温在37.7℃,余 时间一直在37℃。
5.22
患者于11点测体温38.5℃,于 下午三点出现寒战、高热,体 温在38.5-39.2℃
胃癌、恶性贫血、慢性腹泻、长期肾透析、缺乏硫胺的 非肠道营养与长期补液、镁缺乏、恶性肿瘤等。
2020/6/5
慢性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
长
期
酒精化学名为乙醇,是世界上常用的神经毒性药物之一。
酗 酒
,
大脑与血液酒精浓度比1:1.8
对 中
酒精与卵磷脂结合,沉着与脑中2周-1个月
枢 神
10分钟进入大脑
2020/6/5
该患者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护士王芹)
床头警示标牌
活动时有人陪伴
按时巡视病房
2020/6/5
防止病人坠床 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 镇静剂
1、意识障碍期间设专人护理,床旁备开口器、吸引装置,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2、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精 神状况、眼症、共济失调等症状,并通过语言刺激及其他 方式观察患者的反应。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 乱,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及其临床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及其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0a47eb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d.png)
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及其临床效果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消化吸收不良、代谢紊乱等营养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因此,营养支持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营养问题(一)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脑卒中患者。
吞咽困难会导致患者进食量减少、进食时间延长、食物误吸等问题,从而引起营养不良、脱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二)消化吸收不良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和蠕动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胃肠道蠕动减慢、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存在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脂、低蛋白血症等。
这些代谢紊乱不仅会加重神经系统的损伤,还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四)营养摄入不足由于疾病的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往往食欲减退、进食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此外,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也会降低患者的能量消耗,进一步减少营养需求。
二、营养支持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2、循序渐进原则:营养支持应逐渐增加营养摄入量,避免突然给予大量营养物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3、均衡营养原则:营养支持应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4、安全原则:营养支持应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营养支持的方式(一)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给予营养物质,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营养。
EN讲课8月
![EN讲课8月](https://img.taocdn.com/s3/m/63f0a35476a20029bd642df2.png)
高代谢期的营养支持意义重大
研究发现脑损伤后两周内严重的营养不良患者 ,其死亡率显著大于在伤后7天内完全达到预期 能量需求的患者。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尽早(7d内)给予肠内 营养,可降低病死率。
Taylor SJ, Fettes SB, Jewkes C,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early enhanced enteral nutrition on clinical outcome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suffering head injury. Crit Care Med 1999;27:2525–2531.
肠内营养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
前提:血流动力学稳定后。
时间
颅脑损伤,营养物质的给予一般不晚于伤 后72小时,在7天内达到全部的能量需求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应尽早(7 d内) 给予肠内营养,可降低病死率
Nutrition,SUSAN L. BRATTON, RANDALL M. et al.JOURNAL OF NEUROTRAUMA Volume 24, Supplement 1, 2007
---合成修复期
(14天以后)
低潮期:(0-2天)
临床表现: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 ,去甲肾上腺素 ↑ ;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高血糖症、心搏出量↓ 、乳酸酸中毒、体温↓ 、氧耗↓
临床措施:支持脏器功能,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
营养措施:输入营养物质常不为组织利用,容易 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误吸。此期是否进行营养支 持尚无定论
5种神经营养素
![5种神经营养素](https://img.taocdn.com/s3/m/26932f6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png)
5种神经营养素
梦溪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5(000)001
【摘要】5种神经营养素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s)可明显地改善某些神经变性疾病的预后,它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或存活。
①神经生长因子(NGF):有促进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发育、延长或维持其正常功能的作用。
②脑生成营养因子(BDN...
