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致病性真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真菌概述和致病性真菌PPT课件
![真菌概述和致病性真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b9f854561252d380eb6e8b.png)
30
31
毛癣菌 小孢子癣菌
表皮癣菌
32
脚癣与灰趾甲
33
Tinea barbae 须癣
34
nail
skin
Trichophyton
+
+
species(毛癣
菌)
Epidermophyto
+
+
n floccosum
(表皮癣菌)
Microsporum
-
+
species (小孢子
癣菌)
hair + +
21
免疫性 天然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起主要作用(皮肤破损等) 皮脂腺分泌酸性物质(脂肪酸),杀真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等的作用
特异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抗体的辅助作用
22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 浅部感染---皮屑、毛发、指(趾)屑等 深部标本---痰、血、脑脊液等 直接镜检: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防治:条件致病菌,提高机体免疫力 治疗用抗真菌药
41
42
Renal candidiasis
43
新生隐球菌
广泛分布与自然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 单细胞真菌,有肥厚的荚膜,常用墨汁涂片观察 有A、B、C、D、AD五个血清型,我国80%属A型 外源性感染,经呼吸道进入,经肺播散全身, 引起各部位隐球菌病,其中最常见为脑膜炎 常用标本涂片直接镜检作为诊断
6
多细胞真菌:霉菌(丝状菌)
菌丝
菌 丝:霉菌生长出的中空、细长的微管 菌丝体:菌丝生长出许多分枝,交织成团而成
31
毛癣菌 小孢子癣菌
表皮癣菌
32
脚癣与灰趾甲
33
Tinea barbae 须癣
34
nail
skin
Trichophyton
+
+
species(毛癣
菌)
Epidermophyto
+
+
n floccosum
(表皮癣菌)
Microsporum
-
+
species (小孢子
癣菌)
hair + +
21
免疫性 天然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起主要作用(皮肤破损等) 皮脂腺分泌酸性物质(脂肪酸),杀真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等的作用
特异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抗体的辅助作用
22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 浅部感染---皮屑、毛发、指(趾)屑等 深部标本---痰、血、脑脊液等 直接镜检: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防治:条件致病菌,提高机体免疫力 治疗用抗真菌药
41
42
Renal candidiasis
43
新生隐球菌
广泛分布与自然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 单细胞真菌,有肥厚的荚膜,常用墨汁涂片观察 有A、B、C、D、AD五个血清型,我国80%属A型 外源性感染,经呼吸道进入,经肺播散全身, 引起各部位隐球菌病,其中最常见为脑膜炎 常用标本涂片直接镜检作为诊断
6
多细胞真菌:霉菌(丝状菌)
菌丝
菌 丝:霉菌生长出的中空、细长的微管 菌丝体:菌丝生长出许多分枝,交织成团而成
章主要致病性真菌ppt课件
![章主要致病性真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8b937fad6195f312ba6cf.png)
2. 培养鉴定
皮肤癣菌的最后鉴定取决于培养。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可分为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系统性感染 真菌和机会致病性真菌。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在菌群失调和免疫力低下时,CA大量生长繁殖,首先形成
芽管,并借助于黏附素等结构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接着芽管逐 渐向芽生菌丝或菌丝相转变并穿入细胞内生长。在宿主细胞内菌 丝又可直接再形成新的菌丝,导致疾病的扩散。CA可侵犯人体 多个部位,如口腔与阴道黏膜、皮肤、肺、肠、肾和脑等。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白为特性,其侵犯部位仅局限于角化
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其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统 称为癣(tinea),依病损在身体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名称。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 隐球菌
主要的致病菌是新型隐球
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在鸟
(鸽)粪中含有大量的新型隐球菌,使其
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新型隐球菌为圆形酵母型真菌,外 周有肥厚荚膜,用墨汁负染,可见黑色 背景中有圆形透明菌体,有厚荚膜。本
菌以出芽方式繁殖,不形成假菌丝。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36章
真菌的分类与致病性精品PPT课件
![真菌的分类与致病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723465ad02de80d4d8406b.png)
3、菌索和菌丝束
• A.菌索
• B.菌丝束
2019/11/20
9
真菌的繁殖体
• 真菌通过营养阶段之后,便进入繁殖阶段, 通过繁殖产生许多新个体。大部分的真菌 都进行无性与有性繁殖,并且以无性繁殖 占多数。有的真菌体缺少无性繁殖阶段, 而另一些菌体则缺乏有性繁殖阶段
2019/11/20
10
真菌的无性繁殖
真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 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也是真核生物中 的一大类群,包含酵母、霉菌、蕈菌之类 的微生物及最为人熟知的菇类。有记载的 真菌约12万种真菌共分成七个门:微孢子 虫门、壶菌门、芽枝霉门、新丽鞭毛菌门、 球囊菌门、子囊菌门及担子菌门。其中的 子囊菌门及担子菌门归于双核亚界之中。
