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圆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圆”模型的应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经常涉及动态圆。

常见的动态圆模型有两种,往往都还涉及边界(极值)问题。

模型1如图1,一束带负电的粒子以初速度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若初速度方向相同,大小不同,所有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都在垂直于初速度的直线上,速度增大时,轨道半径随着增大,所有粒子的轨迹组成一组动态的内切圆。

模型2如图2,一束带负电的粒子以初速度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若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则所有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相同,但不同粒子的圆心位置不同,其共同规律是:所有粒子的圆心都在以入射点为圆心,以轨道半径为半径的圆上,从而可以找出动态圆的圆心轨迹。

使用时应注意各圆的绕向。

例1.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速率各不相同的质子从A点沿圆形磁场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

关于质子在该磁场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时间越长的,其轨迹越长
B.运动时间越长的,其射出磁场时的速率越大
C.运动时间越长的,其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大
D.运动时间越长的,其速度方向的偏转角越大
解析:该题考查动态圆的模型1.
质子沿半径方向射入,沿另一半径方向射出,轨迹半径r=,偏转角等于圆心角θ=
2arctan =2arctan ,偏转时间t==·arctan .由此可得偏转时间越长,圆心角越大,运动速率越小,选项C.D正确.
答案:CD
例2.如图甲所示,宽h=2 cm的有界匀强磁场的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现有一群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从平面内的各个方向射入磁场。

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均为5 cm,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右边界:-4 cm<y<4 cm内有粒子射出
B.右边界:y>4 cm和y<-4 cm内有粒子射出
C.左边界:y>8 cm内有粒子射出
D.左边界:0<y<8 cm内有粒子射出
解析:该题考查动态圆的模型2。

作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由几何关系可得:临界点距x轴的间距y==4 cm。

答案:AD
例3.(2010全国I,第26题)如下图,在区域内存在与x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t=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180°范围内。

已知沿y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点离开磁场。

求:
(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及粒子的比荷q/m;
(2)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
(3)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

解析:涉及动态圆的模型2。

(1)粒子沿y轴的正方向进入磁场,从P点经过做OP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为圆心,根据直角三角形有,解得
由于,则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角为120°,周期为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化简得.
(2)仍在磁场中的粒子其圆心角一定大于120°,这样粒子角度最小时从磁场右边界穿出;角度最大时从磁场左边界穿出。

角度最小时从磁场右边界穿出圆心角120°,所经过圆弧的弦与⑴中相等穿出点如图,根据弦与半径、x轴的夹角都是30°,所以此时速度与y轴的正方向的夹角是60°;角度最大时从磁场左边界穿出,半径与y轴的夹角是60°,则此时速度与y轴的正方向的夹角是120°。

所以速度与y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范围是60°到120°。

(3)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的轨迹应该与磁场的右边界相切,在三角形中两个
相等的腰为,而它的高是,半径与y轴的夹角是30°,这种粒子的圆心角是240°。

所用时间为。

所以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离开所用时间为。

有些时候,动态圆问题可以适当结合解析几何,难度陡增。

例4.(2009海南,第16题)如图,ABCD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质量为、电荷量为的电子以大小为的初速度沿纸面垂直于BC变射入正方形区域。

在正方形内适当区域中有匀强磁场。

电子从BC边上的任意点入射,都只能从A点射出磁场。

不计重力,求:
(1)次匀强磁场区域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
(2)此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解析:涉及动态圆的模型2,但要做适当变化,可逆向思考。

(1)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令圆弧AEC是自C点垂直于BC入射的电子在磁场中的运行轨道。

电子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

该力应指向圆弧的圆心,因而磁场的方向应垂直于纸面向外。

圆弧AEC的圆心在CB边或其延长线上。

依题意,圆心在A.C连线的中垂线上,故B 点即为圆心,圆半径为按照牛顿定律有

联立①②两式即得:③
(2)由(1)中决定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可知自点垂直于入射电子在A
点沿DA方向射出,且自BC边上其它点垂直于入射的电子的运动轨道只能在BAEC区域中。

因而,圆弧AEC是所求的最小磁场区域的一个边界。

为了决定该磁场区域的另一边界,我们
来考察射中A点的电子的速度方向与BA的延长线交角为(不妨设)的情形。

该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

图中,圆AP的圆心为O,pq垂直于BC边,由③式知,圆弧AP的半径仍为,在A为原点、DC为x轴,AD为轴的坐标系中,P点的坐标为:
④;⑤
由④⑤消去参数得:⑥
这意味着,在范围内,p点形成以D为圆心、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AFC,
它是电子做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分界线,构成所求磁场区域的另一边界。

