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傅青主女科_痛经辨治临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青主女科 痛经辨治临床体会
王金亮,侯红霞,武振亨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山西平遥031100)
[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09)04-252-02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有虚实寒热之论,多以!不通而痛∀与!不荣而痛∀概括之。
傅青主女科 则以主症立法,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痛,行经后少腹疼痛,经水将来脐下先痛,其临证实用指导明确。
又以脏腑立论,强调肝脾肾冲任为病。
治则以调肝为先,肝调经自和及扶正祛邪的原则,现辨析如下。
1辨证治疗
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
忽来忽断者经行不畅也。
时痛时止者经脉瘀滞也。
傅氏云:!是肝气不舒也##妇人正当行经之时受风之吹,寒之袭,经水之道路为之闭塞。
∀可见此证主因是肝气不舒,风寒侵袭。
症状可见经水忽来忽断,少腹时有疼痛,甚则痛剧,经期寒热互作,类似感冒,伴头痛作呕,乳房胀痛,舌边红少苔,脉滑涩。
治宜补肝之血,解肝之郁。
方以加味四物汤。
当归15g,川芎9g,炒白芍15g,熟地30g,焦白术15g,丹皮9g,柴胡3g,延胡索3g,甘草3g。
重用熟地以大补阴血,又妙在治风先和血,血和风自灭。
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甘草、白术、延胡索以利腰脐而止腹痛,入于表里之间,通于经络之内。
此证常见于原发性痛经。
经水未来腹先痛。
经行腹痛,痛在经前为热、为实,故傅氏云:!是热结而火不化也。
∀实则是肝火太旺,!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抑拂其气而痛生。
∀此属肝郁火旺之证。
症状可见月经先期而至,血下紫黑块,烦躁易怒,所下经血自觉焚热,经前腹痛拒按,腹痛较甚,伴头痛,口苦口干,舌红少苔,脉左手寸关尺脉数有力。
治宜宣郁通经汤加减。
当归15g,炒白芍15g,丹皮15g,栀子9g,白芥子6g,柴胡3g,黄芩3g,香附3g,郁金3g,甘草3g。
泻肝之火用丹皮、栀子、黄芩,补肝之血用当归、白芍,解肝之郁用柴胡、郁金,利肝之气以香附、白芥子、加甘草以清热调和诸药。
本证常见于宫体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炎症性痛经。
行经后小腹疼痛。
经后腹痛多属血虚不荣而痛,傅氏认为是!肾气之涸乎##肾水虚则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争则气必逆,故尔作痛∀。
本证实则是肾虚肝郁。
症状可见行经后腹痛绵绵不止、喜按,腰酸无力,白带较多,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治当以疏肝气为主,而益以补肾之味,使肝气安,逆气顺疼痛自愈。
方用调肝汤。
当归9g,炒白芍9g,阿胶9g,山茱萸9g,巴戟天3g,炒山药15g,甘草3g。
其中山茱萸、山药、巴戟天补益肾水,当归、白芍、阿胶养血柔肝解郁,甘草以调和诸药。
临床常用于体质虚弱及慢性妇科炎症所致之痛经。
经水将来脐下先痛。
经水将行则痛如刀刺必与寒凝血瘀有关,傅氏认为!下焦寒湿相争之故乎∀。
妇人冲任二脉居于下焦,均喜正气相通,最恶邪气相犯,寒湿客于冲任二脉则经水瘀滞不畅而腹痛生也。
此属下元寒湿侵袭,脾肾虚寒之故。
症状可见经前3~5日开始腹痛,痛如刀刺,经血下如黑豆汁,其味腥臭,少腹有冷感,素日白带较多,月经退后而至,舌暗红苔薄白,脉右寸关沉滑或迟缓。
治以利其湿而温其寒,调冲任理气血。
方用温脐化湿汤。
焦白术30g,巴戟天15g,炒山药15g,茯苓9g,白果仁5g,炒扁豆9g,莲子30枚。
君白术健脾祛湿以利腰脐之气,巴戟天、白果仁以通任脉,扁豆、茯苓、山药、莲子祛湿以卫冲脉,使寒湿得去,冲任得固,经痛得解。
此证多见于原发性痛经及子宫发育不良痛经。
2典型病例
刘某,女,18岁,2007年4月9日诊。
剧烈腹痛,呻吟不已伴有呕吐,痛苦之情难以名状,前医以止痛对症治疗效不佳。
有痛经史,现正值经期,经行不畅,时有紫黑块下,腹痛剧烈,寒热互作,腰酸乏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以调经活血止痛。
当归尾15g,赤芍9g,延胡索8g,香附6g,木香6g,青皮6g,桂枝5g,乳香6g,柴胡6g,半夏6g,川牛膝9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2剂后腹痛减轻,未呕吐尚能进食。
考虑本病成因为经际受风寒,经水道路不畅,授以 傅青主女科 加味四物汤。
当归15g,川芎9g,炒白芍15g,熟地30g,焦白术15g,丹皮9g,柴胡3g,延胡索3g,甘草3g。
5剂,水煎服,嘱其隔日服药1剂,并外避风寒内禁寒凉饮食,随访再无痛经发生。
李某,女,29岁,2006年3月初诊。
结婚5年未孕,月经17岁初潮,数月一行,每值经期腹痛剧烈,素日白带清稀量多,诸医诊治皆以宫寒不孕给服艾附暖宫丸10余盒效不佳,现正值经期,痛苦面容,四肢不温,少腹冷痛,经行紫黑有小块,舌暗苔白脉沉涩,证属寒湿凝滞,冲任不固,处方以傅氏温脐化湿汤加减,焦白术30g,巴戟天15g,扁豆10g,炒山药15g,茯苓10g,白果仁5g,莲子15g,延胡索9g,桂枝6g。
水煎服,日1剂。
服4剂后复诊,精神好转,已无肢冷,痛经明显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有力,继以原方再服5剂,3个月后来诊,经期35天而至,已无痛经。
治以调冲任
12g,沙苑子10g,枸杞子12g,女贞子12g,五味子6g,菟丝子10g,香附6g,甘草5g。
以养血和冲任,并取以子种子之意,嘱其每月经后服药5剂,1年后顺产一女婴。
3体会
傅青主女科 对痛经的治疗重肝肾调肝为先,养气血不忘固冲任,其标本兼顾之法为临床之典范。
学习 傅青主女科 要勤于思考,恪守贤言,妙用方药,多于实践。
王清任验方临床应用举隅
牛清华
(山西省大同市中医院,山西大同037004)
[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09)04-253-01
