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兼语句的翻译
汉语兼语句的翻译ppt课件

.
兼语句的形式
一个汉语句子的谓语有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 谓结构套接在一起,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兼 做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我请他们看电影
动宾 结构
主谓 结构
.
兼语句翻译总体原则
汉语兼语句在结构上类似于英语的复合宾语。 大多数的兼语句都采用英语总的复合宾语方式
来翻译。
The earthquake reduced many a house to ruins. You should keep the house clean and tidy. They are determined to make their voice heard.
(2).我怕老爷念经吃素,不喜欢我们伺候他。
I thought a religious man like the master wouldn’t like having a girl to wait on him
(3). 你真的不预备带我走么?
So you’ve made up your mind not to take me with you?
6. They regarded her as the right candidate for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7. His sudden death made all his colleagues shocked.
8. We have a teacher who comes from England. 9. The teacher found many of the students’
.
汉语兼语句式翻译的主要方法
汉语 主谓结构
英语
非谓语动词( V+O+to do;
特殊句型翻译

She has a teacher who comes from France.
当兼语式的第一个动词式是“批评”、“表扬”、“埋 怨”、“责备”等时,通常可将第二个动词用英语中表 示原因的状语从句来表达。
采用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句型, 其中宾补可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或非谓 语动词充当,如:
(1)我希望你早日康复。 I hope to see you well soon.
(2)我们发现这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We found the story very instructive.
用英语的动词的习惯用法表达 当汉语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有“使动”含义时,可利
用英语中含有“致使”“促成”意义的动词来翻译, 如: (1)她的做法让他气愤不已。 Her behavior enraged him.
(2)这一暴行使全世界公众舆论感到震惊。 This outrage shocked the world opinion.
前后谓语表示同时关系或先后关系。可将其中一个动词 用分词短语译出来或译成两个谓语动词,用“and”连接, 如:
(1)她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打开。 Taking a key out of his pocket , he opened the door.
(2)他转身看见一辆救护车开了过来。 Turning around, she saw an ambulance driving up.
三、汉语兼语句
汉语兼语句就是由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兼作后一 个动词的主语所组成的句子结构,如“我请他 们吃饭”。汉语的兼语句在结构上类似英语的 复合宾语,英译时可以适当地借鉴英语中复合 宾语的表现方式,即SVOC的模式。V和OC之 间形成动宾关系,而O和C之间形成主谓关系, 如何使用O要依据V的性质来决定,如带to和 不带to的不定式,短语等。
27-2兼语

事态的发展迫使他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 The march of events compelled him to reconsider his decision.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是谁鼓动你干这样的坏事的? Who instigated you to do such evil things?
11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他们劝我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的方针. They persuaded me to adopt the live-andlet-live policy. 我们都劝他戒烟。 We all advised him to give up smoking.
16
I can recall that I, as a child, often cried all night for no reason, unable to sleep and disturbing the whole family. My old nurse, a shrewd though uneducated woman, said an ill wind had blown through my ear. I think this judgment showed prescience, because I still suffer from that old weakness. I often upset myself over things which really present no problem, upsetting other people at he same time. Maybe that is why people claim that one’s nature is hard to change.
2019文言文之词类活用1

五、使动用法
使动概念: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某种行为,就是动 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 样”的意思。
基本结构形式:
【动、形、名+宾】=【使】+宾+动
使动用法(比较)
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式:
主语使宾语 具有了某种
行为
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晋侯
饮
使
Hale Waihona Puke 赵盾具体动 作是宾 语发出 的
使动用法(例句) 名词 (秦国)舍
• 译文:
•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 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 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 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 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种树叶,来摘取它。这种树叶落 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 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种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 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 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 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 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 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 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 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宾语
四、数词的活用
• (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
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
文言文小段训练
• 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 国都市南门,募民又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 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 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Unit兼语句的翻译

