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8
三峡的论争
![三峡的论争](https://img.taocdn.com/s3/m/90ac0c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6.png)
五、投资与还贷
三峡工程施工期23年,全部完建约需23年,第23年 (2023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处理,所以, 工程投资旳关键是发电前23年旳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 格计约650亿元。但实际上到2023年,三峡工程旳总投资 将远远超出1993年旳投资目旳,到达2030亿人民币。整个 建设期是23年,假如用一种动态旳数字,每年旳价格都不 同,每年旳物价指数也在变化。2030亿人民币是根据物价 指数、银行利率等数据推算旳成果。这并不是说将来一定 要花2039亿,关键是要看宏观经济形势旳变化。
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心潮澎湃,豪情 激荡,吟诵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其中有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 惊世界殊”,由此拉开了三峡论争旳序幕。
• 主上派:林一山、潘家铮 • 反对派:李锐、孙越崎、胥光义
二、争论旳焦点
1.财力;2.技术;3.移民;4.战争;5.生 态环境;6.历史文化遗产。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动工仪式在三峡坝区举行。 1997年10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正式通航。三峡大坝 所在旳长江主航道同步封航。
11月8日,大江截流,一期工程结束,二135米,高峡平
湖基本形成,新旳平湖青山傍绿水,昔日奔腾咆哮旳长江 变得温柔可爱,静静旳湖面上,舟船穿梭如织。
三个方案 150方案 175方案 180方案 190方案
三峡工程可选择方案
正常蓄水位 投资预算 装机容量
150米
140亿 1200万千瓦
175米 180米
500亿 2800万千瓦
190米
移民量 40万 110万
1992年3月16日,李鹏总理向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 《国务院有关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旳议案》。议案论述 了兴建三峡工程旳必要性和紧迫性,工程建设方案,技术可行 性及经济合理性。
三峡优质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三峡优质课件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8d52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a.png)
防洪效益
洪水调节与保护
三峡大坝具备强大的洪水调节能 力,能有效保护下游荆江河段的 防洪安全,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防洪预警系统
三峡大坝配备先进的洪水预警系统 ,能及时预测洪水并采取应对措施 ,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灾后恢复
三峡大坝在灾后恢复中发挥关键作 用,通过调节水库水位,协助下游 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三峡工程的社会影响
三峡工程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1 2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 繁荣。
改善基础设施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 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善,提高了当地的基础 设施水平。
数字化管理平台
三峡水电站建立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电站的数字化管理和远程控制。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三峡工程的未来发展
三峡工程的扩建计划
扩建计划
三峡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建 设,但政府正在计划进行 扩建,以进一步提高其发 电和防洪能力。
民进行就业转型,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文化传承
03
三峡工程移民过程中,政府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
让移民在新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文化认同。
三峡工程的文化遗产价值
历史价值
三峡工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项重要工程,见证了中国水利工 程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郦道元《三峡》ppt课件
![郦道元《三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eb67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0.png)
三峡与旅游文化
三峡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之一,以其 壮丽、神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峡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峡谷、 河流、山峦、湖泊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
遗迹、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
三峡的旅游文化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 美妙之处,也体现在当地的风土人情和 文化传统等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
三峡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
05
《三峡》的现代意义
《三峡》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影响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郦道元的《三峡》详细描述了三峡地区的水文、地理和生 态环境,为现代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参考。
指导水利工程建设
通过对《三峡》的研究,现代水利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 三峡地区的水文特征和自然规律,从而在设计和建设中更 加科学合理。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峡》所体现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引导我3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三峡》作为一部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有助于引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
关注和思考,提高现代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峡》对现代文化传承的作用
丰富文化内涵
《三峡》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 典之作,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为现代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源。
促进水利文化传承
《三峡》作为中国水利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助于传承和弘 扬我国悠久的水利历史文化,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文 化支撑。
