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 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表演展示
每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 励。
归纳小结:总结全文,提炼中心思想
总结全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炼中心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如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
04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丰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符 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讲解课文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 题思想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 了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多样
课堂氛围活跃
运用了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 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 参与度。
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提高课堂参 与度。
提供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拓展材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 好奇心。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策略,以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6
教师自我成长与提升
本次公开课收获与感悟
深入理解了《三袋麦子》的文本内涵和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02
故事通过三个小动物的不同行为, 传达了勤俭节约、聪明智慧等优秀 品质,同时也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 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基本 的阅读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袋麦子_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中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中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麦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麦子是一种农作物,可以磨成面粉,做成各种美食。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精读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麦子”、“种子”、“土地”等。
2. 学生朗读关键词语,并解释其意思。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麦子有什么特点?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中的麦子生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
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如“三袋麦子”、“种子发芽”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课文通过讲述麦子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顽强和成长的力量。
五、学习课文中的词语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生命力”、“适应”等。
2. 学生朗读重点词语,并解释其意思。
3. 教师提问: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词语突出了麦子的特点,使课文更加生动形象。
六、总结全文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课文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像麦子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茁壮成长。
七、布置作业1. 课后阅读《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
2. 按照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麦子的作文。
《三袋麦子》教案八篇
《三袋麦子》教案八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馒饼等10个生字。
2知道对事情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
得到了礼物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二、初读课文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读准下面的生词: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饱满保存麦囤粮食防止舔嘴唇自豪收获四、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默读课文,想一想: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反馈。
(1)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猪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中,你感受到什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6段。
(2)同样的方法交流: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牛和小猴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4、7、8、9段。
3小猪、小牛和小猴中你更喜欢谁,为什么?4要是你收到这份礼物,你会怎么做?附:板书设计三袋麦子小猪吃光了小牛剩一半有备无患小猴堆满囤有远见《三袋麦子》教案篇2一、复习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A一样。
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一一、读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
4.自读。
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
5.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
二、比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1.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三、演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这一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
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袋麦子》。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小猪、小狗和小猫的不同表现。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3)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尝试,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袋麦子》课文。
2.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3.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分享(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小猪、小狗和小猫谁的做法最正确?为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珍惜粮食、分享和勇于尝试的重要性。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把课文《三袋麦子》讲给家长听。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05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在《三袋麦子》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 境模拟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旨在增强学 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但在实际操作中 ,我发现情境模拟的环节略显生硬,未 能完全融入故事背景,需要进一步完善 。
VS
改进方向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情境模拟 的真实性和自然性,例如通过更细致的道 具和场景布置,以及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 角色,来提升教学效果。
02
教学内容反思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
总结词:基本符合
详细描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袋麦子》,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和思考需求。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故事情节 的困惑,可能需要更深入的讲解。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总结词:基本得当
详细描述:本节课采用了讲解、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小组讨论 环节,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否足够?
了解学生
在《三袋麦子》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对 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由于 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未能充 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可能是因为我对学生 的需求和特点还不够了解。
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我会在课余时间与学 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 、需求和困惑。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 堂上积极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更好
情感目标
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故事 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但整 体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培养还需加强。
目标设定是为合理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 发展需求。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的设定也较为合 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待麦子的不同看法,土她爷爷对他们的不同反应,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形象。
4、在阅读教学中着敬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创建性思维实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表演和想象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在头脑中树立他们显明的形象特征。
