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榆林地方校本教材汇总

合集下载

可爱的榆林四年级下册第5课 荞麦花开教学设计

可爱的榆林四年级下册第5课 荞麦花开教学设计
2.欣赏荞麦花
(1)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你觉得荞麦花漂亮吗?2007年,榆林定边举办了“首届国际荞麦节”。2011年,定边的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请同学们看课本74页的小问题,大智慧,对比这两幅图,找找两种荞麦花有哪些不同。
(3)全班读白居易的《村夜》和王禹偁的《村行》说一说作者通过荞麦花想传递出什么样的感情。
(3)你还知道荞麦有哪些用途?
学生交流(作为牲畜的补充饲料、当柴烧、荞麦皮做枕头、荞麦酒等)
三、从榆林看世界
1.外国人用荞麦做哪些美食?
欣赏图片:法国的荞麦黑面包、日本的荞麦冷面、美国的荞麦冰激凌……
2.你见过的荞麦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
3.课后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本82、83页和家长一起做一做荞麦粉松糕。
板书设计
荞麦花开
荞麦晚托
荞麦 荞麦凉粉
美食 荞麦搅团
荞面煎饼
荞麦圪砣
剁荞面
3.榆林人离不开的荞麦
读荞麦小典故,说一说为什么榆林人喜欢荞麦?
3、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你对荞麦有哪些认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荞麦美食。
二、学习新知
1.榆林美食——荞麦荟萃
(1)荞麦为什么被称为“长寿之物”?
(学生阅读资料)
(2)你知道荞麦的美食有哪些?
(全班交流)
欣赏课本第77页图片。
榆林高新小学《可爱的榆林》备课本
教学
内容
荞麦花
上课时间
设计者
徐晓飞
执教者
四年级下册
课型
新授课




榆林种植荞麦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荞麦的主产区,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较大的红花荞麦集中连片产区。因其产量大、生长期短,一度成为榆林人的生活依靠。本课教材让学生了解荞麦的用途,认识荞麦的营养价值,学习荞麦的美食文化。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荞麦美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四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第一课

四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第一课

搜集榆林的风景图
榆阳区小学地校活页
备注
第一课时
一、 激情导入 榆 榆林地貌独特, 风景奇异, 自古就是诗人们借 景抒情之地。当代大漠画派、长安画派、黄土画派 画家也通过画作来表达他们对榆林的热爱之情。 一 首首诗与一幅幅画记载着这片土地的美丽, 诗中有 画、画中有景,让我们遨游诗画中的榆林。 二、诗中榆林 1、边塞诗:榆林是历史上的九边重镇之一, 曾有无数将士在这里守卫边疆, 写下无数的思乡之 作。 2、边塞诗中的无定河 (1)唐.陈陶《陇西行》 ; (2)唐.陈佑《杂诗》 ; (3)思考: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在 阅读诗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诗中的统万城 (1)唐.许棠 《夏州道中》 (2)质疑:你去过统万城吗?你看到的统万
检查 记录
教学 目标
1、欣赏榆林特殊的地貌和奇特的风景; 2、学习古诗和现代诗歌,感受诗中的榆林之美; 3、欣赏画家笔下的榆林,进一步感受榆林美; 4、欣赏世界各地的名画以及画中的风景。
重点
从诗歌和画中感受榆林的魅力。
难点 教 学 准 备 教师 准备 学生 准备
从诗歌和画中感受榆林的魅力。
制作 PPT 课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榆林的风景图榆阳区小学地校活页教案第1页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榆榆林地貌独特风景奇异自古就是诗人们借景抒情之地
镇川小学地校课时计划
学科 可爱的榆林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二 课时 课题 1.诗画榆林 设计者 曹红
共 2 课时
初备 2014 年 2 月 17 日
榆阳区小学地校活页教案
第 2+ 1 页
城是什么样的?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目中 的统万城,你会用什么词? 4、诗中的扶苏墓 (1)韦庄《绥州作》 ; (2)交流:你知道王昭君和蔡文姬的故事吗? 她们经历与作者现在的境遇有哪些共同点? 5、诗歌中的吴堡 (1)清.薛蕴芝《吴堡县城》 ; (2)欣赏图片,感受吴堡古城的风貌; 6、现代诗歌 张少华《我爱这一片黄土地》 质疑:你喜欢这一首诗中的哪一句话,为什 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五课-冬暖夏凉的神仙洞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五课-冬暖夏凉的神仙洞
冬暖夏凉神仙洞——陕北人就怡然自得地居住在这样的黄土窑洞里。
2、你还想了解“神仙洞”的那些知识?(生提问题师解答)
3、陕北土窑洞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
师指导:勤劳与智慧。
三、课外活动
采访老爷爷、老奶奶,请他们讲一讲家乡的土窑洞,并且做好记录。(展评学生的采访记录)
教学难点
体会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并且激起学生自主了解家乡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
1、师播放陕北土窑洞的图片;
2、生欣赏图片后谈谈自己对土窑洞的了解。
二、着铁农具的出现与普及,黄土窑洞这一深受人们喜爱的地穴式民居,在以陕北为中心地带的西北黄土高原上涌现和普及开来了。陕北人居住黄土窑洞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举凡陕北区域内后来所出现的石窑洞、砖窑洞、接口窑洞以及薄壳式窑洞,其实都是由黄土窑洞转换衍变而来的。黄土窑洞实际上已成为陕北高原上的一种母体窑与祖宗窑。
第五课冬暖夏凉的神仙洞
科目
地方课《可爱的榆林》
年级
四年级
执教者
媒体运用
电子白板




