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https://img.taocdn.com/s3/m/50d251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5.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平等、公正第一部分: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国家建设和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是三个核心要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围绕自由、平等、公正这三个核心价值观展开论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作用。
第二部分:自由1. 自由的含义和重要性:自由是指人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能够选择、决定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自由是人类追求个性和幸福的前提,也是实现民主社会的基础。
2. 自由的体现与限制:自由的体现在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经济自由等方面,但也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3. 培养自由意识: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并学习以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
第三部分:平等1. 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平等是指人们在权利、机会和待遇上的公平和平等。
平等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融合与发展的动力。
2. 平等的实现与挑战:平等的实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法律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等。
然而,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贫富差距等问题仍然是平等面临的挑战。
3. 培养平等观念: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教育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并提倡尊重多样性。
第四部分:公正1. 公正的含义和重要性:公正是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使每个人获得应有的权利和利益。
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 公正的实现与难题:公正的实现需要法治的支持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然而,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权力滥用等问题是公正实现的巨大挑战。
3. 培养公正意识: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教育他们学会公平评价他人,秉持公正原则,树立诚实守信、公正廉明的道德观念。
三年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第二章(教案)
![三年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第二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6abe1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1.png)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章我们了解了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我们享有的各种自由,但是生活中真的能够无拘无束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天天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天天这几天有些不高兴,他感觉自己在家里和学校都没有了自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12页,看看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故事的名字叫:为什么不可以。
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问题进行回答:
1.谈感受:在自己的生活中,曾有哪些事情,是只想享受自由、却不愿受约束?结果是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2.话启发:学习本节课之后,对你有什么启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核心价值观三年级自由第二章教学设计
课题
自由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核心价值观
年级
三
学习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自由的内涵。
2.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懂得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受到一定的约束。
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自由的内涵。
难点
充分理解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打开书的第12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好奇的心情进入新谁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二)小组讨论汇报:
1.天天为什们不能穿着外面的鞋子进屋呢?
(外面的鞋子会很脏,带进屋里,会影响屋内的卫生。)
2.天天为什们不能先吃饭再洗澡呢?(天天带着动物从外面回来,如果不洗澡就吃饭,很容易病从口入。饭前洗手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班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案
![大班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4f5e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a.png)
大班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案一、活动背景: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就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平衡而起至主导作用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昌盛、民主、文明、人与自然,民主自由、公平、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亲近。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时期,协助、指导他们践行起至恰当的价值观,具备十分关键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并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人与自然、公平的内涵,懂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学之间如何更和谐、平等的相处。
活动形式:班会、小品、朗读、讲诉、探讨等。
准备工作:ppt制作三、班会的.内容:1、什么是价值观(教师讲述):因为人相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相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就是人们在重新认识、评者价人生活动所具备的价值属性时所所持的显然观点和观点。
直观的说道,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观点。
也有人说道,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观点”。
主要整体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理智的人,搞任何关键性事情的同意,基本都就是权衡挑选的结果,在挑选的过程中,什么就是关键的,什么就是不关键的,什么就是无法违背的规则,什么就是可以背弃和违背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边线,形成了价值观。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提问,一定冷场,大家好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
由下面内容点出)3、讲出大家自己普遍认可的价值观(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2)我们喜欢的历史人物:讲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4)我们内心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引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4、由同学、老师演出小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活动设计优质课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活动设计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4dda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6.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活动设计优质课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次班会以“领悟真正的自由、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教育目的,通过演小品、读故事、谈感受、问题讨论、制定公约等一系列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班会目标:(教学背景及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本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规则意识愈加淡薄,更加自由散漫,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引领就显得尤为迫切、尤为必要;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辩证能力,但辩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还有待提高。
九年级学生需要缓解学习压力,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思维和成年人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作为班主任需要走入学生内心,了解他们所想、所需。
此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必要的心理辅导,心理引领,学生能有较为理想的改变;)1. 每一个人只有在社会规则下,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2.领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借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遵守规则,然后才能获得自由,才能享受和谐、团结的社会环境。
4.树立良好的规则、责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教学重点:如何让同学们理解自由的内涵。
教学难点:对教学中各种材料的思考与联想。
班会形式: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辩论的方式相结合的课堂展示形式。