2) make +形容词(短语) +名词短语。 这是一 种倒装结构。 a). 望远镜使人们能够观察遥远的星球。 The telescope made possible the observation of the far-off stars. b). 他们想使已经存在的服务项目能够面向更广大 的公众。 They want to make wider their public services that already exist. 3) make +it +形容词 + 不定式短语(从句)。 a)网络使人们能更方便地和朋友交流。 Internet mad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friends.
3. 其他使动意义的动词 当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 的动词,如“请、叫、派、逼、托、 吩咐、促使、培养、带领、陪同、组 织、号召、命令、劝说、告诫、鼓励、 防止”等时,英译时,可采用不定式 来充当第一个动词所带宾语的补足语。 如: a) 警察告诫罪犯不要耍花招。 The policeman cautioned the prisoners not to play any tricks. b) 组织委员会号召志愿者自告奋勇。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is appealing for volunteers to step forward.
兼语句的翻译
1. make, have等动词构成的英语的使役句可以用 来翻译兼语句。首先,以make为例,可以用三 种形式来表达汉语中的带“使”字的兼语句。 1) make +名词(代词) +动词不定式短语,+ ed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或 形容词短语。 a). 小说《红楼梦》使曹雪芹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 晓。 The novel,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made the name of Cao Xueqin known throughout China. b). 正是这种决心使许多正直的人生活得有意义。 It was the determination that made life worth living for so many honest people.
汉语兼语句的英译及句式对比

汉语兼语句的英译及句式对比作者:李海峰徐小红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1期[摘要]兼语句指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是汉语的特殊句型。
该文先列举了几种常见兼语句,并同类似该结构的宾补句进行对比分析,重点从句型结构和意义两方面来考察。
[关键词]兼语句宾补结构对比作者简介:李海峰,江西大宇学院教师。
助教,曾主编大学英语新题型710分模拟试题,参编高职高专教材《新纪元大学英语》等教材;徐小红,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硕士。
一、宾语兼语句概念及特点兼语句是汉语的特殊句型。
指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兼语短语也可成为兼语句的缩略形式,加上主语即可为完整的兼语句,指动宾短语与主谓短语重叠,由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
兼语句基本句式为“S+V+N+V”,其中N兼作“V+N”动宾短语中的宾语,作“N+V”主谓短语中主语,两个短语间有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个简单的兼语句含两个主语S1、S2,一个宾语O,两个谓词V1、V2,其中S2与O重叠为N。
二、兼语句的翻译方法(一)使动意义兼语句翻译(1)宾补的多样性。
含使役词的兼语句是兼语句的一个大类,也是其群组的典型。
此兼语句大致照应句型SVOC(主+谓+宾+补)。
谓语动词为宾补性及物动词,后需加补语来补足完整的句子成分。
翻译时汉语句型第一个动词基本照应英语相应的单词。
但第二动词在翻译时多化为宾补语,通常由不定式充当。
由于汉英句子组成成分及表达方式差异很大,翻译时一定要避免死板机械逐字逐词对应。
故宾补语也可灵活转化为动词原形、介词等,有时也可根据句意及语法不同而变为从句。
(2)使役类词汇的运用。
翻译时还有另一种情况,即英语中含有大量有使动意义的词,即使动词,在翻译为汉语时多为“使……”。
如:widen(使扩大)、identify(使等同于)等。
这些词相对make或have之类的普通词汇显得更加丰富多样,尤其说明了英语在构词上数量比汉语要丰富,当翻译时使用此类使动词为语句增色不少,且使句子更加地道纯正。
汉语兼语句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

汉语兼语句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特有的句型之一,然而在维吾尔语中不存在兼语式。
本文着重介绍汉语兼语句在维译时的方法,为这种特殊句式的翻译提供合适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
翻译汉语兼语句时首先要弄清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要弄清全句主语和兼语之间的意义联系。
一、汉语兼语句概述(一)汉语兼语句的来源“兼语式”的问题由来已久,这种句式在古代已被提出,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已大量存在。
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等。
由于对其系统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晚,这种句式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学者们对它的理解不甚相同。
黎锦熙最早将兼语句解释为,“某成分既有宾语的资格,又有主语的资格,故名‘兼格'”。
吕叔湘把“兼语句”定义为,“递谓式―两个动词不属于同一主语,第二个动词的主语就是第一个动词的宾语。
第一个动词常常是‘使、叫、让'或带有这种意义的词”。
上述各家的一致性,就是有一个“名词性成分”,它既是前边动词的宾语,又是后边谓词性成分的主语,两个谓语不连系同一主语。
差异就是对“兼语句”的范围理解不尽相同。
(二)汉语兼语句的定义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叫作兼语短语。
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称作为兼语句。
它的基本格式是:主语一谓语1—兼语一谓语2。
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同时也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句式。
而维语中没有和它相同或相似的形式,于是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兼语句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总是总是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只要弄清兼语句前后两个谓语之间的意义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汉语兼语句的类型及特点(一)汉语兼语句的类型1. 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这种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如:“使、让、叫、请、派、强迫”等等。
Unit17兼语句的翻译

