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txt不要放弃自己!-------(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转身出门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看到这一句小编也心有感触,想起当初离家前往几千里外的地方的时候,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身为男儿,必须创出一片天,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专题一《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考情分析】

从近两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试题分布情况来看,主要考查了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古代雅典民主制、罗马法内容是命题热点,近三年来高考涉及的重点知识有:

1.古代中国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如2008广东单科第1题考宗法制、2008江苏卷第1题考郡县制、2008年山东文综第8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2008海南卷第6题考宋朝的枢密使,2007年高考考查了秦朝郡县制、唐朝三省制和宋朝的参知政事;2009天津文综第1题考西周宗法制继承原则、2009广东历史第2题考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即分封制度、2009辽宁宁夏文综第25题考西周实行的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2009广东卷第5题考明初废除宰相、2009海南卷第5题考西汉创设的制度刺史监察、2009江苏卷第2题考查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009浙江文综卷第16题考查了明代内阁。

2.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影响,如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的重要措施,如:2008江苏卷第13题考《十二铜表法》、2008年广东文基第29题考公民大会、2008海南卷第7题考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2009年天津文综第3题考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2009江苏卷第13题考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与轮番而治、2009海南卷第2题考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2009福建文综第20题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2009安徽文综卷第17题考查希腊民主的本质、2009广东文基第29题与2009宁夏辽宁文综29题都考查了罗马法、2009安徽文综第17题考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知识交汇】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分封制

A、内容: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B、评价:起初有利于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割据。

(3)宗法制

A、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实质是按宗法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最终以维护王权的稳定。

B、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C、特点: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D、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与神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封制宗法制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特点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

背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经过: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

A、由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B、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天下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A、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B、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位高权重;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军事。

C、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如廷尉,管理刑狱、司法;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

(4)郡县制

A、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含义:郡: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皇帝任命。

C、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

D、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5)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结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B、总结: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传承制度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地方继承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二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2)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概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演变:A、西汉武帝时,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B、魏晋南北朝时,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

C、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3)唐朝三省六部制

A、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C、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D、门下省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4)元朝的行省制度

A、内容:元代确定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制度。

B、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背景:A、明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B、胡惟庸案。(当时丞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被诛杀)

经过:A、明太祖时(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权归六部。(标志着君权取得对相权的彻底胜利。)

B、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形成--秦朝;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空前强化(顶峰)--明清时期;

结束--1912年宣统下诏退位。

B、中央制度:秦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元: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C、地方制度:秦:郡县制;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

(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作用: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

影响:

A、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A、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B、希腊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2)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A、措施--经济:颁布解负令;采取措施发展工商业;

政治: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4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设立陪审法庭。

(其中第四等级公民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B、意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专权,促进了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A、措施--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组成"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

B、意义--雅典国家最终形成;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4)伯里克利(公元前443-429年)时代的民主政治

A、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B、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大会中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C、"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轮值主席,执掌最高权力;

D、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由10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

E、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A、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专题纵横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占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

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2.罗马法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平民却少地或失地。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A、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

从整体结构上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等。

B、起源与发展

①共和国早期,平民不断与贵族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

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②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颁布于前449年。属于公民法。)

③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境内公民的法律。)

④万民法(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⑤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这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专题纵横: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

希腊民主罗马法律

历史条件古希腊多山多岛、城邦小国寡民、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罗马建立帝国及独裁统治;

罗马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

主要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组成。

历史作用希腊的古代民主政治为辉煌的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极盛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认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腊经济文化的进步,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的法律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受益于古罗马的文明,现在的许多法律制度就来源于罗马法。

【思想方法】

【例1】(2009年山东文科综合)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答案为C。

(一)分析2009年部分省高考命题特点

1.2009年江苏卷:主要考点涉及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宗法制、三省六部制;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希腊的民主制度、英国代议制及多极化格局等内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考查王安石等对科举考试的改革。总体来说,考查的是学科主体知识,体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理念。在试题呈现方式上,注重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创设。必修一占31分,其中选择题7题21分,改革回眸部分占10分。选考比例适当,政治史内容略有减少。第25题(A)考王安石变法,材料角度有新意,提供了同时代的范仲淹、

