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与脑卒中的挑战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的房间隔不规则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增加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
同时,房颤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非常重要。
卒中风险评估:卒中风险评估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wei)险因素来判断患者发生卒中的概率。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
1. CHADS2评分:CHADS2评分是根据以下五个指标进行评分:年龄≥75岁(1分)、有高血压(1分)、有糖尿病(1分)、有心力衰竭(1分)、有先前的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分)。
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0分)、中危(1-2分)和高危(≥3分)三个级别。
2. CHA2DS2-VASc评分:CHA2DS2-VASc评分是在CHADS2评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附加因素。
除了原有的五个指标外,还增加了年龄在65-74岁之间的患者(1分)、女性性别(1分)和有血管疾病的患者(1分)。
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0分)、中危(1分)和高危(≥2分)三个级别。
出血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wei)险因素来判断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发生出血的概率。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HAS-BLED评分。
1. HAS-BLED评分:HAS-BLED评分是根据以下九个指标进行评分:高血压(1分)、肝肾功能不全(1分)、出血史或者易出血(1分)、卒中史(1分)、年龄≥65岁(1分)、药物或者酒精滥用(1分)、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1分)、血压不受控制(1分)、使用抗凝药物(1分)。
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0-2分)和高危(≥3分)两个级别。
综合评估:在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时,可以根据CHADS2和HAS-BLED 评分的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

・
1 O3 ・
心房 颤 动发 生 缺血 性 脑卒 中的 防治进 展
黄尚能 综述, 凌 霄 审校
( 西 田东 县 人 民 医 院 , 西 田东 5 10 ) 广 广 3 5 0
【 键 词 】 心房 颤 动 ; 血 性 脑 卒 中 ; 关 缺 抗凝 治疗
文章 编 号 : O 3 1 8 ( 0 9 0 - 0 0 —0 1 O — 3 3 2 0 ) 1 13 3 中图 分 类 号 : 4 . . 0 R51751 文献 标 识 码 : A
心房 颤动 ( ) 常 见 的持 续 性 心 律 失 常 , 着 年 龄 的 增 Af是 随
e 等[ 提 出 , 因 多 肽 与 血 栓 事 件 有 关 , 们 发 现 纤 维 蛋 白 r 8 基 他
从 而抑 制凝 血 恶 烷 A2 trmb xn , 栓 素 A ) (ho o a e A2 血 2 的生 成 。
( 1 ) 形 成 的凝 血 酶 迅速 与抗 凝 血 酶 ( Tn ) 合 形 成 凝 血 F+ , A /结 酶一 凝 血 酶 复 合 体 ( AT) 而 且 凝 血 酶 裂 解 纤 维 蛋 白 原 抗 T ,
凝状 态[ : 血 酶 原 激 活 过 程 中 可 释 放 出 凝 血 酶 原 片 段 1 2 凝 ] +2
阿 斯 匹 林 的 作 用 机 制 是 使 血 小 板 花 生 四 烯 酸 代 谢 途 径 中 的环 氧 化 酶 活性 基 因第 5 9位 丝 氨 酸 乙 酰 化 后 失 去 活 性 , 2
危 因素 的有 无 进 行危 险分 层 , 年 龄 在 6 对 5岁 以上 , 有 高 危 没
因 素 的 个体 , 即使 不 予 抗 凝 治 疗 ,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发 生 率 也 缺
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的最新进展

ABC评 分 重 视 生 物 标 志 物 水 平 对 卒 中 预 测 的 价 值。年龄、卒 中 /短 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 史、N末 端 脑 钠 肽前体以及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I对卒中预测的区分
度和一致 性 均 好 于 CHA2DS2VASc,即 使 删 除 卒 中 / 短暂性脑缺 血 发 作 史 (ABC评 分 中 权 重 最 高 的 危 险 因素 ),ABC评 分 的 风 险 预 测 能 力 依 旧 显 著 好 于 CHA2DS2VASc,针 对 低 危 患 者 (年 卒 中 发 生 率 < 1%),ABC评 分 是 比 CHA2DS2VASc更 灵 敏 的 预 测 模 型 [2]。 23 ATRIA评分
表 1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分的适用特征
d?
