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暴发疫情现场调查、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输入性疫情的疫情控制

3.流行病学调查 • (1)个案调查: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 地点,尤其是入境后活动、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 (2)病例搜索: ①主动追查旅行史,在同行人中追索可疑病例。 ②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本地,在本地发病十一天(最短 外潜伏期加最短内潜伏期)以后,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 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需跟踪观察一个月(最长外 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
发生输入性疫情的疫情控制



1.组织协调与沟通 2.病例管理 3.流行病学调查 4.媒介伊蚊的控制
发生输入性疫情的疫情控制

1.组织协调与沟通 • 第一时间通知疫情发生地的街道办事处居 会或乡镇政府及村委会 做好组织协调登革热防治工作,组织相 关药物、试剂,物资储备与调拨。 • 开展宣传教育。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2.控制措施 • 要遵循边调查、边调整、边控制的原则。 • (1)严格管理传染源 • (2)灭蚊防蚊,切断传播途径。 • (3)保护易感人群

2.控制措施 • (1)严格管理传染源 ①救治病人 ②病例救治与管理 ③防蚊隔离室要求 ④采样。 ⑤暴发疫情,病例较多时,应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 点,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尽量避免远距离就医,减少 传播机会,降低病死率。

花瓶、壁瓶积水Fra Baidu bibliotek以做到勤换水,禁止种不如 指导用沙或泥种植。

注意对空置房屋或长期外出的住户,要落实专 人负责处理,保证彻底清除隐患。
常见问题2

弄虚作假,应付式的工作方式,BI检查是根据 理论要求报数;

检查发现积水容器处理要求没能有效落实,只 停留于口头告诫;

在反复的灭蚊和检查工作中,会出现厌倦情绪, 应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要求。
相关定义


5.登革热暴发: • 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 (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 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登革热 • 首次发现病例 县区内,年度内首例 • 1周内,1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二步)

3.流行病学调查 • (3)蚊媒密度调查与评估: 在疫点开展幼虫调查(布雷图指数),调查疫区内 50~100户居民,检查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幼虫 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
发生输入性疫情的疫情控制

4.媒介伊蚊的控制 • (1)紧急喷药,杀灭成蚊: 隔周喷药,共喷药三次。 • (2)清除伊蚊孳生地: 在疫点周围半径100米范围内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 工作。 根据在本地传播风险,结合蚊媒监测情况,在更 大范围内开展紧急蚊媒控制工作。
相关定义


3.输入性病例: • 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 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输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外地感染或发病后来到 某地,对于该地来说,也是输入病例。 4.本地感染病例: • 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 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 属于本地。 表示病家、工作或活动地点附近已有带病毒之成蚊存 在。
3.实施控制措施
3.1组织措施

成立防治领导小组 组织专业队伍 广泛深入宣传
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二步)
3.2技术措施

疫情报告
疫点、疫区的划分
隔离和管理病人
防蚊、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
发生输入性疫情的疫情控制

防控重点
• 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境内的停留地点 • 落实清除孳生地 • 蚊媒密度调查 • 卫生宣教 • 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 • 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1.现场调查 • (1)核实疫情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主要临床特征(无卡他症状的 “感冒发烧”,肌肉骨关节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 少),对报告登革热疑似病例作出初诊意见 现场核实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判定情况和严重程 度 • (2)调查准备 人员、表格、采样器材、个人防护与蚊媒控制物 (用)品。 • (3)个案调查 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活动情 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行动方针


一、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 二、全民总动员,清除孳生地 三、有效监控,控制扩散 四、追踪溯源,管理传染源 五、提高能力,科学防控

登革热流行时的首要任务
控制疫情,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阻止疫情暴发和扩散
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一步)
1.核实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主要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负责爱国卫生的发动工作、灭蚊技术指导工作 • 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伊蚊幼虫孳生地 • 组织人员分片指导灭蚊工作,检查灭蚊措施落实情况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1、现场调查 2、控制措施 3、调查报告与疫情分析 4、评估与总结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4、评估与总结 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流行持续时间、伊 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 伊蚊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可作为登革热防控 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的参考指标。 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如控制措施不 落实更大风险 低于5时,流行将停息。
注意事项1