【总页数】1页(P42-42)
【作者】梦溪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
【相关文献】
1.电刺激联合神经营养素3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J], 张培根; 衡孝来; 解迪; 王进; 马靖琳; 康学文
2.电刺激联合神经营养素3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J], 张培根; 衡孝来; 解迪; 王进; 马靖琳; 康学文
3.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镇痛机制 [J], 黄爱苹;章巧琪;谷桢;薛纯纯;王开强;谢磊
4.基于p75神经营养素受体提出PND治疗的新思路 [J], 韩江;张英
5.腺病毒介导的神经营养素-3基因能够在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过表达神经营养素-3 [J], 陈元峰;曾湘;曾园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的临床研究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2b8e9f14791711cc7917c7.png)
龙源期刊网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的临床研究作者:张红艳代兴杰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根据营养风险评分方法进行划分,分成高分组、低分组两组,例数均为50例,两组患者分别划分分值区间为5-9分、0-4分。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血清白蛋白指标的差异。
结果:低分组神经系统危重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高分组,并且其血清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高分组,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神经系统危重患者实施营养风险评估,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为相关病症的治疗等提供依据,以此作为营养方案制定和诊疗方案制定的依据,该方法科学有效,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系统;危重患者;营养评估;风险;措施;对比【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114-01对于神经系统危重患者而言开展营养风险評估,可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制定相关的营养支持方案,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为了进一步验证营养评分对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的临床影响,本人围绕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方法以及检测效果等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基础资料分析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根据营养风险评分方法进行划分,分成高分组、低分组两。
4.(刘芳)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解读2016
![4.(刘芳)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解读2016](https://img.taocdn.com/s3/m/5211f23dcfc789eb172dc82c.png)
持续培训
•形成营养护 理的规范化
制度与流程
高执行力
改进方案
给予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
06 0 /2 18 / •9
胃潴留改善不佳时放置鼻肠管
•文献:
u胃食管反流率78%,误吸率为46% u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率48%,误吸率4%
•不提倡常规幽门后喂养,易出现小肠扩张或穿孔(2D)
•七、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选择
推荐意见:
床位:床头持续抬高≥30°(C级推荐) 容量从少到多:首日500ml,(2-5d内达到全量);速度:从慢到快;用输 注泵控制输注速度(A级推荐) 管道:每4h用温水冲洗管道1次 (A级推荐)
三、营养途径的选择
推荐意见: 耐受肠内营养患者首选肠内营养,包括经口和管饲(鼻 胃管、鼻肠管和经皮内镜下造口)喂养(A级推荐);不耐受 肠内营养患者选择肠外营养。
• 刺激肠蠕动,改善肠道血液灌注 • 刺激胃肠激素分泌 • 预防应激性溃疡 • 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减少致病菌定植和细菌易位 • 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染
•推荐意见
• 对神经疾病患者特别是伴有吞咽障碍和危重症神经疾病患者 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A级推荐)
二、能量与基本底物的供给
推荐意见:应用经验公式法计算能量的需求(B级推荐)
•Harris-Benedict预计公式:
•静息能量代谢 •REE(男)=66.47+13.75×体重+5×身高-6.76×年龄 • REE(女)=65.09+9.56×体重+1.85×身高-4.68×年龄
四、肠内营养开始时间
推荐意见: 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7d内尽早开始喂养(A级推荐)。 颅脑外伤患者发病后3d内尽早开始肠内营养(B级推荐)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7ccd1d2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b.pn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2期147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孟晶,丁雪雪,张晴(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0 引言在现代科学建设发展下,我国医学建设有了飞速进步。
鼻胃导管供给营养模式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改变了传统的进食供营养的模式,也成为了解决特殊疾病补充营养方法。
如今,神经内科的危重症患者一般都有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严重等症状,因此会存在进食困难,营养供给不足的问题。
从患者的生命体征来看,由于危重患者的机体分解代谢升高,蛋白质的分解将超过合成,这会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发生恶化,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良的影响。
营养治疗是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
肠内营养是最为常见的营养支撑途径,常见的处理方式有胃管功能或鼻饲管等。
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不同的营养供给,可以保证肠胃粘膜完整,降低对肠胃道损伤,还能保证患者胃肠道安全,降低并发症。
临床医学研究表示,在临床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减低对患者的肠胃道的风险,全面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减少胃粘膜损伤、失眠、焦躁等不良反应,也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临床用药、护理满意率。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我院从2018年到2019年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采用肠内营养干预和家属喂养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8年至2019年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龄在30-90岁,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因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无法正常进食,这100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和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情同意。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558e08af46527d3250ce0b1.png)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郭红英,申红枝,牛淑琴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路径。
方法:选取60例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平分为常规组(30例,行常规护理手段)与营养支持组(3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ALB、PAB、TP、GCS评分护理前差距不大,护理后两组均出现明显改善,且营养支持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适度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基本指标,并减轻患者昏迷程度,从而提高治疗的效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路径[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9-0134-02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普遍存在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昏迷。
同时由于患者意识不清,时常会出现进食困难和无法进食等现象,若患者长时间处于该情况下,则极易影响其自身的免疫功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故需在治疗的过程中开展肠内营养支持,以保证后期治疗能够顺利实施[1]。
关于肠内营养支持,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来探讨该营养给予方式的临床护理路径。
研究的过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脑CT 扫描证实出现神经外科重症;②纳入患者昏迷时长均高于6h;③纳入患者未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恶性肿瘤等;④患者家属均知晓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平分为常规组(共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72岁之间,中位数年龄47.83±9.51岁)与营养支持组(共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中位数年龄49.27±9.73岁)。
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5eb52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8.png)
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于娜;黄瑾
【期刊名称】《农垦医学》
【年(卷),期】2004(026)006
【摘要】神经营养素家族(neunotrophins,NTs)是促进神经元存活和分化的一类重要神经营养因子.近些年来大量研究发现NTs在突触的发育、成熟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故本文主要从NTs对突触的形态、结构、功能,突触传递等方面的影响来详细阐述.
