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课件课件市级一等奖.docx
《孔乙己》教学设计设计人:王虹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孔乙己》这篇小说篇幅精炼而意义深刻 , 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 , 值得教学的点比较多 , 所以选取教学重点很有必要。
鲁迅小说教学重点不在情节 , 在细节、在关系 , 基于这样的考虑 , 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 , 抓住关键句以勾联起有关内容。
但本课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笔者还是打算从情节入手,来初步感知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在后面的课程中来重点探究人物之间的关系。
1.教材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
《孔乙己》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该单元是小说单元, 以体悟所折射的社会生活为主题, 通过小视角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映, 使读者对讽刺的人、事进行反思, “小”人物、“ 小” 事件是该单元文选特征。
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反映, 这篇文章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求 , 学习小说解读方法。
2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对小说教学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培养阅读小说作品的兴趣;二是提高小说学习的文学素养;三是培养体悟作品内涵的能力;四是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 二) 学情分析认知能力 :能读懂文章大意,但缺乏解析深度。
知识水平 :对鲁迅比较熟悉,接触过《故乡》《阿长与<山海经 >》等鲁迅小说 ,对鲁迅的写作风格有一定了解 ,但知识建构不完整。
二、教学环节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砚、屡、蘸、舀、打折了、不屑置辩、绽出、颓唐”等;2.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3.通过抓住典型事件,来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概括文中的故事情节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教学方法:教法 :提问点拨法、组织引导法。
学法 :朗读法、质疑问难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写作的33 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形象,那老师想问大家,通过预习,在你看来孔乙己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人吗?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孔乙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生:“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教学设计:《孔乙己》一、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孔乙己》的背景和主旨;2. 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价值观;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2. 通过文本分析,理解鲁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3. 引导学生形成个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思考;2.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音乐或一幅图片激发学生对《孔乙己》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个作品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孔乙己》的封面和书籍摘要,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和这部作品的背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3. 分析人物形象(20分钟)通过课文导读,让学生自主品味《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并与周围的人对比,分析孔乙己与其他人物形象的差异和关系。
4. 解读主题(20分钟)针对《孔乙己》中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5. 学生解读(20分钟)学生自主发表对《孔乙己》的解读意见,并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阐述。
6. 情感教育(1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情感关注和反思,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身边的人。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新闻或故事,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呼吁。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解读;3. 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4.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课堂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评价: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对《孔乙己》的解读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注重学生的创意和表达水平;3. 总结评价:通过个人和小组总结,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孔乙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笑
孔乙己教案引言《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以北方一个小镇的背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饭馆伙计孔乙己的悲剧人生。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作品和思想。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孔乙己》的主要故事情节和其中蕴含的思想;2. 掌握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汇和短语;3. 分析作家的写作技巧和构思;4. 发表个人见解并理解他人观点。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2. 理解作家通过主人公的塑造所传达的思想;3. 分析作家的写作技巧和构思。
三、教学难点1. 解读作家的写作技巧;2. 理解具有深层意义的人物塑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5分钟)利用图片或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孔乙己这个名字在他们心中所引起的任何情感或意义,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
2.读故事(15分钟)课堂上课前阅读故事《孔乙己》。
根据教师的提示或指导,学生可以对重要的词汇或短语作出标注和解释。
3.故事分析(20分钟)教师对故事进行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人物塑造(15分钟)解读孔乙己这个角色的塑造,包括他的外貌、性格和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作家选择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5.写作技巧分析(20分钟)分析鲁迅先生在本文中使用的写作技巧,如比喻、对比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举例。
6.主题讨论(2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一个角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例如人性的扭曲、社会的偏见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准备发言。
7.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孔乙己》这个故事的认识和感受。
五、课堂延伸活动1.写一篇短文,反思孔乙己这个角色的悲剧命运,并探讨社会对他的偏见如何影响他的生活。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鲁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研究,并与《孔乙己》进行比较。
六、课堂评价1.参与度: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以评价他们对故事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2024版年度年孔乙己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2024/2/2
11
03
学生活动与互动环节
2024/2/2
12
小组讨论与交流分享