1、了解、认识陕北地区的土窑洞(建筑材料、结构、样式,冬暖夏凉的特点)。
2、通过了解认识土窑洞体会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帮助学生树立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意识并掌握一些简单的途径。
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陕北地区的土窑洞
陕北黄土窑洞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窑洞里睡人的设施是一盘土炕。这土炕在窑洞的右边,又总是紧靠着窗户来展开。在土炕上一般会有两三道走向基本一致的炕洞子,有了这样的一组炕洞子后,这土炕就完全可以在人们需要烧热它的时候将其烧热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了。在那冬天的寒夜里,人们正因为是睡在了这样的火炕上,才能够丝毫不受窗外寒风的干扰,才能够进入甜美的梦乡。一个平平正正的大院落,几孔有门有窗的新窑洞,用手推开木板门,一盘盖好炕板石、镶有炕栏石的土炕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当人们住进了这与山水田土浑然融为一体的黄土窑洞后,自然而然便得到了人间一种恬适美好的享受。在山坡上厚厚的黄上覆盖下,窑洞中出现了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环境;夏天里,窑内的温度比室外低十几度;冬天里,室内的温度又比窑外高十多度。黄土窑就好像天生带一副性能优良的空凋器,总是把室内的环境调配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程度。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住在这样一种窑洞里,外面的噪音被隔绝了,里边的一切条件又那么地如意,怎么能不觉出生活的愉快与美好呢?怎么能不觉得自己所享受的是一种神仙一样的生活呢?

四年级上册可爱地榆林全册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可爱地榆林全册教案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教案第一课多彩课程目标:1、寻找能够代表色彩的物品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的变化和发展。

3、拓展讨论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难点讨论拓展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准备的实景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级有关家乡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风光务图和物产图)2、说说观后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多彩》,一起去了解家乡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齐读二、初步学习了解红色的基本容。

1、学生畅谈对红色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教师简介革命历史。

是革命老区,1923年初,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传播到;1924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央党组织,1934年建立了县级维埃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2万多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过渡:是啊,我们的家乡如此美,我们能生活在这么一片富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具体的认识我们的家乡吧。

三、学习了解黑色的基本容。

1、学生畅谈对黑色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教师简介丰富的矿产资源。

有54%的地哉域含煤,预测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居全世界七大煤田之首,的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的特点,并且发热量高,是理想的环保用煤。

还有黑色的金子——石油,绿色的能源——天然气,石油储量有3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阅读教材进步感受文本。