【总页数】3页(P442-444)
【作者】于娜;黄瑾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神经营养素家族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雷祥;李根林
2.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家族在神经元分化、轴突再生和神经突触生长中的作用[J], 翟昊;王丽梅;丁怡甜;耿美玉
3.牛痘相关激酶2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消除中起重要作用 [J], Lee J;Lee S;Ryu YJ;Lee D;Kim S;Seo JY;Oh E;Paek SH;Kim SU;Ha CM;Choi SY;Kim KT;聂昊(编译)
4.neurexin家族在突触发生和突触传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陈少辉;程肖蕊;周文霞;张永祥
5.突触后突触结合蛋白在长时程增强过程中介导AMPA受体的胞吐作用 [J], 李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性神经中的肽能纤维
![植物性神经中的肽能纤维](https://img.taocdn.com/s3/m/4a4fa60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a.png)
植物性神经中的肽能纤维
安书成
【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植物性神经是指支配心脏、腺体及内脏平滑肌的传出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二级神经元组成,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各自相应的中枢,发出节前神经纤维到达神经节。
节后神经元的胞体位于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直达所支配的效应器。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安书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25
【相关文献】
1.植物性神经系疾病、血管舒缩及营养神经系疾病 [J],
2.植物性神经系疾病、血管舒缩及营养神经系疾病 [J],
3.植物性神经系疾病、血管舒缩及营养神经系疾病 [J],
4.支配子宫的植物性神经对子宫免疫的影响Ⅰ.切断支配子宫的植物性神经对SD大鼠子宫肥大细胞的影响 [J], 袁学军;乔惠理
5.支配子宫的植物性神经对子宫免疫的影响Ⅱ.支配子宫的植物性神经对Wistar大鼠着床及子宫肥大细胞的影响 [J], 袁学军;乔惠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痴呆患者
年限
文献
研究 方法
结论
证据 级别
2019
Brocker P, Benhamidat, et al. Nutritional statu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REAL.FR study. Rev Med Interne. 2019 Oct; 24 Suppl 3:314s-318s.
非随机 对照
1年的管饲喂养使 老年休养所痴呆患 者体重增加。
队列
管饲喂养使老年 休养所严重认知功 能损伤患者死亡率 降低。
3 52例
2b 150例
老年痴呆患者
年限
文献
2019
Faxen-Irving G.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subjects residing in group-living for the demented. Eur J Clin Nutr 2019;56:221–7.
Impact of premorbid undernutrition on outcome in stroke patients. Stroke, 2019, 35(8):1930-1934.
Malnutrition determined by the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s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Clin Nutr, 2019, 24(6):1073-1077.
