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1—5课)复习题一、填空题

二、1、凤仙花是用(种子)繁(fang)殖(zhi)的。

2、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

3、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4、凤仙花播种后,每隔( 8 )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 5 )天左右浇一次水。

5、凤仙花的一生经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六个阶段。

6、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往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7、用花盆播种凤仙花,可按照(播下种子)、(掩上土)、(浇适量的水),然后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8、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其中叶片上有(叶脉)。 9、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果实内部有(种子)种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10、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几个时期叫(生命周期)。二、判断题

1、凤仙花是用根繁殖的。()

2、凤仙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指甲花。()

3、种养凤仙花的花盆底应该留一个小洞便于流出多余的水。()

4、凤仙花在生长期间应该天天施肥。()

5、凤仙花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

6、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用手捏会自动炸开。()

7、凤仙花的发芽时间和播种深度有关系,播种越深,发芽越迟。()

8、植物的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9、凤仙花的种子是活血化瘀,利尿解毒的良药。() 10、凤仙花是直立茎。()三、问答题:

1、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答:凤仙花的种子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凤仙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答:凤仙花的叶子是披针形。

3、凤仙花的花长在什么地方答:长在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

4、凤仙花的花有什么特点

答:凤仙花的花的颜色:粉红,气味:淡淡的香,大小:大,形状:似蝴蝶5、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哪几部分答: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四、实践技能题

1、采集凤仙花、油菜、蚕豆、花生、黄豆、绿豆等作物的种子,仔细观察比较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与其他的种子有什么不一样

答: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将凤仙花种子播在什么位置更恰当答:将凤仙花种子播在1厘米深位置更恰当.

4、你解剖过凤仙花吗说一说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答: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

5、怎样处理采集到的成熟的凤仙花种子

答:可以制作成标本,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6——9课)复习题一、填空题

1、(春天)是养蚕的季节

2、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3、蚕卵孵化时间约为(10)天,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

4、蚕宝宝出生后就要(吃东西)了

5、蚕一生要蜕皮(4)次,一般是每隔(7)天蜕一次皮

6、蚕宝宝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吃食物了,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

7、蚕宝宝的胸部有(3)对足,腹部一共有(10)个环节

8、蚕茧中钻出来的小虫子叫(蚕蛾),它是由(蚕蛹)变成的

9、蚕卵是由(雌蚕)产出来的 10、蚕的一生要经历(卵)(蚕宝宝)(蛹)(蚕蛾)四个阶段,几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人们常把它称为变态。二、判断题

1、浅灰色的蚕卵说明蚕即将出生,白色的蚕卵说明蚕已经跑出来了。()

2、对没有孵化出来的卵应继续进行黑暗保护。()

3、一个蚕茧里面只有一个蛹。()

4、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片。()

5、蚕在孵化后两周内,长得很快,颜色越来越白。()

6、蚕只吃桑叶。()

7、可以用羽毛或毛笔轻轻的把蚁蚕送到新“家”。()

8、蚕可以食用,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9、蚕的蚕丝可以做成衣服和被子。() 10、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问答题

1、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答:蚕卵是黑色,椭圆形,长约1厘米左右。

2、我们一般将蚁蚕的家安在什么地方答:我们一般将蚁蚕的家安在干燥、平坦、有一定光线的纸盒子或平坦的簸箕内)

3、怎样照顾小蚕

答:蚕叶要新鲜,并且保持干燥,还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

4、蚕宝宝的嘴巴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吃东西的答;蚕宝宝的嘴最显着的特点是嘴中长有两个嗷,像两把钳子,还有上下两片颚片,像两片刀片;蚕吃桑野叶时头部上下移动,用嗷和颚片切断和切碎桑叶)

5、蚕一般在什么地方结茧

答:蚕一般在麦草、稻草或其他草小树枝搭起的架子上结茧。 6、仔细观察,蚕蛾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答:蚕蛾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六条腿。三、实践技能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蚕蜕皮的过程和蜕皮后的变化。