班会准备:小品《我的自由》;诗文朗诵;讨论辩论材料讲义(纸张有留白,为学生自主制定公约做准备);多媒体课件班会流程:一、引入:欣赏歌曲《像梦一样自由》提问:知道这首歌名是什么?——《像梦一样自由》)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和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就提到了“自由”,解读“自由”——保障个性,尊重理性。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向往自由,如果你失去自由,会怎样?——“痛不欲生、欲罢不能”。
师:今天我们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讨论有关自由的话题,引入新课。
二、进行班会活动1:学生表达“向往的自由”(1)教师对同学们向往的自由鼓励评价(2)学生表演小品《我的自由》,引发同学思考并评价(3)列举生活中“妨碍、影响他人的自由”,形成统一认知——要对这样的“自由”加以限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82f62cbcd126fff7050b1e.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由的内涵,理解宪法中的自由权的相关知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教学难点:自由的内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PPT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播放有关自由的视频1、“自由”的内涵(板书)提问:何为自由?你如何理解自由?自由,在古代多指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在,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就是社要在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2、我国宪法中的自由权(板书)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板书)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是在内心和精神的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人格,都可以因为心灵的独立自由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活动设计2024新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活动设计2024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9c4d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0.png)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预案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 包括应急疏散、医疗救
护等方面。
安全教育
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 全教育,强调活动纪律
和注意事项。
现场监管
活动期间安排专人负责 现场监管,确保学生安
全。
紧急处理
如遇突发情况,立即启 动安全预案,迅速采取 相应措施,确保学生安
全。
03 自由活动内容及形式
小组讨论:探讨核心价值观内涵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01
02
03
04
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 校规章制度,确保价值观教育
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师资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和教育教学能力。
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 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形成教育合力。
社会支持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 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04 活动实施过程
引导语及开场白
01
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性,阐述自由作为其中之一的深 刻内涵。
02
强调自由活动设计的目的,即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自 由、理解自由、珍惜自由。
各个环节具体安排
游戏环节
01
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自由,感受自由带来的
快乐和满足。
讨论环节
和教育氛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德育实践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
主题演讲
组织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的理 论素养和表达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五篇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a0c0c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4.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五篇材料)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核心提示自由: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和最高理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是人类价值认识中的共识元素,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接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共同成果和人类社会的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又高度体现了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有机统一。
(一自由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本质规定和理想追求。
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既要高扬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光辉旗帜;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发展阶段的实际,辩证认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反对抽象意义上的“自由”和自由主义。
(二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价值追求。
自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人类共同价值观中最具有魅力的核心价值。
自由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传承,是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人类自由的象征,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三自由具有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和认同基础。
自由对民族而言指国家独立、民族自主,对个人而言指人民翻身解放、个性获得发展。
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广泛认同的现实基础。
(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具有重大意义。
自由:人类的梦想,永恒的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不分出身、种族、文化背景、信仰、贫富、性格、智力水平,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创造幸福、生命尊严的基础和源泉。
作为人无可争议的基本权利和属性,自由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状态,即个人从外界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受他人的奴役、支配,具有自觉、自愿、自主的意志与行为自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在继承资本主义已取得的各种自由的基础上,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由、提高自由,使劳动人民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在劳动中能够自由创新,朝着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dffbf81403d8ce2f0066238d.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教学目的:基本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学重难点:对自由含义的理解,自由的意义及怎样实现自由发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同学们肯定会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在任何时期,人们都在追求自由,可见自由的重要性。
自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不陌生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提到了自由一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互动:同学们来讲一讲,你认为什么是自由?课堂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对,自由不仅是身体行动上的自由,还有思想上的自由,有了自由,我们能做我们想做的事情,科学家因为自由能够发明新事物,艺术家因为自由能够创造艺术作品,作家因为自由能够创作文学作品……因为思想和身体行为的自由,使得人们能生活的更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从古至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追求,梁山伯与祝英台追求爱情与婚姻的自由,留下化蝶双飞的美好故事;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奔走呼号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自由;马丁路德金心中有一个梦想,为实现黑人的人身自由发出呼喊……千千万万的人都在为自由奋斗着,自由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自由不是毫无界限的,法律会保护你的自由,但是如果随心所欲胡作非为,那么法律就会拿走你的自由,因为你的毫无顾忌可能会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不良伤害。
所以,按照核心价值观对自由的定义,享受自由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不是随心所欲。
课堂互动:自由对社会、个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通过同学们对自由意义的讨论,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自由激发社会的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课自由弥足珍贵备课设计模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课自由弥足珍贵备课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d21a173a26925c52cc5bfa8.png)
(1)读材料,家家早“搜身”判决获赔的案例,说明了什么?
