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原生质体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融合阶段
原生质桥 扩展,融合完 成,形成球形 的异核体或同 核体。
4 电融合法
Senda 1979年首先利用此方法实现原生质体融合
电融合仪中有一个融合室,小室两端装有电极, 一定密度的原生质体悬浮液置于其中。在不均匀交变 电场的作用下,使原生质体彼此靠近、接触,排成一 条链,再给予一个点脉冲,使原生质膜发生可逆性电 击穿,从而导致融合。
③配子间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亲本为精卵细胞,精卵细胞的体外融合成
功,标志着高等植物受精过程的研究从此可以
置于人工控制的离体条件下进行。
原生质体融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类型

2.依据所选用亲本原生质体的来源是否相同:
自发融合(仅限同一物种之内)
诱导融合(指应用某种诱变剂导致原 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诱导融合
对称融合:是指两个完整的原生质体融合, 在融合子细胞内含有两个融合亲本全套染色 体和全部的细胞质。
非对称融合: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某 亲本的核或细胞质失活再融合。
对称融合

异核体或异核细胞,细胞质融合但细胞核未融 合,同在一个细胞中。

同核体,两个相同原生质体在诱导剂作用下发 生融合,则称为同核体。 合子细胞,完全融合,称为杂种原生质体或合 子细胞。

非对称融合

非对称杂种或细胞质杂种:异核体中的两个 细胞核,若亲缘关系太远,其中一个核的染 色体逐个被排除掉,这种细胞称为非对称杂 种。如果整个核完全消失,细胞质仍为杂合 ,这种融合细胞称为细胞质杂种。
双失活
经过不断的改良,现已普遍采用双失活体系, 即将一个亲本的原生质体经辐射处理使细胞核失活, 来作为细胞质供体,另一个亲本用代谢抑制物碘乙酸 盐类处理,使细胞质暂时失活。诱导此两种亚原生质 体融合,由于生理互补效应,杂种细胞可以生长和持 续分裂。因而双失活处理的供体-受体原生质体融合 系统中,不需要双亲具有选择标志。杂种即可被筛选 出来。
第三节 体细胞杂种选择及鉴定
一、杂种细胞的筛选
二、杂种细胞的鉴定
三、体细胞杂种的遗传特征
四、细胞质工程
一、杂种细胞的筛选

杂种细胞的选择有两种,即根据其遗传和生理特性 的互补选择法和根据可见标记性状的机械选择法。
(一)互补选择法

1. 营养代谢互补选择法 2. 抗性互补选择法 3. 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互补选择法 4. 两次不同培养条件的培养
第六章 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
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和意义
融合方法
体细胞杂种鉴定方法
第一节 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及意义

一、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 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 质体通过人工调控的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 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 真正意义上的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均 可诱导融合。
电融合仪
电融合法原理
交流电场使原生质体表面电荷偶极化,沿 着电极排列,形成串珠。
负极
+
-
+
-
-
+ + -+ -+ -+ - 正极
+ +
+ +
施加直流电场后,形成串珠的原生质体在质 膜接触处发生穿孔,开始遗传物质的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诱发融合
(induced fusion) 物理和化学方法
1.NaNO3 2.高pH-高Ca离子 3.PEG 4.电场融合
1 NaNO3法
1909年:Kuster证实引起亚原生质体融合 1970年:Power报道可重复控制原生质体融合 1972年: Carlson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首例
杂种植株粉蓝烟草和朗氏烟草体细胞杂种。
植物+植物 植物+动物 动物+酵母
PEG法原理
PEG是一种带负电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在原生质体融合中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可以 使原生质体凝聚。在洗脱过程中,PEG将被 洗掉,导致质膜表面电荷重排。粘连的质膜 大面积紧密相连,电荷的重排队导致一个原 生质体的负性电荷部位与另一原生质体的正 性电荷部位相连而导致融合。
NaNO3的作用:中和质膜的负电荷,使原生质体不再 相互排斥,而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足:诱导频率不高。
2 高pH(10.5)-高Ca离子法
1973年:Keller和Melchers用pH10.5的 50 mMCaCl2溶液在37℃时,诱 发烟草叶肉原生质体融合。 优点:杂种产量高。 不足:高pH值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3 PEG法
PEG:Polyethylene Glycol(聚乙二醇)
1974年:
Kao KN和Michayluk采用此法大大提高融合频率。
1976年:
Kao发现用高pH和高Ca结合融合频率更高。
用高钙强碱溶液代替培养基清洗PEG。
PEG法特点: 融合频率高
可重复性强
诱发融合无特异性 毒性较低
两次不同培养条件的培养



