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简介
九畹溪简介
九畹溪简介
九畹溪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江西铜鼓县境内。
距铜鼓县城40公里,距省会南昌80公里,总面积55平方公里。
九畹溪风景区以九畹溪漂流为主体,集峡谷、溶洞、温泉、漂流、生态农业于一体。
景区内有世界最大的木桩悬瀑布——九畹溪瀑布,有气势雄伟的“千年古藤”——黄葛树,有神秘莫测的“佛手岩”——“一线天”,有风光绮丽的九畹溪漂流是国内
最刺激最好玩的漂流。
九畹溪漂流河道全长5公里,落差110米,平均水深120米。
漂流全程长约4.5小时,沿途景色秀丽,碧水青山、飞瀑流泉。
既可饱览两岸奇景异景,又可体验惊险刺激的漂流之旅。
九畹溪漂流是江西省内唯一以原始自然景观为主的精品旅游景区。
九畹溪风景区有三奇:一奇是山奇水奇;二奇是景奇树奇;三奇是人奇景也奇。
三奇之首就是“九畹溪奇潭”:落差100多米的九级瀑布从山涧飞流直下,跌在10米宽的深潭中形成九级瀑布,瀑水直下40米深潭中,其声如雷、震耳欲聋。
—— 1 —1 —。
江西省简介
江西省(Jiangxi Sheng)简称赣.在长江中下游南岸。
唐开元时分设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今江西省境属江南西道,故简称江西道。
宋置江西路,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置江西省。
又因赣江纵贯全境,故江西简称“赣’。
南昌市南昌市、县(Nanchang Shi、Xian)位于东经115.9°,北纬28.6°,在江西省中部。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南昌县。
当时南越王赵佗占据西广,窥测中原。
高祖令颖阴侯灌婴率兵至此,以此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南越,昌大南疆,故名南昌。
1929年设南昌市。
新建县(Xinjian Xian)位于东经115.8°,北纬28.6°,在江西省中部,赣江下游西岸。
宋置新昌县,因系划出南昌旧地而新建,又有建昌县,故名新建。
进贤县(Jinxian Xian)位于东经116.2°,北纬28.3°,在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
据《今县释名》:“唐废钟陵入南昌,宋改置进贤镇,寻升镇为县。
有栖贤山,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因名。
”安义县(Anyi Xian)位于东经115.5°,北纬28.8°,在江西省北部。
明置安义县,以境南有安义乡而得名。
景德镇市景德镇市(Jindezhen Shi)位于东经117.2°,北纬29. 3°,在江西省东北部。
原名新平,宋景德年间以年号改景德镇,1950年设市。
乐平市(Leiping Shi)位于东经117.1°,北纬28.9°,在江西省东北部,居乐安河中游。
唐设乐平县,因南有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
1992年设市。
浮梁县(Fuliang Xian)位于江西省北部。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开元四年置新昌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溪水时泛,民务伐木为梁而更名浮梁县。
1960年撤销并入景德镇市。
1988年复县。
萍乡市萍乡市(Pingxiang Shi)位于东经113.8°,北纬27.6°,在江西省西端。
文昌铜鼓岭景区简介
文昌铜鼓岭景区简介
文昌铜鼓岭景区位于贵州巴马县大营乡,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
景区总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到37%,登山最高海拔时为564米。
景区以铜鼓岭的景色秀美、历史悠久而得名。
景区内有“铜鼓岭”、“五天山”、“碧峰顶”、“奇峰山”、“行星山”等自然景观;有“马蹄酒池”、“文昌宫”等历史古迹,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
铜鼓岭是文昌铜鼓岭景区最为出名的景点,山体宽、平坦,如面包吃上去,可以俯瞰巴马县,十分壮观。
终年积雪,景色宜人,有“小延边”之称,是寻访冰天雪地的好去处。
文昌宫位于铜鼓岭顶,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曾经被封为铜鼓王,殿堂、殿宇、民居山路绵绵,有着宏大的面貌。
景区内也有众多藏族特色小镇,充满活泼的藏族色彩。
文昌铜鼓岭景区融山水、文化元素、游览度假为一体,兼具观光、休闲、游览等多种功能,是探索自然、探究文化、做到园中放松和逍遥游览的理想之选。
江西铜鼓介绍
欢迎来铜鼓做客!
