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
4例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护理
3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护理分析报告肠造口手术是结、直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临时的。
国外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0%~60.0%,国内文献报告为16.3%~53.8%,平均20.8%[1]。
造口本身已使患者生活不便,再加上造口术的并发症,更会增加患者痛苦,其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是肠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指肠造口处肠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
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们治疗护理了3例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0年10月有3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患者。
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6.7岁,均为女性。
其中结肠癌2例,结肠癌伴肠梗阻1例。
3例患者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白蛋白在16.5g/L-24.7g/L。
1.2手术方法:3例患者中,1例行结肠癌根治加乙状结肠造口术,2例行结肠癌根治加回肠造口术。
1.3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情况:病例1,女,71岁,住院号:488762,分离范围5-7点钟位置,1.5cm×1.0cm;病例2,女,45岁,住院号:412885,分离范围6-9点钟位置,1.0cm×1.0cm。
病例1、2均为红色组织。
病例3,女,84岁,住院号:493735,分离范围1-4点钟和7-12点钟位置,其中1-4点钟位置2.0cm×2.0cm,7-12点钟位置2.0cm×1.5cm,75﹪黄色组织,25﹪红色组织。
同时伴有造口旁减张缝合处2.0cm×2.0cm×3.0cm的溃疡,100﹪黄色组织。
3例患者出现时间均在术后4-7天。
2 护理:2.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愈合很快。
在护理中,加强与患者沟通,树立患者治愈的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2肠外营养(PN)护理:(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3例患者术后均采取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
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进展
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进展结肠造口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发达国家,造口患者人口比例占到1‰[1]。
在我国每年新增结肠造口患者约10万,累计造口患者已超过100万,且今后仍有增加趋势[2]。
国外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一60%,国内文献报道16.3%~53.8%[3]。
造口黏膜分离是指造口黏膜与腹壁缝合处皮肤愈合不良,使皮肤与黏膜分离造成的伤口,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内[4]。
临床表现为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5],可导致:造口底盘粘贴困难、粘贴不牢;患者有不安情绪,增加患者痛苦;手术切口与造口较近,增加感染的危险[6];愈合后由于瘢痕收缩会引致造口狭窄[7],轻者需每日扩肛,重者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要再次手术方能解决[8]。
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医患关系,造成满意度下降。
并且国际肿瘤护理会议中历年最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9]。
因此,为更好地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现将结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术后皮肤与黏膜分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 发生原因1.1 造口皮肤黏膜部分或整圈分离主要因为肠造口系膜过紧;肠造口腹壁造口开口太小或因肠梗阻过久引起肠管水肿导致肠壁长期缺氧[10]。
1.2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在张力过高的情况下建立的造口中,常见原因多为局部感染、腹胀、手术前放疗和营养差[11]。
1.3 外科手术会导致血液供应破坏,继发肠系膜张力过大,影响造口周围血供,导致皮肤黏膜分离[12]。
1.4 发生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原因多由于肠造口周围皮下组织过多,导致残留空腔、皮下积液、继发皮下感染;或缝线断裂,使得缝线脱落而致;也因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术后造口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组织坏死,造成皮肤黏膜分离;同时病人的年龄大及营养状态差也影响造口的愈合导致造口皮肤黏膜分离[13]。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 699 ·
