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浮生六记_的现代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6-11
作者简介:褚大庆(1973- ),男,吉林九台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亚非语言文学在读博士,研究
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第26卷第1期
2009年1月
东疆学刊
Dongjiang Journal
V ol.26 No.1
Jan.2009
《浮生六记》的现代意识
褚大庆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19世纪问世的《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作为一部清代中后
期的小说,在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形态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它蕴含了丰
富的现代性因素即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等意识,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它所产生的时代。这正是它
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浮生六记》;文学史;现代意识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9)01-0050-05
一、自由意识
1.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
《浮生六记》最为读者所赞赏的,就是作者以
“天然去雕饰”的幽雅笔调,描写家庭生活的甜蜜
幸福和哀怨愁苦,尤其是对闺房生活的情趣、家
庭生活的琐事和夫妇之间相濡以沫的真笃之情
不加掩饰,刻画入微,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是
绝无仅有的。
传统男女婚姻被视为两个大家庭(家族)的
联姻,即所谓“结两姓之好”,核心是大家庭利益,
因而谈婚论嫁首重“门当户对”,皆由家长做主议
定,由媒人代为说媒,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如尚有余地,才会顾及到男女双方的才貌
性情等涉及当事人幸福的因素。然而明清两代各
地普遍流行幼年议婚,所谓才貌性情多无从谈
起,一般只委之于生辰八字的命卜而已,加之男
女有别而无从交往,因而男女婚前多不相识,故
常有婚后夫妇才发现性情不合而酿成家庭悲剧
和人生痛苦。而沈复与芸娘的婚姻则不是这种
正统模式。他们二人是舅表姐弟,芸长10个月,
沈复自幼随母归宁,二人便是两小无嫌的玩伴。
在少年沈复眼中,芸很聪慧但并不算漂亮,她“眉
弯目秀,顾盼神飞”,但却“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沈复最早对芸萌生爱情,是由其才情所触发。芸
虽未曾入塾读书,但自学而识字,并喜作诗文。沈
复13岁时又来舅家,芸出所作诗句相示,沈复见
其佳句而心动,“叹其才思隽秀”,遂“心注不能释”,即告其母:“若为儿择妇,非淑姐不娶”,母纳其言,遂与之订婚。半年后沈复又来芸家,芸与之谈诗论句,称沈复为“知己”,沈复则题字相赠,二人相谈甚得,两情相悦。因而沈复与芸可说是自
由恋爱,经父母认可而结为夫妻的。
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在陈芸和沈复的婚前和
婚后都有所表现。婚前,陈芸就能突破封建男女
授受不亲的藩篱,敢于向心爱的人示爱。如沈复50随母归宁到舅家,夜里送堂姐出嫁,归来腹饥,仆人给他枣脯,他嫌甜腻,表姐芸早已准备了“暖粥并小菜”,正合他的口味。哪知芸藏粥是专为他吃的,因为事前她表兄曾问她要粥吃,她回答没有了。其细腻含蓄的感情于兹可见。
沈复与芸自少年相恋,婚后更是恩爱如痴,
历久而弥笃,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情不自禁,不拘
礼俗而时露于外。
陈芸也不顾忌人言可畏,处处表现了对沈复
的爱恋之情。新婚不久沈复之父令其至会稽幕府随侍“闻信之余,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面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所以沈复对他们23年的婚姻生活作了这样
的结论:“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两人在追求甜蜜的爱情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不平
凡的勇气和某些现代的独特气质、内在潜藏的美。在潜意识中试图超越现实关系的束缚,追求
舒展人性的自由空间的意向。
2.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陈芸和沈复都富有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陈
芸新婚不久,从书橱中看到《西厢记》,“不觉阅之忘倦”,直读至凌晨,称赞其“莫不愧才子之名”。《西厢记》是当时的禁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陈芸身上那种不受拘检的自由精神。陈芸还女扮男装与沈复同游水仙庙,观“花照”,虽然她在出门之前曾一度犹豫,考虑到“为人识出既不便,堂上闻之又不可”,但最后还是成行了。陈芸又曾“托言归宁”,瞒着家长陪沈复去吴江观赏太湖水天一
色之景,一宽眼界,傍晚回到苏州万年桥下,夫妇
二人又与船家女素云一起饮酒行令,嬉戏调笑。
沈复夫妇居萧爽楼时,那些爱好文学和艺术的朋
友们“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每出杖头钱,作竟日叙”,这样的生活是十分自由的。所以陈芸直至临死还不忘沧浪亭、萧爽楼时自由自在的时光,称为“真成烟火神仙矣”。沈复则称自己性格“且无拘束,不嫌放纵”,
陪友人夏揖山去东海永泰沙收租,“更肆无忌惮, 牛背狂歌,沙头醉舞,随其兴之所至,真生平无拘
之快游也,”沈复夫妇追求个性自由,对人性遭到束缚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沈复等人游绩溪石镜山,有盐商在此设宴,席间有肉馒头,一个小和尚“眈眈旁观”,沈复同情这个被禁食肉的小和尚, 悄悄“授以四枚”。他还对受人凌辱的妓女满怀同情,用怜悯的笔调记下了妓女翠姑向他倾诉的迎
新送旧之苦:“心不欢必强笑,酒不胜必强饮,身
不快必强陪,喉不爽必强歌”,并对翠姑等人百般体贴和安慰。沈复夫妇不遗余力地追求精神自由,其审美趣味不同流俗,他们崇尚自然,赞赏的
是一种不假雕琢的自然之美。在唐代大诗人中, 陈芸最推崇的是李白,认为“李诗宛如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姑射仙
子的生活是逍遥自由的,陈芸追求的是一种自由
活泼的人格和自由活泼的诗风。在日常生活中, 沈复夫妇处处以自然为美,为了求得案头瓶花逼
真自然之效果,陈芸将绘画中的草虫之法移植到
插花之中:“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
或踏叶,宛然如生”,制成之后“见者无不称绝”。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人必然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沈复自己宣称:“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
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
二、平等意识
1.男女平等
《浮生六记》内容上以夫妇日常生活为主,这
是沈复重视女性生活情态的突出表现。在夫权社会中女性必须遵从“三从四德”,守“女诫”,她们没有独立自主生活的权力,仅是男性的附属物,
男性是可以任意改变她们的生存状态的。男权话语是以男子中心主义为意识深层存在的。难能可贵的是,沈复跳出这个圈子,他把对妻子陈芸的
深切眷念,化为写尽夫妻生活家庭琐事的笔墨文字,以备忘怀。他“怀抱健康和纯洁的感情去爱自己所爱的女性,尊重对方,追求彼此心灵的沟通
与融合”,所以在对陈芸的态度上,他能够而且是首先把她作为女性,作为“人”来看待,给以超男权话语的机会与地位。对陈芸,沈复是赞赏有加。由读她的诗叹她才情隽秀,进而颂为“求之闺中, 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最终称之为“闺中良友”。把自己用健康心态去爱一个女性的内容写成文字,加以追思,由此一端,就可以说沈复对女
性地位是首先给予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