田园浒村时氏宗祠建于元朝初
年,距今有700多年历史。宗 祠在明朝万历和清朝康熙、光 绪年间各有过1次大修,2018 年又重修了一次,恢复原貌。 古祠堂集木雕、砖雕、石雕等 建筑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 文物和观赏价值。
汤里:大山深处的一
个古村庄,因村中有 一口热水井,古代人 们称热水为汤,里为 小村落,故此地叫汤 里。
铜鼓是绿色之城, 全县森林覆盖率高 达87.4%,居江西 省之首。境内有江 西南方红豆杉森林 公园,面积达4762 公顷,公园内有南 方红豆杉20多万株, 被誉为“南方红豆 杉之 乡”;
绵绵葛蘲,在河之浒。这大概是浒字的最早出处,它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江西铜鼓县大
塅镇的浒村,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全国小城镇试点的一个行政村,拥有秀美的自然风 光,浓厚的文化底蕴,“五古”(古祠、古樟、古街、古塔、古驿道),“四花”(春看油 菜花、夏观荷花、秋赏菊花、冬品腊梅)、是都市人们休闲娱乐的绝佳旅游胜地。
山神水秀,家乡铜鼓
全国深呼吸百佳县之一 中国长寿之乡
一 基本概况 二红色文化 三 绿色生态 四 客家风俗
铜鼓县城东边有一 巨石,色如铜,形 似鼓,击之有声, 称为“铜鼓石”, 铜鼓县名因此而得。 “潘周过化”意思 是:“江西巡抚潘 季驯和巡道周思敏 二人,派邓子龙来 此镇压李大銮农民 起义之后,铜鼓地 方才复归王化。” 它反映了当地起义 农民与明朝封建王 朝的一次浴血搏斗
汤里温泉水温72℃,日
出水量5000余吨,属于 中硫温泉,富含硫、钠、 钙、钾、铁、碳酸盐等多 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 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0 万多个,年平均气温 16℃,是一个名副其实 的康养圣地。
铜鼓是客家之乡,全县70%以上为客家人,是赣西北
铜鼓研学烈士纪念馆五年级400观后感
铜鼓研学烈士纪念馆五年级400观后感铜鼓是块红色的土地,1927年毛泽东在铜鼓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在铜鼓开创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革命战争年代铜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满腔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浴血奋战,牺牲了18000多优秀儿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缅怀先烈,褒扬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铜鼓县民政局2009年投资300余万元,在湘鄂赣革命烈士公园的后面征地2300平方米新建了铜鼓革命烈士庆祝馆。
庆祝馆主体工程于2009年8月落成,正值国庆60周年庆祝日之际正式向社会开放。
铜鼓县革命烈士庆祝馆是县民政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与铜鼓湘鄂赣烈士公园合署办公,2块牌子1套人员,定编3人。
庆祝馆坐落在县城的东南面,在铜鼓湘鄂赣烈士公园的后侧,与烈士庆祝碑前后呼应。
庆祝馆的主体建筑占地3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砖混结构,正面外墙用红色大理石贴面,造型为六面红旗平均分布在大门的两侧,大门正上方为红色大理石衬底金色字体的馆标“铜鼓县革命烈士庆祝馆”,馆标上方一颗直径一米的金色五角星金光灿烂,庆祝馆整个外观庄严肃穆、美观大方。
庆祝馆内共6个展室,生动地展现了铜鼓革命斗争的历史和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
一楼正厅正面的墙壁镶嵌着一副6米宽、4米高,展示当年铜鼓秋收起义的沙雕,使人们进入大厅就仿佛置身于当年那炮火纷飞的年代;大厅左侧的展厅陈列有一个直径2米的金色鼓面形圆盘镶嵌在墙壁上,鼓形圆盘边上有六十颗金黄色的鼓钉,寓意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六十周年,圆盘刻写着铜鼓革命烈士庆祝馆序言。
简要介绍了铜鼓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主要地位和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作出的重大贡献。
展厅的四壁悬挂着陈葆元、赖怀恺、黄梓香等39位著名烈士的遗像及其生平简介,大厅右侧展厅陈列着记载2769名知名烈士的《革命烈士英名录》。
庆祝馆2楼大厅中央是一个24平方米的人造沙盘,沙盘内展示的是全县13个乡、镇所在地,各乡镇烈士墓和当年湘鄂赣苏维埃政府及红军驻地的所在地。
铜鼓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是位于中国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以下是铜鼓的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1. 铜鼓山景区:铜鼓山是铜鼓县最著名的自然景点,被誉为“江南小黄山”。
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有着壮丽的山峰、怪石奇峰和茂密的森林。
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攀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2. 河岸文化旅游区:河岸文化旅游区位于铜鼓县城内的赭水河畔,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这里有着独特的水上民居建筑群,游客可以乘坐船只游览河道,欣赏岸边的风景和特色建筑。
3. 义冢村:义冢村位于铜鼓县北部,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传统的农村风貌,欣赏古建筑和古老文化。
4. 赣东红军长征纪念馆:赣东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铜鼓县城内,是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纪念馆。
这里展示了红军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让游客了解铜鼓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5. 铜鼓县城历史街区:铜鼓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和街巷,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镇的风情。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古老的庙宇、会馆和商业街区,具有一定的观光