第一部分 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
适应症
撰写方法
文献检索
(脑卒中、痴呆、持续神经性吞咽障碍、昏迷)
确认证据(OCEBM) 推荐意见
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分级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
推荐意见 证据级别
描述
1a 基于RCTs(具有同质性)
方法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结论
脑卒中患者营养不 足与不良预后(死亡 率、并发症、住院时 间和功能残疾程度) 相关
证据 级别
3b 104例
3b
201例
病例
3b
对照
185例
队列 研究
脑卒中患者入院时
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
19.2%
2b
营养不足患者住院 73例
时间延长(13d vs 8d)
并发症增加(50% vs
方法
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中心 随机 对照
恢复期卒中(4 周)神经性吞咽障 碍患者PEG喂养的 体重增加多于 NGT
随机 对照
恢复期卒中(4 周)吞咽障碍患者 应用PEG比NGT 改善营养状况(血 清白蛋白水平)更 有效。
证据 级别
1b 40例
1b 22例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
年限
文献
2019
Norton B, Homer-Ward M, Donnelly MT, Long RG, Holmes GK. A randomised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and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after acute dysphagic stroke. Br Med J 2019;312:13–6.
Poor nutrient intakes during 1year follow-up with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with earlystage Alzheimer dementia compared to cognitively intact matched controls. J Am Diet Assoc. 2019, 107(12):2091-2099.
1b 单个RCT研究
“全或无”证据
A
• 有治疗以前所有患者全都死亡,有治疗之后有
1c
患者存活
• 有治疗以前有些患者死亡,有治疗以后无患者
死亡
2a 基于队列研究(具有同质性)
2b 单个队列研究 (如 <80% 随访) ;包括低质量 RCT
B
3a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具有同质性)
3b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C
4
Hamidon BB,Abdullah SA,Zawawi MF. 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2019 gastrostomy and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ysphagic stroke. Med J Malaysia. 2019 Mar;61(1):59-66.
早期营养不良是长 期预后不良的独立 危险因素。 急性脑卒中伴吞
2019 2019
Stroke June 2019,1450-1456. The FOOD Trial Collaboration.Effect of timing and method of enteral tube feeding for dysphagic stroke patients (FOOD): a
2019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evidence of different prognosis in various patient subgroups. Age Ageing, 2019, 34(4):353-7.
研究 方法
多中心 队列
结论
证据 级别
14%)。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
年限
文献
1992
Park RH, Allison MC, Lang J, et al. 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and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ing neurological dysphagia. Br Med J 1992;304:1406–9.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共识 2020
程娜
• 共识草稿(2019/8)
背景
• 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适应症
• 2019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指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 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 – 2019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
• 共识初稿(2019/9) – 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工作组 • 宿英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Rudberg MA, Egleston BL, Grant MD, Brody JA. Effectiveness of feeding tubes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swallowing disorders.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0;24:97–102.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
• 黄旭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护病房
• 彭斌(北京协和医院)
• 潘速跃(广州南方医院)
• 张运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共识讨论稿(2019/11) – 共识推广稿撰写者 – 国内部分神经内科专家(按姓氏笔划) – 牛小媛、牛俊英、王少石、毕齐、吕佩源、 陈玲、杜继臣、狄晴、张旭、胡文立、胡颖 红、黄旭 升、宿英英、程焱、彭斌、潘速 跃、魏东宁
方法
多中心 随机 对照
结论
恢复期卒中(发 病2周后)伴吞咽 困难患者PEG喂养 的病死率低,治疗 成功率高,营养状 况改善好于NGT
证据 级别
1b 30例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
FOOD Trial Collaboration.
急性脑卒中患者
Poor Nutritional Status on Admission Predicts Poor Outcomes After Strok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FOOD Trial.
研究 方法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结论
AD早期患者营养状况 已受到影响
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 居民(58例)饮食中各 种营养成分摄入好于早 期痴呆患者(36例)
证据 级别
3a 77例
3a 94例
老年痴呆患者
年限
文献
研究方法
结论
证据级别
1990 2000
Peck A, Cohen CE, Mulvihill MN. Long-term enteral feeding of aged demented nursing home patients. J Am Geriatr Soc 1990;38:1195– 8.
多中心 随机 对照
咽障碍患者应尽早 (7天内)给予肠 内喂养。如果肠内 喂养需要持续2~3 周则最好选择
1b 2955例
multicentre randomized
NGT途径(除非
controlled trial . Lancet 2019; 365: 764–72.
具有很强的PEG指 征)
推荐意见⑴
2019
Wouters-Wesseling W.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 liquid nutrition supplement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sychogeriatric nursing home patients. Eur J Clin Nutr 2019;56: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