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合集下载

意识的梦境睡眠与梦的意识研究

意识的梦境睡眠与梦的意识研究

意识的梦境睡眠与梦的意识研究梦是我们在睡眠状态中所经历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幻想的综合产物,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人们对梦的意识与睡眠状态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

本文将从意识的梦境睡眠和梦的意识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意识的梦境睡眠意识的梦境睡眠是指我们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梦境,这种梦境与清醒状态下的意识活动紧密相关。

在梦境中,人们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景象和事件,也可以进行思考和判断。

正是因为梦境中具备了清醒状态下的意识表现形式,所以人们才会对梦进行解读、分析和研究。

研究表明,意识的梦境睡眠与大脑活动息息相关。

通过脑电图等科学仪器的监测,科学家发现,在人们进入睡眠状态的过程中,大脑的活动是有规律的。

在REM(快速眼动睡眠)期,人们的大脑皮层活动将近接近清醒状态,并伴随着快速的眼球运动。

这种快速眼动状态通常在深度睡眠之后出现,其特征是身体肌肉松弛,呼吸放缓,心率减慢。

而正是在REM期间,人们容易发生梦境,并且能够清晰地意识到梦境中所经历的事情。

二、梦的意识研究除了探索意识的梦境睡眠外,科学研究还关注梦的意识本身,即人们在梦境中的意识体验。

近年来,脑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梦的意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通过对梦境中的脑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科学家发现了梦境与清醒状态之间的差异。

首先,梦境中的意识活动与清醒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清醒状态下,人们的意识活动主要受到外界刺激和内部思维的影响,而在梦境中,人们的意识活动则主要来源于内部思维。

例如,人们在梦境中可以体验到一系列奇幻而离奇的情节,这往往是由内部想象和记忆所构成的。

其次,梦境中的意识活动与清醒状态下的意识内容也存在差异。

在梦境中,人们常常体验到的是一种非理性和混乱的情节,缺乏现实世界中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而在清醒状态下,人们的意识内容更多地与现实世界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理性性。

综上所述,意识的梦境睡眠与梦的意识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梦境和清醒状态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2023-11-01•意识•睡眠•催眠•梦目录01意识意识的产生意识是在人脑中产生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

意识是由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的神经系统而产生的。

意识的定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觉醒、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

它具有主观性、选择性、目的性、能动性等特点。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意识的定义意识的初级层次觉醒状态,即意识的基本状态,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此时,人脑能够直接感知外界刺激,产生简单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

意识的层次意识的高级层次思维状态,即意识的深入状态,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

此时,人脑能够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产生复杂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

意识的特殊状态催眠状态和梦境状态,是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

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意识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控制,会出现明显的意识和行为分离现象;在梦境状态下,人的意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会出现虚幻的梦境体验。

意识的作用意识的主观性意识具有主观性,它能够使人对外界刺激产生主观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

意识的指导性意识具有指导性,它能够使人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经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意识的创新性意识具有创新性,它能够使人通过想象、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成果,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02睡眠在此阶段,眼球快速运动,呼吸和心率加快,梦境在此阶段出现。

快速眼动期(REM)在此阶段,眼球运动减慢,呼吸和心率稳定,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

非快速眼动期(NREM)睡眠的阶段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修复,特别是在深度睡眠阶段。

身体修复和恢复记忆巩固情绪调节睡眠有助于巩固和加强记忆,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睡眠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消除噩梦
催眠也可以用于消除噩梦,通过重新编程可以改变梦境内容,从而消除噩梦 带来的不良影响。
04
临床应用
催眠疗法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1 2
失眠的催眠疗法
通过催眠暗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的 发生。
嗜睡症的催眠疗法
通过增强意识状态和心理动力来改善嗜睡症状 。
睡眠呼吸暂停的催眠疗法
3
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和呼吸模式来减轻睡眠呼吸 暂停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睡眠与梦
探究睡眠与梦的生理机制,以及梦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
03
催眠与心理调节
研究催眠在心理调节中的作用,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1 2
基础研究
继续深入研究意识、睡眠、催眠与梦的神经生 理机制,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应用研究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医疗等领 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睡眠周期
02
睡眠周期包括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
),两者交替出现。
睡眠深度
03
睡眠深度分为浅睡、中睡和深睡,不同深度睡眠具有不同的生
理功能。
梦的心理学解析
梦的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表达,而荣格认为梦是个人无意识的表现。
梦与情绪
梦境中常常出现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与梦境内容相互交织。
意识与认知
催眠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使个体对某些 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例如催眠后暗示效应等 。
意识与行为
催眠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使个体在催眠 状态下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行为特征,例如在 催眠状态下进行手术等。