2、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生活看法都可以带来不同的快乐体验。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快乐。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2、那我来说一句台词,你们猜猜是出自哪个故事——“魔镜啊魔镜,魔镜,请你告知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3、是啊,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读后,总有一些东西会印在你的脑海里,可能是一个人物,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幅插图。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接着学习——(齐读课题)《三袋麦子》。
4、(引读第一节)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 口袋麦子。
谁来告知老师,土地爷爷一共给了它们几袋麦子?你怎么知道的?二、精读课文第2节。
1、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可在小动物眼中却是有些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细致找一找,这三袋麦子在小动物的眼中各是怎样的?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
2、指名答。
小猪眼中的这袋麦子是怎样的?看到这麦子,小猪会不由自主地夸道:(用上你找到的词语)(2)而小牛也会赘道:(3)小猴会怎么说呢?3、因为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可在小动物眼中却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处理麦子的方式也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不同。
过渡:你们看,小猪已经迫不及待她闪亮登场了。
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样做的?谁先来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猪?4、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和第6小节,看一看,小猪是怎样处理麦子的?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并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3篇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三袋麦子》教学反思精选3篇(一)在教授《三袋麦子》这个故事时,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我可以改进。
首先是故事的讲解。
我觉得我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可能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背景知识。
因此,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下次,我可以在讲解故事之前,给学生一些关于麦子的相关知识,如种植、收割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景和冲突。
其次是问题的设计。
我发现在提问学生时,问题可能没有太多的深度。
很多问题的答案只需要简单地复述故事中的情节。
这样的问题往往无法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下一次,我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
例如,我可以问学生麦子的三个袋子中哪个袋子的重量最多,然后让他们给出自己的理由和解决方法。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运用故事中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是学生的参与。
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教授《三袋麦子》这个故事时,我可以在讲解故事、问题设计和学生参与等方面做一些改进。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提高他们的思维和交流能力。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精选3篇(二)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题目时,我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的困惑和错误。
首先,有一些学生混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外角和的概念。
他们无法正确区分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关系,导致在计算内角和时出现了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更加直观地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的概念。
我使用了图示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我解释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指三个角度之和,而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以三个角度为顶点的角度之和。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
另外,我还发现一些学生在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出现了错误。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三袋麦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三袋麦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只小猪、小鸟和猫三个动物分别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对待麦子,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故事的理解。
难点:故事寓意的学生体会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麦子实物等。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农村麦田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三袋麦子》与麦子有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发展,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分析故事寓意。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袋麦子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种在田里,孵小鸟猫:埋在土里,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小猪、小鸟和猫分别得到了多少麦子?(2)他们是如何对待麦子的?(3)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小猪得到了一袋麦子,小鸟得到了一袋麦子,猫得到了一袋麦子。
(2)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把麦子种在田里,孵小鸟;猫把麦子埋在土里,发芽生长。
(3)我认为他们的做法不正确。
小猪只知道吃,不知道珍惜;小鸟虽然有创意,但没有考虑到麦子的用途;猫虽然有想法,但没有实际行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珍惜麦子,合理利用。
2. 想象一下,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对待它?请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展示你的想法。
小学教学反思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9篇
小学教学反思三袋麦子教学反思9篇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1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三方面入手:一、在说、想中内化课文的语言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作者着重写了他的语言,而小牛作者则写了他的想法,小猴则短短地写了他的动作,于是我在课堂中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小牛看了又看饱满的麦粒,会说些什么?小猴看了麦粒,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学们对这几种动物很熟悉,能够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有的同学说:“小猪想到我以后天天有好东西吃了。
”“呵!呵!土地爷爷真好,能给我送来这等好东西,欢迎土地爷爷天天到我家来做客。
”而小牛拿到麦子,捧在手中左看有看,边看边说:“瞧!这黄灿灿的麦子真舍不得吃。
我要把它保存起来慢慢吃,天天吃会吃完的。
”而小猴呢,有的同学说:“小猴一拿到那袋麦子,打开一看:‘要是我把这袋麦子种下地,明年一定能收获更多的麦子。
’于是他来到田间,把麦子种下了地。
”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形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想象中活化土地爷爷土地爷爷是一个贯穿课文线索的一个人物,一年以后土地爷爷重返故地,作者用形象化的一句话来描写土地爷爷。
如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时,土地爷爷会想些什么呢?他又会说些什么?同学们自然会想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纷纷责备小猪“真是改不了贪吃的本性。
”也有的同学同意小猪的做法:“小猪,好样的,想吃就吃个够。
”看到小牛处理麦子的做法,老人点点头。
我也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土地爷爷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的同学说:“小牛,你既勤劳又节俭,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袋麦子》教案模板8篇
《三袋麦子》教案模板8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三、教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头饰各一。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方法以教扶放的教学思路,指导学习结构相似的段落。
以扣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学生思考三个小动物是如何处理麦子的,谁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注重读出各动物的个性。
在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练习讲述故事。
第一课时(略)课前板书:21、三袋麦子小猪吃光小牛保存小猴播种下了地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听写后出示课件(礼物保存防止粮食神秘收获拜访迫不及待)学生自我订正。
2、指名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二、学习第二部分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图),他们见面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2、指名说说图意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4、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教师板书理解疑难点(板书:憨厚可爱)抓住小猪的言行来体会憨厚可爱,指导读好小猪的言与行。
5、有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6、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学习方法:⑴观察图画,说说图意;⑵读读课文,找找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品质;⑷感情朗读,加强体会。
)7、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七自然段⑴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牛图),指名说说图意。