苏轼、司马光对科举改革的不同看法,即有全盘赞同,全面反对,也有区别对待,让考生据此进行判断,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009年广东卷:广东卷包括历史单科卷和文科基础能力试卷,必修一的考点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丞相制、君主专制下的特例、近代的责任内阁制、鸦片战争和马关条约、抗日战争、陕廿宁边区宪法和1954年宪法、三中全会、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罗马法、科学共产主义、欧盟和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等内容,非选择题所给的设问清淅,有较大的回答空间,较适合中等以上学生的自由发问和思考。

3.2009年海南卷:主要考点涉及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礼乐制、刺史制、君权与相权矛盾;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伯利克里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内战、冷战政策和舒曼计划等内容。本卷最大的看点是非选择题部分选取了"晚清教案"这一全新的材料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内容予以评价,能力要求很高,突破了现有教材的内容,无疑是个很大的突破,为今后命题留下很大的余地。此外,本卷十分注重考查知识间的联系,如看待改革与吏治的关系。必修一占40分,选取的比例相对较大,其中选择题11题22分,非选择题1题10分,改革回眸部分占8分。(二)展望2010年高考命题趋势

2008-2009年高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西周、秦汉、宋元、明清诸阶段、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等;从题型看,出现选择题和材料题;从高考趋势来看,朝着"三新"方向发展: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比较能力。从命题角度看,主要考查各项制度的内涵和影响,今后综合的可能性也很大,要特别注意。

2010年高考本单元还是命题重点,考生要特别注意我国传统节假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还有祭奠祖先、续家谱等,与宗法制之间的渊源关系。当前,我国正在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提倡制度创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现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注意寻找这部分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结合本专题在2009年的高考中涉及的知识点,对2010年高考复习导向是:掌握中国古代的政权结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两对矛盾;西方的古代政治制度则集中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制。鉴于目前反腐倡廉是党风建设的重点,不排除本专题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可能性。单独考查某知识是今年高考的复习重点所在。

文明史范式的命题趋势: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文明的演进是长时段的,"文明的产生、安定和成长需要经过难以计数的时间",它在环境、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过程中只是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方向,"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不会发生真正剧烈的变化"。

【专题演练】

1.(09南通市第二次调研)宗法制有利于西周稳定统治秩序,主要是因为它

A.保证了贵族特权地位 B.扩大了统治疆域

C.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D.被历代王朝沿用

2.(09济南市调研卷)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上述材料说明秦始皇()

A、赞同分封制

B、赞同郡县制

C、反对分封制

D、反对郡县制

3.(2010·福建师大附中期中·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 "社会政治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4.(2010·苏中四星级联考卷·1)史学家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己"。其中对

"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2010辽宁大连期中·4)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

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

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

D.激化了两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两周的灭亡

6.(2010湖南娄底联考·3)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7.(2010湖南娄底联考·4)柳宗元被贬谪湖南永州时所创作《封建论》中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8.(2009广东·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9.(2009淄博市检测二)有论者称,虽说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秦王朝却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实行男耕女织经营方式 B.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开创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10.(2009广东卷)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1.(2008宁夏,28)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12.(2008江苏,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

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09盐城市摸底考·21)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图图二秦朝疆域图图三西汉局部地方区域图

请回答:

(1)阅读图一,分封制对当时的周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简要分析这一制度最终走向崩溃的原因。

(2)图二表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3)阅读图二和图三,分析西汉和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不同?

(4)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反复说明了什么?

14.(2009山东济北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三:

材料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由图1和图3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图1到图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秦是如何实现由图2到图3变化的?

(2)根据材料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3)材料三、四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能实现么?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什么?

(4)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5.