因此,所求的最小匀强磁场区域时分别以B和D为圆心、为半径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周AEC和AFC所围成的,其面积为

例5.(2011浙江,高考样卷,第24题)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直角边长为。

在该区域,有一垂直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

一束质量为、电荷量为,速度
范围在之间的带负电粒子从中点垂直直角边射入该磁场区域,在另一直角边放置一块足够大的荧光屏,如图所示。

重力不计,求:
(1)速度至少为多大的带电粒子,能够在荧光屏上留下光斑。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3)磁场区域内,荧光屏上亮点的位置和速度的关系。

(4)荧光屏上光斑的分布区域。

解析:涉及动态圆的模型1。

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可得:,求出:1
在荧光屏处,对应的半径为,粒子速度为:2
故小于的带电粒子不能在荧光屏上留下痕迹。

当半径满足时,粒子运动时间为,当半径满足时,由图可知,
即得:
求出:3
当半径大于时,由图可知:,则可求出:,得:4
如图,根据几何关系可知:5
得:6
由该式可知,这是一条抛物线。

在磁场区域内,为了求出荧光屏最远处亮点坐标。

如图可得:
求出相切位置对应的半径,
对应的最远坐标为:7
对应的速度:
在磁场区域外,最远处的坐标可以参考图示求出。

先求出最大速度对应的半径:
圆心坐标为,圆方程为,直线方程为解出圆与直线的交点:8
过交点的切线方程为:
当时。

求出,最远处的光斑坐标为:9所以,光斑分布区域为:10接下来,例6中的第(2)问也有动态圆出现。

例6.(2011四川卷第25题)如图所示,正方形绝缘光滑水平台面WXYZ边长=1.8m,
距地面h=0.8m。

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CD间距d=0.1m且垂直放置于台面,C板位于边界WX上,D板与边界WZ相交处有一小孔。

电容器外的台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B=1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电荷量q=5×10-13C的微粒静止于W处,在CD间加上恒定电压U=2.5V,板间微粒经电场加速后由D板所开小孔进入磁场(微粒始终不与极板接触),然后由XY边界离开台面。

在微粒离开台面瞬时,静止于X正下方水平地面上A点的滑块获得一水平速度,在微粒落地时恰好与之相遇。

假定微粒在真空中运动,极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滑块视为
质点,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m/s2。

(1)求微粒在极板间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并说明两板的极性;
(2)求由XY边界离开台面的微粒的质量范围;
(3)若微粒质量m o=1×10-13kg,求滑块开始运动时所获得的速度。

解析:
(1)由左手定则及微粒的偏转方向可知,该微粒带正电,即C板为正,D板为负;电场力的大小为①;
(2)涉及动态圆中的模型1.
由题意知两个轨迹边界如图所示,由此边界得

再由向心力公式得

且④
联立②③④式,得该微粒的质量范围:
(3)先将质量m o=1×10-13kg代入③④可得以及,其轨迹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也即是⑤
设微粒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则由运动学公式可知⑥
设滑块滑至与微粒相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将其沿YX以及WX方向分解,各自的分速度记为、,根据运动学公式
沿WX方向有⑦
沿YX方向有⑧
由⑤⑥⑦⑧可得以及
根据勾股定理知⑨
把当做该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滑块初速度为,由运动学公式得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联立⑥⑨⑩⑾得
设其方向与YX沿线夹角为,则
,即得。

说明:对于此题的第(3)问,标准答案采用的是正、余弦定理结合的办法,与本文所用方法不同,但结果一致。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14~18题为单选题;19~21题为多选题)
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牛顿通过研究,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
D、牛顿曾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所指的巨人
答案:B
15、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连接A与
天花板之间的细绳沿竖直方向,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B可能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D.B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大于木块B的重力
答案:B
16、足够长的木板质量为m 1,沿水平地面做匀减速运动.t=0时刻,在木板上无初速放一质量为m 2的物块,物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用v 1和v 2表示木板和物块的速度,下列反映v 1和v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答案:D
试题分析: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圆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时m 受到沿半径向内的最大静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M 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有:
l m Mg mg 2ωμμ=+,由此可知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向心力的分析与计算。

