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标志物研究-BNP

合集下载

诊断慢性心衰检测BNP新方法

诊断慢性心衰检测BNP新方法

诊断慢性心衰检测BNP新方法: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很容易与呼吸系疾病及心脏的其他疾病混淆,单纯的体格检查和一般经验诊断的误诊率高。

其诊断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干扰较多,难以进行严格划分,不能有效地使病情评价更符合实际,客观性不强。

尽管临床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简便、廉价,但对于某些老年、肥胖和肺气肿患者来说诊断较为困难。

2000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通过并批准了一种有效、简便新的慢性心衰检测方法,即B-型促尿钠排泄缩氨酸(BNP)含量检测。

近年来国内推行检测BNP方法诊断慢性心衰收到了满意效果。

BNP主要起源于心室肌,是对心室膨胀的应激产物。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正常人群组的BNP含量非常低,一般在30皮克/毫升左右,左心室功能紊乱者的BNP有所升高(141皮克/毫升),而慢性心衰患者的BNP含量非常高,达1076皮克/毫升。

研究资料显示,随着慢性心衰心功能分级级别的提高,BNP水平也随着不断增高。

国内医院在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检测,其准确度基本保持在93%左右。

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是诊断慢性心衰分级的参考值是:Ⅰ级心功能:BNP为152±16皮克/毫升;Ⅱ级心功能:BNP为332±25皮克/毫升;Ⅲ级心功能:BNP为590±31皮克/毫升;Ⅳ级心功能:BNP为960±34皮克/毫升。

BNP在心衰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心脏科梁雨露博士作者:梁雨露1981年de Bold等给大鼠注射正常心房肌匀浆可引起利钠利尿的研究工作导致了心房利钠肽(ANP)的发现。

此后,相继发现了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其他肽类,按英文字母次序命名为BNP、CNP和DNP,统称为钠利尿肽家族(1)。

BNP于1988年日本学者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因而命名为脑钠钛(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2)。

后来发现脑、脊髓和心肺组织均可分泌BNP,但左心室是主要分泌场所,故又称为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简写仍为BNP。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血浆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类激素,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的从心室分泌,若发生急性心力衰竭,BNP水平会升高[1]。

随着各种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BNP检测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2]。

本文对近几年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前景作一综述。

1 血浆脑钠肽(BNP)生物学功效血浆脑钠肽(BNP)是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心肌组织中存在大量BNP,主要存在心房中,以右房含量最高。

证据表明[3],外周血中60%的BNP是由心室分泌的。

BNP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降低血压、心脏前负荷抑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增生、抗冠脉痉挛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等生物学功能。

近年发现BNP具有阻抑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恢复正常心脏组织细胞构成,减缓或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4]。

2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2.1 BNP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急性心力衰竭(AHF)时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高,心肌受到牵张,血浆中BNP浓度会升高。

Makoyama等 [5]报道AHF患者血浆BNP较正常高,且与AHF严重程度呈正比。

Mottram 等[6]的研究证实了血浆 BNP对诊断舒张性急性心衰的价值。

2008年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血浆脑钠肽(BN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衰诊断和预后;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大多数急性心衰呼吸困难的患者血浆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急性心衰的诊断,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因此,BNP在AHF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2 BNP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血浆脑钠肽(BNP)可以指导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医学]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

[医学]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

2005年欧洲ESC 慢性心力衰竭和治疗指南
BNP对诊断舒张功能 不全有同样的价值。 其他引起BNP升高的常见因素有:左室肥厚、瓣膜
性心脏病、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高血压、肺栓塞 等。非心脏原因亦可使BNP升高,肾功能损害最为常 见。 但需注意,BNP和NT-proBNP用于心衰诊断时若其水 平“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心脏疾病。
美国ACC/AHA 2005年成人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用于排除心衰时,BNP具有很好的阴性预测值。 各种临床因素如肾衰、败血症等可影响BNP水平。 如果血浆BNP水平上升,需作进一步诊断性检查。 对于确诊心衰患者,BNP或NT-proBNP有重要预后价
值。 BNP在心衰诊断处理中的价值还需全面研究。
美国ACC/AHA 2005年成人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浆BNP升高可见于LVEF降低、左室肥 厚、左室充盈升高和AMI或心肌缺血患者,也 可见于肺血栓栓塞症和COPD患者 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可影响BNP水 平
美国ACC/AHA 2005年成人慢性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BNP水平在女性或60岁以上的非心衰人群中 会有所升高,鉴别此类人群呼吸困难是否为 心源性所致,对BNP升高的意义须慎重考虑。 在诊断不明确时,BNP升高更有助于心衰的 诊断,但不能单独用来诊断或排除心脏病。
心衰诊断中BNP检测的临床应用 评价(各国指南的差别)
BNP: 心衰定量标志物
体积 压力
ANP
抑制RAA
CNP
BNP =
降低外周血管抵抗 (降低血压)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 瓣膜功能障碍
+ 右室功能障碍