1、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知识。

2、谈学习收获。

1)、红色A、学生交流。

B、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具体学习感知。

2)、出示有关黑色的资料,学生阅读。

交流汇报。

3)、总结。

四、总结、布置作业。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朱志华本学年度,由我承担六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首先,在这一学期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认真对待这门课程的教学,开学初时,对教材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读,并及时制定了教学进度计划。

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我区的风土人情特点,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

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用本地或身边的地理概况、发展变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操。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迅速崛起。

如何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与课程目标有机结合,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我主要在课前安排学生先自己了解每课的知识,先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了兴趣,然后自己搜集自己所知道的资料,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展示出来。

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学习的积累,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

积累经验的同时也不断反思自己,寻找一些更适合学生,更适合地方教材的教学方法。

把教材中的素材与生活紧密联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体会家乡的美。

不管是什么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还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地方课程自然少不了,比如有一课是《千姿百态的窗棂图案》,讲的就是榆林传统的剪纸艺术,这就需要学生动手来剪,所以我安排学生每人剪几个图案,在课堂上,学生展示出了自己各种各样的剪纸,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在课堂上开始表演。

这一课下来,我觉得学生不仅对剪纸有了了解,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我们本地的传统手艺更加喜欢,相信他们能把这些很好的传承下去。

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第一篇: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神木县第十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贾海军我校的地方课程教材是《可爱的榆林》。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期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的与学生合作完成了本科目的教学任务。

本册地方课程内容丰富。

有榆林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有传统文化教学。

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榆林。

在《可爱的榆林》里,我们会感悟到地方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榆林民歌的的荡气回肠。

在“名人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榆林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榆林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苦难,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榆林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可爱的榆林》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榆林的民族艺术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榆林人的生存。

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现总结如下:一,熟悉教材,自绘地图。

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本地的情况一定要熟悉。

我让学生自绘榆林地图。

二,结合专题教材,专门开设创建文明神木教育课。

广泛向学生宣传并让学生向其他学生宣传,最终目的还是让广大市民将文明践行在日常生活中,让同学们切身感受着身边日益浓厚的创建氛围,将所见所闻落实到行动中去,使创建工作真正能引导学生改变陈规陋习,树立良好风尚。

三,利用兴趣小组进行,开展我爱榆林的知识竞赛。

榆林的风景美丽而独特,古老的镇北台,文化气息很浓的红石峡,风光自然优美的红碱淖,是每个榆林人的骄傲,也是游玩度假的好地方。

我给学生出了结合榆林十二县各自的特色的竞赛题,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兴趣。

总之,学习地方与学校这门课程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要开拓创新,不断摸索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

我们一直在努力。

希望假以时日,能够成功。

第二篇: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安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育等地方性课程。

七年级校本课程可爱的榆林红红火火的榆林生活

七年级校本课程可爱的榆林红红火火的榆林生活
《可爱的榆林》
七年级(下)
第一课:红红火火的榆林生活
授课人:毛军飞
走进榆林:欣赏绚丽多彩的榆林
新鲜艳丽是榆林人的时尚
榆林人家的生活用品也是五颜六色的
பைடு நூலகம்
餐桌上的馍馍
色彩斑斓的榆林秧歌队伍
大家知道为什么榆林人
比较偏爱强烈、艳丽、 鲜明的色彩吗?
请看第2页的拓展阅读.
榆林人对鲜明强烈色彩的偏爱
品 味 榆 林 , 聆 听 榆 林
榆林人的歌声
榆林小调(榆林小曲)
信天游
为什么榆林人爱喝酒?
谢谢大家
再见!
代表迎喜接福的红肚兜兜
你知道与红色有关的 民俗吗?
阅读课本第5页的内容
红火的榆林剪纸
惟妙惟肖的炕围子
感受榆林:丰富 的榆林生活
黄土高原上气势磅礴的腰鼓队伍
形式多样的秧歌
正月十五转九曲
转九曲灯阵图
点燃节日的喜庆的 “火塔塔”
在这里,关于榆林人生活中的一 些民俗特点,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如果有,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 看看谁是榆林民俗小专家!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表第1---2周第一课我家在榆林(2课时)第二课筑巢红碱淖的遗鸥(2课时)第3---4周第三课千姿百态的窗棂图案(2课时)第四课黄土高原上的彩花花(2课时)第5---6周第五课古老的摩崖石刻(2课时)第六课枣乡人家的红枣情(2课时)第8---9周第七课榆林人的唢呐音乐(2课时)第八课定边皮影道情曲(2课时)第10---11周第九课杨家沟的红色记忆(2课时)第十课幸福榆林·广场上的笑脸(2课时)第一课我家在榆林课程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教具准备榆林的形象图片、中国地图、陕西地图、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图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榆林各处的风光图)2、说说这些图片都是哪里?这里曾经给你留下那些深刻的印象?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我家在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及家乡引以自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步学习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