(2009年广东梅州中学综测)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简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0分)

(2)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性质和运作方式,并客观评价雅典的民主制。(6分)

(3)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结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述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8分)

16.(2010济南模拟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

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独立宣言》

材料三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新主张?有何用意?(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4分)

(4)综上所述,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宗法制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A 项与西周政治稳定无关,B项是分封制的影响,D项是对后来的影响,不符题意。西周王位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是C。

2.B【解析】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本题首先要理解秦始皇的主张,

虽然秦始皇赞同郡县制,但材料中却没有体现这一信息,所以不能选择B项。

3.B【解析】用排除法或肯定法均可得出正确答案。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实行县制,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出现反复,汉高祖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最终解决王国问题,郡县制得以巩固。

4.A 【解析】读懂材料,周朝时期的制度将后世吸引为自己的重心。C项,是秦汉时期出现的。D项出现在元朝时期。B项,在东周末年被郡县制逐渐取代。A项,在后世有不断的继承。5.C【解析】ABD项说法有误。A项,分封制到了东周默契出现了逐渐瓦解的现象,诸侯经常不向天子进行朝贡。B项,分封制的对象除了王室之外还有功臣、先朝后代。D项,分封制在实行初期适应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但是到了后期由于血缘关系疏远开始逐渐瓦解。

6.B【解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在一起,后期周王室衰微,地方势力膨胀,形成诸侯纷争的局面。

7.A【解析】西周灭亡是周后期地方势力膨胀,诸侯割据造成的;秦朝的灭亡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8.D【解析】从秦朝初创皇帝制度,到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再到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以至于明代取消丞相,古代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条直线,如清初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就严重威胁了皇权,属于特殊情况。

9.B从秦朝开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实行这一政治制度。10.D【点拨】从秦朝初创皇帝制度,到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再到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以至于明代取消丞相,古代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条直线,如清初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就严重威胁了皇权,属于特殊情况。

11.C 解析:雅典城邦规定,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才具有公民的资格,因此符合这一规定的是C项。

12.C.解析: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制定严格的债务法规主要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奴隶处境并没有改善,排除含③的选项。

13.【答案】

(1)影响: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原因:经济基础变化(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依靠血缘关系维持的政治联系难以持久。

(2)制度:郡县制。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同:郡县制;异:西汉同时实行分封制。

(4)说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过程,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总不会一帆风顺。【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结合教材里的具体知识,分析图示内容。本题三幅图体现了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由分封制向郡县制演变的过程,解题关键在于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出现的背景、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并进而理解在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本题第(2)问失分多,对于秦朝疆域图不能立即与郡县制进行知识联系,导致在回答影响时丢分;第(4)问也容易丢分,不能从历史与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解答,思考角度往往不开阔,比较狭窄。

14.【答案】

(1)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瓦解,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弱兼并的局面;统一六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岭南、设立郡县等。

(2)支持(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

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3)不能;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等。

(4)积极: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消极: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秦末农民起义)②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

③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等。

【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片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古代政治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及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第(1)问考查西周到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读图的最佳方法是以都城确定朝代名称;第(2)问以贾谊《过秦论》一段史料来判断秦的统一的意义;第(3)问考查秦统一的主要原因;第(4)问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分积极的和消极的来分答,要求辨证的看待其影响。

15.【答案】

(1)产生的条件:①地理条件:山多地狭、宜耕地少、岛屿港湾多、临靠两大古代农业文明发源地,导致多样性: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小国寡民林立(城邦),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地理空间;②经济条件:工商航海发达:人员流动频繁、血缘淡化、地缘加强、重公平与法则、重个体、重技术,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③阶级条件:工商业阶级实力强大;④政治条件:城邦制度的小国寡民、政体多样、公民政治,小而多样,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⑤外部条件:借鉴吸收其他文明成果。(2)民主的范围:成年男子享有公民权利,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运作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评价:积极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缺陷:是少数人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参政方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①创立民主政体(制度):公民大会(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司法、监察机构)、五百人会议(常务执行机构)等。②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公民中选举司法人员;陶片放逐法等。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发放工资与津贴。

【解析】古代希腊相对于东方国家和早期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形成民主政治,就在于古代希腊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等条件,再结合教材所述知识,就可以形成正确的答案。

16.【答案】

(1)基本原则: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答出其中四项即可)

(2)主张:人们有反对压迫,追求幸福的权利。用意: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3)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4)作用: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答出其中四项即可)。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中外政治思想史比较分析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的迥异,经济环境的差别,社会关系等因素的不同,从而导致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差别。正因为其差异,才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引导我们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 关键词:差异研究政治思想借鉴吸收服务 一、中外政治思想发展历程 1、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历程概略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历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时期)、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时期)。与此相适应,西方的政治思想也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到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 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表现出突出的神学特征,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 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附庸。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 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2、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程概略