圈 的大小 宜大 于肠 造 口 0.5~ 1 cm,为 防止 排 泄 物 渗漏 至分 离创 面 ,在 贴 底 板 前 可 用 防漏 膏沿 造 口边 缘涂 抹一 圈 ,最 后 用 腰 带 固 定 。早 期 创 面 自溶 清 创 时 ,每 2 d更 换 1次底 板 ,皮 肤 黏膜 分 离处 全 部 是红 色 肉芽 组 织 时 ,可 4 d更 换 1次 底 板 ,直 至 创 面 愈 合 。造 El乳头 高 出周 围皮肤 伴造 口皮 肤黏 膜分 离者 选择 康乐 保 LC 2000增 强 型 造 口袋 (1903),因 为 这 类型 号造 口袋 具有 粘性 强 、顺 应性 好 ,可有 效 防粪水 渗漏 ;底板 面积 大 、微 孑L,可 根据 造 口及 分 离 伤 口的 方位 随意 裁剪 ;造 口袋 透 明可 及 时 方 便 观 察 造 口底 板及 分 离部分 伤 口有无 渗漏 。 2.5 及 时扩 肛 皮肤 黏膜 分 离愈 合 过 过 程 中有 1l 例 出现造 口回缩 ,愈合 后 有 9例 出现 造 口狭 窄 伴 回 缩 。必须 及早 扩 肛 。具 体 方 法 :用 食 指 戴 指 套 后 涂 上油 (石 蜡油 、食用 油均 可 )扩肛 ,扩肛 时 注意 动作 轻 柔 ,先在 肛 门 口扩 肛 ,慢 慢 深 入 到 造 口 内 2~ 3 cm。 每次 3~5 min,每 日 1次 。待 进 一 小指 进 入 肛 门轻 松 自如 后 ,慢 慢增 加扩 肛 手指直 径 ,由小 指改 成食 指 或 中 指 。 2.6 饮 食指 导 指导 患者 加强 营养 ,术后 注 意饮 食 卫 生 ,避 免腹 泻 。术 后 早期 进 食 期 间 ,少 量 多餐 ;避 免进 食难 消化 的食 物 ,以免 堵塞造 口 ;有饮 食 限制 的 病人 要 坚持特 殊 指导 ,如糖 尿病 患者 ,选 择糖 尿病 饮 食 ,并 注 意监 测尿 糖变 化 。
个案-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关键词】造口皮肤黏膜护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肠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属于肠造口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1],多发生在术后1-3周[2]。
临床表现为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3],可导致造口袋黏贴困难、黏贴不牢;患者有不安情绪,增加患者痛苦;手术切口与造口较近,增加感染的危险[4];愈合后由于瘢痕收缩会导致造口狭窄[5],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再次手术方能解决[6]。
因此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治疗及护理是否正确有效,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感染、促进其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患者陈某,男,32岁,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
2014年6月17日在全麻下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患者及家属不接受造口,要求保肛。
术后第三天持续高热,腹腔引流浑浊,双侧双套管持续冲洗,B超示盆腔少量积液,6月26日行剖腹探查术见吻合口瘘,行乙状结肠造口术+冲洗引流术,7月13日更换造口袋时发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2护理2.1护理评估2.1.1全身评估:患者食欲差,体重指数19.38,精神萎,情绪焦虑,腹腔感染,持续高热,腹部伤口有少量渗液,造口排便排气,造口内有少量黄色稀便排出;病理报告:(直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侵及外膜外,癌组织侵犯神经,前壁与精囊腺及部分前列腺均有浸润;白蛋白36.1g/L,血红蛋白97g/L,WBC 12.1*10^9/L,C-反应蛋白14.0mg/L。
2.1.2造口评估:正常的肠造口应当是微凸、红色、有光泽的, 肠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对合紧密, 肠造口周围皮肤完整, 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同。
该患者肠造口为圆形, 直径 3cm, 颜色深红、有光泽,略高于皮肤 1cm。
在肠造口 7 点到 12 点方向, 有一2.0× 1.0× 0.6cm的伤口,大于75%的红色肉芽组织,小于25%的黄色坏死组织,周围皮肤完整。
从评估可知, 该患者的肠造口血供正常,肠造口黏膜与皮肤有部分相连, 但由于伤口分离范围广, 有肠造口回缩的危险。
4例结肠造口并发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
4例结肠造口并发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分析和总结了4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
通过制订并实施有效的创面换药和造口护理方案,促进了创面愈合,保证了造口袋的有效粘贴,同时也有助于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康复,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
标签:肠造口术;护理;皮肤黏膜分离回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达40%[1]。
皮肤黏膜分离是常见并发症中的一种,系指肠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2]。
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造口皮肤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
远期常出现造口回缩、狭窄、造口袋粘贴困难进而出现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病人痛苦不堪。
现将我科2013年8月~2014年9月4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41~60岁,其中2例在手术后一周内,发现较早,皮肤黏膜分离范围为造口周围周长的1/4 ~1/2,1例在手术8~10d 内发现,其分离范围小于造口周围周长的1/8,另1例在手术10~16d内发现,肠造口周长约1/4;创面达2cm;有潜行达1cm。
2护理措施2.1肠造口及伤口护理2.1.2材料准备一件式造口袋1只,溃疡粉1支,防漏膏1支,藻酸盐敷料1片,康乐保溃疡贴l张。
2.1.3伤口处理程序现已证实,等渗盐水是最安全的冲洗伤口清洁液[3],因此,伤口冲洗要用等渗盐水。
表浅溃疡的伤口用等渗盐水棉球清洗;分离间隙深的伤口需要充分冲洗、预防感染。
操作技巧:用30ml注射器接头皮针管,把头皮针管的金属针头部分剪去,冲洗液常用等渗盐水。
用无菌纱布擦干创面,观察创面大小及渗出情况。
再用溃疡粉填塞分离处创面。
溃疡粉能吸收少量渗液,促进肉芽生长,填充伤口腔隙,防止塌陷。
将藻酸盐棉片松松填入肠黏膜与皮肤分离的伤口内。