《三峡》对现代生态保护的启示
01
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郦道元的《三峡》描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平衡,启示我们在
现代生态保护中要重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02
促进跨文化交流
《三峡》被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 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有助 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互动 作。
《三峡》说课课件
![《三峡》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d596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c.png)
小三峡之旅
巫山小三峡是三峡地区的一个著 名景点,游客可以乘船穿越幽静 的峡谷,欣赏美丽的风景。
历史名城
宜昌夷陵是三峡地区一个历史悠 久的城市,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 文化遗迹。
美味的美食
三峡地区有许多美味的特色食物,如重庆火锅和巫山烤全羊,可以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
三峡工程的建设与意义
1
规模庞大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涉及水电发电、航运、防洪等多个领域。
2
绿色能源
该工程为中国供应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于应对气 候变化。
3
防洪能力
工程还能帮助防止洪水灾害,保护沿江地区的居民和农田。
《三峡》说课课件
这份课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中国的《三峡》。三峡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工程意义而闻名于世。
三峡简介
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三峡是一个自然地理奇观,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 成。三峡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胜地之一。
三峡的自然景观
雄浑壮丽的长江
长江蜿蜒流经三峡,形成了宽阔 的水域和壮观的水流。
悠久的山脉
三峡周围山脉起伏,融合了秀丽 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植被。
奇特的峡谷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化遗产
丰富的历史
三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充满了神秘的传说和古老的文化遗迹。
独特的民俗
三峡地区的居民保持着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峡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 保护绿色环境
三峡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生态修复
《三峡》优秀课件
![《三峡》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2c0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0.png)
04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Chapter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 防止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措 施,对于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 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 健康。
智慧化运营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三峡工程的智慧化运营水平 ,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管理与调度。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随着三峡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也日益加大,如 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成为一大挑战。
移民安置与社会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安置,如何解决好移民的生计、教育、 医疗等社会问题,确保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峡》优秀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三峡工程概述 • 三峡工程的科学技术 • 三峡工程的多元文化 •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三峡工程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三峡工程概述
Chapter
三峡工程背景
地理位置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干流的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奉 节县之间,地理条件优越,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枢纽 。
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
三峡水电站运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实现了电站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化,提高了电站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效率。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水电站建设往往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三峡水电站采用了多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如鱼类保护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确保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 一,通过水力发电,为中国的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清洁能源,推 动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9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9](https://img.taocdn.com/s3/m/66f1227bf01dc281e53af056.png)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5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两种大一统王朝1(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A、道家B、墨家C、兵家D、法家2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3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不包括(C)。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试题集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956f8c97c1cfad6195fa7f8.png)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试题集一、单选题1.1910年在北京行刺摄政王载沣的是哪位同盟会会员?(A )A、汪精卫B、胡汉民C、蒋介石D、廖仲恺2.从蒙元到大清所呈现的征服王朝帝国,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B )重体制的并存。