⑵读读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小牛节俭的品质(板书:节俭)⑷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8、现在,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9、大家看,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板书:聪明能干)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三袋麦子》案例分析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
一、教材分析:《三袋麦子》在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2、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抒发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条理清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简洁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复习导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字词以及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三袋麦子》教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理解作品内容
《三袋麦子》教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理解作品内容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三袋麦子》,帮助学生了解韩愈的文学特点和思想意蕴,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探究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本次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领会《三袋麦子》中传达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领会小说中传达的人生哲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小说中的内容,挖掘深层次的文学意义。
三、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法:通过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不同层次,帮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小说中的文学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挖掘深层次的文学意义。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小说中的内容,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了解学生对韩愈和《三袋麦子》的了解程度,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三袋麦子》,并分层次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3.分析环节从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和主题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草木皆兵、豁达乐天的石子常的人物特点和情感变化;小说中的生活现实和人性矛盾。
4.讨论环节小组讨论环节:按照教师给出的讨论问题,小组讨论比较各自的理解和看法,挖掘小说中深层次的文学意义,提高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力。
5.总结环节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小说中传达的人生哲理和文学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情况。
2.提供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论述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3.课后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资源1.《三袋麦子》原著及相关文献。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三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5.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三袋麦子》。
(出示课题:三袋麦子)2.齐读课题,指导子应读轻声。
3.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课文教师: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先读戴有红帽子的生字,并用笔圈划出来,再勾画出生字、词读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段。
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连贯。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按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4.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
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饱满保存杂粮防止嘴唇自豪收获(2)自读,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一字多音。
(3)指名读,并正音。
(4)请提出你没有解决的字词。
(5)请你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提出要求:(1)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重复。
(2)请你按快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说每部分讲了什么?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
(进行评价,奖励)4.全班交流:第一部分(第1~4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地得到了一袋小麦,它们各自作了处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三袋麦子》的内容,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能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课堂讨论、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勤劳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和朗读课文,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打开课件,播放一段插入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然后提问:大家都知道麦子可以做成面粉,为什么麦子可以变成面粉呢?2.呈现新课(2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三袋麦子》的标题,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阅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解析句子结构。
例如:教师:请大家看第一段,有什么生词?学生:麦子。
教师:很好,麦子是一种庄稼,可以做成面粉。
请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梳理知识(10分钟)(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遇到了什么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例如:教师:请大家看第二段,有什么句子结构?学生:三袋麦子。
教师:很好,这是复数结构。
请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拓展运用(20分钟)(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请大家分组讨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报告结果。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5)学生回答问题。
5.达标检测(15分钟)(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关键字?(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待麦子的不同看法,土地爷爷对他们的不同反应,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形象。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表演和想象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在头脑中树立他们鲜明的形象特征。
2、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生活态度都可以带来不同的快乐体验。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快乐。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那我来说一句台词,你们猜猜是出自哪个故事——“魔镜啊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3、是啊,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读后,总有一些东西会印在你的脑海里,可能是一个人物,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幅插图。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三袋麦子》。
4、(引读第一节)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
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谁来告诉老师,土地爷爷一共给了它们几袋麦子?
你怎么知道的?
二、精读课文第2 节。
1、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可在小动物眼中却是有些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仔细找一找,这三袋麦子在小动物的眼中各是怎样的?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
2、指名答。
小猪眼中的这袋麦子是怎样的?看到这麦子,小猪会情不自禁地夸道:(用上你找到的词语)
(2)而小牛也会赞道:
(3)小猴会怎么说呢?
3、因为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可在小动物眼中却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处理麦子的方式也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
过渡:你们看,小猪已经迫不及待地闪亮登场了。
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样做的?谁先来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猪?
4、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 和第6 小节,看一看,
小猪是怎样处理麦子的?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并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
学生自学
5、谁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指生读。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是呀,小猪十分开心,开心的都怎样了?那谁来开心的读一读(指生读)。
此时此刻,开心的小猪是怎么做的?出示(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能说说小猪这时的心情吗?句子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
谁来读读这句话,试着感受小猪非常着急的心情。
6、指导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谁迫不及待地干什么)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7、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想一想,他可能会做哪些吃的呢?哇,这么多好吃
的东西,都是小猪亲手做的,那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呢?