BNP

BNP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作用再评价BNP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已取得重要突破,在2003年度被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列为医学十大进展之一。

临床研究发现BNP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甚至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价值,2004年BNP专家小组就此已达成共识。

BNP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

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在心衰诊断和慢性心衰患者管理中,血浆中利钠肽的浓度是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有证据支持利钠肽可作为心衰诊断,分期,住院/出院的依据,并确定患者临床治疗的风险。

然而用在监测病情和调整药物治疗的证据并不明确。

未经治疗的病人具有正常浓度的利钠肽,说明其心衰的阴性可能性较高,并且不可能出现心衰症状。

高浓度的利钠肽暗示,尽管采用最佳治疗,但是预后较差。

1 BNP的生物学特性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eptide, BNP)是属于利钠肽家族中的一员。

利钠肽家族主要包括A型利钠肽(ANP)、BNP、C型利钠肽(CNP)、肾利钠肽(Renal Natriuretic eptide, urodilatin)及树眼镜蛇属利钠肽(Dendroaspis natriuretic peptide,DNP),结构上都有一个17-氨基酸二硫化物环。

ANP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BNP最初是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并被称为脑钠肽,但其合成及分泌主要在心室肌细胞;CNP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有局部扩血管及抗增殖作用;肾利钠肽的合成和分泌均在哺乳动物的肾小管,以旁分泌调节肾脏的钠水代谢;DNP先是从绿色树眼镜蛇的毒液中分离出,随后发现人血浆中也存在,心衰时血浆水平也升高。

利钠肽系统起作用是调节心、肾功能,调节血容量和动脉压,可抑制钠水储留、血管收缩肽的产生及作用和交感神经过度反应,并促进血管舒张和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反应。

人类合成BNP的基因片段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远端,其基因由三个外显子和二个内含子组成,在转录mRNA时去掉二个内含子形成编码134肽的成熟mRNA,翻译后形成脑利钠肽前原体(preproBNP)。

BNP心力衰竭的指标医学知识讲解

BNP心力衰竭的指标医学知识讲解

0.6
NT-proBNP >986 ng/L
0
100
200
300
400
发作天数
BNP心力衰竭的指标医学知识讲解 Januzzi et al, Arch Intern Med, (;166: 315
第19页
累计生存率
NT-proBNP 联合肾功效检测可更加好评定急性心 衰患者预后
1.00
0.9
0.8
BNP心力衰竭的指标医学知识讲解 Eur Heart J ;27:330-337
第12页
急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呼吸困难 者
BNP心力衰竭的指标医学知识讲解 JL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 95:948-954
第13页
NT-proBNP诊疗急性CHF截点在300pg/ml时,有很好阴性值 和很好阳性预测值
73%
92%
总共
90%
84%
88%
NPV 准确性
99%
95%
88%
85%
55%
83%
66%
86%
应注意以上研究有特定适用范围,不能直接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判别诊疗。
BNP心力衰竭的指标医学知识讲解 Januzzi et al, Eur H Jour ;27:330
第17页
NT-proBNP>5000pg/ml 提醒心衰患者短期死亡率较高
不过经治后NT-proBNP改变百分数是更加好危险性分层评定原因。 ➢ 观察性研究显示,假如没有测基线时NT-proBNP水平,对于急性期治疗目标应为NT-
proBNP<4000 pg/ml。住院时急性心衰NT-proBNP下降达30%是一个合理目标。 ➢ 检测NT-proBNP最理想频率在2个时间点:基线/发作时(为诊疗、分类和指导起始治疗)和

