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必须从源头抓起, 实施从“水域到餐桌” 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对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各个环节, 即对水域环境、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过程和各个过程中的投入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控制技术应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过程, 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 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主要技术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地环境:水产养殖场址应选择在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 18407.4-2001)》的区域进行建设。

应具有满足养殖用水的充足水源, 取、排水不会对产地环境造成影响,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

水质要求: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 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的规定以及《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和《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 Y5052-2001)》的要求。

使用时应采取消毒、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处理, 水质的调控应根据养殖对象进行调节, 视水质情况换水定期进行水质卫生检测, 做好水质检测记录。

养殖池塘:养殖池塘要远离有害场所, 周围无任何污染源, 进、排水管道布局合理, 无交叉污染环节。

池塘修建材料应无毒, 池中央设排污孔, 雨水、生活污水等不得进入池塘。

池塘使用前应彻底消毒。

苗种选育:所有用于水产养殖的苗种必须来自经水生动物检验检疫机构检疫合格的苗种场或育苗基地, 个体大小要均匀;天然苗种须捕自无污染的水域, 体质要健壮、无病无伤, 做好产地记录。

在苗种的捕捞、运输过程中, 应根据苗种特点配备氧气等必要的设施, 运输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污染、损伤。

苗种放入养殖水域前应进行筛选, 建立苗种投放记录,以确保苗种的健康。

必要时应进行暂养。

投入品:这里所指的投入品主要包括饲料及渔药。

饲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按照有关标准生产, 检测合格,饲料应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贮存, 并在规定保质期内使用,推荐使用氮、磷排泄量低、对环境污染小的环保型配合饲料, 渔用配合饲料的安全性应符合NY50 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要求。

水产养殖技术与水产鲜度管理PPT(27张)

水产养殖技术与水产鲜度管理PPT(27张)
立即能收缩
二、水产验收标准
7、冰鲜鱼的通用质量标准
项目
优质


眼 部 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明 眼球塌陷,角膜浑浊,眼腔

被血侵润
鳃 色泽鲜红,鳃丝清晰,黏 呈褐色至灰白色,附有浑浊
液稀透明无异味
黏液,带有酸臭味和陈腐味
坚实有弹性,以手指压后 松软无弹性,手指压后洼陷
肌 肉 洼陷立即消失,肌肉的横 不易消失,易于骨刺分离,
不定期巡视冷冻(藏)库(柜),检查到有鲜度不良或有异 味的水产品应立即从冷冻(藏)库(柜)中剔除,避免发生交叉 污染、连续污染。解冻的水产品应及时调拨进行深加工处理,变 质的水产品应立即报损,切记任何水产品都不可以二次冷冻。
二、水产验收标准
1、活鱼的通用质量标准
项目 神态
体态
体表
优质
次质
在水中游动自由,反映敏 行动迟缓,或在水中腹部倒立
断面有光泽,无异味
有霉味及酸味
体 表 有透明黏液,鳞片鲜艳有 黏液污秽,鳞无光泽易脱落, 光泽,贴附鱼体牢固,不 并有腐败味 易脱落
腹 部 完整不膨胀,内脏清晰可 不完整,膨胀破裂或变软凹
辨,无异味
下,内脏黏液不清,有异味
二、水产验收标准
8、冰鲜软体类的通用质量标准
项目
优质
次质
颜色表皮白色,肉质洁白,有光 颜色发红或色泽模糊,头
水产部门的运营瓶颈在于水产损耗的控制。如何做到合 理订货、科学养殖、正确陈列,达到最小程度控制鲜活水产 的死亡率和冰鲜水产的报损率,已经成为超市水产部门最重 要的研究课题。
区域采购-了解 营运人员-掌握
内容摘要
一、水产鲜度管理 二、水产验收标准 三、水产养殖技术 四、水产加工陈列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养殖水产品是指通过人工养殖方式获得的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如鱼类、虾类、贝类等。

养殖水产品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措施。

二、养殖环境的控制1. 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清洁和稳定是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温度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生长要求。

2. 养殖场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远离工业废水排放口、农田农药使用区等污染源,避免对养殖水产品产生不良影响。

三、养殖管理的控制1. 种苗选择:选择健康的种苗,确保其生长发育正常,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2. 饲料管理:合理选择养殖水产品所需的饲料,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合理投喂,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污染和鱼类生长异常。