答:蚕蜕皮时,蚕从头胸部爬出,旧皮向后缩去;蜕皮之后,蚕吃的很多,长得很快。

2、观察交流蚕吐丝前的特点

答:蚕吐丝前浑身发亮、不吃东西、头部不停地摇晃、排出大量绿色的粪便。

3、交流蚕蛾出茧后三天内的活动情况答:蚕蛾出茧后,他的活动有雄蛾拍翅、雌雄交配、雌蛾产卵

4、请你说一说蚕是怎样吐丝做茧的答:蚕吐丝前找好角落,吐丝时蚕昂起头来开始不停地摇头晃尾,并从嘴里吐出丝来,蚕不停换方向,并不断的吐丝,最后蚕丝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10—14课)复习题一、填空题

1、冬天,我们一般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夏天则穿质地较(薄)、颜色较(浅)的衣服。

2、给衣服的面料分类可以按(质地、颜色、厚薄、材料等)进行

3、婴儿用的“尿不湿”的用一种高吸水的材料做成的,它可以吸收相当于自重上(千)倍的水分

4、雨伞是用(吸水性较小)的材料做成的

5、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6、在不同表面的容器里装上水,表面积越大的容器蒸发的速度就(越快)

7、在常瘟下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人们常用(保鲜膜)包装食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

1、一般情况下穿棉质的面料是较好的(√)

2、胶鞋是用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做成的(×)

3、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穿深色的衣服好(√)

4、婴儿一般穿质地较软的面料做的衣服(√)

5、雨伞布是完全不吸水的材料(×)

6、衣料吸水性大小与衣料的材料质地有关(√)

7、水只在高温下才会蒸发,在低温下不会蒸发(×)

8、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产生热量(×)

9、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隔热保温(√) 10、温度越高,水蒸发的是速度就越快(√)

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

1、缎子衣服的面料是(B)

A、亚麻

B、丝绸

C、毛皮

D、化纤

2、较重的衣料是(C)

A、亚麻

B、丝绸

C、毛皮

D、化纤

3、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大的是(C)

A、亚麻

B、丝绸

C、棉布

D、化纤

4、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小的是(D) A、亚麻 B、丝绸 C、棉布 D、化纤

5、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A)

A、棉衣能够隔热保温

B、棉衣能够产生热量

C、棉衣能够储藏热量

D、棉衣能够发散热量

6、为了让冰棍化得慢一些,采取的办法是(D)

A、用玻璃瓶装冰棍

B、用玻璃瓶装冰棍

C、用木制的容器装冰棍

D、冰棍盒外穿上“棉衣”四、问答题

1、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做成的

答;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用棉、毛、亚麻等质地较厚的面料做成的. 2、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衣料的吸水性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

3、晾在外面的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答;衣服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4、水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通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

5、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感到暖和答;因为毛衣、棉衣等衣料能够隔热保温.

6、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或

隔热

答;冬天的送暖管道、电冰箱的隔热层、热水瓶的瓶胆等.

7、为了让衣服干得更快,应该将衣服晾在什么地方

答:应该将衣服晾在通风、太阳晒的到的地方。

五、实验技能题 1、认真做课本P35下的实验,讨论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 2、做好课本P37下的实验,水跑到哪里去了

(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3、做一做课本P39下的实验,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其中容器表面越大的,水减少的越多)

.4、做课本P42上的实验后讨论,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什么作用

(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隔热、保温的作用)

5、找一找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1)、利用水的蒸发:天热扇风、发烧的人身体涂抹酒精、天热的时候向地面撒水晒盐(2)防止水的蒸发: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给墨水瓶加盖、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把新鲜的柑桔放入塑料袋

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15—17课)复习题一、填空题

1、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人们叫它们(天然材料)

2、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人们叫它们(人造材料)

3、盐酸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当心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对住房都教学了(内部装修)

5、装修材料美化了我们的房屋,但使用不当,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6、石头、砂、木材等材料都是(天然材料)

7、钢材、水泥、砖等材料都是(人造材料)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

1、我们应提倡用废旧材料做建筑材料(√)

2、建筑房屋只用天然材料不用人造材料(×)

3、室内装修最好用不含甲醛的环保油漆(√)

4、石灰石既可以烧石灰又可以用来造房屋的地基材料(√)

5、用木料做门窗比什么材料都好(×)

6、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瓦代替粘土烧的瓦(√)

