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5宏观经济学1-6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

1、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机会成本:在面临多方案选择时,被舍弃的选项中可能创造的最大价值被称为选择活动的机会成本。(2014年4月)

3、基本经济问题:(2014年4月)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消息传递作用);如何生产(激励作用);为谁生产(筛选作用)。

4、经济转型:简单地说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5、需求量: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的购买量称为意愿需求量。

6、需求规律: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也就是说,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7、需求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反向变动关系。

8、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

价格;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对收入、价格、偏好的)预期。

9、市场需求:是大量个人需求的总和,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加总。

10、供给规律:价格与供给量正方向变动关系称为~。

11、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的这种正方向变动关系。(2014年4月)

12、影响个体供给的因素:(2014年4月)

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其他行业的可盈利性;(厂商对未来行情的)预期。

13、市场出清:供给量与需求量都不存在改变这种状态的激励,市场达到均衡。

14、超额供给:意愿供给超过了意愿需求,这时供给量多于需求量的部分就是超额供给。

15、超额需求:意愿需求超过了意愿供给,这时需求量多于供给量的部分就是~。

16、一般均衡理论:它研究的是经济体系中无数相互联系的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让所有市场同时到达均衡(同时出清)。

17、产品市场包括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

要素市场包括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投入品所构成的市场。投入品主要包括: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

18、价格伸缩性:表明价格完全不受限制,能够自由灵活的调节市场供求,使之达到均衡(出清)状态。

19、价格刚性:指价格因为某些原因而固定不变,即使市场的供求不相等,价格也不能灵活的发生变动,价格失去了驱使供求达到均衡的能力,这个市场有可能一直处于不出清状态。

20、价格黏性:介于伸缩性与刚性之间的情况。

21、内生变量:是模型试图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是模型建立的外部条件。

22、关于“是什么”的表述被称为实证表述;“应该是什么”的表述被称为规范表述。

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1、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的科学,它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行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2、衡量整体经济状况的三个关键标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2014.04)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格之和。

4、实际GDP:规定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年价格,以此作为尺度来计算其余各年的GDP。剔除了价

格变动的影响。

潜在GDP: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后的产出水平(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5、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代表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市场零售价)所计算出来得一般价格水平称为~。(2014年4月)

6、失业率:反映了对稀缺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等)的利用状况,狭义的失业率仅针对劳动市场。

7、隐性失业:指劳动者的就业不充分,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

8、宏观经济学的三大主题: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2014年4月)

9、通货膨胀:指一段时间内一般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升。

10、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率波动与产出波动之间的数量关系,用集体的数据表示:失业率每下降1%,会导致产出上升2%~2.5%。

11、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增加值法(生产法);支出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收入法(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利润)。

1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所生成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付

13、国民生产净值NNP: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NNP=GNP-折旧

折旧:指生产过程中机器或其他资本品磨损的价值(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折旧又被称为固定资产消耗)。

14、国民收入NI:衡量了一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NI=NNP-间接税

15、个人收入PI:是国民收入经过再分配后形成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转移支出再加上转移收入。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转移支出: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金;转移收入:政府对个人支付的退休金、社会救济金)16、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及其他非税收性支付。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替代效应:实际工资的上升促使工人增加劳动供给,这种效应被称为~。

2、收入效应:实际工资的上升反而会使工人减少劳动供给,这种效应被称为~。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被用于消费的数量。

4、莫迪里亚尼关于消费的理论被称为生命周期假说。费里德曼关于消费的理论被称为持久收入假说。第四章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

1、构成总支出的投资支出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企业对新的生产设备及厂房等建筑物的购买。

2)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作为储备的各种物品,包括企业根据对未来销售状况的预期而储备的最终产品,或企业为下期生产所储备的各种投入品。

3)居民住宅投资:包括家庭对新住房的购买。

2、非计划存货(非意愿性存货):企业没有预料到的存货变动。

计划存货(意愿性存货):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会保留一定的存货。

3、企业持有计划存货的原因:平稳生产;便利生产;便利销售;不可避免的。

4、影响存货投资的因素:利率和预期。

5、IS曲线:描述了与各个可能的利率相对于的产品市场的均衡产出水平的曲线。具有负斜率。

6、实际货币余额:衡量了经济中的货币量M所能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7、持有货币的动机:

1)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交易的需要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为了将来的购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