4意识与催眠

4意识与催眠

在人脑中形成的关于外部世界的比较完整的图
景、经验和知识的总和。
意识的基本标志是言语觉知,当人对客观事
物的反映以言语的形式巩固下来时,并用言语的
形式表达出来时,个体就把自己从周围事物中区
分出来。
2、意识是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
进行审察的功能
人的意识包括对外界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自我
意识两个方面。
3、意识也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
之间关系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心状态。
4、意识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并促进其实现
意识是通过人的意志反映出来的,意志是意识
的能动表现,在社会实践和日常活动中,一些超生
理极限的反应,都是在意识的调节支配下实现的。
(五)意识的结构
1、自我意识
即意识到主体的存在、主体对客体关系的存在。
2、非我意识
即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存在、
客体对主体关系的存在。
二、意识的改变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说,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所谓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
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状态的特点:一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二是具有完整的结构,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各种
心理过程的成分,又有个性差异的色彩。当人的心
理特征发生变化时,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对意识的改变状态,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方面
进行研究。
弗洛伊德以“潜意识”为基础,分析意识的改变
问题。他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则是
由潜意识过程衍生而来的,是心理的表层部分;在 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存在一种前意识。
有些心理学家则认为意识的改变状态,主要表 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即现实性幻想、自闭性幻想、 飘逸性幻想、催眠状态。

第二章 意识和意识状态

第二章 意识和意识状态
• 7、睡前饮食适度,如有需要吃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 • •
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不利于 睡眠 8、饮酒不利于睡眠。短时间有利于睡眠,但不易 持久。酒气一消,容易清醒,醒后难入睡。 9、忌服安眠药 10、失败后的作法。如建议不能生效,仍保持定 时上床的习惯。如实在无法入睡,即起床做一些 最不令人心烦的活动。此时不宜使身心过度劳累。
A、睡眠的四个阶段
成人的睡眠模式
D、睡眠的功能
• 休息、恢复 • 有利于身心健康 • 与生物进化有关
E、睡眠障碍
• 失眠 • 夜惊 • 梦游症 • 梦魇 • 梦呓
失眠
•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现象 • 失眠症:入睡难的问题很有规律,并对正
常生活有不良影响 • 情境性失眠 • 假性失眠 • 失律性失眠 • 药物性失眠
无意识
对生理、心理过程的非意识性
下识动作与行为
无意识
• 相对于意识而言,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
活动和过程。 • 无意识包括大量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 压抑的观念、愿望、想法。 • 无意识行为:把自己的相片拿来出来,抓 拍的照片,和一些生活录像拿出来,就会 出现自己有很多自己所没有意识到的行为。 • 对刺激的无意识:实验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的功能。在
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 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 •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 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接受催眠师的指令, 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催眠的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等 方面。
暗示
• 体力23天 情绪28天 智力33天 • 最高峰区 • 下降临界日 • 最低潮区 • 上升临界日
五、常见意识状态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催眠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疼痛管理、戒 烟戒酒等领域。
催眠还可以用于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以 及改善睡眠质量。
04

梦的本质
梦是大脑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活动,表现为一系列的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等感官体验。
梦通常发生在REM(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时人的身体处于休息状 态,而大脑则活跃起来,开始处理和整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记忆。
意识与睡眠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意识和睡眠质量受到其情绪状态、压力 、焦虑和抑郁等因素的影响。
意识与催眠的关系
意识的改变
催眠是一种通过暗示和引导来 改变个体意识状态的技术,这 种技术的实施需要个体具有一
定的意识和专注力。
催眠与意识的关系
催眠是通过影响个体的意识状态 来达到目的的,它通过增强个体 的专注力和信任度来改变其意识 状态。
过度嗜睡是指白天过度困倦和疲劳, 这可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睡眠时间或 睡眠质量差所导致的。长期过度嗜睡 可能会导致情绪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和生产力下降。
梦游
梦游是指在睡眠期间起床并在环境中 进行一些活动的现象。梦游可能是由 于大脑在处理和整合信息时的异常处 理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压力、焦 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所引起的。梦游 可能会对梦游者的安全造成威胁,也 可能会对他们的家庭和室友造成干扰 。
03
催眠
催眠的定义
催眠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暗示和专注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催眠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特点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周围环境相对 忽视,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想象和信念。
催眠状态下的个体通常表现出高度的情绪和动机反应,以及对建议的强烈顺从性 。
催眠的理
催眠的原理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原理,涉及注意 力的集中、暗示和想象等因素。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意识睡眠催眠与梦