2) make +形容词(短语) +名词短语。 这是一 ) 形容词(短语) 名词短语。 种倒装结构。 种倒装结构。 a). 望远镜使人们能够观察遥远的星球。 望远镜使人们能够观察遥远的星球。 The telescope made possible the observation of the far-off stars. b). 他们想使已经存在的服务项目能够面向更广大 的公众。 的公众。 They want to make wider their public services that already exist. 3) make +it +形容词 + 不定式短语(从句)。 不定式短语(从句)。 ) a)网络使人们能更方便地和朋友交流。 网络使 网络 人们能更方便地和朋友交流。 Internet mad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friends.
• • • • • • • • •
4. 动词 + 宾语 +宾补(介词短语) 1). 我请他帮忙。 他帮忙。 I asked him for help. 2). 家长们迫使他们的小孩更努力地学习。 家长们迫使他们的小孩更努力地学习。 迫使他们的小孩更努力地学习 The parents forced their children to work harder. 3). 向导带领我们来到河边。 向导带领我们来到河边。 带领我们来到河边 The guide led us to the river. 4). 他的话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他的话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His words put me in mind of my father. His words reminded me of my father.
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句的辨析

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句的辨析先来几个句子!下面这几个句子都是兼语句吗?1我知道他要来北京。
2我希望你过得很幸福。
3 我鼓励他好好学习。
4我让他去买东西。
-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兼语句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非常相似,这两者的辨认也是很多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之一。
举例对比如下:A:我鼓励他唱歌;B:我希望他来。
-根据兼语句的公式表述,A句可看作是我(NP1)鼓励(VP1)他(NP2)唱歌(VP2),而B句则将“他来”看作是“希望”的宾语。
一般区分这两类句子的关键在于看谓语动词(鼓励和希望)的后面有没有停顿,即是否可以在该处添加成分充当状语。
-如:A1:我鼓励(明天)他唱歌。
(*)B1:我希望(明天)他来。
-很明显,A句的谓语动词后不能添加成分;同时,两个句式的变换式也不尽相同。
B句可变换为:他来,我希望;而A句则不能替换为:他唱歌,我鼓励。
但是,很多人会凭借自己的语感来判断A句的这种变换式是正确的,而前面所提到的“是否可以停顿”也是通过语感来判断。
每个人形成的语感的准确程度不尽相同,因此通过语感来进行正误性的判断,不是十分严格。
-那么,在进行兼语句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的区分时,通过英文翻译进辅助辨别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A2:I encourage him to sing.B2:I hope (that) he will come tomorrow.-通过英文翻译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句子的区别。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清楚准确地确定“是否有停顿”以及“是否可以添加成分”,这与汉语语法以意合型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相信”、“希望”、“认为”等词引导的基本都为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并非兼语句。
16字征服四六级汉译英之三:找准主干