用造口测量尺测量造口大小,根据肠黏膜皮肤分离处的形状,把康乐保溃疡贴修剪出弧形开口,撕去背衬纸,贴在藻酸盐敷料之上层敷料。
1例类风湿合并直肠癌Miles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120・Modem Nurse,March,2021,Vol.28,No.9 1例类风湿合并直肠癌Miles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袁旭君V李关键词: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类风湿;护理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是肠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系指肠造口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⑴。
常见原因有造口局部缺血坏死、造口形成时皮肤开口过大导致造口张力过大、手术缝合的太少;患者对缝线敏感或吸收不好、继发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用类固醇药物致组织愈合不良⑵。
可能带来造口袋粘贴困难,增加患者痛苦,出现渗漏增加感染的危险,伤口愈合后由于瘢痕收缩会引起造口狭窄等问题。
自身免疫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受自身免疫应答反应影响,组织器官遭到损伤,出现功能障碍,进而诱发疾病。
基于血液循环的作用下,小血管基底膜,或者滑液囊中,沉积免疫复合物,补体系统被激活,造成血小板积聚,中性粒细胞被吸引,大量释放血管活性胺类,导致DOI:10.19793/ki.1006-6411.2021.09.049工作单位:225000扬州1.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扬州大学护理学院袁旭君:女,本科,主管护师李萍: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0-01-12局部组织出现炎症性损伤⑶。
我院于2018年11月收治了1例类风湿合并宜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患者术后1周发生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全身支持的前提下,伤口造口治疗师根据伤口评估三角对伤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中国造口护理指南采用新型伤口敷料和造口产品,在治疗不同时段选用了藻酸盐银和藻酸盐以及透明敷贴处理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使用可塑贴环、皮肤保护膜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根据造口外形及周围情况选择了适合的造口袋,预防渗漏。
控制血糖,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一个半月后患者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处逐渐愈合,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一月余,门诊拟“直肠占位”于2018年11月20日收住院。
造口并发症皮肤黏膜分离
造口并发症皮肤黏膜分离-造口护理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使之形成不同程度的伤口。
根据分离的环周范围分为部分分离和完全分离,根据分离的解剖深度分为浅层分离和深层分离。
皮肤黏膜分离属于肠造口术后的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
发生原因1. 造口局部缺血坏死是皮肤黏膜分离的最主要因素。
2. 造口黏膜缝线脱落,或使用吻合器缝合,张力过大而自行脱落等。
3. 造口形成时皮肤开口过大导致造口张力过大。
4. 造口周围脓肿感染较为少见。
5. 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致组织愈合不良等。
好利斯特护理评估1.伤口评估评估分离的范围、大小、深度、渗液量、基底组织情况及有无潜行。
2. 造口评估造口的颜色、大小、高度;有无支架管;造口与切口的相对位置;排泄物的性状:有无造口平齐、凹陷或回缩。
3.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评估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如皮肤形态松弛或紧实,干燥脆弱,皮肤温度等,可综合使用DET等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4. 全身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糖水平、心理精神状况,以及患者的状况等。
好利斯特护理措施1. 局部伤口处理1)部分分离/完全分离且浅层分离:根据创面情况可使用造口护肤粉喷洒局部或选择合适的吸收性敷料,创造湿性愈合环境,外层敷料可选用泡沫敷料或水胶体予以渗液管理。
1)部分分离且深层分离:根据伤口处理的TIME原则,去除创面黄色腐肉和坏死组织,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可以完整取出的吸收性敷料,如藻酸盐敷料充填伤口;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抗菌敷料。
外层敷料可选用泡沫敷料或水胶体予以渗液管理。
2)完全分离且深层分离:向医生汇报或转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 选择合适造口产品及附件产品。
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符合造口特点的造口袋,造口袋需具备保护造口周围皮肤、防止排泄物渗漏的功能,且需要便于患者自我护理,易于操作。
处理创面之后可选用防漏膏、防漏条、防漏贴环、水胶体敷料等保护及封闭伤口环境。
成人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指南解读
患者状态评估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 造口评分表:是对PSCs和造口狭窄、造口脱垂、造口旁疝、造口回缩、造口黏膜与皮 肤分离进行描述,并有相应的护理指导。
PSCs被分为表皮发红伴疼痛、表皮破溃、破溃面积≤底盘50%,破溃面积>底盘50%、 破溃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或组织增生5种表现,分别赋值1分、分数相加为总分。