和购物价值。
铜鼓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游。
76014_铜鼓县古藤本植物常春油麻藤新亮点
收稿日期:2015-12-01;修订日期:2016-01-07作者简介:徐璐婉(1982-),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技术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112BBF 60047)。
∗通讯作者:刘良源(1943-),男,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森林生态流域保护研究。
E⁃mail :lly 6966347@ 。
第34卷 第1期2016年2月江 西 科 学JIANGXI SCIENCEVol.34No.1Feb.2016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6.01.008铜鼓县古藤本植物常春油麻藤新亮点徐璐婉1,涂 磊1,刘良源2∗(1.铜鼓县林业局,336299,江西,铜鼓;2.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330077,南昌)摘要:常春油麻藤系蝶形花科大型木质藤本植物,虽则该植物在秦岭以南、长江流域各地都有分布,但铜鼓县温泉镇新塘村坑尾组藤窝山地野生的这一株却与众不同,一是年代至少200年以上;二是花序从老茎上长出形如一串串紫红色的鸽子、蝴蝶悬挂林中,特别娆艳、美丽、好奇。
故将其形态特征、生境、生长繁育、居民人为保护、种质资源价值和旅游、药用开发利用进行描述,供众家参考。
关键词:铜鼓县;形态特征;生境;常春油麻藤;保护;利用中图分类号:S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79(2016)01-029-04Described and Researched on AncientLiana Mucuna Sempervirena in Tonggu CountyXU Luwan 1,TU Lei 1,LIU Liangyuan 2∗(1.Tonggu Forestry Bureau,336299,Tonggu,Jiangxi,PRC;2.Jiangxi Bureau of Forestry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Quarantine,330077,Nanchang,PRC)Abstract :Mucuna sempervirena is large wooden liana in Papilionaceae.Although these plants are dis⁃tributed all over the South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and the Yangtze River,the one where grows up in Tengwo Mountain,Kengwei Group,Xintang Village,Wenquan Town,Tonggu County is different.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oints.Firstly,the plant is at least 200years.Secondly,breaking through old stems,inflorescence grows out like a long string of purple pigeons,butterfly⁃shaped thing which is very gorgeous and beautiful.So we will describe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grow environ⁃ment,growth and breeding,the protection of human,the valu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ourism,medicinal exploitation for the public reference.Key words :Tonggu County;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row environment;Mucuna sempervirenaHemsl;protection;utilization0 引言江西“凤仙花课题组”于2014年4月16-18日在铜鼓县科考时,得知在该县的温泉镇新塘村坑尾组藤窝山林中,有一株古藤本植物,藤粗有40cm 左右,花冠紫红娆艳美丽,于2015年7月30日特攀越山岭实地观察,对照2014年拍摄的照片,方知是常春油麻藤。
铜鼓的起源与族属
铜鼓的起源铜鼓的起源包括铜鼓起源于何物、起源于何地。
铜鼓起源于何物?在这个问题上先后出现过革鼓说、铜釜说、象脚鼓说、锌于说、木臼说等不同说法。
其中,铜釜说为较多的人所接受。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铜鼓的形状特别像倒置的炊具或容器。
如《游梁杂记》说:“诸葛鼓,其形圆,上宽而中束,下则敞口,大约若今楂斗之倒置也。
”《戎州记》说:“铜鼓旁范八卦及四蟾蛛,状似覆盆。
”后代学者们经过研究,也都认为铜鼓可能是从一种实用器具铜釜发展而来的。
大约在云南青铜器时代早期,曾使用过一种鼓腹深颈的铜釜,既可用它当炊具,又可将其翻转过来作为打击乐器。
古代的人们在聚宴之后,往往将身边的炊具铜釜翻过来敲击,伴奏歌舞。
慢慢地,一种专门用于敲打的乐器———铜鼓就从炊具铜釜中分化了出来。
铜鼓起源于何地呢?铜鼓的起源地,应从发现早期铜鼓较多而青铜冶铸技术又足以支持铸造铜鼓的地区去寻找。
云南中部地区正好具备这些条件: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生活,盛产铜、锡、铅等矿产,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云南中部已有发达的青铜冶铸业及青铜文化,足以铸造出巨大而复杂的铜棺和青铜容器,为铸造铜鼓创造了必备的技术条件。
楚雄万家坝一批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墓葬出土了最早的铜鼓,同时还出土了铜釜,这既说明了铜鼓起源于云南中部是确切无疑的,也可以看作是铜鼓起源于铜釜的直接证据。
二、川西南地区南丝古道沿线的铜鼓文化遗迹(一)铜鼓分布的县市根据文献记载,四川有铜鼓分布的县市有宜宾、高县、珙县、兴文、庆符、长宁、南溪、犍为、屏山、雷波、会理、会东、德昌、西昌、布拖、泸县、富顺、南部、阆中、古蔺、雅安、邛崃、芦山、名山、成都等二十多个县市。
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或有铜鼓出土,或有铜鼓传世,或有居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使用铜鼓的记载。