2024/2/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孔乙己 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以及其在小 说中的作用。
交流分享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 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促进思想 碰撞和观点交流。
13
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
能力。
2024/2/2
教学重点
突出《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语言艺术和社会意义等教学重点内 容。
教学难点
针对《孔乙己》中的深刻内涵和复 杂情感等教学难点,设计有效的教 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
6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2/2
7
文本解读与赏析
深入解读《孔乙己》原文,带领学生领略鲁迅笔下的独特魅力。
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利用策略
线上资源
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孔乙己相关的文学资料、教学视 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线下资源
整合学校图书馆、文化馆等线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 面的学习体验。
资源共享
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高教学效果。
2024/2/2
30
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推广
26
06
资源支持与环境保障
2024/2/2
27
教材选用及辅助资料准备
精选教材
选择适合孔乙己公开课教学内容的教材,确保内 容全面、系统、科学。
辅助资料
准备与孔乙己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评论等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案设计
结合教材和辅助资料,设计具有创新性、实用性 的教案,确保教学质量。
孔乙己一等奖教学设计11篇
孔乙己一等奖教学设计11篇《孔乙己一等奖教学设计11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孔乙己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主题[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
二、时代背景介绍具体内容见教学用书。
三、检查预习情况:检查预习,正字注音(出示幻灯片先让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注音,然后集体订正)阔绰(chuò)阔气。
绰:宽绰,如绰绰有余羼(chàn)混和,掺杂;绽出(zhàn)突露出来。
比较“绽”“淀”字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
注音“中间”读jian拭(shì)擦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比较:和平he不屑置辩(__è):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戕害(qiāng)伤害。
戕:杀害。
四、学习前三段请一位同学表情朗读课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⑴努力掌握叙述和描写的中心⑵作者是怎样描写社会风情的。
请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出行引导和评价。
要点提示:⑴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⑵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A、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孔乙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孔乙己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短篇小说《孔乙己》的主要故事情节;b.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常用表达;c. 学习分析短篇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抓住故事的主题和情感;b.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来拓展自己的词汇和句式;c. 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短篇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来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b.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c.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崇尚正义和真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a. 短篇小说《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b. 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常用表达。
教学难点:a. 学生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的理解;b. 学生对于文中主题和意义的把握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a. 教科书和课外阅读书籍中的《孔乙己》短篇小说;b. 精心准备的教案和教学PPT。
2. 教学设备:a. 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和电脑;b. 教学用具,如黑板、笔等。
四、教学步骤【导入】1. 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思考和关注。
【核心内容呈现与讲解】2. 分段对故事进行解读,侧重点在于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剖析。
a. 第一段,介绍背景和主人公孔乙己的形象;b. 第二段,讲述孔乙己与酒店老板的互动,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孔乙己的悲剧命运;c. 第三段,阐述故事的结局和主题,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的不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关爱。
【活动与讨论】3.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
【知识点总结】4. 对本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记忆和消化。
【拓展延伸】5. 给予学生拓展阅读的任务,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或社会新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问题和底层人民的生活。
五、教学评价1. 独立完成小组活动中的讨论任务,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2. 阅读理解的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关键信息的掌握;3. 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的评价,考察学生对于故事和主题的思考深度。
孔乙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孔乙己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孔乙己》这个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并概括故事情节。
3. 学习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特点。
4.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孔乙己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故事情节梗概。
3. 人物形象和特点分析。
4. 课文欣赏和讨论。
5. 创设情境,进行表演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梗概概括。
2. 人物形象和特点的分析和表达。
3. 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孔乙己》这个课文的了解程度,并引入下一步的学习内容。
2. 孔乙己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5分钟)介绍《孔乙己》这个课文的背景和作者鲁迅。
通过课堂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对背景和作者有一个初步了解。
3. 故事情节梗概(2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文并讨论,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出故事情节的梗概,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整合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4. 人物形象和特点分析(15分钟)通过课堂讲解和课文引用,让学生了解孔乙己、王富贵等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人物分析,探讨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5. 课文欣赏和讨论(20分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哲理,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6. 创设情境,进行表演活动(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并进行角色分配,进行表演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并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要点,最后给学生一个小测验,检测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 阅读并默写课文,完成对课文的梗概整理。
