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文言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
(3)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2)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和深层含义。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知识拓展:(1)介绍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2)对比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桥边的老人》文本2. 作者及相关创作背景资料3.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清单4. 参考译文5. 教学课件及辅助材料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文2. 第2周:合作探究,分析作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3. 第3周:知识拓展,对比分析相关文学作品4. 第4周: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5. 第5周:课后作业反馈与评价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对比分析法:介绍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5. 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人性关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5. 及时反馈与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十、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4. 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经验5.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青年十一、教学评估1. 课堂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做好批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深入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关爱与责任。
四、课后作业2. 推荐一本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了解教学效果。
2. 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推荐的文学作品,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4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4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一、背景介绍《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
《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要求是: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桥边的老人教案篇2教学目标: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了解本文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作者介绍: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教师补充。
3.明确(见相关资料)三.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桥边的老人 教案(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教案(海明威)第一章:作品简介1.1 作品背景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点背景: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某个桥梁附近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战争激烈,人民生活困苦1.2 作家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注重节奏感,以对话和动作描绘为主1.3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位意大利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每天在桥梁旁边等待儿子的归来老人对战争的残酷和儿子的失踪感到痛苦和无助故事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和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第二章:人物分析2.1 老人形象分析描述老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经历等分析老人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2.2 其他人物分析描述其他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与老人的关系等分析其他人物对老人的影响以及老人与他们之间的互动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战争的残酷性通过故事中老人的经历和其他人物的描述,探讨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3.2 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分析故事中人物面对战争和困境时的反应和选择探讨人性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们在逆境中的生存意志和对希望的追求第四章:文学技巧分析4.1 对话的使用分析故事中对话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对话在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4.2 内心独白的手法分析故事中老人内心独白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内心独白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作用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阅读理解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5.2 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5.3 写作练习设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故事中的老人或其他人物为视角,写一篇短文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六章:文本细读6.1 关键场景分析选择故事中的关键场景,如老人等待儿子的归来、与他人的对话等分析场景中的人物行为、对话内容和场景描写,解读其深层含义6.2 象征意义的探讨探讨故事中桥梁的象征意义,如连接过去与未来、希望与绝望等分析故事中其他物象的象征意义,如老人的手表、儿子的信等第七章:文化背景与影响7.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故事的影响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故事背景、人物命运和主题的影响探讨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长远影响7.2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对故事的影响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如何体现在故事中,如简洁明了、对话驱动等探讨这种写作风格对故事叙述和主题表达的作用第八章:批判性思维训练8.1 讨论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结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结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8.2 分析故事的道德观探讨故事中人物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九章:拓展阅读与比较9.1 推荐相关作品推荐与《桥边的老人》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品,如《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和深入思考9.2 分析比较作品引导学生比较《桥边的老人》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探讨这些作品在主题、人物塑造和写作风格上的相似与差异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回顾回顾整个教案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10.2 创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创作一篇以战争为主题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信件等形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文本细读:关键场景分析和象征意义的探讨是文本细读环节的重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学会鉴赏现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注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1.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题目的含义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情节,感知人物形象2.2 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梳理课文内容,概括小说主题3. 合作探讨3.1 小组讨论:分析老人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3.2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4. 课堂讲解4.1 讲解小说的情节,揭示老人形象背后的社会现象4.2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5. 练习与拓展5.1 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小说的感悟6. 总结与反思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疑问和收获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合作探讨的能力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题检测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增强情感体验。
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
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了解桥边的老人的行为和内心世界。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老人在桥边的行为和内心世界。
2. 文学鉴赏: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桥的意义、老人的象征等。
3. 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老人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社会是否有责任保护弱势群体等。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文学鉴赏: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讨论:采用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文学鉴赏的掌握情况。
3. 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1. 故事文本:《桥边的老人》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3. 讨论指南:用于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讨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故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和人物心理。
3. 文学鉴赏: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教师给予指导并总结。
4. 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讨论:教师提出道德和伦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给予引导和总结。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情节、文学鉴赏和道德伦理问题,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类似情境下的道德选择,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拓宽文学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并分析《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技巧,如描述、分析、比较等。
1.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阅读与理解。
2.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2.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让年轻人先走。