首先,四川西南部即所谓叙南六属是铜鼓分布的集中之地,文献记载甚多。
例如在宜宾,嘉庆《宜宾县志》卷五《金石志·铜鼓》记载:“铜鼓,横江水洞坎,嘉庆三年土人掘获。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5篇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5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每一年的感动中国都能给我带来深深的触动,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每一年都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在里,我们祖国有些地方经历了天灾无情的洗礼和考验,令人痛心疾首、撕心裂肺。
然而,在天灾和困难面前,却产生了一大邦英雄豪杰,这十大人物的事迹给了我一次精神上的震撼:一、钱伟长“赤子”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他用他的一生来坚持着爱祖国这分高尚的品质;用他的一生来为祖国奔走;用他的一生来爱护祖国;他的忠诚让我为之感动、为之赞叹。
二、孙水林孙东林“信义”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
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他们用他们年轻时打工的经验感到以后做老板,不能拖欠工人一份钱这个原则,坚守了整整20年,哥哥死后,弟弟还是如愿吧工钱给工人们。
一个信念,整整坚持20年,我佩服他们的毅力,佩服他们的信义,让我为他们喝彩。
三、才哇“铁汉”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
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在地震来临时,他不放弃拯救村民们的生命,在亲人和村民之间,他选择了先救村民。
等村民一切安排好后,他才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他伤心痛苦。
我佩服他的舍亲救民的精神,我为之动容。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每天中午,卜陈学校初三学生程雨秋在叶连平家吃过午饭后,就到对门的“留守儿童之家”教室里上自习。
“我家离学校远,叶老师让我中午不回家,就在他家吃午饭,可以节省出1个小时时间来学习。
”程雨秋告诉记者,她父亲因病去世,妈妈平日在周边打工,供她上学。
赣南十八县简介
赣南十八县市各县简介一、崇义县位于诸广山脉南端,长江水系赣江源头林区的全国南方重点林业县。
“中国竹子之乡”江西省崇义县,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较早,潜力较大,亟待发展的山区县。
行政区划:全县辖6个镇、10个乡:横水镇、扬眉镇、过埠镇、铅厂镇、长龙镇、关田镇、龙勾乡、杰坝乡、金坑乡、思顺乡、麟潭乡、上堡乡、聂都乡、文英乡、乐洞乡、丰州乡。
旅游景点:崇义阳岭——位于崇义县城南郊3公里,方圆五十平方公里,有秀峰三十六座,飞流瀑布九处。
公园内峰峦叠障,古木参天,泉甘溪曲,藤古树珍,四时花木广布,珍禽异兽咸集,保持了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风貌。
苍山翠竹间有云隐寺、观音庙等古迹。
由于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空气负离子含量特别高,平均值达每立方厘米9.2万单位,最高处为14万个单位,被称为天然氧吧。
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全南县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与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4县(市)交界,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
1903年建县,原名“虔南县”,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南而得名。
全县国土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8万亩。
辖9个乡(镇) 、86个行政村和长城企业集团、天龙公司、茅山林场,总人口21万。
境内有全省唯一的瑶族行政村陂头镇瑶山村。
行政区划:全南县辖6个镇、3个乡:城厢镇、大吉山镇、陂头镇、金龙镇、南迳镇、龙源坝镇、定南县古属扬州域,建县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
全县辖7个镇、11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21万,其中县城人口8.02万,县城总建成区面积9.09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45.98%。
定南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誉为“赣粤门户·生态定南”。
行政区划:定南全县辖历市、天九、龙塘、鹅公、岿美山、岭北和老城七个镇,119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
铜鼓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铜鼓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境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
以下是铜鼓县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铜鼓县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2. 龙潭公园:位于铜鼓县城区北部,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拥有优美的风景和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
3. 望斗峰:位于铜鼓县城区西南部,是庐山的最高峰之一,海拔达1760米。
登上望斗峰,可以俯瞰美丽的庐山和周围的山
水风景。
4. 西塘村:位于铜鼓县南部,是一个具有传统农村风貌的古村落,保留了古老的房屋和传统的农耕文化,非常适合体验乡村生活和了解农村文化。
5. 范畈村:位于铜鼓县境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传统的农耕文化使其成为一处很好的旅游景点。