2019/11/20Fra bibliotek6菌丝体和菌丝
• 真菌典型营养体呈现丝状或管状,叫做菌 丝,是由成熟的孢子在基质上萌发产生芽 管,或由一段菌丝以细胞伸长、增长而来, 并产生分枝和不断生长。多数真菌菌丝有 隔膜叫有隔菌丝;少数真菌菌丝无隔叫无 隔菌丝。菌丝在0.5至100um,一般在5— 6um左右。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 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性孢子,由割裂方式产生,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 • B.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产生的无性
孢子,由割裂方式产生,无鞭毛,不能游动。 • C.分生孢子(sporangiospore):子囊菌、担子菌产
生的无性孢子,大多由芽殖、裂殖方式产生。 • D.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各类真菌均可形成
2019/11/20
15
机会真菌侵入途径
来源
侵入途径
土壤腐烂的有机质 肺
常见病原真菌精品PPT课件
![常见病原真菌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368cbb25c52cc58ad6be18.png)
念珠菌病: 最常见,血源感染的第4位。
曲霉菌病: 常见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大剂 量化疗患者。
隐球菌病: 艾滋病人患病率为10-20%。
接合菌病(毛霉病):多见于重症糖尿病、烧伤病及 器官移植病人。
6
近年深部真菌变迁的特点
念珠菌血症:白色念珠菌为主呈下降趋势 非白念: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临床常见病原真菌
1
真菌的概念
真菌的种类繁多,估计自然界有150万种以上,但已 有文献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其中对人类具有致病 性的仅有300余种。
真菌:是一种具有真正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真核生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不含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 具无性和(或)有性繁殖方式。
2
真菌感染的分类——
色菌(厚皮除外)
13
区分酵母样或霉样两大类菌
14
念珠菌属
15
简介
念珠菌大约有150种,65%以上不能在37℃生 长,无致病性
念珠菌属可以感染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引起念珠 菌病
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 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乳酒念 珠菌
临床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
菌病50-100%) 3. 念珠菌属中非白念株增多,耐药程度高 4. 少见的真菌感染增多:足根霉菌属、镰刀菌属等-
治疗困难 5. 诊断困难 6. 现有的抗真菌药:品种少,疗效不满意,毒性大
8
49家美国医院开展的为期3年的 医院内血液感染的监测发现
念珠菌属感染伴随高死亡率
念珠菌血液感染--死亡率达40% 细菌性血液感染--死亡率达25%
26
致病性
呼吸道进入体内
健康人具有免疫能力
易感因素 AIDS、 糖尿病、 淋巴瘤、 晚期肿瘤、 SLE、 器官移植
曲霉菌病: 常见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大剂 量化疗患者。
隐球菌病: 艾滋病人患病率为10-20%。
接合菌病(毛霉病):多见于重症糖尿病、烧伤病及 器官移植病人。
6
近年深部真菌变迁的特点
念珠菌血症:白色念珠菌为主呈下降趋势 非白念: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临床常见病原真菌
1
真菌的概念
真菌的种类繁多,估计自然界有150万种以上,但已 有文献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其中对人类具有致病 性的仅有300余种。
真菌:是一种具有真正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真核生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不含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 具无性和(或)有性繁殖方式。
2
真菌感染的分类——
色菌(厚皮除外)
13
区分酵母样或霉样两大类菌
14
念珠菌属
15
简介
念珠菌大约有150种,65%以上不能在37℃生 长,无致病性
念珠菌属可以感染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引起念珠 菌病
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 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乳酒念 珠菌
临床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
菌病50-100%) 3. 念珠菌属中非白念株增多,耐药程度高 4. 少见的真菌感染增多:足根霉菌属、镰刀菌属等-
治疗困难 5. 诊断困难 6. 现有的抗真菌药:品种少,疗效不满意,毒性大
8
49家美国医院开展的为期3年的 医院内血液感染的监测发现
念珠菌属感染伴随高死亡率
念珠菌血液感染--死亡率达40% 细菌性血液感染--死亡率达25%
26
致病性
呼吸道进入体内
健康人具有免疫能力
易感因素 AIDS、 糖尿病、 淋巴瘤、 晚期肿瘤、 SLE、 器官移植
《主要致病性真菌》课件
![《主要致病性真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4aea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5.png)
呼吸系统感染:咳嗽、咳 痰、胸痛等
消化系统感染:腹痛、腹 泻、恶心、呕吐等
皮肤感染:红肿、瘙痒、 皮疹等
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头 晕、意识模糊等
致病性真菌的诊断 与治疗
