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微生物与食品贮藏
!"《食品研究与开发》#$$#年%月第#&卷第&期图&不同压力条件下梨枣好果率的变化’# & ( ) %参考文献曲泽洲、王永惠主编*中国果树志・枣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王淮洲、陈志远、李志媛等*鲜枣+,的含量及其利用*营养学报*’")%-’.’/0’)1#&康明丽、张平*减压贮藏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食品与机械*#$$’.#/0"1’$高福成主编*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北京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3456789:2345;<*=43>?@?A485B8?@3C8?DA@EFB4>,E4B@G @34B*6,>B9,B-’"%%-’)&.&!&&/0&’(1&’)韩雅珊主编*食品化学实验指导*北京0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由图#可见,刚采收的梨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只有’HI左右,随着果实的成熟,对照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到采后第#":达最高值,为#&*#I。
随后缓慢下降,贮藏结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H*(I。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说明半红期采收的果实能够继续其成熟过程,向着有利于提高鲜枣品质或食用价值的方向发展。
#":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可溶性糖的生成速率低于呼吸消耗速率,向着衰老阶段发展。
由图#还可看到,处理<、2、J与对照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贮藏过程中,梨枣处理<、2、J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对照。
说明减压贮藏可减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的速度。
#*’*&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在贮藏期间,不同压力条件下梨枣的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图&),除个别点外,低压条件下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对照。
食品微生物习题第十二章
1.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与食品本身的性质(营养,酸度,水份,渗透压,完整性)、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食品所处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氧等)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们三者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2. 微生物引起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变质的主要化学过程和鉴定指标有哪些?蛋白质在动、植物组织酶以及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protease)和肽链内切酶(endopetidase)等的作用下,首先水解成多肽,进而裂解形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脱羧基、脱氨基、脱硫等作用进一步分解成相应的氨、胺类、有机酸类和各种碳氢化合物。
食品中油脂酸败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油脂自身氧化过程,其次是加水水解。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糖元以及双糖和单糖等。
含这些成份较多的食品主要是粮食、蔬菜、水果和糖类及其制品。
在微生物及动植物组织中的各种酶及其它因素作用下,这些食品组成成分被分解成单糖、醇、醛、酮、羧酸、二氧化碳和水等低级产物。
感官鉴定:视、嗅、触、味色泽改变,气味不正常,口味变劣(一般不主张口尝),组织变软、松驰、发粘,液变稠,粉结块等。
化学鉴定:挥发性盐基总氮,三甲胺,组胺,K值,PH的变化物理指标:食品浸出物量、浸出液电导度、折光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等指标。
微生物检验:常用细菌总菌落数和大肠菌群的近似值来评定食品卫生质量。
3. 如何控制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和因此而引起的腐败变质?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食品中的酶以及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或氧化而引起的。
因此,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就是要针对引起腐败变质的各种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方法组合,杀死腐败微生物或抑制其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
食品企业的生产卫生管理工作,都是围绕控制污染源和切断污染途径而进行。
因而不仅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环境中的含菌量,以减少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机会,更应加强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苹 生理 虎皮病、苦豆
是
苹果生长环境不适,适时采摘或适当晚采收,采
否
果 病害 病、斑点病、
气候变异性大。 收后尽快进入预贮藏状态,
鲜
低温伤害
主要通过低温、低氧和二氧
果
化碳。并用针对性的药剂浸
的
果
验 生物 炭疽病、轮纹