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程悠久,经历了先秦时期、汉代、隋唐、宋元、明清不同的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1)先秦政治思想,包括殷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其中,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大发展时期,诸子百家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2)汉代的政治思想。西汉东汉总共 400 年,政治思想发展的重点在西汉初期。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 思想与政治文化就是在董仲舒和汉武帝的推动下形成的。 (3)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处于发展的鼎盛阶段,然而政治思想的发展却相对平稳,基本趋势是汉以来主流思想的延传。不过在平稳中也有若干 闪光点,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重民与纳谏思想,韩愈的“道统论”等思想。 (4)宋元时期政治思想。宋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三条线索:改革思潮(王安石)、理学、功利思潮。元朝立国时间较短,又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因而有人提出元朝没 有政治思想,其实并非如此。宋代的理学本是民间学术,后来成为官方政治意识 形态,理学官学化的过程正是在元仁宗朝代完成的。 (5)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明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三条线索:一是朱元璋、张居正的集权思想;二是唯心学派的王守仁;三是王门后学泰州学派的平等思想。另 外还有李贽这一时期“异端思想”的典型。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 之是三位重要的思想家,其中黄宗羲的思想具有近代议会民主政治的色彩,足 以启发后人。 二、中外政治思想差异原因分析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走向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东西政治文化、政治理念的冲突和融合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对中国政治现实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研究其差异的原因对于发展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来自于古希腊,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在秦王朝就基本形成。

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

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 1.概述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1)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3)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以雅典为代表) 1、产生条件: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形成古代希腊位于爱琴海区域,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城邦制度:城邦制度是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城邦即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民主,是由希腊语的人民和统治派生出来的。城邦民主制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典范。(3)希腊公民:雅典城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构成: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对雅典全体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是开放的。国家的法令,政策和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由公民大会批准,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的五百人会议不过是执行公民大会意志的附属机构。 2、发展历程: (1)奠基:梭伦改革(BC594年) 梭伦改革主要有三项重要的内容:1 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负令“。此外还推行一系列发展工商业措施。2 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社会等级。按新宪法,全体雅典自由民,不论贵族还是平民,一律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3 在政治上,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会的作用 意义:它是平民反对贵族寡头斗争的一次胜利。恩格斯认为:它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二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 本节重点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难点 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知识概要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林立,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古希腊公民要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也掌握大部分社会财富,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基础。 1. 雅典,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由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掌握,属于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2. 斯巴达,寡头政治的代表。 (1)表现:国王世袭继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终身任职;监察官由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任期一年,不得连任,更换频繁。 (2)特点:实权掌握在国王和长老会手中,公民大会权力较小。 古代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

3. 罗马共和国的政体,表现在: (1)执政官,任期一年,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 (2)元老院,终身任职,是国家决策机构,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行动等。 (3)公民大会,负责立法、宣战和审判,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召开和表决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 特点:所有官职没有薪金;实权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级官员手中,公民大会的权力比较小;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4.罗马帝国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皇帝(元首)掌握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5. 古代希腊罗马政体的共同点:形式上都实现了分权;都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奴隶制度;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都没有资格参与政治。 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5-15世纪) 1. 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封建等级制) (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西王国(日耳曼人王国)的建立。 (2)影响:查理大帝时期(768-814),达到鼎盛;843年,一分为三,形成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2. 特征: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互相利用,又存在矛盾。 3. 法国14世纪初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与教皇对抗,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1)背景:王权与教会的冲突,法王腓力四世的召集。 (2)影响:强化了王权,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4. 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君主制: (1)1215年,英王被迫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肯定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贵族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 (2)13世纪后期,英国议会制度开始形成。 (3)14世纪中期年,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获得支持,而议会以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基础。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2)18世纪中期,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以下提供一个大致的概述: 1. 古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是政治制度演变的起点,城邦是希腊政治组织的基本单位。城邦由土地贵族、市民阶级和奴隶组成,政治权力在土地贵族手中。城邦制度强调公民的参与和民主原则。 2. 罗马共和制:罗马共和制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在这个制度中,权力由两个领导人组成的元老院和民选的执政官共同组成。共和制强调民主、政治平等和公民参与。 3. 罗马帝国: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共和制逐渐转变为封建君主制。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贵族阶级逐渐失去政治参与的机会。 4. 封建时代:在中世纪的封建时代,欧洲的政治权力逐渐从中央集权转移到地方贵族手中。封建制度强调封建主与领地间的关系,政治权力高度分散。 5. 君主封建制:君主封建制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演变形式。君主以神权的名义统治,政治权力再次集中在中央。 6. 绝对君主制:在16世纪及17世纪,绝对君主制开始在欧洲兴起。国王拥有绝对权力,与贵族和议会相互制衡。这种制度在欧洲许多国家持续存在到18世纪。

