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苏轼 定风波-推荐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定风波

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柳永,我们也知道,柳永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在词中所执着的那份“俗”气,使他不见容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从而无论是仕途还是人生都屡屡受挫。但是,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今天我们将要讲到的代表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苏轼,就是曾经是柳永的一位忠实的“粉丝”。

苏轼经常会将自己的词跟柳永做比较,并向旁人征询意见,有一次在翰林院,苏轼又问身边一位非常会唱歌的幕士:“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同学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学过柳永的《雨霖铃》和《蝶恋花》,如果你们是那位幕士,你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后来,这位幕士就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chuo)板唱大江东去"

苏轼听了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其实,这位幕士是非常巧妙的将柳永和苏轼两人在创作上的不同点生动而形象的表述了出来。用我们后人的总结就是,柳永是婉约派,而苏轼则属于豪放派。

既然两者的词呈现出如此显著的差异,那么,苏轼究竟从柳永处学到了什么呢?我们看苏轼的词,会发现,他非常好的继承和发展了柳永在章法铺叙,景物描写,意象组合和题材开拓上所做的革新。

当然,苏轼的伟大之处则在善于汲取各方之长,在他的手中宋文、宋诗、宋词都到达了一个最高峰。

1、苏东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完美的人格模式

(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期的

大文豪。同学们中学时代学苏轼,一般都只去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这仅仅只代表了苏轼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成就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散文、诗、词、书、画均自成一派,并且具备非常高的造诣。

林语堂曾在自己的《苏东坡传》中这样形容苏轼: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除了林语堂列举的这些,我们现在能知道的,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他所创的“东坡肉”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道名菜。

(二)、“一肚子不入时宜”的好官

苏东坡的词,我最喜欢《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他的第一位夫人王弗的,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写的凄婉动人,每每读来总有一种人鬼情未了之感。

苏东坡一生共取了三位妻子,王弗是发妻,十六岁嫁苏轼,二十七岁病逝;第二位夫

人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东坡小十一岁,她伴随苏东坡走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最后一位夫人是他的侍妾王朝云,比他小二十六岁,王朝云可以说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也是最懂他心意的女子。

为什么说王朝云是最懂苏轼的女子呢?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说是有一天,苏轼吃

饱饭,拍着肚皮慢慢走,然后问身边的丫鬟们:“你们说,这里面是什么?”,一个丫鬟很快回答:“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又一个丫头说:“满腹都是见识”,苏东坡同样还

是摇头。直到走到王朝云的面前,王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苏东坡一听啊,马上就捧腹大笑起来。后来王朝云去世,苏东坡还亲自为她题写了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我觉得,用“不入时宜”来形容苏东坡真的是非常准确的,当然,这里的不入时宜并

非贬义,而是一种对他人格个性的深切了解。

苏轼一生一共经历了四朝君主,分别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宗哲宗,跟柳永不

受皇帝待见不同,这四位君主,尤其是仁宗、英宗、神宗都是非常赏识他的。(见ppt)如

果不是因为他那“一肚子的不入时宜”,苏轼的一生应该是一帆风顺,起码会跟他的弟弟苏辙一样,安逸、富足的过一生。苏辙的个性比较恬淡,仕途顺畅,后来官至宰相,其间也

受过一些波折,也是因为哥哥苏轼的牵连。

苏轼的“不入时宜”主要体现在他的仕途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入仕为官的四个阶段:1、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在这段时间内,苏轼做的最“不合时宜”的事情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即位以后,重用一心要变法的王安石。王安石和苏轼本来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此时,苏轼却站到

了保守派的一边,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多次在朝廷上跟王安石进行辩论,令王安石很

是下不了台。苏轼之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因为他看到了变法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以

及发现有一些官员利用变法谋求私利。当时的王安石是宋神宗御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而

且本来跟苏轼的私交就很好,按照常理,苏轼是不应该站到他的对立面。但是苏轼恰好就

正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他的心中,看得最重的是国家的兴盛,其实这和王安石是

一样的,两个人都是忠君爱国,只不过在施政方式上有所不同罢了。后来王安石实在拿苏

轼没办法,就干脆将他从中央赶了出去,让他去当地方官,一直多给他安排事情做,这样

苏轼就无暇来干预王安石变法了。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苏轼做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在担任杭州地方官的时候,一直都恪尽职守,兢

兢业业。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中,苏轼让杭州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