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开放性论文
浅谈校外教育论文
浅谈校外教育论文摘要:家庭、学校、社会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这三者的重要职责。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的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校内的教育,更要重视校外的教育。
关键词:特点、意义、途径家庭、学校、社会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这三者的重要职责。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的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校内的教育,更要重视校外的教育。
1、什么是校外教育所谓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品德课的课外校外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觉悟的好方法,是由封闭型教学转化为开放型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它在品德课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校外教育的特点2.1、民主性:是指在校外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接受到民主平等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他们和教师在活动中相互尊重、平等相交,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参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并在校外教育活动过程中,使个人的天赋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开放性:校外教育的开放性是指校外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并出现了与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教育制度、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2.3、体验性:校外教育特别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必要性。
它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如养育栽培,让他们通过饲养小鸟、兔、金鱼等小动物,栽培花草、蔬菜、树木、农作物等活动,了解养殖和种植的知识与技巧,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人与动植物的共生共荣。
通过制作玩具、建筑物模型、航空、航海模型,让他们体验制作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
校外教育开放性
浅谈校外教育的开放性【摘要】校外教育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校内教育的延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本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浅谈校外开放教学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校外教育;开放性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年儿童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塑造品质的重要实践场所,他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它是多元开放的。
当前的教育一再呼吁对孩子减压,但很多孩子在周末却忙于各科辅导班的学习,而我们活动中心多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营造他们自由的空间,发挥他们想象的翅膀。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愉快地参与投入到社会之中,进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我想这和校外教育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
一、面向孩子自由开放——放飞希望课外教育不同于校内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试卷的检测,活动项目和兴趣小组的教育不受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限制,是建立在少年儿童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放飞孩子想象力的过程,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给孩子挥洒创意留足空间,并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尝试进行不同程度的创作,让孩子在动手,动脑,启智,启心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真正感受“玩中乐”的境界。
1、教学形式灵活变换——事半功倍课外活动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中心和教育者就应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使孩子活跃起来,没有限制和死板的框架,在这个以兴趣为主的大本营里,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杜绝给孩子划框框,限制孩子的发展。
孩子从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他们的学习空间始终固定在桌子与椅子之间,有的孩子看见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就有一种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感官上解放他们,让他们首先从形式上得到自由解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放性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性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从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高校开展开放性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引言开放性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开放性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内涵1. 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概念开放性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开放性实践教学的特点(1)实践性:开放性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提高自身能力。
(2)开放性:开放性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动态性:开放性实践教学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保持教学活力。
三、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性实践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放性实践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4. 促进学生就业开放性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项目实践等。
(2)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3)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开放式教育学校教育论文(全文)
开放式教育学校教育论文一、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的作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教育也有一定的作用。
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才能够为社会所用,人才能够在社会的进展进步中发挥作用,但是纯理论教学很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求脱轨,造成大批“高学历,低能力”学生的出现,所以说,实践教学对于高校的学生能力培养时非常有必要的。
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离开课堂,直接走到相关行业中去,在行业内部进行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环境完全从课堂走向了实践岗位,在岗位中直接学习,对于专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实际问题来对应,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直接由实践经验来解决。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可以有最大限度的提高,当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的时候,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时间,提高了新人的上岗工作效率,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的作用发挥过程中,除了开放式教育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场地的转变,使学生由课堂直接走向实践操作环境之外,开放式教学开可以实现社会精英人士走向课堂,开放,不只是学习场地的空间开放,自然也包括教学参与者的开放,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机会获得更多教师之外的专业人士的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总之,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二、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合作能力教育的作用在广播电视法学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下,小组讨论,小组任务等以一定人数的集体形式来完成的教学作业是非常多的,这样,学生就会在一定的团体内进行活动,自然不能自顾自地完成任务,需要考虑吧不同人的想法,不同人的感受,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他人,最终,学生之间的合作就会形成,学生的合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集体学习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交代一定的任务,然后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每个小组共同完成。
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开放教育毕业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开放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学习方式。
开放教育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本文将探讨开放教育的优势、挑战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开放教育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不再受制于传统课堂的时间和地点。
其次,开放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无论是学习新技能、提升职业素养还是拓宽知识面,开放教育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此外,开放教育还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在线讨论、团队项目等形式,学习者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分享经验和观点,拓展自己的视野。
然而,开放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比传统教育,开放教育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学习者缺乏这些能力,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数量庞大,学习者需要具备筛选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信息噪音和低质量内容,学习者需要学会辨别真伪,选择可信赖的学习资源。
