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公九卿的研究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
保为三公。
秦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
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
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例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包括: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
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
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
才算寿终正寝。
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