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8
三峡的论争

五、投资与还贷
三峡工程施工期23年,全部完建约需23年,第23年 (202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处理,所以, 工程投资旳关键是发电前23年旳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 格计约650亿元。但实际上到2023年,三峡工程旳总投资 将远远超出1993年旳投资目旳,到达2030亿人民币。整个 建设期是23年,假如用一种动态旳数字,每年旳价格都不 同,每年旳物价指数也在变化。2030亿人民币是根据物价 指数、银行利率等数据推算旳成果。这并不是说将来一定 要花2039亿,关键是要看宏观经济形势旳变化。
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心潮澎湃,豪情 激荡,吟诵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其中有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 惊世界殊”,由此拉开了三峡论争旳序幕。
• 主上派:林一山、潘家铮 • 反对派:李锐、孙越崎、胥光义
二、争论旳焦点
1.财力;2.技术;3.移民;4.战争;5.生 态环境;6.历史文化遗产。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动工仪式在三峡坝区举行。 1997年10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正式通航。三峡大坝 所在旳长江主航道同步封航。
11月8日,大江截流,一期工程结束,二135米,高峡平
湖基本形成,新旳平湖青山傍绿水,昔日奔腾咆哮旳长江 变得温柔可爱,静静旳湖面上,舟船穿梭如织。
三个方案 150方案 175方案 180方案 190方案
三峡工程可选择方案
正常蓄水位 投资预算 装机容量
150米
140亿 1200万千瓦
175米 180米
500亿 2800万千瓦
190米
移民量 40万 110万
1992年3月16日,李鹏总理向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 《国务院有关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旳议案》。议案论述 了兴建三峡工程旳必要性和紧迫性,工程建设方案,技术可行 性及经济合理性。
三峡优质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防洪效益
洪水调节与保护
三峡大坝具备强大的洪水调节能 力,能有效保护下游荆江河段的 防洪安全,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防洪预警系统
三峡大坝配备先进的洪水预警系统 ,能及时预测洪水并采取应对措施 ,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灾后恢复
三峡大坝在灾后恢复中发挥关键作 用,通过调节水库水位,协助下游 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三峡工程的社会影响
三峡工程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1 2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 繁荣。
改善基础设施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 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善,提高了当地的基础 设施水平。
数字化管理平台
三峡水电站建立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电站的数字化管理和远程控制。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三峡工程的未来发展
三峡工程的扩建计划
扩建计划
三峡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建 设,但政府正在计划进行 扩建,以进一步提高其发 电和防洪能力。
民进行就业转型,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文化传承
03
三峡工程移民过程中,政府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
让移民在新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文化认同。
三峡工程的文化遗产价值
历史价值
三峡工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项重要工程,见证了中国水利工 程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郦道元《三峡》ppt课件

三峡与旅游文化
三峡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之一,以其 壮丽、神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峡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峡谷、 河流、山峦、湖泊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
遗迹、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
三峡的旅游文化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 美妙之处,也体现在当地的风土人情和 文化传统等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
三峡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
05
《三峡》的现代意义
《三峡》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影响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郦道元的《三峡》详细描述了三峡地区的水文、地理和生 态环境,为现代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参考。
指导水利工程建设
通过对《三峡》的研究,现代水利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 三峡地区的水文特征和自然规律,从而在设计和建设中更 加科学合理。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峡》所体现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引导我3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三峡》作为一部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有助于引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
关注和思考,提高现代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峡》对现代文化传承的作用
丰富文化内涵
《三峡》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 典之作,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为现代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源。
促进水利文化传承
《三峡》作为中国水利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助于传承和弘 扬我国悠久的水利历史文化,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文 化支撑。
《三峡》对现代生态保护的启示
01
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郦道元的《三峡》描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平衡,启示我们在