!"#$
%&
'&
!"#$%&$ d?
/$!"#%&$ )0)
()*+,-./01 56789:;12/<= 0+ 'D#EF/GHI JK+,-LM
2+,34
,>?34212@ABC0
NOP+,34212?QRCP
*$!"#$%&$'#&( )1$
相较于最初的 CHADS2,CHA2DS2VASc大幅增加 了高危患者的检出率,但预测能力尚不足(C指数 < 07)。保留 CHA2DS2VASc主体的改良版本 则 较 原 版本统计效力有着部分提高。 11 R2CHADS2
R2(renalrisk)指 肾 病 风 险。肾 小 球 滤 过 率 < 60mL/(min·1.73m2)的患者房颤发病率远高于一般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防治--姚哓喜1ppt课件

主要内容
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 急性期治疗 一级、二级预防 口服抗凝药相关性脑出血(OAC-ICH) 华法林使用及相关问题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一级、二级预防 部分指南对预防的推荐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9》
(5)、除禁忌证外,有任何一种高危因素或≥2种中危 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应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控
制在2.0~3.0;I级推荐,A级证据)。
美国AHA推荐以CHADS2评分来确定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程度。 0分为低危:建议口服阿司 匹林; 1分为中危:建议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抗凝; ≥2为高危:建议应口服抗凝药。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9》
(3)、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年龄小 于60岁、没有其他心脏病或任何一种血栓栓塞危险因 素(低危患者)的心房颤动患者,推荐采用75~325 mg/d阿司匹林预防卒中(I级推荐,A级证据)。
(4)、除禁忌证外,有任何一种中度危险因素的心房 颤动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75~325 mg/d)或华法 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0—3.0;I级推荐, A级证据]。
外周栓塞:约70%外周栓塞在下肢血管,上肢占15% 肾动脉加内脏血管占15%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
主要内容
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 急性期治疗 一级、二级预防 口服抗凝药相关性脑出血(OAC-ICH) 华法林使用及相关问题 新型口服抗凝剂
《神经病学第6版》---脑栓塞
与脑血栓形成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主要是改善 循环、减轻水肿、防止出血、减少梗死范围。
在合并出血性梗死时,应停用溶栓、抗凝和抗 血小板药物防止出血加重。
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关键 词 : 心房 颤 动 ; 危险 因素 ; 凝 治疗 ; 血性 脑卒 中 抗 缺
d i 0 3 6 /.sn 10 5 7 . 0 0 0 . 0 o :1 . 9 9 ji . 0 4— 7 5 2 1. 4 0 6 s 学科 分类 代码 :3 0 5 2 .4 中图 分类 号 :R 4 . R 4 . 5 7 3 3;5 1 7
lf i l n ie mi to e,At a b il t n c n e e h e tn lf fpaint. Ac ie a tc a u a tte t n ie man y o s he e sr k i i r lf rlai a v n t r a e ie o te s o t n i o g l n r a me t v a d p e e i n o s h mi to e a e p ri u a l mp ra ti a in s wih ara b ilto . n r v nt fic e c sr k r a tc lry i o n n p t t t t lf rlai n o t e i i Ke wo ds At a b i a in;Rik f co s;An i o g a tt e a y;Ic e c sr k y r : r lf rl t i i l o s a t r tc a uln h r p s h mi to e
第3 4卷 2 1 第 4期 00年
黑
龙
江
医
学
Vo. 134, . No 4
HE ONG JANG MEDI L r2 0 p . 01
25 7
心 房 颤 动 与缺 血性 脑 卒 中 的关 系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存在较高的卒中和出血风险。
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1. 卒中风险评估卒中是房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
1.1 CHADS2评分系统CHADS2评分系统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卒中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历史,赋予相应的分值。
根据总分数,将患者分为低风险(0分)、中风险(1-2分)和高风险(≥3分)三个等级。
1.2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一种更全面的卒中风险评估方法,相比于CHADS2评分系统,它增加了年龄在65-74岁之间、性别类别为女性和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中风/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疾病和年龄在65-74岁之间的分值,赋予相应的分值。
根据总分数,将患者分为低风险(0分)、中风险(1分)和高风险(≥2分)三个等级。
2. 出血风险评估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主要手段,但抗凝药物使用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HAS-BLED评分系统。
2.1 HAS-BLED评分系统HAS-BLED评分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出血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患者的高血压、肝肾功能、出血史、卒中史、年龄、药物和酒精滥用等因素,赋予相应的分值。
根据总分数,将患者分为低风险(0-2分)和高风险(≥3分)两个等级。