16字征服四六级汉译英之一:找准主干在汉英翻译中,找准主干是关键。
正确选定并译好译文的主谓语,是成功构建英文句子、忠实传达汉语原意的根本。
一、英文句子类型把握英文的主要句子类型,这是找准并译好主干的基础。
(一)简单句1. 主谓结构【例1】各地欢度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有很大差异。
(CET-6:样题)【参考译文】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ncerning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vary widely from place to place.【例2】烹饪技术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
(CET-4:13-12)【参考译文】The skills of cooking and selection of ingredients vary widely in China.2. 主谓宾结构【例3】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
(CET-4:样题)【参考译文】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例4】为驱厄运、迎好运,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
(CET-6:样题)【参考译文】In order to sweep away ill fortune and to bring in good luck, every family will thoroughly clean the house.3. 主系表结构【例5】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一系列连接东西方的路线。
(CET-6:13-12)【参考译文】The world-renowned Silk Road is a series of routes connecting the East and the West.【例6】过中秋节的习俗于唐代早期在中国各地开始流行。
【参考译文】The custom of celebrating Mid-Autumn Festival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China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4. 主谓双宾结构【例7】自然给予我们所需之物。
古代汉语的叙述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 也。《后汉书·张衡
——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 传》
毋吾以也。《论 语·先进》 ——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 的意思 。
(BACK)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我不欺骗你,你不防备我。 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没有谁危害我了。
•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
公十五年》
•
无尔诈:无诈尔,不欺诈你。
•
无我虞:无虞我,不欺诈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
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
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
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 定代词“莫”。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这是两个并列的疑问句,同用一个动词“欺”,
但作宾语的“欺”“天”的位置却不同。“谁” 由于是疑问代词,故作宾语时前置。“天”由于 是一个名词,故作宾语时没有前置,而是放在了 动词“欺”的后面。 • 从上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才前置。其它代词作宾语时仍然同现代汉 语一致。还要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 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 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 “又谁敢怨”。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
思考: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
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 十二年》 ——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 击他们呢?
兼语句的翻译3-5

into a new horizon.
(这句很经典啊虽然说是书上的!)
5.讲主谓结构用宾语从句译出
没人知道他能否通过考试。 Nobody knew whether he could pass the exam. 我发现这场音乐会的门票都卖光了。 I have found out that all the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have been sold out. 专家认为每天喝开水是很有必要的。 Experts believe it necessary that we take plenty of hot water every day.
什么使你这么激动? What made you so excited?
4.将主谓结构用介词短语译出
兼语式的第一个动词如果是 “领导、率领、组织”等词语,第二 个动词只能翻译成介词短语,才符合英语习惯。
党是能够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The party is capable of leading the peasants along the socialist road.
老师常常惩罚学生迟到。 Teachers often punish the students for being late.
他迫使对方处于劣势 He drove his opponent into a defensive position . 书是我的良友,它给我一把金钥匙,诱导我打开浅短的视 界、愚昧的头脑、闭塞的心灵。 Books are the best friends of mine. They provide me with a golden key to the door out of ignorance and
兼语句的汉译

Page 10
10
他们想使已经存在的服务项目能够面向更广大的公众。 They want to make wider their public services that already exist. 3) make +it +形容词 + 不定式短语(从句)。 E.g.:网络使人们能更方便地和朋友交流。 Internet mad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friends.
哥哥催着他干活(兼语句)
Page 13
13
①转译成形容词 我们必须使教室保持卫生清洁。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②转译成介词/介词短语 家长们迫使他们的孩子更努力地学习。 The parents forced there children to work hard. 没什么,那么你叫鲁妈进来吧。
(1)转译法 例句: 1、我只恨我自己没有早些看清你。(用副词转译) I am only sorry I did not find you out sooner. 2、我们必须使教室保持卫生清洁。(用形容词转译)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3、检票员领他到座位上(介词转译)。 The usher took him to his seat. 4、他迫使对方处于守势。(介词转译) He drove his opponent into a defensive position.
Page 4
4
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他觉得房子在摇动。(主谓作宾句) He felt the house shaking.
项目16 旅游翻译与汉英翻译技巧之连动句和兼语句翻译