(2)读课文了解我国宪法对自由的有关规定
(3)读一读了解法律对自由的作用
2、国家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1)读材料了解深圳市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
(2)读课文了解国家发展对自由发展的作用。
(3)相关链接了解祖国发展对我过教育促进作他用。
西张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备课
课题
第五课自由弥足珍贵
课时
2教学Leabharlann 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词条内涵,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课题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如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的英烈事迹永垂史册,自由值得我们献身。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促进了人们个性的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自由是什么
(4)读一读了解邓小平同志的中国梦
3、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的自由插上翅膀
4、社会创造宽松氛围
(1)《卷珠帘》等号歌曲为什么一炮走红?
(2)我国是怎样营造自由环境的?
三、总结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保护着我们的自由,让我们在广阔的天地间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备注:
(二)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1、自由激发社会的活力
(1)超市与柜台式商店相比优越性在哪里?
(2)自由激发了那些社会活力?
2、自由促进个性的发展
(1)自由对爱迪生的发明创造有什么重要作用?
(2)读一读了解莫言的创作观
(3)相关链接了解教育之路的自由是什么?
(4)读一读了解马云的自由故事
教
学
2025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教学设计
![2025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e5c99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1.png)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教师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
-和谐:讲解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自由:分析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强调自由不是无限制的。
-平等:讲解平等原则在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公正:强调公正司法、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法治:介绍法治国家的概念,强调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爱国: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爱国行为的意义。
-敬业:强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Nhomakorabea八、教学资源
1.教材《社会主义荣辱观》。
2.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互联网等。
3.相关历史事件、时事新闻、电影和纪录片等教学素材。
4.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和作品。
八、教学资源(续)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材料,如宣传册、海报、书籍等。
五、课后作业
1.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计划。
2.收集并整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报道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课后作业(续)
3.设计一个宣传海报或宣传标语,旨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的传播和实践。
4.观看一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或纪录片,撰写观后感,分析电影中如何体现这些价值观。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利用案例教学,分析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afa95e27284b73f24250af.png)
第一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学过程:1、认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教师领读;(2)学生领读;(3)学生自由读;(4)齐读。
2、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背诵——同桌互背——齐背——自由背——齐背。
3、抄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富强,祖国富强;民主,遵循人民主义;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文明,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言语行为都是展现文明的舞台;自由,拒绝一切封建制裁;平等,人人都是一样的,无贵贱之分,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贫贱而嫌弃,人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爱国,这一点最最重要,无论身在哪里,都应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5、小结: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们彼此互相关心着、爱护着。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文明守法、团结互助,但我相信,我们的素质正在逐渐提高,总会有一天,我们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友好,社会会变得更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一直记在我们心里,真正的“中国梦”将得以实现。
教学反思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平等自尊自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有初步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优质课课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之“自由”优质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5f79665ce050877321308.png)
•
年少贪玩的我们需要纪律的约束才能将精力投入到 学习中,为自己的人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活动3:火车应开向何方?
