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国、渤海国和东夏国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渤海国是唐代和辽代初期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的少数民族边疆政权,其主体民族为靺鞨族,同时也包含了部分高句丽,扶余,沃沮,濊貊等民族。
渤海国的疆域范围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日本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被称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近些年被韩国大肆渲染,并称其是自己的祖先建立的国家。
其实历史上的渤海国从文化政治和民族构成方面来说都跟现在的韩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
一,大祚荣建国。
靺鞨族是我国古代活跃于东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先秦时代称为肃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到隋朝的时候才改称靺鞨。
唐代初年分裂为十个部落,其中以黑水部落最为强大。
分布在今天的黑龙江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
靺鞨各部一直都臣服于中原王朝。
到隋末唐初天下大乱。
靺鞨十部有的就臣服于突厥,有的则依附于高句丽。
粟末靺鞨原本居住于粟末水流域(今松花江上游)。
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消灭了高句丽,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投降唐朝,与部族被迁徙到今辽宁朝阳地区的营州。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叛唐朝,攻陷营州城。
大祚荣与靺鞨族首领乞四比羽率领部族东迁,在奥娄河(今牡丹江)筑城自守。
武则天招降乞四比羽,但遭到拒绝。
于是派军征讨,乞四比羽战败被杀。
大祚荣则率军打退了唐军,成为当地各部的首领。
他不断攻打和吞并邻近部落,终于扩地二千里。
所管辖的人口超过了十万户,并且建立了一支数万人的靺鞨军队,于是自称为震国王,向北方强大的突厥称臣。
公元705年,唐中宗继位,派官员前往东北招降。
大祚荣表示愿意臣服大唐,并派儿子大门艺到长安做人质。
大祚荣建立的政权正式成为大唐王朝的藩属。
开元元年,唐玄宗派遣大臣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并将大祚荣统治的地区作为大唐的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
自此大祚荣去靺鞨称号而改称渤海,因此,呼汗州都督府又被称为渤海都督府。
古城开原大事简介
古城开原大事简介古城简介编辑咸州古城是一座拥有1000余年历史、我国北方最大的一座的古城,是东北著名的古城风貌型名胜景区。
咸州古城是我国历史上有完整城池最北的城,又是我国辽、金、元、明、清各朝设置最北的府级行政机构,有“北方第一城”、“北方第一驿”之称。
咸州古城周长为6.5公里,曾是历史上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大金国、东辽国、东夏国的都城,史书称其为“六朝重地、三国故都”,是当之无愧的东北历史文化名城。
咸州古城是我国历史上有完整城池最北的城,又是我国辽、金、元、明、清各朝设置最北的府级行政机,有“北方第一城”、“北方第一驿”之称。
清朝诗人王恩明称赞其为“望中烂漫渺无垠,踏遍苏城柳色新。
翠萼遥分边塞外,朱阜不让洛阳春”。
著名的精点有:建于金代的崇寿寺塔,有记载古城沧桑历史的钟鼓楼,有烟波浩淼的金线河和古老的清真寺。
咸州古城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霜雨雪现更加突显出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东北最具有潜力的旅游胜地。
历史发展编辑咸州,古地名。
它其实一直是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甚至几度成为国都。
辽开泰八年(1019年),设置咸州,《辽史·圣宗记》中是这样说的:“开泰八年十月甲辰改东路赫里太保城为咸州,建节以领之。
”“建节”就是设置安东军节度使。
辽代在这里建了一座土城,它南临清河,北依黄龙岗,故有“北枕黄龙,南抚青龙”之说。
到了金朝,此处设咸州路,成为当朝19个省级建制之一,路尹为正二品,也就是说,现存的老城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省会”,下设咸平府、韩州、安东军,坐拥八县,包括铁岭、康平、开原、昌图等地。
据介绍,辽代末年,女真完颜部分布在以咸州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地区,隶属于咸州兵马司。
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起兵伐辽,首战告捷。
当年十月攻克宁江城,至十二月初拿下咸州。
随后,阿骨打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1115年)正月壬申日在咸州建国称帝,年号为收国元年,《全辽志》及《辽东志》均有记载。
历史上消失的民族——扶余、百济、高句丽出自同一民族?