此外,开放教育的证书认可度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一些开放教育平台提供了证书,但在就业市场上,传统学历和学位仍然更受认可。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开放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
对于个人而言,开放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无论是在职人员、自学者还是退休人员,都可以通过开放教育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社会而言,开放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包容。
传统教育往往受制于地域和经济条件,而开放教育为各个社会群体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缩小了教育差距。
在未来,开放教育还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可能。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定制学习计划,获得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开放式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结合我国某中学的开放式教学实践,探讨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开放式教学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某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该校在实施开放式教学前,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开放式教学的认知、态度和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开放式教学持积极态度,认为开放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开放式教学实践方法1. 教学内容开放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该校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更新: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强的内容。
(2)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3)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若干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模块,实现个性化学习。
2. 教学方法开放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探究。
该校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知识、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
3. 教学评价开放开放式教学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该校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校外教育论文(精选3篇)
校外教育论文校外教育论文(精选3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外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外教育论文1摘要:在当今时代,校外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主渠道之一。
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
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少年儿童能力的养成。
仅仅靠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课外艺术活动拓展学生的求知空间。
基于此,我对近几年的关于校外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的作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校外艺术活动、少年校外艺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校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外到国内都发现了校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校外艺术活动以其鲜明的专业性特点,多年来一直吸引和吸收着大量少年儿童,为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不少人走上了艺术成才之路,最终成为艺术领域的佼佼者。
校外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有以下显著作用:1、校外艺术活动的丰富性可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塑造时期,他们情感单纯,想象丰富,心理性格、审美意识等正在逐渐形成。
此时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
我们应该注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强调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进行学习,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得到发展。
校外艺术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欣赏活动,如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影视欣赏等等;二是表演活动,如舞蹈、演唱、演奏、朗诵以及美术技能表演展示等等;三是创作活动,如编舞、谱曲、绘画、手工制作等等;四是参观访问活动等等。
开放教育教学应用论文(8篇)
开放教育教学应用论文(8篇)第一篇: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一体化融合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了开放教育办学模式与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并存的独特“一体两校”现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
全国44所开放大学和省级电大中,其中已经有27所拥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全国开放大学、省级电大总数的61.4%。
各个学校依托开放教育的持续发展为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一体化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借助高职教育为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一体化办学提供了新的活力。
因此,站在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整合的战略高度,从广播电视大学实际出发,思考两者的互动与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提出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哲学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最新教育方针。
教育部2006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开放教育是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虽然两者招生对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属于全日制普通教育层次招生,开放教育则以招收各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为主,两者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也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说,两者的最终教育目标都是强调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融合的实践探索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于1979年成立,是一所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致力于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持服务的高等学校,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学校从2000年开始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经过15年的发展,不断提升队伍、资源、平台、专业、学分银行等内涵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了省、市、县、行业完善的办学体系,构建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系统。
开放式教育英语作文最经典十篇
开放式教育英语作文最经典十篇Open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pic in recent years as technology has enabled new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learning. From online courses to flipped classrooms,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education is being challenged and transformed.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10 of the most classic and influential essays on the topic of open education.1.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by John Henry Newman (1852)In this seminal work, Newman argues for a vi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is not solely focused on vocational training, but rather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tellect and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for its own sake. 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broad, liberal education that exposes students to a range of disciplines and fosters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tellectual curiosity.2. "The School and Society" by John Dewey (1899)Dewey was a pioneering figure in the field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in this essay, he outlines his vision for a more democratic and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o learning. He argues that educationshould be rooted in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should empower them to engage with real-world problems and issues.3.