现代生态保护中要重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02
促进跨文化交流
《三峡》被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 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有助 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互动 作。
《三峡》说课课件

小三峡之旅
巫山小三峡是三峡地区的一个著 名景点,游客可以乘船穿越幽静 的峡谷,欣赏美丽的风景。
历史名城
宜昌夷陵是三峡地区一个历史悠 久的城市,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 文化遗迹。
美味的美食
三峡地区有许多美味的特色食物,如重庆火锅和巫山烤全羊,可以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
三峡工程的建设与意义
1
规模庞大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涉及水电发电、航运、防洪等多个领域。
2
绿色能源
该工程为中国供应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于应对气 候变化。
3
防洪能力
工程还能帮助防止洪水灾害,保护沿江地区的居民和农田。
《三峡》说课课件
这份课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中国的《三峡》。三峡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工程意义而闻名于世。
三峡简介
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三峡是一个自然地理奇观,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 成。三峡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胜地之一。
三峡的自然景观
雄浑壮丽的长江
长江蜿蜒流经三峡,形成了宽阔 的水域和壮观的水流。
悠久的山脉
三峡周围山脉起伏,融合了秀丽 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植被。
奇特的峡谷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化遗产
丰富的历史
三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充满了神秘的传说和古老的文化遗迹。
独特的民俗
三峡地区的居民保持着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峡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 保护绿色环境
三峡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生态修复
《三峡》优秀课件

04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Chapter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 防止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措 施,对于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 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 健康。
智慧化运营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三峡工程的智慧化运营水平 ,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管理与调度。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随着三峡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也日益加大,如 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成为一大挑战。
移民安置与社会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安置,如何解决好移民的生计、教育、 医疗等社会问题,确保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峡》优秀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三峡工程概述 • 三峡工程的科学技术 • 三峡工程的多元文化 •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三峡工程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三峡工程概述
Chapter
三峡工程背景
地理位置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干流的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奉 节县之间,地理条件优越,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枢纽 。
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
三峡水电站运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实现了电站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化,提高了电站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效率。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水电站建设往往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三峡水电站采用了多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如鱼类保护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确保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 一,通过水力发电,为中国的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清洁能源,推 动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5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两种大一统王朝1(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A、道家B、墨家C、兵家D、法家2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3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不包括(C)。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试题集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试题集一、单选题1.1910年在北京行刺摄政王载沣的是哪位同盟会会员?(A )A、汪精卫B、胡汉民C、蒋介石D、廖仲恺2.从蒙元到大清所呈现的征服王朝帝国,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B )重体制的并存。