是
苹果成熟前期可能 按照检出率进行择优收购,
否
收 危害 病、褐腐病、
存在此类病菌
对于可以后期控制的生物危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2.乳液的自然腐败变质过程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肉类的腐败变质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茯砖茶
易产生白霉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果蔬及其制品的腐败变质
1. 引起新鲜果蔬变质的微生物 霉菌,酵母菌,少数细菌
2. 引起果汁变质的微生物 霉菌,酵母菌,少数细菌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API细菌 数值 鉴定 系统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1、栅栏理论与技术 2、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
HACCP SSOP GMP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建立苹果HACCP体系组织人员、设备、卫生标准 的准备工作
1.领导层的支持 2.成立HACCP小组 3.HACCP知识培训 4.制定设备维修计划 5.制定产品回收计划 6.建立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微生物
——分类鉴定篇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通用分类单元
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
界 Kingdom
门 Phylum(或Division)——亚门
食品保藏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保藏学知识点总结食品保藏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质量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学科。
它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食品保藏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食品变质的原因食品变质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微生物作用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在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代谢产物和分解食品成分,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酶的作用食品中存在各种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酶会催化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导致食品成分的分解和变质。
3、氧化反应食品中的脂肪、维生素等成分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异味、色泽变化和营养价值降低等问题。
4、水分含量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稳定性。
过高的水分会促进微生物生长和化学反应,过低的水分则可能导致食品质地变硬、口感变差。
5、物理因素包括温度、光照、压力等物理因素也会对食品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会加速食品的变质,光照可能导致食品中的维生素分解。
二、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食品保藏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上述因素来延缓食品变质的速度,其基本原理包括:1、抑制微生物生长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冷藏、冷冻)、控制水分活度(干燥、腌制)、添加防腐剂等方法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控制酶的活性采用加热、冷冻、调节 pH 值、添加酶抑制剂等手段来控制酶的活性,减少食品成分的分解。
3、减缓氧化反应通过真空包装、充氮包装、添加抗氧化剂等方式来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降低氧化反应的速度。
4、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采用干燥、保湿等措施使食品的水分含量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三、食品保藏的方法1、低温保藏(1)冷藏:将食品储存在 0 10℃的环境中,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
(2)冷冻:将食品温度降低至-18℃以下,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长期保存食品。
中考生物技术知识点: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中考生物技术知识点: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中考生物技术知识点: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1.食品的____: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以食品为培养基,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繁殖,致使食品中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____变质。
同时,食品也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
2.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保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防止细菌或真菌的繁殖和杀死细菌或真菌。