7. 启蒙时代的民主理念:18世纪,启蒙思想家开始提出民主和人权的理念。这些理念对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美国于1776年宣布独立成为共和制度。 8. 现代民主制度: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和美洲大部分国家逐渐转变为代议制民主制度。政治权力逐渐转移给选举产生的议会和总统,中央政府的权力加强。 总体来说,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从城邦制、共和制、封建制到现代民主制度的演变,是政治权力从贵族到国王再到公民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平衡发生了多次变化,不断求索适合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示范教案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教材分析 自古及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古希腊城邦政治大兴,诞 生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和以斯巴达为代表的寡头制,雅典民主制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发展 出了辉煌的政治文明,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传统和一系列原则机制。 古罗马历经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出了独特的混合政体模式以及元首制,浓厚的贵族寡头 特征成为近代精英政治的渊源,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提供了机构组织形式。中古西欧的封建 制度中诞生出以等级代表会议为特征的新君主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基础。 在汇集西方古代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之后经过不断发展完善,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教学目标 1.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相关内容并综合地图、文献等史料,巩固对英、法、美等国 典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特征的掌握,梳理西方自古及今政治制度演变发展的线索和脉络。 2.在已掌握世界史内容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比较法来分析两种或几种政治制度差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和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特征的比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材料“美国对古罗马的继承”及《美国国玺“天佑基业” 图案》图片

作为罗马主神殿的卡皮托山(Capitol Hill),被挪作美国国会山的官方名称,脱胎于古罗马元老院(Senatus)的参议院(Senate),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能否摆脱罗马共和国的盛衰循环,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联邦”(perpetual Union)?被立国者们视为自己肩负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罗马人的未竟事业将在美利坚人这里最终完成。国玺正面两则拉丁铭文:“Annuit Coeptis”(神助吾业)、“千秋伟业新秩序”(Novus Ordo Seclorum),脱胎于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和《牧歌》中的诗句。 ——《美国秩序的根基》作者:(美)拉塞尔·柯克 提出问题:美国立国之初,似以罗马的继承者自居,以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代政治制度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又有怎样的联系和传承?引出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美国立国一系列模仿古罗马的举动,引起学生对于古罗马所代表的古代西方和美国为代表的近现代西方间联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西方自古及今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导入本课的教学。 【讲授新课】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教师出示地图“古代希腊世界地形图”和材料 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农村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许多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相对隔绝且极其独立。

中国从古至今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从古至今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悠久,从古代到现代,政治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革,以适应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 以下是中国从古至今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个概述: 一、古代政治制度 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王权神授为主,国家实行世袭制,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君主将土地赐予诸侯,诸侯有义务为君主提供军事支持。 2.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君主将土地分封给宗室和功臣,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一定的权力,但需要向君主纳贡称臣。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中央政权逐渐衰落。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地方割据的特点,各国互相攻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4.秦朝: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官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实行焚书坑儒,强化思想统一。 5.汉朝: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诸侯王国,以巩固中央政权。同时,汉朝开创了察举制,选拔官员以实行官僚政治。

