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带答案)

合集下载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②尝趋百里外奔赴③左佩刀,右备容臭香袋子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B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A.余/幼时/即嗜学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C.余因/得遍/观群书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诗词吧,诗词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晋〕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

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

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

③道:正道。

④卜:此指选择。

⑤阙:同“缺”。

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

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录毕,走送之。

③或以为痴。

④辄进叔母任氏。

【小题2】下列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例:教有所阙A.四支僵劲不能动:B.未尝稍降辞色C.同舍生皆被绮绣D.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小题3】翻译: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集锦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小题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答案【小题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请教(1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1分);⑷支:通“肢”,肢体(1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一)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查不赞、德查不成羞,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 (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假诸人而后见.也才美不外见.《马说》C 无冻馁之患.矣患.其塔动《梵天寺木塔》D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走.送之B.主人日再.食C.媵人持汤.沃灌D.援疑质.理3.文中划线句是对同舍诸生衣着和神态的描写,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本文作者宋濂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尽管他幼时穷苦得“无从致书以观”,却能“遍观群书”:尽管从师求学艰难却能“卒获有所闻”,并最终成为大家。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第5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1]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2]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3],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4]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1]受:通“授”。

传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指知识和道理[3]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3)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____(4)左佩刀,右备容臭: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

(各用四个字概括)(1)_____ (2)_____ (3)_____5.__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2022年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小题3】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

!?)Q2I;F)P0Q8Y$f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

:['[+V6i诸生之福,过之不及。

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

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15、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1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翼日:第二天。

“翼”同“翌”。

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

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

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

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1)走送之()(2)俟其欣悦()(3)濂具以实对()(4)微景廉()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家贫,无致书以观。

译文:(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8.填空。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武王至鲸水①,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

胶鬲曰:“西伯② 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胶鬲日:“曷③至9 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

军师皆谏曰:“卒病④,请休之。

”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⑤矣。

至殷,因战,大克之。

此武王之义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鳍(wei)水:古水名。

②西伯:原指周文王,这里指武王。

③盍:何。

④病:疲乏。

⑤陈:同“阵”,列阵。

11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使人之所恶奠基于死者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B.故不为苟得也或异二者之为(范仲《岳阳棱记》)C.子以是报矣以是入多以书假余(宋源《送东阳马生序》)D.武王疾行不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12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121.概括(甲)文的主要观点。

122.(乙)文结尾说“此武王之义也”。

对于武王的“义”你是否认同?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1.(1)得到(2)全,都(3)交游,交往2. A (A.动词,做,从事\介词,对;B.助词,的\助词,的;C.代词,指老师\代词,指老师;D.介词,来\介词,来;)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够看到各种名样的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

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下面小编整理了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⑴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分)翻译: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分)翻译: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答案】6.走—跑卒—最终、终于俟—等待援—提出(1词1分,共4分)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初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走送之()硕师()援疑质理()卒获有所闻()3.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4.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对此你有何评价。

6.读此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1.宋濂明2.走:跑硕:大援:引率:终于3.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4.勤奋好学、谦虚诚恳。

5.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6.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2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 )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色愈恭,礼愈至( ) ④卒获有所闻( )⑤负箧曳屣( ) ⑥烨然若神人( )2.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二、阅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4.解释。

①送东阳马生序(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寓逆旅(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6.翻译下列两个短句。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日再食。

7.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8.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1、验验你的写字速度!yun( )疑质理遇其ch( )duō( )负qi( )曳xǐ( )足肤jūn( )裂寓n( )旅戴朱yīnɡ( )宝饰y( )然yn( )袍b( )衣2、速配(请将下列加点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假借于藏书之家大无从致书以观等待弗之怠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不敢稍逾约借又患无硕师浇洗俟其欣悦不持汤沃灌超过约定的期限皆被绮绣得到3、来,做个小翻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②尝趋百里外奔赴③左佩刀,右备容臭香袋子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B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A.余/幼时/即嗜学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C.余因/得遍/观群书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送东阳马生序 食粥心安阅读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 食粥心安阅读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食粥心安阅读附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

②釜:锅子。

③齑(j):腌菜或酱菜。

④啖:吃。

⑤留守:官职名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阅读及答案【教学设计】《送东阳马生序》通过叙述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困苦,但终有所成,来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这篇文章是元末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供大家参考!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

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本文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3、解题: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

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

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明朝属于金华府。

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作者当时已经69岁。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余幼时即嗜学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录毕走送之稍逾约因得遍观群书益慕圣贤之道无硕师名人尝趋百里外执经叩问德隆望尊稍降辞色援疑质理礼愈至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緼袍敝衣禀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冻馁之患博士为之师非天质之卑流辈甚称其贤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撰长书以为贽言和而色夷故道为学之难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四、解释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8、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9、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10、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 ”与“ ”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限 每空2字)(2分) • 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 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分)
• 5.B • 6.A • 7.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 硬不能动弹。 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 大概就是这样。 • 8.B • 9.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 刺骨 闻鸡起舞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 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 道 益多弊少 •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 辞色 婉言辞谢 • 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 “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例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 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 八、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5—9题。(15 分)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 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 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 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5 .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2分)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 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 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 后获得的启示。
• 1.(1)担心 (2)周到 (3)全,都 (4)好坏 • 2.(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 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 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 4.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 恭和诚实。 • 5.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 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 5、C • 6、D • 7、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 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我却穿 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 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 8、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 9、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 走之艰,寄读生活之苦。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甲】既加 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 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 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 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礼愈至 • (3)濂具以实对 • (4)间召问群臣臧否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 • A. 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 B. 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 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 D. 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 • • • •
•• • • •源自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 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 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 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 ① ②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