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 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 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表现了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涯,背 井离乡的感慨。
行。
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 题:交代此行的目的,诗人远离四川, 乘船沿江游览楚地。 (叙送别缘起)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 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 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 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 原野奔腾而去课后二2
4.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 了诗人辞官后的愉快的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 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 腐败生活的厌恶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 5.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叙事; • 颔联 颈联写景, • 尾联抒情 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 情,全诗时空广阔,写景灵动,清韵 悠长。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作者简介
• • •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 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 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 期。 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 到徽宗的赏识。 后期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 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 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 简斋集》。
写作背景:
•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 (公元725年,诗人24岁)出蜀至 荆门时所作。 •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 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 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 地游览。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山随平野尽, 月下飞天镜, 仍怜故乡水, 来从楚国游. 江入大荒流. 云生结海楼. 万里送行舟.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 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 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天的上空。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 颈联描写的画面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 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 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 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 阔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
尾联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但是 “仍怜 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突然一转,由 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 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 忍分别。这两句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 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 袅袅。
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赏析“帘旌不动夕阳迟”:
•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 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开阔, 融入暮色之中。 •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 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 宁。 • 描绘楼上的冷清闲寂。
颔联的风格有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 登临的地理位置,思昔扶今,融入 了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 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 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 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构图美: 长河奔流 ——空间阔大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线条美:
——层次丰富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 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色彩美: 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 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 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 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注释:
登岳阳楼
瓜分
酒店或茶 馆的幌子 缓慢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徘徊
靠着 登楼高处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 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李 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 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 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 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 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 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
介绍创作情况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 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 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 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 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 诵的五言律诗。
【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 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 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交代出使目的和经过的地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征”一“归” ,一“出” 一“入”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 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自喻, 暗示自己在朝廷受到排挤,仕途不 顺的苦闷心情。以“雁”自喻,抒 发了远离家乡异地飘泊的愁绪,情 感复杂。
1.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融情于景,本诗都描写了 哪些景? 前三句均为写景①南山下的田地,豆苗淹没在杂草之 中;②诗人早晨便到田地里锄草,待到晚上才扛着锄 头回来了;③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来的路上, 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 2.从这三个画面看,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一种什么情况? 陶渊明不是个好农人,尽管整日劳作十分辛苦,但 秧苗长得却很不好。
有道理。圆和直不仅准确的描述了 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深切的 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融 合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描写的景象
• 在茫茫无边的大漠上,一缕白烟直上青天; 黄河汹涌奔腾,直与远天相接,一轮夕阳 火红,正在冉冉下落。
赏析炼字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 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 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 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作 者 王 维 :
王维,字摩洁,唐朝山水田园诗人, 被称作“诗佛”。作品具有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的特点。开元二十五年(737) 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 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 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 这次出使的情景。
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
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 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 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 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 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 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 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他不愿 在黑暗的官场上生活,回到了农村田 园。这首诗便描写了他每天早出晚归、 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 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 无违。但诗人说:只有坚持自己的理 想才是最珍贵的。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 者: 陶 渊 明
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 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早年: “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3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 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 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 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 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 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 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 园诗歌。 4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 还在前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 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侧面表现 了战事的频繁,赞扬了他们以身报国的爱 国热情。
思想内容:《使至塞上》
这首诗写此次出使的经历,通过写诗人出使 边塞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 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飘零边疆的孤寂心情 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 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同时也 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叹。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 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 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 诗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 荷锄归 •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表现作者 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 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 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表现诗人 不与那 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 。 • 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你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 一个人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 劳动者形象。
•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 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 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运用 比喻的手法,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 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 郁的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 ‚千古壮观‛的名句,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大漠孤烟直 长 河 落 日 圆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 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登临 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 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 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 怎么写的?
• 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 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 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 感和流动感。 • 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 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 的激情。
•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 同飞下的天境,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 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 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