A、一B、二C、三D、四3.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 )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4.《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作者是(B )A、杜亚泉B、梁漱溟C、胡适D、梁启超5.公认最早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学者是?(D )A、钱穆B、胡适C、傅斯年D、梁启超6.黑河腾冲线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D )A、郭沫若B、竺可桢C、傅斯年D、胡焕庸7.胡适先生说:“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其中最高最艰难的是哪一个方面?(D )A、盲目排外B、拥护固有文化C、全盘西化D、建立民族国家8.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9.“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 )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10.哪一位日本思想家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提出了文明论思想?(D )A、荻生徂徕B、伊藤仁斋C、本居宣长D、福泽谕吉11.清朝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D )为共同的精神纽带。
A、道教B、伊斯兰教C、儒家D、喇嘛教12.清帝在藏人那里的称呼是什么?(C )A、皇帝B、草原盟主大可汗C、文殊活菩萨D、大单于13.清末新政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B )A、教育改革B、制定宪法C、司法改革D、经济改革14.史密斯对于民族与族群的区分,核心在于三点,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D )A、确定的居住区域B、规范的公共文化C、政治上的自觉D、独立的国家主权15.谁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三峡ppt
![三峡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e549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9.png)
THANKS
01
三峡是长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和文化 遗产。
02
三峡是中国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峡是中国的生态屏障之一,对于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
03
要意义。
02
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全名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 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
《三峡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长江三峡简介 • 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 三峡的生态环境 • 三峡大坝的社会经济效益 • 三峡大坝的未来发展
01
长江三峡简介
三峡的地理位置
1 2
瞿塘峡
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 短的峡谷。
巫峡
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和湖北省巴东县境内,长46 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04
三峡大坝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刺激投资
三峡大坝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不仅用于工程建设 ,还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建筑、电力、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多元化的增长点。
提供就业机会
三峡大坝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 解了就业压力。
三峡大坝的长期维护与监测
维护
三峡大坝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包括 定期检查、清理、修需要对三峡大坝进行全面的 监测,包括水位、水质、水流、气候和地质等方面的监测。
三峡大坝发电与航运的优化
发电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需要采取措施优化发电计划和调度,例如根据水位变化 和水质情况调整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三峡》课文课件
![《三峡》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63d0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d.png)
CATALOGUE目录•三峡概述•课文内容解读•三峡的自然景观•三峡的人文景观•三峡工程的影响和意义•课件互动环节地理位置三峡位于长江上游,跨越重庆和湖北两省市,地理坐标大致介于北纬29°至31°,东经109°至111°之间。
地理环境三峡地区地势陡峭,河流深切,两岸山峰耸立,峡谷地貌典型。
同时,该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
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质历史文化历史三峡的形成历史三峡的工程建设工程背景01工程内容02工程影响03课文背景介绍三峡工程的历史和现状三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三峡地理位置03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课文主题思想01歌颂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02强调科技创新和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开篇段落简要概括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现状,引出下文。
重点介绍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阐述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详细介绍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大坝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彰显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阐述三峡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成效,如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结全文,回顾三峡工程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呼吁人们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课文重要段落分析工程成就段落生态环保段落结尾段落科技创新段落雄伟壮丽的峡谷风光030201独特的地质地貌特点地质年代久远三峡地区断裂构造发育显著,形成了许多深切的峡谷和陡峭的山坡。