3. 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的指导意义根据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低卒中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不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对于高卒中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抗凝药物是首选治疗;对于高卒中风险和高出血风险的患者,需要子细权衡利弊,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引言概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卒中和出血等风险。
为了准确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方法。
正文内容:1. 卒中风险评估:1.1 年龄:年龄是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重要因素。
年龄越大,患者的卒中风险越高。
1.2 性别: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卒中。
1.3 高血压:高血压是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卒中的风险较高。
1.5 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也会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2. 出血风险评估:2.1 风险因素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的风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2.2 抗凝治疗评估: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抗凝治疗,因为抗凝药物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2.3 出血风险评分: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因素,进行评分,以确定患者的出血风险等级。
2.4 出血风险预测模型:利用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
3. 卒中风险评估工具:3.1 CHA2DS2-VASc评分:该评分系统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因素,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3.2 HAS-BLED评分:该评分系统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史等多个因素,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
4. 预防措施:4.1 抗凝治疗:对于高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是预防卒中的主要手段。
4.2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4.3 控制卒中风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4.4 出血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需要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并进行定期的出血风险评估和管理。
5. 总结:通过综合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的心房不规则地跳动。
房颤患者面临着较高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因此对于这些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
1.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的常用工具是CHA2DS2-VASc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心衰、血管疾病等因素进行评分,从而判断患者的卒中风险。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年龄≥75岁:2分- 年龄65-74岁:1分- 男性性别:1分- 既往卒中或者TIA病史:2分- 高血压:1分- 糖尿病:1分- 心衰:1分- 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1分根据患者的评分结果,可以将房颤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风险层级。
对于低危患者,普通不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对于高危患者,普通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2. 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的常用工具是HAS-BLED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有无出血史、高血压、卒中史、酗酒等因素进行评分,从而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高血压:1分- 肝肾功能不全:1分- 卒中史:1分- 出血史:1分- 年龄≥65岁:1分- 酗酒:1分- 药物(如NSAIDs):1分根据患者的评分结果,可以将房颤患者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个层级。
对于低风险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对于高风险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并且定期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
3. 其他考虑因素除了CHA2DS2-VASc评分系统和HAS-BLED评分系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
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肾功能、药物治疗史等都可以影响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
因此,在进行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6种房颤管理方法远离卒中并发症(心房颤动与卒中预防)

6种房颤管理方法远离卒中并发症1抗凝治疗预防卒中2019AHA/ACC/HRS指南指出抗凝适应证为男性CHA2DS2-VASc评分22分,女性CHA2DS2-VASc评分23分(I类)。
