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分类与练法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气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通过运用呼吸、动作和意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增加体能、提高免疫力、调整情绪等功效。
下面将介绍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一、功理气功的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血调和:气功的基本原则是调和人体的气和血,使其运行通畅,保持身体的整体平衡。
2. 气血充盈:气功练习可以增加气血的供给,使身体的脏腑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增强器官的功能和抵抗力。
3. 精神集中:气功练习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调节身体和心理,达到放松身心、平静思绪的效果。
4. 气的疏通:气功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来疏通气的流动,促进气的循环和运行,以达到调整身体机能的目的。
二、功法气功的主要功法有以下几种:1. 呼吸法:气功注重修炼呼吸,重点在于缓慢、均匀、自然地呼吸,通过深呼吸来增加氧气摄入和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2. 动作法:气功练习中的动作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站桩功、五禽戏、八段锦等。
这些动作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姿态,配合呼吸和意念来调节气的运行。
3. 静心法:气功修炼中常有静坐冥想的元素,即通过静心、集中注意力来调整心理状态,达到身心放松、冥思安宁的效果。
三、诀窍气功的练习方法有一些诀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修炼:1. 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气功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避免过度劳累或者拖延无效。
2. 注重呼吸质量:气功强调呼吸的深、缓、均匀,应注重呼吸的质量而非数量,避免急促或过慢的呼吸。
3. 姿势要正确:气功的姿势和动作非常重要,应正确把握姿势,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带来的伤害。
4. 小心过度用力:练习气功时,应注意用力的度,避免用力过度造成肌肉或关节的损伤。
5. 坚持练习:气功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修炼方法,应持之以恒,每天坚持练习一定时间。
气功的成功修炼需要了解其功理、合理掌握功法和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诀窍。
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够获得气功的健康和心灵上的益处。
健身气功的分类

健身气功的分类
健身气功可以根据其来源和特点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健身气功分类:
1. 内家气功:内家气功是指以气的运动和调节为主要方法的健身气功,注重内功修炼。
代表性的内家气功有太极拳、八段锦等。
这些气功强调身体内外的协调,通过缓慢而流畅的动作来培养内力、调整呼吸和提高身体灵活性。
2. 外家气功:外家气功强调身体的力量和爆发力,注重锻炼身体的肌肉和韧带。
代表性的外家气功有少林功夫、洪拳等。
这些气功注重身体的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
3. 医疗气功:医疗气功是一种以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气功。
常见的医疗气功包括八段锦、五禽戏等。
这些气功通过调整身体的气机和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 健身养生气功:健身养生气功是一种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目的的气功。
常见的健身养生气功有八段锦、五禽戏等。
这些气功通过调整身体的气机、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以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5. 其他气功: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气功分类,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功,如易筋经、六字诀等。
这些气功
一般具有特殊的修炼方法和效果,适合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训练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功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目标来确定,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练习。
【图解】气功养生基本功,附具体操练方法

【图解】气功养生基本功,附具体操练方法气功锻炼的基本功法,以“气”为开端,以“功”为结果,形式多样,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但万法归宗,任何功法都要从基础功的锻炼开始。
今天我们重点谈谈基础功的具体操练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静功是气功锻炼的基础,主要包括站功、坐功、跪功和卧功四大类型。
各类功法起势和收势均为混沌一体势,又称混沌一体功,简称混沌功,分站功、坐功、跪功和卧功混沌一体势(混沌一体功)四大基本类型。
一、混沌一体站功(一字站功):起势和收势。
混沌一体站功,又称混沌一字站功(|字功),简称一字功(|字功),均以立正势为起势和收势。
一字功(|字功)是气功锻炼起势——行功——收势的基础环节,遵循三调要领进行锻炼。
(一)、姿势(调身)。
立正势起。
两腿合拢,两脚呈立正势,两手在体侧紧贴两腿自然下垂,两臂尽力伸直。
身体正直,正头,展胸,竖脊,昂然屹立。
(二)、呼吸(调息)。
调匀呼吸,吸气6——9秒,吸气时全身尽力绷直,屏息3——6秒;呼气6——12秒,呼气时全身放松。
共呼吸6——12口气。
初学者以自然呼吸法为宜,不必刻意强调腹式呼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三)、心意(调心)。
宁神静气,意守丹田,想象天地人上中下一气贯通,全身轻松舒畅的情景。
呼气,天气降,想象一股清气从天而降,氤氲全身。
默念:天气降,天降运气,我是最幸运的人;吸气,地气升,想象一股蒸气从地而升,温暖全身。
默念:地气升,地升福气,我是最幸福的人;和气,想象天地二气交合于丹田,小腹部温馨舒适。