有一个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道,原来的铁轨不用了,新的路轨建好并通车了。 在新修建的路旁,树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有几个学生放学后来 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的警告后,他就跑到了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耍,而其 他三个学生虽然看到那块牌子,但他们不理会,仍旧跑到新修建的轨道上去玩。这个 时候突然一辆火车疾驶而来,速度太快,学生们已经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假定这两 个岔道口中间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既可以沿着新的轨道也可 以沿着原来的旧轨道开。
这个好心好意的人
并不知道,蝴蝶从茧
上的小口挣扎而出, 这是上天的安排,要 通过这一挤压过程将 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 膀,这样它才能在脱 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如果生命中不 经历约束和困难的 洗礼,我们就很难 增长技能。我们不 会象现在那样强健 ,我们将永远不能 飞翔……
启示:
•
蝴蝶正是因为有了茧的约束,才能将体液从身体挤 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讨论:(1)如果你是控 制员,你会把火车调到哪 个方向?是原来的旧轨道 还是新的轨道?为什么? 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2)如果你是下面那三 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 生之一,你希望控制员 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 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 心情。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负责! 规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
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
开。 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 。 但是它的身体很萎缩,
他接着观察, 期待着在某一时刻 ,蝴蝶的翅膀会打 开并伸展起来,足 以支撑它的身体, 成为一只健康美丽 的蝴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自由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自由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a0a3d5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7.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自由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民主、自由、平等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的基本价值观念。
其中,民主、自由和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要求和价值目标。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以民主、自由和平等为主题,培养学生对这些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
第一节:民主的概念和实践1.1 民主的定义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是指人民通过普选的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和自由。
在这一部分可以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述民主的含义,并引用相关的案例或事例来加深学生对民主概念的理解。
1.2 民主的实践介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
同时,可以揭示西方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异同,以及为什么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民主道路。
第二节:自由的概念和实现2.1 自由的定义解释自由的内涵,它既包括个人的思想、言论、信仰自由,也包括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自由。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引用相关文献加深对自由概念的认识。
2.2 自由的实现介绍中国社会主义下的自由观念和实践,包括公民权利和自由、法律保障、科技进步与自由、网络空间的自由等。
同时,可以探讨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强调自由的行使应当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法律法规。
第三节:平等的意义和推进3.1 平等的定义解释平等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平等。
可以举例说明平等的重要性和社会效益。
3.2 平等的推进介绍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念的发展和实践,包括贫富差距的缩小、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
可以引用数据和调查结果来支持平等观念在中国社会的落地实施。
课堂互动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可以设计以下活动:1.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提供的案例,讨论民主、自由、平等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202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
![202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09a6ac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3.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内涵,认识到自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自由的内涵2.自由与法治的关系3.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
2.教学难点:理解自由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由的内涵、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由的意义和价值。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实践活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由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和意义。
(2)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由”。
2.讲解自由的内涵(1)教师讲解自由的定义,强调自由是人民的基本权利。
(2)分析自由与民主、平等、法治的关系。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1)讲解法治对自由的保障作用,强调法治是自由的基石。
(2)分析自由滥用导致的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由是有边界的。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1)讨论如何正确行使自由权利,尊重他人自由。
(2)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自由与法治的平衡。
5.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2)开展“我为自由发声”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6.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思考题:如何正确处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自由相关的书籍、文章,深入了解自由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精选2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精选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6cada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5.png)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 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 诚信意识和友善品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少年,推 动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 荣昌盛做出贡献。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理论教学内容
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策划实践活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划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 、社会调研等。
制定活动方案
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
实施活动并总结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炼经验 教训。
07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 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通过组建学科组、年级组等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实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沟通技巧培训
组织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
搭建交流平台
定期举办教师沙龙、座谈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促 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缓解工作压力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沟 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果性评价方法
测验法
通过定期测验来检验学生 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 及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作品展示法
要求学生提交作品,如研 究报告、设计方案等,来 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 新思维。
三年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第一章(教案)
![三年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第一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14d96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49.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年级《自由》第一章教学设计
佳句欣赏
2、提问:当遇到损害你自由的事情时,你是怎么
处理的?