患者状态评估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 CPS工具:包含皮肤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①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被分为 轻度和重度,分别用“+”“++”来表示。②皮肤发红和皮肤增生严重程度分级。 轻度的皮肤发红(E+)指造口周围皮肤出现面积<1cmx2cm的丘疹样或黄斑样病变, 伴/不伴面积<1cmx1cm的水疱或小破损。 重度的皮肤发红(E++)指造口周围皮肤上红斑面积≥1cmx2cm,皮肤破损的面积 ≥1cmx1cm。 轻度的皮肤增生(P+)指紧靠造口的皮肤上出现2~3mm高的疣状 小结节; 重度的皮肤增生(P++)指紧靠造口的皮肤上出现高5~10mm的小 结节。
患者状态评估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 SCORI工具:对造口观察指数工具改编而来。并添加了对PSCs严重程度的描述、该工 具将造口周围皮肤分为正常和存在PSCs两类。
正常的造口周围皮肤指与正常的腹部皮肤没有区别。 PSCs包括过敏、溃疡、红斑、浸渍/侵蚀和刺激。严重程度被分为从轻度到重度5个级 别。
造口并发症表现及处理
造口黏膜出血: 表现:造口黏膜处,出现血迹,有出血点。 处理:轻度出血用纱布轻轻按压止血,使用皮肤保护粉保护,重度出血及时就医。 造口旁疝: 表现:正常造口周围隆起大包块。 处理: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如提举重物,用力咳嗽等,有腹痛腹胀及时就医。 造口回缩: 表现:造口回缩低于皮肤表面,周围皮肤易受排泄物浸渍。 处理:使用凸面底盘造口袋,用皮肤保护粉保护周围皮肤,使用防漏膏,必要时去医 院就诊。
成人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指南解读护理课件
02
成人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黏膜 与腹壁皮肤的连接分离,是肠造 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分类
根据分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分离 和不完全性分离,根据病因可分 为自发性分离和继发性分离。
发病机制与原因
发病机制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病机制较为 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手术 操作、腹压增加、肠造口底盘粘贴过 紧等。
指南主要内容解读
定义与分类
详细解释了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的定义、分类及各种类型的特点 ,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诊断
标准。
临床表现与诊断
介绍了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临床 表现、诊断方法和步骤,帮助护理 人员准确判断病情。
治疗原则与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了不同的 治疗原则和护理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 指点。
详细描述
介绍了一个早期发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案例,通过及时干预和正确护理,成功避免了病情恶化。强调了早期 发现和及时处理的重要性。
案例二:复杂病例的处理与护理难点解析
总结词
多学科合作、个性化护理
详细描述
介绍了一个复杂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病例的处理过程,涉及多学科合作和个性化护理方案。强调了处 理复杂病例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感染预防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 燥,定期更换造口护理用 品,避免感染产生。
出血处理
若出现出血症状,应立即 采取压迫止血措施,并及 时就医。
皮肤黏膜分离处理
对于皮肤黏膜分离的情况 ,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 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产生 。
05
典型案例分享与分析
案例一:早期发现与成功治疗的经验教训
一例重度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一例重度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标签: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皮肤黏膜分离是其中较常见的并发症,系指肠造口处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常发生于造口手术后早期[1]。
一旦发生,分离处的创面将会影响造口袋底板的粘贴,粪水泄漏污染创面及造口周围皮肤,不仅影响创面愈合,还会导致皮肤损伤,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创伤。
2014年3月6日—3月25日,我院胃肠外科成功护理了一例重度结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81岁,因“感上腹部嘈杂不适并有嗳气反酸,无明显腹痛,后解柏油样便二次,总量约100克”入院,入院后直肠指检,截石位3点位置距肛缘约3cm处可扪及一约直径2.5cm大小的肿块,腹部CT检查示直肠占位病例、直肠局部管壁增厚,结肠镜报告示直肠癌。
2014-02-18在全麻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病理提示:直肠中分化腺癌。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糖尿病病史半年,平时不规则服用降压、降糖药。
术后患者因创伤刺激等因素,血糖控制不佳,且病人较固执,害怕进食过多导致粪便过多,固进食较少。
患者主刀口及会阴部伤口愈合良好,无渗出,3月4日出院。
3月6日即术后第16天,患者前来造口门诊求治,诉造口处渗液不止,造口袋难以粘贴、疼痛,揭开造口底盘,发现造口黏膜與皮肤分离,环绕肠管一周,创面宽1.8cm,深约2cm,50%黄色组织,50%红色组织,中等量渗液,造口周围皮肤正常。
血常规示白蛋白:33 g/L、葡萄糖:14.08 mmol/l。
病人家属已掌握造口袋的更换方法,对造口护理、康复知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知识部分缺乏。