2. 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写一篇读后感。
3. 组织小组,准备一份课堂展示,展示学生们对《孔乙己》的理解和表达。
《孔乙己》的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3、《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一、认识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鲁迅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二、理解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中的作用。
学习本文遣词造句的简炼、精确。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难点:对孔乙己人物性格的理解。
本单元是“小说之林”,要求学生阅读本单元内容,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但因孔乙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较远,学生不太熟悉,教师要把“学而优则仕”的那种背景介绍清楚。
从多角度切入,对小说进行多角度地观照,由教师设计问题或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进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数:三教时。
学习方式:朗读法语言品析法讨论第一教时一、自主学习1.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2. 字词学习⑴注音阔绰(chuò) 羼(chàn) 绽出(zhàn) 拭(shì)(2) 释义:格局:布置的格式。
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
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
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3. 作品中的主人公姓甚名谁?文中哪一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作品主角的特殊身份?这是一种怎样的特殊身份?提示: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二、展示交流讲读分析第一部分(第1节至第3节)。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
1.提问思考:孔乙已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活动的?2.从哪些语句看出这个场所的势利与冷酷?三、点拨升华3.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来描绘环境?又为什么要写柜台、温酒、喝酒?4.就在这冷酷势利、等级森严的环境里,一个“笑”字引出了主人公的'出场。
5、《孔乙己》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
5、《孔乙己》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孔乙己》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意义。
【教学重点】1、分析孔乙己人物性格和其形象意义。
2、掌握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比较阅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孔乙己画像和“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身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预习检测1.自读小说,为生字注音:踱(duó)亨(hēng)舀(yǎo)砚(yàn)拭(shì)和和(hè)蘸(zhàn)羼(chān)打折了(shé)绽出(zhàn)读一读,写一写踱(duó)亨(hēng)舀(yǎo)砚(yàn)拭(shì)附和(hè)蘸(zhàn)羼(chàn)打折了(shé)绽出(zhàn)本文共几段?写了什么内容?小说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吻,讲述了他眼中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倒霉遭遇和凄惨结局。
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的叙事视角,叫“儿童视角”。
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用儿童视角写的文章?《社戏》《我的叔叔于勒》情节梳理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莫迫桑进行巧妙的“场景设置”,让“我”一家人聚集在一条去哲尔赛岛的船上,从而集中表现人物、叙述故事。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级一等奖)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一、教材分析^p( 一) 教学内容分析^p《孔乙己》这篇小说篇幅精炼而意义深入, 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值得教学的点比拟多, 所以选取教学重点很有必要。
鲁迅小说教学重点不在情节, 在细节、在关系, 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 抓住关键句以勾联起有关内容。
但本课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笔者还是打算从情节入手,来初步感知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在后面的课程中来重点探究人物之间的关系。
1. 教材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
《孔乙己》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该单元是小说单元, 以体悟所折射的社会生活为主题, 通过小视角对社会现象进展反映, 使读者对挖苦的人、事进展反思, “ 小” 人物、“ 小” 事件是该单元文选特征。
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反映, 这篇文章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进展探求, 学习小说解读方法。
2 .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对小说教学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是培养阅读小说作品的兴趣;二是进步小说学习的文学素养;三是培养体悟作品内涵的才能;四是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 二) 学情分析^p认知才能: 能读懂文章大意, 但缺乏解析深度。
知识程度: 对鲁迅比拟熟悉, 接触过《故土》《阿长与》等鲁迅小说, 对鲁迅的写作风格有一定理解, 但知识建构不完好。
二、教学环节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词“ 砚、屡、蘸、舀、打折了、不屑置辩、绽出、颓唐”等;2.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3.通过抓住典型事件,来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概括文中的故事情节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教学方法:教法: 提问点拨法、组织引导法。
学法: 朗读法、质疑问难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写作的33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形象,那老师想问大家,通过预习,在你看来孔乙己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人吗?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孔乙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生:“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语言
孔乙己教案语言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理解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尤其是对话的特点。
3. 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正确运用。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尤其是对话的特点。
3. 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尤其是对话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孔乙己》2. 教学课件3. 单词表与句型练习题4. 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引入学生对《孔乙己》这个名字的了解,询问他们是否听说过这个名字,如果有,让他们简要介绍一下。
2. 引入《孔乙己》这篇短篇小说的主题,让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初步了解。