6. 赤水河景区:位于铜鼓县境内,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河流景区,河水清澈,两岸景色优美,是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以上仅列举了铜鼓县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其他一些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景点值得游览。
文昌铜鼓岭简介
文昌铜鼓岭简介
铜鼓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境内,是海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铜鼓岭西连内陆,东濒南海,绵亘 20 多公里,是海南的最东角。
铜鼓岭主峰海拔 338 米,三面环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
景区里有神庙、和尚屋、尼姑庵等古迹,还有仙殿、仙洞、风动石、银蛇石、海龟石等奇岩异石。
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铜鼓岭中心,是海南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
铜鼓岭周边还有许多小景点,如月亮湾、石头公园、铜鼓佛光等,均不收门票。
铜鼓岭交通便利,可以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前往。
铜鼓县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20 (0 20 —0 6 0 10 — 5 52 1)5 0 3 - 4
铜 鼓 县位于 赣西北 边 陲 , 两省 交界 处 , 湘赣 东与 宜
豆杉 y n ae s )红 豆 杉 ( c ies ) 1 种 为南 u n n ni ; s hn ni ; 变 s
西藏红豆杉 w lci a; ai a )云南红豆杉 ( lh n 又名西南 红
收稿 日期 : 1 - 5 2 ;0 2 0 — 4 回 2 20 —421—60 修 0 作者简介 : 赵洪 , , 男 工程师 , 主要从事林业森林资源监测 、 调查、 评估 、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林业 电子政务工作。E m i t ho og 6 . m - a : zahn@1 3 o lg e
南方红豆杉资源全 面调查统计工作 , 获得 全县 南方红豆杉资 源现状 , 并结合铜一
些建 议 与 对 策 。 关键词 : 南方 红 豆 杉 ; 源 ; 护 ; 策 资 保 对
分类号 :7 1 9 Q 4 . 1 ¥ 9 . : 9 9 6 4 6
1 铜鼓县 南方红豆杉年龄段分布数量 . 4
根据铜鼓县南方红豆杉胸径大小推算出其各年龄
段分 布株 数情 况 ( 2 。 表 )
2 铜鼓县南方红豆杉分布特点
南 方红 豆 杉, 又称 美丽 红豆 杉 、 血仔 树 , 国务 院 是 19 99年 8月 4日批 准 的 国家一 级重 点保 护野 生 植物 , 主要 分布在 我 国长 江流 域 以南海 拔 100 120I 0 ~ 0 n以 下 山林 中 。 方红豆 杉为 常绿乔 木 , 异株 , 南 雌雄 异花 授 粉 , 典型 的 阴性 树种 【 为 5 J 方红 豆杉对 于所 生长 的小 。南 环境 要求很 特 别 , 成材 需 5 ~ 5 , 0 2 0a 胸径 有 1i , n多 高
宜春各县发展情况汇报
宜春各县发展情况汇报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宜春市下辖10个县级行政区,各县发展情况各有特色。
下面我将就宜春各县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第一,袁州区。
袁州区是宜春市的市辖区,是宜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袁州区积极推进城市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经济发展迅速。
同时,袁州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了一批公园绿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第二,丰城市。
丰城市是宜春市的副中心城市,是宜春市的重要工业基地。
丰城市以制造业为主导,近年来,市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
同时,丰城市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第三,樟树市。
樟树市是宜春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近年来,樟树市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打造了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加快了物流配送效率,提升了城市的物流水平。
同时,樟树市还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四,高安市。
高安市是宜春市的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
近年来,高安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了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同时,高安市还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潜力。
第五,铜鼓县。
铜鼓县是宜春市的重要农业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
近年来,铜鼓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第六,万载县。
万载县是宜春市的生态宜居县,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万载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第七,上高县。
上高县是宜春市的山区县,地处赣闽粤三省交界处,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铜鼓县职业中专学校简介
铜鼓县职业中专学校简介铜鼓县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4年,是我县唯一一所政府举办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1994年8月县委、县政府整合资源,将县原两所职业学校合并于原林职中校址,组建成铜鼓职业技术高中。