默念:人气聚,人聚和气,我是最和气的人,我是最健康的人。
二、站功站功主要包括一字站功、大字站功和马步站功三类功法。
除姿势变化外,呼吸(调息)和心意(调心)均同一字站功。
(一)、混沌一字站功。
(二)、大字站功。
一字站功起。
两腿分开,比肩稍宽,两臂从体侧抬起至平肩,掌心向下,呈大字形。
身体正直,正头,展胸,竖脊,昂然屹立。
(三)、马步站功。
1、垂撑势马步桩功。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来调整人体的气机,达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将从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气功的相关知识。
一、功理气功的功理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气血循环和脏器功能都与经络有关。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经络的畅通,让气血得以调和流通,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1. 阴阳五行理论气功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指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的相互关系。
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内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必须达到的和谐状态。
而五行是指人体的五脏五腑与自然界的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从而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2. 经络学说二、功法气功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种。
1. 静功静功是指气功的静态练习方式,主要包括静坐、静行、静卧等方式。
通过静功的练习,可以使人体内部的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强身健体的作用。
2. 动功三、诀窍气功的练习有一些要注意的诀窍,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诀窍。
1. 呼吸诀窍气功的呼吸诀窍可以概括为深呼吸、细熟呼吸和长呼吸三个方面。
深呼吸是指通过鼻子深吸气,使得气息进入到气海,然后慢慢地由口吐气。
细熟呼吸是指通过鼻孔吸气,使得气息细腻、柔和,然后由口息气。
长呼吸是指呼吸的过程要尽量细、慢、长,这样可以增加气血的循环,达到调和身心的作用。
2. 意念诀窍气功的练习需要有一个专注的意念,通过意念的调动可以使得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练习时,注意要集中精神,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练功当中。
3. 姿势诀窍气功的姿势诀窍是指练功时要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尽量放松自己,使得气血得以畅通。
同时要保持舒缓、稳定的呼吸节奏,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度放松。
气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保健养生的目的。
气功养生法

气功养生法气功分类法气功,古称吐纳、调息等等。
它是祖国医学遗产中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一种医疗保健活动。
气功的分类按人体内在作用,分为内功和外功;按人体活动的形式,分为动气功和静气功;按外部负荷作用于人体的形式,分为硬气功和软气功(也称轻气功)。
内功以练静为主,主要用于防治疾病。
外功则以练动为主,主要用于强身治病,也用于武术技击防卫。
硬气功主要通过运气、闭气和高度意念集中而作出力量过人的表演,如头撞石碑、腹托千斤、手折钢筋等等。
当然,平常我们所讲的气功疗法,主要指内功和外功而言。
它一般是通过姿势(形)、呼吸(息)、意念(神)三方面的锻炼,达到调整机体内部功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修补再生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气功练习侧卧法一般采取向右侧卧,头略前俯,右臂弯屈在身旁,手放在离头约两寸处的枕头上,掌心朝上。
左臂自然舒展,手放在髋上,掌心朝下。
两腿自然弯屈,左腿置于右腿上。
两眼轻轻闭合,口唇合拢,上下牙齿轻轻接触,舌自然放平。
练功者侧卧定当后,即可开始练习气功气功练习动静相兼法在动静的练法和结合上,有的以静(内功)为主,有的以动(外功)为主。
但是,经验证明,总以动静相兼为好。
在动与静的一般结合上,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性格、是否患病等,把动功和静功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锻炼。
例如,在练完静功后接着练动功;也可早晨练静功,晚上练动功,或是在一个时期内以练静功为主,或是以练动功为主,等等。
这些都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妥为运用。
总之,只有把动与静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不致有偏。
气功练习对象区别对待法1. 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而定,总的原则不能使身体过度疲劳。
集体操练也不必强求一律,以舒适为度。
如有空闲时间,身心不感疲劳,可以多练,但不可勉强延长时间,留有余兴,当欲罢不能之时也可适当延长。
2. 男女有别。
如妇女在月经期间可以照常练功,但要减少意念(意守下丹田)活动,以免引起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
气功入门的练习方法和要领

气功入门的练习方法和要领气功是一种养生的手法,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怎么练气功与练习气功的要领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真气运行法,以及练习气功常见的注意的方面问题。
一、姿势(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
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
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
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二、对五官的要求(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
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