Step 2 阅读文本1. 教师给学生分发《孔乙己》的文本,要求他们独立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进行整体讲解,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感、主题等方面。
Step 3 分析语言运用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小说中的语言运用,特别是对话的特点。
如:对话的形式、人物角色的语法表达、语气等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归纳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3. 学生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4 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1. 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型,让学生逐一朗读并记忆。
2. 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Step 5 口语表达练习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模拟剧场情景,分别扮演不同人物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表演评价,鼓励他们开展更多的即兴对话。
Step 6 课堂总结与反思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本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7教学设想:《孔乙己》这篇小说虽然只有三千字左右,但它思想意义深刻,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值得教学的地方比较多,要想讲深讲重是困难的,而且也没有必要。
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起有关内容。
教学中拟以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孔乙己遭遇悲惨的原因、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色等作为重点内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已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囱习这篇小说?二、解题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1.找出生字新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话。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惟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作用的一句话:“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
《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1、《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精巧含蓄的布局。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
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难点1)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精巧含蓄的布局。
2)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颓唐(tuí)附和(hè) 分辩(biàn) 不屑置辩(__è) 咸亨酒店(hēng) 砚(yàn) 荤菜(hūn)羼水(chàn)拭(shì)蘸(zhàn4) 惋惜(wǎn3)阔绰(chuò) 舀水(yaǒ)涨红(zh àng)绽出(zhàn)哄笑(hōng)间或(jiàn)着了慌(zhaá) 打折(shé)门槛(kǎn)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屑,值得。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丰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含讽刺意味。
大抵:大概。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丧失其道德意志。
固,固守,安守。
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人)3.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理解介绍鲁镇咸亨酒店大概情况的作用。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阿长与山海经入选自短篇小说集中呐喊》的有(社戏><故乡)以及选自《集外集拾遗补编的(鲁迅自传)。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1500字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1500字教学目标:1.理解并识记《孔乙己》的情节和主题,感受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
2.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形象描绘和意象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掌握准确朗读及背诵文章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由曹文轩创作的插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画并发表感想。
2.教师提问:“这张插图与课文中的哪个人物有关?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回忆《孔乙己》的情节。
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教师进行整体导读,学生跟读课文。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复杂句子,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的主题和形象描绘手法。
三、朗读(15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情感的表达。
2.选择几名学生进行课文的片段朗读,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分析悲剧元素(2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文章中的悲剧元素,如主人公的命运、社会环境的压迫等。
2.教师示范如何通过形象描写和意象的运用来表达主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背诵(15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孔乙己》的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背诵。
2.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背诵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背诵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提供其他与《孔乙己》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的信息,激发学生继续阅读和研究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七、总结反思(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内容和收获。
2.学生表达自己对《孔乙己》的感受和理解,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课以《孔乙己》作为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与理解、朗读、分析悲剧元素、背诵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孔乙己命运的悲凉与社会环境的不公,并通过朗读和背诵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孔乙己公开课获奖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孔乙己公开课获奖教案导语:孔乙己,是中国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被描述成一个善良而被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
本篇教案以《孔乙己》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文学修养。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小说《孔乙己》2. 适用对象:初中学生3. 教学目标:a) 了解《孔乙己》的情节和主要角色形象;b) 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c)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孔乙己》的情节;2. 分析孔乙己的角色形象。
三、教学难点分析孔乙己的角色形象。
四、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孔乙己》;2. 分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3.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药》、《故乡》等,开展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阅读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孔乙己》。