断裂构造显著多种岩石类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珍稀濒危物种丰富生物资源利用价值高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是历史上蜀汉与东吴争夺荆州时的重要战场,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
巫山文化遗址位于三峡库区的巫山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证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 峡 百 年 论 争
![三 峡 百 年 论 争](https://img.taocdn.com/s3/m/efb53a2f4b73f242336c5fca.png)
1949年
新中国成立,三峡工程被重新提上 议事日程。三峡工程的大力倡导者林一山在 多篇回忆文章中提到,1953年毛泽东乘“长 江”舰视察长江,在听了林一山对长江的基 本情况、洪灾成因以及除害兴利的种种设想 汇报后,毛泽东提出,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 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 峡工程怎么样?1954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 特大洪水推动了三峡工程的论证过程。从 1955年到1960年,中苏专家联手在三峡进行 了大规模的勘察设计工作,并提出随时随地 高蓄水位200米、220米、235米3种方案,长 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倾向于235米高程方案。关 于三峡工程可行性问题的争论随即展开。
1958年
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三峡问题第一次被提到正式会议上 讨论。毛泽东提议把林一山和李锐两人找 来当面各抒己见。但林一山和李锐第一次 面对面的论战,反而使毛泽东一时难下决 断。南宁会议后,毛泽东对三峡问题作了 个搁置争议的裁决:积极准
备,充分可靠。在此背景下, 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用原来 准备修建三峡的力量启动了葛洲坝工程。
葛洲坝水利工程
上世纪80年代初
三峡工程再度提上日程。 李锐再次上书。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则从技 术层面提出不同意见,他的一个重要论点是: 长江河床的造床是砾卵石,不是泥沙,修建 大坝后砾卵石难以排出,将堵塞河道,天长 日久,后果不堪设想。黄万里的一个有力论 据就是黄河三门峡工程。1957年黄河三门峡 工程论证,黄万里是当时惟一一个持反对意 见的专家,他的理由和20年后反对三峡工程 时相同。他做出了三门峡必将淤塞的预言, 两年后,三门峡严重被迫改建。近40年后, 黄万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对三峡工程预 言:“不出10年,重庆港就会堵塞。为了上 游航运,只有炸掉大坝。但两边是高峡,炸 掉的东西从哪儿走?只有运到平坦的地方去 扔,这花费就太大了。”
2018年崔历史三峡历史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
![2018年崔历史三峡历史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ddd742f580eb6294dd886cee.png)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王者无外,天下一家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A、二B、三C、四D、五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以夏变夷,化夷为夏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已完成成绩:50.0分1【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共同体。
A、政治-文明D、政治-道德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辽B、西夏C、金D、匈奴我的答案:ABCD得分:0.0分4【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我的答案:√得分:0.0分两种大一统王朝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三峡》PPT课件(完整版)
![《三峡》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b245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2.png)
课文细读品味
2.第3段是如何体现动静结合的?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绿潭 倒影
怪柏
素湍 回清 悬泉 瀑布
静景 ↓
结合 ↑
动景
色彩鲜明 相映成趣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突出
作用:使行文 生动活泼,妙趣横 生,情景交融,引 起读者共鸣。
课文细读品味
1.请分析文章第2-4段的描写顺序。
第2-4段,先写夏景,再合写春冬之景,最后写秋景。 写夏景是承前文写山之雄伟,突出夏水之雄壮峻急。春冬 两季水势相似,优美雅致,故合写。而秋天则是一派肃杀 的景象,传达出感伤情绪,与春冬之沉静、有趣形成对比。 描写顺序即:江水由盛到枯。
课文全篇探究
1.[难点]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①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为山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山:连绵不断、高大险峻
三
雄奇险拔
峡
夏:水流湍急
清幽秀丽
四季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猿鸣凄凉
10. 三峡
第 二 课 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1段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生
用
2. 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3. 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
文言知识积累
文
言
省略句
句 式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
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优质ppt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三峡 优质ppt课件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da4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6.png)
改善能源供应
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我国的水电能 源供应能力,优化了能源结构,缓解 了能源短缺的问题。
对社会的影响
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 民安置问题,需要政府和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文化遗产保护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 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 护,避免工程建设对历史 文化造成破坏。
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三峡 优质ppt课件
目录
• 三峡简介 • 三峡工程的建设 • 三峡工程的影响 • 三峡工程的未来发展 • 三峡工程的综合评价
01 三峡简介
三峡地理位置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西起重 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 昌市南津关,全长约200公里。
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 成,横跨重庆和湖北两省市。
航运效益提升
水资源利用合理