历史上消失的民族——扶余、百济、高句丽出自同一民族?一、濊貊族濊貊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和汉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区部族,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之为“亳人”或“发人”。
濊貊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虽然曾经吸收了一部分游牧民族的成员,但主体还是不能算做游牧民族。
濊貊族在夏商之际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濊貊主体在东北,周灭商后小部分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一小部分濊貊人迁至朝鲜半岛,后来被汉四郡故地女真人所同化,成为了女真民族的组成部分。
濊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属国。
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貊的战争。
战国时期,濊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
此时的濊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著定居生活。
后来在东北地区建立政权的夫余和高句丽,就是在融合濊貊等东北区域民族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二、扶余国古国名,亦作夫余,是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东北亚国家。
扶余人聚居于今日中国东北,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
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
后世的高句丽,百济都是扶余国的延续。
扶余人是今天韩国人/朝鲜人的先民之一。
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
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贾德·戴蒙认为夫余就是布里亚特人,前四、五世纪从贝加尔湖移居东北。
[来源请求]。
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名凫庾,是九夷之一。
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越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
东明是传说中的夫余始祖。
夫余国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
夫余国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汉时归玄菟郡统辖;魏时臣服于辽东公孙氏政权;晋时又常去中原朝贡。
夫余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国家,由橐离国王子东明南下所建。
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高句丽所灭),立世约700年。
扶余国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7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
说夫余——精选推荐
说夫余扶余⼈说夫余,这⾥的扶余⼈指的是当今⽣活在松花江、拉林河环绕着的这⽚富饶⼟地上的⼈们;“扶余⼈说夫余”,这⾥的夫余,指的是约公元前200年—公元494年我国东北第⼀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及其主体民族。
为什么扶余⼈要说夫余呢?因为扶余这⽚⼟地是东明王涉⽔⽽来,夫余国肇基之地,见证了夫余国700年风风⾬⾬。
同样是这⾥,随着族⼈渡江北徙⾖莫娄,夫余落幕,成就了⼀段民族峥嵘的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烙上了⼀个鲜明的印记。
这⾥是夫余的起点,这⾥也是夫余的终点,扶余铭刻着这⼀历史的轮回。
⼭河不语,故⽼相传,时光流逝,松嫩依然。
扶余⼈有理由缅怀夫余的岁⽉年轮、有责任传唱夫余的沧桑史话,有义务让夫余从汉魏时代尘封的史书中⾛出来。
下附王昭全先⽣《扶余沿⾰史话》,以期更多读者了解扶余、热爱扶余。
扶余沿⾰史话⽬录⼀、古国兴衰东明王肇基夫余国伯咄部⼊据松江湾(⼀)濊貊古族世居渔猎(⼆)櫜离内乱东明⽴国(三)勿吉⼊踞伯咄留名⼆、⼥真反辽渤海国设⾢夫余府⼥真聚义破⼤辽(⼀)渤海设⾢夫余⽴府(⼆)辽朝设州治理宁江(三)⼥真破辽建⽴⼤⾦三、蒙⼈驻牧纳仁汗迁驻⾦源地后⾦军⽴站伯都讷(⼀)豁罗剌思驻牧江湾(⼆)明设卫所后⾦⽴站第四章重镇雄起巴尔达因势建新城锡伯⼈反籍应鳇差(⼀)伯都新城重镇峙边(⼆)锡伯返籍捕鳇纳贡五、滨⽔勃兴理民务增设伯都厅旺经济升⽴新城府(⼀)发展农事设厅理民(⼆)经济荣旺⽂化初兴六、光明在前争⾃由奋⽃求解放党领导⼈民做主⼈(⼀)帝制崩溃再改县名(⼆)东北沦陷英雄举义(三)喜迎解放⼈民当家七|、锦绣前程迎旭⽇阔步⾦光道踏征途改⾰绘新图(⼀)天翻地覆旧貌新颜(⼆)重新⽴县再创辉煌扶余,是古濊貊⼈世代⽣息之所,是夫余⼈创⽴奴⾪制国家的肇基之地,是靺鞨⼈⼊据、演出历史活剧的重要舞台;契丹⼈和⼥真⼈曾在这⾥进⾏过⼀场⽣死决战;蒙古⼈各部也曾在这⾥进⾏过政权的⾓逐。
这⾥的江河、沃⼟、草原、湖沼,养育了这⾥的古今各族⼈民;在这⾥⾓逐、争⽃、和解、融合着的各族⼈民开发了这⽚热⼟。
渤海国行政区划
渤海国行政区划2008-06-11 10:47:35| 分类:史料文献|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唐朝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人大祚荣率领部众在东牟山(今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建城堡,成立震国。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的封号,唐朝以大祚荣的领土定为忽汗州,大祚荣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藩属政权。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句丽遗民联合建立的一个王国政权渤海国,同时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即忽汗州都督府。