催眠疗法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缓解压力和焦虑 。
协助治疗其他心理 障碍,如抑郁症、 焦虑症等。
改善不良睡眠习惯 ,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睡眠与认知功能
睡眠对记忆、学习能力等认知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睡眠与情绪调节
睡眠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心理健康。
睡眠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关系
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自我探索
通过梦境揭示梦者的内心冲突 和情感,帮助梦者更好地认识
和理解自己。
问题解决
梦境可以提供灵感和解决问题 的线索,有助于梦者面对现实
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情绪宣泄
梦境可以释放梦者被压抑的情 绪和感受,有助于缓解心理压
力和焦虑。
通过梦境探索心理问题的根源
童年经历
梦境可能揭示梦者童年时期的创伤、忽视、 压力等经历,这些经历可能对梦者的情感和 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催眠对梦的影响
催眠对梦境的影响
催眠可以影响人们的梦境,使人们在梦中出现令人愉悦的场 景、经历和感受。通过催眠术,可以引导人们产生积极的梦 境,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和调整心态。
催眠对梦的解析
催眠可以作为一种梦的解析方法,帮助人们理解梦境背后的 情感和想法。通过引导人们进入浅睡状态,可以使其在意识 较为模糊的状态下自由联想,揭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问题和 困惑。
04
梦的解析与治疗应用
梦的解析方法
自由联想梦
鼓励梦者无拘无束地表达和联 想到潜在的内心需求和冲突,
以揭示无意识中的内容。
象征释梦
解析梦中的象征物,将抽象的符 号映射到具体的事物或概念上, 以揭示梦的真实含义。
动力心理学释梦

特殊意识状态——

特殊意识状态——



晚睡强迫症 无视疲惫的身体,还要继续 熬夜打游戏、上网、看书、看电 影、聚会……没什么事可做时却 不愿睡觉,非要熬到凌晨一两点 才上床,这正是“晚睡强迫症” 的典型表现。 你有“晚睡强迫症”吗?
睡眠障碍的治疗法


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习 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 的影响。当睡眠时间减少,质量 下降、时序紊乱时,我们称之为 睡眠障碍。 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辗转 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



其原因是修女们都爱慕年轻 貌美的神父,对其着迷,从而出 现了性梦; 女性的性梦则与男性不同, 多在醒后能将梦的详细内容回忆 起来,并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修女们在这种情况下迷失了 现实与梦境,反而诬告神父非礼。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 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 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 自己是在做梦。
科学分析梦与睡眠


梦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 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一 种没有意识控制的特殊的想象活 动。 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 学说,把梦看作是无意识的过程, 是被压抑的愿望与冲突的表现方 式。

3.意识恍惚状态(催眠) 意识恍惚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 态,是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 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 眠中做梦二者之间,是意识的第三种状 态。
4.睡眠状态(梦) 意识的第四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


意识又可分为对外的外在意 识和对内的内在意识两种。
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 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 和反应灵敏程度,人们在睡眠时 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 度凝聚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
梦刀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一句诗: “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 梦刀。 “梦刀”指的是什么这里 有一个典故:西晋大将王浚,一 次在梦中看见卧室屋梁上挂着两 把刀,一会儿又增加了一把。醒 后,他请人释梦。

