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核心知识点复习:古代文化常识PPT 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35张PPT)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当初,华恒任州大中正,同乡人任让轻薄放纵,被华恒罢黜。等到任让 在苏峻军中,依仗权势杀人很多,见到华恒却很恭敬,不敢胡作非为。 钟雅、刘超死后,也将轮到华恒,任让尽心相救,所以华恒得以脱险。 等到成帝行冠礼,又将立皇后。战乱之后,典籍全毁,结婚加冠的礼 仪,无所依据。华恒探寻旧典,撰定礼仪,加上郊庙祭祀、尊儒学行典 礼的朝廷礼制,全部得以实施。升任左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官职不 变,华恒坚决推让没有被任命。适逢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华恒谨慎俭 朴,虽官居显位,常穿粗布衣服、吃粗陋的食物,年老尤其如此。死时 家无余财,人们因此很尊敬他。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4.能助解文言短文的陌生词语 方法:利用选项,助解短文。 有些文化知识非常陌生,实际上这类词语不是作为考查对象出现 的,而是作为帮助理解文言短文的角色出现的,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往往 是正确的。借助题目中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疏通文 本。如“典例2”题中对“辟雍”的解说。
典例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官职、职掌、封号、爵号类 ①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 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司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并序》)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议,汉献帝居许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同恒议,
遂定郊祀。太宁初,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当初,华恒任州大中正,同乡人任让轻薄放纵,被华恒罢黜。等到任让 在苏峻军中,依仗权势杀人很多,见到华恒却很恭敬,不敢胡作非为。 钟雅、刘超死后,也将轮到华恒,任让尽心相救,所以华恒得以脱险。 等到成帝行冠礼,又将立皇后。战乱之后,典籍全毁,结婚加冠的礼 仪,无所依据。华恒探寻旧典,撰定礼仪,加上郊庙祭祀、尊儒学行典 礼的朝廷礼制,全部得以实施。升任左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官职不 变,华恒坚决推让没有被任命。适逢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华恒谨慎俭 朴,虽官居显位,常穿粗布衣服、吃粗陋的食物,年老尤其如此。死时 家无余财,人们因此很尊敬他。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4.能助解文言短文的陌生词语 方法:利用选项,助解短文。 有些文化知识非常陌生,实际上这类词语不是作为考查对象出现 的,而是作为帮助理解文言短文的角色出现的,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往往 是正确的。借助题目中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疏通文 本。如“典例2”题中对“辟雍”的解说。
典例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官职、职掌、封号、爵号类 ①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 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司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并序》)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议,汉献帝居许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同恒议,
遂定郊祀。太宁初,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王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和调动的是 吏部 ;掌管土地、户 口、赋税、财政等的是 户部 ;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的是 礼部 ; 掌管全国军政的是 兵部 ;掌管刑法、狱讼的是 刑部 ;掌管工程、 营造、屯田、水利等的是 工部 。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⑦
③⑤⑧
⑨
⑩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⑦
③⑤⑧
⑨
⑩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用于对师长的敬称有君、子、公、夫子 ;用于朋辈之间的称 呼有 足下 、先生、执事等。
(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 鄙 ;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 卑 ;老人 自谦时用 老朽 、老夫等。
(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寡人 ②陛下 ③夫子 ④足下 ⑤臣 ⑥公 ⑦不才 ⑧妾 ⑨子 ⑩上 ⑪愚 ⑫下 ⑬君 ⑭孤 ⑮卿 ⑯拙 ⑰老妇 ⑱不谷
古代文化常识
(1)Βιβλιοθήκη 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韦凑转
(2)
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普查
1.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 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 字 ”。
(2)陶渊明号“ 五柳先生 ”,李白号“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号“ 香山居士 ”,杜牧号“ 樊川居士 ”。
(4)弱冠是男子 二十 岁。
(5)三十岁谓之 而立之年 ,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 十岁谓之 知非之年 ,六十岁谓之 花甲之年 ,七十岁谓 之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则指 一百岁 。
官制官职
1.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 察举 、征辟 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 推行的一种 自上而下 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 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 破题 、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 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表示谦称的有 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 表示敬称的有 ②③④⑥⑨⑩⑬⑮
(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 鄙 ;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 卑 ;老人 自谦时用 老朽 、老夫等。
(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寡人 ②陛下 ③夫子 ④足下 ⑤臣 ⑥公 ⑦不才 ⑧妾 ⑨子 ⑩上 ⑪愚 ⑫下 ⑬君 ⑭孤 ⑮卿 ⑯拙 ⑰老妇 ⑱不谷
古代文化常识
(1)Βιβλιοθήκη 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韦凑转
(2)
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普查
1.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 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 字 ”。
(2)陶渊明号“ 五柳先生 ”,李白号“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号“ 香山居士 ”,杜牧号“ 樊川居士 ”。
(4)弱冠是男子 二十 岁。
(5)三十岁谓之 而立之年 ,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 十岁谓之 知非之年 ,六十岁谓之 花甲之年 ,七十岁谓 之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则指 一百岁 。
官制官职
1.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 察举 、征辟 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 推行的一种 自上而下 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 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 破题 、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 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表示谦称的有 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 表示敬称的有 ②③④⑥⑨⑩⑬⑮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ppt课件:古代文化常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目录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CONTENTS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答案 ①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②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③黄河以北。 “河”特指黄河。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⑤ 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⑥又称河西, 黄河以西的地区。⑦天地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⑧宋元时行政区域名。⑨ 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⑩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 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答案 ①√ ②√ ③× 应该是“名”与“字”有关系,陶渊明,字元亮;苏轼,字子瞻。 ④ × 明清之前,很多皇帝有多个年号。 ⑤ ×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 奉祀时的名号。 ⑥√ ⑦× “家”“舍”的解释反了。 ⑧√ ⑨× 不只是褒奖,谥号 有褒贬之意。⑩× “先考”是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已故母亲称“先妣”。
⑧再拜,再一次行拜礼,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 ⑨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两国结盟共对外敌,后称两国结盟为“ 秦晋之好”。( )
⑩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天子之死称崩,父母之死称见背,佛教徒之 死称圆寂,一般人的死称羽化、亡故、谢世等等。( )
答案 ①×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 ②√ ③√ ④× 去掉“或肱股之臣”。 ⑤× 上元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⑥√ ⑦√ ⑧× 再拜是拜两次。 ⑨× 秦 晋之好后称两姓联姻。 ⑩× 羽化是称道教徒之死。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解析: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 意。其次,理清画波浪线句子中 的人物关系。①谢弘微“童幼时, 精神审,时然后言”。②过继后 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明。③谢混 向谢思夸赞谢弘微“此儿深中夙 敏,方成佳器”。同时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童幼时”,提示语 “曰”,虚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80张-高考语文复习