常见的方法有:
①低温保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保存方法。
导致食品____的细菌或真菌,绝大多数其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0℃,在10℃以下,其繁殖速度大大减弱。
一般地,0℃~7℃为食品冷藏温度,此时____菌的活动显著减弱。
②高温灭菌保存:食品经高温处理,将其中的____菌杀死并将所含的酶破坏,可到达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
如制作罐头食品,消费鲜牛奶食品等。
③枯燥保存:主要是将食品中的水分降至____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含量以下,从而抑制____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到达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
如干鱼、薯干的制备。
④隔离保存:主要是将食品置于缺氧环境中,从而抑制食品中好氧____菌的呼吸,到达保存目的。
如牛奶的真空包装,新颖蔬菜用无缝塑料膜制成的帷幕包裹覆盖起来等。
⑤化学保存:是利用化学药剂控制食品中____菌的生长繁殖而到达食品保存目的,如酱油、酱菜中使用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⑥腌(渍)制保存:利用食盐或糖减少食品中的水分,从而抑制或杀死____菌,到达食品保存的目的。
如腌菜、腌肉等。
第十二章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沙
门氏菌属于肠道病原菌。
1.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的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 膜,周身鞭毛,能运动的需氧或 兼性厌氧的短杆菌。 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主要有 十几个血清型,最常见的为: -鼠伤寒沙门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肠炎沙门氏菌 不发酵乳糖,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 气
化脓性皮肤病、上呼吸道炎 症及有口腔疾患的病人
患乳房炎的乳牛的乳汁中, 经常含有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
4、预防措施 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 染 防止葡萄球菌对奶的污染 防止肠毒素的形成 食物应低温冷藏,其放置时间不 超过6h。食用前还应彻底加热。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发酵乳糖 发酵乳糖
2.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机制 肠道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
埃希菌引起毒素型中毒;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肠侵袭性大肠埃 希菌引起感染型中毒。
3. 中毒症状及原因、污染途径
3.1食物中毒症状
-潜伏期4~48小时,呈急 性菌痢样症状;
-腹痛、腹泻、体温升高;
-呈米泔水样便,伴剧烈 腹痛与呕吐。
在肠道菌的鉴别固体培养基上易与大肠杆
菌区别而形成无色透明的菌落。
沙门氏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 pH为7.2~7.4。
不能耐受较高盐浓度,NaCI浓度在9% 以 上会致死。
在外界的生活力较强。沙门氏菌在100℃水 中立即死亡,在80℃水中2min死亡,60℃水中 15min死亡。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机制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烧。
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精美课件)
AW在0.65的食品,仅有极少数微生物有生长的可能; 食品的AW值保持在0.70就可以较长防止微生物生长。
食品原料
有机物含量%(约数)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水果
2~8
85~97
蔬菜
15~30
50~85
鱼
70~95
少量
禽
50~70
少量
蛋
51
3
肉
35~50
少量
乳
29
38
脂肪 0~3 0~5 5~30 30~50
46 50~65
31
2、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不同食品原料的pH值
动物食品pH值 牛肉 5.1~6.2 羊肉 5.4~6.7 猪肉 5.3~6.9 鸡肉 6.2~6.4 鱼肉 6.6~6.8 蟹肉 7.0 小虾肉 6.8~7.0 牛乳 6.5~6.7
生长需求的最低AW 0.94~0.99 0.88~0.94 0.73~0.94 0.75 0.65 0.60
食品种类 鲜果蔬 鲜肉 果子酱 面粉 蜂蜜 干面条 奶粉 蛋
AW 0.97~0.99 0.95~0.99 0.75~0.85 0.67~0.87 0.54~0.75
0.50 0.20 0.97
不同食品的防霉含水量(相对湿度70%,温度20℃)
食品种类 全脂乳粉
全蛋粉 小麦粉
米 去油肉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算值
水分% 8*
10-11 13-15 13-15
15
食品种类 豆类
脱水蔬菜 脱脂乳粉
淀粉 脱水水果
水分% 15
14-20 15 18
18-25
细菌生长的水分活度
食品细菌生长的最低AW
第十章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高,原料果中农药残
养损失
留
物理 金属及玻璃碎 是 包装容器污染
SSOP控制
否
危害 片等杂质
清 生理 虎皮病、低温 是 果面蜡质不均,对外 用液体石蜡均匀涂抹果面
是
洗 病害 伤害
1、栅栏理论与技术 2、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
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
HACCP SSOP GMP