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痰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检测真菌感染指标 影像学检查:进行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病理学检查:进行组织活检,观察组织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迹象 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 胞真菌,广泛存在 于自然界中
酵母菌的种类繁多, 包括酿酒酵母、面 包酵母、啤酒酵母 等
酵母菌具有发酵能 力,能够将糖分解 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 、医药工业和生物 技术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
霉菌种类:曲 霉、青霉、毛
霉等
特征:生长在 潮湿、阴暗的 环境中,产生
孢子
危害:引起食 物、衣物、建 筑材料等发霉, 影响人类健康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免疫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致病性真菌,提高免疫力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源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注意食品卫生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主要致病性真菌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致病性真菌概述
主要致病性真菌的 种类与特征
致病性真菌的感染 途径与症状
致病性真菌的诊断 与治疗
致病性真菌的流行 病学与控制
添加章节标题
致病性真菌概述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优质PPT课件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7d06ae87101f69e3195f5.png)
培养特性:48小时后菌落呈“脐”状 生化反应: (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
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抗原构造: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 抵抗力:弱
C多糖:
一种特异性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 壁中,C多糖可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RP )的球蛋白所沉淀。CRP在急性炎症患者含量剧 增,故用C多糖来测定CRP。
引起脑膜炎的病因
•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 • 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病毒 • 寄生虫引起的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 • 非传染性脑膜炎:癌症等
• 葡萄球菌属
金黄葡萄球菌
球菌
• 链球菌属
• 奈瑟菌属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球菌 和淋球菌
奈瑟菌属(NEISSERIA)
概述:
革兰阴性双球菌, 无鞭毛,无 芽胞,有荚膜和菌毛,需氧, 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 荚膜 • 肺炎链球菌溶素O
( PNEUMOLYSIN O) • 脂磷壁酸 • 神经氨酸酶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 继发性胸膜炎、脓
胸、中耳炎、副鼻 窦炎、脑膜炎和败 血症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五、防治原则
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根据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结构的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草绿色链C,甲型溶血(Α 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或Β 溶血,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抗原构造: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 抵抗力:弱
C多糖:
一种特异性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 壁中,C多糖可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RP )的球蛋白所沉淀。CRP在急性炎症患者含量剧 增,故用C多糖来测定CRP。
引起脑膜炎的病因
•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 • 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病毒 • 寄生虫引起的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 • 非传染性脑膜炎:癌症等
• 葡萄球菌属
金黄葡萄球菌
球菌
• 链球菌属
• 奈瑟菌属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球菌 和淋球菌
奈瑟菌属(NEISSERIA)
概述:
革兰阴性双球菌, 无鞭毛,无 芽胞,有荚膜和菌毛,需氧, 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 荚膜 • 肺炎链球菌溶素O
( PNEUMOLYSIN O) • 脂磷壁酸 • 神经氨酸酶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 继发性胸膜炎、脓
胸、中耳炎、副鼻 窦炎、脑膜炎和败 血症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五、防治原则
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根据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结构的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草绿色链C,甲型溶血(Α 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或Β 溶血,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36主要致病性真菌ppt课件