要求学生进行默读,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行为。
3. 分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a) 故事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物?b) 孔乙己的命运和社会对他的看法有何影响?c) 故事结尾给我们启示了什么?4. 全班展示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给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于《孔乙己》的理解。
5.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关于《孔乙己》的读后感,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 对孔乙己这个角色的理解;b) 对孔乙己的遭遇和命运的思考;c) 是否认同故事结尾的启示。
6. 作品分享教师指定几名学生,分别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和讨论,互相借鉴并提出建议。
七、教学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同时,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建议和方法,培养其独立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延伸1. 探索其他鲁迅的文学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进行比较和讨论;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类似于《孔乙己》的小说,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3.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鲁迅研究学者进行讲座或讨论,进一步深入探讨《孔乙己》的意义和影响。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学习小说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1)认识孔乙己的形象。
(2)了解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从而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设想】:1、学习课文之前,可让学生自我介绍相关鲁迅的思想状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从而达到复习旧知识的效果。
2、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小说写作方法。
3、本文的教学难点: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学生对主人公当时的生活背景不够了解,所以本文以引导学生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人许多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如狂人、祥林嫂等,其中之一就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
二、文体与作者:1、文体:四大文学样式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3、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这篇小说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与《范进中举》一样)。
也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
三、孔乙己的个人资料: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
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第7篇教学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2、理解小说主题3、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回忆之前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2、导语: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简介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XX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本文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三、简介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基本相同。
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等。
一师一优课《孔乙己》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讲课教案
师:丁举人这类人群对年老的弱势群体的态度——不人性。
(6)从不拖欠酒钱——守信
(7)孔乙己拖着残腿来到酒店喝酒,再次遭到众人取笑。(可怜)
(注:综观全文,学生谈孔乙己的留给自己的初步印象。学生各抒己见,言
之成理皆可,说到多少是多少,教师不做评判。)
(四)对比阅读,走近孔乙己
老师重复下面这一句——酒客们说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都没有捞到呢?” 颓唐 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 知识链接:讲科举考试的背景知识 )
背景知识:童生(童试)——秀才——举人(乡试)——贡士(会试)—
—进士(殿试)(PPT出示)
儒林外史有副对联“行年七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还未熟,不愧 书生。”
1.教材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
《孔乙己》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该单元是小说单元,以体悟所 折射的社会生活为主题,通过小视角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映,使读者对讽刺的 人、事进行反思,“ 小” 人物、“ 小” 事件是该单元文选特征。鲁迅笔下 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反映,这篇文章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孔 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求,学习小说解读方法。
生:“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是这样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小人物”,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
写这样一个小人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一探究竟。
(二)检测预习,疏通难字难词,
舀(y do)出羼(ch m)水 阔绰(chub)唠叨(I dodao)打折(she)T
师:这是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与前面来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请 同学们把第四段和十一段找到,对比阅读。不同点可以从时令、形貌、衣着、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学习目标】借助关键字词替换还原比较凸显人物性格,渲染场景氛围揭示小说主题。
抓住独特的“叙事结构”“变换视角”设计主问题,挖掘小说人物丰富性。
巧用作品的矛盾语激疑置换体验人物的悲剧,进而探究作者的独具匠心。
截取视频片段呈现相关画面再现真实场景,设置情景另眼假想人物遭遇。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理清文中“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
【教学步骤】(课前播放《孔乙己》配音视频。
)一、图片导入引人物(出示咸亨酒店的图片。
)导语:同学们,现在咸亨酒店的大门在我们面前缓缓打开,站在大家面前的是谁?(生答:“孔乙己”,出示今日的咸亨酒店的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走进他的小说《孔乙己》,听一听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出示课题《孔乙己》。
)二、初读课文说感受在,我从眼睛中,看到了的一个孔乙己。
(先让学生找出哪些人物,然后分组寻找说感受,从不同的视觉解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三、再读课文“看”人物思考:这样的人,他的的命运最终会如何?请找出具体的句子。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分析: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句子,鲁迅运用了他特有的“非语法性”修辞手法,揭示了孔乙己的命。
探究:请你找出具体的句子佐证:1、孔乙己的确死了。
2、大约孔乙己死了。
(一)分析孔乙己“的确”死了。
思考:找出文中证明孔乙己存在价值的句子。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存在价值:孔乙己似乎只是一个“被看者”的角色,是一个多余人。
)(提示:1、生活环境;2、人际关系;3、性格悲剧。
)1、哪里“看”——社会环境:等级森严的鲁镇酒店(咸亨酒店)①曲尺大柜台:外面是短衣帮,里面是长衫主顾(踱坐喝);只有孔乙己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
(暗示悲剧:读书人的身份与科举落第的对比。
)②多次被打:使得身心羞辱并丧失生活能力。