3. 音译加意译 完全意译也有不足之处,因为没有音译,外故宫里面几个主要宫殿的名称历来有多 种译法,有的是完全音译,有的是音译和意译结合,还有的是完全意译。例如: 太和殿 Taihedian Taihedian Hall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中和殿 Zhonghedian Zhonghedian Hall Hall of Complete Harmony 保和殿 Baohedian Baohedian Hall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 音意双译一般都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法,涉及历史上和传说中的人物时尤 其如此。许多山河湖海的名称也多采用此译法。如: 茅盾故居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Mao Dun 杜甫草堂 Du Fu Thatched Cottage
学习任务
1. 增词法 增词法主要是对旅游资料中涉及的一些人名、地名、朝代、历史事件或典故等加以 说明。旅游宣传资料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风景名胜,其中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色彩 浓厚的东西在中国妇孺皆知,但对外国游客而言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此,旅
游宣传资料翻译要有针对性,增加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名人的生卒年代,他们的身份
学习任务
一、旅游景点名称翻译 旅游景点(tourist attractions)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 一的空间或地域。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 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点。 汉语景点的名称通常由“专有名称+通名(种类名称)”构成。专有名称是对景点的称呼, 如“太清宫”中的“太清”,“颐和园”中的“颐和”就是这两个建筑物的专有名称。 通名(种类名称)就是指判断、辨别景点类别的名词,如“太清宫”的“宫”、“颐和 园”的“园”。 当前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存在着译名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 形象和对外服务的质量。旅游景点名称由“专有名称”和“通名”两部分构成。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汉语兼语句的英译

中 图分 类号 : 1 . H3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7 19 2 0 )4 0 7 — O 10 —9 4 (0 9 0 - 0O 3
一
、
奈达的 功能对等 理论
由此推知 , 兼语扮 演 着双重 角色 。带有兼 语是 兼语句
V1表 示 “ 议 、 告 、 求 、 使 ” 语义 的兼语 句 的 建 劝 要 迫 等
翻 译 。例 如 , 老 师 鼓 励 学 生 努 力 学 习”译 成 “ e “ Th
ta h re c u a e h t d n O s u y h r , e c e n o r g d t e su e tt t d ad” “医
( ) 三 汉语兼 语句 的功 能
上, 注重 “ 功能” 字 。功 能对 等翻译 突破 了传统静 态 二
翻译 观的局 限 , 为我们 提 供 了一 个更 灵 活 、 更宽 泛 的 理论指导原则 , 因而它更 具活力 , 为推崇 。 广
二 、 语 兼 语 句 汉
( ) 语句 的定义 与结 构 一 兼 何谓兼语 句 ? 由兼 语 词组作 为谓语 的句子 就叫做
的基本 特征 。典 型 的兼语 句格 式是“ +谓 1 主 +兼语 +谓 2 。 3 ∞ 中谓 1由动词 充 当 。 ” E 。 a 其 为方便起 见 , 我
们 把 充 当 谓 1的 动 词 表 示 为 V1 。
奈 达 翻译 理论 于 8 O年代 介 绍到 中 国 。“ 能对 功 等” 是他 的核心 翻译思想 之一 。按 照奈达 的定义 , 所 “ 谓 翻译 , 是指从语 义到语 体在译 语 中用最切 近而又 最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汉语兼语句的英译