A、一B、二C、三D、四3.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 )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4.《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作者是(B )A、杜亚泉B、梁漱溟C、胡适D、梁启超5.公认最早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学者是?(D )A、钱穆B、胡适C、傅斯年D、梁启超6.黑河腾冲线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D )A、郭沫若B、竺可桢C、傅斯年D、胡焕庸7.胡适先生说:“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其中最高最艰难的是哪一个方面?(D )A、盲目排外B、拥护固有文化C、全盘西化D、建立民族国家8.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9.“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 )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10.哪一位日本思想家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提出了文明论思想?(D )A、荻生徂徕B、伊藤仁斋C、本居宣长D、福泽谕吉11.清朝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D )为共同的精神纽带。
A、道教B、伊斯兰教C、儒家D、喇嘛教12.清帝在藏人那里的称呼是什么?(C )A、皇帝B、草原盟主大可汗C、文殊活菩萨D、大单于13.清末新政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B )A、教育改革B、制定宪法C、司法改革D、经济改革14.史密斯对于民族与族群的区分,核心在于三点,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D )A、确定的居住区域B、规范的公共文化C、政治上的自觉D、独立的国家主权15.谁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三峡ppt

THANKS
01
三峡是长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和文化 遗产。
02
三峡是中国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峡是中国的生态屏障之一,对于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
03
要意义。
02
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全名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 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
《三峡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长江三峡简介 • 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 三峡的生态环境 • 三峡大坝的社会经济效益 • 三峡大坝的未来发展
01
长江三峡简介
三峡的地理位置
1 2
瞿塘峡
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 短的峡谷。
巫峡
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和湖北省巴东县境内,长46 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04
三峡大坝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刺激投资
三峡大坝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不仅用于工程建设 ,还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建筑、电力、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多元化的增长点。
提供就业机会
三峡大坝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 解了就业压力。
三峡大坝的长期维护与监测
维护
三峡大坝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包括 定期检查、清理、修需要对三峡大坝进行全面的 监测,包括水位、水质、水流、气候和地质等方面的监测。
三峡大坝发电与航运的优化
发电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需要采取措施优化发电计划和调度,例如根据水位变化 和水质情况调整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览: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 5【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两种大一统王朝1【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A、道家B、墨家C、兵家D、法家2【单选题】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3【单选题】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不包括(C)。
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4【判断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
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
√5【判断题】在古代中国,王朝认同是表象,文明认同是内核,王朝认同是有条件的,文明认同是绝对的。
√从黑河腾冲线看农耕与草原民族1【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朝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D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单选题】(D)是中国的一条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际线。
A、黄河B、长江C、秦岭D、黑河腾冲线3【单选题】黑河腾冲线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DA、郭沫若B、竺可桢C、傅斯年D、胡焕庸4【判断题】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之中。
√5【判断题】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渔业民族完成的。
×一个王朝,多元治理1【单选题】清朝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D)为共同的精神纽带。
A、道教B、伊斯兰教C、儒家D、喇嘛教2【单选题】从蒙元到大清所呈现的征服王朝帝国,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B)重体制的并存。
A、一B、二C、三D、四3【单选题】清帝在藏人那里的称呼是什么?CA、皇帝B、草原盟主大可汗C、文殊活菩萨D、大单于4【判断题】理藩院是清政府针对汉人的治理而设置的。
×5【判断题】无论是汉人士大夫、蒙古大公、还是西藏活佛、西南土司,虽然宗教、文化和典章制度千差万别,但他们都认同同一个满清君主。
√族群、民族与国族1【单选题】史密斯对于民族与族群的区分,核心在于三点,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DA、确定的居住区域B、规范的公共文化C、政治上的自觉D、独立的国家主权2【单选题】在晚清时,“民族”这个词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AA、日本B、英国C、美国D、德国3【单选题】下面哪一个国家不是单一民族国家?DA、日本B、法国C、韩国D、中国4【判断题】族群、民族与国族是不同的概念,在历史实践当中三者有着严格的不可跨越的界限,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5【判断题】许多民族都是从族群发展而来,但并非每一个族群都会上升为民族。