三、自由是相对的
1、噪音:播放视频,询问视屏中的邻居做的对不对
总结:虽然家是我们的私人空间!但是我们不能都做打扰邻居的事情!
2016年深圳已明确,临近两户以上举证即属噪音扰民。
并将属噪音的类别也做了明文划分。
其中大声使用乐器已对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生活影响应当与执法部门进行管制和处罚!个人一次处罚500元!如果你遇到噪声污染,你可以拨打12369进行投诉哦!
2、自习课能不能讲话
事例:小红在自习课上讲话,被班主任发现了……辩论会:自习课能不能讲话
3、能不能闯红灯
事例:小明骑自行车闯红灯,被警察同志查扣自行车……
讨论:如何劝导小明
播放视频
4、风筝的小故事
展示风筝的故事
5、总结归纳
看看刚刚的事例和故事,请你谈谈对“人生而分享
讨论、观看视
频、辩论等
是非常重要的
为学生遇到侵害
自由权利的事情
时指明处理方法
通过一个个事
例,让学生们发
下自由是相对
的,没有绝对的
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自由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自由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8959cc0c22590102029d9c.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自由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由的内涵。
2理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教学难点:自由的内涵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PPT四教学时间: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有关自由的视频1、“自由”的内涵(板书)提问:何为自由?你如何理解自由?自由,在古代多指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在,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就是社要在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2、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板书)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是在内心和精神的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人格,都可以因为心灵的独立自由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
道法自然。
——老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追求自由平等4、守护自由实现自由(板书)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离的,法治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自由是法治的表现和产物,无法治就无所谓自由。
因此,数千年以来,人类苦苦对自由、民主、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与争取,实质上就是在追求和争取法治。
从一定程度上讲,自由是一种理想,是较为抽象的,而法治却是现实,是具体而生动的。
人类通过艰苦劳动和斗争,甚至是流血牺牲造就的具体现实的法治社会,为人类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自由与幸福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由在法治的怀抱中得以生存。
二、探究与思考1、【案例】金昌市一中风筝节——放飞自由“借一方蔚蓝的天空,是为了在自由的风中寻找目标……” 3 月 30 日,金昌小学足球场上,风筝翩翩,诗乐交响,全校师生在骀荡春风中共享着校园风筝节的文明、和谐与自由。
幼儿园核心价值观一自由教案
![幼儿园核心价值观一自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e9a0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1.png)
幼儿园核心价值观一自由教案活动背景:为积极倡导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我校要求在青少年中开展主题为“学会感恩,创造和谐”的活动。
让学生首先学会感恩父母,有一个和谐家庭走入一个和谐社会,为了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为创造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准备:一年级3班全体同学利用网络、报刊、杂志收集有关资料,在父母的帮助下写一段以“感恩”为话题的小片段,推选主持人及发言代表。
活动过程:时间:2015年3月16日地点:一年级3班参加人:一年级3班全体同学、班主任1、主持人开场白:感恩,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看起来如此简单,但又有多少人能付之于实际行动中呢?爸爸嘘寒问暖,妈妈为你准备美味的饭菜,也许你不认为这是恩情,就因为他们是你的爸爸妈妈,是应该做的,是理所当然的。
可你有没有想过,付出的人也希望你的温暖。
不止一个人说过儿女的痛到父母身上是要加倍的,儿女的喜悦到父母身上也是要加倍的。
儿女的一句问候,一个在父母生日时庆贺的电话,一张小小的自制生日卡片,都能让父母快乐上几天。
2、边亦铭朗读《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文章“不论父母还是别人,为你做一些事情都不是应该的,而是相互的,你不要无动于衷、心安理得,而要感激他们,并可能帮助他们。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的教导之恩,感激朋友的帮助之情,感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感激食物、水和空气,感激我们身上的衣裳,感激孕育这一切的宇宙万物,感激创造这一切的劳动者!3、张鑫给介绍歌曲《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做人之根本。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与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与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e89a26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e.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与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自由与平等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平等的内涵;2. 掌握自由与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3. 培养尊重他人、关爱弱者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平等的含义;2. 自由与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弱者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生动形象地呈现自由与平等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况;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讨论和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平等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由与平等的价值。
五、教学内容与流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自由与平等的运动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提出关于自由与平等的问题。
【展示】1.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归纳出自由与平等的基本含义。
2.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自由与平等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并进行解读分析。
例1:公共交通座位的让座行为,体现了对弱者的关爱和平等对待;例2:言论自由的保障,体现了人民享有平等权利的体系建设。
【讲解】1.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平等的内涵。
自由:指人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平等:指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实践】1.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情景下自由与平等的实践行为。
角色包括:学生、老师、家长、社区服务人员等。
情景设置: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行动、校门口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等。