急性心力衰竭血液生化标志物临床研究近况

急性心力衰竭血液生化标志物临床研究近况

【 关键 词】心 力衰竭 ; 生化 标 志 物 ; B型 利钠 肽 ( NP)N一 端利 钠肽 前体 ( B ; 末 NT— rBNP)肌 钙 蛋 白 IT;T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S2 【 中图分 类 号】 5 16 1 R 4 .+ 【 文献 标 识码]A 【 文章 编 号] 1 7 — 2 0 2 1 0 C) 0 3 0 6 3 7 1 ( 0 0)9( 一 1 — 2
103 ) 0 7 0
【 要 ]目前 有 关 心 力 衰 竭 血 液 生 化 标 志 物 的 临 床 试 验 正 在 全 球 广 泛 地 开 展 。 临 床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 型利 钠 肽 摘 B ( N 、 一 端 利钠 肽 前体 ( T po N 对 于急性 心 力 衰竭 诊断 、 B P)N 末 N - rB P) 治疗 及预 后 判断 等有 重要 作 用 。 钙蛋 白 Ir 仅 肌 厂不
B型 利钠 肽 前体 (rB ) po NP 。容量 负 荷过 重 、 肺毛 细 血 管楔 压 升 高 、 功 能失 代 偿 等 引起 心 室壁 张力 增 高 , 能 够 触 发 B 心 都
型利 钠 肽前 体裂 解 为有 生物 活 性 的 3 2个 氨 基 酸 片 段 组 成 的 B P和 无 生 物 活 性 的 7 N 6个 氨 基 酸 片 段 组 成 的 N — rB P 。 T po N f B P可 引 起 动 脉 扩 张 、 钠 , 减 低 肾 素 一 管 紧 张 素 一 固 N 利 并 血 醛
非 年 龄 依 赖 性 N po N T— rB P截 点 为 9 0n / 0 gL,与 B P截 点 N 1 0n/ 的 阳性 预 测 值 类 似 (6 0 g L 7 % s7 % ) 而 排 除 急 性 心 力 9 ;

脑钠肽(bnp)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教学课件,幻灯,PPT

脑钠肽(bnp)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教学课件,幻灯,PPT

Ser
Gly Leu Lys Leu
Lys
Phe
Asp
Gly Cys
Arg
S
IIe
S
HOOC- Cys
Gly
Gly
Ser
Leu Gly Ser Met
Natriuretic Peptides: Origin and Stimulus of Release
Peptide Primary Origin ANP Cardiac atria
Outcome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HF
100 Hospital Readmissions
100
Mortality
75
50%
50
20%
25
75
50%
50
33%
25
12%
0
30
6
days
mo
Median hospital LOS: 6 days
Jong P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2;162:1689
Arg
S S
IIe
Gin Gly Ser
Gly
Arg
Lys Met
Phe
Asp
Cys
Gly
Gly Cys
Arg
Asn Ser
Phe Arg
COOH- Tyr
Gly
Ala
Leu Gly Ser Gin
S
IIe
S
Cys
Ser
Lys
Val
Leu Arg
Gly
Ser
Leu Gly
Ser Ser
Arg

2020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预测、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指导等各个方面。

其中,钠尿肽(NP)是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多的生物标志物,常用的是B型钠尿肽(BNP)和N末端前体BNP (NT-proBNP)。

钠尿肽反映心肌容量负荷及室壁压力变化情况。

心肌细胞受到压力/牵拉刺激后,即心室容积扩张、压力负荷增加时,首先形成BNP前体;BNP前体形成后被水解为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

两者主要由心室肌产生并分泌入血,心室肌无存储BNP和NT-proBNP的功能。

BNP的生理功能包括扩张血管、排水、排钠,抑制RAAS和SNS;目前认为NT-proBNP无生理活性。

BNP由血清中的钠尿肽受体C和中性内肽酶降解,也可被肾脏等高血流量器官排泄;NT-proBNP在肌肉、肝脏、肾脏等高血流量组织器官中降解。

BNP与NT-proBNP的应用价值相当,但NT-proBNP的半衰期为120 min,长于BNP的20 min;NT-proBNP含量受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影响更小,因此更适合心衰药物疗效的监测。