3.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疫病监测和防治。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环境消毒等,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四、养殖水产品的检验与监测1. 养殖水产品的采样: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位,对养殖水产品进行采样。

2. 检验项目:对养殖水产品进行常见的质量检验项目,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3. 监测体系建立:建立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质量安全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对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点。

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加强养殖环境监管、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疫病防控等。

3. 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应对。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通过合理的养殖环境控制、养殖管理、检验监测和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水产品。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养殖水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二、养殖环境控制1.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要求。

2. 水温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要求,合理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养殖密度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和生长特性,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疾病传播和生长不良。

三、饲料管理1. 饲料质量保证:选择具有合格证书的正规饲料生产企业供应饲料,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2. 饲料配方:根据养殖水产品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制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养殖水产品的健康生长。

3. 饲料投喂管理:根据养殖水产品的需求,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污染和养殖水产品生长不良。

四、疾病防控1. 疫病监测:定期检测养殖水产品的疫病情况,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疫病防控需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水产品的抗病能力。

3. 疫情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五、养殖管理1. 养殖水产品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水产品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合的养殖水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养殖水产品生长管理:定期监测养殖水产品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产品的生长质量。

3. 养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养殖池塘、鱼缸等养殖设施,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六、质量检测与监控1. 养殖水产品质量检测: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2. 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控:建立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PPT课件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PPT课件
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发达国家更 以严格的技术检测和质量体系管理为依 据,搞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此制约我国 外向型水产业的发展。
3、水产健康养殖理念的产生及发 展
水产健康养殖理念的产生可以追溯 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即于1972年由联 合国有关会议提出的“水产品健康与 生态养殖”的概念。
到了20世纪80年代,海水养殖业较 发达的日本国因受到养殖环境问题的
困扰,开始重视并加强了有关方面的
研究,特别是网箱养殖的残饵、粪便 等堆积物的处理方法,特定区域(海湾) 内的养殖容量及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等 等。
20世纪90年代初,在亚太水产养殖 网组织的推动下,以“主要养殖方式对 环境的影响”为中心内容的水产养殖可 持续发展研究提上了日程,随后十余年, 亚洲、澳洲、欧美都在该领域开展了广 泛研究,在养殖环境监测、养殖系统内 部水质调控、微生物生态防病技术等方 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推动了健康养殖 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由于上述的诸多原因,使得我们的
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 药物残留、产品品质下降等,其中药物 残留是水产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也是最 敏感的问题。
因此,健康养殖势在必行、刻不容 缓。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建 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 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并将 发展健康养殖业作为健全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
②国民对水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05年,孔雀石绿事件在国内媒体炒得 沸沸扬扬,这个事件也牵涉到我们湖北。 紧接着,2006年多宝鱼事件使得山东的养殖 者大受损失,还有甲鱼是喂激素长大的, 黄鳝喂了避孕药等等。另外,我国的大部 分城市已经或正在施行市场准入制度。这 些都给我们广大的养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健康养殖。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3、合理放养:一味追求高产量并不合理, 会带来许多病害,用药成本高,影响产品 质量安全,养殖管理难度加大,养殖风险 加大。 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搭配养殖品种。
4、种质与种苗质量:种质种苗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到成活率,生长发育速度及病 害发生程度,优良的种质和种苗会促进养 殖生产的发展。 选择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生产的鱼种、鱼 苗及亲鱼等,最好是经过有关部门进行鉴 定的产品。
按照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对产品质量安全不作特 殊要求,满足特定消费,主要服务于出口贸易; 产品以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为主; 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推行基本不用化 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 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注意生产过程监控,一般不做环境监测和产品检 测,一年一认证; 按国际贯例,采取市场化运作。
申请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称谓由地理区域各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 成;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和特定的生产 方式;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产品有限 定的生产区域范围;产地环境、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产品品质特征包括感官特征和内在品质特 征。感官特征包括视觉、味觉、嗅觉、触 觉,是指通过人的感官能感受到特殊品质 和风味;内在品质指标是指通过仪器检测 的可量化的独特理化指标。
保健食品的基本含义
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 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 治疗为目的的食品,也叫功能性食品。主 要是安全无毒、功能确切,且且配方科学。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含义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含义 根据农业部2007年第11号令——《农产品地理标 志管理办法》(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的界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 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 标志。此处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 产品,既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及其产品。