除二尖瓣中、重度狭窄以及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患者外,均应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
如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但不能维持INR水平时,则可以换用NoAC(例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
选择抗凝治疗方案时,应注意平衡卒中和出血风险,可通过CHA2DS2-VASc和HAS-BLED等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严格评分,综合选择。
2左心耳封堵研究证实左心耳封堵可降低心血管及全因死亡风险,对卒中的预防效果更佳。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指出,对于CHA2DS2-VASC评分2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进行左心耳封堵以预防卒中:①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②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血栓栓塞事件;③HAS-BLED评分23分,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IIa,B)o3心室率控制房颤心室率控制包括急性心室率控制和长期心室率控制。
房颤患者的最佳心室率控制目标值尚不明确,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症、心功能状态等情况个体化地确定。
宽松心室率控制(静息心率<110次∕min)可作为心室率控制的初始心率目标(Ila,B)o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直接同步电复律(I,B)。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者,可考虑静脉使用胺碘酮以急性控制心室率(lib,O o LVEF240%的房颤患者,可选择口服B受体阻滞剂、非二氢毗咤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草)或地高辛(I,B);LVEF<40%的房颤患者,可选择口服B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I,B)。
单一药物未能达到心室率控制目标时,可考虑联合药物治疗(∏a,B)o完善超声心动图检吊(I.O进行室率控制治疗(I.B).必要时联合为物治疗(Ua.C)初始11标静息心率<110次∕min(Ila.B),避免心动过缓左心室射血分数去40%—!- ------------------ YP受体阻维拉帕米/ Wtrr4滞剂地尔破尊世商辛联合用药以达到靶心率目标或进一步控制症状地高节地高辛•剂.或维拉帕------- --------- 米/地尔破草图2房颤心室率控制的药物选择流程推荐静脉使用B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或非二氢毗咤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草)用于急症但不伴有预激综合征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增加患者发生卒中和出血的风险。
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非常重要,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一、卒中风险评估卒中是房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最常用的评估工具是CHA2DS2-VASc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病史以及其他危(wei)险因素来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
根据CHA2DS2-VASc评分系统,患者的卒中风险可以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 年龄(Age):- 小于65岁:0分- 65-74岁:1分- 大于等于75岁:2分2. 性别(Sex):- 女性:1分- 男性:0分3. 心脏病史(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Age,Diabetes,Stroke):- 有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大于75岁、糖尿病或者中风病史:1分- 无心脏病史:0分4. 血管疾病(Vascular Disease):- 有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或者主动脉斑块:1分- 无血管疾病:0分5. 年龄(Age):- 65-74岁:1分- 大于等于75岁:2分6. 性别(Sex):- 女性:1分- 男性:0分7. 临床状况(Clinical Status):- 稳定:0分- 不稳定:1分根据患者的得分,可以将其卒中风险分为低风险(得分0)、中风险(得分1-2)和高风险(得分≥3)三个等级。
根据患者的卒中风险等级,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卒中的发生。
二、出血风险评估除了卒中风险,房颤患者还需要评估出血风险,因为抗凝治疗可能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目前最常用的评估工具是HAS-BLED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肝功能、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历史出血史、血压和药物使用情况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存在较高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指标和数据。
一、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该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血管疾病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判断患者的卒中风险等级。
2. CHADS2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在CHA2DS2评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增加了更多的卒中风险因素的考虑。
该评分系统主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
评分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卒中风险。
3. HAS-BLED评分系统HAS-BLED评分系统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工具。
该评分系统考虑了患者的高血压、肝肾功能损害、出血史、年龄、药物治疗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