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by John Dewey (1916)In this influential book, Dewey expands on his idea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democracy. He argu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not simply transmit a fixed body of knowledge, but rather should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necessary for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4. "The Aims of Education" by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929) Whitehead's essay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education as the mere acquisition of facts and information, and instead advocates for a more holistic and dynamic approach that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erson. He argu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foster a love of learning and a deep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5. "The Idea of a Multiversity" by Clark Kerr (1963)In this essay, Kerr grapples with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 a rapidly evolving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landscape. He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as a unified and coherent institution is no longer tenable, and that universities must adapt to serve a diverse range of stakeholders and needs.6. "Deschooling Society" by Ivan Illich (1971)Illich's radical critique of the institutional model of education challenges the assumption that formal schooling is the only valid path to learning and personal growth. He argues for a more decentralized and self-directed approach to education, one that empowers individuals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passions.7.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Digital Age" by Michael Oakeshott (1989)In this essay, Oakeshott reflects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He argues that while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and transform education, it also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core values and practices of the university.8. "The End of Education" by Neil Postman (1995)Postman's essay offers a scathing critique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education, arguing that it has become too narrowly focused on the acquisition of skills and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success. He calls for a more holistic and humanistic approach to education that fost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a sense of purpose.9.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by Martha Nussbaum (2010)Nussbaum's essay explores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university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and interconnected world. She argues thatuniversities must cultivate a more diverse and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prepares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complex global challenges.10.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Digital Age" by Clay Shirky (2012)In this essay, Shirky examines the disruptive potential of digital technology for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He argues that the rise of online learning and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s the potential to democratize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challenge the monopoly of the traditional university.These 10 essays represent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thought-provoking perspectives on the topic of open education. From Dewey's vision of a more democratic and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o Illich's radical call for the deschooling of society, these essays offer a rich tapestry of ideas and insights that continue to shap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追求。
因此,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此背景下,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开放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全球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需要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来支持和促进。
因此,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校园文化的开放性。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地交流和沟通。
这种开放性可以通过搭建开放平台来实现,比如说建立学校网站或者社交媒体平台,让学生和教师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分享他们的学习、教学和生活经验。
其次,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多元化不仅涉及到学科的多样性,也包括文化、语言和习惯等方面的多样性。
学校可以引入多种语言教学和学习,增加各种文化和传统体育的活动等等,以便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文化。
这种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认识世界。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包容性的校园文化。
在开放教育的理念下,我们要实现的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互动,这需要我们把学生和教师都看作是一样重要的存在。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护和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多样性,建立一个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的校园文化。
最后,我们需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合作。
开放教育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合作的环境和政策。
比如说,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学校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教学和合作。
总之,开放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开放、多元、包容、合作的校园文化。
开放式教育英语作文最经典十篇
开放式教育英语作文最经典十篇English:Open education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nd learn at their own pace, allowing for a more personalized and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o learning. By giving students the freedom to choose their own learning materials and pursue their interests, open education promot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engagement with the subjects being studied. In addition, open education encourages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udents, as the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together on projects and share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with each other. This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fosters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upport among students, ultimately enriching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Furthermore, open education also promotes lifelong learning by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beyond traditional schooling and explore new fields of interest throughout their lives.Translated content:开放式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以自己的步伐学习的机会,使学习更个性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
以开放式教育为题的英文作文