1、学生畅谈对家乡榆林的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概况。

(从地理位置、经济、交通、名胜古迹几方面进行总结。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全市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三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1)

三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1)

神木县第十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材分析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榆林、认识榆林,发现榆林之美。

2.了解陕北人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功能,观察榆林的各种树木,欣赏绥德石刻,收集榆林民间故事和榆林小曲等。

3.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榆林的历史、文化、社会、自然、科技、非物质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4.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5.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6.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我继续代的是三年级1、2班学生的《可爱的榆林》,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聪明可爱,课堂上表现的也很积极,和他们相处我也很开心。

但是探明依赖性强,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差异。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第一章:榆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基本概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榆林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

三、教学难点:榆林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

四、教学准备:课件、地图、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榆林市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榆林市的地理位置。

2. 新课导入:介绍榆林市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3. 图片展示:展示榆林市的风景名胜、特色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美景。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榆林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分享自己的了解和感受。

5. 总结:总结榆林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第二章:榆林历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市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榆林市的历史发展脉络。

三、教学难点:榆林市的历史事件、人物。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榆林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事件。

3. 图片展示:展示榆林市的历史遗迹、人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

4. 故事分享:讲述榆林市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

5. 总结:总结榆林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章:榆林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市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榆林市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

三、教学难点:榆林市的特色文化、民俗活动。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榆林市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3. 图片展示:展示榆林市的特色文化、民俗活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大柳塔第三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地方教学计划
陈金兰
一、教材分析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的要求,我校开设了《可爱的榆林》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确立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现在本册六年级课程内容一共有十课;即:
第一课:淳朴的榆林人
第二课:小北京”与“老北京”的四合院;;
第三课::因地制宜凿窑洞
第四课:日渐缩水的“大漠明珠”;
第五课:府谷二人台,西北的二人转;
第六课:土豆精神
第七课:离不开羊肉的榆林美食;
第八课: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鹰哥;
第九课:从放羊娃到歌王;
第十课:幸福榆林●快乐的节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让学生了解榆林的悠久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习俗,增强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要求
1.要以探究与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以谈、论、讲、做为主。

2.教学以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观考察、
社会调查、尝试探究等,拓展课程范围。

3.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作用,有机的结合班会活动等,提高教学的吸
引力和感染力。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榆林的悠久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的情感。

六、课时安排:。

《可爱的榆林》榆林人离不开的荞麦说课稿

《可爱的榆林》榆林人离不开的荞麦说课稿

2018—2019(下)四年级《榆林人离不开的荞麦》第一课时说课稿义合镇中心小学刘茜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榆林人离不开的荞麦》。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榆林人离不开的荞麦》是地校课程《可爱的榆林》四年级下册的第十课。

地校课程以地方学校为基本,借以文本,辅以课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热爱自己的故乡。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课时目标:1.欣赏图片,认识荞麦。

(重点)2.了解荞麦的多种用途。

(难点)三、说教法、学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完成本课时目标,我主要采用了激趣、直观演示、讨论等方法。

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思考、交流探究、概括总结等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为了完成预设目标,安排了各项活动,希望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猜一猜中导入新课,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2.授新知,主要采用两种方法:A.自主思考完成:欣赏图片,认识荞麦,概括荞麦的特征。