建立苹果HACCP体系组织人员、设备、卫生标准 的准备工作
1.领导层的支持 2.成立HACCP小组 3.HACCP知识培训 4.制定设备维修计划 5.制定产品回收计划 6.建立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十章 腐败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主要内容
一、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 三、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 四、某些食品腐败变质 五、食品保藏技术
细 菌
一、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
梭状芽孢杆菌属
假单孢菌属
葡萄球菌属
芽孢杆菌属
假丝酵母属
酵母菌
红酵母属
根霉属
超标
理
物理 刺伤、挤压损
是
运输过程中存放不 挑出损伤果,避免腐败后的
是
危害 伤
当
交叉感染
苹 生理 无
果 病害
清
洗 生物 致病菌、寄生 是 冲洗水及冲洗槽污染 SSOP控制
否
危害 虫生长与污染
或加氯不适宜
化学 农药残留、重 是 清洗水中的氯离子浓 SSOP控制
否
危害 金属含量、消
度过高和臭氧浓度过
毒剂残留、营
采摘
临时贮藏
运输
入厂检验
洗果
运输
贮藏
包装贴标
12-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三、 水产品
1. 鱼的微生物学 ; 2.甲壳类动物及软体类动物的微生物学; 3.鱼肉的腐败 ;
2020/7/9
四、 植物产品
1. 谷类 ; 2.豆类、坚果和油籽; 3.水果和水果制品; 4.蔬菜和蔬菜制品;
2020/7/9
第三节 食品保藏微生物学
一、 高温加热
1. 巴氏消毒法和阿贝氏消毒法 2. 微生物至死温度的定量分析 3. 加热过程
第十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三、 环境因素
1)温度; 2)气体; 3)湿度;
第二节 大宗农产品的微生物学
一、 乳(奶)
1. 原料乳中的微生物 ; 2. 牛乳的加热处理; 3. 乳油;
2020/7/9
二、 肉类
1.肉类营养及微生物生长 ; 2.肉类初级加工中的微生物学; 3.鲜肉的腐败;
2020/7/9
四、 病毒性食物中毒
(1)肠道病毒污染源; (2)脊髓灰质炎; (3)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4)肠胃炎病毒; (5)海绵状脑炎; (6)病毒的控制;
2020/7/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罐装食品 三、 微波辐射 四、 高压作用—帕斯卡作用 五、 低温保藏—冷藏和冻藏 六、 化学防腐剂 七、 气调 八、 水分活度的控制
第四节 食物中毒
一、 概述
引起食物传染病频率最高的食品是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乳、 蛋及其制品。主要的病原菌是沙门氏菌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食物中毒根据病原菌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 毒、病毒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还可根据中毒原因分为毒素型食物中毒和感染型食 物中毒。
2020/7/9
二、 细菌性食物中毒
(1)毒素前体物中毒; (2)非侵入型感染中毒; (3)侵入型感染中毒;
微生物与食品保藏—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食品微生物控制技术课件)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3. 土壤污染途径 既有非病原性的,也有病原性的 无芽内孢源菌性污在染土:壤本身中带生有存的微的生时物间而造较成短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芽孢菌较长 离地表10-30cm的土层最多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3. 人及动物体污染途径 人或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通过直接 接触内或源通性污过染呼:吸本身道带和有消的微化生道物向而造体成外食排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出而污染食品 昆虫携带污染 生产人员工作衣、帽鞋不清洁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5. 加工机械及设备 食品的内源汁性液污或染:颗本粒身粘带有附的于微内生物表而面造,成食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品生产结束时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彻底 的灭菌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6. 包装材料及原辅材料污染途径 处理不当会带有微生物 健康内的源动性污、染植:物本身原带料有表的微面生及物内而造部成带食有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辅料(佐料、糖)带有大量微生物
这些食品原 料可能带有
微生物!
一、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1.内源性污染(第一次污染)
动物体在生活过程中污染的微生物:条件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微
内源性污染: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生物
一、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1.外源性污染(第二次污染)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 动物内、源机性械污染设:备本及身带用有具的等微生而物使而食造成品食发品生的污微染生称物为内污源染性称污染外,源也性称第污一染次污染。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环境条件
一、环境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辐照保藏食品的原理