评分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
二、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1. 高血压高血压是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变性和脆性增加,增加出血的风险。
2. 肝肾功能损害肝肾功能损害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的风险。
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出血风险。
3. 出血史患者的出血史也是评估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如果患者有较多的出血史,说明其出血风险较高。
4. 年龄年龄是影响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也会增加。
5. 药物治疗房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这些药物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需要考虑在内,以评估其出血风险。
总结: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进展与挑战

作 者单 位 :0 17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仁济 医院神经科 2 02
E— i:lia s h t i. o mal l n @ omalc r y n
有所改进 , 0 2 6年 的美 国心脏病 协会/ 国卒 中协 0 美
1 1 % ( 劣效 和优 效检 验 , 0 0 1 。 主要 出血 .1 非 P< .0 ) 率 分 别 3 3 % 、. 1 ( : .0 ) 3 1 % ( . 6 2 7 % P 0 0 3 和 . 1 P= 0 3 ) 每 年 颅 内 出血 率 分 别 0 3 % 、 . 2 和 .1 , . 8 0 1%
、
心 源 性脑 卒 中的危害 越来越 大
来 自美 国 Fa nhm 的研 究显 示 , rmiga 心源 性 卒 中 约 占所 有缺 血性卒 中的 1% ~ 0 , 中心 房 颤 动 5 2% 其
(t a f rl i , F 是 重要 的病 因, a i bia o A ) rl i ltn 占所 有心 源 性
查 显 示, 普通 人群 的 A F患 病 率 为 0 6 % ; F人群 .1 A
的 脑 卒 中 患 病 率 为 1. % , 高 于 无 A 者 的 21 远 F
2.1 _J % 4。
预 计我 国有 A F患者 8 0—10 0 0 0万 剖。
A F者 发 生 脑 卒 中 的风 险 是 普 通 人 群 的 4~5 倍 。Fa nhm 心 脏 研 究结 果 显 示 , F者 发 生 脑 rmiga A
或 10n , 日2次 ) 5 a 每 g 3组 , 疗 2年 。 以卒 中和 系 治 统栓 塞 事 件 为 主要 终 点 , 3组 的 主 要终 点 年 发 生 率
心房颤动卒中风险评估进展(完整版)

心房颤动卒中风险评估进展(完整版)一、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发展史从最初1991年Framingham研究证实房颤增加卒中风险开始,卒中风险评估经历了预测精度提高和从识别高危患者转为排除低危患者的主要历程。
2001年,CHADS2评分首次建立,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在这项美国人群的队列研究中(n=1733),CHADS2评分凭借较高的预测准确度(C指数0.82),被用于进行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6。
该评分综合了最主要的卒中风险因素,包括心力衰竭(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压(H-hypertension)、高龄(A-age ≥75)、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S-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该评分的优点在于能够识别卒中高危患者(CHADS2 ≥2分),但该评分中0-1分的患者也有相当高的卒中风险。
2010年,在CHADS2评分的基础上,一项研究对卒中风险进行了再分层,建立了CHA2DS2-VASc评分,成为目前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和抗凝策略制定的基石7。
该评分增加了血管疾病(V-vascular disease)和性别(S-sex category)因素,同时将年龄分为三层(<65, 65-74, ≥74)。
藉此,CHA2DS2-VASc评分提高了房颤卒中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更重要的是该评分能有效识别卒中低危患者(0-1分)。
在被CHADS2评分判定为低危的患者中,仍然有1.4%/年的卒中风险;而被CHA2DS2-VASc判定为低危的患者未发生栓塞、卒中事件,可以不进行抗凝治疗。
目前该评分在众多人群中得到验证,受到诸多国际权威指南的推荐。
二、卒中风险评估国际研究现状目前针对房颤卒中风险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现有评分模型的验证及改进;应用生物标志物进行卒中风险分层;卒中风险的动态评估;各房颤亚型对卒中风险的影响;房颤射频消融后卒中风险评估与决策制定。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引言概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容易出现心脏血液循环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和卒中的风险增加。
同时,房颤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时也可能面临出血的风险。
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其相关内容。
一、卒中风险评估1.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该系统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史等因素进行评分,以预测患者未来5年内发生卒中的风险。
评分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给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1.2 单项危险因素评估除了CHA2DS2-VASc评分系统外,单项危险因素评估也是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单项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衰、血栓栓塞史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这些单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卒中风险。
