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克与千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克与千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元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克例题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并验证1千克苹果个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计标准,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计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对于克与千克还知道些什么知识。
二、新知探究
(一)导入新课:看来大家对物体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感受。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克与千克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师:这个周末宝宝源源邀请了一些小伙伴到家做客,妈妈正准备买些水果来招待客人。宝宝源源是爱学习,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他们在超市里发现了数学问题:宝宝要准备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师: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对物体的重量没有精确要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估计的方法来表示大概的重量。但估计并不是乱猜,要有根有据的,要找到合理的依据标准来进行估计。
3、要解决这个问题,只知道有20个苹果能解决了吗?还要知道什么?
(4人小组讨论)
(1)生:要知道一个苹果有多重?
师拿出一个苹果,请几位学生掂一掂,猜猜有多重?称一称。怎样列式计算?师:可宝宝说没学过这样的乘法,不是很会算,还有其它好办法吗?
(2)生:要知道几个苹果一千克。
估一估,称一称。让一个学生称苹果,大约几个1千克?
师:如果5个苹果大约1千克,20个苹果大约重几千克?(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请一个学生展示,说一说。
怎样列式?(板书:20÷5=4)为什么用除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看看刚才同学们想到的两种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
调查的另一个结果,4个苹果1千克
师出示一个较大的苹果,4个这么大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20个大约重几千克?(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 怎样列式?
请一个学生展示,说一说。(板书:20÷4=5)
4、为什么同样是20个苹果,估出来的重量不一样?
师总结:在估计之前,要先确定估计所依据的标准,如果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估计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在我们生活中的苹果大部分是 4、5 个 1 千克,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如果更大的苹果,20个就比5千克更重。如果更小的就会比4千克更轻。
三、巩固练习
第 104 页的“做一做” 。
课件出示:源源选了梨来招待小伙伴,估计 24 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师:解决 24 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1 千克的梨大约有几个?
1、如果5个梨重1千克。圈一圈并列出算式和答。
24÷5=4(千克)…… 4(个)答:大约5千克
2、如果梨的总数改为“21个”,大约5个1千克,又怎样列式呢?
21÷5=4(千克)…… 1(个)答:大约4千克。
小结:如果估计时有剩余,剩下的如果较多,超过了除数的一半就看成1千克,不到一半就舍去。
四、生活应用
1、填一填。
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5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五、课堂总结
板书:解决问题
估计20个苹果 5个苹果重1千克
有多重? 20÷5=4(千克)
4个苹果重1千克
20÷4=5(千克)
课后反思:
1、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生活的情境。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这些特点,我创设了我们学校的兰文化特色的代表人物“宝宝源源”到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以这情景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2、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本课例题后,在“知道了什么?”环节中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结合前面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还要知道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苹果的个数;在课堂上用称一称的方法验证课前的调查活动“几个苹果约重1千克”,再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逐步寻找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估量物品轻重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估计物品轻重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问题。
不足之处:
1、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较少,给予学生表达想法和倾听同伴的机会和时间不够充分。
2、练习的设计较难,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到全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