三峡大坝改善了长江中上游的通航条件, 促进了内河航运的发展。
三峡工程合理调节了水资源,满足了农业 灌溉、城市供水等需求。
工生态环境产生了一 定影响,如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质灾害隐患
水库蓄水增加了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如 滑坡、泥石流等。
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水电组织
加入国际水电协会等组织,参与制定 国际水电标准与规范。
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知名水电企业、研究机构开展 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引进先进技术与经验
引进国际先进的水电工程设计、施工 和管理经验,提高三峡工程的管理水 平和运营效率。
推动中国水电走向世界
式筹措资金。
主要建设成果
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减少了
洪涝灾害的损失。
《三峡》-精品文档
![《三峡》-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57225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8.png)
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
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 电站之一,其发电量对满足国 家能源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航运
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 ,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促 进了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资源利用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周边地区提 供了灌溉、供水等水资源利用 的条件,对改善民生具有积极
灾害的挑战,需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2
生态环境保护
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未来发展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加
强环境治理和监管,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03
区域竞争与合作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峡地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同时也将迎
来更多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需要加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参与
作用。
03
三峡文化内涵
三峡诗歌文化
诗歌创作
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诗歌创作传统,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绘三峡壮 丽景色的诗篇。
诗歌艺术风格
三峡诗歌的艺术风格独特,既有豪放 奔放的浪漫主义,也有婉约细腻的抒 情风格。
诗歌主题
三峡诗歌的主题多样,包括自然景观 、人文历史、民间传说等,展现了三 峡地区的独特魅力。
区域合作和竞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促进旅游发展
三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规划将注重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产 品开发,提升旅游品质和效益,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推动产业升级
三峡地区将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三峡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3
三峡 课件
![三峡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7f1a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0.png)
三峡工程概述
大型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是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其建设目标是提高长江的防洪能 力、发电能力以及改善航运条件
等。
大坝建设
三峡工程的核心是大坝建设,大坝 全长2309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 的水利大坝之一。
发电能力
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非常强大,每 年能够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对我 国的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保障 具有重要意义。
靠近危险区域。
合理安排时间
根据景点的开放时间和门票价 格,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错过 重要的景点或行程过于紧张。
注意天气变化
根据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情况 ,合理安排行程和穿着,避免
因天气变化而受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交通要道
三峡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 要节点,也是连接东中西 部的交通要道。
三峡历史背景
古代文明
三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 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巴 文化和蜀文化。
水利开发
自古代以来,三峡地区就 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开发, 如修建水利工程、灌溉系 统等。
抗战时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三峡地 区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战略 后方,为全国抗战提供了 有力的支持。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水库淹没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淹没大量的土地和水域,对当地的环境和 生态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移民安置、生态 保护等措施,尽量减少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水质污染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污水, 对当地的水质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严格的 环保措施,包括施工废水处理、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等。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了解背景知识
在参观三峡工程之前, 先了解一些关于三峡工 程的历史、功能、建设 背景等基本知识,这有 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和欣 赏这个伟大的工程。
三峡工程之历史背景
![三峡工程之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f22b3928b4daa58da0114a0a.png)
三 峡 截 流
三 峡 截 流 成 功
三 峡 工 程 之 竣 工
三峡大坝
三峡水电站泄洪图