水产养殖管理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PPT课件

水产养殖管理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PPT课件

• 渔业养殖证的申请核发程序 • 渔业养殖证的审批发放权限 • 渔业养殖证的种类
2021/3/24
授课:XXX
7
我国养殖许可通过渔业养殖证的核发和管理来实现。
渔业养殖证是单位或个人使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 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合法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 的水域、滩涂的,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 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
养殖证不得涂改、伪造、买卖、或以其他方式非 法转让。需要变更养殖证登记内容的,应向原发证 机关申请变更手续。
2021/3/24
授课:XXX
16
有关的法律责任
未依法取得渔业养殖证擅自在全民所有的水域、 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责令改正,补办养殖证或者限 期拆除养殖设施。
未依法取得养殖证或超越养殖证许可范围在全民 所有的水域从事养殖生产,妨碍航运、行洪的,责令 限期拆除养殖设施,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节 水产苗种管理
• 水产苗种基本知识 • 水产苗种管理的意义 • 水产苗种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 水产苗种管理的主要内容
2021/3/24
授课:XXX
19
水产苗种基本知识
• 水产苗种的概念 • 我国水产苗种的基本状况 • 水产苗种的育种、引种和推广
2021/3/24
授课:XXX
20
水产苗种的概念
苗种指用于商品养殖(栽培)生产的优良苗和种。 水产苗种包括用于水产繁育、增养殖(栽培)生产和 科研试验的水产动植物的亲本、稚体、幼体、受精卵、 孢子及其遗传育种材料。
水产原种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 域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的原始亲体。 水产良种指生长快、品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 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适用于增养殖(栽培)生 产的水产动植物种。

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在现代水产品加工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水产品易腐败且对环境污染敏感,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对保证消费者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的一些主要方面。

1.水产品源头控制技术:水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从源头开始把控,确保水产品在从捕捞或养殖到入厂前的整个过程中保持高质量状态。

应加强对水产养殖和捕捞的监管,确保养殖水域的水质清洁,避免水体污染,以减少水产品的污染风险。

2.采样和检测技术:对水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采样技术的选择和正确执行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同时,使用灵敏而可靠的检测方法,如PCR、ELISA和生物传感技术等,对水产品进行微生物、毒素和化学物质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3.冷链管理技术:水产品具有易腐败的特点,适当的冷藏和冷冻措施对保持水产品的质量和延长保质期至关重要。

应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确保整个供应链过程中水产品的温度控制、货物储存和运输环节达到标准要求。

4.加工工艺控制技术:水产品加工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

应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如去鳞、宰杀、去腮、去内脏和去头尾等步骤来保证水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加工过程中应注重卫生措施,如切割工具的清洁与消毒、操作员手部卫生和流水作业等,以避免交叉污染。

5.存储和运输控制技术:水产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和腐败。

为了保持水产品的质量,应确保存储和运输环境的清洁和温度适宜。

同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污染源接触,通过适当的包装和密封措施,减少水产品质量损失。

6.国家标准和监管体系: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国家标准和监管体系是确保水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国家标准应涵盖水产品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等。

同时,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对水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是确保水产品安全和高质量的关键环节。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来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和监测检测。

一、水质管理1.1 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作为养殖水产品的来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水源。

1.2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量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要求。

1.3 水体处理: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水体处理措施,如增氧、调节pH值、净化水体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配方:科学制定饲料配方,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2 饲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中无添加禁用药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避免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影响。

2.3 饲料投喂管理: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水产品的生长过快,影响产品质量。

三、疾病防控3.1 疫苗接种:对养殖水产品常见的疾病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水产品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3.2 防病环境: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定期清理残饵、排泄物等,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3 疾病监测:建立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四、环境控制4.1 温度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特性,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2 水质循环:建立水质循环系统,保持水体的流动,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积累。

4.3 光照管理:根据养殖水产品的需求,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养殖水产品的生长和发育。

五、监测检测5.1 养殖水产品抽检: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其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而养殖水产品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控、养殖环境控制以及养殖管理。

一、水质管理:1.1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求。

1.2 水体循环:采用循环水系统,通过过滤、曝气等方式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充氧,提高水质稳定性。

1.3 水体净化:利用生物净化、化学净化等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配方:根据不同养殖水产品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合理,提高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2 饲料投喂: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体污染和鱼类过度肥胖,影响水产品的质量。