2 护理2.1 控制血糖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予胰岛素注射,请糖尿病专科护士会诊,制订了针对此病人的糖尿病饮食,并给予饮食及相关知识宣教。
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在6.0 mmol/l左右。
2.2 伤口护理采用湿性愈合方法护理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可以减少瘢痕形成,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1例结肠造口缺血坏死皮肤粘膜全程分离的护理体会
1例结肠造口缺血坏死皮肤粘膜全程分离的护理体会【摘要】1例乙状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造口缺血坏死,皮肤粘膜完全分离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针对患者的全身评估 ,局部评估及总体治疗,综合运用造口护理方法,造口附件产品、新型敷料的应用及湿性愈合理论 ,促进肉芽生长,历时24天基本愈合,没有并发造口狭窄、造口凹陷。
【关键词】结肠造口、缺血坏死,皮肤粘膜全程分离、湿性愈合肠造口是指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代替肛门行使排便功能。
术后患者常因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对结肠造口认知不足等原因出现结肠造口护理不当,引发造口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心理伤害和经济负担,使其生活质量急剧下降[1]。
造口缺血坏死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时间发生于术后24~48 h,发生率为2%~7%。
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是肠造口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肠造口处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
因造口局部血供不良,肠系膜张力过大,危及造口周围血供,营养不良、炎症等导致黏膜皮肤分离、感染,术后1周内极易发生[2]。
2023 年 1月成功护理1例,在手术后初期出现造口部位缺血性坏死,同时皮肤与黏膜出现分离的病人。
现报告如下。
1 病情简介患者男,69岁,门诊以“腹痛”收入我科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后急诊,术中探查腹膜反折上8cm触及3.5×3.5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突破浆膜层,侵犯膀胱壁,形成内瘘,分离粘连可见乙状结肠破裂穿孔可见粪便及肠液流出,考虑乙状结肠破裂穿孔,予以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术+膀胱壁修补术。
术后给予胃肠减压,抗炎,抑酸,补液营养治疗。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1.1全身评估患者肠造口术后第3天,禁饮食。
生命体征:T:36.3℃,P:78次 /min,R:19 次 /min,BP:128/73mmhg 伤口有轻微疼痛、敷料干燥,无恶心呕吐。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伤口护理实践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伤口护理实践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伤口护理的相关问题。
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伤口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方式进行伤口护理。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的概率整体更高,感染的概率整体更低。
结论:在实际针对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进行伤口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精细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伤口愈合的概率,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概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护理;实践所谓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主要指的就是腹壁的缝合位置以及造口黏膜之间的皮肤没有实现良好的愈合,进而导致黏膜和皮肤之间处于分离的状态。
这是患者在接受造口术之后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患者在结束造口术的一周之内,非常容易出现此类问题,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在对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进行伤口护理的过程中,高质量的护理不仅能够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概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
文章就具体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精细化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18至82岁,平均年龄(48.6 ± 7.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18至80岁,平均年龄(48.3 ± 6.4)岁。
1.2方法参与研究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伤口护理,护理人员要先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通常情况下,伤口清洁液选择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对患者造口周边位置的皮肤以及皮肤黏膜分离伤口进行清洁。