2、被谁“看”——人际关系:被人“哄笑”与“念叨”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他们很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教学设计
设计人:王虹
一、教材分析
(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孔乙己》这篇小说篇幅精炼而意义深刻, 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值得教学的点比较多, 所以选取教学重点很有必要。
鲁迅小说教学重点不在情节, 在细节、在关系, 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 抓住关键句以勾联起有关内容。
但本课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笔者还是打算从情节入手,来初步感知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在后面的课程中来重点探究人物之间的关系。
1. 教材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
《孔乙己》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该单元是小说单元, 以体悟所折射的社会生活为主题, 通过小视角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映, 使读者对讽刺的人、事进行反思, “小”人物、“小”事件是该单元文选特征。
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反映, 这篇文章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求, 学习小说解读方法。
2 .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小说教学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是培养阅读小说作品的兴趣;二是提高小说学习的文学素养;三是培养体悟作品内涵的能力;四是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 二) 学情分析
认知能力: 能读懂文章大意, 但缺乏解析深度。
知识水平: 对鲁迅比较熟悉, 接触过《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鲁迅小说, 对鲁迅的写作风格有一定了解, 但知识建构不完整。
二、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砚、屡、蘸、舀、打折了、不屑置辩、绽出、颓唐”等;
2.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3.通过抓住典型事件,来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概括文中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教法: 提问点拨法、组织引导法。
学法: 朗读法、质疑问难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写作的33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形象,那老师想问大家,通过预习,在你看来孔乙己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人吗?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孔乙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生:“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
孔乙己是这样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小人物”,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写这样一个小人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一探究竟。
(二)检测预习,疏通难字难词,
舀(yǎo)出羼(chàn)水阔绰(chuò)唠叨(láodao)打折(shé)了腿门槛(kǎn)蘸(zhàn)酒服辩(biàn)颓(tuí)唐
(三)走进课文,初识孔乙己
1.本文以孔乙己为题,“孔乙己”是一个小人物,那围绕这一小人物来写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文中去圈点勾画出相应的句子。
(PPT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相应的句子,并加以朗读)
预设:
(1)孔乙己偷东西被酒客揭短、取笑。
(爱面子、虚荣心极强、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师:请大声朗读第四段相应部分(生齐读),通过对话可以看出酒客在揭短在取笑孔乙己,我们孔乙己在护短辩解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人。
(2)孔乙己没有考取秀才被众人讥笑。
(可怜,令人同情)
师:请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读第六段,
老师重复下面这一句——酒客们说“你怎么连半个秀才都没有捞到呢?”颓唐不安的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知识链接:讲科举考试的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童生(童试)——秀才——举人(乡试)——贡士(会试)——进士(殿试)(PPT出示)
儒林外史有副对联“行年七十尚称童, 可云寿考;到老五经还未熟, 不愧书生。
”
师:孔乙己年老斑白之际,还是个童生,实为可叹,可悲。
这也是读书人的一大耻辱。
短衣帮的揭底,无疑是给本来伤痕累累的孔乙己又撒了一把盐。
想保留一点做人的尊严的孔乙己立刻显示出颓唐不安,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绝望的、没有希望的灰色)。
(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
(热情、善良)
(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
(善良、天真)
(5)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可怜)
师:丁举人这类人群对年老的弱势群体的态度——不人性。
(6)从不拖欠酒钱——守信
(7)孔乙己拖着残腿来到酒店喝酒,再次遭到众人取笑。
(可怜)
……
(注:综观全文,学生谈孔乙己的留给自己的初步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皆可,说到多少是多少,教师不做评判。
)
(四)对比阅读,走近孔乙己
师:这是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与前面来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把第四段和十一段找到,对比阅读。
不同点可以从时令、形貌、衣着、动作、眼神、语气来对比着看。
相同:喝酒,都遭到取笑
不同:首次出场末次出场
身材高大盘着两腿,下垫蒲包
青白脸色脸上黑而且瘦
衣着:穿一件长衫穿一件破夹袄
动作:排出摸出
眼神:睁大眼睛眼色恳请
语言:之乎者也单说
语气:争辩低声说
从出场和退场的对比,更能看出孔乙己的可怜及悲剧命运,让我们不得不对这样一个人物进行思索。
师小结:孔乙己是这样的迂腐、爱面子、自欺欺人、好吃懒做,但又有着善良、天真、守信用,这是我们所了解的孔乙己,那那些在文学上有造诣的权威是怎么看的呢?
最后提供一些经典的观点作为参考:(PPT出示)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教师小结:
从这些经典观点来看,我们的孔乙己就是一个苦人,一个不幸的读书人。
(五)小小辩论,走出孔乙己:
面对这样一个不幸可怜的孔乙己,你们同情他吗?你们觉得他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同情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之间展开辩论。
观点一:这样的孔乙己值得我们同情
观点二:这样的孔乙己不值得我们同情
预设:正方:善良,天真,守信用,悲惨的身份,没感受过温暖与关爱,他是旧社会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值得人同情……
反方:好喝懒做,身材高大却沦落到讨饭地步,爱炫耀,虚荣心强,虽然说生存的时代黑暗,但是他自己也努力不够,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
(注:在学生辩论中,提到时代背景时,老师可以简介当时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孔乙己还是受到当时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旧社会影响了我们的孔乙己,其实孔乙己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受害者。
)
小结:
在这一场精彩的辩论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己性格的双面性,他既让人讨厌,又让人同情,鲁迅先生也发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深哀叹。
(六)以问收尾,引发思考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你还有什么困惑,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小组成员之间先交流,然后自行提出自己的困惑,老师后面还可以补充些问题)
如:a.同是读书人,考上科举的丁举人对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帮助?
b.同是劳动者,为什么短衣帮还要对他嘲笑?
c.孔乙己身材高大,为什么不去劳动?
d.孔乙己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
看来,大家对孔乙己这个人物还充满着各种问题,要想一探究竟,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课下去思考,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下节课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