18、如图所示是卫星绕地球运行时变轨前后的两个轨道,A 点是圆形轨道Ⅰ与椭圆轨道Ⅱ的重合点,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则关于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时的速度小于经过
B 时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时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机械能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时的加速度 答案:D
19、如图所示,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物块从A 点由静止
开始下落,加速度为
2
1
g ,下落H 到B 点后与一轻弹簧接触,又下落h 后到达最低点C .在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物块机械能减少
2
)
(h H mg +
B .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
2
)
(h H mg +
C .物块在B 点的速度最大
D .对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能与电势能的增加量之和 答案:BD
20、位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右图所示,ab、
cd分别是正方形两条边中垂线,O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Q分别为cd、
ab上的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的电势关系为φP=φO
B.P、Q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 Q<E P
C.若在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D.若将某一负电荷由P点沿着图中曲线PQ移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AB
21、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以恒定的速率v在光滑平行导轨上向右滑行(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与金属棒构成闭合回路,整个装置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杆中的电流强度与速率v成正比
B.外力对ab杆做功的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
C.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
D.磁场作用于ab杆的安培力与速率v成正比
答案:AD
22、利用图1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 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时,不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抬高以平衡摩擦力.
(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中小车的轮子被锁死,小车只能在长木板上滑动).实验中对小车及车内砝码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实验中记录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通过图象处理数据.甲、乙两同学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小车及砝码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小于 m乙,μ甲大于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1.5V左右,内阻不超过1.5Ω)
B.电流表A1(量程0~2mA,内阻R A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F.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导线若干
利用以上提供的器材,欲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测量方便且测量误差较小,上述滑动变阻器应选用D(填写序号字母).
(2)在图1所示虚线框内补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3)根据合理的设计电路测量数据,电流表A1的示数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记为I2,某同学测出了6组I1、I2的数据,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I1和I2的关系图线.根据描绘出的图
点评:正确选择仪器是电学实验的经常考查的考点;本题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的变形,注意由于没有电压表,本实验中采用改装的方式将表头改装为电压表,再根据原实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24、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3m≤x≤0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
小B=4.0×10﹣4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条形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x轴交于P点;在x>0的区域内有电场强度大小E=4N/C、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条形匀强电场,其宽度d=2m.一质量m=6.4×10﹣27kg、电荷量q=﹣3.2×10-19C的带电粒子从P点以速度v=4×104m/s,沿与x 轴正方向成α=60°角射入磁场,经电场偏转最终通过x轴
上的Q点(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2)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2)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为5m.
25、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半径为R=0.9m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A、D之间放一水平传送带Ⅰ,B、C之间放一水平传送带Ⅱ,传送带Ⅰ以V1=8m/s 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传送带Ⅱ以V2=10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2kg的物块从传送带Ⅰ的右端由静止放上传送带,物块运动第一次到A时恰好能沿半圆轨道滑下.物块与传送带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5,不计物块的大小及传送带与半圆轨道间的间隙,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A、D端之间的距离为L=1.0m.求:
(1)物块与传送带Ⅰ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物块第1次回到D点时的速度;
(3)物块第几次回到D点时的速度达到最大,最大
速度为多大.
代入数据解得:n=4=N
故第4次回到D 点速度达到最大,之后每次都在传送带上匀速
综上分析可知在D 点的最大速度为8m/s
答:(1)物块与传送带Ⅰ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5;
(2)物块第1次回到D 点时的速度是4m/s ;
(3)物块第几次回到D 点时的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8m/s
选做题:[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用能量为15 eV 的光子照到某种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
测得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45 eV ,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________ eV.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有一群处于n =3能级的氢
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
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________种.
答案 (1)2.55 2
(2)(9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光滑水平杆(杆足够长)上,套有一个质
量为m =0.5 kg 的光滑金属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
一个质量为M =1.98 kg 的木块,现有一质量为m 0=20 g 的子弹以v 0=100 m/s 的水平速度
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计空气阻力和子弹与木块作用的时
间,g 取10 m/s 2),求:
①圆环、木块和子弹这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②木块所能达
到的最大高度.
(2)①99 J ②0.01 m
解析①子弹射入木块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 m 0v 0=(m 0+M)v ,v =1m/s (2分) 机械能只在该过程有损失,损失的机械能为
ΔE =20021v m -20)(2
1v M m +=99 J (2分) ②木块(含子弹)在向上摆动过程中,木块(含子弹)和圆环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 (m 0+M)v =(m 0+M +m)v ' v ′=0.8 m/s (2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0)(21v M m +=20)(2
1v m M m '+++(m 0+M)gh (2分) 联立解得h =0.01 m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