预测心衰的发生BNP/NT-proBNP有助于预测心衰,特别是NT-proBNP。

BNP/NT-proBNP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时可以预测心衰的发生。

①测量心肌负荷标志物(BNP)、心肌损伤标志物(cTn)、肾功能不全标志物能有效预测心衰的发生,联合测量能显著提高预测价值。

(Ⅰ类推荐)②BNP/NT-proBNP单独应用或联合肌钙蛋白T (TnT)/肌钙蛋白I(TnI)或联合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对新发心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Ⅰ类推荐)③BNP/NT-proBNP,TnT/TnI联合炎症指标可溶性ST2(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新发心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Ⅱa 类推荐)辅助诊断心衰生物标志物联合临床表现可以极大地提高心衰诊断的准确性。

BNP/NT-proBNP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心衰诊断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心衰诊断,包括无症状性心衰、慢性失代偿性心衰和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BNP 与心力衰竭

BNP 与心力衰竭

BNP 与心力衰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涵英今天讲的是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那我们可以看到心功能它的标志物可以来参考,那么在临床当中经常是以病人有或没有症状来评估病人有没有心力衰竭存在。

可以看到,早期的时候或者是轻度心衰病人往往没有心室结构的改变,因此症状也不明显。

这也导致我们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存在一些问题,25% — 50%的失代偿的心力衰竭病人往往被误诊。

因为早期的一些检查,包括心脏超声检查往往并不能发现一些早期的心室改变,所以这部分患者并不能够得到及时诊断。

心力衰竭在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心力衰竭1年的死亡率达到17%,而且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它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刚才已经提到,心力衰竭的误诊率可以达到20% — 50%,那我们可以看看如果病人一旦被误诊,那么这些病人的预后是什么样子?可以看到一些轻中度病人他5年的生存率是在50%,而一些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1年的死亡率也达到50%。

那么欧美的统计和咱们国家是基本相似。

那么这些心力衰竭的病人之所以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病人没有或者症状轻微。

并且心衰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功能。

而且心衰通常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的代偿功能有时可以暂时避免一些症状出现。

而且仅仅从症状是无法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病因。

其实我们临床大夫可以知道,任何一项功能它都有一些生化标记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转氨酶是肝功能的一个标记物,而肌酐是肾功能的标记,还有包括一些甲胎蛋白或者是前列腺素。

或者一些甲胎蛋白可以是一些肿瘤的一个标记物,那么我们心脏方面,肌钙蛋白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那么心功能它的标志物是什么?可以看到,无论是把BNP检测还是NT-Pro-BNP检测应用于临床,这是对于医学界或者是对于临床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那么BNP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1982年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叫心房利钠肽的一种物质,这样的物质它的简称叫ANP,ANP存在于成人的心房当中,及胚胎和新生儿的心室当中。

hfref心力衰竭时bnp标准

hfref心力衰竭时bnp标准

hfref心力衰竭时bnp标准
心力衰竭时,BNP(脑钠肽前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用
于辅助诊断和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BNP的标准值在不同的医
学指南和研究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对于成年人,BNP
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低于100 pg/mL。

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BNP
水平通常会升高,反映出心脏负荷增加和心功能下降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BNP的标准值可能会受到年龄、性别、体重等
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不是仅仅
依靠BNP的数值。

此外,除了BNP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关的指标叫做NT-proBNP (N末端前脑钠肽前体)。

这两种指标在临床上常常一起使用,可
以相互印证,提高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解
读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并且应当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判断和诊断。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进一步探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因素,发现与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综合分析各项因素后得出抗心衰治疗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应措施。

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抗心衰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本研究为提高心衰治疗效果和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导。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影响因素、预后、综合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患者基本情况、血浆BNP水平分布、抗心衰治疗对BNP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

老年人患心衰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青壮年人群,而心衰患者中又以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老年心衰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疾病状况复杂多变,往往难以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因此老年慢性心衰成为临床中一个重要的疾病难题。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衰治疗的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利钠肽,尤其是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BN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激素,其水平与心脏负荷和心功能密切相关。

随着心衰病情的加重,血浆BNP水平也会随之增高。

监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不仅可以作为心衰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中老年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

脑钠肽和心钠肽综述

脑钠肽和心钠肽综述

脑钠肽和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大多数心脏病有效治疗措施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

研究证明脑钠肽(BNP)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标记物,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起到指导作用。

BNP的基因重组药物对于心力衰竭,特别是急性心力衰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它长期的安全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B型利钠肽心力衰竭研究进展1.BNP的概述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是继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后发现的利钠肽家族中的又一成员,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首次从猪脑内分离纯化得到[1],它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脏等组织,心室是它的主要合成点,心室容量改变以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影响BNP分泌的关键[2]。