![36主要致病性真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afa8ce10a6f524cdbf8519.png)
灰指甲
体癣
皮肤癣菌的检查 标本:
病变部位的皮屑、指(趾)甲、病发 形态学检查:
标本→玻片上→滴加10%KOH→微加温 →加盖玻片→高倍镜观察→菌丝或孢子
第二节 白假丝酵母菌(C.albicans)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 念珠菌(Candida)中10个种有致病性 ❖ 皮肤、粘膜及内脏的念珠菌病 (candidiasis)
2.动物试验: 3.免疫试验
结语 感谢大家的捧场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27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G+,但着色不均匀
致病性 是口腔、上呼吸道、肠道与阴道粘膜处常居菌。是最常见的机会感染性真菌。
所致疾病:念珠菌病(深部、浅部) 1.皮肤、粘膜感染
2、内脏感染 肺炎(常见)、肠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偶见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抵抗力极低,不易发现,病死率高)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
生物学特性 形态:圆形的酵母样细胞
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样荚膜
致病性
致病物质:荚膜多糖--抑制吞噬、诱导免疫无应答性。 传染源:鸽粪 传播方式:外源性感染,人群间不直接感染。人吸入污染的空气经肺部感染 所致疾病--隐球菌病
肺和脑的隐球菌病(最常见)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墨汁涂片法):
痰和脓汁: 直接加墨汁镜检 圆形菌体,透明的肥厚荚膜
4、过敏性疾病: 皮疹、哮喘、胃肠炎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痰、脓等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G+卵圆形的菌体、芽生孢子并有假菌丝、厚膜孢子,即可诊断。 分离培养:
血清学试验
第三节 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人体主要致病性真菌
![人体主要致病性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db26ebe8a76e58fafbb003d1.png)
• 又称条件致病性真菌 • 多为内源性 • 久病体弱、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发生 • 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途径感染 • 常见: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新生隐
球菌、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等
三、机会致病性真菌
1、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 沙保培养基形成:假菌丝 玉米粉培养基形成:厚膜孢子 多为人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AIDs、肿瘤等)
• 分离培养
防治原则
1. 注意皮肤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 2. 保持鞋袜干燥,防止真菌孽生 3. 提高机体免疫力 4. 高危人群监测 5. 抗真菌药物(唑类、二性霉素B、丙烯胺类)
入人体
引起肺部、脑部感染,致慢性肉芽肿 鸽粪中多有此菌(宠物病)
新型隐球菌形态 (印度墨汁负染色)
酵母型菌,有较 厚的荚膜,一般 染色法难以着色 故称隐球菌。
出芽繁殖
3、曲霉
• 1、烟、黄、黑和土曲霉等对人有致病性。 • 2、曲霉可产生丰富的分生孢子,人因吸入孢子
而感染,引起曲霉病。
• 3、致病性:肺曲霉病、毒素中毒与致癌,以肺 部曲霉病多见。
4.卡氏肺孢菌
• 广布于自然界,可引起健康人的亚临床感 染。
• 先天免疫缺陷或因各种原因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可引起卡氏肺孢菌肺炎.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
浅部感染真菌 毛发、皮屑、指甲
深部感染真菌
痰、血液、脑脊液等
• 直接镜检:
–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 代表:糠秕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
• 症状: 皮肤表面出现花斑癣(汗斑)
球菌、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等
三、机会致病性真菌
1、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 沙保培养基形成:假菌丝 玉米粉培养基形成:厚膜孢子 多为人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AIDs、肿瘤等)
• 分离培养
防治原则
1. 注意皮肤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 2. 保持鞋袜干燥,防止真菌孽生 3. 提高机体免疫力 4. 高危人群监测 5. 抗真菌药物(唑类、二性霉素B、丙烯胺类)
入人体
引起肺部、脑部感染,致慢性肉芽肿 鸽粪中多有此菌(宠物病)
新型隐球菌形态 (印度墨汁负染色)
酵母型菌,有较 厚的荚膜,一般 染色法难以着色 故称隐球菌。
出芽繁殖
3、曲霉
• 1、烟、黄、黑和土曲霉等对人有致病性。 • 2、曲霉可产生丰富的分生孢子,人因吸入孢子
而感染,引起曲霉病。
• 3、致病性:肺曲霉病、毒素中毒与致癌,以肺 部曲霉病多见。
4.卡氏肺孢菌
• 广布于自然界,可引起健康人的亚临床感 染。
• 先天免疫缺陷或因各种原因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可引起卡氏肺孢菌肺炎.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
浅部感染真菌 毛发、皮屑、指甲
深部感染真菌
痰、血液、脑脊液等
• 直接镜检:
–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 代表:糠秕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
• 症状: 皮肤表面出现花斑癣(汗斑)
《常见致病真菌》课件