1995年经省教委检查评估,国家教委批准认定为江西省重点职业高中,2008年12月经省教育厅调整认定为江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14年经省教育厅认定为第二批中职达标学校。
学校座落于县城南山麓,占地面积74639平方米。
学校建筑面积23547平方米,办学规模可达2000人左右。
校园三面环山,北临湘赣省道,交通便利,校园内树木参天,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是一所园林式学校。
学校坚持改革创新,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产业的职业教育为新起点。
2013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职业教育,重新调整了县职中领导班子,规划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蓝图,并把全县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工作都归口于县职中承办,举全县之力,努力办好一县一校。
2014年学校通过省中职达标职业学校,新班子跑项争资达500万改善办学条件,修缮各类设施,安装监控系统,校园网络全覆盖,启用电子白板,更新添置各类计算机等教学用具,满足了所开课程教学应用,起到立竿见影之效。
随着初中生源的增多和招生制度的改革,职业学校的生源不断扩展。
学校凭借我县评为国家级生态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及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大好时机,结合县情校情和财力,整合资源,将全校8个专业整合成电子商务、烹饪、幼师三个精品专业共18个班级,走精品专业模式,办精品职业学校。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4人,专任教师68人,“双师型”教师20人,教师学历、职称全部达到了规定要求,其中特级教师1个,高级教师24人,一级教师3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人,近三年市优秀教师6人。
近年来,通过引进、招录、聘用等形式不断加入的年轻教师们,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更彰显了团队的力量。
宜春铜鼓岭景点介绍
铜鼓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境内,是一座以山峰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区。
铜鼓岭得名于山顶上一块形状像铜鼓的巨石,因此得名铜鼓岭。
这座山峰高约400米,形状独特,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
铜鼓岭景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峰美景,山上的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宜人,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风景区的美丽景色。
除了自然风光,铜鼓岭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景区内有一处古老的道观,名为天柱观,建于唐代,是一座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古建筑。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的宗教文化的庄严和神秘。
此外,铜鼓岭还有一座小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葱绿的树林,是一个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湖边,欣赏湖水的倒影和周围的美景,享受一份宁静与放松。
如果您对徒步爬山有兴趣,铜鼓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沿着山路攀登,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和挑战,在顶峰上欣赏到壮丽的全景。
总的来说,铜鼓岭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户外活动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您是喜欢自然的美丽,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铜鼓岭都会给您带来难忘的体验。
铜鼓中专简介
铜鼓中专简介铜鼓中专位于中国江西省铜鼓县土湖镇,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创建于1984年,前身为铜鼓县农业大队技术学校,2000年改为现名。
铜鼓中专占地面积8929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学校拥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110人。
学校设有26个教学班,开设了20多个专业课程,涵盖农业、机械、电子、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
学校秉承“德育为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设有党员发展所、青年文明号、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还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支持。
在教育教学方面,铜鼓中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校配备了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并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
学校还与多家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每个专业都设有实训基地。
例如,农业专业有农场、蔬菜大棚等实训场所;机械专业有机械加工车间;电子专业有电子实验室等。
这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铜鼓中专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科技创新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帮助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