6.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制度多变。这一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标准逐渐转向门第出身。同时,地方上实行州郡制,州郡成为地方政治的基本单位。 7.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地方上实行道州县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外,唐朝还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逐渐转向才学。 8.宋朝: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上实行路府州县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宋朝还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继续以才学为主。 9.元朝:元朝实行一省制,中央政权高度集中。地方上实行行省制,行省成为地方政治的基本单位。元朝还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依然以才学为主。 二、近现代政治制度 1.明朝:明朝实行内阁制,皇帝通过内阁处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实行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府州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明朝还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仍然以才学为主。 2.清朝:清朝实行军机处制,皇帝通过军机处处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实行省、道、府、州、县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清朝还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仍然以才学为主。 3.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实行总统制,设立国民大会、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等五院,以实现民主政治。地方上实行省、县制,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引言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和结构,是国家政治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在东西方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将以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进行探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几个重要的阶段。 1. 早期统一王朝的建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始可以追溯到早期统一王朝的建立。早在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始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由于过于专制,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最终瓦解。 2. 儒家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随后,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替,包括汉朝、唐朝、宋朝等。这些朝代中,儒家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日益显现。儒家思想主张君主为天命所授,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责任,主张封建等级秩序。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科举制度的推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了科举制度的时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大特色。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并赋予他们行使权力的机会。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也增加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的机会。 4.朝代更迭与制度变革 随着朝代更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例如,明清时期的封建王朝,采用了集权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加强了皇权的统治。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当时的中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

西方政治制度史

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 地中海东部南欧和小亚间青铜文明的总称。因围绕爱琴海区域而得名。约开始于公元前第3千纪中叶,持续至前第2千纪末,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1、早期的希腊社会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明始于爱琴文明,它又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 以相传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为代表,大约在BC11-BC9世纪。 3、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二、希腊奴隶制民主政体的逐步形成 1、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共职务。 2、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 斯巴达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奴隶国有制。国王、长老会议(后为元老院)、民众大会三者为国家机构。斯巴达人全民皆兵。 3、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 (1)雅典国家的初步形成;相传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改革(2)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 (3)克里斯提尼改革(4)伯利克里改革 积极影响: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雅典公民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当家作主。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着明显缺陷。因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第二章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罗马国家的王政时代 二、罗马共和时代 1、平民与贵族的早期斗争及12铜表法 BC494年、BC471年、BC449年的三次平民斗争。 2、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继续及政治制度的发展 共和国早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以后是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之间的矛盾。罗马国家由元老院、民众大会、高级官吏组成。 三、帝国时代的罗马 前三巨头:凯撒、庞培、克拉苏后三巨头:雷必达、安东尼、屋大维 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正式称帝。 通常把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193~476),有时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284)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 米兰敕令 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政府的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 四、帝国的分裂与灭亡 2-3世纪帝国奴隶制度出现危机矛盾重重。 395年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日耳曼人的攻击下 476年9月西罗马帝国亡。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第三章西欧封建制度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社会的封建化日耳曼人属于白种人,语言属于印欧语系。3世纪时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并逐步出现了王和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507年)

古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欧洲政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从古希腊城邦制度到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崛起,再到蛮族入侵与日耳曼政治制度,以及欧洲封建制度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崛起与君主专制的出现,以及文艺复兴与政治改革的影响,都深深地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1. 古希腊城邦制度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是欧洲政治制度的早期形式之一。城邦是由公民组成的政治实体,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和责任。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民主的广泛参与。然而,城邦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权力的滥用和民主的局限性。 2.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后期发展。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元老院和执政官相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权力的分散和政治的稳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共和国也出现了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的问题。 3.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罗马帝国的皇帝拥有广泛的权力,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权力的集中和政治的统一。然而,罗马帝国的统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专制和腐败。 4. 蛮族入侵与日耳曼政治制度 蛮族入侵是欧洲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蛮族的入侵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崩溃,也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和理念。日耳曼政治制度是蛮族入侵