如果你能把刚才我们体会到的感情带进去,一定能读得非常好。
生朗读。
总结过渡:想象着自己将有一个如此美好的新年,小猪的心情太兴奋了,所以他开心地喊道(齐读:)出示“太棒啦! 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
三、精读第6 自然段。
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小猪,他们之间又
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6 自然段。
那谁能把你刚才读的这段话表演给大家看呢?(学生表演)看了刚刚的表演,我想问大家,小猪的那一袋麦子去哪里了呢?(板书:吃了)那你觉得在土地爷爷眼中,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呢?(板
书:憨厚可爱)。
是呀,正是因为小猪的憨厚可爱,土地爷爷才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2、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
现在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不仅憨厚可爱,还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真是太能干了。
3、指导朗读:用你喜欢的语气读出你眼中的这只小猪。
过渡:
那小牛和小猴又是怎么做的呢?
5、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描写小牛或小猴的自然段来自学。
你们可以用刚才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的小牛或小猴,你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一年后土地爷爷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这又让你想到
些什么呢?边读边想,并把有关的词语画下来。
四、生自学,精读第3、7 节。
1、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小组交流。
2、师:先来说说小牛吧! ⑴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牛的句
子?(指名读)⑵面对这一袋麦子,小牛是怎么想的?(板
书:保存)
⑶小牛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
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那你觉得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牛呢?
⑷一年以后,土地爷爷也同样去拜访了小牛,土地爷爷对小牛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两位小朋友的表演,你们就能找
到答案了。
(学生表演)看了刚刚的表演,谁来说一说土地爷爷对小牛的做法是什么态度呢?土地爷爷不光点头,他还想说,小牛,你真()!(板书:节俭)
⑸现在谁想当一当这头勤劳,节俭的小牛。
(指名朗读)
过渡:那小猴面对这一袋麦子又是怎样想的呢?(指名读)
五、学习第4、8、9 小节。
1、指名读
(1)小猴发现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他有经验,善于发现。
你知道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吗? 是啊,同样的麦子却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具有劳动经验的小猴发现它是上等的麦种。
1、所以它怎么做了?(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板书:种下地)
2、结果呢?
3、同桌表演读土地爷爷到小猴家做客的情景。
4、表演时要注意什么?
相机提问:
(1) 小猴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它不马上告诉土地爷爷有这么大的收获?
(2) 小猴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小猴为什么感到这么自豪?
5、想想这一年中,小猴把麦子种下了地后,还会做些什么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6、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只有劳动才让人更聪明,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让我们再来自豪地读一读小猴说的话。
7、而土地爷爷也情不自禁地夸奖道——(引读)
8、你们注意到土地爷爷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和语气了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9、把你的这些理解带进去,再读土地爷爷的话。
( 生朗读)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了土地爷爷给它们的一袋麦子,结果不同,当然也得到了土地爷爷不同的评价。
想一想,那在三个小动物中,谁吃到的麦子多?谁来说
说看,这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6、大家在刚刚的讨论中,尽管想法不一样,但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学会了如何看待不同的事物,这也是每位同学今天的收获。
五、拓展。
1、、土地爷爷刚刚看见同学们讨论的这么激烈,他想请大家帮
他一个忙,现在天宫正在招聘人才,这三只小动物也去面试了,土地爷爷想让我们当当评判员,看看这三个职业分别都适合谁?
并要说出你们的理由。
2、、学了这个故事,我们变得更聪明了,如果把麦子当钱的
话,小猪是个有钱马上花,懂得享受的人; 小牛是个有钱慢慢花,善于计划的人; 小猴是个用钱去投资做生意,敢于冒险的人。
你过年得到了压岁钱,会怎么处理? ( 小组讨论)
六、作业。
(1) 和爸爸、妈妈分角色演一演本课,或者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读新补充阅读《布谷鸟叫了》,边读边思考: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并把重要的词句圈画出来。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 写话:你会怎样合理地安排你的压岁钱?
板书:
9 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了憨厚可爱
小牛慢慢吃勤劳节俭
小猴种下地聪明能干
教学反思: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能力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
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中感悟, 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
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文本内涵。
3、教学中,要善于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从课堂小社会走向社会大课堂,激励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才能真正携起语文与生活之手。
针对这样一篇内涵丰富,价值取向多元的童话故事,我借助“压岁钱”这一生活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运用阅读期待,既易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更易于学生走进文本,实现情感共鸣,为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必要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