明清两代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者称连 中三元。
科举考试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称谓 情况说明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两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学政 秀 才
三年一次
乡试后 次年春天 会试后 同年四月
京城和各省 皇帝派遣考官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官
皇宫殿廷
、
、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资格。
2.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
填空题
1.参加童生试,需经过 县试 、府试 、院试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秀才 资格。 2. 乡试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秋闱 。
会试
我也要好好准备
会试
主考官:礼部
考试时间:每三年一次,在春季举行,又称“春 闱”
考试地点:京城
科考最关键的两科:明经科(儒家经典)和进士科 (诗赋、政论)
帖
五
经 ( 墨 义
言 试 帖
)
——
——
对
填
联
空
题
姓名:李生 字:子恒 朝代:明朝 籍贯:新疆人
考试内容:
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
童生试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主考官 各县县官 各府知府
学政
考试时间 春季
夏季
不确定
考试结果 录取参加府 录取参加院 录取成为秀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 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 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 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科举考试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称谓 情况说明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两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学政 秀 才
三年一次
乡试后 次年春天 会试后 同年四月
京城和各省 皇帝派遣考官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官
皇宫殿廷
、
、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资格。
2.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
填空题
1.参加童生试,需经过 县试 、府试 、院试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秀才 资格。 2. 乡试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秋闱 。
会试
我也要好好准备
会试
主考官:礼部
考试时间:每三年一次,在春季举行,又称“春 闱”
考试地点:京城
科考最关键的两科:明经科(儒家经典)和进士科 (诗赋、政论)
帖
五
经 ( 墨 义
言 试 帖
)
——
——
对
填
联
空
题
姓名:李生 字:子恒 朝代:明朝 籍贯:新疆人
考试内容:
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
童生试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主考官 各县县官 各府知府
学政
考试时间 春季
夏季
不确定
考试结果 录取参加府 录取参加院 录取成为秀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 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 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 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课件55张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学士] 古代官名。魏、晋时征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务,通称学士。 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权各异。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 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吏部管官 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 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 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驸马]驸马最早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 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 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 “额驸”。
[爵位]即爵、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 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 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 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 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 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 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 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 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 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 为汉和帝的大将军。[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 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 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中的“鲁公”指 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 相之职。”[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古代文化常识导学 练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 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 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是军 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 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职称谓解释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 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吏部管官 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 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 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驸马]驸马最早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 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 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 “额驸”。
[爵位]即爵、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 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 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 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 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 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 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 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 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 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 为汉和帝的大将军。[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 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 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中的“鲁公”指 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 相之职。”[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古代文化常识导学 练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 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 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是军 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 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职称谓解释
2025届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古代基础文化常识+课件
具有褒扬意义”错, “谥号”可褒可贬。
12.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
是徵音的变调,音调悲凉。
13.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 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
与成语‘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错, “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发家”的意思。
7.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 牲全备为‘太牢”。 “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 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8.游其门,指后辈学子非常仰慕当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古代设官分 职,官员都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10.出,古代对京官外调的一种说法, 11.谥,即谥号,古代指在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论 定时,选用的一个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平辈、晚辈称字表尊敬”错误。对平辈、尊辈称字表尊 敬。
3.万乘:古代一辆四匹马驾的兵车,车上3名甲士,外加 72名步卒,称为“乘”,按周代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 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4.在古代,“拜”“授”“除”“补” 表示授予官职, “拔”“擢”“陟”表示升迁官职,