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演练,增强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和认同。
【总结】1.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自由与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080c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c.p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教案
教学目标: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宣传社会正能量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教学难点:体会自由之所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是因为有自由才有快乐,有快乐才有高品质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过程
1.说到自由,我们都不会陌生,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语。
自由是指人的意识自用、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
2.自由:海阔天空任我驰骋
3.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动画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
三、小结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自由之所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是因为有自由才有快乐,有快乐才有高品质的生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由的内涵,理解宪法中的自由权的相关知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教学难点:自由的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PPT
教学时间: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播放有关自由的视频
1、“自由”的内涵(板书)
提问:何为自由?你如何理解自由?
自由,在古代多指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在,主要是指公民在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就是社要在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2、我国宪法中的自由权(板书)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板书)
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是在内心和精神的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人格,都可以因为心灵的独立自由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
道法自然。
——老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
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顽强追求的目标,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84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争取和平与自由的历史新纪元。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公民自由全面发展(板书)
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和全面发展。
这一本质在当代中国的实现形式,就是每个人从人和物的依附关系或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确立独立人格。
这就内在地要求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才能把人从对各种人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彻底解放。
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民心民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最高层面。
十八大报告清晰明确地提出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重要目标。
随着我国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自由、公平和正义也将进一步得以实现。
我们的国家,正努力为每一个公民创造着选择生活的自由、个人发展的自由、成就梦想的自由。
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专题片《国魂》解说词
6、守护自由实现自由(板书)
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离的,法治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自由是法治的表现和产物,无法治就无所谓自由。
因此,数千年以来,人类苦苦对自由、民主、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与争取,实质上就是在追求和争取法治。
从一定程度上讲,自由是一种理想,是较为抽象的,而法治却是现实,是具体而生动的。
人类通过艰苦劳动和斗争,甚至是流血牺牲造就的具体现实的法治社会,为人类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自由与幸福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由在法治的怀抱中得以生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根本价值目标,具有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和广泛认同的现实基础。
社会主义自由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要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
正在进行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
政治结构,而观念形态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文化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二者的统一又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
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共同构成了社会总体结构。
二、探究与思考
1、【案例】金昌市一中风筝节——放飞自由
“借一方蔚蓝的天空,是为了在自由的风中寻找目标……”3月30日,金昌市一中足球场上,风筝翩翩,诗乐交响,全校师生在骀荡春风中共享着校园风筝节的文明、和谐与自由。
金昌市一中校园风筝节自2003年创办以来,每年春季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四届,是市一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迎春活动。
在各班团支部的组织下,同学们动手制作,动笔描绘,撰文赋诗,共同放飞。
画意蓝天之下,风筝飞翔着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美好愿望。
风筝组合《奥运梦想》的作者之一,高二·五班团支部书记刘芳同学说:“从构想风筝造形,购买材料到动手去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激励我们热爱自由,追求理想,我们喜欢这样的活动。
”
2、探究与思考:国学中的自由
国学中的自由。
中国古代社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秩序井然、礼教森严的,乃至使人们认为,缺乏自由,似乎就是中国社会的传统。
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走进历史,走进国学,探究“自由”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足迹。
3、探究与实践:体验自由
体验自由。
卢梭有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是其天性。
怎样处理好自由与法治、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追求真正的自由,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请你走进生活,体验自由,写出对自由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