这一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四点上:其一,从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开始使用渤海独自的年号,除了向唐朝的国书,到渤海国毁灭一直使用自己的年号;其二,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均接到从唐王朝的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向唐朝的国书上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其三,唐王朝在册封认可新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其四,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和必要时提供军事支持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多次。
渤海国都城几经迁徙,最后在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渤海第三代国王大钦茂大兴十八年由吉林敦化敖东城迁移到今渤海镇东京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建成都城“上京龙泉府”,才稳定下来。
因建在忽汗河(今牡丹江)畔,又近忽汗海(今镜泊湖),所以又称忽汗城。
史书上称为“忽汗王城”。
经过大祚荣(698年- 718年)开创,第二代国王大武艺(718年- 737年)“斥大土宇”和第十代国王大仁秀(818年?- 830年)“开大境宇”,渤海国强盛时期的领域,南界新罗,东至海,北接黑水靺鞨,西接契丹及唐之辽东。
其所辖领土,除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外,还包括苏联滨海地区至日本海岸波谢特湾、伯力地区之大部。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国,契丹军包围渤海都城忽汗城,渤海末代国王大諲譔开城投降,渤海国至此灭亡。
东北古国大揭秘——渤海王国
东北古国大揭秘——渤海王国发源于白头山以北牡丹岭的牡丹江,千百年来孕育了北国灿烂的文明。
古渤海王国即是其中之一。
渤海国人形象渤海王国是唐玄宗时期我国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性民族政权,共历二百二十九年。
唐王朝曾在粟末靺鞨部人居住的牡丹江流域设置忽汗州,建都督府,册封“渤海郡王”,渤海郡史称渤海王国。
敖东城就是渤海王国最早的都城,共经历了三代国王即大祚荣、大武艺和大钦茂。
古都敖东敖东古城位于今天吉林省敦化县东南,面临牡丹江,坐落在敦化盆地的中央。
渤海古城是当时渤海王国较有代表性的平原城,城分内、外两部分,外城为长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
内城为正方形,边长约80米,内、外城墙都属土质结构,内城门与外城门相对。
敖东城是当时渤海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联系十分频繁,与唐王朝的关系也很密切。
唐朝政府在册封大祚荣后,曾先后五次派人出使敖东城。
在大武艺为国王期间,大武艺因与其弟门艺意见不合,产生矛盾,大武艺要杀掉门艺;门艺逃到中原,大武艺穷追不舍。
唐玄宗得知此事,让著名政治家、文人张九龄撰写了一封国书,敦促兄弟二人尽弃前嫌。
从这封国书中,可以看出当时唐王朝与渤海王国的关系以及唐王朝对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所实施的基本政策。
现在敖东古城只存有二十四块方石,这些排列有序的石头当时为何物,历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上京龙泉府龙泉府位于今天黑龙江省宁安县镜泊湖北的渤海镇。
自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把京城移到上京龙泉府后,龙泉府逐渐兴盛起来。
从现存的上京龙泉府遗址看,上京城为外城、内城、宫城三城环套。
外城呈长方形,总长约32华里,城墙高约3米,外有护城河。
外城垣的遗址处仍可见一道道隆起的土冈;内城位于外城北部,长方形,以城墙相隔,分成东、西、北、中四区;宫城为渤海统治机构所在地,各种衙门、官署皆设在宫城内。
现存有几处城墙的残址。
坐北向南的宫城正门的遗墟依稀可辨,当地人称之为五凤楼。
沿石级而上,在5米高的台基上,可见到几排排列整齐的柱基石,玄武岩质,成圆形。
神秘渤海国
神秘的渤海国在世人的印象中,天苍苍野茫茫的黑土地,在遥远的年代是荒无人烟的,事实上,早在4000年以前,黑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1000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被称为“渤海国”的政权。
尤其是唐朝在公元913年册封的渤海王国的建立,更使得这广袤而神秘的黑土地溢满了生机和活力。
历史早已证实,北大荒并不荒凉。
一、海东盛国——渤海国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在我国现今东北一带由靺鞨人创建了地方性民族政权——渤海国。
回溯此地的历史,这一地区是先秦时肃慎和汉魏的挹娄的故地,南北朝的勿吉及隋唐时靺鞨也曾在这里活动过。
渤海国历十五代国王,国祚凡二百二十九年。
公元926年,契丹灭亡渤海,在渤海故地建东丹国,将上京龙泉府改为天福城。
不足三年,东丹南迁辽阳(今辽宁辽阳),原渤海京府洲县居民随之而迁或出逃他乡。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兵徙强迁的民族迁徙活动。
许多渤海人离开故土,向南、向西、向北迁到数百里、数千里以外的地方。
原本经济文化辉煌的渤海地区,特别是其腹地,骤然变得人烟稀疏,而后逐渐城废市毁,田垄销迹,一度繁荣的“海东盛国”仅在史书上留下了过往的痕迹。