Open education, an educational model that emphasizes flexi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learner autonomy, has been gaining significant traction in recent years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standards of learning. This paradigm shift from traditional, structured pedagogy is not just about breaking down physical classroom walls but also about 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skills among students. It transcends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by promoting inclusivity, collabor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thereby aligning with the evolving demands of the 21st-century knowledge economy.Firstly, open education thrives on the principles of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vity, which are fundamental to raising educational standards universally. By making course materials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it ensures that anyone with internet access can learn, regardless of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or prior academic achievement. This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 effectively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the haves and have-nots, allowing for equal opportunitie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Furthermore, learners with disabilities can benefit from tailored resources and flexible pacing, ensuring that high-quality education is truly inclusive.Secondly, open education encourages high-quality instruction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peer review processes. In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OER) platforms, content is frequently updated and refined based on user feedback and new research findings, thereby maintaining its relevance and accuracy. Additionally, these resources often undergo rigorous peer review, ensuring they meet high academic standards. The dynamic nature of OER fosters a culture of shared expertise and collaborative improvement,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rich, diverse, and up-to-date learning materials.Thirdly, open education promotes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 cornerstone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Learners are empowered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own learning journey, pursuing subjects that interest them at a pace they find comfortable. This self-directed approach enhances motivation, deepensunderstanding, and nurtures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abilities –competencies highly valued in today's job market. Moreover,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open education enables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 where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s tailor content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need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us contributing to higher levels of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success.Another aspect worth considering is the role of open education in fostering a global community of learners and educators. The digital platform transcends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enabling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llaborations that enrich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Students gain exposure to diverse perspectives, broadening their worldview and nurturing global citizenship. This interconnectedness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standards.However, while open education holds immense potential for elevating educational standards, challenges such as quality control, digital divide, and resistance to change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Ensuring the credibility and consistency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quires robust regulatory framework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address the digital divide by providing equitable access to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to all learners. Also, there needs to be a concerted effort towards redefining the role of educators and institutions in this new landscape, shifting from mere dispensers of knowledge to facilitators and mentors guiding autonomous learning.In conclusion, open education presents a multifaceted pathway to achieving high-quality and standardized education. Its inherent values of accessibility, adaptability, and learner empowerment are potent catalysts for reform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s. As we continue to navigate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modern-day learning, open education emerges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ensure that every learner has access to a world-class, future-oriented education. Yet, to fully harness its potential, it is crucial to address associated challenges systematically and thoughtfully, thereby realizing the true essence of openeducation – universal access to high-quality education without barriers.Word count: approximately 530 words. To reach 1206 words, further exploration could delve into case studies, specific examples of successful open education initiatives, deeper analysis of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r discussions on how open education complements and integrates with formal education systems globally.。
开放型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开放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探讨开放型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二、开放型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的。
开放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开放型教学通过创设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开放型教学实践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1)物理环境:优化教室布置,为学生提供宽敞、舒适的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心理环境: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开放的教学内容(1)选择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跨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加强师生互动(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2)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开展课外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语文教学中“开放性”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初探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狭小、封闭,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自主的发挥空间,致使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压抑沉闷。
这种封闭的教学使学生过早地打上成人的学习的“烙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笔者认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在开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培养。
一、开放教材,语文教学彰显生机的基础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
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用课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观。
如:《语文·读本》就是一本很好的开放性教材,教师要充分研究、使用好该教材,里面内容丰富,是配合教本体例的一本好书。
以及《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二、开放课堂,语文教学彰显生机的源泉所谓“开放”,是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的主体地位,“教”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享有相当的主动权,拥有积极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充分余地。