2.4 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4 文化探索:通过查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4.4 文化探索报告:评估学生对故事背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桥边的老人》。
5.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如历史书籍、文化背景介绍等。
5.3 阅读理解测试题。
5.4 小组讨论报告模板。
5.5 文化探索报告模板。
第六章:教学安排6.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课文《桥边的老人》。
6.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节,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
6.3 第三课时: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文化探索成果。
6.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测试。
第七章:教学建议7.1 在阅读课文时,鼓励学生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疑问。
7.2 在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关怀的思考和感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概述:介绍小说《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
3.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在战争背景下对人性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小说文本。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学习。
2. 情节概述: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给予学生反馈。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小说情节,补全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并描述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释你的理由。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有关战争背景的小说或文学作品,比较其与《桥边的老人》的异同。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1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课前准备:1、请学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自读文章,体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
说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出自什么作品?明确:老人与海海明威曾经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悍的老人形象——“硬汉子”圣地亚哥。
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
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
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
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
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
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海明威也正是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何特点?明确: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欣赏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叙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小说内容。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故事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隐含的人性思考。
2. 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辅导资料:相关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的文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桥边的老人》,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情节: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的发展。
4.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老人、儿子等。
5. 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类似道德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九、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道德问题上的认识和做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辅导资料,加深对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小说《桥边的老人》的背景介绍。
2. 故事情节的概述。
3. 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性格特点的描述。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深入分析。
2.2 教学难点1. 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读。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演示:使用PPT等教学手段,展示小说的背景和情节。
2. 文学作品分享: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比较。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1. 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阅读动力。
4.2 教学展开1. 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4.3 教学总结1. 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评估。
2. 学生讨论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评估。
5.2 教学反馈1. 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的反馈收集。
2. 对学生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1. 让学生预习小说,了解故事背景。
2. 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作为拓展学习。
6.2 课中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课文中老人的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老人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通过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老人的形象分析和象征意义。
2. 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老人形象的多重解读和象征意义的挖掘。
2. 对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形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老人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老人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关于《桥边的老人》的短文。
(2)展示优秀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老人形象和课文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2. 请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请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结合课文所学,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关爱行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老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对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4. 学生的写作练习质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效果的反思。
桥边的老人教案锦集6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锦集6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小说的表达角度和表达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了解本文的表达角度和表达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作者介绍: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教师补充。
3.明确〔见相关资料〕三.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第一段〕2.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的反响怎样?明确:“露出笑容〞“便快乐起来,微笑了〞(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明确:动物,老人担忧自己家的动物。
〔3〕老人急着逃跑吗?明确:不急。
“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4.思考:〔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
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忧那些动物们呢?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
表现了老人的孤独和蔼良。
而且此处爱的温暖与正发生着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老人太累了,走不动了。
c.老人对家乡爱恋,对动物不舍。
d.老人对未来的生活茫然,家没了,他不知该去何方。
5.把握题旨:通过阅读这篇小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布置的思考题: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桥边的老人》,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刻画,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写一段评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桥边的老人》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是一首温馨而感人的诗,可用于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等课程的教学。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风采,培养学生感恩爱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学习《桥边的老人》的意义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欣赏能力;3.发现文本中诗歌的内容和韵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亲人、老师等人,关爱他人,建立道德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将一段关于毛泽东的简短介绍投影展示给学生,同时提问“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你们是否听过他的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呈现词句教师播放《桥边的老人》的音乐和朗诵,让学生倾听音乐和声音,感受诗歌的和谐与美。
接着,教师根据诗歌的韵律、情感等要素,整体呈现诗歌的内容,如:“黄昏时我常常在天桥上,会见一个老人孤独地坐着,我们是陌生人,他可能不会再见我,我也可能不会再见他,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讲解诗歌要素基于学生已经了解的诗歌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感受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韵律。
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教师适度讲解诗歌的要素,如诗歌的韵律、节奏感,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意义等。
4、小组朗读教师安排小组讨论和朗诵诗歌。
小组中,每名学生都要朗读一段诗歌,其他小组成员负责听取、辨析每一段的声音、情感和韵律等。