其次,要对患者的伤口部位进行检查,及时将坏死组织清理干净,患者在每次接受伤口清洗之后,护理人员都需要尽量用镊子将坏死组织刮干净。
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证据总结
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证据总结1. 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总结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最新证据。
肠造口患者由于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容易导致皮肤黏膜分离,这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肠造口患者的皮肤黏膜分离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档首先介绍了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定义、原因和相关症状,以便读者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文详细阐述了预防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方法,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措施。
本文还讨论了如何识别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早期症状,以及在发现分离迹象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最佳实践指南,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1 研究背景肠造口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在患者的腹部创建一个开口,以便于肠道排泄物的引流。
肠造口术后常常伴随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皮肤黏膜分离(Peristomal Skin and Mucosal Separation,简称PMS)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皮肤黏膜分离可能导致伤口疼痛、出血、感染风险增加,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
对于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关于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预防和护理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旨在总结现有的研究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1.2 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一套科学、有效且易于操作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指南。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减少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还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整体治疗成本。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肠造口护理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研究进展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研究进展肠造口手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1],肠造口术虽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0%~60.0%[2],国内文献报道为16.3%~53.8%[3],其中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手术后并发症之一,系指肠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3周内。
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后形成的开放性的伤口可浅可深,通常到达皮下层。
黏膜皮肤分离后粪便收集困难,造口排出的粪便污染伤口,使之成为棘手的难愈性感染伤口。
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在近期发生造口回缩,在远期将有可能造成造口狭窄,严重者如过度狭窄甚至会影响排便,需二次手术才能解决问题,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现将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原因造成皮肤黏膜分离的原因[5]有:(1)张力过大/坏死,如外科手术会导致血供破坏,继发肠系膜张力过大,危及造口周围血供等,均可导致皮肤黏膜分离。
(2)造口缝线脱落,如缝合肠造口黏膜与皮肤的可吸收肠线比较细滑,若打结不牢或者缝线断裂使得缝线脱落也会导致皮肤黏膜分离。
(3)感染,如粪便污染引起的感染和溃疡形成可导致皮肤黏膜分离。
(4)营养不良/炎症性肠病,这类状况有可能导致伤口难愈合,形成黏膜皮肤分离。
(5)造口术前定位不佳,造口在位置差,位置不佳,如位于脐旁左腰线皱褶处,造口周围皮肤凹凸不平,在黏膜造口用品时,过度拉伸皮肤造成缝线张力过大可导致皮肤黏膜分离。
(6)腹压过高,如肥胖、用力咳嗽导致的皮肤黏膜缝线处牵张力增大可导致皮肤黏膜分离。
(7)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如某些病人术后造口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组织坏死,可导致皮肤黏膜分离。
(8)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术前放疗,这些情况均可导致皮肤黏膜缝线处愈合不良,使皮肤与造口黏膜分离并留有开放性的创面。
结肠癌造口回缩伴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