后的一个重要产物。日耳曼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权力的分散和军事的领导。这种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权力的滥用和社会的动荡。 5. 欧洲封建制度 欧洲封建制度是日耳曼政治制度的一个延续。封建制度是以领主和附庸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权力的分散和社会的稳定。然而,封建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权力的滥用和社会的不平等。 6. 民族国家崛起与君主专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这些国家的特点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国家的统一和强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君主专制的滥用和社会的不平等。 7. 文艺复兴与政治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文化和思想的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政治改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产物。政治改革的特点是民主的扩大和个人自由的保护。然而,政治改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权力的滥用和社会的不稳定。 8. 绝对君主制与法国大革命 绝对君主制是欧洲政治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绝对君主制的特点是君主的绝对权力和国家的中央集权。这种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君主的滥用权力和社会的不平等。法国大革命是绝对君主制的终结者之一。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是人民的起义和民主的扩大。然而,法国大革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重点难点 解解析 1.如何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所谓的分封制度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 地,广建子国。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联系的。宗法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这样,就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了上起王下至庶民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王朝统治的巩固。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娶于异姓”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宗法制与分封制不但解决了为王权而相互争斗的问题,也解决了周王室的巩固问题,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2.如何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特色? 俗话讲:古希腊的民主,古罗马的法治。民主与法治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西方人把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自己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它们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明显特点。它们都是在奴隶制度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所谓“辉煌”,是指雅典的民主思想与制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罗马文明的特征是其实用性,比如它的法律制度。两者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影响。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它们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雅典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其自身的盛衰史。在其繁盛期间,创造出了世界上叹为观止的成就,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艺术上。尤其是其被后世称为“古典模式”的民主政体,对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现在,轮番为治、主权在民的政制特点也依然为许多西方国家所借鉴。但就是这样一个政体,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辉煌后,迅速地、无可挽救地衰败下去,为后世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对现代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些借鉴。西方的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在海洋文明基础上,并且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完善,民主法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其他国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照搬其制度。每个国家制度选择都有其本身的国情和民情。【知识拓展综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二、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

(完整版)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古代西方政治学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体.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txt不要放弃自己!-------(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转身出门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看到这一句小编也心有感触,想起当初离家前往几千里外的地方的时候,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身为男儿,必须创出一片天,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专题一《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考情分析】 从近两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试题分布情况来看,主要考查了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古代雅典民主制、罗马法内容是命题热点,近三年来高考涉及的重点知识有: 1.古代中国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如2008广东单科第1题考宗法制、2008江苏卷第1题考郡县制、2008年山东文综第8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2008海南卷第6题考宋朝的枢密使,2007年高考考查了秦朝郡县制、唐朝三省制和宋朝的参知政事;2009天津文综第1题考西周宗法制继承原则、2009广东历史第2题考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即分封制度、2009辽宁宁夏文综第25题考西周实行的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2009广东卷第5题考明初废除宰相、2009海南卷第5题考西汉创设的制度刺史监察、2009江苏卷第2题考查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009浙江文综卷第16题考查了明代内阁。 2.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影响,如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的重要措施,如:2008江苏卷第13题考《十二铜表法》、2008年广东文基第29题考公民大会、2008海南卷第7题考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2009年天津文综第3题考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2009江苏卷第13题考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与轮番而治、2009海南卷第2题考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2009福建文综第20题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2009安徽文综卷第17题考查希腊民主的本质、2009广东文基第29题与2009宁夏辽宁文综29题都考查了罗马法、2009安徽文综第17题考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知识交汇】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分封制 A、内容: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B、评价:起初有利于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割据。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和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从 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到罗马共和国,再到中世纪封建制度,最终发展为 现代民主国家。本文将以历史的顺序,详细探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 演变。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为世界政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公元前5世 纪的雅典是最早出现民主政治制度的地方。在雅典民主中,所有成年 男性公民都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公民通过集会来表达意见,选举官员,并参与制定法律。然而,这种民主制度并不完美,因为它排除了 女性、奴隶以及其他非公民成员的参与。此外,雅典民主的决策过程 往往是直接的,缺乏代表性和效率。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兴起,西方政治制度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罗马 共和国采用了一种复杂的制度,结合了民主、共和和法治的元素。在 罗马共和国中,公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参与立法过程,在参议院中讨论 公共事务,由执政官管理政府事务。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长期的 运行中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和政治经验,为未来的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 基础。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西方世界陷入了动荡不安的时期。中 世纪的西方国家出现了封建制度,权力高度分散于贵族和教会机构之间。这导致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然而,封建制度也为晚期的政治制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封建制度中,