时光虽然流逝了一千多年,但曾经发生在渤海国的悠悠往事,留给人们许多回味,牵动着后人的心。
尽管渤海王国的首都地处边塞,远离中原,而它臣民的主体又是靺鞨族(满族祖先),单凭想象,它很可能是闭塞落后的,可是,宁安的上京龙泉府,不仅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而且因王国大钦茂执着地效法中原文化,并连续派人赴唐朝取经,使得渤海王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它因此被赞誉为“海东盛国”。
作为渤海王国首都的上京龙泉府,素有小长安之称。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城南墙4586米、北4946米、东3358.5米、西3406米、周长16.3公里,面积约15.9平方公里,由外城、宫城和皇城组成。
城内共有主街12条,其中朱雀大街长约2公里,宽约100米,不仅街道两旁殿堂建筑富丽恢弘,就连每一隅的雕梁画栋也弥漫着浓郁的唐朝京城的风韵。
[扶余国]扶余国
[扶余国]扶余国篇一: 扶余国扶余国,也叫夫余,是居住在古代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东北亚国家。
扶余人聚居于今日中国东北、谷物丰盛、余粮颇多。
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
后世的高句丽,百济都是扶余国的分支。
朝鲜半岛的政权认为扶余人是今天韩国人/朝鲜人的先民之一。
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扶余、高句丽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都是濊族。
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贾德·戴蒙说,夫余就是布里亚特人,前四、五世纪从贝加尔湖移居东北。
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名凫庾,是九夷之一。
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
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乌桓人接壤,北至黑龙江与内蒙古。
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日黑龙江省的松花江流域中心,辽宁省昌图县、洮南市以北,至吉林省双城市以南。
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
扶余族在历史上属于东汉的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献帝时,其王求改属辽东郡。
传说历代扶余王故去时,玄菟郡太守都赏以银镂玉衣的“玉匣”为葬具,貊人是扶余统治阶级。
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
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
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
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
汉武帝年,扶餘开始向汉朝进贡。
高句丽建国后,起初两国相安无事,带素成为国王以后两国关系恶化,常有边境冲突。
大武神王时期北伐成功诱杀扶余国王带素后,其后扶余开始衰退,汉顺帝永和元年,扶餘王曾来到洛阳,晋书记载永和二年夫余为百济所侵西徙近燕。
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餘受到鲜卑的攻击,进一步衰弱。
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
宋金夏时期的东北民族政权——后渤海国、东夏国(东真、大真)
宋金夏时期的东北民族政权——后渤海国、东夏国(东真、大真)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东北民族政权——后渤海国、东夏国(东真、大真)、后渤海(928年-976年?),10世纪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国家。
又称后渤海国、复兴渤海。
989年-1018年的渤海国称为再兴渤海。
926年,契丹国灭渤海国,渤海王大諲撰被俘虏。
契丹在渤海领地设置东丹国,皇长子耶律突欲(耶律倍)被任命为国王。
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在凯旋途中病逝。
东丹王耶律倍送太祖阿保机灵柩回国。
耶律倍在藩属国作王而使得在朝中的地位有所动摇,弟耶律德光成了契丹国皇帝。
同时渤海人的反抗运动开始兴盛,在王弟大某(渤海王大諲撰之弟、名不详)的领导下,以上京龙泉府北方作为根据地。
大光显(渤海王大諲撰世子)在原渤海国西南部潜伏。
天显三年(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契丹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上京龙泉府)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衰落。
天显五年(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在争夺契丹国帝位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
一部分渤海人迁居高丽。
王弟大某乘机占领忽汗城(龙泉府),大光显也在西京鸭绿府即位,后渤海建立。
又收复了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道)。
929年,后渤海遣使裴(王翏)至日本、高成词、成文角至后唐,请求至支援。
936年东丹国被契丹国兼并,人口被强制迁移去契丹国的其他地区。
还有一部分人投奔后唐。
灭亡] 外交931年,渤海国遣使至后唐朝贡。
935年,渤海国再次遣使至后唐朝贡。
954年,渤海酋豪崔乌斯三十人,投奔后周。
大真国,俗称东真国,亦称东夏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