2002年10月21日,三峡大坝最关键的泄洪坝段已经 全部建成,全线达到海拔185米大坝设计高程;10 月26日,全长1.6公里的三峡二期大坝全线封顶,整 段大坝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设计坝顶高程。 2003年6月1日起,三峡大坝开始下闸蓄水,到6月 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开始通航;7月10日, 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到当年11月,首批4台机组 全部并网发电。 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2010年7月,三峡电站 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 验目标。
三峡工程之正式开工
三 峡 年 工 程 月 正 日 式 国 开 务 工 院 。 总 理 李 鹏 宣 布 : 1994 12 14
199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 江泽民视察长江工程
艰 出 工 国 苦 , 程 家 年 奋 “ , 主 斗 既 月 就 席 , 然 要 江 务 已 日 万 泽 求 经 , 众 民 必 下 中 一 考 胜 定 共 心 察 ” 决 中 , 三 。 心 央 不 峡 怕 工 要 总 困 地 上 书 难 时 这 记 , 指 个 、 1994 10 16
Hale Waihona Puke 放映结束,谢谢观看!!
坝 泽 址 东 年 。 视 月 察 葛 日 洲 , 坝 毛
方 应 纽 条 “ 流 共 峡 都 备 且 虑 经 见 水 会 于 来 针 当 是 件 从 域 中 工 会 、 可 , 济 》 利 议 长 在 年 进 采 需 两 国 规 央 程 议 充 能 三 发 , 枢 通 江 中 行 取 要 个 家 划 关 的 上 月 分 修 峡 展 明 纽 过 流 共 工 积 修 方 长 的 于 报 作 , 可 建 水 和 确 和 了 域 中 作 极 建 面 远 意 三 告 了 周 靠 的 利 技 提 长 《 和 央 。 准 而 考 的 的 , 枢 术 出 江 中 三 成 峡 , 关 恩 ” : 1958 3
历史三峡论
![历史三峡论](https://img.taocdn.com/s3/m/5a788dcead02de80d4d840d5.png)
节选
• 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这次惊涛骇浪 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 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自一八四〇年开始,我们能在二〇四〇年通过三 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如果历史出了偏差, 政治军事走火入魔,则这条「历史三峡」还会无限期地延长下去。那我 民族的苦日子就过不尽了。——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 有通过之一日。这是个历史的必然。到那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 萋鹦鹉洲」,我们在喝采声中,就可以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 阔天空的太平之洋了。 • —— 一﹒二、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
• —— 一﹒十一、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袁同礼先生
• 辛亥革命如今整整八十年了。八十年回头看去,「辛亥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对这段历史,我们的执政党——国共二党的党史家,各有官方的解释。 • 国民党官方的解释是根据「总理遗教」,叫做「革命尚未成功」。「革命」怎样
才算「成功」呢?曰:「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全部实现,才叫做成功。 如此说来,则「辛亥革命」只是个流产革命,因为它的果实被袁世凯等军阀官僚 所窃取;被党内叛徒所断送,所以国民党要继续革命,二次、三次到无数次。不 达目的,不能罢休。果然在北伐完成之后,国民党就取得了政权,建立了五院政 府,应该是实行「三民主义」的时候了。谁知这次革命果实,又被共产党半路窃 去,所以国民党还要继续革命下去,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建设中国。不达目 的,则革命永远不能罢休……
• 然而,客观来看,唐先生亲自采访了多位著名的 历史人物,如李宗仁,胡适,顾维钧等,对那段 被教科书删去的历史有很客观而公正的描述和评 价。历史三峡论毕竟是一家之言,但是作为了解 历史的有效途径是绰绰有余的。不论如何,其历 史三峡论至少给人们提供了有希望的未来,让仍 然在历史的循环中徘徊的国民有了奋斗的目标。
三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三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b2625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b.png)
三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文篇虽小,但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
《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览: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 5【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两种大一统王朝1【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A、道家B、墨家C、兵家D、法家2【单选题】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汉武帝3【单选题】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不包括(C)。
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4【判断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
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
√5【判断题】在古代中国,王朝认同是表象,文明认同是内核,王朝认同是有条件的,文明认同是绝对的。
√从黑河腾冲线看农耕与草原民族1【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朝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D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单选题】(D)是中国的一条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际线。
A、黄河B、长江C、秦岭D、黑河腾冲线3【单选题】黑河腾冲线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DA、郭沫若B、竺可桢C、傅斯年D、胡焕庸4【判断题】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之中。
√5【判断题】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渔业民族完成的。
×一个王朝,多元治理1【单选题】清朝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D)为共同的精神纽带。
A、道教B、伊斯兰教C、儒家D、喇嘛教2【单选题】从蒙元到大清所呈现的征服王朝帝国,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B)重体制的并存。
A、一B、二C、三D、四3【单选题】清帝在藏人那里的称呼是什么?CA、皇帝B、草原盟主大可汗C、文殊活菩萨D、大单于4【判断题】理藩院是清政府针对汉人的治理而设置的。
×5【判断题】无论是汉人士大夫、蒙古大公、还是西藏活佛、西南土司,虽然宗教、文化和典章制度千差万别,但他们都认同同一个满清君主。
