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汤显祖和《牡丹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他形象: • 春香:活泼可爱。 • 柳梦梅:痴情、钟情与纯情。 • 杜宝:代表顽固不化的封建统治阶层(陈最良: 陈腐迂阔的封建教化)。 • 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杜安抚摇 头山屹,强笑河清,一味做官,片言难入”。 3.《牡丹亭》人物塑造的特点: • 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物性格。《训 女》《闺塾》《惊梦》《寻梦》《圆梦》 • 细腻的心理刻划。
第二节 《牡丹亭》的主题与人物
一.主题: 1.“情”与“理”的冲突: • 情有者理无,理有者情无。 • 哲学层面的情与理的斗争高度。 • 情:人的正常生理、心理需求; • 理:程朱理学。
2.以情反理的现实意义 • 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给受束 缚迫害女性带来了希望。 • 《女鉴》《内则》《女训》 • 《明史•烈女传》308人。 • “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其间 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销魂,一方人不失 节” 。 3.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 • 情关面前止步甚至后缩的女性们的深刻启示与 鼓舞 。 • “至情”无限。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汤显祖的思想 1.哲学:反理学。 • 王守仁(王学)→王艮(泰州学派)→三传弟 子罗汝芳。 • “左派王学”。代表:李贽。 • 达观禅师, “寻其吐属,如获美剑”。 2.文学上:反复古。 • 复古思潮 :“前后七子”。 “文必秦汉,诗 必盛唐”。 • “增减汉史唐诗字面处”。“等赝文尔” • 主张“汉宋文章,各极其趣”。强调“自然灵 气”
3.安排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时所 采用的浪漫主义手法。 • 杜丽娘由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 复生等情节,充满了离奇的幻想色 彩。 • “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 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浪漫主义的杰 作。
二.《牡》的影响: 1、舞台生命力:《学堂》《游园》《惊梦》 《 寻 梦 》《 拾 画 》《 叫 画 》《 写 真 》 《离魂》《还魂》等。 2、影响: • 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才 情自足不朽”。吕天成:“绝代奇才”、 “千秋之词匠”。 • 王骥德 :没有“当置法字无论”等弱点, “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 一人而已”。
二.汤显祖的创作 • 《紫箫记》(未完稿,存34出) • 《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 三.《牡丹亭》故事及源流 • 《牡丹亭还魂记》(55出)。 • 杜宝、杜丽娘、柳梦梅、陈最良、春香。 • 本事:拟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 《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 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更而 演之。” • 《重刻增补燕居笔记》。
• 俞二娘:汤显祖《哭娄江女子》: “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 • 商小伶。 • 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冷雨 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犹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 金凤翘:“自矜才色,不轻许人”。 •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心痛神痴, 眼中落泪。”
下一章
二.《惊梦》的解读: 1.现代精神分析:无意识 的情欲→有意识的青春 觉醒。 2.心理描写:诗一样的语 言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人 类生存的价值。 3.戏剧冲突:平静表现是 生死冲突的前奏曲。 4.语言:华美典雅,音节 明亮。
唱腔欣赏
三.《牡丹亭》的人物: 1.杜丽娘形象: •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明确个性解放 意识的女性形象。 •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 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 杜丽娘的世俗性:性格复杂而丰满的体 现。 • 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3.至情论及其实践 • 宏观: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万物之情, 各有其志” 。 • 程度: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 题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 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 情之至也。” • 途径:“至情”感悟途径是借戏剧来表达。 “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 之千变”,“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 声……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疬不作,天下 和平”。 • 实践:遂昌的“至情”理想国。戏剧展现的至 情人生。
第七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第一节 汤显祖生平思想及创作
一.生平 • 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清 远道人。临川人。 • 诸生、张居正。“吾不敢从处女 子失身也。” • 张四维、申时行 • 拒绝与王世贞唱酬。 • 《论辅臣科臣疏》:弹劾首辅申 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 • 贬徐闻典史、迁遂昌知县。 • “去钳剭,罢桁杨,减科条,省 期会”,建射堂,修书院。
第三节 《牡丹亭》艺术与影响
一.《牡丹亭》艺术特点: 1. 大型诗剧。语言华美典雅,色彩绚丽,抒 情气氛浓厚。 • 吴江派等辈伏低,称“自足不朽也”。 2. 有意识地用情与理组织戏剧冲突,虚实相 生,观众形象地体验到“理学杀人”这一 抽象的哲学命题的丰富内涵。 • “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 鬼可虚情,人须实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