第二章睡眠与梦

第二章睡眠与梦
据了解,梦游者眼睛是半开或全睁着的,走路姿势与平时一样,甚至他们还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活动。梦游是一种奇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他人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情绪有时会波动很大,甚至说一大堆胡话,别人很难听懂。
梦游时患者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也很难被强行唤醒。患者虽意识不清,但动作似乎有目的性,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发作后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梦游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次晨醒来,对晚间发生的事茫然无知,完全遗忘。该病以6~12岁的男孩多见。
②梦还有助于调节人的心理平衡。
梦境从情绪体验上看,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的:
愉快的梦境能使人得到愿望的“补偿”,即不能实现的愿望往往在梦境中可以得到满足;
不愉快的梦境总的说来是消极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些梦境如与人争吵、打斗等往往也可以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偿,尽管这是消极的补偿。
梦游者是清醒的还是睡着的?
⑴专家们认为他们是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铁普里特兹博士曾花了10年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说:“梦游者的运动器官是醒着的,而感觉器官却睡着了,起码是部分睡着了,换句话说,他们可以在睡眠状态下走路做事,但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⑵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的克利斯普敦教授最近则提出一种看法,他认为,梦游者实际上是醒的,只是他们的大脑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的完整功能被阻断,但大脑的某些思维过程仍在继续进行。当人们在精神上受到严重压抑时,会试图在睡着后通过大脑的这种分裂状态释放被压抑的情绪,这被认为是对压抑者精神的一种保护机制。
3.梦的代表性观点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论法
作业布置
简答
1、睡眠分为哪些阶段?
2、解释梦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

最新课件-睡眠、梦、催眠 精品

最新课件-睡眠、梦、催眠 精品

• 也有文章说,REM睡眠是一种适应性的生存机
• 研究者在整个夜晚,随时可以叫醒被试,并 进行“审问”其是否在做梦,是否记得内容。
• 结果:
Aserinsky研究的结果
• 被试REM(rapid eye movement)期间,总共被叫醒27 次,其中20次,被是报告了很形象的梦境,7次报告“感觉
在做梦”,但无法回忆详细内容。
• 在无EM期间,叫醒被试23次,19次没有报告任何梦境,4 次迷糊地感到好像在做梦,但无法描述其梦境的内容。 • 如果不打扰被试,整夜7小时睡眠,被试出现3-4次REM期。
多数的梦是发生在一夜的后半期。
启示
• 假使我们在没有设置闹钟,并且没有任何
其他外界干挠的情况下自然睡眠,平均会
在90分钟的倍数时间后醒来——举例子来
说,就像4个半小时、6小时、7个半小时、 或者是9个小时等,而非7个小时或8小时 后醒来,因为这些不是90分钟的倍数。
启示
• 一个只睡了四个睡眠周期(即6小时)的人,
2、Dement W. The effect of dream deprivation. Science, 1960, 131: 1705 - 1707
请问
1. 哪位同学经常做梦? 2. 哪位同学从不做梦? 3. 你认为为什么会做梦?
4. 不让人做梦会怎么样?
5. 夜幕降临会怎样?
内 容
• 研究1 Aserinsky睡眠与梦的一些规律 • 研究2 Dement做梦剥夺研究
睡眠阶段
• 阶段1:是睡眠的开始,昏昏欲睡的感觉就属
于这一阶段。此时脑波开始变化,频率渐缓,
振幅渐小。 (5分钟左右) • 阶段2:开始正式睡眠,属于浅睡阶段。此时 脑波渐呈不规律进行,频率与振幅忽大忽小。 (30-40分钟)

《普通心理学(第3版)》第四章 意识

《普通心理学(第3版)》第四章 意识
白日梦经历非常普遍
24
一般而言,白日梦以一种十分直接的方式反映了我 们的喜好、恐惧和焦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幻想或白日梦总是与积极的情 绪适应、低攻击性、高度的灵活性或创造性联系在 一起的。
第三节 注意
24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与意识
不同年龄人的平均睡眠时间
10
不同物种的睡眠时间
11
2、睡眠的四个阶段
12
睡眠的阶段
13
一夜的睡眠
14
3、睡眠的功能
15
慢波睡眠的功能:
恢复理论: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整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伤害,让我们在夜晚保持安

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
修正脑中的神经联系,对我们学习、巩固记忆、从 大脑中消除不必要的记忆或其它混乱的内心活动有重要 作用。
大声重复该耳 听到的内容
shadowing
将被检测的内 容
Non-shadowing
持续性注意
32
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 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动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分配性注意
33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 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30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有关活动 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 设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加强意志锻炼
三、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31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 双耳分听实验

现代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注意:是现时政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个人对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以及对自己的身体状态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2、潜意识: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赢受意识的控制欲压抑,致使个人不能觉知的意识。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就叫差别感觉阈限。

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7、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在空间的位移快慢的反映。

8、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9、思维:是人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0、想象:是在人脑中对有表现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生产的状态体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12、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1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或危险情景所引起的急速而高速紧张的情绪状态。