7、荆门地区的石头做建筑材料是用不完的(×)

8、石头做的房子住起来冬暖夏凉(×) 9、宝源木业制造的建材板是三合板(√) 10、荆门地区建房用的砂大都从长江和汉江取得的(√)

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

1、下列建筑材料是天然材料的是(B) A、红砖 B、砂 C、三合板 D、钢材

2、下列建筑材料是人造材料的是(C) A、木头B、茅草C、瓦D、竹子3、荆门地区用于建筑的岩石主要是(C)A、花岗岩B、云母C、石灰石D、大理石

4、荆州沿岸产的砂主要是(D)A、红砂B、黄砂C、白砂D、青砂5、荆门城北山区生产的树木主要是(A)

A、松树B、杉树C、杨树D、柳树6、楼板用钢筋加水泥浇注是为了(D)A、增加强度B、增加柔韧性C、增加美观好看D、既增加强度又增加柔韧性四、问答题

1、我们周围的房子主要用到了哪些建筑材料

答:主要用到了砖、瓦、水泥、钢筋、木料、石头、石灰、砂等。

最新搜索最近浏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观察大树可以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测量、用放大镜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等 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等 7、大树和小草的比较 大树的特点: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的特点: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①有根、茎、叶,②有生命,③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④会繁殖,⑤会死亡。 8、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9、叶子的结构分两部分:(叶片和叶柄),其中叶片上长有(叶脉)。 10、新鲜的叶和落叶比较 新鲜的叶的特点:有生命,软,有弹性。落叶的特点:无生命,没有弹性,易碎 11、在观察叶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2、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3、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4、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15、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等) 常见的陆生植物有:(狗尾草、车前草、三叶草、桃树、梨树等)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②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③都会 生长发育,④都会繁殖后代,⑤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C)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A)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E)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C)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C)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D)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B)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C)。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C);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A)。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ABCD)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BCD)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小学三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班级: 姓名: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 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 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 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 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 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第一对叶子)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以 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 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 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B.运输水分和矿物质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叶腋部位)。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 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按阶段可以分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19. 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也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 20. 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长在节上的。 21. 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 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 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卷须) 22.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见书本P11)。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和位置 1.小姑娘蹲在石头上喂鱼,观察到运动的物体有:水中游动的鱼,被鱼儿搅动的水。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比如旁边的石头。 2.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在向前奔跑,是因为地面是静止 3.在公共汽车站,站台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4.在大草原上,蒙古包是静止的,牛羊是 运动的。 5.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 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 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判断物 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7.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8.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总的说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9.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10.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例:描述方法我的位置: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学校是参照物,正门西北是方向,50米是距离) 因此位置描述需要具备:参照物、方向、距离三方面。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指尖陀螺与溜溜球主要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溜溜球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滚动;玩具小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前后平动(注意:没说车轮);直尺上下振动;弹簧摇马则可以上下运动,前后左右摆动。 3.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上下、左右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5.判断题:

最新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 2 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4 物。 5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6 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利用电池(干电池,蓄电池)的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到各家各户的7 8 交流电,太阳能工作的都不是静电现象。 9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 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10 11 5.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12 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13 6.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静电现象呢? 14 因为当物体受到干燥,寒冷,摩擦等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15 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16 7.在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17 8.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18 是电源(2)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电路中的导线的作用跟自19 来水管的功能相似,起着输送电流的作用。]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0 21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22 1.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23 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 24 25 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26 3.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 27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500V 28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人体能承受低于36V 29 的电。 30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三节电池串31 联的电压是4.5V。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 32 6.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33 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34 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 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35 36 7.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37 导线会发热变烫损坏。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学习内容上,他们对科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并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起一个适于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提响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趋势,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科学知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各种力的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课时分配: 本单元一共6课,各用1课时,共用6课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 1.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比校, 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 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 1. 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丿— 2. 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 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 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 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 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