1.课前拓展。
课堂向课前开放,即上课前先向学生公布学习内容,学生事先通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预习新课,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在主动的地位。
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文章的内涵较深,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我采用引导学生自己了解知识的方法,向语文课前拓展。
在教学文章前,我先设立了“你对父爱的了解有多少?”,“你对母爱了解多少?”这西问题,引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学习资源,学生通过上网浏览、翻阅图书、深入家庭、实地考察等手段,围绕“爱”这一中心开始研究,不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更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样式。
2.自主研究的课堂教学。
我们的教学是否该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呢?我在课堂教学上做了一定的实践。
在学习目标上,我引导学生自订。
以往的教学目标都是由教师制订下达学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
开放教学实践探索(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开放教学的内涵、实践策略以及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开放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开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核心思想是打破传统的封闭课堂,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我国,开放教学理念的引入与推广,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从开放教学的内涵、实践策略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开放教学的内涵1. 教育资源的开放开放教学强调教育资源的开放,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环境的开放开放教学主张教学环境的开放,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网络平台等。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教学方法的开放开放教学倡导教学方法的开放,包括讲授、讨论、实践、探究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教学评价的开放开放教学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开放教学的实践策略1. 构建开放课程体系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开放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学科知识,又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创设开放教学环境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网络平台等。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环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建立开放评价体系学校应建立开放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学课程改革论文 学校开放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上)
学校开放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上)为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我们设置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本文试从开放性教学的研究:涵义及特征、依据及原则、以及教育功能;开放性教学的实践:必要性、可行性、组织原则、设计、及具体活动;开放性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放性教学与差生及优生,开放性教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开放性的教学还是教学的开放性,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开放性教学是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僵化和封闭的弊端提出来的,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应试为中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2. 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3. 以课堂为中心,课堂结构简单化,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过程死板,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4. 以书本为中心,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总之,僵化和封闭的教学是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教室)和有限的时间(课堂)里,借助单一的媒体(课本),通过单向性活动(师→生)进行操练式的学习。
以上种种均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开放时代竞争社会的需求。
第一部分开放性教学的研究:涵义及特征、依据及原则、以及教育功能教学是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
所谓开放性,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封闭的模式,而是要冲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现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
开放性教学是相对封闭式的教学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主宰课堂,而是让学生充当主角。
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不对学生预先设置任何框框。
既有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又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开放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开放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元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探讨开放教学实践的内涵、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价。
一、开放教学实践的内涵1. 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开放教学实践强调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即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开放教学实践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即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开放教学实践倡导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开放教学实践强调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即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放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 培养教师的开放教学能力教师是开放教学实践的主体,应具备以下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掌握开放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1)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2)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浅谈校外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文
浅谈校外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范文推荐文章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例热度:高等教育论文投稿热度:社区音乐教育论文热度:谈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热度:大学素质教育论文热度: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校外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校外教育论文范文篇一:《试谈校外教育中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一、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
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
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
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开放教育教学应用论文(8篇)
开放教育教学应用论文(8篇)开放教育教学应用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开放教育教学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八篇有关开放教育教学应用的论文,旨在探讨现代教育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开放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教育和学习。
1. 《MOOC的发展和研究》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该文回顾了MOOC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MOOC如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研究中还对MOOC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2. 《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分析》该文旨在探讨开放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者学习成效的影响。
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使用开放式教育模式学习的学生进行了有效性分析,并发现该模式对学习成效有显著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自我发展。
3. 《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教育教学模式分析》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通过实验验证,作者发现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果,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和教学内容。
4. 《在线协作教学的实践研究》在线协作教学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该文探讨了在线协作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以一项在线项目为例,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 《开放教育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该文介绍了一个由学校教职员工共同建设的开放教育资源库,并探讨了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资源。
作者强调,开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学校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维护。