第一次培养条件只适合于甲亲本而不适合乙亲本 ,一段时间后,生存下来的是:1)未经融合的甲 亲本;2)甲甲融合的产物;3)有甲亲本基因存在 的甲乙融合产物。 转入第二个培养条件,只适合乙亲本原生质体生 长,甲原生质体死亡。 两次培养之后,能存活下来的只有具甲乙亲本基 因并得到互补的杂种细胞。
二、原生质体融合的意义
1.意义
—克服杂交不亲合
—克服生殖器官败育
—克服柑桔多胚
2、成

1972年 Carlson 建立第一株烟草体细胞杂种。
1975年柑桔原生质体培养成功;
现有苹果、猕猴桃、柿、枇杷、马铃薯、番茄、矮牵 牛等作物的原生质体培养成功; 木本植物中柑桔最为成功。
第二节融合方法
自发融合 (Spontaneous fusion)
(二)机械选择法

荧光染料法 两个亲本原生质体在融合前用能发不同颜色荧 光的荧光染料进行染色。
细胞分类器辨别和收集发两种荧光的异核体。
但仪器价格昂贵,不常用。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 异硫氰酸罗丹明(RITC) 分别发出绿色和红色
二、杂种的鉴定
形态学 细胞学
遗传标记
1、形态学
比较再生植株与融合亲本在形态上的异同 株高、株型、叶片大小、形状、气孔的大 小与多少,花的形状、大小及颜色。
以下原生质体融合均可发生

例如:
猴和小鼠 牛和大肠杆菌 苹果和番茄 马铃薯和番茄 人和小鼠细胞
二、原生质体融合的类型
1.依据所选用亲本原生质体的来源可分为:
①体细胞杂交:
双亲的体细胞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②配子-体细胞杂交:

融合亲本一个是体细胞原生质体,另一个为性 细胞原生质体。精卵细胞与体细胞原生质体融 合可获得三倍体杂种。
2、细胞学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比较
3、遗传标记
SSR RFLP 同功酶 RAPD AFLP
分析所鉴定植株是否具有融合亲本的遗传物质 再生植株同时具有亲本的带;
再生植株在一种情况下具有一个亲本的带, 在另一种情况下具有另一个亲本的带。
三、体细胞杂种的遗传特征
1.细胞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不稳定性。 2.杂种植株的不育性。
细胞质杂种
细胞质杂种只具有一个亲本的细胞核,而具 有两个亲本细胞质的遗传物质,细胞质杂种可用 来转移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如胞质雄 性不育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及其对某些抗生素抗 性的特征,以及一些光合作用有关的特征,均可 通过胞质杂种来转移这些优良基因,因而在遗传 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


非对称杂交是一亲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与另一 亲本的少量核物质(1~2条染色体)和全部细胞 质融合; 细胞质杂交是一亲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及另一 亲本的全部细胞质融合,可能使两种来源不同 的核外遗传成分(细胞器)与一个特定的核基因 组结合在一起,这种杂种叫细胞质杂种。
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包括3个主要阶段:


1)两个或多个原生质体的质膜彼此靠近; 2)局部区域质膜紧密粘连,彼此融合; 3)融合完成,形成球形的异核体或同核体。
①凝聚作用阶段:
两个或两个以上原生 质体膜彼此靠近
②小区域融合阶段:
相互靠近的原生 质体质膜在很小的局 部区域紧密粘连、彼 此融合,两个原生质 体间出现连续状态, 或出现桥。
四、细胞质工程

(一)细胞质杂种 (二)细胞器移植 (三)微生物移植 (四)外源DNA移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