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担任辽东宣抚使讨伐反叛的契丹首领耶律留哥。
他于贞祐三年(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金朝在东北的诸猛安谋克多响应。
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
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境内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丹东境内九连城)以及部分辽东半岛区域,东南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
一个消失的东北文明古国: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一)
一个消失的东北文明古国: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一)小编在与一些辽沈民众回望东北历史时,发现不少人的东北记忆有近三百年的断片现象。
如今在辽沈大地上广泛流传着隋唐东征辽东的民间故事。
而在历史上,李世民东征是公元7世纪的事情。
唐朝灭亡后,经过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宋朝终承一统。
而富裕的宋王朝自始至终也未能踏足东北大地,东北先后为辽、金所据。
但是,“契丹”是于公元916年建国,到947年才正式改国号为'辽'。
那么,从8世纪到9世纪中叶两百多年时间里,东北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形呢?《辽东行部志》中有段话:“至于唐季,不能勤远,辽东之地为渤海大氏所有,传国十余世。
当五代时,契丹与渤海血战数十年,竟灭其国,于是辽东之地尽入于辽”。
这里所说的就是东北一个消失的古国——“渤海国”。
它疆域最大时,北至现在的俄远东地区,南至渤海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东濒太平洋与日本隔海相望,西接蒙古草原。
其国之强盛,连唐朝都不敢小视,称其为“海东盛国”,它也创造了史上著名的“海东文化”。
渤海国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东亚历史上都极为重要,它一度把东北的开发开放和东北亚的交流融合推到过巅峰。
它还与以后建立大金国和大清国的女真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有人甚至把女真人直接视作渤海人后裔。
历史长河缓缓流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盛极一时而又神秘消失的渤海古国早已消失在国人视野中了。
但是,这个古国的历史遗迹遍布整个东北亚大陆,俄、朝、韩、日等国都在关注和研究它,仅日本东京大学就收藏有渤海佛像1200多件。
相比之下,作为我们东北的古国,我们没有理由对它漠视。
现在我们就拔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分期来窥视这个海东盛国的面貌。
本期先介绍渤海国是怎么来的。
“营州之乱”与渤海建国我们就从隋唐东征开始说起。
隋朝于公元581年建国,589年统一中国。
618年,李渊父子推翻隋朝,建立起最值得国人骄傲的大唐王朝。
当时,长城以北尚有一些强大的民族,如奚、室韦、突厥、高句丽等。
夫余人建国神话浅谈
夫余人建国神话浅谈扶余人说夫余系列“扶余人说夫余”,这里的扶余人指的是当今生活在松花江、拉林河环绕着的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人们;这里的夫余,指的是约公元前200年—公元494年我国东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及其主体民族。
为什么扶余人要说夫余呢?扶余这片土地是传说中东明王涉水而来,夫余国肇基之地,见证了夫余国近700年的风风雨雨。
同样是这里,随着族人渡江北徙豆莫娄,夫余落幕,成就了一段民族峥嵘的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烙上了一个鲜明的印记。
这里是夫余的起点,这里也是夫余的终点,扶余铭刻着这一历史的轮回。
山河不语,故老相传,时光流逝,松嫩依然。
扶余人有理由缅怀夫余的岁月年轮、有责任传唱夫余的沧桑史话,有义务让夫余从汉魏时代尘封的史书中走出来。
说好夫余故事,因为这里是扶余——我们是扶余人!夫余人建国神话浅谈一、史载传说(一)夫余建国—东明称始祖原文摘录自《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南朝·宋范晔著)原文: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
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今译:夫余国,都城在玄菟郡北边大约千里的地方。
夫余国南界是高句骊(初在浑江、富尔江流域,即今辽宁桓仁县一带),东与挹娄族(肃慎族之后,女真、满族的先人)、西与鲜卑族相连接,北边有弱水(东流松花江及黑龙江)。
范围大约方圆二千里,那里本来是濊人的世居地。
原文: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侍儿于后妊身。
今译:一开始,北夷索离国王出行,服侍他的侍女在那之后有了身孕。
原文: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
”王囚之,后遂生男。
今译:索离王回到王宫,便想要把这个侍妾杀掉。
侍妾说:“前一段时间我看见天上有气团,像鸡蛋那么大,降临到了我的身上,所以我才有了孕。
”索离王就把她囚禁了起来,之后这个侍女生了个男孩。
原文: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
复徙于马栏,马亦如之。
今译:索离王下令把这个男孩放到猪圈里去,但是那些猪都向小孩嘘口气,使这个小孩不死。
消失的国家:渤海国,因为这个国家,中、朝、韩三国至今争论不休
消失的国家:渤海国,因为这个国家,中、朝、韩三国至今争论不休朝鲜半岛是由朝鲜半岛本土和周围包括独岛在内的3300个大小岛屿组成,半岛本土占全境总面积的97%。
在这片土地上,现存最早的史书当属《三国史记》,它是由高丽王朝的金富轼等文官编撰的。
这里所说的“三国”,指的是:新罗、高句丽和百济。
这是在公元1世纪之后,朝鲜半岛上出现三个古国。
