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邓洁瑜
1319111011
(二)“上限效果”假说
论据 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
• J.S.艾蒂玛和 F.G.克莱因
大众传播的非“高精尖”知识,只是某一 程度的 “一般”知识
2.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受众中的“先驱部分”会自动减慢或停止 对知识的追求
3.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若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 内容,就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一) “信息沟”和“数字鸿沟”
• 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差异P218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接触量的 A(Access) 接触 ——以互联网为代表 增大 B(Basic skills)基本技能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理由有四 C(Content)内容 3.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 D(Desire)动机 有优势
(二Baidu Nhomakorabea”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P220
3.媒介素养研究 (与媒介教育结合)
一 二 6种能力 3个阶段 (1) 保护主义阶段
20c初——60年代 说教、灌输 崇尚精英文化 (2) 注重辨识能力阶段 60年代——80年代 文本分析和“鉴别” 开始承认大众文化的合理性 (3) 能动赋权阶段 80年代——至今 培养合格公众参与传播 理性对话
卡茨曼“信息论”主要观点 P217
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快,“老沟“未平“新沟”
(二)“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P218
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罗杰斯 2.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 3.媒介素养研究(受众6种能力)
• (1)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2)媒介信息的读识能力 • (3)媒介信息查询收集的能力 (4)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 • (5)对信息内容的质疑判断能力 (6)信息的加工制作和传播的能力
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 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从“知沟” 到 “数字鸿沟”
邓洁瑜
1319111011
第五节 知识结构
结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 处于有利的状况
A.M.松伯格(一)
“ 知沟”假说 • 知沟扩大原因蒂奇诺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 3.社交范围的差异 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 忆的因素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