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数学手指块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学前班的宝宝】,怎样能算得快,有简单。

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用3种方式描述数:1)个位是2,十位是1 。2)1个十,5个一。3)比11大,比13小。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家长说数,孩子拨数。边拨边说数的组成。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3、熟练背诵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口诀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

九二11 八三11 七四11 六五11

九三12 八四12 七五12 两个六12

九四13 八五13 七六13

九五14 八六14 两个七14

九六15 八七15

九七16 两个八16

九八17

两个九18

(不用九九18,而用两个九18,同乘法口诀统一起来)

注:

1、前面两个汉字是加数,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和,这样可以分清哪是加数,哪是和;

2、加法口诀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如九三12〉乘法口诀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三九二十七〉;

3、口算达到熟练的程度,不要让孩子数指头,或者固定一个加数往上数数,这样孩子习惯了很不好改。10以内的加法口诀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诀就是背诵,背诵,背诵。熟能生巧再配合一些规律的讲解,这样孩子的计算能力才能提高。

4、背诵时间可以随机,不一定非要拿出大块时间来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路上就可以背。

5、每天一定要坚持出口算练习,一天30道题。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

“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

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故事: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进入总复习的第一课时,我准备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出示“15-9”后,一句“可以怎么想?”孩子们的小手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15分成10和5,10减9等于1,1加5等于6。”

“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14减5等于9,所以15减9等于6。”

“6加9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还可以掰手指……”

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

……

算法的多样化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真实的再现!

我的心里突然有种冲动,孩子们知道并掌握了这么多计算的方法,他们计算时想的是哪种?他们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教材中所提倡的“想加算减”?

想到这里,我不由脱口而出:“这么多算法?你认为哪种最简单呢?计算时你用的是哪种方法?能帮老师做次统计吗?

枯燥的计算一下跳至有趣的统计,孩子们兴趣倍增。

统计的结果让我意外,又让我欣喜。欣喜的是:你认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中,37人中有32人选择了“想加算减”;2人选择“掰手指”,3人选择“破十法”。意外的是:计算时你经常使用的方法时,37人中有27人选择“记住了,不用想”;2人选择“数手指”;8人选择了“想加算减”。

而后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我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统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法时,绝大部分孩子选择了“十几减几再加几十”的计算方法;个别孩子选择“掰手指”,如72-3孩子们则认为“掰手指”算起来更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孩子选择了“先算个位加个位,得数再加整十数”,大多数的孩子选择了“个位加个位后,十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或加“1”。这是不是“算法多样化”后的算法合理“最优化”呢?

面对这样的统计结果,我不由的深思起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计算教学要体现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

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我们曾因此担心,计算方法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计算教学时,很多老师引导孩子们说出多种算法后,往往告诉学生“这么多的算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既然强调算法“多样化”,教学中我们要不要强调算法“最优化”?课堂上如何引导“算法的最优化“呢?甚至有人认为,数学是讲方法的,教学中我们一次性把最好的方法教给学生不是更好更直接吗?等等。

从今天的教学中,我得到了新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因此也导致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差异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活动,我想这也是产生算法多样化的原因所在。鼓励算法多样化,实际上也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法,交流中大家就有话可说,每个孩子从中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算法多样化到最优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也不是老师强加的,它应该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从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是在对多种算法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断运用、反思、提升,最后实现了算法的自我优化,包括选择合适的算法。因此,我们不要一味的强求一节课中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历冲突、思考、反思的过程,最终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

---------------------------------------------------

测试一下好了~

1--6岁儿童智力测试题

测验选自林崇德、傅安球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发育与早期教育》一书,可对1——6岁儿童进行智力测验。这些测第一步是要测孩子的智力年龄。无论孩子几岁,他能够答全几岁组的题目,智力年龄就是几岁。答不全的,每个小题算两个月的智力年龄。如一个孩子能够答全4岁组的全部题目,还能答对5岁组的两个题目和6岁组的一个题目那么他(她)的智力年龄就是:4岁+4个月+2个月=4岁6个月,即4.5岁。

第二步是算出孩子的智商。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按此公式计算,假如刚才的孩子的实际年龄是3岁,那么他的智商就是:(4.5÷3)×100=150。

一般来说,智力测验要由专家进行,否则难以做出正确评定或给予恰当分数。不过,如果父母想大致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也可以在家庭进行智力测验。下面以1岁及1岁半年龄阶段幼儿为例。

1岁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