辐照保藏食品就是用X射线、γ射线、电子 射线照射食品。这些带电和不带电的高能射线, 能引起食品及其所带的昆虫和微生物的一系列 物理化学反应,使他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受到抑制或破坏,致使微生物和昆虫被杀死, 从而食品的保藏时间得以延长。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食品添加剂中,有一些是为了改善食品保 藏性,这些物质称为防腐剂,他们在食品保藏 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钠盐
在酸性食品中能抑制酵母和霉菌生长,多用于果 汁等酸性饮料和果酱中,最高允许量不超过0.1%。
山梨酸及其钾盐或钠盐
对细菌的作用较弱,在pH4.5以下时,对酵母菌显 示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对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适用 于糕点、干果、果酱、果汁及其他无酒精饮料、酱腌 菜等,最高允许量为0.1%。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一)利用辐照保藏食品的优点
1、射线穿透力强,可处理包装和冻结的食品, 杀灭深藏于食品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 2、照射几乎不产生热。食品能在新鲜状态下进行 保藏。 3、辐照是物理加工的过程,不需添加防腐剂,因 此,不留下任何残留物。 4、可以改善一些食品的品质。 5、节约能源。 6、处理能连续进行。
丙酸及其钙盐或钠盐
在酸性条件下抑制霉菌生长,对酵母菌无效。常 用于面包、糕点、干酪等制品的防霉,最高允许量为 0.32%。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在现有的防腐剂中,有些对人体健 康不利,因此,研制和开发一些对人体 无害的天然防腐剂是食品工业中急待解 决的问题。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以上简单的叙述了食品的保存问题, 在生产实践中也常常不是采用单一的方 法来防止微生物的危害,而是多种方法 互相配合,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保藏效果。
微生物对冷的抵抗力与微生物的种类和生 长发育阶段、贮存时期的温度、贮藏时间以及 食品的种类和性质均有密切关系。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二)利用低温保藏食品的常用方法
1、普通贮藏
温度高于15 ℃而低于大气温度。本法对块根类、
马铃薯、甘蓝、芹菜、苹果等可以作短期贮存。 2、冷藏 温度稍高于冻结温度,通过冰或机械冷却。对鲜蛋、
奶制品、肉、水产、蔬菜水果等可在有限期内保存。 3、冻藏 一般认为-18 ℃是较为合适的冻藏温度。冻藏条
件下微生物并不死亡,而是处于休眠状态,另外酶反应 仍缓慢进行。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三、利用干燥保藏食品
利用干燥保存食品是一个古老的方法,也 是现在食品保藏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燥保存食 品有许多优点:人工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改进, 使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得到较好的保存,同时节 省劳力,占地面积小,干制食品重量轻、体积 小,便于贮藏和运输,也节省了包装材料。对 于军需、航海、野外作业、旅游等都很方便。
3、高剂量的辐照约为100~500万rad。多用 于商业目的的灭菌和消灭病毒。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辐照灭菌的效果与食品性质、微生物区系、 辐照剂量和辐照后的保藏条件等有关。影响辐 照的主要因素:
产品的最初质量和成熟度 原始污染 辐照的时间 包装必须适合与辐照方法 贮藏和运输条件 水分含量和氧气
二、利用低温保藏食品
利用低温保藏食品是食品保藏中的一种 重要方法,因为,在低温保藏的食品,其营养 和质地能得到较好的保存,对一些生鲜食品, 如水果、蔬菜等更具优越性。因此,是食品保 藏中使用的最广泛的方法。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一)低温保藏食品的基本原理
食品在低温下,本身的酶活性及化学反应 得到延缓。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大降 低或完全受到抑制,处于休眠状态,这样食品 在一定时间内得以保藏。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三、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许多食品经过清洗等加工过程及杀菌处理, 微生物应被杀灭,但有的食品并不能完全达到 无菌,还残留有少量的微生物,如果采取进一 步措施,如低温、干燥、厌氧等,使微生物停 节 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
食品中糖含量高低,杀菌效果也不一样。 食品中无机盐在一定浓度下可增加微生物 的耐热性。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4、食品的体积和形状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加热灭菌效果与食品的体积成反比。同样
体积的食品随容器形状不同加热效果也不同。 5、灭菌方式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摇动式的灭菌比静置式的效果要好。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 保藏
2020/11/28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第一节 食品保藏中的微生物学问题
目前人类消费的食品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植物性 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这些食品都具有较丰富的营养,在一定条件下 都是微生物的良好的培养基。当条件适于微生物生 存时,就可能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其结果导致食品 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和良好 的组织状态,失去食用价值。更有甚者,如果食品 被病原菌污染,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对人 类健康的危害。
