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 60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平肝。白芥子气锐走散、通经络利气机、豁痰散结,白芥子更长于除皮里膜外之痰。柴胡芳香疏泄、升举清阳之气,疏泄肝郁之气。香附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窜,理气解郁。郁李仁质润苦降、下气利水。细辛芳香走窜、散风化饮、下气除痰、通窍止痛。僵蚕、全蝎、蜈蚣搜风通络解痉、化痰散结止痛。现代药理学认为全蝎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供血和性脑镇静作用。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缓急。故诸药配伍起到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而达到通窍止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边瑞宏,张闽华,张春华.头风饮治疗慢性头痛临床观察,天津中医,2001.18(1)∶18~19
2 刘世峰,王福永,刘洪禄治疗慢性头痛经验,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624~625
3 周彦文,曾庆芳,赵明山等.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川芎的药理研究,活血化瘀研究.355~356
4 颜正华,主编.临床实用中草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收稿2003209220;修回2003212209)
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60例
厉启松 李瑞梅 李兴德 山东省沂南县中医医院(276300)
摘 要:目的:总结经方合用治疗内耳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黑附子、砂仁、陈皮、丁香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
有效率为95%。提示本法具有温阳化气、淡渗除饮之功效。
主题词:内耳眩晕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 治疗应用 真武汤 治疗应用 医案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都在25-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25~35岁为16例,35~45岁为38例,45~50岁为6例。诊断标准:依据本科教材《神经病学》第3版侯熙德主编为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眩晕突然发作,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或耳聋,汗出”等。排除其他病引起的眩晕。
治疗方法 基本方为:茯苓30g,桂枝、生姜各10g,炒白术15g,甘草、黑附子各6g。气虚加人参、黄芪,心悸失眠者加炒枣仁、龙齿,口干心烦者加麦冬、元参,大便干者加火麻仁、草决明。呕吐重者加砂仁、陈皮、丁香。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眩晕及所有临床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好转:眩晕及其它症状明显减轻,能从事一般活动。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似。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治愈5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病案举例 刘某,女,45岁,农民。于3d前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清涎,耳鸣,视物旋转,卧床不起,闭目,稍有活动或睁眼则头晕呕吐更甚,全
身汗出,饮食欠佳,二便正常。查:血压为16 10kPa,眼球震颤,给予输液,镇静止吐无效,邀请中医治疗。病人面色微白,出汗,二目欲合,不敢睁眼,声音低微,呼吸气短,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眩晕”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病”。治法: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处方:茯苓30g,桂枝、生姜、陈皮各10g,黑附子、砂仁、甘草、丁香各6g,水煎为400m l,日2次分服。服1剂后,眩晕明显好转,恶心呕吐基本消失,次日又服1剂后,能下床活动,饮食渐增,但口干欲饮,遂将原方去附子,加麦冬、元参各10g,又服2剂后,症状完全消失,病愈出院,追访1年未复发。
讨 论 内耳眩晕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痰饮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出汗等,一般认为水气痰饮为致病之标,脾肾阳虚为致病之本。水气痰饮致眩晕,一般认为总不离乎肝肾,即其病在肝,其本在肾,“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但肝病之外,水气凌逆,痰饮内郁,泛溢于上,皆能致眩晕。正如《金匮要略》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伤寒贯
注集》说“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高注金匮要略》说“目眩者,饮高而水载木气以浮也”足以证明眩晕病不仅为肝病所常见,水气痰饮之冲逆亦可导致本病。
脾肾阳虚为致病之本。水气痰饮上冲固然可以导致眩晕症,但水气痰饮之所以产生、蓄积,其基本病变在于脾肾阳虚。脾主运化、职司水饮之输布营运;肾主气化,专司水液之蒸腾排泄。脾阳虚则水饮运化无力,肾阳虚则水饮之气化失司,因而水饮停蓄而泛滥,上冲则头目而眩晕。所以说“水气痰饮为致病之标,脾肾阳虚为致病之本。”
苓桂术甘汤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治》篇,其主治证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利之,苓桂术甘汤主之”。《伤寒论》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真武汤来源于《伤寒论・太阳篇》,其主治症为“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高注金匮要略》说“以淡渗去饮之茯苓为君,佐以辛甘之桂枝以行阳,甘温之白术以培土,然后用甘平之甘草为使,所高托诸药,而令其徐徐下渗之意,此苓桂术甘汤为诸饮之要剂也”。《伤寒贯注集》云:阳虚者,但须四逆以复阳,此兼水饮,故必真武汤镇水。方用白术云苓之甘淡,以培土而行水;附子生姜之辛散,以复阳而散邪……使泛滥之水,尽归大壑而已耳。”本方为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去白芍,加陈皮、砂仁、丁香而组成。取苓桂术甘汤温脾行水,真武汤温肾化气,加陈皮、砂仁、丁香理气降逆,调中和胃。故以两方合并化裁,达到标本并治之。(收稿2003206230;修回2003210228)
生脉注射液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50例
赵连皓 陕西省中医医院外科(710003)
崔海燕 西安镐京医院(710003)
张 锦 何传倩 西安核工业公司职工医院(710077)
摘 要:目的:观察了解生脉注射液在胆囊切除术对心肺功能保护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胆囊切除术中心脏功能不全,低血压及低氧血症等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容,升压及呼吸机面罩吸氧等45例。结果:生脉注射
治疗组患者的症状,心功能及血压,血氧饱和度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总
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提示:生脉注射液在胆囊切除术中对心脏功能有很好保护及治疗作用。 主题词: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生脉注射液 治疗应用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资料均为我院2000年~2003年9月的行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符合缺血型心脏病诊断标准的85例,其中治疗组46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5岁;心功不全: 级19例, 级30例, 级1例。心电图报告右束枝传导阻滞36例,左束枝传导阻滞6例。合并高血压23例。对照组符合心脏病标准的共有39例,男35例,女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56岁,平均年龄64岁;心功不全: 级20例, 级19例, 级0例。心电图报告右束枝传导阻滞20例,左束枝传导8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另外10例病人术前诊断窦缓8例,低血压2例,随机分入两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人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生脉注射液采用江苏苏中药业股份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号(2000) Z32021054,每支剂量10m l,成份有红参、麦冬、五味子。用法为术前根据患者情况,在常规术前准备同时,将生脉注射液20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中静脉点滴,1d1次;术中生脉注射液40m l与麻醉开始和手术快结束前分别静推两次,或者60m l生脉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