√族群、民族与国族1【单选题】史密斯对于民族与族群的区分,核心在于三点,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DA、确定的居住区域B、规范的公共文化C、政治上的自觉D、独立的国家主权2【单选题】在晚清时,“民族”这个词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AA、日本B、英国C、美国D、德国3【单选题】下面哪一个国家不是单一民族国家?DA、日本B、法国C、韩国D、中国4【判断题】族群、民族与国族是不同的概念,在历史实践当中三者有着严格的不可跨越的界限,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5【判断题】许多民族都是从族群发展而来,但并非每一个族群都会上升为民族。
√汉民族不等于中华民族1【单选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DA、汉代B、宋代C、元代D、近代2【单选题】(C)在1939年的《边疆周刊》上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A、费孝通B、傅斯年C、顾颉刚D、翦伯赞3【单选题】《想象的共同体》一书的作者是(A)。
A、安德森B、霍布斯鲍姆C、盖尔纳D、史密斯4【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具有实体性的民族,有中原文化的代表汉族,也有作为蛮夷存在的其他民族,但各民族之间并未整合成一个哪怕是自在意义上的国族---中华民族。
√5【判断题】近代欧洲的民族观念是多个民族一个国家。
×中华民族的想象与构建1【单选题】在晚清的哪一份文本里,提出了“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的观点?AA、《劝学篇》B、《大同书》C、《仁学》D、《新民说》2【单选题】公认最早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学者是?DA、钱穆B、胡适C、傅斯年D、梁启超3【单选题】下面哪一位不属于晚清革命派的阵营?AA、梁启超B、孙中山C、章太炎D、汪精卫4【判断题】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的诞生,首先需要绝对的“他者”的出现。
√5【判断题】1911年辛亥革命的结局,意味着革命派的建国方案和建族方案的完全胜利。
×夷夏之辨向种族论的蜕变1【单选题】最早把西方的种族论介绍到中国的是(A)。
A、严复B、胡适C、王夫之D、鲁迅2【单选题】晚清影响最大的新思潮是严复引进的(C)。
A、马克思主义B、无政府主义C、社会达尔文主义D、民族主义3【单选题】“五族共和”中的五族不包括下列哪一族?DA、满族B、回族C、藏族D、维吾尔族4【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天下主义从属于夷夏之辨。
×5【判断题】从夷夏之辨蜕变而来的族群民族主义有保守的、激进的两种不同的类型。
激进的民族主义表现为晚清革命党人的反满意识。
√文明论:逆向的天下主义1【单选题】甄克思的《社会通诠》里提出了人类社会演化的三个阶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三阶段?DA、蛮夷社会B、宗法社会C、国家社会D、文明社会2【单选题】哪一位日本思想家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提出了文明论思想?DA、荻生徂徕B、伊藤仁斋C、本居宣长D、福泽谕吉3【多选题】公羊三世说中的“三世”包括下列哪几项?BCDA、蛮夷世B、据乱世C、升平世D、太平世4【判断题】古已有之论,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文明论,它为传统的天下主义转型为近代文明论搭建了过渡的桥梁。
√5【判断题】种族论与文明并非绝对的对立,它们都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
√重建符合世界文明的中国主体1【单选题】所谓温和的民族主义,就是类似德国赫尔德式的(B)民族主义。
A、军事B、文化C、经济D、生态2【单选题】《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作者是(B)A、杜亚泉B、梁漱溟C、胡适D、梁启超3【单选题】胡适先生说:“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其中最高最艰难的是哪一个方面?DA、盲目排外B、拥护固有文化C、全盘西化D、建立民族国家4【判断题】在种族论与文明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两个极端之间,出现了两种温和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与新天下主义。
√5【判断题】新天下主义追求的是“我们的”文化,而文化民族主义拥抱的“好的”文明。
×一场由新政所诱发的革命1【单选题】1910年在北京行刺摄政王载沣的是哪位同盟会会员?AA、汪精卫B、胡汉民C、蒋介石D、廖仲恺2【单选题】清末新政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BA、教育改革B、制定宪法C、司法改革D、经济改革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晚清新政所造就的新的政治力量?DA、激进的革命派B、士大夫经营C、北洋实力派D、皇族人员4【判断题】辛亥革命爆发时,恰好处于同盟会主导的革命运动的低潮期。
√5【判断题】清末新政是一场触及到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
×立宪派、革命派与袁世凯1【单选题】下面哪一人不属于晚清的封疆大吏?DA、李鸿章B、张之洞C、左宗棠D、康有为2【单选题】同盟会的前身不包括(C)。
A、光复会B、华兴会C、保皇会D、兴中会3【单选题】晚清立宪派的领袖是?AA、张謇B、袁世凯C、蔡元培D、熊希龄4【判断题】学者周锡瑞在《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有利于底层社会的革命。
×5【判断题】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初期的时候利用了会党的力量。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国家采取的不是虚君共和制?DA、英国B、二战后的)日本C、泰国D、梵蒂冈2【单选题】近代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出现在哪个国家?BA、日本B、中国C、越南D、韩国3【单选题】清朝末年,取得科举状元,后来又辞官回乡创办实业的著名士绅是(B)A、袁世凯B、张謇C、辜鸿铭D、蔡元培4【判断题】清末四川保路运动中之所以会引发,是因为地方士绅侵犯了底层民众的利益。
×5【判断题】清末资政院提出的《十九条信约》所提供的是一个虚君共和的方案。
√从美式革命转向法式革命1【单选题】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A)。
A、人民B、天C、宗教D、军队2【单选题】晚清民国年间,《天坛宪法草案》的发布,是哪个时期的事?CA、晚清B、辛亥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单选题】1912年,孙中山批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一法案是在哪里制定并获得通过的?BA、广州B、南京C、武汉D、重庆4【判断题】辛亥革命从美国式革命开始,革命成功之后又转向了法国革命。
√5【判断题】法制(rule by law)和法治(rule of law)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争夺国家最高权力1【单选题】民国初年,孙中山、袁世凯都做过临时大总统。
后来成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的是谁?BA、唐绍仪B、袁世凯C、段祺瑞D、黎元洪2【单选题】民国初年,被袁世凯刺杀的国民党议员是(C)。
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蔡元培3【单选题】1916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那么中华帝国的皇帝是(D)A、黎元洪B、溥仪C、张勋D、袁世凯4【判断题】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本着实业救国的宗旨着手修建铁路。
√5【判断题】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并打败袁世凯,取得了胜利。
×民初立宪为何失败1【单选题】1916年,洪宪帝制流产,中华帝国重新改为中华民国。
这一年是民国哪一年?AA、民国五年B、民国六年C、民国七年D、民国八年2【单选题】北洋军阀首领之一段祺瑞是安徽人,那么他属于哪一派军阀势力?BA、奉系B、皖系C、桂系D、晋系3【单选题】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不包括(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