6. 《移动学习应用程序的开发及其应用》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移动学习应用程序进行学习。
作者开发了一种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
结果表明,该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进行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
7.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学习体验。
中小学开放型教学实践(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教育正逐步从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型教学转变。
开放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开放型教学的概念、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中小学开放型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开放型教学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开放型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2. 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注重实践能力:开放型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放的学习环境:开放型教学注重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放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重视评价反馈:开放型教学注重评价反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中小学开放型教学实践策略1. 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1)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2)丰富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开展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转变教师角色(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校外教育的开放性
【摘要】校外教育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校内教育的延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本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浅谈校外开放教学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校外教育;开放性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年儿童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塑造品质的重要实践场所,他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它是多元开放的。
当前的教育一再呼吁对孩子减压,但很多孩子在周末却忙于各科辅导班的学习,而我们活动中心多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营造他们自由的空间,发挥他们想象的翅膀。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愉快地参与投入到社会之中,进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我想这和校外教育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
一、面向孩子自由开放——放飞希望
课外教育不同于校内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试卷的检测,活动项目和兴趣小组的教育不受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限制,是建立在少年儿童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放飞孩子想象力的过程,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给孩子挥洒创意留足空间,并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尝试进行不同程度的创作,让孩子在动手,动脑,启智,启心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真正感受“玩中乐”的境
界。
1、教学形式灵活变换——事半功倍
课外活动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中心和教育者就应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使孩子活跃起来,没有限制和死板的框架,在这个以兴趣为主的大本营里,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杜绝给孩子划框框,限制孩子的发展。
孩子从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他们的学习空间始终固定在桌子与椅子之间,有的孩子看见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就有一种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感官上解放他们,让他们首先从形式上得到自由解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经有一个学生,对美术较感兴趣,兴高采烈地来我们中心报名,当我把他领到教室时,他扭头就跑,我好不容易把他拉住,他死活不想学了,最后才说了一句,我在学校都这样上课,看见桌子椅子就头疼,明白了原因,我意识到,感官形式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主观上就开始排斥了,更别说兴趣了,当我把桌子椅子摆成圆形环绕起来后,他笑了,紧接着,我们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室外写生,展览等不同形式,使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周末的课外活动了。
孩子们也取得了很多收获,有许多作品获得了大奖,所以说,营造自由的空间,才能使孩子放飞创意的想象,使他们从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群体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愉快地成长为
一个全面的人才。
2、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内容具有伸缩性,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在保证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意愿以及校内外具备的条件来灵活确定。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可以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有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同的学科都是相通的,可以通过对无序的社会影响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科学的选择,过滤,强化控制,以知识和技能启迪与训练的方式,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化解并渗透到知识技能,文化娱乐,生活情趣等各个领域,贯穿于家庭和孩子因志趣相同所组成的群体活动中。
我调查了一下本学期学生,有一半的孩子报名学了两个学科,作文和美术,弹琴和舞蹈,美术和手工等等,根据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化,组织形式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我和各课教师共同探讨,根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发展空间,共同备课,共同设计教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先上一节美术课同学画草莓,然后作文课写草莓,把它的形状、颜色、味道要介绍详细,学生就会凭感官妙笔生花有东西可写了。
文学和艺术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记得一个孩子在声乐课上,老师教了一首悲伤的落叶歌曲,他唱着唱着就哭了,他和我说,想起了去世的奶奶了,我抓住了这个情感迸发的瞬间,进行了情感教育使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和珍惜,使孩子们都受到了感染,收到了好孩子训练营的教育效果,歌声里
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让孩子达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
二、面向家长参与开放——共同关注
校外教育是一种以个人经验积累为主的实践教育,目标有很多实现途径,校外教育弹性大,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质,适应少年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教育目的必要途径。
课外教育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扩展和补充,亲子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开展起来,现在的孩子敏感多疑,叛逆性强,我们作为公益活动,本着对社会服务的原则,促进孩子与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我们的责任。
学校教育不仅受到教学任务的制约,同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个个教师不同程度的成了严师,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督促作业,课外辅导。
一系列的教育使孩子没有过多的时间玩耍,有很多孩子和父母、老师产生隔阂,有很多心里话不想和他们交谈,彼此产生误会,久而久之产生了叛逆心理。
做为活动中心,我们应肩负起沟通桥梁的作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灵港湾,每一个班主任都是孩子的朋友,知心姐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她们的烦恼。
解开他们的疑惑,同时多和家长联系,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导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和孩子共同走出叛逆期。
我们面对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乡下来的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怎样尊重孩子,有的工作较忙,对孩子不管不问,那么,我们必须和家长勤于沟通,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使他们重视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
活动中心既是培养孩子挖掘特长生的加油站,又是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新型少年的心理辅导站。
好孩子训练营有一个女孩,敏感,多疑,还特别自尊,刚来时对父母特别敌意,我就和她经常谈心,和她做为朋友是第一步,了解她为什么烦恼,渐渐地她和我说了原因,原来她认为父母不相信她,经常监督她,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次她和本班的同学在她家玩,事先她已经打电话告诉了妈妈,但是,妈妈不放心又把电话打到了同学父母那里,使她自尊受到了伤害,觉得丢面子了,从此以后,就不愿意和妈妈说话了,我知道了原因,就赶紧给妈妈了解情况,对妈妈的教育进行了引导,并及时向孩子道歉,使孩子的心结打开,恢复了往日母女的关系,现在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父母也很满意。
总之,校外教育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没有压力的,轻松的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活动场所。
不仅培养孩子的特长,应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还要做好心理辅导,使孩子与家庭,社会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关系。
使校外教育为社会,家庭,学校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成为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