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咳论.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肺咳的病因病机 从皮毛而入 外感风寒之邪 肺合皮毛 外 内 伤肺 肺为娇脏 不耐寒热 肺咳
从经脉注入
内伤寒饮食入胃 肺脉起于中焦


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 虽咳为肺之本病,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 得病,他脏病可影响本脏,本脏病可传至他脏,《内 经》作者从整体出发,从动态角度来看待疾病的发展 变化。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 之”,说明咳病并非只见肺脏疾患,它脏有疾累及于 肺,均能导致肺失宣降发为咳嗽。临证诸如脾虚生湿, 湿痰蕴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犯,水寒射 肺;肾阴亏虚,子盗母气;胃寒停饮,饮邪迫肺等。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的著名观点,成 为后世医家论咳的准则。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 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五、咳病的针刺治疗法则 治脏者治其俞 治腑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
三、咳病的证候 1、症状表现
久咳不已,
移于六府 肺咳→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 大肠咳→咳而遗失。 小肠咳→咳而失气。
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 转则两胠下满。 胆咳→咳呕胆汁。
脾咳→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
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胃咳→咳而呕
素问· 咳论
篇解:本篇全面论述了咳病的病因病 机、证候表现、治疗原则等,为《内 经》论咳专篇。

【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 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 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 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 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 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 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 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 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原文】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 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 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 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 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 则长虫出。肝咳不己,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 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 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 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 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 而面浮肿气逆也。
肾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膀胱咳→咳而遗溺
ຫໍສະໝຸດ Baidu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2、证候表现规律 五脏咳以各脏经脉失常,经气逆乱为主。 六腑咳以其气化功能障碍为主。 微则为咳,甚则为泄(六腑咳) 为痛(五 脏咳) 3、分证方法 脏腑分证
4 、传变 由脏及腑,脏腑相合,遍 及三焦。 四、咳与肺胃的关系 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以肺 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