《 田师 范专科学校学报》( 和 汉文综合版 )
J1 0 9第 2 卷第三期 u. 0 2 8
总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9期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汉语兼语句的英译
黄峰斌
(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L 捅 费 J 英汉句子 结构存在着差别, 体现在诮语 尤其 动词上. 相对英
4 04 ) 007
( 一)英汉谓语动词 的比较 现代汉语以动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句子不限于只使 通过英汉句子谓语动词对 比,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探讨汉语兼语句的英 用一个动词,可以连续使用几个动词,即所谓的 “ 动词连用” .而由 译方法。 于英语句子谓语动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所以英语中每个句子 [ 关键词] 语 词 汉 兼 句 功能 等: 译 谓 动 : 语 语 ; 对 翻 只能使用 一个 限定动词 ( n r) im e f i v b ,除并列动词谓语外。所 以, 汉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语动词英译 时,有 时只需要使用一个动词 ,其他动词 被转换成英语 介词 、 非谓语动词或其他词类 。 ’ 据这一点 , 们在 Ⅲ 根 我 奈达翻译理论形成于 2 世纪 6 年代并于 8 O 0 0年代介绍到中国。 的名词 、 “ 能对等 ”是他的核心翻译思想之一 。按照奈 达的定义, 所谓翻 英译汉语兼语句时,可以把 v 译成动词,把谓 2 功 “ l 译成非谓语形式。 译 ,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 译语 中用最切近而 又最 自 的对 等语再现 然 ( 二)汉语兼语句的英译原则 原语信 息” ¨ ” 。“ 所谓 “ 最切近 ” 主要指 意义要最切近原文 。 谓 , 所 根据功能对等翻译原则,翻译汉语兼语句时,译文应对等地传 “ 自然” 最 ,主要指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这里所说的 “ 最 达出上述功能。也就是说,译文要保持汉语兼语句原有的功能。具 切近而 又最 自 的对等”就是奈达所说 的 “ 能对等 ”( 然 功 也称动态对 体的讲就是,译文既要体现兼语句原有的信息功能,又要传达出原 等) 奈达强调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 。 也就是说, 翻译时不求文 有的美感功能。此外,使役类兼语句的译文还应体现原有的祈使功 字表面形式 的一一对应,而求两种语言间达成功 能上的对等 。 因而, 能,情感类兼语句的译文应传达原有的表情功能。简而言之,我们 功能对等翻译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与 在英译汉语兼语句时, 要实现 “ 最切近而又最自 然的对等” ,使其能 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这也是功能对等翻译要达到的翻 在译语读者中产生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效果,即达到奈达所提倡的功 译效果。由此可以看出, 功能对等翻译不再拘泥于形式的对等表达, 能对等。由于语言的内容和功能要通过语言形式来体现,所以翻译 而把重 点放 在功能对等上 ,注 重 “ 功能 ”二字 。功 能对等翻 译突破 的关键在于寻求相应 的语 言形式。下面我们将讨论实现 这一 目的的 了传统 静态翻译观 的局 限,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更灵活 、更 宽泛的理 具体方法 。 论指导 原则 ,因而 它更具活力 ,广为推崇 。 ( )汉语兼语句的英译方法 - 二、汉语兼语句 1V 译成英语具有促使语义的动词 ,兼语译成英语的宾语 ,谓 .. ( 一)兼语句的定义与结构 转化为宾语补足语 。 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使役类兼语句的英译 。 英 何 谓兼 语句? 由兼语词组作为谓语 的句 予就 {做兼语 句。 l _ { ¨ 语 中没有 像汉语一 样的兼 语句,但有一基本句型 与汉 语兼语句的表 主语+ 动词+ 复合 宾语 ” ,即 S O V C结构。 兼语词 组由两部分组成 ,前一 部分是个动宾词组 ,后一部分 是个 主 达对应。该基本句型就是 “ 谓词组 。其中的宾语既是前 一动训的受事 ,又是后 一动词 的施事, 而复合宾语实际 卜 就是 “ 宾语+ 宾语不足 语” 因而它可变 为 “ , 主语+ 故称兼 语。 由此推知 ,兼语扮演 着双重角色 。带有兼语是 兼语句的 动词+ 宾语+ 宾语不足语 ” 由此 , 。 汉语兼语 句英译 时可以转换成上述 基本特 征。典型的兼语句格式是 “ 谓 . 主+ + 兼语+ 2o 】 ’ 句型 。宾语 补足语补 充说明宾语 的身份、性质、状态 、动词动作等, 谓 " I 其中 谓1 由动词充 当。为方便起见 ,我们把充 当谓 l 的动词表示 为 V , l ¨ 充 当宾语补足语的成分可 以是动词不 定式 、 词、 容词、副 介 形 谓2 的动词为 V。 2 词、分词、名词。根据 V 的语义以及 V 对兼语的具体修饰关系, l 2 ( )兼语句 的分类 二 我们选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英语表达对谓 2 进行转换。 兼语句可以根据充当谓 的动词进行分类。 ’ ¨ 一般可分为以 谓2 英译成不定 式宾语不足语 。这一方法适 于 V表示 “ 。 建议、 下三类 : 劝告、要求、迫使”等语义 的兼语句 的翻 译。例如 , 老师鼓励学生 “ 1 . 使役类兼语句,即谓 . 由表使令和驱动意义的动词充当。 这样 努力学 习”译成 “ h ahrnorgd l ueto t yhr”, T eeceecu e 1s dnt u d t a tet sd a 的动词有 “ 、 、鼓励 、提拔 ”等。例如,“ 请 使 家长鼓励孩 子学好功 “ 医生劝他好好休息 ”译成 “ h o o vs i k od T e  ̄ r d idh t t e go d a e m 0a a rS c t” 。 课” 虚心使人进步 ,骄 傲使人落后 ” ,“ 。 2情感类兼语句,即谓 , . 由表心里、情绪意义的动词充当。 常见 谓2 英译成介词补足语。例如, 他们组织工人加入工会”译成 “ e v  ̄ i r e n ot d no s h e h h r 的动词有 “ 、嫌、夸、讨厌 、佩服 、感谢、埋怨 、表扬 ”等 。这 Th a eogmaz dtewo k  ̄ i t eta eu in 恨 谓2 英译成形容词补足语。这一方法一般适合兼语特征类兼语 类型中,谓 。 足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所以前后谓词构 成因果关系 。例如, 我感谢他 帮了我 ( “ 因为他帮j 了我 , 以我感 句的翻译。 l J J 所 例如, 请保 持教室干净整 洁” “ 译成 “ l s ke eo m Pe e epl o a t r 1
连续谓语+兼语句翻译