2.3 饲料质量检测: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合格。

三、疫病防控:3.1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疫病情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水产品的抗病能力。

3.2 疫情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减少疫害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3.3 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清理池塘、消毒设备,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四、养殖环境控制:4.1 温度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求,控制水体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2 光照控制: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养殖水产品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4.3 氧气供应:保证养殖水体的充氧,通过增加曝气设备、提高水体流动性等方式,提供养殖水产品所需的氧气。

五、养殖管理:5.1 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种苗,确保养殖水产品的品种纯正和生长潜力。

5.2 生长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生长监测,包括体重、长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提高水产品的生长效果。

水产养殖技术精品PPT课件

水产养殖技术精品PPT课件
水产养殖技术
专业:生物技术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1.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海水与淡水养殖水域, 采取改良环境、消除敌害、人工繁育与放养 苗种、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投喂饲料、调控 水质、防治病害、设置各种设施与繁殖保护 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促进养殖对象快速生 长发育,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事业。
2. 水产养殖业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其经 营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化型。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3. 水产养殖学指应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 阐述水产养殖动、植物生物学特征,科学 总结水产动、植物养殖先进生产经验和科 技成就,综合比较并阐明水产养殖生物学 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4. 水产养殖学是水产学的重要分支,是农业 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黄鳝
样子像蛇,身体润滑。生活在池塘、小河和 稻田中,以昆虫力食。口咽腔内壁密布微血管, 冬天在淤泥中潜伏时,用以呼吸空气。黄鳝生 下来都是雌性的,成熟后产过一次卵,大多数 就变为雄性。
弹涂鱼
弹涂鱼与大弹涂鱼 一样,可以长期在陆上生 存。如果不定期游出水面 便会死亡。
弹涂鱼只能生活在泥 沼中,弹涂鱼在海岸附近 的石头、木块上也可发现 它们,和大弹涂鱼一样, 它们的头上也有两颗灵活 的眼睛,只是比大弹涂鱼 小。
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 骨硬鳞鱼类,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 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被 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 江中的瑰宝。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 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 性鱼类。
② 淡水总面积1747万公顷(河流520万公顷、湖 泊752万公顷、水库230万公顷、池塘200万公 顷),其中可养水面564.5万公顷。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食物之一,因此保证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养殖环境的控制1. 水质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是影响养殖水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需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要。

2. 水体温度控制:不同养殖水产品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品种设定适宜的水温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水温稳定。

3. 养殖密度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减少养殖水产品之间的竞争,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养殖水产品的生长效益。

三、饲料管理措施1. 饲料质量控制:选择优质饲料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的关键。

需要确保饲料的营养成份均衡,无污染物质,并进行定期检测和验证。

2. 饲料投喂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体污染和养殖水产品的生长不良。

四、疾病防控措施1. 疫情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避免疫情扩散。

2.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和养殖环境,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养殖水产品的抗病能力。

3. 疫病防治药物使用:在疫情爆发或者发现疾病时,及时使用合适的疫病防治药物,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展。

五、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水体清洁:定期清理养殖水体的污物、残渣和废弃物,保持水体清洁。

2. 水体消毒: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

3. 养殖设施清洁: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六、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测措施1. 养殖水产品抽检: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确保养殖水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 养殖水产品追溯:建立养殖水产品的追溯系统,记录养殖过程、饲养管理、疫情防控等信息,便于溯源和质量追踪。