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生能够获取其他组员的反馈和建议,并借此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个人创作教师发放笔和纸,让学生自由地写一篇感谢父母、亲人或老师的文章。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写完后,提醒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班级分享会上,供其他同学阅读。
6、结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并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题和作业,如:“为什么我们要感恩他人?”“你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过老师、朋友或亲人?”等等。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3)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这一特殊群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桥边的老人》,巩固生字词。
(1)桥边的老人代表了哪个群体?(2)课文通过桥边的老人这一形象,传达了怎样的价值观?3. 选做:以桥边的老人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桥边的老人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能够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就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桥边的老人》这篇短篇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故事概述: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 人物分析: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 社会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3. 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4.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社会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故事概述:学生总结故事主要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主题思想。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动机。
5. 社会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社会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积极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 小说原文:《桥边的老人》原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小说背景的历史资料,社会新闻报道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4. 讨论指南:提供一系列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桥边的老人》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桥边的老人》作品背景及作者信息。
分析并解读作品主题、情节及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作品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1.2 教学内容作品简介:《桥边的老人》是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分析: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道德困境及伦理选择。
第二章: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2.1 作品背景介绍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分析《桥边的老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
2.2 作者简介讲述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其他作品及文学风格。
第三章:作品分析3.1 情节梳理详细讲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梳理主要事件。
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及人物关系。
3.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动机。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成长过程。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作品主题探讨《桥边的老人》所反映的人性、道德、伦理等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作品的深层含义。
4.2 道德与伦理分析作品中的道德困境及伦理选择。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5.2 作业布置鼓励学生从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六章:文学鉴赏与批判性思维6.1 文学鉴赏通过分析《桥边的老人》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暗示、细腻的心理描写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
6.2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质疑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桥边的老人》。
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参考译文、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信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
4. 选择一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一)《外国小说欣赏》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
《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二、阅读小说,整体感知。
明确第一单元要求(一)本单元的要求是: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二)《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读时要细心品味语言。
三、进入文本(一)作者简介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二)文学常识简介1、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
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
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2、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
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三)背景介绍: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四)理清思路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整个情节。
1、默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
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这个故事是由谁来讲述的?这篇短小的小说是由“我”来讲述的。
由课文的语句推测: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3、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说这个故事有何特点?(1)、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4、知识介绍:小说的叙述发表方式有两种A全知视角,即叙述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他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
通常用第三人称。
B 有限视角,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通常采用第一人称。
(五)具体解读1、阅读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问题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问题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明确: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问题3:老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戴钢丝边眼镜,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拓展:为何“不动”,为何要作者设置人物形象为“戴钢丝边眼镜”?学生讨论回答。
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明确: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冰山原则。
2、布置作业:细读文章的主体部分,看看“冰山”下还隐藏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寻找“冰山下的隐藏。
二、阅读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可归结为“四问”。
一问家乡“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1、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
“微笑”——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
2、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
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
二问动物3、文中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是什么?请你找出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
“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恩,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4、你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①读出老人的生活现状,老人的孤独。
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
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
②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痛。
③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
④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
⑤读出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
他顾及动物不关心自己,不想走。
三问家“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5、你从当中读出了什么?“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
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四问政治“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
6、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挑起战争的是政治家,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挑起战争的政治家。
7、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哪些?“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8、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1)“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老人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
(2)“那边我没有熟人”。
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有对未来的茫然,也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9、“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1)为什么不对我讲了?或许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或许他不再期待别人来分担他的忧虑;或许表明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2)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冤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怨“只是”中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三、解读小说结尾: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2、渲染气氛,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四、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