1.1 BNP的生物学特性人类BNP的基因位于人类第1号染色体短臂,与上游的心房钠尿肽基因串联(约距离8kb),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通过mRNA被转录为108氨基酸组成的BNP前体(pro BNP),当其分泌进入循环后,pro BNP分裂为等比例的NT-pro BNP和BNP。

BNP由32个氨基酸构成,分子中含有一个由分子内二硫键联结而成的环状结构,N端和C端尾端的氨基酸组成和肽链长度各不相同。

这一环状结构和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有关,分子内二硫键与BNP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而NT-pro BNP为一直链结构,不具有生物学活性[3]。

BNP的半衰期为20min, NT-proBNP 的半衰期为1-2h,NT-proBNP和BNP的血清浓度高度相关,因此BNP和NT-proBNP的测定均可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起到指导作用。

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BNP有特异性受体,它跟三种尿钠肽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s,NP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

心力衰竭中脑钠肽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中脑钠肽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中脑钠肽应用的研究进展高卉【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早期、简便、快捷的诊断至关重要,以往临床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心电图、x线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检查技术,误诊率高.脑钠肽(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多肽类激素.心肌缺血、坏死、损伤,心室壁张力增加及容量负荷过重均刺激BNP的合成与释放,可以敏感而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的改变.心力衰竭时左心室的压力负荷与容量负荷增加,血浆中BNP的浓度随之升高,BNP可作为标志物监测,且BNP具有利钠、利尿、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扩血管、抑制RAAS活性等作用.研究发现,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心力衰竭的危险度分层、呼吸困难鉴别、心力衰竭的治疗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1(024)002【总页数】3页(P259-261)【关键词】心力衰竭;脑钠肽;心功能;危险度分层【作者】高卉【作者单位】天津汉沽区医院,3004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心力衰竭(心衰)在我国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

由于对心衰患者缺乏特异、简便的检测手段,使得心衰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比较困难,而且现有的检查往往不能及时快速的对治疗和病情进行评估。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心功能关系密切,随着心衰的发展,心脏分泌BNP随之增加,血浆BNP浓度可作为心衰的诊断、治疗评估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且在心衰的治疗中显示效果良好。

200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血浆BNP为临床诊断心衰的血清标志物。

现就BNP在心衰中的临床应用作以下综述:1 生物学特性B型脑钠肽(BNP)是属于利钠肽(NP)家族中的一员。

是 1988年日本学者Sudoh从猪脑中分离出来而命名的。

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多肽类激素,其分泌主要受心肌细胞伸展的调节。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应用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应用
2023版中国心力衰竭诊疗和治疗指南
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旳预后评估
急性心衰患者从就诊到出院旳BNP水平及危险分层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旳预后评估
NT-proBNP浓度旳百分比变化和缬沙坦心力衰竭(Val-HeFT)试验中 涉及全部病因旳死亡率。
成功治疗急性非稳定性心力衰竭(HF) 和NT-proBNP值之间旳关系
0 国内:提议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其他测定措施相比,其检测 线性范围 更宽,精密度更加好,测定成果在多种不同旳温度下 都有良好旳稳定性,适合临床不同旳需求
影响原因
BNP/NT-proBNP 旳检测基本不受体位变化和日常 活动影响 ,且不存在日间生理学波动,故无需固定 体位和时间,但要防 止剧烈运动。影响正常人血 NT-proBNP 水平旳生理原因涉 及年龄、性别、肥胖和肾功能。
BNP在心衰诊治中的 应用
心力衰竭诊疗旳变迁
临床症状 和体征
乏力 呼吸困难 液体潴留 肺部啰音
优点
检验 以便
缺陷
缺乏 特异性
临床检验 胸片
成果易得
成果主观解释
影像检验 心脏超声
生化检验
BNP
特异性强
受仪器性能、病人体质、 操作者水平等影响
特异性强、成果易得
BNP在心衰诊疗中旳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内容:
6种心血管型肽:
Kaplan-Merier事件曲线分析发生第一次心力衰竭事件和死亡旳时间,显示在根据血 浆连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调整改疗方案组(实线)中比原则临床评价指 导治疗组(虚线)中事件旳发生有明显旳降低。p=0.049。——lancet
NT-proBNP 有利于监测和指导心衰治疗
无事件存活率 (%)