水产养殖与管理PPT(精编课件).ppt

水产养殖与管理PPT(精编课件).ppt

●外用咬既可杀灭病原、敌害,也可杀灭水体
中的饵料生物或其它生物,从而影响水体生态
平衡。
精品课件
缺点
●外用药通常采用最低杀灭病原的浓度,因此,容 易使病原产生耐药性。 ●不同养殖对象对外用药的安全浓度不一致。因此, 可能导致药物中毒。 ●外用药物一旦造成养殖动物中毒,抢救比较困难。 ●经常施用外用药,可造成药原性水污染,治理较 困难。 ●大水面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围栏等养殖难以 应用或疗效较差。
精品课件
水产动物疾病从病因分析 可分为两大类
两大类疾病流行特点的区别
病因
传播 疾病 发生 机理
病原性疾病
非病原性疾病
由活的致病因子引起,是 两种生物在一定环境下相
互作用的结果
可以传播,有传染原、传 播途径和传染原库等方面
的问题,故具传染性
由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居 的量及繁殖速度和对宿主
的致病力所决精品定课件
施药方法 制成药物饵料投喂。
作用
●杀灭体内及部分体表寄生的病原体。 ●阻止机体内外的病理进程。 ●排除体内毒素。 ●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抗应激力和免疫力。 ●改善和保护机体器官组织,促进代谢。
精品课件
缺点
●对水体中的病原和不良环境因素难以发挥 作用。 ●病重个体因无食欲而起不到作用。 ●需制作各种药物饲料。 ●给药剂量需根据机体总体重和投饲率计算, 比较麻烦。 ●长期使用也可产生耐药性。
尚未建立临床诊断原则,检测方法 不完善,不规范。
精品课件
临场诊断
“一问、二看、三查、四排,再确诊”
问 养殖面积、水深、淤泥厚度、养殖品种、放
养情况、放时规格、饲料来源和价格、投喂 方法、水源、增氧方式,曾经发生的疾病, 当前病情,曾经用过的药物等。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质量安全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从源头控制、养殖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措施。

二、源头控制1. 养殖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作为养殖水体,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养殖水体净化: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如过滤、沉淀、消毒等,以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3. 养殖底泥处理:定期清理养殖池塘的底泥,避免底泥中的有害物质对水质造成污染。

三、养殖环境管理1. 养殖场选址:选择环境优良、水质好、空气清新的地点建设养殖场,避免污染源的存在。

2. 养殖设施建设:建设合理的养殖设施,包括养殖池塘、养殖网箱等,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3. 养殖水体循环:采用循环水系统,保持水体的新鲜和清洁,避免水体积聚有害物质。

四、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优质、无污染的饲料,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份符合养殖水产品的需求。

2. 饲料投喂: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恶化和养殖动物健康问题。

五、疾病防控1. 养殖动物健康监测: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2. 养殖动物疫苗接种:按照养殖动物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3. 疫病防治措施: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隔离、消毒等,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

六、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控1. 检测项目:建立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包括对水质、养殖动物体内残留物、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监测。

2. 检测频率: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确保养殖水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3. 检测方法:采用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对养殖水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养殖水产品是人们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控、水质监测以及养殖管理等五个大点来阐述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饲料管理1.1 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的基础。

根据不同种类的养殖水产品,科学地配制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

1.2 饲料质量监控: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饲料中无有害物质残留,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2. 环境控制2.1 水质管理:养殖水体的水质直接影响养殖水产品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合理调节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和溶解氧含量。

2.2 养殖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养殖设备和场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3. 疾病防控3.1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养殖水产品的特点,合理选择疫苗,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剂量进行接种,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3.2 病害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防止疫情扩散。

3.3 疫情处理:一旦发生疫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如隔离患病个体、消毒养殖设施等,以控制疫情的蔓延。

4. 水质监测4.1 水质采样:定期采集养殖水体的样品,进行水质监测。

采样点的选择要代表整个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

4.2 水质指标监测: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求。

5. 养殖管理5.1 种苗选择: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种苗,提高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5.2 养殖密度控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导致的养殖水体污染和病害传播。

5.3 养殖记录管理:建立养殖记录,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投饲量、生长情况等,便于监测和分析养殖效果。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来源之一,因此保证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措施,包括水质监测、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二、水质监测1. 水质监测目的水质监测旨在确保养殖水产品的生长环境符合相关标准,避免水质对养殖水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

2. 水质监测内容水质监测内容包括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等指标的监测。

通过定期采样和检测,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水质监测频率水质监测应定期进行,频率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水质检测,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适时增加监测频率。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适合养殖水产品生长需求的饲料,确保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符合相关标准。

饲料应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性能,避免过度营养或营养不足对养殖水产品的负面影响。

2. 饲料投喂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和养殖水产品生长过快。

投喂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和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进行调整。

3. 饲料质量监测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监测,包括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污染等指标。

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饲料对养殖水产品的负面影响。

四、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和疫病情况,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按时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2. 疾病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疾病监测,包括观察养殖水产品的行为、外观和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病原菌的检测,确保养殖水产品的健康状态。