因此,食品的贮藏是围绕着防止微生物污染和 延缓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进行的。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一、预防微生物污染食品
预防污染是重要的一环,对延长食品的保 藏时间和提高食品的质量关系甚大。
避免损伤保护层 清洗 保持食品(特别是果蔬、粮食)表面干燥 和降温 食品的加工环境、机械设备、加工用水、 辅料及操作人员的卫生 采用无菌包装 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总之,凡食品与外界接触时,如果 环境中有微生物存在,那么食品就会受 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微生物在食品中存 在的数量和种类直接影响加工工艺和贮 藏食品的质量。所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是食品生产、贮藏、运销的一个重要问 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中杂菌污染的途 径及其防治措施
一、污染途径
1、通过水而污染 2、通过空气而污染(包括空气过滤的质量) 3、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操作不慎) 4、通过用具及杂物污染(设备不合理,漏气漏液) 5、发酵剂和原料本身的污染(原料消毒不彻底) 6、发酵罐、管道消毒不彻底(死角消毒不到位)
1、预处理 对于水果和蔬菜食品,预处理使十分重要的。包
括几个步骤: (1)原料分选 (2)清洗 (3)有的经过碱处理等去皮 (4)有的需切分成一定的大小和形状 (5)预煮和漂烫 (6)熏硫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2、干燥
(1)自然干燥 利用太阳、风、自然冷冻干燥等。在农村和家庭广
为应用。 (2)人工干燥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过滤:是完全除去微生物的成功方法,但它仅 限用于澄清的液体。这种方法适用于果汁、果 酒、啤酒、软饮料以及食品加工用水。 沉淀和离心:不能达到完全除菌,配合其它方 法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多用于饮水处理。 洗涤和整修:是生鲜食品除去表面细菌的好方 法。 加热、干燥、辐照和添加防腐剂等,是杀死食 品中微生物的有效方法,有的也是加工方法。 这些方法并不能达到完全杀菌的目的。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一)利用加热保藏食品的常用方法
煮沸、烘烤、油炸是家庭及食品工业常用的加工 方法,但其不能杀死全部微生物。
此外 ,热包装的杀菌效果与预煮温度及煮沸时间 有关。
加热杀菌常用的方法有煮沸、巴氏消毒法、高压 蒸气灭菌、高温瞬时灭菌法等。使用时根据杀菌的目 的、杀菌的对象选择方法,以既达到杀菌的目的又尽 可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和质地为准。
实验证明,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越大(尤其 是细菌的芽孢),杀菌的时间就要长,或所需 温度要高。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2、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对加热灭菌效果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有很大差异,
各种微生物的温度上限值是不同的。 多数细菌、酵母、霉菌的营养细胞,抗热性
较差的,50~60℃,10min可致死。 腐生嗜热芽孢杆菌的营养细胞可在80 ℃下生
不同种类的干燥食品上的微生物,在 种类和数量上有所不同。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四、利用辐照保藏食品
食品辐照保藏是指用射线辐照食品,借以 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技术。
食品经过辐照可以延迟某些生理过程(如 发芽和成熟)的进展;起到杀虫、杀菌、消毒 等防霉防腐作用,达到延长保藏时间,提高食 品的质量和加工适应性。
长,121 ℃ ,12min可致死。 细菌芽孢和霉菌的孢子抗热力比营养细胞强。 同一菌种不同菌株或不同菌龄,抗热性也有
差异。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3、食品本身的组成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水分含量高的食品,杀菌效率也高。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pH值)接近中性时,
细 菌细胞和芽孢耐热性最高,而食品处在酸性 和碱性都有助于杀菌。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一)利用干燥保藏食品的基本原理
食品通过干燥,大大降低了食品中的水分 活性,食品中营养成分被浓缩,提高了渗透压。 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能利用的水分而受到抑制, 停止了生长繁殖。另外食品本身的酶活性也受 到抑制从而达到较长时间的保藏目的。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二)食品干燥的方法
二、减少和去除食品中的微生物
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完全避免微生物 污染几乎时无法做到的,食品中或多或少的存 在着微生物,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完全除 菌或使微生物减少到安全程度--消灭病原菌 和腐败菌。
除菌的方法很多,如离心、过滤、沉淀、 洗涤、修整、加热、干燥、添加防腐剂、辐照 等。有些方法既是加工过程又是贮藏工艺,但 目的都是减少微生物的数量。
(三)辐照保藏食品的效果
1、粮食防虫 2、蔬菜 3、水果 4、辐照保藏水产品的效果 5、辐照保藏肉类的效果 6、辐照保藏调味料
第十二章微生物与食品保藏
(四)辐照食品的射线剂量的选择及应用
1、低剂量的辐照为10万rad以内。多用抑制 发芽、杀虫和延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