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
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
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
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
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
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
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
中医气功训练方法

中医气功训练方法
中医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
它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气功训练方法:
1. 调息:调息是气功修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深呼吸、长呼吸、逆呼吸等方式,调节呼吸频率、深度和方式,以培养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内心的平静。
2. 调身:调身是指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动作和运动,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和内在能量。
常见的调身方法包括静坐、站桩、太极拳、八段锦等。
3. 调心:调心是气功修炼的核心。
通过调节意识、心情和情绪,排除杂念,使内心平静、放松,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常见的调心方法包括意守丹田、放松身心等。
4. 观想:观想是通过想象和观照身体内的气机和能量流动,以增强身体感知和内在能量的方法。
常见的观想法包括气机观想法、内视观想法等。
5. 打坐:打坐是一种常见的气功修炼方法。
通过静坐、闭目、调节呼吸等手段,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身心的和谐。
打坐可以调节身体内的气血流通,促进身体健康。
6. 站桩:站桩是另一种常见的气功修炼方法。
通过站立、放松身体和呼吸,来调节身体内的气血流通和内在能量。
站桩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内在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气功是一种需要长期修炼的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在修炼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适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气功技法讲解

气功技法讲解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式,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维持身心健康。
在气功中,气的运行是重要的一环,通过练习气功可以增强体内气的流动,达到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效果。
气功的基本技法包括:站桩、蹲起、打坐等。
站桩是气功练习中最基础的动作,通过调整身体姿势,让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使气得以自然流动。
蹲起动作主要锻炼下半身肌肉和腰部力量,同时调节呼吸。
打坐则是通过慢速的呼吸和专注的心态,让气在体内流通,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另外,气功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法,如导引术、气归地术等。
导引术是通过意念
引导气在体内流动,增强气的活力和效力。
气归地术是将体内聚集的气通过呼吸运行,使之渐渐沉积于丹田,增强身体的能量。
气功的练习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站桩时要保持身体姿势稳定,肩背挺直,
注重呼吸。
其次是蹲起时要注意肌肉的韧性和力量,保持姿势正确。
最后是打坐时要保持心态平和,呼吸匀速,注意放松全身肌肉。
总的来说,气功是一种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健身方式,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还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因此,只要坚持练习,相信气功一定会给你带来健康和快乐。
愿大家都能享受气功带来的种种好处,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功的分类与练法
气功的分类与练法
说到气功,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吧,作为一种效果非常好,并且有科学依据的保健方法,它的养生功效,一直是让人啧啧称赞的,气功里面包含了很多学问,那么气功的分类与练法分别是怎样的呢,以下仅供参考!
气的种类依气的来源作标准划分
(一)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主要之气。
乃由肾中精气、脾胃水谷之气及肺中清气所组成,分布于全身各处。
(二)宗气:由清气及谷气相合而成,以贯心脉而司呼吸。
(三)营气:谷气之精专部分。
旨在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其运行路径有二:1.十二经脉(精专营气);2.任督,阳跷,阴跷。
(四)卫气:水谷之悍气也。
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五)脏腑经络之气:和全身的气一样。
是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
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府经络的组织结构、并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
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
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气功的分类
一般而言,气功可分两种,即养气与炼气。
养气就是道家静坐功夫,把气运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让身外景物诱导而外泄。
炼气乃以运行为主。
如拳术家在练拳时要用臂力,就把气运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气运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时,就把气运到全身。
气有呼吸的区别,呼为阳,吸为阴;呼为动,吸为静;呼为刚,吸为柔。
