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客家名称“客”的含义是( B )。
A、客家人好客
B、客家人是从北方迁徙到闽粤赣地区的移民,与原住民相比较是“客”
C、客家人客居异乡
D、客家人足迹遍天下
2、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从(B )开始。
A、唐朝
B、东晋
C、宋朝
D、三国
3、客家先民大批南迁的主要原因是(B )。
A、自然灾害
B、躲避战乱
C、改善环境
D、无具体因
4、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不忘将祖先的骸骨带上,安居后再选风水安葬,此习俗客家地区一般称为(A)。
A、二次葬
B、风水葬
C、舍利葬
D、捡金葬
5、客家姓氏源头主要在(C)。
A、福建闽南地区
B、中国江淮地区
C、中国中原地区
D、中国东北地区
6、“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是在客家人中广泛流传的口语,其中的“大槐树”即大槐村在( C )。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安徽省
7、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A)一支民系。
A、汉族
B、畲族
C、瑶族
8、客家大本营即客家人的聚居地,为闽西、(B )、赣南这块三省相连的地区。
A、粤西
B、粤东
C、粤北
9、客家人中流传的“葛藤佳话”的故事与历史名人( C )有关。
A、陶渊明
B、李自成
C、黄巢
D、刘邦
10、客家人了解自己的祖先有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D )。
A、到宗族祠堂祭祖
B、到祖先的墓地祭祀
C、询问老年人
D、查找族谱
11、( C )时期,在闽粤赣客家聚居地域内,初步形成一支同操客家话、有着共同物质文化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独特汉族民系客家人。
A.东晋B.北宋C.南宋D.唐朝
12、由于汉人移民激增,一个县的人口由唐代天宝元年(742年)的5000人增长到南宋宝佑元年(1223年)的11万多人,这一客家县是(A)。
A、宁化县
B、将乐县
C、建宁县
D、沙县
13、宁化位于福建西部,闽赣边界中部,地处“三江”源头,这“三江”是闽江、赣江和(A)。
A、汀江
B、九龙江
C、韩江
14、客家先民进入福建宁化石壁的主要隘口是(A)。
A、站岭隘
B、甘家隘
C、船顶隘
D、罗坑隘
15、宁化县建县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最早的县名叫什么?(A)。
A、黄连县
B、清宁县
C、宁化县
16、宁化的开基始祖是(B )。
A、罗令纪
B、巫罗俊
C、郑文宝
17、历史上曾经由汀州管辖,但是建县比汀州建州更早,今属于三明市管辖的县是( D )。
A、明溪县
B、清流县
C、沙县
D、宁化县
18、对客家人的界定已形成共识,那就是:“凡具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要求中任何( B )项的人,都是客家人”。
A.1 B.2 C.3
19、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优秀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伦理观念和( A)的集中体现。
A.文化习俗B.生活习俗C.生产习俗
20、客家人族群意识和生存意识特别强烈,他们秉性刚、民风朴、重感情、讲义气,好勇敢闯,富有团结斗争精神,这种精神被客家人概括为“( C )”精神。
A、拼搏
B、反抗
C、硬颈
21、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客家先民在南迁和定居后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
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吸收和融合了( C )文化。
A.古越B.瑶族C.畲族
22、学术界将客家居住地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纯客住县是指该县客家人超过( C ) %的县
A.70 B.80 C.90 D.100
23、世界客属公认的客家祖地是指( A)。
A.三明宁化石壁B.江西石城C.龙岩长汀D.广东梅县
24、1912 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一本书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这本书是( D )。
A、《客家研究导论》
B、《客家源流考》
C、《嘉应州志·丛说》
D、《客家源流与迁移》
25、当今许多客家人都把广东梅州当成“客都”。而这个“客都”在清《嘉应州志》上记载“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A)人。”
A、宁化石壁
B、赣州石城
C、汀州武平
26、位于福建西部的一条山脉,唐末以来对于阻隔中原战乱,为客家先民提供避难之所,在石壁聚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山脉是( C )。
A、玳瑁山脉
B、宝台山脉
C、武夷山脉
D、戴云山脉
27、客家母亲河是指( C )。
A.闽江B.赣江C.汀江D.翠江
28、客家摇篮一般是指( B )。
A.汀州B.赣州C.梅州
29、宁化县南宋宝佑年间有人口38000户,到了明代万历二十年只有5232户,减少32768户,其原因是( C )。
A、战争造成人口减少
B、饥荒造成人口减少
C、迁徙到其他地区
D、回到北方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