在这三个国家并立时期,朝鲜半岛的南部还存在着伽耶诸国,只是习惯性忽略了这个国家。
因此,当地的史学家总是用“三国时代”指代朝鲜半岛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的历史。
然而,我们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因为,唐朝时期,我们跟这三个国家确立了朝贡制度,甚至,还出面调停它们之间的纷争。
公元七世纪中叶,唐朝帮助新罗灭掉了其它两个国家,还打败了前来援助的日本海军,奠定了朝鲜半岛新的格局。
后来,唐朝的东北出现了一个渤海国。
在我们的认识里,这个国家应该是肃慎人的后裔靺鞨人建立的新国家。
而且,在历史学界,认为其跟勿吉、女真、满洲等民族都是一脉相传、息息相关的。
但是,在朝鲜人看来,这个渤海国是跟新罗形成“南北朝”的一个国家。
在韩国人出版的《韩国史》中,专门有介绍渤海国和新罗国的关系。
韩国人认为:这两个国家原本是同一个国家,现在只是暂时分裂而已。
那么,他们这么认为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两个国家真的是古代的南北朝吗?渤海国是如何被纳入朝韩“南北朝”历史的?渤海国不仅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历史记载的书籍连文学作品都很少,9世纪的文学家崔志远向唐朝皇帝上了一封《谢不许北国居上表》,这里的北国指的就是渤海国。
崔志远在奏折中,抗议渤海国因为外交礼仪上的问题与新罗产生纠纷。
上表中,崔志远有意侮辱渤海国,并挑唆唐王朝对渤海国产生厌恶之感。
12世纪金富轼在自己的著作《三国史记》中提到新罗统一了三国纷争的局面,可偏偏把北方的渤海国给排除了。
而且,著作还记载了新罗跟渤海国两次通使经历,新罗人将渤海国称为“北国”。
然而,不管是渤海人,还是新罗的崔志远、高丽的金富轼,他们都证明不了史上朝鲜半岛出现过“南北朝”的情况。
“海东盛国”
“海东盛国”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为主体民族的地方性民族政权,是唐朝中央政权统辖下的一个地方政权。
渤海国建立后,便开始全面推行唐化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方面均以唐朝制度为模式,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断吞并其它靺鞨部落,成为当时著名的“海东盛国”。
696年(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等在营州发动了反唐叛乱。
迁居在这里的靺鞨人也卷入了叛乱活动。
武则天派兵进讨,大祚荣率领粟末靺鞨联合随行的高句丽、白山靺鞨等在天门岭大败唐军,回到靺鞨故地。
698年(则天女皇圣历元年),大祚荣率部在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县六顶山)下筑城而居,自号“震国王”,建立了震国。
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王朝派摄鸿胪寺卿崔忻到靺鞨故地,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从此大祚荣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以粟末靺鞨为主体民族的渤海国,自大祚荣建国到公元926年(契丹天赞五年)为契丹所灭,共存在了228年。
在此期间,渤海国自始至终都是唐朝中央政权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政治渤海国建立并成为唐王朝统辖的地方政权后,其统治者更加向往中原文化,不断派王子、贵族、官员、学生等到唐朝学习中原文化。
这些人不仅认识汉字,学会了汉文,而且还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书籍及典章制度等带回了渤海国,极大地促进了渤海国的封建化进程。
粟末靺鞨过去曾是尚武善战的民族。
建立渤海国后,由于其上层统治者逐渐接受了唐朝奉行的以仁义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化,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思想,因此从二世王大武艺后期开始实行了偃武修文的政策,注意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对渤海国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唐王朝对于属于自己管辖下的渤海国,也采取了积极的扶植和开明的开放政策。
从高王大祚荣接受唐朝册封并确立君臣隶属关系开始,以后渤海国每个王的更替,都要向唐朝告哀求封,唐朝也都派使前往进行册封新王。
同时,唐王朝对渤海国的使臣及学生热情款待,并将本朝的典章制度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使得渤海国能够顺利地实施全面唐化政策。
东北民族政权——扶余国
东北民族政权——扶余国扶余国,⼜称为夫余,夫于,是中国古代东北部族濊貊的分⽀。
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的国家。
扶余国发展到后来发展成为四个国家:北扶余、东扶余、卒本扶余(⾼句丽)、南扶余(百济)。
⾼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扶余。
扶余国疆域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中记载:扶余国,在⽞菟北千⾥。
南与⾼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
地⽅⼆千⾥,本濊地也。
南京100%真实精品房源!房租可⽉付!⽆中介费!⼴告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吉林省、⿊龙江省的松花江流域中⼼,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洮南县以北,⾄吉林省双城县以南,皆其国⼟。
今昌团县之扶余城(辽宁省昌图县四⾯城乡)即古扶余王所居。
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长城以北,南达⾼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圆约⼆千⾥(三国时期的⼀⾥约有今⽇450⽶,⽅圆⼆千⾥即约900公⾥的范围)。