1.3 心房超声检查心房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通过检查心房内的血流情况、心房内血栓的形成情况等,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卒中风险评估指标。
心房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二、出血风险评估2.1 HAS-BLED评分系统HAS-BLED评分系统是评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出血风险的常用工具。
该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肝功能、肾功能、出血史等因素进行评分,以预测患者在抗凝治疗中出血的风险。
评分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抗凝治疗方案。
2.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
常见的血液指标包括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等。
通过检查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出血风险。
2.3 临床观察临床观察也是评估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鼻血、消化道出血等。
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出血风险因素,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指导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指导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属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
1、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合理用药,规律测量血压,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
一般需要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2、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抗栓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必要时可通过控制饮食。
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注意监测尿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4、血蹈异常大量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粗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5、吸烟影响全身的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船蛋白水平,因此脑卒中患者要绝对戒烟。
6、饮酒一定要适度,男性每日饮酒量:白酒应<一两,啤酒<1瓶,女性减半,对不饮酒者,不提倡少量饮酒来预防脑卒中。
7、饮食不合理提倡每日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趋于合理,应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5克,禁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8、缺乏体育运动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每周3到4次,每次230分钟,对减少心脑血管病大有益处,。
“心”如鹿撞,莫轻忽中风

心房纤维颤动“崛起”,成为引发中风的 新一代杀手。
“我只是心律不齐,怎么会突然 中风?”这是许多心律不齐患者突然中风后最 常见的疑惑之一。
没错,中风成因甚广,心脏 问题也是其一,而心房纤维颤动(临床上最常 见的心律不齐问题)已被证实,是引发中风的新一■代杀手。
缺血性|凶中风有20%是心房纤维 颤动所导致,而心房纤维颤动患者中风的概率 也比一般人高出5倍,病发后的死亡风险也比一■般人尚。
预防及治疗心房纤维颤动是医疗界降低中 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心房纤维颤动患者 不光是中风概率比一般人高,心房纤维颤动所 引发的中风后果也更严重,不仅可能造成患者 丧失正常活动能力,而且可能导致患者终生残 疾。
心房纤维颤动所引发的中风是可以预防 的,这类患者也是近年来医学界预防中风的重 要目标患者。
所以,若察觉自己出现心慌、胸 痛、疲劳、呼吸困难、头晕或昏厥等症状,或 者感觉心脏像小鹿乱撞般扑通直跳,千万别掉 以轻心,建议及早会诊心脏专科医生以正确诊 断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7项预防中风建议随着心房纤维颤动被医学界视为中风的新 一代杀手,大家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
下面是 预防中风的7项建议:1.提高民众对于心房纤维颤动及相关中风 问题的醒觉意识。
2. 发展医护人员及民众之间早期诊断心房 纤维颤动的协调策略。
3.提升医生或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达到 及早诊断及适当治疗患者的目标。
4.促进新治疗方案开发及使用,协助心房 纤维颤动患者预防中风。
5. 主张遵循科研验证治疗方案,改善疾病 管理效果。
6. 为心房纤维颤动患者提供同等且适当的治疗监督、服务及资讯。
7.深入研究心房纤维颤动的病因、流行率、预防及管理。
目前我国心房纤维颤动患者在预防中风方面的成效并不理想,原因在于缺乏正确疾病诊断、治疗管理欠佳及抗凝血剂使用不当等。
正确使用抗凝血剂治疗能有效降低三分之二心房纤维颤动患者的中风风险。
早期抗凝血剂药物发展不足、容易出现副作用等局限性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新型药物可以让心房纤维颤动情况获得很好的控制,避免患者成为中风受害者3由心房纤维颤动所引发的中风不仅仅涉及患者本身,而且对照顾者和家人都是一项沉重负担,更会对整个社会和医疗体制带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 分泌,并受炎性介质的调节。
能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上的氧化卵磷脂, 生成促炎物质,具有促炎症和促动脉 粥样硬化的作用 。
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发展到严重程度,将要或者已经出现 向血管内腔破裂时,将会被大量释放入血液,致使其血液 内的水平会大幅增高,因此在血液中的浓度就能够反映动 脉粥样斑块的炎症程度。
谢 谢!
检测模式是抗凝患者的最佳选择
患者自测与常规检测相比,更理想
患者自测与常规检测相比,更好地降低临床事件
: 在目标区间的时间 ( ). ; .
: . ;.