BNP的临床研究进展

BNP的临床研究进展

BNP的临床研究进展BNP(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是心脏标志物中代表着无偿功能的类别,在临床上无论是对心脏疾病的检测还是治疗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

我国每年在心力衰竭、内源性心脏病等病症死亡的人数较多,对BNP的研究可以在很大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做出较大的贡献。

1 BNP的结构及作用1.1 BNP的分子结构PreproBNP,也就是BNP的前体原,包括proBNP和signal peptide,前者包括NT-proBNP和BNP32,后者也就是BNP26,即信号肽。

BNP是神经肽,也是BNP肽类的最基本结构,NT-proBNP没有生物活性的BNP 形式,是通过肾脏排泄,而BNP32则是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形式,可以促进利尿排钠。

BNP最早是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为一组环形的血管活性激素,包括A-D4个成员,经过研究,心室扩张和心脏负荷的增加都会导致患者心室压力增高,而这也是BNP释放的组要刺激因素[2-3]。

BNP激活后,就可以达成合成和释放的增加,且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它可以和BPR-C结合,也是唯一的天然拮抗剂肽,具有舒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利钠、利尿、抑制RASS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4]。

1.2 BNP的作用在生物方面而言,BNP可以有效的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利钠利尿和抑制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

1.2.1舒张血管BNP可以直接作用在血管内的游离钙离子,达到减少浓度的结果[5]。

同时,BNP舒张血管的作用并不是依赖内皮细胞,反之,当人体血管口径越大,反应的效果则越强,这可能与受体的密度有关。

1.2.2降低血压通过BNP舒血管的作用,可以达到患者血管舒张的效果,降低心血量,实现患者血压控制治疗的效果。

1.2.3利钠利尿BNP通过NPR-C结合,可以被细胞内吞,溶酶体降解,达到清除和失活,这种特性与肾脏功能的滤过、分泌具有相同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调节水、盐分的平衡,改善患者的血容量,实现利钠、利尿的效果。

bnp诊断心衰 标准

bnp诊断心衰 标准

bnp诊断心衰标准
BNP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通常为0-100pg/ml。

根据BNP 的水平,可以对心衰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具体标准如下:
无心衰者BNP小于100pg/ml。

心功能一级者BNP pg/ml。

心功能二级者BNP pg/ml。

心功能三级者BNP pg/ml。

心功能四级者BNP 大于1006pg/ml。

BNP水平越高,心衰的严重程度越高。

此外,BNP水平也可以用于评估心衰患者的预后,如果BNP水平较高,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BNP的特异性不高,因为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导致BNP水平升高,例如左心室肥厚、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感染、败血症、高龄等。

因此,在使用BNP诊断心衰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BNP水平的影响。

BNP (1)

BNP (1)
漫话BNP
酉鹏华
BNP: 心衰定量标志物
体积 压力
CNP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 瓣膜功能障碍 + 右室功能障碍
ANP
抑制RAA
BNP =
降低外周血管抵抗 (降低血压)
促进排尿利钠
Iwanaga Y et al. JACC. 2006;47:742-8.
NT-proBNP的合成与分泌
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预测 以后发 生心力 衰竭或死亡的危 险。 • ACS患者在就诊 时应检测NT—proBNP/BNP,作 为患者预后判断和治疗决策的依据。并 建议在 24~72 h后和 3个月后复查 NT—proBNP/BNP。 • 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建议间隔 6—8个月测定 一 次 NT—proBNP/BNP,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
BNP与舒张性心衰
BNP与冠心病
ACS患者血浆 NT—proBNP水平增 高的程度和持续 时间,与心肌梗死范围和左心室功 能不全的程度成 正 比,在于协助ACS引起心衰的诊断。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 NT-proBNP水平与远期 的全因 死亡相关 ,主要意义在于预测远期死亡风险。
建议
• NT—proBNP/BNP是稳定性和不稳定 性冠心病
4. 肥胖、BMI:肥胖患者BNP水平低
5. 活动:BNP浓度上升
6. 药物因素:ß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等
影响BNP的因素——病理因素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 (心绞痛、ACS) 高血压、左室肥厚 房颤 心脏瓣膜病 心脏淀粉样变性 限制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非心血管疾病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肺动脉高压、 OSAS 肺栓塞 肾功能不全 感染、败血症 贫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肝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