要把阴阳、刚柔、动静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
经常会有一些气功练习者,因为没有按照正确的心法进行练习,逆向而行,最后导致身体受到损害,还有一些练习者会因为练习的时候导致岔气,从而引起伤残,这些也都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要注意,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功法进行练习,不可逆走,贵当顺行。
练习气功的时候,要记得按照功法上面的进行练习,要注意好没一个关键点,以防因为一个不慎而导致岔气,那样就不好了,对身体内部是有损害的,如果按照功法经脉顺向而行的话,不仅可以感到身体很通畅,而且这时候才是最能真正出效果的。
古代气功一般划分为儒、医、道、释、武术五大派。
儒家气功以“修身养气”为目的;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宗旨;道家气功讲究“身心兼修”、“性命双修”等;佛家气功要求“炼心”以求精神解脱,其中入定派强调“四大皆空”,参禅派强调“修身养性”、“普渡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为了锻炼身体和提高技艺。
近年来,有人依据气功功法的特点,将古代气功归纳为静功与动功,并划分为吐纳、禅定、存想、周天、导引五大派。
吐纳派强调呼吸锻炼为主;禅定派强调意念锻炼为主,要求思想内联,静坐凝心,采取一些不复杂的方法来集中意念,一般的静坐均属这一派;存想派也强调意念锻炼为主,但要求用一种想象幻视到莫种事物;周天派强调在思想内联的基础上意气相依,推动内气感觉沿自己体内的任、督脉等经络路线周流,也称为内丹派;导引派强调以动功为主,特点是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或作为自我按摩。
气功的区别
硬气功
多在中国武术中练习坐马及站桩时同时进行,主要使全身肌肉紧
绷,以意识控制各组随意肌及半随意肌,气须要下沈到丹田部位(概念穴位),现代用语即是腹式呼吸,尽量拉下横隔膜,将腹肌最下部份绷紧,自己觉得身中之气到了丹田。
软气功
佛教之坐禅冥想,道家之养生功(及现代之柔软件操),皆属此类。
不需要紧绷肌肉。
将心念注意在深长呼吸上,使之无旁念。
慢式太极拳路及中国武术南拳门派咏春,最初入门练习之第一套拳路小念头,即属此类。
软气功不需要大量消耗体力便可以加强肺气量,亦可运动各处肌肉,包括人体内部之半随意肌,活动(被动)人体内部之脏腑器官,所以适合各类人士练习。
对老人,来经女士,病人等不可以作大运动量之人士特别适合。
我们也可将上述认识概括成一句话: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
心身疗法的种类很多,气功区别于其它众多自我心身疗法的重要之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人所独有的,以中医理论内容“调神”为核心指导的实践活动。
1.抱丹田
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湖泊河水边亦可),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时,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
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
随意呼吸,莫令耳闻。
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2.转丹田
立正站立,开左脚向左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
再从右向左转36圈,再吸一口气咽下。
是为转丹田。
3.晃丹田
立正站定,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圆形晃动。
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
先随意呼吸,然后再由左向右作圆周晃动,当身体晃动时,先向左半周吸气,吸气
时舌顶上腭。
当身体转向右边时呼气,呼气时舌抵下腭。
但晃动时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丝呆板之意,共约36下。
这样的平行转圆可以使代脉得到锻炼。
4.揉丹田
如前两脚立正站立,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
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古作划圆运动,也是吸气舌顶上胯(搭鹊桥),呼气舌抵下腭。
约36下。
5.击丹田
如前两脚站成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然后伸左脚向左前方半步,两臂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舌顶上腭吸气。
然后左脚后收,与右足井齐,两掌变拳一齐向丹田两边猛击,舌抵下胯呼气。
计36下。
6.折丹田
轻步站开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护去。
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护去。
然后两掌交叉一齐向前扑去,扑时叩首,为“以首叩碑”呼气;起时吸气。
这样腹部会得到压迫的锻炼,丹田也会充实起来。
7.搓丹田
取一木凳,随意坐下,右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左腿压在右腿上。
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
然后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气,气贯丹田,如此36下。
再换成左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右腿压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上。
左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
然后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气,气贯丹田,也36下。
8.喷丹田
两脚立正,并脚而立,两手掌从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两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气。
然后一齐向前猛然推去,为“婴儿击食”,推出时喊“喝”,呼气,一共36下。
9.提丹田
立正站立,右子领左手,高举在头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处,两脚尖掂起,向空中吸气。
然后两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样,用力一齐向下拽,两肘打坠劲,坠到两手落到胸前,呼气。
这样子起吸气,下坠呼气,计36下。
通过强行呼吸,丹田气足,内气鼓荡,能达到内壮的目的,只有内壮才能力源丰富,劲力浑圆,用之不尽。
【气功的分类与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