![《常见致病真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459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3.png)
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抗真菌药物
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 菌药物,如唑类、嘧啶类、棘
白菌素类等。
手术干预
对于某些深部感染或严重病灶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
器官切除或引流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治疗
,如输血、营养支持等。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 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 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免疫 力。
隐球菌
总结词
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主要引起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详细描述
隐球菌主要引起隐球菌病,这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隐球菌可导致脑膜炎、脑炎和脑脓肿等疾病,严重时 可致命。隐球菌主要通过吸入孢子传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
03
CATALOGUE
致病真菌感染症状与诊断
感染症状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量,以降 低免疫系统的负担。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常见致病真菌种类
皮肤癣菌
总结词
皮肤癣菌是一类常见的致病真菌,主要引起皮肤感染和毛发感染。
详细描述
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等,常引起皮肤癣病和 甲癣等。这些真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酵母菌
总结词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主要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条件性感染。
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与患者接触或使用患 者用过的物品。
疫苗接种
针对某些特定致病真菌, 如新型隐球菌等,可考虑 接种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
抗真菌药物
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 菌药物,如唑类、嘧啶类、棘
白菌素类等。
手术干预
对于某些深部感染或严重病灶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
器官切除或引流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治疗
,如输血、营养支持等。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 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 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免疫 力。
隐球菌
总结词
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主要引起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详细描述
隐球菌主要引起隐球菌病,这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隐球菌可导致脑膜炎、脑炎和脑脓肿等疾病,严重时 可致命。隐球菌主要通过吸入孢子传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
03
CATALOGUE
致病真菌感染症状与诊断
感染症状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量,以降 低免疫系统的负担。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常见致病真菌种类
皮肤癣菌
总结词
皮肤癣菌是一类常见的致病真菌,主要引起皮肤感染和毛发感染。
详细描述
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等,常引起皮肤癣病和 甲癣等。这些真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酵母菌
总结词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主要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条件性感染。
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与患者接触或使用患 者用过的物品。
疫苗接种
针对某些特定致病真菌, 如新型隐球菌等,可考虑 接种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
真菌感染讲稿PPT课件
![真菌感染讲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4b24d0f8c75fbfc77db293.png)
移植给予免疫抑制剂者,皮质激素>1 mg/kg、中 性粒细胞< 0.1X 109/L,持续1周,或皮质激素 >2 mg/kg,持续> 2周; 大剂量化疗者。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损害导致真菌过度繁殖 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正常菌丛,导致真菌繁殖 各种原因干扰胃肠粘膜完整性,导致真菌移行繁殖
侵袭方式
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
白色念珠菌 54%
其他念珠菌 1%
热带念珠菌 17%
克柔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4%
9%
平滑念珠菌 15%
•临床表3.现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条件致病:好发于龟头、冠状沟 红斑或浅糜烂、假膜
皮肤粘膜感染 鹅口疮,阴道炎
瘙痒明显
内脏感染:肺炎、关节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包皮过长、糖尿病易患此病 中假枢神菌经丝感、染芽:脑孢膜(脑)炎、脑脓肿