干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 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 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 快;斜而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 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 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3. 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秒— 4. 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大家要合作—分工,学牛可分别担任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5. 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运动时间短一表示运动快—;小球运动时间长,表示运动」慢 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距离长短。 2.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干燥的头发、用羊毛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头发、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声等。 3.利用的直流电,交流电,太阳能工作的都不是静电现象。 直流电: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交流电:发电厂输送到各家各户的电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5.电荷间的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7.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静电现象呢? 因为当物体受到干燥,寒冷,摩擦等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8.在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9.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 电路中才能流动。 10.电路中的导线的作用跟自来水管的功能相似,起着输送电流的作用。 1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1.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 2.电流在灯泡中是按照金属螺纹连接点——灯丝——金属头连接点的方向流动的。 3.小灯泡能够发光,是因为电流通过灯丝。 4.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 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有触电危险。 6.灯泡发光的原因: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 光。 7.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正极),另一端是锌壳(负极)。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 路时,电池,导线会发热变烫损坏。 9、小灯泡和电池的几种正确连接方式: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离不开土壤,在()、()、()等地方有土壤。 2. ()、()、()、()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 3.土壤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4.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有(),说明土壤里有()。 5.把硬土块放入水中,有()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6.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水变(),静置后,出现(),上层较小的颗粒是(),下层较大的颗粒是()。 7.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到一股(),说明土壤中有()。 8. ()、()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9.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细小颗粒为()。 10.人们根据三种土粒()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11. ()土渗水性最大,因为它的颗粒(),()土渗水性最小,因为它的颗粒()。 12.用()、()、()等方法可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3.植被被破坏,对土壤的()有很大损害。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检验土壤中有沙粒和黏粒的实验是()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入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是能闻到臭味。 2.腐殖质是由()变成的。 A泥土B 动植物遗体C 塑料袋 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A蜗牛 B 蚂蚁C蚯蚓 4.能保护家乡土壤活动是() A挖土烧砖B 植树造林C过量喷洒农药 5.下列各项中,()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A农药B 化肥C枯草D病菌 6.下列各项关于防止土壤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对粪便、垃圾和生活用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D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农田。 7.下列各项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 C.焚烧作物后土壤无需再施肥。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1.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怎样让小车跑的更快? 观察与实验 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我的玩法:推动或拉动小车。 我的发现:推或拉都能产生力。 玩小车钻山洞 我的玩法:用积木搭个山洞让小车钻。 我的发现:小车能否钻过山洞跟山洞大小和用力大小有关。 小车的运动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的关系 我的猜想:我认为小车的运动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用不同的力推动小车。 我的记录: 3 7 6 8 7秒 6 3 2 3 2秒多 9 1 2 1 1秒多 我的发现:对小车的拉力越大.它运动的越快。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力的大小力 (2)力推力拉力推力拉力 2.答:设计一个高且光滑的滑梯.小车从滑梯上部滑下.会跑得又快又远。

2.玩滑梯的启示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观察与实验 双手按在桌面上向前推 我的做法:双手按在桌面上使劲向前推。 我的发现:感觉很费劲.手与桌面产生摩擦力。 推拉蹲在地上的同学 我的做法:用手推拉蹲在地上的同学。 我的发现:同学动了.有点费劲。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我的猜想:我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 我的方案: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的木板、较光滑的木块、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要的拉力。 我的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 1.把木块先后放在①粗糙的木板 、②较光滑的木块、③非常 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 簧秤分别测出所需要的拉 力 2.比较三次实验结果①用5N的力 ②用3N的力 ③用1N的力 我的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摩擦力 (2)光滑程度光滑小粗糙大 (3)越重越轻 (4)增大 (5)减少 2.答:因为润滑油和铅笔芯末有润滑的作用.减小了摩擦力.所以锁就好用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 一、认识温度计和酒精灯。 1、正确使用温度计。 (1)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待温度计的液柱静置后读出的温度会更准确。 (2)读温度计的方法: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2、认识酒精灯。 (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2)影呵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等。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 (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吋可以变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一种状态。 2、水的沸胯。 (1)沸騰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1个示准大气圧下,水是在100℃沸騰的。沸騰后,水的温度不変,同吋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气。 3、水的凝固与融化 (1)当坏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吋,水开始結冰,从液体状戊変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結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結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水結冰后有固定形状,体积变大,可浮在水面上。 (4)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 火焰 灯帽 瓶塞 玻璃瓶 酒精 灯芯