“贬”“谪” “左迁” 表示降职,“罢”“黜”“废” 表示免除官职。
5.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神和土神是在以农为 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稷后来成为国家 的象征。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6.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最尊贵的皇帝座 位是座北向南。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北面",而把 称臣叫作"南面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7."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 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错.应 该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郎中作为医生始于宋代。宋 代南方称为医生,北方称为大夫。 8."丈人"可以指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也可以专指 妻父,《苏武传》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的"丈人"是 前一个意思。正确
12.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
是徵音的变调,音调悲凉。
13.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 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
与成语‘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错, “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发家”的意思。
7.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 牲全备为‘太牢”。 “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 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8.游其门,指后辈学子非常仰慕当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古代设官分 职,官员都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10.出,古代对京官外调的一种说法, 11.谥,即谥号,古代指在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论 定时,选用的一个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平辈、晚辈称字表尊敬”错误。对平辈、尊辈称字表尊 敬。
3.万乘:古代一辆四匹马驾的兵车,车上3名甲士,外加 72名步卒,称为“乘”,按周代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 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4.在古代,“拜”“授”“除”“补” 表示授予官职, “拔”“擢”“陟”表示升迁官职,
“贬”“谪” “左迁” 表示降职,“罢”“黜”“废” 表示免除官职。
5.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神和土神是在以农为 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稷后来成为国家 的象征。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6.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最尊贵的皇帝座 位是座北向南。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北面",而把 称臣叫作"南面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7."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 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错.应 该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郎中作为医生始于宋代。宋 代南方称为医生,北方称为大夫。 8."丈人"可以指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也可以专指 妻父,《苏武传》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的"丈人"是 前一个意思。正确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代文化常识+课件52张
(1)升∶升官,晋级。例: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后汉书 ·王 符列传》) ( 2 ) 迁 ∶ 一 般 为 晋 升 。 例 : 孝 文 帝 说 之 , 超 迁 , 一 岁 中 至 太 中 大 夫 。 ( 《 史 记 ·屈 原 贾生列传》) (3)拔∶提拔。例: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4)擢∶提拔,提升。例:过蒙拔擢。(《陈情表》) (5)陟∶提拔,提升。
● (1)权∶暂时代理官职。例: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宋书 ·董槐传》) (2)假∶临时代理官职。 (3)署∶代理或暂任官职。例: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汉书 ·萧望之传》)
(1)告老∶官吏年老辞官退休。例: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左传 ·襄公七年》) (2)致仕∶辞去官职。例:孝宽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北史 ·韦孝宽传》) ( 3 ) 归 田 ∶ 辞 官 还 乡 。 例 : 官 无 中 人 , 不 如 归 田 。 ( 《 晋 书 ·李 密 传 》 ) (4)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例: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 《东观汉记 。张况传》) (5)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例: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 避贤者之路。(《晏子春秋》)
:汉代设州,全国分十几个州,中央派官员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
全国分十几个道,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又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
宋代时,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转运使等官职。元代设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
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的中央派员则称巡抚、总督。
(二)古代官场迁谪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官职或名位。例: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2)除∶拜官授职。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3)封∶帝王授予功臣或子孙以土地、爵位或名号,授给官职。例: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4)授∶任命,委任。例: 故授洹水尉。(《新唐书 ·朱敬则传》) (5)辟∶征召。例: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后汉书 ·马援列传》)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82张PPT)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众曰炀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名与实爽曰缪
古人命名文集 或诗集的方法
古人命名文集或诗集的方法
(1)以作者姓名命名。 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 如《王右丞集》(王维)、 《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 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 如《聊斋志异》(蒲松龄)、
「姓」的由來
戰國時期以前,只有貴族有「姓」,平民並沒有 「姓」,只有名。 「姓」有「從女生」的意思,留下了「只知有母」 的歷史痕跡。 「姓」,是家族的族號,用來分別祖先的家族系 統。 同「姓」有血緣關係,不能通婚。 後期,子女分散各地,因此有「氏」的出現來界 定每支氏族 。
「氏」的由來
古代名号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弱冠 自己 名 仪式 起的 (父亲起的) 后起 的 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號」的由來
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 。可分為五類,包括綽號、 謚號、尊號、年號和廟號。 綽號是根據一個人的身材、性格而生的,含有褒 善貶惡的意味。 謚號是古代的皇帝、諸候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 行為給予一稱號,用來判別死者的功德。 尊號和謚號差不多,分別是它可以在生前或死後 給予的。 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號,始源於漢武帝。 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堂奉祀時追尊的 名號,始源於商代。
「氏」用以分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氏」的命名方法為: 1.以先人的別號為氏 2.以居處為氏 3.以先人的名為氏 4.以邑名為氏 5.以官職為氏 6.以職業為氏 7.以先人的謚號為氏 只有貴族男子可以稱「氏」,女子只能稱「姓」。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 ➢ 2019年(III卷)
近 13
殷纣: 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 酷刑,是有名的暴君。与夏末国君桀并称为“桀纣”。
年
文 武王: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
学
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 文 化
三晋: 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 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常
识
考
察
】
【 ➢ 2020年(I卷)
近 13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2.科举的主试官。
年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文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学 、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化
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为古代
常
官的通称,常指地方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
识
州尹、县尹等。
考 察
御名: 皇帝的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 字,如御玺、御驾亲征等。
】
【 ➢ 2019年(I卷)
近 13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 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文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称为“丁忧”。
化
常 私禄(文义判断): “私”强调个人拥有,与“公”相对;
识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后
考 察
也常用以借指仕途。 私禄在此强调是私人财产。
】
【 ➢ 2017年(II卷)
