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论语十则 》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教师:刘建芳审核教师: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授课人:课题《论语》十则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价值目标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及处事之道的论述,理解十则语录所表达的精深道理,做到古为今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课文;理解十则语录所表达的精深道理,做到古为今用。
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教学方法讲读法、归纳法教案编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
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
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
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交流探究
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圣人”。
政治思想上,他主张“仁政”;教育思想上,他主
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私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3000人,著名者72人。
孔子整理编订
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在封建社会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不亦(yì)说(yuè )乎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
温故(gǜ)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wǎ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 吾日三省(xǐng )吾身为人谋(móu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chuan )不习乎诲(huì)女(rǔ )知之乎见贤()思齐焉()必有我师焉()不知为(wéi )不知, 是知(zhì )也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 )也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hóngyì)
其恕()乎己所不欲(yǜ),勿施(shí)于人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②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2、质疑交流,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 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四、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一)《论语十则》各则主要内容
第一则: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有道德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第二则:为人处事——忠诚、仁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第三则:学习方法。
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第四则:学习方法。
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第五则:学习方法。
强调不要不懂装懂,而要诚实谦虚。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第六则:学习态度——取长补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
第七则: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第八则:怎样做人——胸怀宽广而意志坚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第九则: 怎样做人——坚贞、守节。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
第十则:怎样做人——尊重、宽厚,宽以待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二)结构思路及内容归类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主要论述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归类:
第一、谈学习态度:
(1)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五则)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六则)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七则)
这些内容强调在学习态度上应该怎样? ——学习要诚实、谦虚、取长补短。
第二、谈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第一则)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三则)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则)
这些内容强调在学习方法上要怎样做?——学习方法上强调要常复习、实行学思结合。
第三、谈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第一则)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二则)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第八则)(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九则)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则)
这些内容告诉我们在修身做人方面应该怎样做?——做人要厚道、仁义、坚贞、守节,胸怀宽广而意志坚强。
(三)重点探究
1、重点语句探究: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探究]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①学生交流并展示写松柏的诗句:
a.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咏松》(清)陆惠心】
b.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
摄庐山仙人洞照》毛泽东】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咏松》陈毅】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清)郑燮】
②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②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百折不挠、刚正不阿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
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此话已延伸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
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解释这十则论语内含的成语:
1、任重道远:
2、三人行,必有我师:
3、温故知新:
4、不亦乐乎:
5、见贤思齐:
6、择善而从:
7、死而后已: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
(1)“说”同“悦”,(2)“女”同“汝”,(3)“知”同“智”。
3、本文的“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顺接,指用“而”字连接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这种情况,在白话里通常不必用起连接作用的词。
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
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
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 _____,②表转折关系的有_____ ___,
③表并列关系的有_____ 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
新
D. 任重而道远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
4、找出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知也。
(“也”表判断语气)
(2)省略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动词“择”。
②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
之,代能温故而知新的人。
5、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 ___,_____ 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 _____,____ ______。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 ____。
(8)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 ______, 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9)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 __, 并阐述为______ __,____ ______。
6、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成语:
格言:
警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翻译课文。
2、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