结肠癌造口回缩伴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造口黏膜分离是指造口黏膜与腹壁缝合皮肤愈合不良,使创伤所致的皮肤黏膜分离,是结肠造口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1 w后。
从长期来看,它往往出现造口回缩、狭窄、使口袋和粘贴难以出现,患粪水性皮炎[1]。
现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结肠癌造口回缩伴皮肤黏膜分离患者54例的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4例,36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39~80岁,38例术后1 w内出现,皮肤及黏膜分离范围为造口周长一半,16例为1 w后出现。
分离范围小于1/4造口周长。
2护理措施2.1造口护理2.1.1伤口探查采用时钟法定位,用沾生理盐水的棉签由浅入深轻轻探查分离处潜行伤口的深度。
2.1.2清创皮肤粘膜分离处有脓性分泌物及少量坏死组织,先后給予双氧水清洗,再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然后干棉球拭干。
有坏死组织存在,进行保守的锐器清创。
2.1.3伤口敷料产品的动态选择使用藻酸盐敷料-藻酸盐填充条填塞潜行处,既可以吸收渗液,又可以自溶性清创。
再用护肤粉洒在造口周围皮肤,皮肤皮炎处外用透明贴。
根据分泌物的情况,每2~3 d更换一次。
2.1.4隔离防护使用防漏膏遮盖皮肤黏膜分离处,隔离粪水对分离处组织的污染。
常规使用造口粉和保护膜,加强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
2.1.5造口袋的选择与粘贴造口回缩后易造成排泄物滞积于造口凹陷处,不利于排泄物排出。
也增加了皮肤黏膜分离处浸泡在粪水中的机会,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选用14294型凸面底盘及腰带,采用凸面底板加压于造口周围皮肤,能抬高造口基底部,使黏膜被动抬高,使造口乳头部膨出,有效地处理造口回缩,并保护皮肤不受排泄物的刺激。
准确测量、裁剪造口底盘,底盘圈形状大小宜大于造口0.5~1 mm,注意粘贴前将造口周围皮肤撑平,使得造口黏膜能完全暴露于造口底盘开孔处。
腰带的松紧度要适宜,稍偏紧而不影响腹式呼吸。
2.2心理护理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患者尚未完全适应,容易产生抗拒、悲观、依赖、甚至绝望的心理[2]。
1例白塞氏病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
1例白塞氏病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本文介绍了1例肠型白塞氏病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通过去除坏死组织、运用新型湿性敷料和使用凸面造口底盘并同时使用腰带。
根据渗液情况进行换药和更换底盘,配合心理疏导及营养支持治疗,为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的愈合提供可靠的保证,促进肠造口患者的身心健康。
标签:白塞氏病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该病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病情呈反复发作、缓解交替过程。
白塞氏病以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口腔黏膜溃疡以及眼、生殖器、皮肤病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也可以累及其他器官。
白塞氏病合并肠道溃疡者又称为肠型白塞氏病,为白塞氏病的特殊类型[1]。
肠型白塞氏病以回肠和结肠病变最常发生,特别是在回肠远端和回盲部,少数病变也可累及升结肠,病变主要表现为黏膜溃疡,典型溃疡多位于回盲部。
肠型白塞氏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除非合并严重并发症,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回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很多,高达40%,皮肤黏膜分离是常见并发症中的一种,是指肠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2-3]。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形成了创面,除了给患者带来疼痛的不舒适感觉,还会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者甚至会反复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的溃疡,导致有疤痕形成从而会引起造口狭窄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的护理造口,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显得很重要。
本文主要是介绍1例白塞氏病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后的护理方法和措施,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右下腹痛1年余,再发1个月,于2014年2月27日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入院后予激素、抗感染、补液等支持治疗,肠镜提示:回盲部巨大溃疡:肠白塞?克罗恩病?于2014年3月28日在静吸复合全麻辅助硬膜外麻下行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并列造口术,术后予禁食、抗感染、胃肠外营养、补液等支持治疗。
肠造口粘膜分离的处理
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
皮肤红肿、疼痛
分离处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皮肤 糜烂、溃疡。
影响生活质量
肠造口粘膜分离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影 响生活质量。
02 肠造口粘膜分离的诊断
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是否有腹痛、腹泻、 血便等症状,以及肠造口处是
出现腹痛、腹泻、血便 等症状,肠造口处有异
常分泌物或出血。
实验室检查异常
血液常规检查、粪便常 规检查和生化检查结果
异常。
影像学检查结果
内镜检查发现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发现肠道结构和粘膜异