1.现场调查 • (7)流行因素调查 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 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植被、 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 和社会因素。 • (8)在病例搜索时,同时开展居民健康宣传。

1.现场调查 • (9)媒介状况快速评估及监测 调查疫点内50~100户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 屋指数 蚊媒应急监测 •在疫区内,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 •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
2.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 (2)分布特点调查 (3)传染来源及流行因素调查 (4)媒介调查 (5)病原调查
相关定义


1.疫点: • 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 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 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 之内的空间范围。 2.疫区: • 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 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 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或以乡、镇划为疫 区。 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 疫区 或者根据地理区域划定。
充分发动当地行政领导的积极性,调动一切可以调 动的力量,将控制蚊媒的工作完全交付给当地,不 能依赖卫生部门。 定期检查专业队的工作质量,如喷洒药物的方法,

BI监测质量;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既要做好宣传教育,又不能引起恐慌(内紧外松)
常见问题1

翻盘倒罐,凹面多,很难彻底清除积水,大搞 卫生清除废旧盘罐,一劳永逸。


灭蚊用药 杀灭成蚊,使用速杀剂,如敌敌畏(有效2天) 消灭幼虫,使用缓杀剂,如双硫磷(有效30天) 双硫磷缓释水松塞(可持效90天以上) BI检查 风俗习惯:风水盘、香炉、生活容器 贵重容器:古董、花瓶等易碎物品 到疫点检查时,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喷涂防蚊药。
注意事项2

注意抓住各种活动机会,促进灭蚊工作。

1.现场调查 • (4)采样送检 疑似病人采集双相血清 捕捉伊蚊(成蚊) • (5)确定病例定义 根据登革热诊断标准 在一定时间、地点和人群范围内相应病例

1.现场调查 • (6)主动搜索和核实病例 ①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医学 观察15天 ②对疫点、疫区的医疗机构(社区门诊、卫生站、 医院等)搜索可疑病例。 ③追踪可能的传染源。 •对于指示病例、首例或首批病例发病前25天内 ④必要时在疫区内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以判定可 能感染的范围或隐性感染的情况。

2.控制措施 • (2)灭蚊防蚊,切断传播途径。 紧急灭蚊和开展以防治伊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 生运动 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在流行期内对进、 出疫区的各类交通工具进行预防性灭蚊。 • (3)保护易感人群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3.调查报告与疫情分析。 • 每宗疫情应有初始报告 •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基本情况 疫情概况 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 流行特征 临床特征 流行原因及传播途径 流行趋势分析 病原学检测结果 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时,单靠卫生、爱卫部门控制疫情几 乎是不可能的,特别需要的是成立登革热防治领导小组, 需要组织措施保障。
领导小组在当地(疫情所在县和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由卫生、爱卫、宣传、教育、城建、交通、财政等部门组 成。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卫生行政部门: • 指定救治医院,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储备与调拨 • 隔离治疗病人,减少死亡病例。培训医务人员。 • 健全疫情监测报告与通报。 • 提供技术支持: 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媒介控制、宣 传教育、监督检查 分析疫情动态,预测发展趋势,向政府或公众提出预警 报告 医务人员培训 • 健康教育
登革热暴发疫情 现场调查、控制技术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5月
登革热防治总目标

及时发现登革热疫情 预防控制登革热续发病例 避免出现较大暴发或流行,减轻登革热的危害。
防控原则
• 以监测为重点,主动的疫情监测与应急控制 • 控制蚊媒密度 • 严防输入传播 • 提高诊治水平 • 加强部门间协作,动员社会参与综合性媒介控制
发生输入性疫情的疫情控制

2.病例管理 • 救治病人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 病例救治与管理: 病人治疗、卧床休息地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 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 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并热退。

2.病例管理 • 防蚊隔离要求: 隔离室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网)、蚊帐, 发热病人可用杀虫剂浸泡蚊帐; 或在住处喷洒击倒杀虫剂或滞留杀虫剂。 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 时清除伊蚊孳生地。 • 采样: 血清,急性期(即发病5天内)与恢复期血液5ml以上 分离血清送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