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盐去除水中藻类的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盐去除水中藻类的处理方案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白庙水厂以黄河水为水源,供水规模为

36×104 m3/d。黄河水经沉砂池、调蓄池两次自然沉淀后,正常情况下出水浊度降至20~60 NTU,再经过混合、反应、沉淀、过滤等工序,最后将净化水送至城市管网。

但自1993年入冬以来,由于黄河水流量减少,其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质污染加重,水中富营养化趋势增大,造成大量藻类繁殖,再加上源水在调蓄池(容积为370×104 m3/d)内停留7~10 d左右,又为藻类的繁殖提供了时间。经检测,水中藻类含量最高达46×106个/L,其中绝大多数为硅藻,也有少量的蓝藻、绿藻等。在沉淀池上面漂浮大量浮渣,清水池上面也出现少量的泡沫,造成出厂水有明显的鱼腥味。虽然采取了沉淀前加氯、增大混凝剂用量、缩短滤池过滤周期等措施,使出厂水腥味有所降低,但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影响供水水质。

结合我公司制水工艺特点,为冬季出现高藻水的处理寻找一种有效的办法,于1998年9月—11月,进行了用硫酸铜及改变原水的pH值去除水中藻类的试验研究工作。

1 试验内容

① 观察硫酸铜去除水中藻类的效果及对水中生物的影响,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有效剂量。

② 调整原水的pH值至6.5~7.5(未调整前原水的pH值平均为

8.1),通过改变藻类的生存环境观察抑制藻类繁殖的情况。

③ 观察去除藻类的硫酸铜有效剂量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2 试验条件

① 试验用水取自同一时间的黄河原水。

② 试验用盛水器皿为四个约0.3 m3的水缸,每个缸内都有充氧器。

③ 试验用试剂:硫酸铜为分析纯,浓硫酸为工业硫酸。

④ 试验用鱼为鱼塘捞出的新鲜活鱼。

⑤ 试验在室外阳光照射下进行。

3 试验方法

① 在四个缸内放入相同水质的原水,测定水温、pH值、藻类、NH3-N,探索藻类生长繁殖的条件。

② 其中一池不加硫酸铜,另三池加入不同剂量的硫酸铜,放置1~3 d,测定藻类含量,观察去除情况,并测定铜离子残留量。

③ 其中一池不调pH值,另三池加酸调整pH值,放置1~3 d,测定藻类含量和pH值变化情况,观察抑藻情况。

④ 每个缸中加入硫酸铜后再加入活鱼数条,观察鱼类活动情况。 每个缸内都用加氧机充氧,并用同样的原水数份,加入不同剂量的硫酸铜或调整不同的pH值(6.5~7.5)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定藻类含量,观察二者对抑制水中藻类繁殖的结果,从而找出硫酸铜抑制藻类繁殖的有效剂量和抑制藻类繁殖的适宜pH值,同时观察有效剂量对水中生物(鱼类)的影响。

4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

5 结论

在两个月的时间中经多次反复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① 在水体中投加硫酸铜抑藻的有效剂量为0.5~1.0 mg/L,其对水中藻类去除率可达70%~90%。

② 当水体中硫酸铜的投加量为0.5~1.5 mg/L时,其铜离子残留量最大为0.16 mg/L,该值远远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铜离子的允许值1.0 mg/L。

③ 调整原水的pH值至7.0左右,改变藻类的生存环境,也可以抑制藻类的繁殖,其对藻类的去除率可达18%~57%。

④ 当硫酸铜的投加量为0.5~1.5 mg/L时,鱼类活动情况良好。 试验结果于1999年1月用于白庙水厂的生产实际,其效果与试验结论完全一致。该试验为高藻水的处理找到了一种有效途径。

6 建议

藻类问题是困扰供水水质的一大难题,通过试验和生产实际应用,采用硫酸铜及改变水的pH值可以达到去除水中藻类,降低甚至消除水腥味的效果。在今后的生产应用中应着手以下工作:

① 投加硫酸铜和调节pH值同步进行。藻类的生活环境和水中的pH 值有密切的关系,pH值越低,藻类的繁殖越慢。虽然在试验中调节pH值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和硫酸铜同步使用,估计其效果比单独投加硫酸铜要好。

② 严格控制残余铜对水质的影响,在试验中测定水中铜离子的含量并不高,但随着长期的蓄集,就有可能形成铜污染。因此,要通过及时清理淤泥、定时监测等来控制铜污染的产生。

③ 掌握好硫酸铜的投加时机和投加量。应作好水质的监测,控制投加的时间和投加量,做到适时和适量地投加,保证去除效果。

④ 硫酸铜并不是对所有的藻类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硫酸铜对不同藻类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