14、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高级情感。

15、意志:是意识的能力作用。

它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6、多重趋避冲突:17、动机:是直接引起、推动与维持个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18:学习动机:是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使其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9、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流体能力:是指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相对不受后天学习经验影响的智慧能力,亦即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

21、晶体能力:是指受后天学习影响较大的智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无意识
(一)定义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
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 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 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 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 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 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7无
而老年人的快波睡眠占睡眠时间不到
5%。
15
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量缓慢的运动, 故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
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 故又称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REM): 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 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 伴随着梦境。
睡眠与梦
主讲人:
一、意识
(一)意识的定义: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独有
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现实 自觉能动的反映.
意识是一个古老而又难解的谜。迄今为 止,对于意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 满意的定义。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 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 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 往事的回忆等。
低。 β正常清醒的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 题
身体状态:放松,呼吸缓慢,容易被外部刺激惊 醒,约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这是 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
身体状态:放松状态,很难被唤醒。约20分钟。
19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θ 波,有 时也会有“睡眠锭”脑电波。轻度睡眠
身体状态:继续放松。约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的脑电波开始呈现为δ波。 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
身体状态: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 尿床等大多数发生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项功 能性指标变慢。
常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惊讶。
8
2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 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 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3盲视。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 引起的。有一种罕见的脑病变所引起的疾病 叫面容失认症,患者各方面都正常,只是不能 识别熟悉的面容,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 的面容,甚至不能识别镜中的自己。
的变化,如呼吸、肌肉强度、心率、血 压等,以这些指标的变化作为睡眠研究 的主要信息源。
11
睡眼中各阶段的脑电波形态图
波和波
当大脑处于清醒、安静和休息状态时, 出现 波。 波波幅稍大,频率 较低,每秒8-13个周期
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出现 波。 波波幅较低,频率较 高,每秒14-30 个周期。
9
也就是说对熟悉的面容丧失了意识。
患者在见到熟悉面容时虽然口头报告说不 认识,但却有较强的生理反应:排汗量增 多或皮肤电阻下降
这说明,患者的对熟悉面容在自主神经系 统的活动水平上有加工,似乎能识别熟悉 的面容,但却不能在言语水平上加工,因 而与他的口头报告的体验不一致。
10
三、睡眠 (一)关于睡眠的研究 测查睡眠者的脑电,记录其身体各项功能
(二)无意识现象
(1)无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 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例如,在骑自行车时,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
他的问题,或与别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 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许多小动作,如挠头皮
等,也都是无意识的动作。如果把这些日常活
动用录像带录下来,再播放给自己看,人们常
16
成年人的睡眠中,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相互 交替,先进入慢波睡眠状态,持续约90分钟, 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约持续20~30分钟,接 着又进入慢波睡眠。
两种睡眠状态都可以直接进入觉醒状态,但 从觉醒状态进入快波睡眠必须先进入慢波睡 眠。
一夜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交替约3~5次, 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
17
(二)睡眠的周期与四个阶段:
1.睡眠的周期 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
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REM)阶段。 睡眠周期通常为90分钟,每晚重复几次。
随着睡眠进行,深度睡眠时间越来越 短,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逐渐加长。
18
2.睡眠的四个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 第一阶段:脑电波是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
在行为水平上, “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 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 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 解:
1。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给予我们在正常生活中以清醒的知觉。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 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可见在19世纪,已发现意识与记忆紧密 联系的想法;
5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
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它还存在一般性变 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4.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
用。它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它具 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13
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慢波睡眠和 快波睡眠
快波睡眠中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人的一生中,快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眠的时间在整个睡
眠时间中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小资料
新生儿的快波睡眠占整个睡眠时间的
50%, 2岁以内的婴儿的快波睡眠占睡眠时间
的30%~40%,
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快波睡眠占睡眠时间 的20%~25%,
例如:外语老师刚修整的新发型; 你的好朋 友对你的文章的评价;等等,你觉察到这些 外部事物的存在,说明你意识到了它们。
人也能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如疲劳、眩晕、 等等。
(2.) 意识是一种记忆 詹姆斯曾引用法国人查尔斯·理迟特
1884年的一段话: “片刻的苦痛微不足 道,对我而言,我宁愿忍受疼痛,哪怕 它是剧烈的,只要它持续的时间很短, 而且,在疼痛过去之后,永远不再出现 并永远从记忆中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