B.小组合作完成:浏览76—78页,小组交流概括出荞麦的各种用途;欣赏图片,巩固所总结内容,加深认识。

3.聆听关于荞麦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热爱荞麦、热爱家乡。

4.小结强化认识,同时为下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过渡。

五、说板书设计通过板书设计及时体现本课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更好掌握理解。

六、说教后反思整堂课课程进行相对较为顺利,各个环节都完整地进行了呈现,学生表现也较为活跃。

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忽略了对小组整体的捆绑式评价、在荞麦用途图片展示时忘了后面的内容等等。

希望各位同仁能够批评指正,督促进步!。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榆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榆林的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

2. 榆林的历史文化:历史悠久,曾是匈奴、鲜卑等民族的活动地区,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

3. 榆林的自然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榆林的基本概况。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榆林。

3. 教师总结学生所分享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补充。

第二章:榆林的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榆林的美丽风光,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榆林的自然风光:黄河大峡谷、沙漠公园、红碱淖等。

2. 榆林的人文景观:白云观、镇北台、李自成行宫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榆林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榆林风光的感受。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或写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榆林风光的喜爱。

第三章:榆林的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传统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榆林的民间艺术:剪纸、泥塑、农民画等。

2. 榆林的传统戏剧:秦腔、皮影戏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榆林的传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榆林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体验榆林传统艺术的魅力。

第四章:榆林的特色美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特色美食,增强对家乡美食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榆林的传统美食:榆林豆腐、定边羊肉、横山羊肉等。

2. 榆林的小吃:油糕、麻花、酸汤水饺等。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榆林的特色美食,引导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特点。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榆林美食的认识和喜好。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品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榆林美食的美味。

可爱的榆林-高珊

可爱的榆林-高珊

2015-2016-1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上册教学计划神木一小六年级 4、5、6 班高珊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六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共有十课:第一课《淳朴的榆林人》,介绍了榆林人的性格特点和涌现出的名人;第二课《“小北京”与“老北京”的四合院》,介绍了四合院的年代和构造;第三课《因地制宜凿窑洞》,介绍窑洞的特点和历史之悠久;第四课《日渐缩水的“大漠明珠”》,介绍了红碱淖的风景、物产和面临的危机;第五课《府谷二人台西北二人转》,介绍了其由来、唱法和使用乐器;第六课《土豆精神》,介绍了马铃薯的特点和作用;第七课《离不开羊肉的榆林美食》,介绍了榆林羊肉没膻味的特点和不同吃法;第八课《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介绍了榆林豆腐的历史、做法和吃法;第九课《从放羊娃到歌王》,介绍了歌星王向荣的坎坷经历;第十课《幸福榆林快乐的节日》,介绍了在不同节日里,家乡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共庆佳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使学生了解榆林、认识榆林,说说榆林人的性格特征。

(二)了解榆林的什锦小杂豆做成大产业(三)了解榆林沙柳的用途,认识其的经济效应与防风固沙功能。

(四)认识大漠碧洲金鸡沙,使学生明白要保护自然资源。

(五)了解波罗古镇的红色记忆。

(六)通过雕刻艺术,清涧石板,二郎山,姜氏庄园了解榆林。

(七)了解榆林发生的新变化,展望未来。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家乡的概念仅限于表面认识,对于他们来说,家乡的历史、文化、特产、以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等等都是了解的少之又少。

然而,地方教材《可爱的榆林》的开设将弥补了孩子们这一缺憾。

那么面对孩子们的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也给教师出了难题,教师只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唤醒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在熟知家乡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要让学生在欣赏家乡民俗以外,更要领会到家乡人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另外,还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我家在榆林
备课人:宗鑫
一.课程目标:
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2.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三. 教具准备
榆林的形象图片、中国地图、陕西地图、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图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榆林各处的风光图)
2、说说这些图片都是哪里?这里曾经给你留下那些深刻的印象?
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我家在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及家乡引以自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步学习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

1、学生畅谈对家乡榆林的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概况。

(从地理位置、经济、交通、名胜古迹几方面进行总结。


三、阅读教材进步感受文本。

1、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知识。

2、谈学习收获。

3、知道了家乡的地理概况,能说说榆林和那些省相邻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总结,布置作业。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回去在家里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父母交流。