扶余国在历史同期为东汉的属国,⾏政区划⾪属⽞菟郡,后改辽东郡。
(注:此为正统中原王朝说)扶余国建⽴于汉朝初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494年为勿吉灭国,扶余王携妻、⼦等王室投⾼句丽。
展开剩余95%扶余起源赢姓是炎帝族系中⼀⽂明程度很⾼的族类,直系祖为伯益。
此⽀炎帝后代除秦族后徙⾄西北地区建国外,徐国、重黎、奄、黄、江、梁、葛、赵、蒲姑等族均不出江皖豫鲁⼀带。
由于他们同属于黄帝系的周族族系有别,所以⾃周朝建⽴后屡次被征伐。
特别是徐族,⼒量强⼤,疆⼟辽阔,据《史记·鲁世家》的记载,徐族的北境已达今⼭东滕县⼀带,其⾜以与周相抗衡,后来周王朝对其采取了恩威并加的安抚措施,在徐的同族国被逐渐灭亡后,周敬王⼋年(公元前512年)徐国亦被异族即周太伯的后代吴国所灭。
夫余之“夫”为“番”,“余”即为“徐”,则夫余实即“番徐”,其族众便是由番族和徐族等民族为主所组成,夫余是⼀复合族名,均属炎帝族系。
夫余国俗尚⽩,《太平寰宇记》“东夷”⽇记:“男⼥皆纯⽩。
”此俗与秦族⼀致。
渤海国五京是哪五京?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简介
渤海国五京是哪五京?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简
介
本文导读:
渤海国简介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
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mí)州。
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
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
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简史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渤海国历史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
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 mí)州。
713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
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
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经229年。
粟末靺鞨部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最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
粟末二字至辽金时期转写为“宋瓦”到明清时期又转写为“松花”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
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于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渤海国—搜狗百科
渤海国—搜狗百科渤海族归属渤海是中国东北古老的民族之一,很早就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
渤海民族属于中国东北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系中的靺鞨族,建国后又融入了相当比例的汉人、高句丽人等,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渤海族。
渤海民族政权建立后,就与唐王朝保持着册封与朝贡的藩属关系。
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其根据是:开国伊始渤海就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承认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唐中宗即位,遣侍御使张行岌招慰之,大祚荣遣子入侍。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派遣使臣崔忻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唐朝承认渤海政权并与其建立了藩属关系。
崔忻回程路经旅顺黄金山时,在山麓凿井两口,并刻石提名:“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
开元二年五月十七日。
”此石刻是唐朝册封大祚荣,渤海民族政权隶属唐王朝管辖的实物见证。
渤海立国229年,传15代王,每代王都主动派使臣去中原王朝朝贡,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
渤海的中央、地方的政治制度完全仿照唐朝制度,始终与唐王朝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接受册封,就是表示渤海承认其臣属于唐王朝,是唐王朝属下的臣子。
中原王朝派节度使行使管辖权《旧唐书·地理志》:“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统平卢、卢龙二军”。
渤海政权派遣质子入朝宿卫据《册府元龟》卷974记载,开元六年(718),靺鞨渤海郡王大祚荣遣其男述艺来朝,唐朝授怀化行左卫大将军、员外郎、置留宿卫。
渤海各代王子、王弟都先后前来唐朝,入朝宿卫。
以恪尽臣子对皇上的忠心。
渤海政权遣使向唐朝献贡渤海每年向唐王朝朝贡,唐王朝让户部掌管靺鞨之贡献。
《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远夷则控契丹、奚、靺鞨、室韦之贡焉”。
开元七年(719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此后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向唐朝贡。
以尽藩属之责。