Part 3: The type of the the translation of pivotal pattern
8.将主谓结构按照英语习惯用法译出 这些玩家士兵会使孩子们高兴的。 Those toy soldiers will please the children.
1.
根据英语的SVOC(主+谓+宾+宾补)句型把汉语兼语 式的第二个动词译作英语的宾语补足语(不定式、介词 短语、形容词、介词、副词、分词或名词来充当)。例 如:
2)将前一个动词用分词短语翻译。如:
2)她靠着站着。 She stood leaning against the wall.
类型四:并非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个项目。 特点:前一个动作表示“有”或“无”,后一个动词表 示具体动作。 翻译时前一个动词翻译成谓语,后一个动词有两种翻译办 法:1)翻译成动词不定式在句中作定语。2)翻译成介 词短语。 如: 1)这又不是他的错,她没有理由这样对待他。 It's not his fault. She has no reason to treat him like that.
他去西安采购原料去了。 He has gone to Xi’an to purchase some raw materials.
• 2)两个动词用并列谓语形式翻译。
• 晚上他们通常要出去遛一遛。
•In the evenings they often go out and have a walk.
3)趋向动词“去”后所接的某些动词用 go doing翻译(如去购物 go shopping)。如: 3)小时侯她常随爷爷去打鱼。
Part 3: The type of the the translation of pivotal pattern
兼语句