广谱抗生素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手术/大面积烧伤 其他:静脉营养/侵入性检查及治疗(导管、呼吸机)
血液科、ICU、免疫科发病率高
危险因素 (2001年欧洲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中性粒细胞≤0.5×109/L,持续≥ 10 天 给予适宜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4 天 T>38℃或<36℃ ,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非洲国家高达26.5%~45%
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隐球菌感染多数是经呼吸道吸入隐球菌孢子进入人体,肺 是感染的首发部位。 病变多局限于肺部,较少出现症状。 有免疫受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长 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吸入真 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易侵入中枢神 经系统。
推荐药物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氟康唑*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损害导致真菌过度繁殖 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正常菌丛,导致真菌繁殖 各种原因干扰胃肠粘膜完整性,导致真菌移行繁殖
侵袭方式
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
白色念珠菌 54%
其他念珠菌 1%
热带念珠菌 17%
克柔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4%
9%
平滑念珠菌 15%
•临床表3.现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条件致病:好发于龟头、冠状沟 红斑或浅糜烂、假膜
皮肤粘膜感染 鹅口疮,阴道炎
瘙痒明显
内脏感染:肺炎、关节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包皮过长、糖尿病易患此病 中假枢神菌经丝感、染芽:脑孢膜(脑)炎、脑脓肿
广谱抗生素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手术/大面积烧伤 其他:静脉营养/侵入性检查及治疗(导管、呼吸机)
血液科、ICU、免疫科发病率高
危险因素 (2001年欧洲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中性粒细胞≤0.5×109/L,持续≥ 10 天 给予适宜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4 天 T>38℃或<36℃ ,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非洲国家高达26.5%~45%
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隐球菌感染多数是经呼吸道吸入隐球菌孢子进入人体,肺 是感染的首发部位。 病变多局限于肺部,较少出现症状。 有免疫受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长 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吸入真 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易侵入中枢神 经系统。
推荐药物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氟康唑*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3
曲霉菌(Aspergillus)
主要致病菌:
烟曲霉(A. fumigatus) 黄曲霉(A. flavus) 黑曲霉(A. niger) 土曲霉(A. terreus) 构巢曲霉(A. nidulans)
.
54
菌丝:有隔,多细胞性,有分枝
足细胞(接触培养基的部分,
厚壁而膨大)
分生孢子梗:从足细胞直立
3.内脏感染
肺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肠炎、 膀胱炎、肾盂肾炎、败血症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不易发现,病死率高)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微生物学检查法 1. 直接镜检 脓、痰标本:革兰染色后镜检 皮肤或指 (趾) 甲:先滴加10%KOH 软化后镜检 镜下所见:圆形或卵形、芽生孢子 假菌丝 2. 分离培养 沙保弱培养基: 25℃1~4d,乳白色酵母样型菌落 镜下所见:假菌丝
结节状、螺旋状菌丝
.
10
.
11
小孢子癣菌(Microsporum)
致病菌种:奥杜按小孢子菌(M.audoini) 犬小孢子菌(M. canis) 石膏样小孢子菌(M. gypseum)
侵犯部位:毛发,皮肤 疾病:头癣、体癣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常见病原性真菌
皮肤癣真菌(浅部真菌)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
1
部位一:、表皮皮肤角质癣层真、毛菌发、甲板
病理变化: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 激宿主引起反应: 痒
传染源:接触患者或患畜 接触染菌物体
.
2
疾病:皮肤癣 (tinea), 尤其手足 癣
主要引起浅部感染
包括三个属:
表皮癣菌 (Epidermophyton) 毛癣菌(Trichophyton) 小孢子癣菌 (Microsporum)
(一)着色真菌
侵入途径:外伤
感染部位:局部皮肤
扩 散:着色真菌:血行或淋巴管
孢子丝菌:淋巴管
病程:长达几十年,丘疹—结节—融合成菜花状 或疣状。
反复病变形成肢体橡皮肿,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或血行播散。
真菌检查:皮屑:用10%-20%KOH加热后镜检
脑脊液:沉淀后镜检。
必要时作真菌培养。
.
20
.
.
3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致病菌种:红色毛癣菌(T.rubrum) 石膏样毛癣菌(T.mentagrophytes) 断发毛癣菌(T.tonsurans)
侵犯部位:侵犯表皮、甲板,毛发 疾病:体癣、足癣、手癣、股癣、甲癣、发癣 特征:
1、 大分生孢子:细长、薄壁、棒状、 两端钝圆
2、 小分生孢子:侧生、散在或葡萄状
.