王清任是清代著名医家,笔者多年来用其验方随证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1偏头痛
王某,女,48岁,2001年8月12日初诊。
左侧偏头痛2年余,每因经期后则加重,服去痛片等虽能缓解,但不能根治,颅脑CT扫描未发现异常。
西医诊断为偏头痛。
头痛眩晕,痛如锥刺,心悸少寐,脱发耳鸣,两目干涩,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
证属血虚血瘀。
治宜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当归20g,川芎1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白芷10g,地龙10g,蜈蚣1条(研末冲服),首乌20g,焦枣仁15g,枸杞15g,生姜10g,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5剂后头痛头晕减轻,睡眠好转,前方加减继服20余剂,诸症悉除。
2冠心病
沈某,男,55岁,2003年3月23日就诊。
患冠心病5年余,一周前因恼怒生气后病情加重,经服消心痛等药症状减轻但仍有发作。
心前区憋闷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心悸气短,急躁易怒,痰多色白,舌质紫暗舌尖边有瘀点瘀斑、苔白微腻,脉弦涩。
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属胸痹心痛,气滞血瘀,痰浊阻络。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通络化痰。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0g,枳壳10g,桔梗10g,丹参20g,桂枝10g,甘草6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薤白10g,瓜蒌15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4剂后胸中闷痛减轻,续以前方为主加减变化,共服30余剂,诸症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后以冠心苏合丸巩固疗效。
3胃溃疡
芮某,男,36岁,2004年9月4日初诊。
胃脘疼痛3年,加重1周。
曾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服西药,效果欠佳。
胃脘刺痛拒按,痛处固定,食后及夜间疼痛加重,大便秘结,口燥咽干,舌质紫暗,脉细涩。
证属久病入络,瘀血停滞,胃阴不足。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滋阴养胃。
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川芎10g,白芍20g,炙甘草6g,延胡索15g,五灵脂10g,蒲黄10g,桃仁10g,乌药10g,白及15g,沙参15g,太子参15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5剂,胃脘刺痛减轻,大便通畅,再用前方随证加减继服30余剂,诸恙消失,胃镜复查示胃溃疡已愈合。
4血栓性浅静脉炎
张某,女,28岁,2006年6月10日初诊。
2周前因流产后劳累,突然左侧上臂红肿疼痛,状如索条,触痛拒按,某医院诊断为左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静脉滴注青霉素,外用硫酸镁湿敷后肿痛减轻,但条状肿块走散延伸,未能控制。
左上臂肿痛拒按,沿静脉走向处有索条状硬结,伴有精神倦困,食欲不振,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
属中医青蛇毒,乃气虚血瘀、经络阻滞。
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用补阳还五汤合活血效灵丹加减。
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10g,红花10g,桃仁10g,丹参20g,乳香6g,没药6g,片姜黄1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红肿条索状硬结部分已软化消散,局部仍觉轻度压痛。
前方随证化裁,继服20余剂,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痊愈,只留有色素沉着,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5痛经
常某,女,26岁,2007年7月16日初诊。
1年前因经期受寒饮冷而致痛经,继则出现月经后期,周期40余天,每至经期少腹冷痛如锥刺,得热减轻,遇寒加重,经量少、色黑紫挟块,有时如黑色浊水,块下则疼痛稍轻,手足欠温,腰困腹胀,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现经期第1天。
诊断为痛经。
证属寒凝冲任,瘀血内阻。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小茴香10g,干姜10g,延胡索15g,五灵脂10g,没药6g,川芎15g,当归15g,肉桂10g,蒲黄10g,赤芍10g,牛膝15g,香附10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4剂后少腹部有明显热感,经净痛止。
再用原方出入调治月余,月经期、量正常,半年后随访,痛经未见复发。
6体会
以上诸病虽病变部位不同,但均为瘀血阻滞所致,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近年来,笔者用王清任验方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均取得满意效果,尤其对中风、胸痹、积证、头痛、妇科疾病效果较好。
在治疗血瘀证时,应根据病机变化,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瘀血部位,邪正虚实选用活血化瘀药。
瘀血减少或消除时,应适时地减少或停用活血化瘀药,并注意扶正固本,以使邪去正复。
另外,应根据瘀血形成的不同病因,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