√汉民族不等于中华民族1【单选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DA、汉代B、宋代C、元代D、近代2【单选题】(C)在1939年的《边疆周刊》上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A、费孝通B、傅斯年C、顾颉刚D、翦伯赞3【单选题】《想象的共同体》一书的作者是(A)。
A、安德森B、霍布斯鲍姆C、盖尔纳D、史密斯4【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具有实体性的民族,有中原文化的代表汉族,也有作为蛮夷存在的其他民族,但各民族之间并未整合成一个哪怕是自在意义上的国族---中华民族。
√5【判断题】近代欧洲的民族观念是多个民族一个国家。
×中华民族的想象与构建1【单选题】在晚清的哪一份文本里,提出了“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的观点?AA、《劝学篇》B、《大同书》C、《仁学》D、《新民说》2【单选题】公认最早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学者是?DA、钱穆B、胡适C、傅斯年D、梁启超3【单选题】下面哪一位不属于晚清革命派的阵营?AA、梁启超B、孙中山C、章太炎D、汪精卫4【判断题】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的诞生,首先需要绝对的“他者”的出现。
√5【判断题】1911年辛亥革命的结局,意味着革命派的建国方案和建族方案的完全胜利。
×夷夏之辨向种族论的蜕变1【单选题】最早把西方的种族论介绍到中国的是(A)。
A、严复B、胡适C、王夫之D、鲁迅2【单选题】晚清影响最大的新思潮是严复引进的(C)。
A、马克思主义B、无政府主义C、社会达尔文主义D、民族主义3【单选题】“五族共和”中的五族不包括下列哪一族?DA、满族B、回族C、藏族D、维吾尔族4【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天下主义从属于夷夏之辨。
×5【判断题】从夷夏之辨蜕变而来的族群民族主义有保守的、激进的两种不同的类型。
激进的民族主义表现为晚清革命党人的反满意识。
√文明论:逆向的天下主义1【单选题】甄克思的《社会通诠》里提出了人类社会演化的三个阶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三阶段?DA、蛮夷社会B、宗法社会C、国家社会D、文明社会2【单选题】哪一位日本思想家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提出了文明论思想?DA、荻生徂徕B、伊藤仁斋C、本居宣长D、福泽谕吉3【多选题】公羊三世说中的“三世”包括下列哪几项?BCDA、蛮夷世B、据乱世C、升平世D、太平世4【判断题】古已有之论,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文明论,它为传统的天下主义转型为近代文明论搭建了过渡的桥梁。
√5【判断题】种族论与文明并非绝对的对立,它们都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
√重建符合世界文明的中国主体1【单选题】所谓温和的民族主义,就是类似德国赫尔德式的(B)民族主义。
A、军事B、文化C、经济D、生态2【单选题】《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作者是(B)A、杜亚泉B、梁漱溟C、胡适D、梁启超3【单选题】胡适先生说:“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其中最高最艰难的是哪一个方面?DA、盲目排外B、拥护固有文化C、全盘西化D、建立民族国家4【判断题】在种族论与文明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两个极端之间,出现了两种温和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与新天下主义。
√5【判断题】新天下主义追求的是“我们的”文化,而文化民族主义拥抱的“好的”文明。
×一场由新政所诱发的革命1【单选题】1910年在北京行刺摄政王载沣的是哪位同盟会会员?AA、汪精卫B、胡汉民C、蒋介石D、廖仲恺2【单选题】清末新政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BA、教育改革B、制定宪法C、司法改革D、经济改革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晚清新政所造就的新的政治力量?DA、激进的革命派B、士大夫经营C、北洋实力派D、皇族人员4【判断题】辛亥革命爆发时,恰好处于同盟会主导的革命运动的低潮期。
√5【判断题】清末新政是一场触及到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
×立宪派、革命派与袁世凯1【单选题】下面哪一人不属于晚清的封疆大吏?DA、李鸿章B、张之洞C、左宗棠D、康有为2【单选题】同盟会的前身不包括(C)。
A、光复会B、华兴会C、保皇会D、兴中会3【单选题】晚清立宪派的领袖是?AA、张謇B、袁世凯C、蔡元培D、熊希龄4【判断题】学者周锡瑞在《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有利于底层社会的革命。
×5【判断题】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初期的时候利用了会党的力量。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国家采取的不是虚君共和制?DA、英国B、二战后的)日本C、泰国D、梵蒂冈2【单选题】近代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出现在哪个国家?BA、日本B、中国C、越南D、韩国3【单选题】清朝末年,取得科举状元,后来又辞官回乡创办实业的著名士绅是(B)A、袁世凯B、张謇C、辜鸿铭D、蔡元培4【判断题】清末四川保路运动中之所以会引发,是因为地方士绅侵犯了底层民众的利益。
×5【判断题】清末资政院提出的《十九条信约》所提供的是一个虚君共和的方案。
√从美式革命转向法式革命1【单选题】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A)。
A、人民B、天C、宗教D、军队2【单选题】晚清民国年间,《天坛宪法草案》的发布,是哪个时期的事?CA、晚清B、辛亥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单选题】1912年,孙中山批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一法案是在哪里制定并获得通过的?BA、广州B、南京C、武汉D、重庆4【判断题】辛亥革命从美国式革命开始,革命成功之后又转向了法国革命。
√5【判断题】法制(rule by law)和法治(rule of law)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争夺国家最高权力1【单选题】民国初年,孙中山、袁世凯都做过临时大总统。
后来成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的是谁?BA、唐绍仪B、袁世凯C、段祺瑞D、黎元洪2【单选题】民国初年,被袁世凯刺杀的国民党议员是(C)。
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蔡元培3【单选题】1916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那么中华帝国的皇帝是(D)A、黎元洪B、溥仪C、张勋D、袁世凯4【判断题】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本着实业救国的宗旨着手修建铁路。
√5【判断题】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并打败袁世凯,取得了胜利。
×民初立宪为何失败1【单选题】1916年,洪宪帝制流产,中华帝国重新改为中华民国。
这一年是民国哪一年?AA、民国五年B、民国六年C、民国七年D、民国八年2【单选题】北洋军阀首领之一段祺瑞是安徽人,那么他属于哪一派军阀势力?BA、奉系B、皖系C、桂系D、晋系3【单选题】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不包括(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