兼语句●林秀琴你发现没有,在生活里一个人可以身兼不同的角色,比如你的妈妈,她既是你的妈妈,也是你爸爸的妻子,又是你外婆的女儿,还是你姨的姐妹。
再比如你自己,你是你妈妈的孩子,又是你老师的学生,还是你弟弟的哥哥。
有意思吧?汉语的句子也有这样的能力。
有时候,一个句子中有一个部分,既是主语,又是宾语,它身兼两种角色,具有两个能力,这种句子就叫“兼语句”。
比如“朋友请我看电影”这个句子,“朋友”“请”的是“我”,谁“看电影”呢?也是“我”,——“我”是前边主语的宾语,又是后边谓语的主语,就好像你是你妈妈的孩子、你弟弟的哥哥一样。
有点复杂,是不是?没关系,聪明的你,学习以后就明白了。
1、表示使令意义(英文翻译)的兼语句汉语里有一类词表示让别人做什么,我们说这类词具有使令意义,如“请、让、叫、要求、同意、派、邀请、约”。
(1)肯定式(请加英文)主语+动词1+兼语+动词2+宾语朋友请我去看电影。
妈妈让我快写作业。
老师叫我去他的办公室。
老板要求他三点到公司。
(2)否定式(英文)主语+不/没+动词1+兼语+动词2+宾语妈妈不同意我去中国。
他没邀请汤姆参加生日晚会。
老板没派他去纽约。
2、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1)肯定式(请加英文)主语+ 有+ 兼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我有一个朋友去中国留学了。
我有一个同学很幽默。
(2)否定式(英文)主语+ 没有+ 兼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那个学校没有人会说中文。
我们班没有人去打球。
3、第一个动词是表示喜好意义的兼语句主语+(不)动词1+兼语+动词/形容词老师夸我很聪明。
我喜欢他很幽默。
我讨厌他总开玩笑。
我不喜欢他总迟到。
[试一试]请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
举例:1、老朋友请我,我吃饭。
今天老朋友请我吃饭。
2、妈妈对我说:“你不要只吃肉,不吃蔬菜。
”妈妈不让我只吃肉,不吃蔬菜。
1、朋友找我,我打球。
昨天下午。
2、老师叫我,我去她的办公室。
今天上午。
3、他约同学,同学去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thought a religious man like the master wouldn’t like having a girl to wait on him
So you’ve made up your mind not to take me with you?
二、主谓结构用形容词或副词译出
Βιβλιοθήκη 三、主谓结构用介词短语译出
(6)我的妈最疼我,我的妈不愿意我在公馆做事, 我怕她万一看出你同我的事….. My other really does love me. She was always against me going into service here. I’m afraid she might find out about us….. (7) 我的态度,你现在骂我玩世不恭也好,不负责任 也好,我告诉你,我盼望这一次是我们最末一次谈话 了。 I expect you’ll accused me of being cynical or irresponsible, but I want to tell you this: I hope this meeting will be our last.
(4) 没什么, 那么你叫鲁妈进来吧。 No. well, you’d better show Mrs. Lu in. (5) 她不愿意上楼,回头你先陪她到楼上去, 叫底下人好好地伺候她睡觉。 She refuses to go upstairs. I want you to take her up to her room and tell one of the maids to see her into bed all right.
6. They regarded her as the right candidate for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7. His sudden death made all his colleagues shocked. 8. We have a teacher who comes from England. 9. The teacher found many of the students’ compositions interesting. 10. Mother asks me to make a call home every week.
汉语兼语句式翻译的主要方法
汉语
英语 非谓语动词( V+O+to do; V+O+do; V+O+doing 形容词/副词 介词短语 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
主谓结构
大少爷周朴园诱骗了女仆侍萍,生下两子,后因娶“有钱门第的小 姐”,把产后三天的侍萍撵出门,逼得她抱着小儿子投了河,他则娶 年仅十七的蘩漪为妻。蘩漪不满他的冷酷和专横,三年前和小她七岁 的周萍发生暧昧关系。 周萍虚伪如父,厌倦了这种关系后便转而追求侍女四凤,殊不知四凤 是他的同母异父之妹。原来侍萍投河遇救,嫁鲁贵,生子鲁大海和女 四凤。鲁大海在周朴园矿上做工,还做罢工工人代表。势利贪心的鲁 贵把四凤带去周家,侍萍所担心的事不幸发生。蘩漪闻知鲁妈(侍萍) 从外地回来,其带走四凤。侍萍和周朴园再度相遇……雷雨之夜,侍 萍逼四凤起誓永不见周家人,周萍偏又与四凤私会被鲁大海撞见…… 侍萍让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窥如一切的蘩漪欲愤难捺,令人锁上大 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一切……四凤和周萍相继自杀,暗 恋四凤的周冲同时触电身亡……
一、使用非谓语动词结构 (V+O+to do/do/doing)
《雷雨》第二幕 (1). 萍儿,花盆叫大风吹倒了,你叫下人快把 百叶窗关上。
(2).我怕老爷念经吃素,不喜欢我们伺候他。 (3). 你真的不预备带我走么?
Ping,the flower-pots are being blown down by the wind. Tell the servant to hurry up and close the shutters
五、将主谓结构用状语从句译出
(9)老师表扬他乐于助人。
The teacher praises her because 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10)他责备儿子迟迟不回家。
He reproached his son for staying out late.
练习十五 P104
汉语兼语句的翻译
兼语句的形式
一个汉语句子的谓语有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 谓结构套接在一起,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兼 做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我请他们看电影
动宾 结构 主谓 结构
兼语句翻译总体原则
汉语兼语句在结构上类似于英语的复合宾语。 大多数的兼语句都采用英语总的复合宾语方式 来翻译。
The earthquake reduced many a house to ruins. You should keep the house clean and tidy. They are determined to make their voice heard.
四、将主谓结构用宾语从句译出
(8) 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上鬼混,尤 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They told me at Head Office that you spend all your time hanging around the dancehalls, and that the last two or three months, you’ve got worse: out all night drinking and gamb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