学校还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铜鼓中专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学校多次被评为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铜鼓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校园先进、学风浓厚。
未来,铜鼓中专将继续秉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校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鼓县简介
一、概况:全县人口14万,辖6 镇3乡4个生态公益型林场,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县。
铜鼓是绿色之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居江西省之首。
铜鼓是客家之乡,全县人口的70%为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
铜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别具一格。
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崇文尚武的客家民风独具特色;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还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誉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歌神,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二、地形地貌:铜鼓属丹霞地貌,形成了万笏朝天、七重门、天柱峰、八大寨、少女之春等自然奇观。
而且,真是神奇,铜鼓的版图与我们伟大祖国版图相似,也像是一只雄鸡。
三、旅游概况:
1.铜鼓有“三奇”:地名奇、历史奇、地貌奇。
2.铜鼓有“三宝”:包圆、撑酒、温泉澡
铜鼓撑酒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泉”是铜鼓的传家宝。
铜鼓有两处丰富的地热水资源---温泉,一处在温泉镇,一处在大塅镇的古桥汤里。
铜鼓的两大温泉,热情澎湃,奔流不息,是地母对铜鼓人民的无穷恩赐。
两处温泉可日供66—72℃的地热水3500吨以上,水质优良,并富含硫、钠、钙、钾、铁、碳酸盐及多种微量元素。
引泉洗浴,对保健医疗、强身健体、治疗皮肤疾患均有较好的疗效。
3.铜鼓有三张名片:红豆杉之乡、长寿之乡、竹键盘之都
2010年,铜鼓全县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6%,100多岁的老寿星并不鲜见。
因此,在2012年被评为江西首个“中国长寿之乡”。
“世界竹键盘之都”
上四方红豆杉面积达6000余亩,是铜鼓县面积最大、最集中的红豆杉群落。
四、《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1.紧盯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成效初显。
一是旅游服务业有新成效。
启动全省旅游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出“长寿铜鼓、养生福地”旅游形象宣传;汤里景区、七星岭滑雪场、尖尾峡漂流顺利接游;秋收起义纪念地、汤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沩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增省级生态旅游示范乡镇1个、省级3A乡村旅游点3个,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亿元,增长17%;
电商企业(网店)达321家,实现网络销售额10.2亿元,增长42%。
2.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有机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通过有机认证30个;
3.更高起点推进全域旅游,全力开启山区后发崛起新征程。
立足铜鼓“绿色、红色、客家”旅游资源禀赋,以全省旅游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旅游服务业升级发展。
五、《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产业升级成效初显。
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业、生态工业和有机农业升级,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全域旅游全速推进。
荣获“江西省全域旅游推进十佳县”、“宜春市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汤里温泉成功创建为全省年度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
秋收起义纪念地完成改造并揭牌开放,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
先后举办了7次大型节庆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增长均超50%。
生态工业提质增效。
县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复为省级产业园。
康隆生物、以新能源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铜升电力、华裕家禽二期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污水处理厂竣工并投入运行。
支持企业靠大联强,上市公司国泰民爆投资1.4亿元收购永宁化工,二源化工入围“全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全县新增规上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5亿元,增长10.3%。
有机农业稳步发展。
有机农业示范园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
全年新增有机认证面积7.5万亩、省级示范农场3个,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4个,其中铜鼓大米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7%,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