进献的方物有鹰、马、海豹皮、乾文鱼、玛瑙杯、昆布、人参、朝霞绸、鱼牙绸、牛黄、金银、金银佛像、白附子、虎皮等。
[转载]古扶余人
[转载]古扶余人我所知中国古代东北存在4大民族。
室韦(蒙古人祖先),鲜卑(隋唐时期汉化,隋唐帝国是汉化过程中的鲜卑人建立的帝国),肃慎(渤海国,女真和满洲人的祖先,)和扶余国(高句丽,百济,大和族)今天这里介绍一下对于当代历史认知比较重要的扶余人的起源,扶余人起源于布里亚特人。
古布里亚特人有二支,一支东迁成为高句丽、百济与大和族(日本人),他们很可能就是古书所说的“扶余”。
【布里亚特人】/wiki/布里亚特人【扶余】/view/204820.htm#sub6112714这个国家后来又再发展成为以下四个国家:北扶余(今吉林省扶余县)东扶余(长白山北麓,日本海沿岸),卒本扶余(即高句丽,长白山南麓,松嫩平原),南扶余(即百济,朝鲜半岛南部)============================================================================中国现代历史教科书,对于汉文化的主体意识的传达,忽视了对于北方民族在中国历史中所起到作用的研究。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引用资料难免有错。
但是对于历史脉络中的一系列事件,尤其是与我国国运息息相关的朝鲜半岛的历史脉络的研究,显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不了解的。
大和民族的历史被推理出大约有2500多年《日本书记》/view/14239.htm,个人认为,也就是大约在2500多年前,日本皇室的祖先开始从朝鲜半岛登陆日本列岛。
如果各位有机会去看朝鲜半岛的古坟和山城文化,再去看看日本列岛上的相似的历史遗迹,相信各位一定能发现掩盖在历史长河中的真实。
从北起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扶余县),南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瓦房店,庄河),东到朝鲜半岛全部,延伸到日本列岛的广大区域在历史上是如此息息相关。
首先让我们在历史中寻找线索。
第一次朝鲜半岛冲突:391年,高句丽从海上击败百济。
396年高句丽好太王拿下百济众多城池后,直逼百济首都。
百济王投降并成为高句丽的藩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余国又称扶余国, 是西汉到魏晋时期的 地方部族政权。公元 前2世纪立国,到公元 494年被高句丽所灭, 存在了700年,开拓了 松嫩平原,创造了比较 发达的文化,是东北史 上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 古老少数民族。
汉代是扶余 国发展的鼎 盛时期,它 通过不断向 外扩张,迫 使挹娄臣服, 同时,还派 生出高句丽、 百济、东扶 余等 一些新 的政权。
“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 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 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地方两千里,本濊地也。”
扶余国以今农安一带为政 治中心。 925年,传说,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回师扶余 时病故。当时城内上空出 现飞升的黄龙,辽遂将扶 余府改为黄龙府,并建有 佛塔一座。
口占一绝
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东亚古代历 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 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 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共经历228年,15代王几乎与唐朝共始 终。
渤海国初名为“震”(振) ,系大祚荣袭其父乞 乞仲象所受武则天授予的爵位“震国公”。713 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 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 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此外还有“靺鞨国”、“渤 海靺鞨”、“高丽国”等别称。
蒲鲜万奴(?-1233)金朝末 年大将。女真族。原任金辽东 宣抚使。1214年,受金宣宗命, 攻伐耶律留哥,战败,逃往东 京。发动反金叛乱,占领咸平、 东京、沈州等地,进攻婆速府 路(今辽宁东南部,治所在今 丹东)、上京城等。十月,自 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建年号 天泰。1216年十月,蒙古木华 黎陷锦州后,归降蒙古。蒙古 军退后,又叛蒙古自立,东徙 曷懒路(今吉林与朝鲜交界 处),称“东夏国王”。
余秋雨:“渤海Leabharlann 了不得,它是非常重要 的地方。它和长安相呼应,是整个亚洲当 时最辉煌的两座城市。渤海国是东北亚地 区一个伟大的帝国。”
东夏(1217-1233)即大真国,朝鲜史书称东真国,是 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 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 号大真,年号天泰。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 国号东夏。势力最大时,西北至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 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省丹东九连城),东南 到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与恤品路(今俄罗斯滨 海边疆区双城子)。大真国前期的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 宁开原北),复国后移至南京(今吉林图们市城子山)。 1233年,蒙古窝阔台派皇子贵由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