近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在诗词里的称谓
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盘(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 玉弓--李贺《南园》)、冰轮(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 仙山》)、玉兔(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 湿花村--李白《初月》)、桂魄(苏轼《念双桥·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 一天秋碧。”)
表字和名在意义上的联系
①.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 “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②.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 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 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③.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 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时节纪月法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 “仲春”代农历二月。
序数纪日法
纪日法
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古代授官称谓
简 任命。 补 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 进 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起 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赠 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领 常指兼任。 摄 兼理,尤指暂兼。 守 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 行 兼管,指比本职低的兼职。 判 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纪时法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 常按天色、更、 时辰、刻计时。
时,也称时辰。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 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 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 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 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 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 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 旦……。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 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 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
古代文化常识
1.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教
学
目
2.识记一些中国文化知识。
标
3.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
“天空”在诗词里的称谓
穹庐(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太清(洞庭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刘 禹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碧落(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长恨歌》)、碧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另 外过有凌霄、苍穹、穹碧 、穹汉 、穹昊、 穹宇;
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以后依次为二年、三年……,直至新君出现。新帝即位当年或次年改元。
如《左传·骰之战》:“ 三十三年春, 秦师过周北门。”
帝王年号纪年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如《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
”
干支纪年
中国古代创制的一种纪年方法。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
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相配组成,以六十为周期,
用以纪年,称六十甲子。如《与妻书》“ 辛未 三月念六夜四鼓”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 淳熙丙申 ”,“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 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星岁纪年
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木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 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如《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
自己的父亲 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家 自己的兄长 自己的妹妹 自己的哥哥 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妻子
古人的名和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 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 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 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 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 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古代授官称谓
征 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受官。 辟 招聘授官。 选 量才授官。 荐 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举 选拔。 点 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古人的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 《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 鸯图》等。号也叫别号或别字。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时,由 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 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 雅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 说起古人用的“号”, 最常见的有“年号”、“谥号”、“庙号”、“官号”等等。
古代所划分的九州
九州在《禹贡》中指冀州、兖州(yǎ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 州、雍州。这是最早具体指出九州地理位置的史料。
河 黄河
江 长江
河南 黄河以南 河北 黄河以北
山西 山东
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之东或之西
河内 今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和河北省南部,指山西 河外 泛指黄河以西之地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 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昃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古代尊称
称谓前加 “令”“贤”“仁” 等表示对他人尊称。
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朔、望、念
一个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历的一个月可以分为上句、中旬、下旬三个时段。而农历的一个 月却是分为朔、望、念三个时段: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二十一日至三 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为“念”。如,一个月的初七称为“朔七日”,十六日称为“望六日”,二 十四日称为“念四日”。
“太阳”在诗词里的称谓
白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白日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赤乌(白居易《劝酒》: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东曦(《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 僵卧长愁。”)
“中国”在古代是指哪些地方
中国所指的变迁:最初指京城附近,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战国指中原 地区,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如《庄子·田子方》中有“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礼记·王制》有 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 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公羊传·禧公四年》 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 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 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④.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 的意思作补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 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⑤.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 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白意的延伸。
古代对人的年龄称谓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耋 耄耋 九秩 人瑞
30岁 40岁 50岁 60 岁 70岁 70到80岁 80、90岁的老人 90岁的老人 特指百岁老人
节日的称谓
元日 正月初一 人日 正月初七 上元 正月十五 社日 农家祭祀祈年的日子春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两天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伏日 夏至三伏
江东
长江在芜湖至南京之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在隋以前这一段是南北来往的主要 渡口所在地,习惯上称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 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 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 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王 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 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盘(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 玉弓--李贺《南园》)、冰轮(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 仙山》)、玉兔(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 湿花村--李白《初月》)、桂魄(苏轼《念双桥·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 一天秋碧。”)