常。
肠镜检查发现肠粘膜病 变,如粘膜充血、水肿、
糜烂、溃疡等。
鉴别诊断
其他肠道疾病
肠造口粘膜分离需与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相鉴别。
全身性疾病
肠造口粘膜分离可能与其他全身性疾病有关,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需进行鉴别诊断。
03 肠造口粘膜分离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等药 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 和预防感染。
饮食调整
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饮料,增加水分摄入, 保持大便通畅。
局部护理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 燥,定期更换造口袋,避 免过度用力擦拭。
发生原因
01
02
03
04
手术操作不当
手术时肠造口位置选择不当、 缝合过紧等导致粘膜缺血坏死
。
肠造口张力过大
肠蠕动恢复后,造口承受的张 力过大,易引起粘膜缺血坏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造 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
任 爱红 田 洁
肠造 口皮肤 黏膜 分离是造 口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 , 多发生在术后 1 3 。占造 口并发症发生率 的 1%~ 7 ~周 7 2 %。
李 兰兰
郝 爱琳
23 伤 口处理 .
( ) 出较 少的伤 口 : 1 渗 按顺 序清洗皮 肤
黏膜分 离处 伤 口、造 口周 围皮肤 、造 口。清洗皮 肤黏膜 分离处伤 口时使用 3 ~ 8 7 3 %热生理盐水彻底 冲洗干净 ,在
肉芽组织 上外敷 表皮 生长 因子 ,再用 康乐保 藻酸盐 填充
条 填塞 ,填 塞高 度与周 围皮肤 保持 相平 ,再 围绕造 口一 圈均匀涂 抹 防漏 膏 ,在 此基础 上外贴 水胶 体透 明贴 ,透
肤 黏 膜 分 离 并 发 症 ,更 会 加 重 患 者 的 心 理 负 担 。 主 要 表 现 : 1 担 心 分 离 处是 否 会 长 好 。( ) 院 时 间相 合环 境 ,促 进 了 肉芽组 织 的生 长。
防 漏 膏 进 一 步 密 闭透 明贴 、造 口底 盘 与 造 口之 间 的 小 缝
护理学分册,0 2 11) 3- 3 2 0 , f1: 4 5 5 2 5 3付 春华 , 苏静, 张俊红, 护 生基 础护理 实 习现状及 对策 护理管 等
理 , 0 ,(2 :0 3 . 2 88 1 ) - 1 0 3
7 张咏梅 , 江智 霞, 彭景俊 , . 等 军训 式教 学对 本科生职 业态度的 影
渗 出较 多需 随时清理 伤 口,且 造 口底 盘 固定不牢 ,需要
经 常更换 ,会 增加 患者经 济负 担。本组 采用一 次性无 菌 塑料 袋 ,不但 简单 ,而且 经济 实惠。首先 是清 洁 ,应先
作 者单 位 :7 30 陕 两 省汉 中 市中心 医 院肿瘤 外科 20 0
响 护 理 研 究,0 62 ( ) 6 ~ 6 . 20, 2 : 344 0 B 4
5华 皎, 宋厚梅 , 菊芬, . 吴 等 护理本 科生 两种 不 同路 径护理 管理 实
习的 效 果 研 究 .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62 (B :6— 6 解 20 ,02 ) 3 44 4
逝'临 医学2 1年7J l卷第7 『 工 02 Y第 4 期
・
8 91 ・
参 考 文 献
1裴 艳 , 贤 华 李 实 习 护 生 满 意 度 调 查 分 析 . 理 研 护
4 蒋 亚 芬 , 利 梅 , 顺 仙 , . 前 培 训 对 护 生 临床 实 习早 期 的 影 庄 莫 等 岗
明贴 造 口处 根 据 造 口大 小 剪 成 适 宜 的 圆 形 ,尽 量 与 造 口
为 05 25 m。腹 腔镜手术 吻合器吻合 3 、手 _ .~ .e 例 丁吻合 3 2
例。伴糖尿病患者 9 、低 蛋 白血症 患者 I 例 。 例 5
周 同防漏膏 贴合 紧密 ,最 后在水 胶体透 明贴上 粘贴康 乐
隙 ,进一 步防止 粪便 渗漏至 伤 口。可 根据渗 出及创 面污 染情 况 ,造 口护理 1次 /~ d 2)渗 出较 多的伤 口 :因 1 3 。(
担 心经 济 的承受 能力 。( 排 便 方式 改变 导致 自卑 、孤 3)
独 、甚 至绝 望 。这 些负 性情绪 均会 影 响患者 的康 复。 因
此 ,心 理护 理显得尤 为重要 。应告 诉患 者造 口手术 的必 要 性 及重要 性 ,介绍 皮肤 黏膜分 离 的原 因 ,通过 及时有 效 地处 理会很 快愈 合。在造 口护理 过程应该 使用 屏风遮
挡 , 护 患 者 个人 隐 私 , 及 时 给 病 房 通 风 换 气 消 除 异 味 , 保 并
由于皮 肤黏 膜分 离伤 口就在 造 口周 围 ,易 被排 泄物 污染
而 合 并 感染 。作 者 分 析 2 0 0 7年 1 至 2 1 月 0 2年 1月 ,3 5 例 皮肤 黏膜 分离患 者 ,通 过采取 正确 有效 的护理措 施及
以树立 患者 自信 。 22 严密 观察 . 正 常的造 口黏膜应该 是光滑 、红润 、有
究 ,092 ( :4 0 14 2 0 , 6 14  ̄ 4 1 3 )
2 郑 慧 新 . 护 生 临 床 实 习效 果与 实 习环 境 关 系的 调 查 . 外 医学 : 对 国
6葛 琳 , 东霞 临 床 实 习阶 段 护 生满 意度 调 查 分析 护 理教 张
育 0 6 29:8— 8 . 2 0 1 () 1 82 8
肠 造 口手 术 4 8例 ( 中腹 腔镜 手术 吻 合 器 吻 合 0 其 13例 、 5 手工吻合 2 5例 ) 其 中 3 5 , 5例m现造 口黏膜分离 。 3 5例 中男 l , 2 例 ; 4例 女 1 年龄 4 1 , 8 8 岁 中位年龄 6 。 4岁 皮肤 黏膜 分 离范 围为造 口周长 的 1.%~ 0 2 5 5 %,分 离深度
伤 1处理 方法 , : 3 预防后期造 1并发症 , 5 对增强患者 自信心 ,
提高生活质量 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
弹 性 ,触之 易 出血 的,且 与周 围皮肤 对接 良好。如发 现
异 常 应 及 时 与 主 管 医 生 联 系 ,共 同 探 寻 原 因 ,积 极 处 理 。
1 临 床 资 料
2 护 理 方 法
21 心理护理 . 因造 口手术改变 了患者原有 的生活方式 。
保两 件式造 口袋 。水 胶体 透明贴不 但能避 免造 口流 出的 粪 便 污染 皮肤 黏膜分 离处 的伤 口,而且给 伤 口提供 了一
术后早 期患者 尚未适应造 口带来 的变 化 ,多会 出现不 安 、 抑 郁 、焦 躁 、 自卑 、依 赖 等心理 。再加 上 出现 了造 口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