3、搜集自己的信息,并找找自己所在的县区有
第二课时我家在榆林
备课人:宗鑫
一、谈话复习引入新课。

1、请小导游简介榆林地貌。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了解榆林的一区十一县。

1、引语:全市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

那你们知道榆林的一区十一县都有哪些呢?
2、在陕西地图上动手找找。

3、交流资料。

说说自己家在哪个区县吗?在课本第3页用小旗子标画出来。

4、拓展学习:你知道你家的地址吗?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到自己的家庭住址?
三、我为家乡自豪谈谈家乡有名的历史古迹。

1、引语:榆林市人杰地灵,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居多,属旅游
宝地。

能说说榆林都有哪些历史古迹吗?
2、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3、多媒体出示图片:无定河湿地、道教圣地白云山、大漠明珠红碱淖、吴堡古城、李自成行宫、统万城遗址、星明楼、
镇北台、白玉山风光、鱼河峁、西峰寺雄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4、说说家乡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美景令你自豪?
学生边述说,边记录完成第9页图表。

附资料参考:
榆林经济、历史、名胜等。

耕地面积64.1万公顷。

加快以山川秀美工程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关键措施。

米粮下川,林草上山,打坝淤地。

2000年全年退耕2万公顷,造林8.4万公顷,绿色长廊2.15万公顷,绿色长城1.21万公顷,飞播造林4万公顷,人工种苗6.7万公顷。

榆林市森林面积108.6万公顷,覆盖率为24.9%。

草地面积1 95.52万公顷万亩天然草地170.32万公顷,“三代”面积72.3万公顷。

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重点抓好羊、果、薯三大主导产业。

榆林市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5000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

石油预测储量5—6亿吨,探明1.9亿吨。

截止目前,国家和地方已投入资金200亿元,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具雏形。

全市有企业7000多户,大中型企业15个,重点为纺织、煤炭、石化、轻工、电力、化工等。

抓住有利时机,以建设特色经济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炭、电力、化工等支柱
产业。

榆林市境内有2条国道(2l0国道、307国道),还有榆府(谷)公路、榆佳(县)公路、榆靖(边)公路等7条省道,北通内蒙,西达宁夏,越过黄河即可到达山西境内。

神延铁路和神骅铁路的建成通车为榆林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
推动作用。

榆(林)靖(边)高速路正在建设之中。

榆林市人杰地灵,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居多,属旅游宝地。

历史上有秦始皇长子扶苏、秦大将蒙恬和汉朝名将李广戍边镇守,大夏王朔赤赤连勃勃兴国建都,杨家将父子杨继业、杨延昭,抗金名将韩世忠,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红石峡是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

名胜古迹还有镇北台、青云寺、易马城、星明楼、沙地植物园、统万城、红
碱淖、二郎山,七星庙、古长城、白云山庙群、李自成行宫、万佛洞。

黄土高原上的彩花花
备课人:宗鑫一.导学目标:
了解榆林剪纸艺术,体会这些美丽的剪纸蕴含着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

三.教学准备:剪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蓝天天高来黄土土厚,全装在咱的衣兜兜,天生下一双巧手手,能抹彩来会描绣。

”这天生的一双巧手,体现在榆林的剪纸艺术中。

2、我们的榆林
(1)、了解窗花图案(出示学生收集的的窗花图案)。

(2)、学生交流。

(3)、小结:窗花包括转花、角花、小窗花。

转花起中心装饰作用。

角花,是三角形的纹样,安排在窗子的四边角上,主要内容是石榴、牡丹等花样,与其他小窗花相结合,使图案完整。

3、了解窗花的象征意义。

(1)让学生说说常见的窗花。

(2)这些窗花有什么意义?
(3)学生交流。

(4)归纳:每逢春节,人们会用一幅幅漂亮的窗花来装饰自己的窗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花草鱼虫、民间传说、劳动的果实、牛车马驹骆驼等家畜、保平安镇宅避邪的狮子老虎等。

(5)每逢婚嫁喜事,人们也会用窗花来装饰洞房:
如:老鼠吃西瓜——破红得子
老鼠吃葡萄——多子多孙
娃娃坐莲花——连生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