4
.
5
.
6
.
7
.
8
.
9
表皮癣菌属(E. floccosum)
侵犯部位:侵犯表皮、甲板,不侵犯毛发 疾病:体癣、足癣、手癣、股癣和甲癣 特征:1 菌落:蜡状―> 粉末状,
白色―> 黄绿色 2 大分生孢子:菌丝的侧壁及顶端,
棍棒状,壁薄,3-5个细胞 3 小分生孢子:无 4 菌丝:较细、分隔,可见球拍状、
经口或呼吸道侵入
疾病:
孢子丝菌性下疳(sporotrichotic chancre):孢子丝菌侵入皮下组织、淋巴 管,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使淋巴管 出现链状硬结
.
29
.
30
三、深部感染真菌
发病率增加: 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
主要菌属: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新形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曲霉菌(Aspergillus) 毛霉菌(Mucor)
形成)为本菌特征之一
4 菌落:37℃ 2~3d,类酵母样菌落,
灰色或奶油色,光滑,有酵母气味
陈旧:菌落增大,颜色变深,
质地变硬或有皱褶
5 营养要求:普通琼脂、血琼脂、沙保弱培养基 均可
假菌丝及厚膜孢子有助于鉴定。
.
33
.
34
.
35
致病性 正常菌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与阴道粘膜
)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时(如AIDS):
所致疾病:念珠菌病 (深部,浅部)
1.皮肤感染:皮肤潮湿、皱褶部位(腋窝、 腹股沟、乳房下、肛门周围、 会阴部及指 (趾) 间), 引起湿疹样皮肤念珠菌病、 肛门周围瘙痒症及肛门周围湿疹 和指间糜烂症
皮损特点:界限清楚的糜烂面
.
36
2.粘膜感染:鹅口疮 (thrush)、口 角糜烂、外阴炎、真菌性阴道炎
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
.
45
二 、 新 形 隐 球 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分布:鸽粪;人类的体表、口腔、粪便
形态:圆球形的酵母样细胞
样荚膜
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
繁殖方式:芽生,无假菌丝
培养:沙保弱与血琼脂培养基
25℃和37℃
酵母型菌落,粘稠,
.
46
致病性 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感染途径:呼吸道
所致疾病: (深部,浅部)
飞沫传播)
肺部感染 (空气
肤、粘膜、
播散各个脏器(皮
、内脏)
淋巴结、骨
.
47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墨汁涂片法):
CSF:离心取沉渣 痰和脓汁: 直接加墨汁镜检 圆形菌体,透明的肥厚荚膜
.
48
.
49
.
50
.
51
.
52
祝愿 同学 们前 程似 锦!
顶囊:孢子梗顶端膨大,半球形或椭圆形
小梗:顶囊上,辐射状,一层或二层杆状
分生孢子:小梗顶端,成串,球形或柱状,
黄、蓝、棕黑
分生孢子头:菊花样的头状结构
分生孢子)
(顶囊,小梗,
.
55
.
56
.
57
菌落:绒毛状或絮状 开始为白色, 后菌种不同颜色不同
镰刀菌属(Fusarium)
.
31
白假丝酵母菌
(Saccharomyces albicans)
属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 引起皮肤、粘膜及内脏的念珠菌病 (candidiasis)
.
32
生物学性状
1 形态:菌体圆形或卵圆形,G+
2 繁殖方式:出芽
3 组织内:芽生孢子及假菌丝
玉米粉培养时:厚膜孢子(在假菌丝中间或其末端
21
.
22
.
23
.
24
.
25
.26Biblioteka .27( 二 ) 申 克 孢 子 丝 菌 (Sporotrix schenckii)
腐生性 双相型真菌 形态特点:梭形或圆形孢子 镜下:分隔菌丝,成群的梨形小分生孢
子 血平板(含胱氨酸)(37℃): 以芽生方式形成酵母型菌落
.
28
感染途径:
皮肤(有创伤)接触:染菌土壤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