2021年教科版科学三下第一单元知识点(超全)

教科版三下科学知识点 精品知识点 物 体 的 运 动 单 元 知 识 点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 一、运动和位置 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 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三上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知识链接 一、我看到了什么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还可以利用皮尺、放大镜等工具帮助观察。其中(用眼睛看树的整体形态)、(用耳朵听树上小动物的声音)、(用手摸树皮的粗糙程度)、(用鼻子闻树周边的气味)(用皮尺测量树干的粗细)、(用放大镜观察树干上的微小动物)、拓印树皮、捡拾标本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大树的基本方法。 3、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较小物体的一种工具。 4、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或画下来。 5、观察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 二、校园的树木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2、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校园的树木 相同之处1、它们都长在土里2、都需要阳光、水 3、都有树根、树干、树冠 4、树的器官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有小2、树干有粗有细 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树皮粗糙 4、开的花不一样,结的果实不一样 5、叶片不一样…… 三、大树和小草 1、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但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植株矮小、茎柔软。 2、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4、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5、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6、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7、维恩图:把相同的特点写在中间,不同的特点写在两边。 8、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维恩图如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得分 一、我能填空: 1.电路是指由、、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像那样不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 3.电路连接一般有和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方法连接的。电冰箱用的电是,日光灯用的电是,手电筒用的电是,电视机用的电是。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一种是。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 6.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_____________,空旷处的________容易遭到雷击。 7.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所以要及时。 8.干电池的一端是(即),另一端是(即),如果将这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现象,那么电池就很快会坏掉。 9.1879年 ________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0.________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11.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家用的__________(填写电压)交流电。 12.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体来说,低于________的电压是安全的。 13.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________,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__________,小灯泡就会发光。 14.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________ 。应先_________,再用绝缘物体将___________。 二、我会选择: 1、发电厂发出来的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是(),触电会出危险。 A、220V交流电 B、 200V 交流电 C、220V 直流电 D、 200V直流电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绝缘体的是() A、橡胶 B、玻璃 C、干木棒 D、人体 3、常用的干电池标有1.5V,表示: () A、电压1.5伏 B、电流为1.5安 C、电阻1.5伏 D、电流1.5伏 4、干电池标有的+号,表示: () A、正极 B、负极 C、南极 D、北极 5、用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的是:( ) A、小灯泡 B、导线 C、电池座 D、家用220伏电器电路 6、用一节电池连接两个灯泡,()电路中的灯泡亮一些。 A.串联 B.并联 7、下列用法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班级姓名 . 1.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1.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1.1、种子外面都有一层皮,剥开后,有的种子可以分成两瓣,种子里面都有 一颗小芽。 1.1、有的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看。 1.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1.2、选种时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种植凤仙花的小坑深度约1厘米。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放在温暖的地方。 1.2、要观察种子的变化过程,就应该把种子种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把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方向都放置种子)。 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3、植物的根的作用:①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②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1.4、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叶上长的茎一般是平展交叉的。 1.4、植物的叶的作用:①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②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4、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5、植物的茎的作用:①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②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5、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1.5、植物的茎初期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1.5、植物的茎分为直立茎(凤仙花、向日葵等)、缠绕茎(牵牛花等)、攀缘茎(葡萄等)、匍匐茎(红薯等)。 1.6、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 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 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7、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 1.7、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1.7、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科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植物》复习要点 一、《我看到了什么》 1、科学课中的观察是有目的的,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大树 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3、在观察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等。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 语记录下来。 4、在一棵大树前,我们可以看到树干、树叶、果实、树杈及鸟巢、树下的草丛及落叶、树身上的 小昆虫、树上的其他植物。 5、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1)带着目的去观察;(2)观察要有顺序;(3)要充分运用多 种感官;(4)还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和测量工具。 二、《校园的树木》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个部分。 2、大树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等来描述。 