表字和名在意义上的联系
①.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 “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②.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 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 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③.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 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时节纪月法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 “仲春”代农历二月。
序数纪日法
纪日法
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古代授官称谓
简 任命。 补 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 进 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起 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赠 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领 常指兼任。 摄 兼理,尤指暂兼。 守 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 行 兼管,指比本职低的兼职。 判 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纪时法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 常按天色、更、 时辰、刻计时。
时,也称时辰。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 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 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 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 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 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 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 旦……。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 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 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
古代文化常识
1.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教
学
目
2.识记一些中国文化知识。
标
3.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
“天空”在诗词里的称谓
穹庐(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太清(洞庭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刘 禹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碧落(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长恨歌》)、碧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另 外过有凌霄、苍穹、穹碧 、穹汉 、穹昊、 穹宇;
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以后依次为二年、三年……,直至新君出现。新帝即位当年或次年改元。
如《左传·骰之战》:“ 三十三年春, 秦师过周北门。”
帝王年号纪年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如《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
”
干支纪年
中国古代创制的一种纪年方法。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
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相配组成,以六十为周期,
用以纪年,称六十甲子。如《与妻书》“ 辛未 三月念六夜四鼓”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 淳熙丙申 ”,“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 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星岁纪年
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木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 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如《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
自己的父亲 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家 自己的兄长 自己的妹妹 自己的哥哥 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妻子
古人的名和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 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 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 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 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 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古代授官称谓
征 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受官。 辟 招聘授官。 选 量才授官。 荐 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举 选拔。 点 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古人的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 《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 鸯图》等。号也叫别号或别字。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时,由 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 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 雅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 说起古人用的“号”, 最常见的有“年号”、“谥号”、“庙号”、“官号”等等。
古代所划分的九州
九州在《禹贡》中指冀州、兖州(yǎ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 州、雍州。这是最早具体指出九州地理位置的史料。
河 黄河
江 长江
河南 黄河以南 河北 黄河以北
山西 山东
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之东或之西
河内 今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和河北省南部,指山西 河外 泛指黄河以西之地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 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昃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古代尊称
称谓前加 “令”“贤”“仁” 等表示对他人尊称。
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朔、望、念
一个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历的一个月可以分为上句、中旬、下旬三个时段。而农历的一个 月却是分为朔、望、念三个时段: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二十一日至三 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为“念”。如,一个月的初七称为“朔七日”,十六日称为“望六日”,二 十四日称为“念四日”。
“太阳”在诗词里的称谓
白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白日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赤乌(白居易《劝酒》: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东曦(《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 僵卧长愁。”)
“中国”在古代是指哪些地方
中国所指的变迁:最初指京城附近,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战国指中原 地区,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如《庄子·田子方》中有“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礼记·王制》有 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 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公羊传·禧公四年》 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 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 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④.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 的意思作补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 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⑤.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 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白意的延伸。
古代对人的年龄称谓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耋 耄耋 九秩 人瑞
30岁 40岁 50岁 60 岁 70岁 70到80岁 80、90岁的老人 90岁的老人 特指百岁老人
节日的称谓
元日 正月初一 人日 正月初七 上元 正月十五 社日 农家祭祀祈年的日子春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两天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伏日 夏至三伏
江东
长江在芜湖至南京之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在隋以前这一段是南北来往的主要 渡口所在地,习惯上称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 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 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 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王 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 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