贵族与君主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力制衡的关系,贵族在地方上拥有政治 和经济权力,而君主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拥有权威。 随着近代的到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较大规模的转变。17 世纪的英国是政治制度演变的关键时期。在英国,大量的政治改革发生,奠定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重要的事件包括英国内战和光荣革命,它们都推动了权力从君主转移到议会的转变。这一时期的英国出 现了君主立宪制。君主依然存在,但权力受到了议会的限制,民众通 过选举议员来行使政治权力。 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都进一步加速了西方民主制 度的发展。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法 国则废除了封建制度,并在1789年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这 两个国家的经验为后来的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制度样本和参考。 19世纪和20世纪继续见证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不断深化,包括普选制度的建立、妇女和少数族裔的参政权 利的争取,以及政治权力更加广泛地分配给民众。同时,西方国家的 政治制度也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成为全球政治发展的重要范本。 总结而言,古代和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演变,从古希腊 的民主到罗马共和国,再到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最终发展为现代的民 主制度。这一演变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变革的结果。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为世界的政治进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相信政治制度将继续演变和进步,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社会需求。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引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演变历程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治理智慧与实践,也反映了古代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从分散到集中的历史趋势。 萌芽阶段(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制的瓦解,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其中以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典型。商鞅在秦国推行县制,初步打破了传统的分封体系,建立了以君主为核心的官僚体制,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萌芽。 确立阶段(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他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创立了“皇帝”称号,并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从而废除了周代的分封制,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统治。 巩固阶段(西汉) 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削弱了地方王国势力;汉武帝则通过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了王国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工具。 完善阶段(隋唐)

隋唐两代,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隋朝初创三省六部制,唐朝加以完善,通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工合作,互相牵制,有效地避免了宰相专权,同时也制约了皇权滥用,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高度成熟。此外,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兴起和完善,使得选官用人逐渐摆脱了门阀世族的影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后续发展与强化(宋元明清) 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三省六部制更趋成熟,而地方行政上通过路、州、县三级管理以及文官任地方长官等措施,大大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元朝开创行省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一次重大变革。明清两朝,特别是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皇权达到了空前的集中,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入了极致阶段。 结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由简至繁、由松散至严密的长期演变过程,它既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变化和解决,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内在的发展规律。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新纪元。

世界历史上的制度演变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上的制度演变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上的制度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 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对世界历史上的制度演变进行知识点 总结,以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历史的脉络和演进过程。 一、古代社会的原始形态 古代社会的原始形态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特点是 人与自然的直接依存,并基于共同劳动和个体平等的关系。古代社会 的原始形态包括狩猎采集社会和早期农耕社会。 1. 狩猎采集社会 在狩猎采集社会中,人们以狩猎、捕鱼和采集植物为主要生活 方式。社会结构相对简单,没有明确的统治者和统一的制度。 2. 早期农耕社会 早期农耕社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进入农业阶段。人们开始栽种 农作物,养殖动物,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开始 出现分工和私有制,部分人成为统治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古代东方文明的制度演变 1. 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其制度演变主要包括法老制 和神权制。

a. 法老制 法老制是古埃及社会的最早形式,法老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法老制下的古埃及社会政治稳定,宗教深入人心。 b. 神权制 神权制是法老制的演变形式,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国家由法老和神共同管理。神权制下,宗教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 2.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其演 变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朝代和制度模式。 a. 西周封建制度 西周封建制度实行宗法制度,以封建王室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封,形成了分封制度,国家地方行政管理相对独立。 b. 秦汉封建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封建制度,并实行郡县制,国家统一地由中央政权管理。而在东汉时期,复辟了封建制度,形成了郡国制。 c. 唐宋封建制度 唐代和宋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唐代采用节度使制度,封建制度相对灵活;宋代采用地方州县制度,封建制度较为完善。 三、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革。 1.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端。该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以天子为中心的封建制度,由君主统治,分封诸侯,形成了一个以王权和贵族阶层为核心的政治体系。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随着各个诸侯国的兴起和削弱,国内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思想和学说。例如,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韩非子提出了法家思想。这些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集权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而汉朝则采取了丞相、太尉等官职来限制皇帝的权力,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分封制度。 4.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动荡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政治动荡,政权频繁更迭,政治制度也不断变化。建立了帝国和世袭制度,以及地方豪强的割据现象。 5. 唐宋元明清时期(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相对稳定,封建王朝统治

下的官僚体制逐渐完善。特别是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文武官员。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和学说,如儒家、道家、佛教等,对政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革,从封建制度到集权制度,再到科举制度,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和影响。这些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