抗凝治疗的系统管理
抗凝门诊 患者手提式自我监测仪 计算机辅助
提高抗凝治疗质量
[]
减少出血
[] []
[]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 ()
√
卒中或系统栓塞( 优效)
√
降低出血卒中
√
降低缺血卒中
√
降低死亡
(√)
降低严重出血
增增加加胃心肠肌出梗血死
(√√)
较少治疗中止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
√
√
√
√
√
√
√
√
√
√
(√)
√
;;
新型抗凝药物
华法林
费用 瓣膜病 特异性拮抗剂 肾功能不全 合并用药和药物转换
小结
心房颤动是全球面临的挑战,未来中国房颤患者 也将快速增长。
. 实际应用中的困难 监测和剂量调整不方便,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患者的依从
性差 . 医生对于抗栓获益风险的观点– :低估获益,高估出血 阿司匹林: 高估获益,低估出血 . 老年人抗凝的顾虑 认知异常导致剂量依从性差 摔倒危险增加 严重出血 (如颅内出血) . 医生更加顾虑药物相关的出血
. ,;. ,;. ,;. ,
房颤导致的卒中致死和致残率高。 现实的医疗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房颤动
卒中的预防很不理想,华法林的应用比例较低, 中国低于。 抗凝治疗的指南依从性差,急需改进。 危险评分,规范使用华法林,合理使用新型抗凝, 建立抗凝门诊和系统管理。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血管内皮炎症的独立危险因子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是新的危险
因子 能够独立预测的风险 独立预测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提示
性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 样硬化
寻找能够反应这种动态变化过程的介 质尤为重要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 )一种新的炎性反应标志物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英文简写。
又称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房颤导致的卒中患者天死亡率为非房颤患者倍
,
房颤抗凝治疗不足:中国数据
一般人群
房颤住院
华法林 无抗凝 阿司匹林
因急性卒中住院
,. ;. , . ;:. ,
急诊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全球注册
抗凝治疗的指南依从性差:中国住 院患者回顾性研究
百分比
无抗栓治疗 华法林 阿司匹林
≥
<
()
()
指南依从性差的原因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的研究
诊断房颤合并卒中危险因素
适合华法林?
是
否
: : : :
项非瓣膜心房颤动研究的比较
特征 例数 年龄(岁) 男性 () 未用华法林 ()
≥ () 卒中、史 () 心肌梗死史 () 心力衰竭() 糖尿病 () 高血压 () ()
新型抗凝药物与华法林比较的获益
终点
达吡加群
卒中或系统栓塞( 非劣效)
如何改善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
危险评估分层: 规范使用华法林:目标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非瓣膜病房颤 系统管理:抗凝门诊和监测
指南推荐卒中危险分层:
危险因素
▪ 近期心衰史 ▪ 高血压病史 ▪ ≥岁 ▪ 糖尿病 ▪ 脑卒中
积分
.:
华法林抗凝最佳范围
抗凝治疗窗出血临事件低强度的抗凝没有证据!
临床意义
检测血液中的,可有效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程度及 其稳定性。预警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发生,对预防心脑血 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意义: .预测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评价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病情。
.评价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预测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可有效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 情况及其稳定性。可预警心肌梗死和脑栓塞的发生,对预 防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住院病人,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患病率: 年龄分层
()
>
~
胡大一等。中华内科杂志,; :
~
~
>
心房颤动使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倍
,
随年龄增加房颤导致的脑卒中所 占比增加
()
<
,
房颤导致的卒中致残率更高
房颤 非房颤
,
脑卒中后天死亡率
参数
()
房颤比非房颤
(–)
吸烟比非吸烟
(–)
冠心病比非冠心病
(–)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的挑战
胡大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美国
16.0
14.0
12.0
10.0
()
8.0
6.0
4.0
2.0
0.0
. ..
..
中国心房颤动患病率 年龄性别分层
男性 () 女性 ()
<
≥ 年龄,岁
胡大一,等. 中华内科杂志;
中国心房颤动住院率
占住院患者的比例
, . , ;:
平均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
血栓栓塞性卒中
患病率高 多发性梗死、面积大
易发生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重
死亡率高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
人群流调,
住院病人,
胡大一,等. 中华内科杂志; ;人群流调 戚文航,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 病例对照研究 胡大一,等. 中华内科杂志;; :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