4、描述树的形状可以用画简图的方法。 5、观察一棵大树,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画简图;(2)测量树干粗细;(3)闻叶的气味;(4) 看果实;(5)拓印树皮;(6)捡拾果实和树叶;(7)对比法 6、怎样拓印树皮的图案?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 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7、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树的相同之处:长在土壤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都有树冠、 树干、树根。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哟粗细、树皮有光滑有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三、《大树和小草》 1、常见的小草有狗尾草、黄花酢浆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等等。 2、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4、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5、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长在土壤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 有种子。不同点:大树植株高大,茎粗,很硬,很粗糙,寿命长,是木本植物;小草植株矮小,茎细,较软,较光滑,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6、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1)都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2)它们的茎为草 质茎,较细、较软、较光滑,多汁;(3)分布极广,繁殖力强、生命力强;(4)生命周期短,有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等。 7、用维恩图记录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四、《水生植物》 1、常见的水生植物有:金鱼藻、水葫芦、浮萍、水花生、荷花等。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3、水生植物分三类,植株全部沉没于水中,叫沉水植物,如金鱼藻。叶片漂浮于水面叫浮水植物, 如水葫芦、浮萍。植株的一部分挺出水面,称为挺水植物,如水花生。4、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秘密是:叶柄部位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海绵体气囊。 5、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相同点:(1)生长在水里,有适应水环境的结构;(2)都需要水分、 阳光、空气;(3)有根、茎、叶;(4)有生命,会繁殖后代,会死亡。不同点:水葫芦是浮水植物,金鱼藻是沉水植物,水葫芦叶柄部位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海绵体气囊,等等。 6、用维恩图记录:(1)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植物的叶》 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树叶的特征表现在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方面。判断同一种叶的依据:形状是否相同。 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的叶脉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4、新鲜叶与落叶的本质区别在于:生命活力不同。新鲜叶是活的,落叶已经完成生命历程,是死 的。 5、春天是树发芽长叶子的季节,落叶的季节在秋天。 6、常见的叶的形状有心形、卵形、针形、披针形、扇形、掌形等。请画出它们的简图: 7、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 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3、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离开了它们植物就不能生存。 4、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5、我们可以用测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6、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这相当于一片叶的生长过程。 7、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树叶在老化死亡。树叶会生长、衰老、死亡。 8、常见的树有落叶树和常绿树两种。 9、植物在秋冬季节有哪些变化:(1)一年生的植株会枯萎死亡;(2)落叶树的叶子渐渐变黄、 变红,并掉落下来,常绿树几乎不变;(3)一些植物在秋季有开始生长、开花;(4)一些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种子开始传播。 七、《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1、植物按生存环境的不同,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两种。 2、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三个阶段。 3、向日葵的一生经历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几个阶段。 4、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5、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 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6、从植物的一生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植物都有生命周期;(2)植物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 也是自然规律。 资料袋—知识点:会捕虫的植物是(猪笼草),会结面包的树是(面包树),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 1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 )镜,镜片的特点是( ) ,中间()、边缘( ),具有()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 8、随着观察()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由很多()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17、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18、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科学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道理。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收热这一科学现象。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三、教具:玻璃片若干,烧杯3个,滴管3个,镊子3个,蜡烛3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课件展示谜语】你们猜出来谜底是什么了吗? 师:对,就是水。 【用蘸了水的抹布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水”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字,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可以随时举手向 老师报告你的发现。 生回答。 老师总结: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水”字的字迹可能会全部消失。借机发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水消失不见的例子? 学生例举。 (二)学习新课: 问:刚刚老师写的水迹,以及大家例举的这些现象,里面的水究竟跑去哪里了呢? 生:空气中。 问:你看到它是怎样散发到空中的吗?

生:没有。 问:那么它是以什么物质形态散发到空中的呢? 师:透明的物质。 图片展示湖面蒸发现象,使学生意识到蒸发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得出结论: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水蒸发的现象?(生讨论) 你能解释洗过的衣服.新收获的玉米为什么会干的? (三)活动(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明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并大胆的设计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猜想。 1、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给其中1个稍加热,这个先蒸发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2、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其中1个液滴散开,过一定时间,液滴散开的蒸发完了。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把2个液滴都散开成面积相同,其中一个用扇子扇,用扇子扇的先蒸发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得出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空气流动(有 没有风)等因素有关。 (运用) 师:在生活中有哪些利用这些因素改变水蒸发速度的事例? (总结)1.这节课所学内容。 2练习。 附:课后习题设计: 一、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