3. 疫情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隔离患病养殖水产品、加强消毒和清洁工作等。

同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支持。

五、环境控制1. 水体循环保持养殖水体的循环,避免死水区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 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农产 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墨 守成规区域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的 受理和初审工作。农业部设立的农产品地 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专家评审。
因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是一项服务于 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公益性行为,主要依托 政府推动,登记不收取费用。《农产品地 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农产品地理标志 管理经费编入本部门年度预算。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用药指 导处
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
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民以食为天的基本含义:食品安全与粮食 安全
粮食安全:粮食的保障能力,即粮食的生 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是数量保障,主要解 决吃饱的问题。
食品安全:食物的安全保障能力,即食物 的营养和对人类的健康保障能力。是质量 的保障,主要解决人们的吃好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 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渔)药、 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产品不危害人类健康,保证食品安全。
绿色农产品的基本含义
绿色水产品,是从绿色食品概念延伸出来的,是 指水产品以其“无污染”的鲜明质量特征和实行 “从水体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生 产出来的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无污染的、安全、 优质、营养类水产品,产品须经有关部门认证通 过并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绿色农产品标志 的未经过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水产品。
加强食品贮存、流通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按标 准和要求操作
几个重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红心鸭蛋——苏丹红:化工原料,致畸、致癌、 致突变 三鹿奶粉——三聚氢胺:儿童沁尿系统结石,肾 衰竭 个别水产品——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 超标 多宝鱼事件——氯霉素、孔雀石绿、呋喃西林等 药物超标 河北毒饺子事件——农药污染 福寿螺事件——广州管线虫——生食致病 等等
解决粮食安全的途径:
保证耕地面积:现全国耕地面积18.9亿亩,人均约1.13亩, 接近最低保障线人均1亩的水平,形势严峻
提高地力:优质农田不到50%,基本农田耕地整理工作任 务严峻
提高单产:目前粮食平均单400~500公斤,而超级杂交 稻在1000公斤以上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耕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生产设 施、人力资源等
安全食品的基本含义
安全食品是指生态农业产物,它包括无公 害食品、生态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等。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食品共同组 成我国的安全食品体系的“金字塔”结构, 有机食品处于金字塔结构的顶尖位置。
保健食品的基本含义
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 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 治疗为目的的食品,也叫功能性食品。主 要是安全无毒、功能确切,且且配方科学。
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几种形式
目前国际公认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形式有以 下几种:
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 产品、生态食品、保健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中基本标准和强制性的标准, 必须执行,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准上市,是 今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是农产 品销售的基本门坎;其它两个标准为推荐 性标准。
辅助农产品质量管理形式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含义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含义 根据农业部2007年第11号令——《农产品地理标 志管理办法》(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的界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 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 标志。此处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 产品,既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及其产品。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人均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占世界平 均水平的26.5%,且分布不均。1769立方米为警戒线
国外专家名言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第一位重要因素是人, 第二位因素是设施,第三位因素才是耕地。 关键词:加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依靠科 技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和食 品安全的关键。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
提高品质:选种育种
控制药物残留:不使用禁用药,限用药要严格遵守休药期 和残留限量
控制加工环节的添加剂使用:目前食物添加剂上万种,主 要有保鲜剂、防腐剂、着色剂、增味剂等;不要乱添加, 不能使用未经批准的成份;其它按标准要求使用
对原料和产品均要检测,合格后方能上市。注意控制好生 物毒素和致病微生物的含量等
申请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称谓由地理区域各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 成;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和特定的生产 方式;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产品有限 定的生产区域范围;产地环境、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是绿色食品的基本特 征。
绿色食品的基本条件
1、无污染: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通过 严密监测和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 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各环节 的污染,确保食品洁净 2、优质:包装水平高、产品质量高 3、产品内在质量: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 卫生安全
有机农产品的基本含义
地理标识产品:是一种地理保护性的特有 产品,与优质农产品质量相关 出口备案基地产品:与出口农产品质量管 理相关的一种管理形式,要求出口产品的 产地环境要达到相关要求,并报有关部门 备案
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含义
无公害水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 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过加工或初加工的 食用水产品。
有机水产品,系指来自有机农业体系。根 据有机农业种植生产技术规范和有机食品 加工技术规范标准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 有机食品机构认证,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 志的一切食品。 简单地讲,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 农药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生态食品的基本含义
即利用生态技术生产食品,生态食品与绿 色食品一样,是一种安全食品的品牌体现, 更强调食品生产从种子至成品收获的整个 过程中利用物理、生态、生物的方法,尽 可能地减少化学物质对产品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