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土地的誓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积累词语。

2、学习作者采用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移情于物等表现手法的抒情方式。

3、了解作者选择鲜活的意象,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情感态度:

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沦丧国土的眷恋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过程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点拨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品味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磁带。

2、学生学唱《松花江上》,并通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炸毁,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随即攻占沈阳,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从此,3 000万东北同胞经受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的最大灾难。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年时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情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学生听录音《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对口曲》。播放日军罪行图片。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

二、介绍作者: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

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碾米niǎn 嗥鸣háo 山涧jiàn 高粱liáng

斑斓lán 亘古gèn 默契qì田垄lǒng

镐头gǎo 污秽huì炽痛chì谰语lán

怪诞dàn 泛滥làn 辘lù蚱蜢zhà měng

白桦树huà参天cān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炽痛:热烈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斑斓:灿烂多彩。

怪诞:奇怪;古怪。亘古:整个古代。

污秽:肮脏的东西。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三、朗读。

1、教师范读,让学生标记节奏、语调、语速、重音,充分领会本文的情感。

2、学生试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

四、整体感知:

播放东北特色景物的图片。

1、我们在画面中看到了许多东北的典型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文章当中找到作者回忆这些景物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这是怎样的土地?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

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

排比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表达作者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2、找出第二段中具体描写东北大地的语句,读一读。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3、文章的两段文字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异同?

(1)结构:两段文字都可分为三层。

首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故乡的景物,最后直接抒情。

第1段:倾诉对故乡热爱、怀念、眷恋之情

抒情:思念家乡

回忆:故乡丰富的物产(东北特产)

抒情:“我”一定要回去

第2段:要回到故乡身边,为她战斗、牺牲

抒情:“我”离不开故乡

回忆:故乡美丽的景物(春秋景物)、美好的生活

抒情:“我”发誓为故乡解放而战斗

(2)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

第1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

第2段:“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

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美丽富饶。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美丽富饶,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炽烈。它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4、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5、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文回答。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描绘家乡东北的丰富物产和壮美景色,发誓必将为解放故乡的土地献出自己的一切。表达流亡关内的东北人民对沦陷已久的故乡思念之情和深深爱国之情。

五、课外作业:文后练习三——学唱《松花江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二、品味语言:

1、理解句中“泛滥”的含义。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愿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正如决堤的洪水不可遏止地想四下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

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因为昔日飘荡、回响在田垄间的欢笑随着“九一八”的到来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3、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4、多次出现“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更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