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在语言知识的学习、积累、领悟及理解过程中产生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生在做数学、物理及化学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时,理解不了题意,这便是因为语文的语感能力不够。语感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感,教师有必要从各方面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看法。

一、积累

无论哪一个学科,都必须从基础学起。学习武术,也得从一招一式开始学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语文中的语感也是一样,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的能力,来源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得多了,感觉自然灵敏,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能力自然加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得便是这个道理。同样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由此可见,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语文学科教学应该以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为目标。

除了在课堂上的读书以外,课外阅读也是积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课外阅读自由,不拘于形式,学生可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进行阅读。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各式各样的书进行阅读。也可由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

读,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感基础。

二、运用

语言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便是运用。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仅仅是积累了还不行,还要把积累的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实际中来。除了经常看,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来巩固已经积累的语言素材。如写日记、游记,甚至每周的作文课,以及举办作文比赛等,用各种形式来鼓励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进一步加强语感的能力。

三、诵读

古人特别注重诵读,如鲁迅先生就曾写到过自己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地诵读。在诵读中加入感情,这样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意图,从而使自己的语感更上一层楼。在有感情的诵读中,能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获得象感、意感、情感。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诵读的机会,在中学课本中有不少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机会,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人为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四、品味

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语感单凭读还是得不到的,只有多读,多想,多品味,才能理解得更透彻。一个“绿”字,不知你会用多少心思去揣摩呢?要理解作者的用意,教师必须得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创

设教学环境,采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有目的地进行语感的培养。

叶老先生还说:“读者必须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不也正说明了语言文字需要多品味吗?

五、想象

语言类作品不像图画、影视等艺术类型,它描述的人或事没有视觉的可感性,只能借助想象来把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语感。如我们读到“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岸猿声啼不住”时,由于没有具体可感知的场面,只能依靠想象,这是一个由已知的生活对未知的场面进行加工的过程,是由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创造是千姿百态的,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创造的想象也就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语感的形成,重点是在这一过程中,语感确实地形成了。

如在读到“大漠孤烟直”时,没有去过大漠的人是不会想象出真实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同样可以利用在电影或图书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想象加工,然后得到比较具象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在深刻的体会中增强了语感的能力。

综上所述,可见语感教学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需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感能力培养为目标,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